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一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原创]2015年《南方新中考》化学 第二部分 专题五 实验探究一 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配套课件]
![[原创]2015年《南方新中考》化学 第二部分 专题五 实验探究一 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配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a1490fb7360b4c2e3f6460.png)
得多,原因是生成的碳酸钙是难溶物,不会对氢氧化钙存在的
判断造成干扰。
[例 2]在某食品厂生产的盒装饼干中,发现盒内有一小包东
西,上面标有“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勿食用” 等字样。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淑平决定对这包干燥 剂展开探究。
(1)她将这袋干燥剂全部倒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触
专题五 实验探究
一、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 论→交流评价。 二、实验探究题考查的内容 1.考查实验探究中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 2.考查设计实验的能力。 3.考查对科学探究结果解释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实验探究题的主要结构
1.提出猜想假设:根据实验的现象,从反应的质量守恒定
2.存放不严密的 NaOH 的成分 氢氧化钙(或氯化钙) 稀盐酸 (1) 没有变质:滴入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无气泡(或无白色沉淀)产生。 氯化钙(或氯化钡) 溶液,目的是检验 (2)部分变质: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酚酞溶液 , 并完全除去 Na2CO3,过滤,取滤液少量,滴入_____________ 变红色。 氯化钙(或氯化钡) 溶液,目的是检验 (3)全部变质: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摸杯壁,感觉有点热。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物和滤液。
(2)联系到空气成分和 CaO 的性质,她对白色沉淀物的组成 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2: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3:只有 CaCO3; 假设4:只有Ca(OH)2。
其中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
专题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学以致用】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猜想____正确。
二
【评价与反思】熟石灰存放时应密封保存。农业上使用库存较久的熟石灰时要检测其成分。
CaCO3+2HCl=CaCl2+H2O+CO2↑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固体物质消失并产生气泡
例题精讲
【实验分析】 (1) 实验人员根据步骤1认为猜想三正确。其实该结论并不严谨,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的氢氧化钙在 水中也不能完全溶解
【作出猜想】 猜想一:___________;
猜想二: 和 ;猜想三: 。【资料查阅】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Ca(OH)2
例题精讲
【实验步骤与现象】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取 样品于试管中,加入 蒸馏水充分振荡
得到上层清液和下层固体
2
向步骤1后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3
向步骤2后的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一、氢氧化钠变质
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1.变质的原因: 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分分析 不变质: ; 部分变质: 、 ; 完全变质: 。
CO2+Ca(OH)2=CaCO3↓+H2O
例题精讲
【实验与结论】
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2014年中考例析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氢氧化钠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方法:(1)取样,加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NaOH+HCl=NaCl+H2O 和 Na2CO3+2HCl=2NaCl+H2O+CO2↑(2)取样,加氢氧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Na2CO3+Ca(OH)2=2NaOH+CaCO3↓(3)取样,加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OH已经变质:Na2CO3+CaCl2=2NaCl+CaCO3↓(或) Na2CO3+Ca(NO3)2=2NaNO3+CaCO3↓氢氧化钙变质:氢氧化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方法: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钙已经变质:Ca(OH)2+2HCl=CaCl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变质时,固体质量都会增加。
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部分变质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1、取样,(如果是固体,就需要加适量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加过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碳酸钠存在:Na2CO3+BaCl2=2NaCl+BaCO3↓ Na2CO3+CaCl2 =2NaCl+CaCO3↓2、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滤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存在,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氢氧化钙固体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取样,加适量水使固体溶解,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钙存在,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有氢氧化钙存在在。
CaCO3+2HCl=CaCl2+H2O+CO2↑例1:(2014鄂州)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中考化学特训卷:实验探究一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实验探究一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1.(2018年湛江)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右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的字样。
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
小欣和小芳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1)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
(2)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酸 B.碱 C.盐【收集资料】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物质NaCl NaOH Na2CO3NaHCO3溶解度/g 36 109 215 9.6【得出结论】(3)小欣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
【设计实验】(4)①小芳用胶头滴管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取样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②正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2018年广州)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保存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①“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
部分变质
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②
①
②没有气泡产生
⑷小结与思考: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若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填:成立或不成立)
(2)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填:成立或不成立)
(3)综合(1)和(2)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2.(2013.广州市)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练习】
1、实验室常用的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
步骤1:先除尽离子(所加试剂要过量),但不要引入离子
步骤2:再检验是否有离子
若溶液中有OH—,则为变质;若溶液中没有OH—,则为变质
例 2、实验助手小丽走进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 究欲望。可供利用的试剂有(C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Ca(OH)2溶液等)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2)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检验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无色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于 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样品中含有NaOH;否则不含 NaOH。(合理即可)
巩固练习Βιβλιοθήκη 1. (2019洛阳一模)化学试剂常常要密封保存,但原因各不相同。
(1)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是什么?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氢氧化钠溶液若敞口放置会发生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原因。
(3)如CO何2+检2验NNaOaOHH==溶=液N是a2C否O完3+全H变2O质,请简述实验方法。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
3. (2018河南定心卷)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
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若A溶液是Ba(OH)2溶液,现象a为产生白色沉淀,现象b为溶液变红色。 ①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Ba(OH)2+Na2CO3=== 2NaOH+BaCO3↓ ②该实验能否说明样品中含有NaOH,并说明理由。
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_N_a_2_C_O__3_+__C_a_C__l2_=_=_=__2_N_a_C__l+__C__a_C_O__3↓_(_或__ __N_a_2_C__O_3_+__B_a_C__l2_=_=_=__2_N_a_C__l+__B_a_C__O_3_↓_)__
②检验是否存 无色酚酞溶 _溶__液__变__红___
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
初中化学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精华知识点总结

样品中含氢氧化钙
小亮
另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 入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样品中含__C_a_C__O_3__
【讨论交流】(1)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小美的实验不足以说明样品中含有 Ca(OH)2,理由是_样__品__中__的__生__石__灰__和__水__反__应__能__生__成__氢__氧__化__钙___。 (2)小亮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C_a_C__O_3_+__2_H__C_l_=_=_=__C_a_C_l_2_+__H_2_O__+__C_O__2↑__。 【实验结论】分析以上实验,猜想___三___正确。 【拓展迁移】根据以上探究分析可知,生石灰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与空 气中_水__和__二__氧__化__碳___有关,故生石灰应__密__封____保存。
专题精讲
一、氢氧化钠变质的探 究1.变质的原因:_2_N__a_O_H__+__C_O__2_=_=_=_N__a_2_C_O__3+__H__2O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氢氧化钠变质的检验(实质是检验CO32-) 分析:能和CO32-反应产生明显现象,但不能和OH-反应产生同样现象的离子有: 实验方案(事先将所取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
实验步骤 ①取部分样品溶于水
实验现象
方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于
法 一 试管中,通入CO2
有__白__色__沉__淀___产生 无白色沉淀产生
方 ③取①中上层清液于
法 试管中,滴加无色酚
二
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 酚酞溶液不变色
结论拓展:氢氧化钙需要___密__封___保存。
结论
部分变质 全部变质 部分变质 全部变质
的方法是_密__封__保__存_____。 (4)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__B__a_(O__H__)2___[填“BaCl2” 或“Ba(OH)2”]溶液除去。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变质探究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探究题1.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的铜网上应盛放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将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观察到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2.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右图〕。
〔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围绕此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
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②欲证明变质的溶液存NaOH,请你帮助小娟完成以下探究方案:探究目的探究步骤预计现象除尽溶液中的CO32-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试剂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存NaOH ②:向实验①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4〕写出②中反应的方程时3.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
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一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1.(20XX年湛江)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右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的字样。
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
小欣和小芳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1)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
(2)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
...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酸B.碱C.盐
【收集资料】
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
(3)小欣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
不可能
...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
【设计实验】
(4)①小芳用胶头滴管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
...是______。
23
__________ 溶液。
2.(20XX 年广州)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保存的KOH 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 和K 2CO 3; 假设3:只含K 2CO 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 2CO 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固体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③加入足量CaCl 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 和K 2CO 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3.(20XX 年北京)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
小艳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同学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 乙同学猜想是CaCO 3;你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灰。
5.(原创)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没有塞橡皮塞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全部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氢氧化钙溶液可能全部变质,变成碳酸钙。
猜想②:氢氧化钙溶液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1)氢氧化钙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分析化学反应的物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
6.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_____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
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______________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
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试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猜想Ⅲ成立。
试验如下:准确称量m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热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 克,若猜想Ⅱ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为(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若猜想Ⅲ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久置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原创)在化学实验室,小刚和小强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
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为检验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小刚和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小强: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错误
..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1.(2)A (3)碳酸氢钠 (4)①NaCl
②
(5)2.(1)2KOH +CO 2===K 2CO 3+H 2O
(2)有气泡产生 (3)①过滤 ②CaCO 3
③使碳酸钾完全反应,防止对氢氧化钾检验的干扰
(4)作钾肥(其他答案合理则可)
3.(1)NaOH 溶液吸收CO 2,装置内压强变小,气球鼓起
(2)向外拉注射器1(或充分振荡) 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 2已被完全吸收
(3)Ca(OH)2+CO 2===H 2O +CaCO 3↓
(4)CO 2能和NaOH 反应
4.Ca(OH)2微溶于水
[作出猜想]Ca(OH)2和CaCO 3的混合物
[实验与结论]酚酞溶液 稀盐酸 溶液变红色 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拓展与应用]密封
5.[猜想与假设]碳酸钙和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气泡 氢氧化钙
[实验结论]②
[反思拓展](1)CO 2+Ca(OH)2===CaCO 3↓+H 2O
(2)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6.[猜想与假设]含NaOH 和Na 2CO 3
[实验与探究](1)Ⅰ 白色沉淀 Na 2CO 3+Ba(OH)2===BaCO 3↓+2NaOH
(2)碱 将步骤二中的氢氧化钡溶液改为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3)n =197m 106 n <197m 106
[反思与交流]2NaOH +CO 2===Na 2CO 3+H 2O
7.[提出问题]2NaOH +CO 2===Na 2CO 3+H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