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复习之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以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主题结合史实进行阐述

以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主题结合史实进行阐述
社会主义是一种基于公有制和社会公正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经过了几个阶段的演进。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国家的独立和建设。
中国采取了集体化的农业经济模式,迅速发展了工业和基础设施,实现了国家的快速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末,这个时期被称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采取了计划经济模式,强调经济的公有制和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采取了市场经济模式,注重发展市场经济和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同时保持基本的公有制。
中国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还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保障。
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努力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
同时,中国还加大了对教育、科技、文化、环境等领域的投资,提升了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从初期的国家独立和基础建设,到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改革,再到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的提升,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 (易错扫描+推敲细节+核心突围+史料链接)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课件

第二单元
第6讲
1.下列选项中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 A.地球中心论——“太阳中心说” B.中体西用——君主立宪 C.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
D.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第二单元
第6讲
[解析] A项是两种相对立的学说;B项分别是洋务派和资产 阶级的政治主张;C项中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 义的思想来源;D项中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并不否定市场的调 节作用与价值规律,而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否定市场的调节作用与价值规律。 [答案] C
4.失败 (1)时间、表现:1871年5月下旬,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之中。
(2)原因:A.主观上: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 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B.客观上:临时政府利用 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疯 狂进攻。
第二单元
第6讲
5.意义:巴黎公社是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 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 贵经验和教训。 【易错扫描】 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 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时资本主义正处 于上升时期,故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拓展探究】 正确理解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 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从产生来看,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 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的。(2)从政 权的领导人来看,他们是普选产生的工人阶级的代表。(3)从 实行的措施来看,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做出建立无产阶级 专政国家的尝试;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触及资本主义私有 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第二单元
第6讲
2.标志:《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时间:1848年。 (2)内容:A.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④社会历 史发展的客观规律。B.指出⑤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 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C.号召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⑥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 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易错扫描】 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科学社 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 主义由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知识点解读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知识点解读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1、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理论来源——主观努力——2、诞生:(内容)3、意义: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革命1、性质:2、失败原因:(1)客观:敌人的疯狂镇压。
(2)主观: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②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③没有发动广大农民,使无产阶级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④没有乘胜追击临时政府军队,给敌人喘息机会⑤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合起来。
(3)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革命爆发是由于外部偶然因素,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
3、经验教训:(1)掌握一支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2)无产阶级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才能建立公社式的无产阶级政权;(3)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盟,才能取得胜利;(4)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4、意义:(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3)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4)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三、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国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2)国内:经济——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发展但仍落后政党——思想——催化剂——2、经过: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3、意义:(1)历史地位:(2)对俄国:(3)对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
4、特点:(1)理论创新:列宁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得以实践。
(2)革命道路:城市包围农村(3)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某某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4)实现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1、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体制的建立:(1)形成原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二战的战争策源地形成;内部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
2014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九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

专题九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知识提纲一、英国宪章运动1.政治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失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创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2.诞生标志: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___3.《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巴黎公社运动1.时间:________________2.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国际歌》作词人:_______________,作曲人:______________四.俄国十月革命(一)十月革命1.时间:____________2.地点:_________________3.领导人:_____________4.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______________,列宁当选为主席。
5.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新经济政策1.时间:___________2.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斯大林模式1.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弊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造内容和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失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开始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由空想到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理论到实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理想到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检测1.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选举权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之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高考政治专题复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一、开篇引入:穿越时空的社会主义之旅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回到那遥远的过去,看看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一步步走向科学,又是如何从理论变为实践的。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别担心,我会用最简单易懂、又不失风趣的语言,带你们领略这段精彩的历史。
二、知识点梳理:社会主义的演变之旅(一)社会主义的空想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起源空想社会主义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的哲学家们就开始思考理想社会的模样。
不过,真正形成系统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还是在16世纪初的欧洲。
那时候,资本主义刚刚兴起,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激化,人们开始渴望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说到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那就不得不提三大空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改革方案,比如建立平等的社会制度、实现财产共有、消除阶级差别等等。
不过,这些方案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提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所以,我们称他们的思想为“空想”。
(二)社会主义的科学阶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正当人们还在为如何实现理想社会而苦苦思索时,一位伟人出现了——他就是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这个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还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三)社会主义的实践阶段十月革命: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1917年,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革命。
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2014高考历史复习之西方代议制的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西方代议制的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考纲要求线索特征知识梳理一、古希腊民主政治1.形成条件(1)地理条件:古希腊文明发展以①海洋为依托。
(2)城邦制度:公元前8~前6世纪出现,突出特征是②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3)商品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
2.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1)梭伦改革(奠基):A.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B.内容:依据③财产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C.影响: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A.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B.内容:以十个④地区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影响: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改革(顶峰):A.时间:公元前5世纪。
B.内容:所有成年⑤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C.影响: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3.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⑥轮番而治,直接民主。
4.评价(1)意义: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缺陷: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日渐衰微。
【易错扫描】(1)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2)雅典民主仅仅是对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而非全体雅典人,如妇女、奴隶和其他外邦人,都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
【归纳总结】学习中要区分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十将军委员会的职权及运作方式。
高考历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1.恩格斯称《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
恩格斯在此强调的是《宣言》的发表()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B.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C.为工人斗争增添了科学性D.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实验的终结2.某西方学者提出“巴黎公社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取得了什么成就,而在于它预示的信息;作为一个象征它十分可怕,但作为事实则不然”。
该学者认为巴黎公社()A.将引发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潮流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3.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4.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是否具有成熟的经济、政治、文化前提?“从政治上看,十月革命确实是一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但从经济和文化上看,十月革命又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的性质”。
其意在说明十月革命()A.是典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指导C.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D.并非完全的社会主义革命5.列宁曾说:“现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交战国,都没有俄国这样自由,都没有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这种革命的群众组织。
因此,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这样容易的和这样和平地把国家政权交给真正大多数的人民,即交给工人和贫农。
”此讲话的背景事件是()A.农奴制改革B.二月革命C.七月流血事件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6.1922年11月,列宁在谈话中强调:“如果有人把继经济力量之后必定出现政治力量这个简单化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用在我国‘耐普曼’的身上,那么我担心他会大错而特错,甚至会成为许多荒谬町笑的误解的牺牲品。
第三讲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 列宁的观点: • 唯物主义者从来不否认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一个国 家的革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把生产力的 高度发展这一“客观前提”看作一成不变的教条 ,这种“客观前提”就会变成阻碍革命的桎梏。 无产阶级应当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的新情况,不失 时机地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 •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 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 ,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 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 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深刻变化; • 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提供 了有益的借鉴。
返回目录
4.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其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不发达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不发达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十月革命 胜利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提出的新课题。 胜利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提出的新课题。 • 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 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提出了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计划和设想: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计划和设想: 把基本生产资料变成社会主义公有; (1)把基本生产资料变成社会主义公有; 建立现代工业,国民经济电气化; (2)建立现代工业,国民经济电气化; 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改造小农经济; (3)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改造小农经济; (4)在全国各地以最广泛的形式计划和监督 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3、阐明了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阐明了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必然要 争夺世界霸权。 争夺世界霸权。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是不 平衡, 平衡,必然造成实力与原占有的殖民地和势力范 围发生不相适应。帝国主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围发生不相适应。帝国主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指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4、指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 帝国主义阶段的时代特征:“战争与革命”。 帝国主义阶段的时代特征: 战争与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知识诠释思维发散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1)经济前提: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思想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②空想社会主义。
(3)阶级基础:欧洲工人运动表明工人已经觉醒。
(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2.标志:《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时间:1848年。
(2)内容:A.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④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指出⑤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⑥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易错扫描】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马克思主义由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拓展探究】(1)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新社会的核心力量。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法国在⑦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巴黎人民的武装——⑧国民自卫军。
2.成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国民自卫军占领城内战略要地。
3月28日,巴黎人民通过选举建立了⑨巴黎公社。
4.失败(1)时间、表现:1871年5月下旬,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之中。
(2)原因:A.主观上: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
B.客观上:临时政府利用 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疯狂进攻。
5.意义:巴黎公社是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教训。
【易错扫描】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故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拓展探究】正确理解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从产生来看,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政权的领导人来看,他们是普选产生的工人阶级的代表。
(3)从实行的措施来看,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做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尝试;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背景(1)俄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具备 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
(2)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3)一方面, 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过程(1)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起义中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 四月提纲》,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3)1917年7月,临时政府用武力镇压革命,尔后布尔什维克党确立 武装起义的方针。
(4)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关于近第二单元第6讲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
(5)1917年11月7日, 彼得格勒发生了起义,工人、士兵攻占冬宫,起义胜利。
3.建立政权: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 苏维埃。
这次大会还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
4.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建立了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使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条件。
(3)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易错扫描】(1)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暂时处于力量均衡的状态;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现象并不能维持长久,它只是特殊条件下的过渡现象。
(2)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是俄国1917年发生的两次比较重要的革命,它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学习时注意分析比较,可从发生的原因、地点及领导者角度分析其联系,从任务、性质、结果和影响角度分析其区别。
【活学巧记】利用数字记忆十月革命的史实:“二、四、七、十”分别代表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按时间先后出现的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和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辨析比较】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推敲细节】正确看待俄国十月革命模式:俄国十月革命具有特殊性,这是由其特殊的国情决定的,他国不能盲目照搬,否则有可能给革命事业造成损失。
向苏俄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要求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国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基础练习1.下列选项中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 )A.地球中心论——“太阳中心说”B.中体西用——君主立宪C.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解析] A项是两种相对立的学说;B项分别是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C项中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D项中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并不否定市场的调节作用与价值规律,而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否定市场的调节作用与价值规律。
[答案] C2.“这些巴黎人在忍受了六个月与其说是外部敌人不如说是内部叛变所造成的饥饿和破坏之后,他们在普军的刺刀下起义了”。
这次起义后建立的政权是 ( )A.法兰西第二帝国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C.巴黎公社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解析]通过材料中“巴黎”“普军的刺刀”可知是普法战争后巴黎人民为保卫巴黎而进行的起义。
起义爆发后,临时政府逃离巴黎,巴黎人民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答案] C3.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
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
”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 )A.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B.退出一战的要求C.《四月提纲》中的主张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四月提纲》的内容。
根据题干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可知,这些话是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后,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要求将革命从第一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第二阶段(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提出的。
[答案] C核心突围技能聚合一、如何全面认识巴黎公社?1.革命爆发的偶然性: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巴黎公社起义只是一个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2.措施的革命性:巴黎公社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它的经济措施中,触及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带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3.失败的必然性(1)从客观原因上看,是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和镇压。
(2)从主观原因上看,首先是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其次,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这使得决策屡次出现失误。
(3)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4.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它给资本主义制度以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同时,它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5.教训的深刻性:公社失败的教训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
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6.经验的宝贵性(1)最主要的经验是打碎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国家机器,以无产阶级专政取而代之。
(2)巴黎公社在民主改造方面实行的公社委员会、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的制度、公职人员工资不能超过熟练工人工资及公社委员受人民监督和罢免等都是无产阶级民主的体现。
(3)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义务教育和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等方面的创举和改革。
史料链接材料一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法兰西内战》材料二我们祝贺工人阶级在3月18日的公社革命中登上了政治舞台,祝贺社会改造时代的开始……巴黎的兄弟姐妹们,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们的事业是永远不会失败的,因为这是全世界工人解放的事业……世界各国工人向你们表示的巨大热忱和热烈同情说明,你们的事业不会失败……你们是国际社会革命的先锋。
——《国际报》(布鲁塞尔)1871年4月14日材料三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
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
——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发言记录》(1871年5月23日)学习探究材料一表明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材料二说明巴黎公社为后来的国际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材料三说明巴黎公社在两个多月的实践中所展现出的社会主义原则是不朽的。
三则材料说明巴黎公社尽管最终没有成功,但它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方法技巧】可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来认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法国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有何异同?学习探究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
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