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观察记录表

合集下载

轶事观察记录(个案)

轶事观察记录(个案)

轶事观察记录(X)轶事观察记录观察主题: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发展观察对象:X观察情境:个训课时观察者:幼儿基本资料:家中排行第二,八岁自闭症小朋友,哥哥已经成年,无障碍。

家住重庆,与父母、哥哥同住。

小结:从上述轶事记录可以看出,X小朋友的语言发展主要是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方面。

他的言语机转发展地较好,已经为口语发展做好了准备。

但是X现在最弱的就是口语发展,只能说“好”以及牙牙学语的“ao”。

基本上处于前语言发音阶段的单音发声阶段,同时连续音节只有韵母“Ao”这一个音节,并且没有建立“一问一答”的轮流说话的倾向。

建议多给X创设有强烈表达欲望的情景,同时多用问句提示或设计“一问一答”式的活动,如:“老师做完了,你呢?”帮助X建立“一问一答”的交流倾向。

轶事观察记录观察主题:认知发展观察对象:X观察情境:个训课时观察者:幼儿基本资料:家中排行第二,八岁自闭症小朋友,哥哥已经成年,无障碍。

家住重庆,与父母、哥哥同住。

记录方法:轶事观察记录(√代表可以做到,△代表尚需要指导)小结:从上述轶事记录可以看出,X小朋友的配对分类、形状概念、颜色概念、注意是优势。

模仿和记忆发展仍然较弱。

建议以后多为K小朋友设计暗含记忆策略或者需要模仿的游戏活动。

轶事观察记录观察主题:感知觉发展观察对象:X观察情境:个训课时观察者:幼儿基本资料:家中排行第二,八岁自闭症小朋友,哥哥已经成年,无障碍。

家住重庆,与父母、哥哥同住。

记录方法:轶事观察记录(√代表可以做到,△代表尚需要指导)小结:在有限的观察时间内,可以看出X的感觉发展为优势。

知觉发展由于观察的局限性只呈现了深度知觉、形状知觉。

建议以后设计更好的观察来展示X知觉方面的能力。

轶事观察记录文本

轶事观察记录文本

轶事观察记录文本在我生活的这个社区中,有一位邻居老先生,他大约七十多岁了,一直住在这里已经有很多年了。

老先生经常出现在傍晚散步的路上,他总是一身整洁的休闲装,并且头戴一顶老式的鸭舌帽。

尽管身体有些佝偻,但他脚步依然稳健,丝毫看不出他年纪的大。

有一次,我恰巧和老先生一起行走在小区的林荫道上。

我们有说有笑地交谈着,我发现老先生是一个非常健谈而又幽默的人。

他讲述了一些他在年轻时经历的有趣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

他的语言饶有兴趣,时而让人哈哈大笑,时而让人沉思。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我越来越频繁地和老先生一起散步。

我们的交谈不再局限于他的年轻时代,也包括了我们对当代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

老先生总是能够给我一些有意义的建议,他的智慧和人生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有一次,我和老先生聊起了他的家庭。

他告诉我,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都已经离开了家。

他说他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由于工作繁忙而很少陪伴他们,导致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缺少他的关怀。

他现在后悔当年的选择,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够理解他的辛苦和自己的无奈。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到了家庭重要性的价值。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老先生对周围社区的人都非常友好。

他经常向邻居们送去温暖的问候,有时还会帮忙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帮助。

他是社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都习以为常地依赖着他的帮助和支持。

有一天,我看到一位陌生人在我们社区外的公园里摔倒了。

老先生正好也在附近,他迅速跑过去扶起了那个人,并帮助他回到他的车里。

这个举动展现了老先生的大爱精神和热心助人的品质。

我深受感动,也受到了他的激励。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我注意到老先生最近有些身体不适。

有一天,我看到他饶有兴致地和别人交谈,但表情有些痛苦。

我走过去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他笑着说他只是有些胃部不适,不要紧的。

但我还是忍不住担心他的身体健康,劝他去看医生。

他表示感谢,并坦白地告诉我他之前已经看过医生了,只是一些小问题而已。

然而,几天后,我们社区收到了一个悲伤的消息。

轶事记录法的幼儿观察记录案例

轶事记录法的幼儿观察记录案例

轶事记录法的幼儿观察记录案例轶事记录法的幼儿观察记录案例引言:观察是幼儿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等。

而如何进行观察记录也是需要讲究的,其中轶事记录法是一种比较实用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一、背景介绍本次观察记录的对象为我所在班级中的一个男孩,名叫小明,今年4岁。

小明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喜欢和同伴玩耍,并且表现出较强的领导力。

二、观察时间和地点本次观察时间为上午9点至11点,地点为幼儿园教室内。

三、轶事记录法具体实施过程1.选择事件:在进行轶事记录法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特定事件进行记录。

本次观察中,我选择了小明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领导力。

2.描述事件:接下来需要对所选择的事件进行详细描述。

我注意到,在班级活动开始时,小明主动向老师询问活动内容,并且积极参与组织同伴完成任务。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小明还能够及时发现同伴的错误并给予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记录事件:在描述完事件后,需要将所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我记录了小明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领导力、组织能力以及对同伴的关心与指导。

4.分析事件:最后需要对所选择的事件进行分析。

我认为小明表现出来的领导力与组织能力是他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以及家庭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对同伴关心与指导则表明了小明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责任感。

四、轶事记录法优点1.实用性强:轶事记录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幼儿教师进行观察记录,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2.客观性高:轶事记录法可以客观地描述幼儿在特定事件中展现出来的行为和特点,避免了主观臆断。

3.全面性好:通过轶事记录法可以全面地了解幼儿在不同情境下展现出来的特点和能力,有利于全面发掘幼儿潜在优势。

五、结论通过本次观察记录,我认为轶事记录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幼儿观察记录方法。

通过选择特定事件、描述事件、记录事件和分析事件等步骤,可以全面地了解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和特点。

幼儿轶事观察记录

幼儿轶事观察记录

幼儿轶事观察记录幼儿阶段是孩子们最快乐、最活泼的时光,他们的天性使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幼儿轶事。

以下是我观察到的其中几个情境:第一个情境是有关劳动的观察。

在一次幼儿园的劳动活动中,孩子们被分配到不同的角色,我看到一位男孩被安排在水龙头旁辅助老师洗菜。

然而,他却远远超越了这项任务,他用水龙头低下身子,将自己的两只小手也放在水流下面,一边洗菜一边享受水流的触感。

看到这一幕,其他孩子也纷纷模仿他,最后整个水龙头变成了洗手的地方,他们忘记了他们最初的任务。

第二个情境是有关音乐的观察。

在一次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老师给孩子们播放了一个欢快的音乐。

大部分孩子都跟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起来,但有一个女孩却没有动。

她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皱着眉头,一脸不满。

我好奇地走向她,希望了解她为什么不跟着跳舞。

原来,她只喜欢听慢节奏的音乐,她觉得这个音乐太快了,没有她的感觉。

这个观察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第三个情境是有关友谊的观察。

在幼儿园的午休时间,我看到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休息桌上坐在一起。

他们一边吃饭一边小声地交谈,然后男孩A突然伸出手拍了一下女孩的头。

女孩立刻生气地站起来,摔掉手中的饭盒,并扭过头去。

男孩A满脸无辜地望着她,而男孩B则偷偷笑起来。

后来,我问男孩A为什么要拍女孩的头,他说他只是想和女孩搞笑,不知道女孩会生气。

这个观察让我明白,幼儿期的孩子们还在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他们的友谊需要我们的引导和帮助。

第四个情境是有关好奇心的观察。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被引导去探索一个小河流。

有一位男孩看到了一个小石子,他伸手捡起来,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然后突然把石子扔进了水里。

他立刻转身问老师:石头为什么会沉下去?老师耐心地解释了物体密度的概念,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个观察让我明白,孩子们的好奇心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提问,并给予合适的回答。

幼儿行为习惯观察轶事记录表(依据《指南》)

幼儿行为习惯观察轶事记录表(依据《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 2012年9月目录一、健康(一)身心状况(二)动作发展(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二、语言(一)倾听与表达(二)阅读与书写准备三、社会(一)人际交往(二)社会适应四、科学(一)科学探究(二)数学认知五、艺术(一)感受与欣赏(二)表现与创造说明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行为刻度表轶事观察法

行为刻度表轶事观察法

行为刻度表轶事观察法观察为主,记录为辅首先请各位老师记住,无论是轶事记录还是评级都是在为教师教学服务,因此教学永远排在记录之前,而记录是幼儿在进行活动并不需要教师大量参与的前提下进行的。

合理分配,团队协作其次,教师可以与配班老师合理对本班幼儿进行分组,每位教师有较为固定的观察记录对象老师在记录的时候可以着重记录自己的观察对象。

同时可以寻求配班老师和保育老师的帮助,在一名教师做主要活动负责人的时候,可以让另外一名教师帮助进行轶事记录,当两位教师需要同时进行记录时,可以让保育老师协助来确保幼儿的安全。

缩小观察目标,做有意图的教师教师的记录方向可以参考:①当下活动所期望幼儿达到的目标,例如,当前是一个科学实验的小组活动,观察冰变成水的过程,那么教师关注的重点就应该是在活动前预设好的科学领域的部分子项目下幼儿的表现;②轶事记录整理时发现的空白项或缺失项,例如,在轶事记录整理中发现,小A同学的创造性艺术领域的假装游戏项是没有任何记录的,那么在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或是角色游戏时间老师就可以对这个幼儿进行重点观察;③幼儿从未发生的新鲜事,幼儿从未发生的事在很多时候能够表现出幼儿发展中的新信息,例如兴趣、发展等级、同伴关系等等,对这些新行为发生的记录可能会给老师带来新灵感。

利用多种材料进行速记教师很多时候感觉记录手忙脚乱那么也可能是自己的工具没有准备好,这时教师可以想想自己是否有一些很熟悉的符号或缩写来表示某些幼儿的特定行为或某些物品名称;老师们也可以同自己的配班老师一起设计出一些轶事记录速记贴纸或表格,并把纸笔放在随身衣服的口袋里,随拿随记。

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视频、照片等形式来对当下发生却来不及记的时间进行记录,再在课后对轶事记录进行整理。

放平心态,‘这个行为不会只出现一次’如果老师错过了这个行为的记录,那么也请老师调整好心态,因为幼儿的行为发生很多时候是具有重复性的,而且并不只有一个行为能够反应幼儿某个项目的发展水平,因此也请老师能够调整好心态,不要太纠结于幼儿某个行为的记录,要放眼与幼儿整体的发展。

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沙水区分析和对策

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沙水区分析和对策

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沙水区分析和对策可结合沙水区周边的空间特点,栽种当地适宜的高大乔木树种,树冠大,叶子大,能遮荫,好清理;或者,设置遮阳棚、遮阳网等。

为了营造自然生态的环境特色,还可以利用遮阳棚、遮阳网的立柱和顶部网格,种植各种爬藤植物,如葫芦、南瓜、瓜篓、丝瓜、葡萄、紫藤、凌霄等,在沙水区上空形成一个爬满藤蔓、缀满花朵、挂满瓜果的生态凉棚。

一方面解决场地的遮阴问题,同时又可以支持幼儿自主进行观察、写生、采摘等多种户外活动,丰富沙水区的功能。

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范文

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范文

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范文Anecdotal Record Observation.Date: 2023-03-08。

Observer: [Observer's Name]Subject: [Subject's Name]Age: 5 years old.Setting: Classroom.Duration: 15 minutes.Activity: Free play.Observation:[Subject's Name] is playing with a group of children inthe block area. He is using the blocks to build a tall tower. He is carefully stacking the blocks on top of each other, one at a time. He is counting the blocks as hestacks them.[Subject's Name] is also interacting with the other children. He is sharing the blocks with them and takingturns building the tower. He is also listening to the other children's ideas and suggestions.Analysis:[Subject's Name] is demonstrating several important developmental skills in this observation. He is showingfine motor skills by carefully stacking the blocks. He is also showing cognitive skills by counting the blocks and following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other children. He isalso showing social skills by sharing the blocks and taking turns.Overall,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that [Subject's Name] is a well-rounded and happy child who is thriving in hisenvironment. He is confident in his abilities and enjoys interacting with others.Recommendations:Based on this observation, I recommend the following:Continue to provide [Subject's Name] with opportunities to play with blocks and other building materials. This will help him to further develop his fine motor skills and cognitive skills.Encourage [Subject's Name] to interact with other children. This will help him to develop his social skills and learn how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Provide [Subject's Name] with positive reinforcement for his accomplishments. This will help him to build his self-confidence and motivation.中文回答:观察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快就到了两点十五分,我开灯让所有小朋友们起床穿衣服,而那些本来在熟睡中的小朋友也被邻床小朋友喊醒了,只有***一个人还睡着。我走过去,轻轻拍拍他的被子,说道:
“***,起床啦!”如此反复几次,他终于悠悠地转醒。我看他醒了,就去帮助别的小朋友叠被子。
可没想到一直到两点三十分左右,所有的小朋友基本上已经坐下在吃点心了,有的甚至已经吃完了,他还坐在床上。我过去催促他,他仍是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在我的反复提醒下,他才慢吞吞地穿完衣服。
首先,小朋友难免有点不适应,毕竟放假休息在家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不同;
其次,奶奶毕竟不像亲妈妈一样,虽然也对***很关怀,但是有时没注意观察,难免有所疏漏;
再者,家里很少有小朋友来玩,所以没有对比;
最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集中注意的时间很短暂,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
行为跟进措施:
1、多给***锻炼的机会。如:就算他再慢也要让他自己起床、穿衣服、穿鞋子。对这些事情熟练了,自然做事速度就快了。
我又讲解了一会儿画小房子的方法。这堂课比较简单,很多小朋友在上课之前就已经会了。提问环节,我说:“蓉蓉,请你来回答一下我们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好吗?”然后她扭扭捏捏地站起来,用只有我能听得到的声音,特别小声儿地说:“先用记号笔画三座房子。”
我看她是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就鼓励她:“蓉蓉,你说得真好,请你大声一点、自信一点,再说一遍!”蓉蓉脸红了,没想到她说了一句:“老师,我不会。”我只能接着鼓励她:“蓉蓉,我刚才听到你说了正确答案,再说一遍给小朋友们听好吗,别怕!”昕昕急了:“老师我真的不会!”
我去给几个女孩子梳头发。没想到***坐在地板上用极缓慢的速度穿鞋子。在我的反复催促下,他才慢腾腾地去自己的桌子前坐下,一边吃点心开始一边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话,有时候还会发一会儿呆。在我的不断提醒中,***终于吃完了点心,果不其然,是全班最慢的一个小朋友。
行为分析:
***这个小朋友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他爸爸妈妈的工作非常忙碌,所以他目前的饮食起居一应由他的奶奶来照顾。我也有跟他的奶奶简单交谈过,并作了如下分析:
行为分析:
害羞是人的一种常见心理反应,是一种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心理。有人将害羞阐释为“孤僻”、“谨慎”、“多疑”。害羞的孩子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不愿意在公共场合出现。
孩子过分害羞会引起一连串的问题,妨碍他们的正常社会交往。时间长了,害羞的孩子会表现出内向、沉默、胆小、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等,甚者会出现神经过敏、疑惑不安、孤单、沮丧等现象。害羞性格的消极一面也不可忽视,如不善辞令、临阵胆怯退缩等。小朋友害羞是正常现象。
40-1-3. 幼儿观察——轶事观察记录表
编号:BYJYWP—40-1-3
观察者:
观察对象:
观察时间:2017年3月15日14:05——14:45
观察地点:午睡室、教室
事件描述:
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零五了,再过十分钟小朋友们就要准备起床了。我照例巡视了一圈儿,有的小朋友开始在床上动来动去,有的小朋友则睁着眼睛安静地躺在床上,只有包括***在内的少数幼儿还在熟睡中。
观察时间:2017年3月16日9:20——9:50
观察地点:教室
事件描述:
冯蓉蓉是个漂亮的小女孩。她时常乖巧地叫着“老师——老师——”。但是她总是很害羞,胆子很小。
周四这天,我组织的是美术教学活动。因为家里有事,所以冯蓉蓉来迟了。她进来后,难为情地看了我一眼,我对她很理解地笑了一下,并示意她去自己的位子上坐下。她慢腾腾地走过去,坐下来听课。
2、立点规矩。如规定***5分钟内吃完点心,超过时间就坚决收起食物。孩子为了不挨饿,就会快点用餐。
3、比赛法。可与别的小朋友进行吃饭比赛、穿衣服比赛、走路比赛。小朋友好胜心很强,为了第一名一定会加快速度的。
40-WP—40-1-3
观察者:沃丽娜
观察对象:冯蓉蓉
但是就冯蓉蓉的情况来说,首先她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跟小区里邻居家的小朋友接触很少;其次她对自己缺乏信心,怕自己做不好,处处谨小慎微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行为跟进措施:
作为老师,我应该帮助邬晨昕:
1、增强自信,多用正面评价;
2、害羞宝宝特别需要鼓励和自信,我应该“避重就轻”,尽量帮她寻找特长;
3、不给她贴“害羞”的标签。这会加深宝宝对他人的恐惧,这个比害羞本身更有害;接受她有害羞毛病的事实,四岁的孩子是一个有主意的独立的个体,她完全可以不按你的愿望行事。不要因为她没有听你的话而发火,否则她会更退缩。总之要多鼓励、多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