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绿色催化的技术

合集下载

绿色催化技术及其应用

绿色催化技术及其应用

绿色催化技术及其应用绿色催化技术是一种环保和高效的新型催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在传统催化技术的基础上,绿色催化技术通过使用环保低毒、低能耗、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实现了反应条件的温和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本文将从绿色催化技术的概念、原理、优势以及应用方面进行介绍,并探究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绿色催化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绿色催化技术是通过使用环保催化剂,实现化学反应能量的降低,从而达到更加高效、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反应技术。

环保催化剂包括天然产物、生物催化剂、金属催化剂等,这些催化剂在反应中不会污染环境,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催化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反应的进行。

传统的化学反应需要高温高压等条件,反应时间长,而绿色催化技术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反应速度大大提高。

另外,绿色催化技术还可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选择性,减少不必要的副反应。

1. 应用广泛绿色催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有机合成、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领域。

其中,在有机合成领域,绿色催化技术已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方法,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有机合成技术。

2. 环保节能绿色催化技术所使用的催化剂大多为天然产物或者是可再生资源,这些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且反应条件温和,能够大大减少产品能耗和废气废水的产生。

3. 可持续发展绿色催化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它推进了绿色化生产、绿色化产品、绿色化工艺的发展。

绿色催化技术的发展将对全球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1. 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是绿色催化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可以利用芳香基锡和铜作为催化剂,较低温下催化复杂有机分子的合成。

2. 催化剂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绿色催化技术在生物制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使用酶催化合成药物,可提高产物纯度,并减少传统合成方法中产生的废弃物。

3. 催化剂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绿色催化技术在精细化工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机合成反应的绿色催化

有机合成反应的绿色催化

有机合成反应的绿色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可以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为药物研发、新材料合成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传统的有机合成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溶剂和高温条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环境污染物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绿色合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成为当今有机合成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有机合成反应中的绿色催化方法。

1. 绿色催化的定义和原理绿色催化是指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使用无毒、高效的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高选择性和高转化率的反应。

绿色催化的原理主要包括:1)高效催化:绿色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可以降低反应能垒,促进反应的进行。

2)温和条件:绿色催化反应通常在室温或接近室温的条件下进行,减少能量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3)底物选择性:绿色催化剂可以实现底物的高选择性转化,使得反应产物纯度高,减少废弃物的生成。

2. 绿色催化的应用绿色催化方法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以几个典型例子进行介绍:1)金属有机催化:金属有机催化剂如钯、铜等可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如C-C偶联反应、氢化反应等。

金属有机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可以实现底物之间的碳-碳键或碳-氢键的形成和断裂。

由于金属有机催化剂用量少,催化剂可循环利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少,因此具有绿色合成的优点。

2)生物催化:生物催化是利用酶或细胞作为催化剂,实现有机合成反应的绿色方法。

生物催化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的特点,且底物范围广泛。

通过优化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可以实现底物的高效转化,减少废弃物的生成。

3)非金属有机催化:除了金属有机催化剂外,一些非金属有机催化剂如有机小分子、离子液体等也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这些非金属有机催化剂通常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和可回收性,有助于减少催化剂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3. 绿色催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绿色催化方法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专题绿色催化的技术

专题绿色催化的技术
传统意义催化剂 浓H2SO4等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但是使用后难以处理, 或多或少地对环境造成污染。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绿色化学研究,人们在工业生产中注意到环 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全球各行各业都在提产清洁生产,特别是化学化工行业 的清洁生产更是为世人瞩目。为了顺应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保证清洁生产, 新型的绿色催化剂不断地被研制和应用。
杂多酸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既有酸性又有氧化还原性,稳定性好, 不腐蚀设备,是一种多功能新型催化剂,对环境没有污染。
用于芳烃烷基化、酯化反应、脱水和水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目前,已经 在工业生产上实际应用的有:丙烯水合制备异丙醇、丙烯醛氧化制备丙烯酸等。
3、夹层催化剂
以层状化合物为基材,在层与层之间插入金属、金属离子、有机金属络合 物离子或无机物,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夹层化合物,常用于选择性催化。
1)、超强酸固体催化剂
将100%的硫酸的酸度用Hammett函数(H0)来标度,则H0=-11.93, H0越 小酸度越大。 H0<-11.93的酸就是超强酸,如 H2S2O7(焦硫酸H2SO4·SO3)等。超 强酸固体催化剂是用超强酸处理固体载体而制得。载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 化物、离子交换树脂、杂多酸等。固体酸的类型有固载化的液体酸(HF/Al2O3)、 金属盐(AlPO4)、分子筛(x沸石、β沸石)、杂多酸(H3PW12O40)等。目前应用 最多的是各类酯化反应。
绿色催化技术
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
绿色催化技术
1、概述 2、酸、碱催化剂 3、夹层催化剂 4、相转移催化剂 5、仿酶催化剂 6、沸石分子筛催化剂
1、概述
催化剂的作用是选择地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有选择地加快化学反 应的速度。
特殊的物质; 降低反应活化能; 改变化学反应速度; 反应前后自身无变化。

绿色催化的研究与应用

绿色催化的研究与应用

绿色催化的研究与应用绿色催化是以环境友好、高效快速的方式进行催化反应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也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绿色催化与传统催化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仅考虑了催化反应的速率和效率,同时也考虑了催化剂废弃物的产生、能源消耗、反应废物的生成等环境影响因素,在尽量减少污染的同时,维护反应的高效性和可控性。

绿色催化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分为多个领域,下面将简单介绍其中的几个方面。

1. 可再生能源催化可再生能源催化是将可再生能源(如光、热、水力、风力等)与催化反应相结合,实现能源的高效转化。

例如,太阳能催化分解水制取氢气、有机光催化剂在光的作用下促进有机合成反应等。

2. 有机催化有机催化是指以有机化合物为催化剂的反应,相比传统无机催化,这种催化方式在起始材料的选择、副反应的发生等方面更加迅速和灵活,兼顾了反应速率和催化剂稳定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例如,有机金属催化剂、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等都是能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绿色催化剂。

这种催化方式不仅节约了反应废物的生成,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更高效的催化转化。

3. 网格催化网格催化是一种通过定向组装催化剂,实现高效催化反应的方法。

这种催化方式在能源转化、热化学能转化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将催化剂分散到无机纳米网格中,可以生成三维化学反应室,提高反应的收率和选择性;同时,对于大分子的反应体系,通过网格催化可以更好地实现异构体选择性等。

4. 生物催化生物催化是利用生物体内酶的作用,实现化学反应的方法。

相比于传统化学催化,生物催化具有更高的催化选择性和反应效率,呈现出一种更加理想的绿色催化方式。

例如,通过利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等酶催化剂,可以实现生物催化制备醛类、羧酸类等合成物。

总结:绿色催化是绿色化学的核心技术之一,目的在于发展更加环保、高效的催化反应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对绿色化学理念的认可和推广,对绿色催化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学家投入到绿色催化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当中。

绿色催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绿色催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绿色催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绿色催化技术已成为化学领域的一个热点。

绿色催化是指利用环保高效的化学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促进化学反应,以实现化学过程的高效转化和选择性合成的新技术。

绿色催化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重复使用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新型化学合成方法的研究热点。

绿色催化技术是一种可持续的化学反应方法,它强调在反应过程中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消耗的化学品。

传统催化剂大多数是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化学反应条件需要高压、高温等极端条件,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不太稳定。

相比之下,绿色催化剂通常是由天然产物合成且不是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在中性条件下催化各种类型的反应。

不仅如此,绿色催化反应条件下产生的催化剂也更容易回收和再利用,且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催化技术已经在各种领域得到应用,包括新材料合成、环境治理、能源储存、生物医学、农业等。

例如,绿色催化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可以用于生药制剂、不对称合成等方面。

此外,在番茄、黄瓜、蘑菇等农产品的生产及保鲜加工中也可以使用绿色催化技术,可以提高食品质量,减少废料的产生。

绿色催化技术的原理是以天然分子作为催化剂来完成反应。

天然分子一般是由蛋白质、酵素、核酸等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可以对化学反应进行催化。

这些催化剂因其结构的网络性质,能够识别、鉴定和转换分子之间的信号、信息和化学键。

绿色催化基于这种结构网络,充分利用其中的活性基团,从而对化学反应进行催化。

比如,环糊精、蒙脱石、生物质等天然分子都被证实能有选择性地催化一系列的有机反应,可以满足绿色合成的需要。

虽然绿色催化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工业上的推广和应用还面临很多困难。

首先是催化剂的价格较高,因而高昂的成本限制了真正实现其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

其次,催化剂在产生时的成本与回收和再利用的效率之间需要达到平衡,催化剂的回收因而成为决定绿色催化技术是否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

高效绿色催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高效绿色催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高效绿色催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理念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在化学工业领域中,绿色催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催化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绿色催化技术的定义绿色催化技术是一种以环保为导向的催化工艺,它可以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快速、清洁地完成化学反应,不需要高压、高温等条件,从而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和能源的消耗。

因此,绿色催化技术通常被视为一种低碳、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技术。

二、绿色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绿色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当时,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化学反应方式所带来的废弃物排放、能源消耗等问题,开始探索新的催化方式,以促进化学反应的高效进行。

20世纪80年代,固体催化技术的发展为绿色催化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1世纪初,绿色催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被视为一种创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

三、绿色催化技术的应用绿色催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石化、医药、农药等领域中。

例如,选用绿色催化剂催化合成某些天然药物、精细化学品等非常有效。

此外,绿色催化技术还可以减少废弃物排放,有益于环境保护。

不仅如此,绿色催化技术还可以用于解决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如,绿色催化技术可以用于生产可再生能源,如氢气、生物柴油等,从而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四、绿色催化技术的研发方向为了推动绿色催化技术的应用,现在人们正在不断研发和优化绿色催化剂。

绿色催化剂的研发方向主要包括:1. 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绿色催化剂。

2. 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反应的绿色催化剂。

3. 对疏水性底物具有高选择性的绿色催化剂。

4. 可以在大气压和室温下催化反应的绿色催化剂。

除此之外,人们也在不断研究如何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加速绿色催化剂的研发和优化,使得绿色催化技术可以更加高效、自动化地实现。

五、总结绿色催化技术是一种创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化学技术。

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普及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绿色催化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绿色催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绿色催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绿色催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近年来,绿色化学一直备受关注,其中绿色催化技术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反应速率、选择性以及催化剂生命周期等需求的日益增大,绿色催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绿色催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绿色催化技术是指在催化化学反应中,利用高效催化剂,通过减少催化剂的使用量、改进反应条件、降低催化剂的污染物排放以及促使反应中废物的转化为可再利用的产品等,来实现反应增效、环保、高效等目标的催化技术。

绿色催化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 环保性高:在反应中,采用的催化剂较为环保,并且废物的排放量明显降低,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 价格低廉:绿色催化技术中的催化剂使用量少,且反应不需要大量的催化剂,因此其成本较低。

3. 选择性高:绿色催化技术中,催化剂通过晶面和结构的特殊性质来影响反应过程,从而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4. 应用广泛: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工业、精细化学品和环境治理等诸多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绿色催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绿色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较为漫长。

早期催化技术中,大部分是利用金属进行催化反应,这种催化反应具有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但却容易受到污染物影响,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污染废物。

随着对绿色化学社会责任感的增强,绿色催化技术也得到了大力推广,许多绿色催化剂随之涌现。

如:纳米材料、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和天然产物催化剂等。

这些催化剂使得反应选择性增加、反应废物减少、催化剂使用量减少,同时提高反应的效率。

三、绿色催化技术的应用案例1. 离子液体催化剂在合成化学品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无机盐和有机分子所没有的高度活性,因而在合成化学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绿色催化技术中,利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可以将丙烯酰胺及一元醇进行合成,反应时不需要高温高压,反应条件温和,而且反应物与产物的分离也较为容易。

2. 生物催化技术在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生物催化技术可用微生物或酶等生物体在不同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能够提高反应选择性、降低形成的催化废物。

绿色催化技术与工艺

绿色催化技术与工艺

绿色催化技术与工艺绿色催化技术与工艺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旨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催化技术和工艺。

它通过使用高效的催化剂和优化的反应条件,实现废弃物的降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以及能源转化等过程。

下文将重点介绍绿色催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绿色催化技术的原理绿色催化技术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使用高效催化剂:绿色催化技术使用高效催化剂来提高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这些催化剂通常具有高催化活性、良好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能力。

2. 优化反应条件:绿色催化技术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反应物比例,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选择性。

同时,减少或消除有毒和有害物质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3. 推动能源转化:绿色催化技术利用催化反应实现能源转化,如利用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催化合成、催化分解和催化转换等。

这种方式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催化技术的应用绿色催化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典型应用:1. 废弃物处理:绿色催化技术可以实现废弃物的有效降解和转化。

例如,通过催化反应将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有机合成:绿色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高效、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3. 能源转化:绿色催化技术在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催化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实现能源的可持续转化和利用。

4. 环境保护:绿色催化技术可以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和有毒物质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绿色催化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催化技术和工艺。

通过使用高效催化剂和优化反应条件,它实现废弃物的降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能源的转化。

绿色催化技术在废弃物处理、有机合成、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酸、碱催化剂
化工最常用的催化剂是无机酸(硫酸、盐酸)和碱(氢氧化钠、碳酸钠), 一般用于水解、酯化、脱水、氧化还原反应等。酸碱催化剂虽然价格便宜、催化 效率高、使用方便。但是对设备腐蚀严重,副反应多,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清 洁生产的要求。 近年来,人们从绿色化学角度出发,研究开发出了新型的绿色酸碱催化剂。 如:超强酸固体催化剂、超强碱固体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等。 1)、超强酸固体催化剂
到目前为止,人类所掌握的化学反应,其中90%以上必须在催化剂的存在 下才能实现。催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学工业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 传统的催化剂往往过于注重生产地实效性和经济性,而忽略环境效益和生态效 应,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 传统意义催化剂 浓H2SO4等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但是使用后难以处理, 或多或少地对环境造成污染。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绿色化学研究,人们在工业生产中注意到环 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全球各行各业都在提产清洁生产,特别是化学化工行业 的清洁生产更是为世人瞩目。为了顺应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保证清洁生产, 新型的绿色催化剂不断地被研制和应用。 下面根据催化剂的组成和催化特性进行分类介绍。
人们最早使用的分子筛是天然沸石,主要用于气体的吸附分离。 50年代以来,人们进行人工合成的沸石分子筛的研究开发,开发出的产品 型号有A、B、X、L、VK、Y、M等。 随后出现以高硅三维交叉直通结构为代表的二代沸石分子筛。如ZSM-35型分 子筛主要用石油化工的择形催化和定向催化。 80年代以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研发成功非硅、铝骨架的磷酸盐系列分子筛, 称为第三代分子筛。最简单的磷酸铝分子筛以APO表示。
4、相转移催化剂
在多相反应中、往往需要添加少量的特殊表面活性剂,是反应容易进行。这种 能促进多相间化学反应的表面活性剂成为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具有表面活 性剂的一切性质(亲水基团、疏水基团),而且能够与某一相中的反应物结合,并 把反应物带到另一相中去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又回到原来相中。运行过程如下.
5)卟啉类化合物仿酶研究:模拟单加氧酶 1995年,汪双喜等设计合成一些列单加氧酶仿酶化合物。用于催化环己烷, 得到环己酮或环己醇。
Yuan Lihua等合成了一类新型杯状金属卟啉化合物,作为细胞色素P-450 的模型化合物。如下:
6、沸石分子筛催化剂
沸石分子筛是一种结晶型硅酸盐,具有均匀的孔结构。其最小孔径为 0.3~1.0mm。孔道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沸石分子筛的类型。
如:固体酸(SO42-/Fe2O3-ZrO2-SiO2)催化乙酸与丁醇的酯化反应,乙酸丁酯的 收率为93.26%。
CH 3COOH CH 3CH 2CH 2CH 2OH CH 3COOCH 2CH 2CH 2CH 3固体酸来自2)、超强碱固体催化剂
碱度的大小用碱强度函数H-来表示,H-越大、碱强度越大,一般H->26,被认为 是超强碱。目前常用的超强碱有:碱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氢 氧化物、负载型碱金属及其氢氧化物等。 如: 主要应用于烯烃和含杂原子不饱和化合物的双键转移,共轭二烯烃的部分加 氢与胺化反应等。 3)、杂多酸催化剂 杂多酸是以杂原子P+5、P+3、Ge+4、B+3、Si+4、As+5为中心原子,以WO3、 MoO3、、V2O5等为配体,形成的一类结构单元为四面体、八面体,少数二十面体 物的化合物。 杂多酸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既有酸性又有氧化还原性,稳定性好, 不腐蚀设备,是一种多功能新型催化剂,对环境没有污染。 用于芳烃烷基化、酯化反应、脱水和水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目前,已经 在工业生产上实际应用的有:丙烯水合制备异丙醇、丙烯醛氧化制备丙烯酸等。
沸石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广泛用于石油工业,如催化裂化、芳烃烷基化、 歧化、异构化、加氢、脱氢、聚合、水和等。 目前,分子筛正被大量用于精细有机合成中,主要是提供催化活性中心、 吸附载体和择形定向反应。如醇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等的精细 有机合成。
沸石分子筛的合成一般采用水热合成法。起始原料是硅、铝、磷以及辅助 盐类和水。合成流程如下:
杂多酸催化剂:
相转移催化剂:
将100%的硫酸的酸度用Hammett函数(H0)来标度,则H0=-11.93, H0越 小酸度越大。 H0<-11.93的酸就是超强酸,如 H2S2O7(焦硫酸H2SO4· SO3)等。超 强酸固体催化剂是用超强酸处理固体载体而制得。载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 化物、离子交换树脂、杂多酸等。固体酸的类型有固载化的液体酸(HF/Al2O3)、 金属盐(AlPO4)、分子筛(x沸石、β 沸石)、杂多酸(H3PW12O40)等。目前应用 最多的是各类酯化反应。
据报道,用该仿酶催化2,4-二叔丁基苯酚的邻羟化,制备3,5-二叔丁基邻 苯二酚,产率高达85%,选择性在95以上。
3)咪唑环番仿酶研究:模拟硫胺素辅酶 可用于替代传统苯偶姻生产工艺(氰化钾催化工艺),催化苯甲醛自缩合合 成苯偶姻。 1994年 A.Miyashita用1,3-二甲基咪唑鎓盐做催化剂,使苯偶姻的产率达到 54%。 周成合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进,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咪唑环番类化合物。
5、仿酶催化剂
酶是一种高效催化剂,其催化效率是化学催化的107以上。酶的催化具有高 度的专一性、高效性,只能催化某种化合物在热力学上可能发生的许多反应中 的一种反应。 酶催化的反应一般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就可以进行,很少使用辅助试剂。但 是酶催化对环境温度、pH、压力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因此,现在人们在研究开发人工仿酶型高效催化剂来代替传统型催化剂, 使得反应的选择性大大提高、速度进一步加快,反应条件温和,并对环境的污 染减轻。 仿酶催化剂是指用人工或半人工合成的方法模拟自然存在的酶的结构或功 能而得到的一些有酶样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目前,仿酶催化剂还没有达到工业应用的水平。国内外对仿酶催化的研究非 常活跃,主要有下面几种。
绿色催化技术
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
绿色催化技术
1、概述
2、酸、碱催化剂
3、夹层催化剂
4、相转移催化剂
5、仿酶催化剂 6、沸石分子筛催化剂
1、概述
催化剂的作用是选择地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有选择地加快化学反 应的速度。 特殊的物质; 降低反应活化能; 改变化学反应速度; 反应前后自身无变化。
有些在常温常压下难以完成的化学反应,在加入催化剂后就变的容易进 行。例如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行业 催化剂有时甚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而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 加入量很少(相对于反应物、产物而言),催化剂本身没有任何变化,经过处 理后可以反复使用。
据他们的研究报道,前者成功地模拟了醛缩酶的功能,催化丙酮和对硝基 苯甲醛缩合,得到β -醇酮的产率为90%以上;后者催化羧酸对硝基苯酯水解, 选择性可以提高750倍。
2)多咪唑基双核酮类络合物仿酶的研究:模拟络氨酸酶 1990年M.Reglier设计合成具有酚酶和儿茶酚酶双活性的仿络氨酸酶化合 物,但不稳定,1h后失活。 最近,鄢家明等设计一些列多咪唑基双核酮类络合物模拟络氨酸酶的催化 氧化反应。结构如下:
1)环糊精仿酶研究:模拟水解酶、醛缩酶; 2)多咪唑基双核酮类络合物仿酶的研究:模拟络氨酸酶; 3)咪唑环番仿酶研究:模拟硫胺素辅酶; 4)手性恶唑酮类化合物仿酶研究:模拟异构化酶; 5)卟啉类化合物仿酶研究:模拟单加氧酶。
1)环糊精仿酶研究:模拟水解酶、醛缩酶 1987年M.L.Bender模拟设计合成 仿酶催化剂,用于催化醋酸间叔 丁苯酯水解。 1992年R.Breslow合成桥联环糊精和Cu2+ 的络合物,在中性条件下催化酯水 解,反应速率比没有催化剂高104倍以上。 谢如刚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环糊精仿酶催化剂,设计合成一系列二 (多)胺环糊精和桥联环糊精。如下: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种类: 1)季铵盐:氯化四丁胺(TBAC),溴化四丁胺(TBAB)等; 2)冠醚:18-冠-6,二苯并18-冠-6等; 3)开链的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醚:聚乙二醇350(PEG350)等; 相转移催化剂条件温和、缩短反应时间、副反应少,但是成本较高,有时发生 乳化,加大分离难度。 目前,常用于医药、化妆品、香料、染料以及特殊的精细化学品生产。
3、夹层催化剂
以层状化合物为基材,在层与层之间插入金属、金属离子、有机金属络合 物离子或无机物,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夹层化合物,常用于选择性催化。 基材有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 天然基材:膨润土、高岭土、蒙脱土; 人工基材:氟四硅酸。 夹层催化剂活性中心在夹层内,金属离子引入,形成特殊电场。反应物的 大小、形状以及所带电荷的情况必需和夹层催化剂相匹配,才能进入催化剂。 因此,夹层催化剂也被称为选择性催化剂。 夹层催化剂已经在石油化工中的到广泛应用,但在其他化工生产中还处于研究 开发阶段。主要应用于:脱氢、脱水。酯化等、
据报道,这类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催化苯甲醛的自缩合反应,活性高,选 择性好,苯偶姻的产率高达90%以上。
4)手性恶唑酮类化合物仿酶研究:模拟异构化酶 1996年,黎星术等,H.Huang, W.Trentman等各自独立设计合成含硫手性恶 唑酮类化合物,被称为CTO酶。 1997年,黎星术等又进一步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双手性恶唑酮类化合物。用 于催化合成难于制备的双手性二醇,产率达94%-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