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传记
牛顿传记-专业文档

牛顿传记牛顿传记导读:最后的炼金术士,也是曾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
艾萨克·牛顿是曾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
他于1642年圣诞节出生在英格兰伍尔斯索蒲村,这一年正值伽利略与世长辞。
和穆罕默德一样,牛顿也是一个遗腹子。
童年时代的牛顿就显示出巨大的力学天赋。
他有一双非常灵巧的小手。
他聪明伶俐,但对功课却总是粗心大意,在学校并未引起特别的重视。
十几岁时,母亲让他辍学,希望他能成为一位象样的农民。
幸亏他的母亲被说服了,她相信了儿子的主要天赋不在于务农,而是另有所为。
十八岁的牛顿进入剑桥大学后,迅速地掌握了当时的科学和数学知识,很快就开始进行独立的研究工作。
他在21到27岁期间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使随后的世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十七世纪中期是一个科学鼎盛的时期,该世纪初期望远镜的发明,使天文学的研究发生了彻底的革命。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都极力劝告所有欧洲的科学家,再不要依赖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而要亲自做观察和实验。
培根和笛卡尔的倡导为伟大的伽俐略所实践。
他用新发明的望远镜所做的天文观测给天文学带来了革命,他的力学试验建立了现在人称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其他伟大的科学家,如发现血液循环的威廉·哈维和发现行星绕日运动定律的约翰尼斯·开普勒都为科学领域提供了新的基本知识,而且纯科学成了知识分子的一种消遣,但还无法证明弗朗西斯·培根的预言:当科学被运用到技术领域时,就会使人类的全部生活方式发生革命。
虽然哥白尼和伽俐略澄清了古代科学中的一些错误观念,为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作出了贡献,但是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定律来把这些似乎是互不相干的发现变成可以做科学预测的统一学说。
是艾萨克·牛顿提出了这种统一的学说,从而使现代科学进入了它一直所遵循的航程。
牛顿一般不愿意发表他的研究成果。
早在1669年他就在他的大多数著作里对基本概念作了系统的阐述,但是他的许多学说却在很久以后才公开发表出来。
牛顿传记读后感

牛顿传记读后感第1篇:牛顿传记读后感导语:牛顿是历史上无可争议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成就标志着现代科学形成过程的高峰。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牛顿传记读后感,欢迎参考!我最近看了一本科学家的人生故事的书《牛顿》,书中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而又谦虚的科学家牛顿,整本书是讲牛顿的一生的故事与他的事业和他对是世界做的贡献,那就我早听过得而且印象最深的名人名言:如果说我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句话我永远不会忘。
牛顿从小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的身体瘦小,不适于干农活,但家庭的悲剧使她必须挑起全家的重担。
后来,他生下了小牛顿,她希望小牛顿能向他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健壮出*的农夫,来接受父亲以前的菜园,可是,瘦小的牛顿让她彻彻底底的失望了。
几年后后来牛顿长大了成了一个帅气的小伙子,但家里的生活却越来越紧张根本供应不起弟弟妹妹,为了生活,母亲只好抛下了牛顿去转嫁。
这些巨大的不幸,给了牛顿巨大的打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对成为木匠的渴望和对做小发明的喜爱。
,刚刚入学时,他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而且常常被那些调皮地同学欺负。
有一次,他做了一个风车,一个小胖子确讽刺这不是牛顿做的,并把小风车摔碎了,牛顿非常恼火,发誓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被人家欺负。
后来他说到做到,开始好好学习了,成绩从倒数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牛顿传记读后感我最近看了一本科学家的人生故事的书《牛顿》,书中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而又谦虚的科学家牛顿,整本书是讲牛顿的一生的故事与他的事业和他对是世界做的贡献,那就我早听过得而且印象最深的名人名言:如果说我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句话我永远不会忘。
牛顿从小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的身体瘦小,不适于干农活,但家庭的悲剧使她必须挑起全家的重担。
后来,他生下了小牛顿,她希望小牛顿能向他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健壮出*的农夫,来接受父亲以前的菜园,可是,瘦小的牛顿让她彻彻底底的失望了。
《牛顿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牛顿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牛顿传》是一本关于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传记,由世界著名科学史学家披尔逊教授撰写。
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叙述,披尔逊教授向读者展示了牛顿在物理学与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同时也揭示了他在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挣扎。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受益匪浅,不仅对牛顿这位伟大科学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科学事业与人生的无止境追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对牛顿的科学成就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读书过程中,我被牛顿的勤奋和执着所震撼。
不论是在自然哲学的探索上,还是在数学的研究上,牛顿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书中描述了牛顿在探索光学、力学、天文学等领域的经历,令我深感他对科学事业的无私奉献之大。
特别是在光学方面,牛顿通过实验证明了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线组成的,并成功地制作出了第一台反射式望远镜。
他的实验与理论奠定了光学的基础,对于后来的光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在力学领域,牛顿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并因此成为了物理学史上的偶像。
牛顿在数学领域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他首次将微积分推向了高峰,开辟了微积分的研究之路。
通过了解牛顿的科学成就,我深感科学的伟大和科学家的伟大。
其次,本书还展示了牛顿在生活中的困境与挣扎,令我对其更为人性化的一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牛顿并不是一个性格开朗、容易相处的人。
他在学术交流中常常显得僵硬和孤僻,与同事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友好。
书中描述了牛顿与莱布尼茨之间关于微积分的争议,以及与哈雷之间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合作与矛盾。
这些揭示了牛顿的自尊心和敏感性格,也表现出他对科学事业的坚定执着。
此外,书中还揭示了牛顿在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困境。
牛顿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时常被卷入政治斗争与宗教争议之中,迫于压力而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举动。
通过了解牛顿的种种挣扎和困境,我深感做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并非易事,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勇气。
最后,通过读这本书,我对科学事业与人生的无止境追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牛顿传记读后感范文

作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牛顿的传记永远会激励人们去探究科学的本质和深入了解自然。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牛顿生平和工作的传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读后感受,同时探讨一些我觉得最令人钦佩的特征和事件。
我被牛顿的早期生活所吸引。
他的童年并不顺利,身世贫寒,没有接受到足够的教育。
但是,尽管这些过去对于他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他仍然通过刻苦努力和自主学习成为了一名成功的科学家。
这种勇气和独立精神让我对他非常敬仰,并让我认识到即使在逆境中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牛顿的独立思考和数学天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工作探讨了时间、空间和力的概念,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他提出的三大定律,描述了运动的基本规律,至今仍然受到全球科学家们的推崇和接受。
他还发明了微积分,这是一种极富创意和重要的数学工具。
可以说,他对于科学和数学的贡献是无法估量和估计的。
牛顿的热情和专注也让我印象深刻。
他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探索自己的理论,并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观点。
例如,他相信光可以分解成多种颜色,并反复测试自己的理论,直到得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这种精神确保了他在科学史上有着特别的地位,并影响了许多后来的科学家。
除了以上这些特征,我还对牛顿的工作方式和相信他的直觉和本能的方式感到震惊。
他的工作确实具有预知性和想象性,很多人不理解他的研究方向,甚至嘲笑他的理论。
但是,他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这种坚定和独立思考的态度应该被所有的读者所借鉴和效仿。
总体而言,牛顿的传记读后令人印象深刻。
他的生平和研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科学和数学的发展,对于理论物理学、力学和数学等领域的贡献是无法比拟的。
我相信,无论您是一名学术研究人员还是一位对科学感兴趣的普通人,都会从中受益,并从他的传记中获得关于独立思考、创新和坚韧不拔的启示。
牛顿是一位伟大的人,他的故事也是一份值得读的传记。
传记中的牛顿:从科学家到炼金术士

传记中的牛顿:从科学家到炼金术士传记中的牛顿:从科学家到炼金术士关于牛顿的传记,大致上,中国公众先读到有“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之类小儿科故事的普及版,再读到科学主义的励志版——将牛顿描绘成一个为科学献身的圣人,他为了研究科学,连自己吃没吃过饭也会搞不清楚(和陈景润走路撞在树上还说“对不起”异曲同工)。
直到20年前,美国科学哲学家科恩(I. B. Cohen)为《科学家传记辞典》写的牛顿大条目被译成中文,中国公众才有可能了解到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牛顿形象。
然而那本定价2.90元的《牛顿传》小册子(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太不起眼了,很少有人注意。
在国外,从牛顿去世的1727年就开始有牛顿传记了。
不过在牛顿去世当年发表的《伊萨克·牛顿爵士颂词》,却是由法国人写的,作者是法国著名剧作家高乃依的外甥丰特奈尔(Fontenelle)。
牛顿1699年入选法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而丰氏因为担任科学院的常任秘书,职责所在,写了这篇颂词。
顾名思义,这种带有官样文章性质的传记,当然是隐恶扬善称颂功德的——想想我们现今追悼会上念的悼词就知道了。
牛顿去世后十年左右,出现了伯奇(T. Birch)写的《牛顿传》,也是为一种辞典写的大条目。
其中引用了丰氏颂词中的一些内容。
接下来比较重要的传记是司徒克雷(W.些小册子和笔记本。
藏书中有许多希腊文和拉丁文经典,但是“如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斯宾塞等等的英国经典几乎是完全空白”。
牛顿对诗歌没有兴趣,他曾转述他老师的见解:“诗歌是一种巧妙的废话”。
藏书中有许多关于异国——包括中国——旅行的书,没有法国的诗歌和文学作品。
牛顿生活俭朴,宅中器物一点也不豪华。
牛顿缺乏审美趣味,他宅中除了一个别人为他雕的他本人的象牙头像之外,竟再无能让中校感到和“美”相关的器物了。
牛顿不画画,不喜欢动物(这让人怀疑关于他为一大一小两只猫开了一大一小两个墙洞的故事是否真实),但喜欢玩西洋双陆棋……这样往下写,越来越像今天小报上的明星八卦了,不如索性变本加厉,来谈谈牛顿的股票投资吧。
小学作文《读牛顿传记有感》

读了《牛顿传记》之后的感想
这几天,我读了《牛顿传记》后,有了很多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讲了:牛顿从小就出生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家里就只有她和外祖母。
牛顿从小就喜欢敲敲打打,做一些手工,他经常在自己的屋子里鼓捣着什么,做好了就给外祖母看,就这样,牛顿在这间小屋子里度过了敲敲打打的童年。
牛顿上小学的时候不好好学习,上课时思想经常开小差,不认真听讲,成绩也很不理想,但是在外祖母再三鼓励下,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他制作了太阳钟,马车等木质小发明,成绩也一路飙升,这让他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上中学后不断坚持晚上看书。
努力终究有回报,牛顿考上了剑桥大学,他学业结束后,不断和朋友们搞发明,最后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我在牛顿身上学到了:伟大的科学家,并不需要从小家庭富裕,只会带来懒惰与不珍惜,也不需要先天性聪明,富裕是要靠努力付出来获得的,聪明是要靠努力钻研和探究了拥有的。
但是读书不可以读死书,要懂得灵活变通,不能做一道题时,题明明可以简便,可死板的人只用了麻烦的办法,答案还给写错了。
而且更不可以把钱花在不该买的东西上,要买的必须得是你自己真正需要的。
以后,我一定把牛顿的所有优点搬到自己身上,把我的缺点给改正过来,成为第二个牛顿。
牛顿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牛顿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牛顿是世界上着名的大科学家,他非常聪明,在物理学方面有过许多重大发现。
一天清晨,他起得很早,因为他要研究一个难题。
管家怕他饿,就打发一个佣人,端了一锅水,拿了个鸡蛋到他的书房去。
管家叮嘱佣人一定要把鸡蛋煮好等牛顿吃完再回来。
还有一次,牛顿请一位朋友吃晚饭,朋友按时来了。
饭菜都已经摆好,可是牛顿还在工作。
朋友很了解牛顿的习惯,就坐在饭桌旁边静静地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饭菜都凉了,还不见牛顿来,朋友只好自己先吃。
吃完后,他突然想了个主意,要和牛顿开个小玩笑。
于是他就把吃剩的鸡骨头放进盘子里,重新盖好,然后悄悄地走了。
他断定自己的恶作剧一定见效。
夜已经深了,牛顿突然觉得有点饿。
他走进餐厅,准备吃晚饭。
可他一打开盘子,看见里面全是鸡骨头,心里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他转过身看看闹钟,晚饭的时间早已过去了。
这时他好像明白似的:“噢,我已经吃过晚饭了,看我这记性!”说着他站起来又继续去工作了。
(1)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
发现,()叮嘱,()干扰,()断定,()
答案:
(1)废寝忘食
(2)聪明
(3)为了工作忘了吃饭。
牛顿传记读后感

牛顿传记读后感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对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读完牛顿的传记,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不凡才华和卓越成就,也对他的人生经历和科学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牛顿的传记让我对他的学术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牛顿在物理学上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对后世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还在光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揭示了光的色散现象和构成光谱的基本原理,为后来的光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牛顿的数学成就也非常突出,他发明了微积分学,并建立了牛顿-莱布尼茨微积分学的基本原理,对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阅读牛顿的传记,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牛顿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成就不仅在于其广泛的学科涉猎,更在于他对科学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维。
其次,牛顿的传记让我对他的人生经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牛顿生于17世纪的英国,他的童年并不幸福,父母早逝,他在亲戚家长大,饱受孤独和贫困的煎熬。
然而,牛顿并没有被困境击倒,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奖学金,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
在学术道路上,牛顿也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牛顿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凭空降临的,而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通过牛顿的传记,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不仅需要才华横溢,更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畏艰难的勇气。
最后,牛顿的传记让我对科学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牛顿是一位典型的科学家,他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是无与伦比的。
在他的一生中,他不断地探索和实验,为了寻找真理,他甚至放弃了世俗的享乐和名利。
牛顿的科学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更表现在他对真理的敬畏和对严谨的科学方法的坚守。
通过牛顿的传记,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精神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它激励着科学家们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月28号是牛顿的忌日,但是知道的人很少,我们毕竟更关心沈殿霞和张国荣。
其实牛顿老师在科学圈里曾经很有权势,被女王封了爵位成了贵族,人称牛爵爷,官至皇家造币局局长兼皇家学会会长。
如果阿尔伯特没有辞了以色列总统的话和他有一拼。
说他有权势并不仅是官大,主要是贡献大。
如果17世纪就有诺贝尔奖的话,牛顿老师至少能连续垄断4届物理学奖(分光计;力学体系的构建;反射望远镜;万有引力),同时为了表彰他在炼金方面的造诣,再奉送他一届化学奖。
而且这孙子鼓捣出了流数术,所以菲尔兹数学奖也要给他。
要知道,他的这些发现基本都是在26岁以前获得的,30岁以后牛顿就开始玩票了,成天琢磨上帝和炼金,以及怎样把莱布尼茨搞臭,捎带手的把以前的发现整理成书。
所以你能想象到他在当时的欧洲是如何的一呼万应,敢跟他叫板的只有莱布尼茨和大主教贝克莱。
牛老师死的时候,全英国的名流以给他扶柩为荣,全欧洲的名流蜂拥伦敦。
来自法国的傻逼文科生伏尔泰在国葬现场大受刺激,回去就写了首诗,嫉妒之情溢于言表。
牛顿老师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也是孤独的一生。
一辈子没有朋友,也没有结过婚,很可能到死都是处男,关于牛顿是否处男的问题,由于篇幅过长,我将在另一篇文中论证。
当然他肯定不会孤独,因为科学的世界里乐趣无限,快感连连。
出乎世俗想象的是,科学其实远比任何娘们儿都风骚,玩科学比玩女人爽得多,得到一个成果所获得的高潮强烈而持久,不仅有快感,更有巨大的自我认同感,远胜于那几秒寒颤之后无边的空虚与落寞。
所以陈景润其实是沉溺于美色不能自拔,身体弱架不住高潮过度被爽死了。
牛顿老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他生性孤傲,自恃高才,瞅谁都是傻逼,当然不会真心跟傻逼交朋友。
同时在他眼里人是不分男女的,只有傻逼和巨傻逼两种,所以他对女色没兴趣也就可以理解了。
有婚介中心给他介绍过几个名媛,拾掇拾掇都是当王妃的坯子,但一见面就受不了牛顿的牛逼烘烘和不知所云。
比如有次相亲,他把姑娘的手指头塞进了烟斗。
另一方面是外在的,不光他不愿意交朋友,也没有人真正想跟牛顿当朋友,结交他的人都是有目的的。
人们对他只有敬畏和仰慕,并不真的喜欢他。
这道理其实很浅显,绝大部分人都热衷于跟比自己傻的人待着,很少有人愿意在人精的身边衬托自己的二逼。
所以好多人都喜欢小动物和小孩子,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够傻。
不少姑娘一见到小猫小狗小人儿都会迫不及待的搂抱,接踵而至的就是很嗲的说好可爱欧~,听得我阴毛都竖起来了。
有时候可爱和憨态可掬的潜台词就是弱智。
小猴子也很好玩,喜欢的人就少多了,因为猴子机灵到能戏弄人,那些人没有驾驭猴子的自信。
同理,喜欢小孩的都是喜欢他们的单纯与缺心眼,在他们眼里,小孩跟小动物没有本质区别,也都是四条腿走路,露着屁眼随时拉撒。
如果遇到一个小天才,3岁就会心算三位数乘法或者知道傻逼二字的正确写法,她们一定会骇破了胆。
所以那些喜欢养猫狗的女士们别再标榜自己有爱心了,你们其实比谁都缺德。
我从不喜欢猫狗,这是因为我敬畏大自然的生灵而不忍戏弄它们;我也不喜欢小孩,因为我把他们当作一个大写的人而不是小畜生看待。
大家不喜欢牛顿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性格暴戾乖张。
长年在他身边的人回忆说,牛顿在人前只笑过两回,其中一次还是嘲笑:有人问他,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那么老朽,不知道还有什么价值。
牛顿闻听放声大笑。
而且他人品太差,跟谁都打架。
众所周知他从小就有校园暴力的记录,胖子同学不小心踩了他的风车,他抬手就把胖子打哭了,我们的教科书居然说这是他有志气的表现。
长大了不以拳脚论高下,他就雇用枪手大骂莱布尼茨,甚至不惜化名亲自去骂,人品至此真是无以复加。
莱布尼茨若不是脸皮厚早就跟纳什一样疯了,而且牛顿老师肯定会拍个片子叫《丑陋心灵》继续恶心人家。
关于牛顿的另一个谎言是他的谦虚,证据就是牛顿老师说过两段著名的话,一段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另一段是海边捡石头子。
这确实很有迷惑性,我第一次听到后感动的直冒鼻涕泡。
但任何话语都是有语境的,巨人肩膀那一句的语境是这样的:胡克其实早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推导出了正确的公式,但由于数学不好,他只能勉强解释行星绕日的圆周运动,而且他没有认识到支配天体运行的力量其实是普遍存在的,是“万有”的。
第谷早在100年前就发现了行星的公转其实是椭圆运动,开普勒甚至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所以科学界对胡克的成果不太重视。
后来数学小狂人牛顿用微积分极其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并把他提出的力学三条基本定律成功推广到了星系空间,改变了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公认的天地不一的旧观点,被科学界奉为伟大的发现。
于是胡克大怒,指责牛顿剽窃了自己的成果。
牛顿尖酸刻薄的回敬道:是啊,我他妈还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这本是一句反语,至少不是真的想客气一下。
几百年后罗永浩说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是这意思。
但后人出于塑造完人的目的,只保留了孤立的原话而去掉了语境,变成了一句彻头彻尾的谦辞。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另一段话上:牛顿晚年因为树敌过多,来自欧洲大陆比如法德的一些新锐科学家质问他:“牛顿你丫牛逼什么啊?”牛顿此时完全的展现了他科学界大宗师的风度与水平,潇洒的回敬道:“我没有什么牛逼的。
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独自玩耍的小孩,偶尔会为捡到几个美丽的贝壳而欣喜若狂,却对面前浩瀚的真理大海无所察觉。
”意思是说你们他妈的连贝壳都看不见有什么资格评价我?几十年的官场毕竟不
是白混的,牛老师甩片儿汤话的水平已经到了信手拈来闲庭信步宠辱不惊的境界,所以我们只记住了这一段优美至极、深邃如同诗歌的话语。
牛顿老师人品差,不谦虚,没朋友,按现在的说法这是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事业不会成功。
但我们也发现,当智商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可以取代情商的。
所以那些说自己情商低的所谓天才们,你们没成功只是他妈的还不够聪明而已,怨不着人家情商。
要知道牛顿是个遗腹子和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到5斤,没吃过DHA和RHA配方的奶粉。
亲娘改嫁后跟文盲姥姥度过无聊的童年,没有任何的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启蒙,7岁上学以前脑子里空空如也,牛妈妈对他的期望仅仅是认识点字然后回家务农。
但是牛顿上中学后已经熟练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西班牙语和英语,然后被推荐进了剑桥,20出头就当了卢卡斯教席的
终身教授。
如果他能活到今天,我一定会请他当熊博网的形象代言人兼吉祥物。
晚年的牛顿除了升官发财再无其他骄傲之处,而且官迷心窍,没退休一直干到85岁寿终。
当然他并没闲着,写了150万字的神学著作,同时一心扑在化学事业上,在家里盖了窑子,拿出年轻时搞物理的劲头玩命试验。
但这次他的出发点就错了,总是希望从黄铜和煤渣中提炼出黄金。
要知道化学反应只能改变
分子并不能改变原子,能给原子做变性手术的只能是核反应。
他违背了化学定律里的物质不灭原则,所以虾米了。
最后,说两段悼词。
一段是他的墓志铭:伊萨克牛顿爵士,安葬在这里。
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与形状;彗星轨道与海洋的潮汐。
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光线的各种不同的折射角,颜色所产生的种种性质。
让人类欢呼,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类之光。
另一段是英国诗人写的: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隐藏在茫茫黑夜之中。
上帝说:让牛顿降生吧。
于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