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终极资料
水运规划复习资料(河海大学)

泊位被利用的天数之和 s n 0 泊位的全部天数之和 4.港口泊位数估算: (作业题) Q S Q ——港口吞吐量 P
P ——泊位通过能力
sF
n 0
n s 1 n
5.最优泊位数: S 优应满足的条件(只考虑港、船因素) : 以 cb 表示每泊位每天的营运费用(元/泊·日) ; cs 表示每船在港一天所需费用(元/艘·日) ; 在时段 N 天内船舶总费用为(港口有 S 个泊位) : s b s 泊位数 S 不同就导致 Cs 的变化,泊位数优化就是取 S 值使得 Cs 最小,即:
3
09 港航 5 班 第四章 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 1.装卸作业地带:
船、客货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客货在港口转运的总费用最 省。 S 太多→港口设施经常出现闲置,造成投资浪费 S 太少→许多船舶、旅客排长队等待,给船、客带来损失; (重点! ! ! ) s 3.泊位利用率 ρ,就是泊位利用的天数与泊位总天数的比值。 nF sFn (重点! ! ! ) n
09 港航 5 班
崔超明
河海大学
8.提高港口效率的方式:泊位统一管理调度;提高装卸效率;新增港口能力时机(最 费钱) ;速遣。 (重点! ! ! ) 9.码头布置型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按平面布置型式分类 : (重点! ! ! ) ①突堤式码头:码头岸线与自然岸线成较大角度或垂直;广泛用于海港中 ; 优点:占岸线短,需建防波堤时,堤的长度短,便于管理; 缺点:阻碍水流,占水域大; ②顺岸式码头:码头岸线与自然岸线基本平行,广泛用于河港中 ; 优缺点与突堤式码头对应:优点:平顺水流,占水域小; 缺点:占岸线长,需建 防波堤时,堤的长度长,不便于管理; ③挖入式码头:码头港池在向岸的陆地一侧开挖而成;以往多用于河港或河口港,60 年代以来也见于海港;小河船集疏,但不占深水岸线,海船运输。 ④岛式栈桥式码头:码头远离岸边,与岸边用栈桥连接;一般用于开敞式的油、矿石码 头; ⑤严防波堤内测布置。 10.码头泊位尺度:码头泊位三要素:长、宽、深 ▲ 泊位长度 L=设计船型长度 Lc+适当的富裕量 ▲ 泊位宽度 B=设计船型宽度 Bc+适当的富裕量 ▲ 泊位水深 D(码头前沿水深)=设计船型吃水 T + 适当的富裕量 11.码头前沿高程考虑因素:①船型;②潮位;③陆域地形;④波浪 (重点! ! ! ) 高程确定 :①海港码头(有掩护)高程= HWL +(1.0~1.5)m ,且>极端高水位 ②河港码头高程= HWL +(0.1~0.5)m ③外海开敞式码头高程=HWL+ η0 + h+△ 式中:η0 ——50 年一遇 H%波浪超高(在设计高水位时) HWL——设计高水位 h ——码头上部高度 △——码头上部结构底部到波峰面的富裕高度(0~1.0m) 12.陆域纵深:从码头前沿线至后方港界限的平均宽度; 第五章 港口水域及堤外布置 D T Z 0 Z1 Z 2 Z3 Z 4 1.航道水深: 其中 Z0 是船舶航行时船体下沉增加的富裕水深 航行水位的确定是港口工程界极为关注的问题, 通常可根据港口的船流密度确定每天需 要的航行时间,再从潮位历时曲线上确定航行水位——乘潮水位。 停泊水深: D T Z1 Z 2 Z3 Z 4 T — 设计船型满载吃水 Z1 — 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 Z2 — 波浪富裕深度 Z3 — 船舶因配载不均匀而增加的尾吃水 Z4 — 备淤深度 航道水深与停泊水深的区别在于:航道水深增加了船舶航行时船体下沉增加的富裕水 深,它与船舶的大小和航行速度有关。 (重点! ! ! ) 停泊水域水底高程=设计低水位-泊位水深 航行水域水底高程=航行水位-航行水深 5
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河海大学教授崔广柏简化版ppt课件

提出以政府为主导 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模式
新时期
水科学 特征
理念更新
治水理 念更新
重视水生
态、水景 观建设
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二) 治水理念的更新
1.拓展区域治理的理念,克服 “就水论水”的治理模式
2.提升区域治理的能力,完善水 资源管理制度。
3.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建设 相结合的理念
新时期
新时期治水思路的 重大转变和战略部署
在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中, 实行“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入 河湖排污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 等三条红线限批控制管理
1、围绕水资源的配置、全面实 现以供定需,区域用水总量控制
实现由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的
重要手段
2、围绕水资源的保护,维护河 流的健康生命,全面实现入河湖 排污总量管理和水功能区纳污总 量控制。
—— 民生水利发展是一个 动态的、系统的、长期的过程。
基础性的自然资源 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公共性的社会资源
生命之源 生产之要 生态之基
农
林
牧
渔
生产
制造
生态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 护存在的问题
1
防洪压力加大
2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3
地下水超采过量
4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5
水土流失严重
洪水危害严重,防洪工程少,而标准低
(3) 内容的精博性
民族文化的宝库,内容博大精深
(4) 方向的先进性
历史的积淀,有时代烙印,体 现与时俱进的特色
水文化—中国的母体文化
新时期
水科学 特征
理念更新
治水理 念更新
重视水生
态、水景 观建设
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完整版)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复习知识点

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资料一、水资源特点:流动性,可再生性,多用途性,公共性,利与害的两重性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满足几个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这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称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防洪与兴利矛盾:疏浚河道有利于防洪、航运等,但降低了河水位,可能不利于自流灌溉引水;若筑堰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又可能不利于泄洪,但却降低了水电站的水头,使所发电能减少。
二1水资源评价的涵义与任务水资源评价是对某一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发展趋势作出的分析估价。
它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为水利规划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水资源评价的内容:水资源评价的背景与基础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水资源综合评价2、中国水资源评价分区10个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以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80个二级区——一级区以下划分二级区,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3、水平年、典型年和系列法●水平年基准年:为现状情况,又称现状水平年,是指进行水资源评价工作的现状情况,以某一年为标准——力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近期水平年:为近期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5~10年——要求有一定的精度——供需分析时应进行平衡的调整中期水平年:为远景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15~20年——精度要差一些——供需分析时也可不作调整平衡远期水平年: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30~50年——精度将会更差一些——仅侧重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宏观分析●典型年法典型年法又称代表年法首先根据对已有水文气象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的成果,确定平水年和枯水年等不同典型年的雨情和水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我国规定,平水年保证率P=50%,枯水年保证率P=75%,特枯水年保证率P=90%(或95%)典型年选择一般选水利年或水文年,合理确定年总水量和年内分配同一年各分区的保证频率不同时——上、中、下游或各分区的协调降雨和径流的频率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供水主要靠河川径流、而且有较强水库调蓄能力的情况,也应按径流系列选择;河川径流供水相对较少且调节能力差的区域,应按降雨系列选择●系列法系列法,又称为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法——根据所选的水文气象系列,通过逐年逐时段计算,进行未来的水资源供需分析一次历史系列法历史系列循回组合法随机系列模拟法4、水文三要素:降水、径流与蒸发5、主要水均衡参数●给水度给水度随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而加大●降雨入渗补给系数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有随埋深h加大而减小的趋势●潜水蒸发系数●渠系渗漏与灌溉入渗补给系数6、水质标准按功能高低将水质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水资源规划提纲

•
•
•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配置 • 湖泊、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 湖泊、 • 地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重点领域与重点地区水资源保障
• 饮水安全 • 粮食安全 • 城市供水安全 • 重点地区供水安全
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 基本原则 • 总体布局
– 流域和区域水利工程总体布局 – 骨干水利枢纽工程
保障措施
水资源形势
• 水资源禀赋条件及水资源演变 • 缺水分析 缺水分析——现状供需平衡分析 现状供需平衡分析 • 水资源利用效率 • 水污染形势 • 水生态状况
水资源规划指导思想、 水资源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 指导思想 • 基本原则 • 目标和任务
需水预测
• 基本原则与要求
– 需水预测的基本规定 – 需水预测的影响因素 – 需水预测的方法及流程
• 水资源可利用量,主要包括: 水资源可利用量,主要包括:
–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开采量、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供水量包括供水工程分类、数量及供水能力;各种供水水源包括地表水源 (蓄、引、提、调)、地下水源的供水量、供水水质等 – 用水量包括农业(农田灌溉、林牧渔)、工业、生活(城镇生活、农村生 活)、生态(城镇、农村)的用水量 – 用水消耗量:各项用水的耗水量以及非用耗水量调查分析与估算 –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包括定义,计算方法
• 水资源数量
– 主要包括:降水量、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 水资源总量及其时空分布情况
• 水资源质量,主要包括 水资源质量,
– 地表水水质:河流泥沙、水化学特征、河流水质、湖泊(水库)水质和富营 养化状况、底质、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等方面的调查评价; – 地下水水质:地下水化学类型、地下水水质、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 质等
水资源供需分析(ppt 99页)

可 供
水 Qt
量
不同计算模式示意图
模式2: V调节=200 模式3: V调节=100
库容有限时供水过程示意
河海大学水文及水资源学院 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4.2 水利工程可供水量计算
中型水库
库容系数β
水量利用系数法: 利用α~β关系进行推求
小型水库
复蓄指数法:水库、塘坝年可供 水量与有效库容之比值。
河海大学水文及水资源学院 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4.2 水利工程可供水量计算
方法3:均衡受益原则,考虑用户重要性 Y1=120
min1D1D 1Q122D2D 2Q22
1D1D 1Q1 2
D2Q2 D2
Q1 Y区=60
D1=100 用户1
β=20 %
河海大学水文及水资源学院 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4.2 水利工程可供水量计算
引水工程
●引水工程:指从河道或其它地表水体能够自流取水的水利工程 ●可供水量:许可的引水量必须从年最大引水量中减去用户不用 水量,剩余部分才是引水工程可以供给的水量 ●供水能力:工程措施充分发挥作用时可提供的水量
河海大学水文及水资源学院 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W供 nV
利用 β~α关系曲线 ( 某省实际资料计算分
河海大学水文及水资源学院 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4.3 区域可供水量计算
系统概化
用户概化 水源划分 工程安排 系统网络图
基于模拟的可供水量计算
基于优化的可供水量计算
河海大学水文及水资源学院 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4.3 区域可供水量计算
W可供 npAW
W可供—某一水平年某一来水频率引水工程的可供水量;np —某一来水频率引水 的供水系数; A—引水工程的灌溉面积;W—某一来水频率毛灌溉定额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复习知识点

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资料一、水资源特点:流动性,可再生性,多用途性,公共性,利与害的两重性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满足几个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这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称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防洪与兴利矛盾:疏浚河道有利于防洪、航运等,但降低了河水位,可能不利于自流灌溉引水;若筑堰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又可能不利于泄洪,但却降低了水电站的水头,使所发电能减少。
二1水资源评价的涵义与任务水资源评价是对某一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发展趋势作出的分析估价。
它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为水利规划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水资源评价的内容:水资源评价的背景与基础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水资源综合评价2、中国水资源评价分区10个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以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80个二级区——一级区以下划分二级区,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3、水平年、典型年和系列法●水平年基准年:为现状情况,又称现状水平年,是指进行水资源评价工作的现状情况,以某一年为标准——力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近期水平年:为近期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5~10年——要求有一定的精度——供需分析时应进行平衡的调整中期水平年:为远景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15~20年——精度要差一些——供需分析时也可不作调整平衡远期水平年: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30~50年——精度将会更差一些——仅侧重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宏观分析●典型年法典型年法又称代表年法首先根据对已有水文气象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的成果,确定平水年和枯水年等不同典型年的雨情和水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我国规定,平水年保证率P=50%,枯水年保证率P=75%,特枯水年保证率P=90%(或95%)典型年选择一般选水利年或水文年,合理确定年总水量和年内分配同一年各分区的保证频率不同时——上、中、下游或各分区的协调降雨和径流的频率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供水主要靠河川径流、而且有较强水库调蓄能力的情况,也应按径流系列选择;河川径流供水相对较少且调节能力差的区域,应按降雨系列选择●系列法系列法,又称为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法——根据所选的水文气象系列,通过逐年逐时段计算,进行未来的水资源供需分析一次历史系列法历史系列循回组合法随机系列模拟法4、水文三要素:降水、径流与蒸发5、主要水均衡参数●给水度给水度随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而加大●降雨入渗补给系数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有随埋深h加大而减小的趋势●潜水蒸发系数●渠系渗漏与灌溉入渗补给系数6、水质标准按功能高低将水质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复习资料

第1章绪论1、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Water Resources):通常指地球上目前和近期人类可直接和间接利用的淡水储量。
2、水资源的特性(1)循环性与有限性(2)时空分布不均匀性(3)用途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4)有利性和有害性3、水利: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和水域进行控制和调配,以防止水旱灾害,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4、水利工程: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5、水利事业: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总量可观,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2)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失衡(3)时程变化大,年内、年际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4)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问题突出(5)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6)水资源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
7、我国目前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1)治理黄河黄河可能是世界上问题最多、最复杂的一条河流,问题的关键是泥沙。
目前黄河可以说是集断流、溃堤、淤积、污染诸问题于一身。
近期治理黄河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条:①堤防不决口;②河道不断流;③水质量不超标;④河床不抬高。
治理黄河我们要做的工作有:①坚持开展中上游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减少入黄泥沙。
②通过全力节水治污和引入外流域调水,千方百计增加黄河水量,并对全流域全部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这样才有可能治理黄河。
③通过工程和管理措施,在中下游形成一条相对稳定的“中水河槽”,使中小洪水不上滩,消灭“二级悬河”,解决不决堤的问题,而且用“人造洪峰”、“调水调沙”,配合清淤放淤,解决黄河泥沙在中下游的冲淤平衡问题。
④在河口适当修建工程,稳定流路,降低高程,引起溯源冲刷,改善下游河道淤高情况。
(2)长江防洪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解决长江洪灾这一心腹大患。
在工程措施方面,要依靠堤防、水库和分洪区三大项;在非工程措施方面,要实现精确预报、科学调度、全流域统一管理和推行洪灾保险制度等。
河海大学《城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考试复习

1 名词解释
1、水资源: 广义:地球上水的总体。 狭义:较易被人类利用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并且在不长时间内可恢复和 更新的淡水资源。 2、水资源系统:在一定范围或环境下,为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由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水资源工程单元和管理技术单元组成的有机体。 3、城市水资源系统:由城市水源、城市供水、城市用水、城市排水等四个子系 统组成。 4、水资源评价:通常指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的 分析评定,是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的基础,也是国家和地区水资源有 关问题的决策依据。 5、年径流的还原计算:将受人类活动调蓄和消耗的这部分径流量回加到实测值 中,称为年径流的还原计算。 6、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 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以一次性 利用的最大水量。 7、灌溉定额: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单位面积灌溉的水量,即各次灌水定额的总 和,也叫总灌水量,以 m3/亩表示。 8、渠系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通常指净灌溉用水量与毛灌溉用水量之比 值。 9、水资源供需分析:在特定的水资源条件和需水要求下,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 作用,通过水利工程的调节计算可得到水利工程供水和需水之间的关系 10、可供水量:在给定来水条件下,考虑供水对象的需水要求,由水利工程可以 提供的水量。 11、工程供水能力:工程措施充分发挥其设计能力时可提供的水量。 12、水平年:能够反映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社会经济达到的水平、相应的需水水平 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年份。
3、蓄水工程计算
已知:(1)表中水量单位为万立米 (2)假设水库始、末水位均为死水位 (3)水库调节库容为 200 万立米
求解: 水库各时段可供水量 解:计算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总量第五
水资源:是指可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应当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得以利用。
水能资源:又称天然水能。
水资源评价:是指对水的来源、数量范围、可依赖程度及水的质量等方面的确定。
水资源评价的内容:1.水资源评价的背景与基础2.水资源数量评价3、水资源质量评价4.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5.水资源综合评价
水资源评价分区:全国水资源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分为10个,即以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江河为主体,并入其邻近单独入海或出境的河流各成一个一级区。
水平年:(1)基准年:为现状情况,又称现状水平年,是指进行水资源评价工作的现状情况,以某年为标准。
(2)近期水平年:为近况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5~10年。
(3)中期水平年:为远景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15~20年。
(4)远期水平年: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30~50年。
典型年:又称代表年法,就是首先根据对已有水文气象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的成果,确定水平年和枯水年等不同典型年的雨情和水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
日历年是自1月1日至12月31日,水文年是从一年汛初至次年讯初,水利年是按农作物灌溉期末划分其实停止时间的。
系列法:又称为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法,是指未来的水资源供需分析是根据所选的水文气象系列逐年逐时段计算的。
(1)一次历史系列法:a计算系列应有足够的长度b计算系列的均值能代表长系列的均值,两者相差应控制在5%以内c所选计算系列的年径流量和年降水量应有明显的各年丰枯变化,其变差系数等统计特征值也应与长系列的相接近。
(3)随机系列模拟法:随机系列多年的统计特征值应和历史系列相近,其特点是过程是随机形成的,没有人为因素。
可供水量:地表水供水系统可提供的水量
地下水资源主要水均衡参数:(1)给水度(2)降雨入渗补给系数(3)潜水蒸发系数(4)渠系渗漏与灌溉入渗补给系数(5)由区域地下水动态资料检验或推求水均衡参数
五类水质标准:(1)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3)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泳区(4)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尽管要求水域
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目标: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规划基础,要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综艺布局和实施方案。
水资源需求计算项目分类:(1)生活需水预测(2)农业需水预测(3)工业需水预测(4)建筑业和第三产业(5)需水量预测统计(6)生态环境需水(7)河道内其他需水(8)需水预测汇总与成果合理性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1.现状供需分析(1)调查统计现阶段年份各水源的实际供水量和各部门的实际用水量(2)进行水量平衡校核(3)现状供需状况及分析(4)典型年法
洪水造成的损失: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是指洪水淹没造成的可用货币计量的各类损失,也称有形损失。
非经济损失是指洪水引起的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损失,故又称无形损失。
洪水的不利影响:(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3)对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4)对国家事务产生影响
防洪工程措施:(1)水土保持(2)筑堤防洪与防汛抢险(3)疏浚与整治河道(4)分洪、滞洪与蓄洪
防洪非工程措施: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非工程手段,以减少洪水灾害损失的措施。
大致为:防洪区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公民防洪、防灾教育,防洪法律、法规建设,洪水预报、警报和防汛通信,蓄洪及分洪工程合理调度,推行洪水保险,征收防洪基金,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防汛抢险,善后救灾与灾后重建等。
防洪标准:是各种防洪保护对象或水利工程本身要求达到的防御洪水的标准。
分洪:把河道的部分超额洪水经分洪道直接分流入海、入湖,或进入其他河流,或绕过防洪保护区在其下游返回原河道。
蓄洪:将进洪设施分泄的洪水直接或经分洪道进入湖泊或洼地围城的区域蓄存起来,起蓄洪或滞洪作用。
行洪:汛期在筑有堤防的河流或河段,洪水在两堤之间的安全宣泄。
滞洪:为短期阻滞或延缓洪水行进速度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与主河道洪峰错开。
水电站的技术特性:(1)利用天然水能生产电能(2)受天然径流的随机性和水库调节性能的制约(3)具有综合利用任务的水电站,其发电过程还受到其他部门用水的影响。
(4)机组启停迅速,调控灵便,机组出力可变幅度大。
火电站的技术特性:(1)火电站的工作保证率高(2)不宜频繁启停(3)适合担任电力系统的基荷(4)要消耗大量燃料
以水电为主:水能源丰富的地区
以火电为主:煤炭资源丰富而水能资源相对贫乏处
水电站最大工作容量的确定:水电站最大工作容量以保证电能为依据;根据整个系统最有经济性来确定。
水库群:在河流的干支流上布置一系列的水库,形成一定程度上能互相协作,共同调节径流的一群共同工作的水库整体
水库群分类:
1.串联水库群:水库之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
2.并联水库群:水库之间没有直接的水力联系,但有共同的防洪、发电任务。
3.混联水库群:兼有以上两种关系和联系的复杂水库群。
水库群的径流补偿作用两种方式:1.水文补偿:在水文不同步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两河丰、枯水期的起停时间不完全一致、最枯水时间相互错开的特点,把他们联系起来,共同满足用水或用电的需要、这样就可以相互补充水量,提高两河的保证流量。
这种补偿作用称为径流补偿。
利用水文条件的差别来进行的补偿,称为水文补偿。
2.库容补偿:设年调节水库工作情况按其自身较有利的方式进行径流调节,则确定多年调节水库调节方案时要考虑年调-节水库的工作情况,一般在丰水年份适当多蓄些水,枯水年份多放些水;在一年之内,丰水期尽可能多蓄水,枯水期多放水。
这样,两水库联合运行就可提高总的枯水流量。
这种利用库
容差异所进行的径流补偿,称为库容补偿。
补偿和被补偿电站的划分原则:库容系数大、多年平均流量大、电站容量大、综合利用要求比较简单的,作为第一类补偿电站;库容、水量、电站容量次大的作为第二类补偿电站;库容小的日调节和无调节水电站,作为被补偿电站。
划分次序:补偿能力较弱的电站先进行补偿,补偿能力最大的放在最后补偿。
水库调度的概念:运用水库的调蓄能力,按来水蓄水实况和水文预报,有计划地对入库径流进行蓄泄。
组成的
它就是水库管理人员在任何年供水期中有可能知道水库中何时有多雨水量,可以使水电站加大出力工作以充分利用水资源。
某时刻库水位低于该线所表示的库水位时,水电站就要降低出力工作
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和缓冲器。
二级功能区划主要协调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包括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