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专题
专题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学以致用】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猜想____正确。
二
【评价与反思】熟石灰存放时应密封保存。农业上使用库存较久的熟石灰时要检测其成分。
CaCO3+2HCl=CaCl2+H2O+CO2↑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固体物质消失并产生气泡
例题精讲
【实验分析】 (1) 实验人员根据步骤1认为猜想三正确。其实该结论并不严谨,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的氢氧化钙在 水中也不能完全溶解
【作出猜想】 猜想一:___________;
猜想二: 和 ;猜想三: 。【资料查阅】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Ca(OH)2
例题精讲
【实验步骤与现象】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取 样品于试管中,加入 蒸馏水充分振荡
得到上层清液和下层固体
2
向步骤1后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3
向步骤2后的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一、氢氧化钠变质
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1.变质的原因: 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分分析 不变质: ; 部分变质: 、 ; 完全变质: 。
CO2+Ca(OH)2=CaCO3↓+H2O
例题精讲
【实验与结论】
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2014年中考例析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氢氧化钠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方法:(1)取样,加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NaOH+HCl=NaCl+H2O 和 Na2CO3+2HCl=2NaCl+H2O+CO2↑(2)取样,加氢氧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Na2CO3+Ca(OH)2=2NaOH+CaCO3↓(3)取样,加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OH已经变质:Na2CO3+CaCl2=2NaCl+CaCO3↓(或) Na2CO3+Ca(NO3)2=2NaNO3+CaCO3↓氢氧化钙变质:氢氧化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方法: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钙已经变质:Ca(OH)2+2HCl=CaCl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变质时,固体质量都会增加。
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部分变质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1、取样,(如果是固体,就需要加适量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加过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碳酸钠存在:Na2CO3+BaCl2=2NaCl+BaCO3↓ Na2CO3+CaCl2 =2NaCl+CaCO3↓2、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滤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存在,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氢氧化钙固体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取样,加适量水使固体溶解,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钙存在,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有氢氧化钙存在在。
CaCO3+2HCl=CaCl2+H2O+CO2↑例1:(2014鄂州)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2)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检验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无色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于 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样品中含有NaOH;否则不含 NaOH。(合理即可)
巩固练习Βιβλιοθήκη 1. (2019洛阳一模)化学试剂常常要密封保存,但原因各不相同。
(1)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是什么?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氢氧化钠溶液若敞口放置会发生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原因。
(3)如CO何2+检2验NNaOaOHH==溶=液N是a2C否O完3+全H变2O质,请简述实验方法。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
3. (2018河南定心卷)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
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若A溶液是Ba(OH)2溶液,现象a为产生白色沉淀,现象b为溶液变红色。 ①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Ba(OH)2+Na2CO3=== 2NaOH+BaCO3↓ ②该实验能否说明样品中含有NaOH,并说明理由。
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_N_a_2_C_O__3_+__C_a_C__l2_=_=_=__2_N_a_C__l+__C__a_C_O__3↓_(_或__ __N_a_2_C__O_3_+__B_a_C__l2_=_=_=__2_N_a_C__l+__B_a_C__O_3_↓_)__
②检验是否存 无色酚酞溶 _溶__液__变__红___
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
初中化学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精华知识点总结

样品中含氢氧化钙
小亮
另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 入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样品中含__C_a_C__O_3__
【讨论交流】(1)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小美的实验不足以说明样品中含有 Ca(OH)2,理由是_样__品__中__的__生__石__灰__和__水__反__应__能__生__成__氢__氧__化__钙___。 (2)小亮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C_a_C__O_3_+__2_H__C_l_=_=_=__C_a_C_l_2_+__H_2_O__+__C_O__2↑__。 【实验结论】分析以上实验,猜想___三___正确。 【拓展迁移】根据以上探究分析可知,生石灰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与空 气中_水__和__二__氧__化__碳___有关,故生石灰应__密__封____保存。
专题精讲
一、氢氧化钠变质的探 究1.变质的原因:_2_N__a_O_H__+__C_O__2_=_=_=_N__a_2_C_O__3+__H__2O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氢氧化钠变质的检验(实质是检验CO32-) 分析:能和CO32-反应产生明显现象,但不能和OH-反应产生同样现象的离子有: 实验方案(事先将所取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
实验步骤 ①取部分样品溶于水
实验现象
方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于
法 一 试管中,通入CO2
有__白__色__沉__淀___产生 无白色沉淀产生
方 ③取①中上层清液于
法 试管中,滴加无色酚
二
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 酚酞溶液不变色
结论拓展:氢氧化钙需要___密__封___保存。
结论
部分变质 全部变质 部分变质 全部变质
的方法是_密__封__保__存_____。 (4)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__B__a_(O__H__)2___[填“BaCl2” 或“Ba(OH)2”]溶液除去。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问题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问题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工业生产
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然而,当它们发生变质时可能会
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强碱,常见的用途包括制造肥皂、纸张和清
洁剂等。
而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也被称为熟石灰,常用
于水处理、建筑材料和农业等领域。
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发生变质时,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 化学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化
学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这可能会影响到原本预期的使用效果。
2. 安全隐患,变质后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释放有害气体或导致火灾等危险情况。
为了避免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
几点:
1. 储存条件,储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时,应该避免高温、潮湿和阳光直射,以防止其发生变质。
2. 使用期限,在使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时,应该注意其使用期限,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产品。
3. 化学储存分开,在储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时候,应该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储存,以免发生意外的化学反应。
总的来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化学物质,但是在使用和储存时需要注意其变质问题,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地使用。
专题二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2)【实验】如下图所示:
首页
末页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 ,则由操作②现象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 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 Na2CO3 (写 不成立 (填“成立 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 ”或“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部分变质 。
专题二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知识整理
例题分析
强化训练
知识整理
一、氢氧化钠的变质 1.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的原因:(1)吸收空气中的 水 而潮解; CO2 (2)吸收空气中的 而变质。 2.NaOH与CO2反应无现象,证实发生反应的方法: (1) 设计有现象的对比实验:密闭容器里 NaOH 与 CO2发生反应,瓶内压强减小而产生明显现象,但 H2O NaOH 和 NaOH溶液中有 两种物质 ,产生现象可能是三种原因造成的:
1.食品干燥剂CaO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产物可 能有CaO、Ca(OH)2、CaCO3。 检验方法:(1)CaO:取样,加水溶解, 有大量热量放出 ; (2)CaCO3:另取样, 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因CaO对检验Ca(OH)2有干扰,一般不检验 Ca(OH)2。]
首页
末页
2.Ca(OH)2的变质 稀盐酸 (1)是否变质:取样,滴入 ,有气 泡产生,证明变质;无明显现象,证明没有变质 。 水 (2)部分变质:取样,加入 溶解, 滴入酚酞变红色,证明含有 Ca(OH)2 ; 另取样, 稀盐酸 滴入 ,产生气泡,证明含有CaCO3, 即是部分变质。 注意:不溶于水的滤渣不一定全部是 CaCO3,可能 有未溶解的Ca(OH)2,因Ca(OH)2微溶于水。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变质问题专项复习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变质问题专项练习()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证明氢氧化钠变质的方法(1)可以加,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变质。
(2)可以加,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变质。
(3)可以加,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变质。
3、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一瓶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末, 他推测该白色粉末可能是残留在瓶口的氢氧化钠变质形成的新物质.(1)为验证自己的推测, 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理由是 .(2)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该同学又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 加入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 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他得出白色粉末中还存在氢氧化钠的结论, 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5、(6分)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
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⑴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 ___(填序号)。
⑵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
6.(8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对实验室中的两份已变质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提出了猜想并探究其组成,请你与他一起完成探究过程.(1)对已变质的氢氧化钙进行探究[猜想]①可能完全变成了碳酸钙.②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猜想]①可能完全变成了碳酸钠.②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
2022年中考化学小专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问题探究复习

【2022年中考复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问题探究一、氢氧化钠变质的知识归纳氢氧化钠变质主要考点包括:变质原因、检验变质的方法、检验变质的程度、除去杂质得到就纯净的氢氧化钠。
变质程度分别有:①全部变质:Na2CO3;②部分变质:N a2CO3和NaOH。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如果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碱性的碳酸钠。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aOH+CO2=Na2CO3+ H2O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分别滴加酸、碱、盐溶液,各为一种方法)。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变质。
无明显现象,说明未变质。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变质。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者硝酸钙等其它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3.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中性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部分变质;如果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分析原理:⑵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除尽生成的碳酸钠,这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如果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氢氧化钠了,完全变质了。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还可以加入:MgCl2(白色沉淀)、CuCl2(蓝色沉淀)、FeCl3(红褐色沉淀)、FeCl2(白色沉淀)、NH4Cl(刺激性气味)、紫色石蕊溶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识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的性质。
2.能灵活运用酸碱盐的相关性质分析问题。
学习重难点:
熟练运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分析问题学习过程及
要求:
一.基础知识梳理(5分钟)
1、氢氧化钠的变质及检验
2.氢氧化钙的变质及检验
注意:氧化钙变质后的成分可能是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
4 •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因而需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点拨
题型1氢氧化钠变质
【例1】(湖南娄底)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提出问题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 :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 2 :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Cb+ NE2CG=CaCQj+ 2NaCI
【实验探究2】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式:
(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
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滴加足量的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便可以知道。
而检验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就需要用到可溶且中性钙盐、钡盐。
注意不能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因为它们与碳酸钠反应都生成
NaOH干扰氢氧化
钠是否完全变质的确定。
题型2氢氧化钙变质
【例2】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
小艳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
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0H)2;乙同学猜想是CaCO;
你认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熟石灰
题型3生石灰变质
【例3】“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
石灰”。
(1)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
(3)我对它还有一个要再探究的新问题:变质后的物质中有多少碳酸钙生成?
(或完全变质需要多长时间?或此时的固体是否全部变成碳酸钙……)
点拨:氧化钙溶于水中能放出大量的热,若把样品溶于水中容器不发烫,证明没有氧化钙存在。
检验是否变成了氢氧化钙还是碳酸钙,或是两者都有,可用检验氢氧化钙变质的方法。
中考链接
1. (2014) (4分)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1)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人一定量的某盐酸中,右边图像合理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甲”或“乙”) 。
(2)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其原因。
(3)向足量某NaOH溶液中通入CO,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NaCO,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提示:NaCO溶液呈碱性)
2. (2015) (4 分)已知2NQQ+2HO=4NaOH+0; 2Ns2Q+2CO=2NaCO+Q。
实验室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O)已部分变质,取少量该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检验该水溶液中含有的氢氧化钠?(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3.(2016)(4)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①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提示:Na2CO3 溶液呈碱性)
4. (2017)为了除去粗盐中CaC b、MgC2、NaSQ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
BaCb、NaQH NaCQ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
[提示:Mg(QH)、BaSG BaCQ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CQ溶液呈碱性]
1)以上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 ______________ 个
(2)操作①、③、⑤要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⑤中的作用是什么?
(3)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操作③所得溶液中含有NaQH (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