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合集下载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初探——以餐厅服务管理为例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初探——以餐厅服务管理为例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初探①———以餐厅服务管理为例陈兰,刘畅,甘子超(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300)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响应《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我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恰逢本专业现代学徒制推行进入第三年,应用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方式,围绕教学层面对本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内涵建设。

餐厅服务管理作为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修课。

本课程一方面注重知识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岗课赛证融通中的“岗”即职业工作岗位,“课”即教学课程,“赛”即职业技能竞赛,“证”即1+X 职业能力证书。

餐饮服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岗课赛证融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岗”教学团队通过对餐饮企业人才需求质量多次深入调研,进一步确定人才目标;通过与学徒制企业管理层及一线专家对餐饮岗位技术要求标准和工作过程的研讨,吸收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进一步调整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探索模块化教学组织形式。

(二)“课”课程团队瞄准餐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借鉴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规范,参照1+X 职业能力证书培训体系,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结合学情分析结果以确定教学难点,强调“理论够用为度、突出使用为本”。

同时,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三大模块,阶梯式编排课程内容。

实践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高质量、个性化餐饮服务能力的培养,依据企业真实客情进行项目化教学,引导学生由子项目开始积累,从而完成整体项目的学习。

强调疫情后餐饮行业新模式、新业态、服务创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服务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认同并主动在工作中推广中国饮食文化。

《餐饮服务与管理实务》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餐饮服务与管理实务》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位 能力导向的课程重构方法; 实践上 , 在 采用 了有利 于职业能力形成的项 l教 学法, l f 选择 了校企合作开发的
模 块 化 教材 。
关键词 : 餐饮服务与管理 ; 职业教育 ; 模块式 中图分类号 :7 3 4 ( 2 .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4 8 (0 0 0 05 0 10 — 6 1 2 1 )4— 16— 2
为 基 础 , 化技 能 训 练 和 多 种 能 力 的培 养 , 高 学 生 的 就 业 强 提
职业技能型模块式课程模式是教学过 程的实践性、 开放
性 和 职业 性 , 验 、 实 实训 、 习是 三 个 关 键 环 节 。重 视 学 生 校 实
内学 习与实际工作 的一致性 , 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 校
文新 跃 , 华群 吴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 , 广东 中山 580 ) 2 44

要: 模块 式教 学改革 已经 紧跟现代职 业教育教学 改革 的主流 , 步形成 了有理论 支撑、 实施方 初 有
法、 有教学实践 的模块化课程体 系。《 餐饮服务 与管理 实务》 能模块式教 学在理论上 , 出了以职业 岗位 技 提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 ; 在方法上 , 出了基 于职业 岗位 工作过程 的课 程解构方 法和基 于职业 岗 提
式 ; 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加 ( ) 二 职业活动在课程中发挥作用 课 程是 动态的职业培养 的过程 , 只是静态学科知识 的 不 传递。职业技能型课程模式重视个体的经验和探索 , 强调使 受教育者获得职业能力 的过程 , 坚持把 以学为本、 因学施 教, 教为主导 、 学为主体 , 思为主攻 、 练为主线 , 促成 由“ 会” 学 到

基于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基于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对症 下 药 、 因需 施 教才 能确 保 供需 矛 盾 的真 正解 决 ,因此 , 笔 者从 基 础理 论 、服 务技 能 、综 合能 力 三方 面对 餐 饮企 业 的服 务 方 面 的原则 : 与 管 理 内容 、餐饮 企业 从业 人 员 素质 与择 人 标准 、学校 的 教学 内 ( )科 学性 原则 一 容与 方法 以 及学 生学 习 的 目的 、心态 及学 习效 果等 方 面进 行 了多 科学性原则是指 《 餐饮服务与管理 》教学 内容改革与实践必 次调 研 ,结 果 发 现 存在 如下 问题 :一 是 目前 高 校 使 用 的教 材 内 须 遵 循餐 饮 业 与学 生 自身 发 展 的本 质 和规 律 ,教学 内容 改 革与 实 容 、教学 内容与 餐饮 企业 实 际 的运作 管 理有 部 分脱 节 ;二 是 目前 践 必须 具有 充分 的理 据性 和合理 性 。 餐饮 企业 的 从业 人员 出身 五 花八 门 ,总体 素质偏 低 ,其用 人 方 面 ( )先 进性 原则 二 目前 没有 统 一 的标准 ,但 其 择人 标 准指 向 良好 的 职业 道德 和过 硬 所谓 “ 先进 ” ,是 先 行 、先 导 、先锋 的意 思 ,把 它落 实在餐 的服 务技 能 等方 面 ;三是 学 校管 理层 存 在 重理论 轻 实 践技 能 的 办 饮服务与管理的教学改革 中,主要是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不 学意 识 ,不 重视 实践 技 能训 练 的教 学设 备 投入 。 四是 学生 学 习 本 仅 要 顺应 时 代 进 步潮 流 ,而且 应 集 中体 现 餐饮 业可 持续 发 展 的先 课 程 的 目的 不 明确 ,缺少 主 动性 ,学 习效 果受 影 响 。如有 相 当 一 进思想。 部分 学 生在 专业 方 向 的选 择 上很 盲 目 ,不 知道 自己特 长 ,不知 道 ( ) 用性 原则 三 适 服务 管理 行 业人 才需 求特 点 与工 作 内容 ,更不 知道 自己毕 业 后 将 由于 课 时 数 的限 制 ,在 内容 安 排上 必 须遵 循适 用 性原 则 ,即 要从 事 什么 工作 ,因而 没有 明 确 的学 习 目标 与计划 ,表 现 在学 习 知识 体 系 的架 构 必须 适合 和 有用 ,能培 养 学生 运用 所 学知 识发 现 具体课 程 时 ,欠 缺学 习的主动 性与 积极性 ,以致影 响学 习效 果 。 问题 、分 析 问题 、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否则 泛泛 而谈 将 无法 培养 学 ( ) 据调研 结果 ,结合 行业 专 家意见 ,重新修 订 了课程 教 二 依 生的 餐饮 服务 与管理 方 面的知 识 、技 能 和素质 。 学 内容 ( )系统性 原 则 四 科学 确 定教 学 目标 与 内容是 《 餐饮 服 务与 管 理 》教 学 内容 改 系统 性 主 要是 指 在 《 饮 服务 与 管理 》课 程 教学 内容 改革 与 革 与实 践 能否 成功 的第 一步 ,也是 至 关重 要 的一 步 。笔 者 依据 调 餐

浅谈《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浅谈《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高 职 《 餐 饮 服 务 与 管 理 》 课 程 是 一 门 理 论 与 实 践
的实 际情 况 , 将 该 课 程 教 学 内 容分 成 三 个 模 块 ( 具 体
安 排 如 表 1所 示 ) 。 表 1 课 程 教 学 内容 表
模 块 服务 内容 工 作过程 工作 任务 餐 饮行业 仪表仪 容 仪态 仪表 、 仪容、 仪 态 的认 知 餐饮组 织 机构 组织 机构 迎宾 服务 餐前 服务 宴会 预定 、 宴会设 计 、 签合 同 餐 中迎宾 迎宾 服务 、 领 位服 务
的 . 即 现 在 的 学 习 是 为 今 后 的 职 业 服 务 用 行 动 导 向
教学法 . 能 更 好 地 培 养 学 生 的关 键 能 力 , 使 学 生 在 今
后就 业 过程 中能够 和企业 “ 零距 离 ” 对接 。
餐后 工作 宴会 预定 档案 ・ 餐前 准备 中餐 服务 人员 技能 、 宴会 物 质准备 工作 中餐值 台 服务 餐 中服务 入席 服务 、 斟酒服 务 、 菜 肴服 务 、 席 问服 中餐 务、 结账 服务 、 送客服 务 ( 宴会 ) 餐后 工作 餐 台收拾 餐前 准备 调 味料 的准备 、 了解 当餐 菜 肴 中餐 划单 服务 餐 中迎宾 接受 订单 、 安排下 单 、 划单 T作 餐后 收尾 餐后 T作 餐 前准备 餐 前工作 中餐 传菜 服务 餐 中服 务 餐 中传菜 餐 后收尾 餐 后工作 镊 前准备 西 餐服务 技 能 、 宴会 物质准 备工作 西餐 西餐 宴会 餐 中服 务 入 席服务 、 斟酒 服务 、 菜肴 服务 、 席 间 服 务、 结 账服 务 、 送客 服务 f 宴会 和 餐 后工作 餐 厅结束 工作 自助餐 冷餐 会 冷 餐会 服务 鸡尾 酒 鸡 尾酒会 服务 客房 送餐 客房送餐 服 务

高职《餐饮管理》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高职《餐饮管理》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以实现 人才培养 目标 。
其 中实 践教学考核 为每个项 目 分别 考核 , 项目 成绩分 为
两部分 : 小组内互评( 2 0 %) 和教师项 目评价 ( 8 0 %) 。 教师项 目 评 价为学 生在项 目完成 中的参 与性 2 0 %+项 目实施 过程 完
整性 3 0 %+ 项 目报告的实用性 5 0 %。 小组 内互评 为工作 积极 主动性 、 团队合作精 神 、 认 真负责意识 、 沟通 协作能 力 、 组 织 协调能 力 、 完成任务及时准确性 等。 小组 内职责 分工 不同 , 评 价 内容 不同 , 由小组制定 内部评定项 目, 打出分数 , 汇 总计 算 每个成员 的最后分数 。 参 考文献 :
【 注】 基金 项 目: 黑龙江省教 育厅“ 十二五 ” 规划课 题 , 课
题名称 : 高职高专《 餐饮 管理》 课程项 目 化教 学改革 的研 究与
实践 , 课题 编号: G Z C1 2 1 1 0 3 7 。
( 作 者单位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 院)
( 编 辑 刘 丽娜 )
2 . 岗位课堂 、 学做一体
五、 课程考核 的设计 课程评价 方案一改传统 的教师单方评价 体系 , 取而代 之 的是 由学生 和教师共同完成整个评价 。 学生考核成 绩分 为三 部分 : 平时考核 ( 课 上发言情况 、 出勤情况共 计 ) 1 0 %、 实践 教 学考核 6 0 %和理论考 核 3 0 %。注重对学 生实践能力 的培养 ,
的创 新Ⅱ] . 海峡科 学, 2 0 1 1 , ( 8 ) .
《 餐饮 管理》 课程, 根据 课程 内容和 目标 , 灵活运 用多种 教 学方 法 , 按照 学生 的兴 趣和 意向来组织 学生 学习 , 减少教 师讲授 , 使 学生 能动地 、 自主地 、 创造性地 去主 动获取 知识 , 提 高学 生学习成就感 , 来 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 1 . 体验 式教 学 体 验式教学 , 让学生成 为课 堂的主人。 通过项 目案例 、 任 务设 置进行情景体验 , 学 业 规范要 求管理 , 重 课按餐 饮企业服 务与管理 的职 超数 与学生 的互动 , ’ 引导 学生积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开发与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开发与设计
中 图分 类 号 : 1 G7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5 2 2 1 1 - 0 5 0 1 7 — 7 7(01 ) 2 0 8 - 3
随 着 我 国经 济 的高 速 发 展 和 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升 级 , 行 各 各 业 对 人 才 知 识 结 构 和 技 能 的需 求 产 生 了 重 大 的变 化 教 育 部 在 《 于 全 面 提 高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 若 干 意 见 》 中 明确 提 关 出 “ 程 建设 与 改 革 是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核 心 . 是 教 学 改 革 的 课 也 重 点 和 难 点 ” 并且 进一 步 明确 高 职 院校 要 积 极 探 索 工 学 交 替 、 任 务 驱 动 、项 目导 向等 有 利 于增 强 学 生 能 力 的 教 学 模 式 与 方 法 。 因此 .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的 趋 势 是 基 于工 作 过 程 进 行 课 程 职 开 发 和设 计 . 即课 程 开 发 和设 计 的 所 有 环 节 都 要 以工 作 过 程 为
2 1. 01 2 1
专 业教 学研 究
基于工 程的 作过 高职《 饮服务与 理》 餐 管 课程开发与 设计
祝 晔
( 京 工 业职 业技 术 学 院 江 苏 南京 2 0 4 ) 南 10 6
摘 要 : 于 工 作 过 程 的课 程 开 发 充 分体 现 了 高职 教育 的特 征 , 利 于 学 生职 业 能 力 的养 成 。针 对 市 场 需 求 和 基 有 高 职 《 饮 服 务 与 管 理 》 程传 统 教 学 状 况 , 章 阐 述 了基 于 工作 过 程 的课 程 开 发 思 路 , 出 了学 习情 境 设 计 的 餐 课 文 提 原 则 , 给 出 了课 程 整 体 设 计 、 体 的学 习情 境 设 计 方案 以及 实 施 建 议 。 并 具 关键词 : 职 ; 高 工作 过程 ;餐 饮服 务 与管 理 ;课 程 开 发 与 设 计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餐饮服务与管理信息化教学设计创新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餐饮服务与管理信息化教学设计创新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餐饮服务与管理信息化教学设计创新苏春霞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微课、蓝墨云班课、智慧课堂、混合式学校、虚拟仿真技术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不断得到实践,丰富了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本文以《主题宴会餐巾折花》为例,将教学与工作岗位对接,能实现“教、学、做、训、考”有机结合,达到“教、学、境”三者有机融合,不仅达到培养的“完成本岗位任务的基本技能”而且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1 基于工作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内容选自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项目二:餐饮服务技能模块二:主题宴会餐巾折花。

具有理论知识相对浅显,实践操作技能相对简单的特点,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存在上手容易、做好难的困难。

参考《主题宴会设计》及行业标准,优化课程资源,以国际商务主题宴会的十人餐巾折花为载体进行项目教学。

在前期学习中已经学习餐巾折花的基础知识和技法,并能够折叠简单的盘花,为主题宴会餐巾折花打下基础,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操作规范意识和协作意识。

本课教学重点为熟练精准的完成十人宴会餐巾花的操作;教学难点掌握主题宴会餐巾花的设计与制作。

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运用,营造近乎真实的企业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把原来枯燥乏味的理论和技能,变成动画软件资源,学生轻松掌握餐巾折花操作的技能和操作要领,也提高教学效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网络学习平台、Xmind软件、微课等手段辅助学习;通过仿真软件反复练习关键控制点的操作;通过画简易控制图、写简明控制方案,强化对关键点的控制,掌握操作要领, 突出教学重点。

为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分角色扮演企业的岗位员工,学生以“餐厅服务员”的身份进入虚拟仿真系统,组内分工合作,尝试剖析问题任务、实施任务,实践练习,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餐巾折花的技巧和设计,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本项目的设计思路根据企业的具体职业岗位职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十人宴会餐巾折花为载体,依托三维虚拟餐厅进行餐厅服务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营造近乎真实的教学环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反复训练,轻松掌握职业技能;以教学平台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借助微课、Xmind软件、找茬游戏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安全规范观念与实践技能训练无缝结合。

中职《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探索

中职《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探索

中职《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探索【摘要】本文从中职学校餐饮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力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的重要意义,着重论述了在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职;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法《餐饮服务与管理》是中职餐饮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方面的中等专业人才。

目的是能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行业中能胜任本行业实际工作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技术人才。

因此,在中职餐饮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以其实用并易于操作的特点,特别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

那么,什么是情景模拟教学法呢?这里所说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依据培养目标、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通过教师有目的的组织、引导、调控,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贴近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践的虚拟场景,指导学生在语言、动作、情景等方面进行模拟,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作用,帮助学生在情景模拟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现场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是一种在《餐饮服务与管理》中运用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法。

那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的运用中有何意义呢?一、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中的作用(一)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与培养其创新思维。

因为,该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围绕某一探究的中心问题,来模拟表演某个场景,然后讨论、分析、安排、表演,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帮助学生形成处理问题的合适方法与技巧。

因此,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局限。

它通过模拟情景的一个个实例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思考、探究,去开启学生的思维,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解决创设的问题情景中培养学生的智力与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要:《餐饮服务与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掌握能力的内在要求,从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出发,进行教育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为餐饮服务行业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餐饮服务技能;教学改革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旅游服务类学生必修的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应在讲解理论中伴随实际操作训练,在实际操作训练中深化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构建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理解和掌握餐饮服务的基本知识,又能在实践操作中运用和掌握餐饮服务的基本技能。

一、教学理念改革
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行业基层技术型应用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其教学特点在于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

理论课程的过分铺垫不仅背离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会使相当多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的信心。

为了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基础理论课程应以“够用”为尺度。

二、教学方法及内容改革
有视听专家对学习的研究分析资料表明:通过阅读,可记忆10%;通过听课,可记住20%;既读又听,可记住50%;自己复述一遍可记住80%;一面复述,一面动手做,可记住90%。

可见,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1、增加实训课教学比重
从实用角度讲,托盘操作、餐巾折花等基本技能及餐厅服务标准程序的重要性要远高于餐饮服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因此,《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思路是强化实践技能训练,以实践技能实训引导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在教学计
划规定的教学学时中,主要对餐饮服务六大基本技能及餐厅服务、宴会服务的操作进行技能实训。

如在“中餐摆台”教学中,讲到各餐具的摆放位置及间隔,如果只讲理论,学生总是很难理解与掌握,如果在老师的讲授与实际操作下,进行摆台训练,既可以掌握摆台的基本技能又能准确地掌握各种餐具间的间距。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要领,达到掌握技能、运用技能的目的。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刚刚接触《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兴趣。

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设计好每一章节的课题引入。

例如我们可以借助讲述有关餐饮服务中的事件、一段真实的经历或故事,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作为课题的“开场白”,创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教学“餐巾折花”时,我们可以以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折花实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配合教师的现场示范,引导学生观赏和分析,这样不但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设疑提问,找出餐巾折花的种类以及运用,使学生以强烈的求知心态进入新课的教学过程中。

这种教学方法可运用到餐饮服务技能的各个教学单元中,并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角色扮演法锻炼学生的能力
角色扮演法是使教学内容剧情化、脚本化,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在角色扮演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在服务与被服务中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从而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技能教学,如西式早餐零点接待服务、中餐餐位预订服务等教学内容。

通常分为布置课题、角色分工、排练、表演与评价几个阶段。

如在“西式早餐”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学习餐饮服务的情景,要求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反映课题内容。

由学生自行讨论、构思脚本,布置场景,确定角色分工;学生分别扮演客人、服务员、传菜员等角色,然后准备相应道具,如菜谱、餐桌、餐椅、托盘、各式餐具,柜台等;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情景,并通过小组讨论,自创情景并进行角色扮演。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角色,同时不断修改、完善;要课堂上由学生扮演情景中的角色,再现情景中的情境;然后由学生对模拟角色的表现进行评析;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还可以先后让学生模拟预订员、一般客人、常客、VIP、值台员等不同的角色,这种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表现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协作精神。

4、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体系
旅游饭店的餐饮部设有许多岗位,各岗位就像一部由各种齿轮紧密相连运转的机器,其间的协作和员工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取得良好经营效果的关键。

在职
业教育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还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团队合作精神要始终贯穿本课程的教学各环节。

在协作训练分组时既考虑学生在模拟餐厅里的位置,也要考虑他们在学习认识技能上的差异,可以根据学习基础较好和较差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编在一起。

这种活动形式能照顾他们实际能力,能够开展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和互相监督。

例如:“铺台布”的练习要求学生训练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里的每个同学都已掌握技巧后方可向老师申请考试。

考试中如有一人没有通过,全组同学都不能通过。

要让学生知道,不是某个同学通过认真训练做出成绩后让集体分享,而是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明确认识集体所要达到的目标,要达到目标,就必须友好合作、良好沟通,已掌握技能的同学要帮助未能掌握技能的同学。

三、教学考核方法改革
考核方法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实训操作上。

即学生成绩的评定以理论考试与专业实训考核相结合,教师综合评定给出学习成绩。

综合测评学生成绩,必须按照培养目标,结合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来设计考试项目。

制定考核方法必须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

总之,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根据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强调为学生讲授餐饮服务的实用性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不是是否严格按教材内容编排顺序讲解;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不是能会背多少条概念或标准程序;强调授课方法和授课形式的多样化、实用性,而不是机械呆板的所谓传统教法;只要学生能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真正学到餐饮服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这个课程教学过程就是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就值得肯定和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