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治疗新进展.pdf

合集下载

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9月 第44卷第5期 IntJGeriatr,September2023,Vol.44No.5 2023国际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 2023bytheEditorialOfficeofInternationalJournalofGeriatrics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2008000) 通讯作者:王晓明,电子邮箱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殏殏殏殏xmwang@fmmu edu cn综 述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进展翟雅莉1 贾 新2 王晓明21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九八六医院第五门诊部,西安 710061;2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西安 710032 [摘 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目前临床治疗AD的药物只能改善其症状,不能治愈。

本文结合AD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在抗β-淀粉样蛋白沉积、消除高度磷酸化tau蛋白、改变炎症状态、改善微血管病变、保护血脑屏障、纠正代谢紊乱等治疗措施方面,综述近年来AD药物治疗的进展,为AD综合治疗提供研究依据。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机制;治疗 doi:10 3969/j issn 1674-7593 2023 05 019EmergingFrontiersinDrugTherapiesforAlzheimer'sDiseaseZhaiYali1,JiaXin2,WangXiaoming21TheFifthOutpatientDepartment,986Hospital,XijingHospital,AirForceMedicalUniversity,Xi'an 710061;2DepartmentofGeriatrics,XijingHospital,AirForceMedicalUniversity,Xi'an 710032Correspondingauthor:WangXiaoming,email:xmwang@fmmu edu cn [Abstract] Alzheimer'sdisease(AD)isachronicneurodegenerativedisordercharacterizedbyprogressivecognitivede cline.Presently,thepharmaceuticalinterventionsemployedinclinicalsettingsmerelyalleviatethesymptomsofAD,withoutofferingadefinitivecure.TakingintoconsiderationthepathogenesisandpathologicalpathwaysassociatedwithAD,thispaperconductsacomprehensivereviewofrecentadvancementsindrugtherapiesforAD.Theseadvancementsencompassmultipletherapeuticapproa ches,suchastargetingthereductionofβ-amyloiddeposition,clearanceofhighlyphosphorylatedtauprotein,modulationofinflam matoryprocesses,ameliorationofmicroangiopathy,safeguardingtheintegrityoftheblood-brainbarrier,rectifyingmetabolicdys functions,andotherrelatedmeasures.Theintentionbehindthisreviewistofurnishasolidfoundationforfurtherresearchanddevel opment,ultimatelyaimingtowardsacomprehensiveapproachforthetreatmentofAD. [Keywords] Alzheimer'sdisease;Pathogenesis;Treatment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认知能力和执行日常功能的能力持续下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老年性痴呆的诊疗新进展(无常规诊疗)

老年性痴呆的诊疗新进展(无常规诊疗)

老年性痴呆的诊疗新进展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种神经退化疾病,,起病隐袭、进行性发展,表现为认知能力退化和行为失常。

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以及抽象思维和计算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为特征。

老年性痴呆于1906年由德国神经病学阿尔茨海默首次报道,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发病机制复杂,在治疗上有较大难度。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数字,2005年全世界0.379%的人口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到2015年将增至0.441%,2030年将提高到0.556%。

我国人口基数大,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26亿,老年性痴呆病人大约600余万人。

根据加拿大老年痴呆症协会数据显示,有30万加国人受老年痴呆症困扰,其中65岁以上患病率为10%,而85岁以上发病率近50%。

到2031年,将有75万加国人将患有老年痴呆症,而加拿大每年花费在该病的治疗费用接近55亿元一、诊断新进展:虽然临床医生用以诊断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先进,但即便运用最尖端的成像与分子探针手段,老年性痴呆症(亦称阿尔茨海默病)仍然难以确诊。

只有在尸检时才能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这种退化性疾病,因为到那时,病理学家可以证实大脑中是否存在病斑等老年性痴呆症的标志性特征。

AD的早期诊断非常有利于早期治疗,而当AD患者在做出AD临床诊断时再给与治疗是非常棘手的,目前缺乏真正有效的药物,及时发现AD就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改进了的检测。

许多种成像可以记录痴呆症,通常是通过认知测试来诊断的。

几年来,科学家使用了一种这样的方法——一种放射性染料和PET 扫描——来观察那种老年痴呆症的一个关键特征,即粘性的大脑斑块。

但这种染料很难使用,至少四家公司正在研发更好的染料。

“这对诊断并没有帮助,”因为很多没有老年痴呆症的人(大脑上)也有可以通过扫描看到的斑块。

专家说,在有更好的疗法之前,对检测是否患有或将会患这种病的需求不会太大。

目前几乎没有对与老年痴呆症紧密相关的第一个基因ApoE-4做检测(1993年而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APOE的基因是造成25%确诊例的罪魁祸首。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进展
(一 )AD 的防 治应 重视早 期识 别 与诊 断 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MA)和阿尔茨海默病学会 (Ahheimer’S Association,AA)成立了一个专家组对 1984年版阿尔茨海默病痴呆 的诊断标准进行修订 ,于 2011 年 4月 19日发表 了新 的诊 断指南 ,简称 为 NIA_AA诊 断标 准 。 2011版 NIA/AA新诊断标准对 AD进行重新定义 ,核心 内容包括 3个 阶段 : (1)临床前期阶段 :无临床症状但可检测到 生物标记物 的改 变,又分为 stagel一3:stage 1 为无症状淀粉样变 ,生物标记物的表现是脑脊液的 Ap1—42降低 ;stage 2为淀粉样变+神经退行 性变 ,脑脊液的 Ap1—42降低和 tau/p—tau升高 ;stage 3为淀粉样变+神经退行性变 +轻微认知 功能下降,表 现 低 于 基 线 的 轻 微 认 知 功 能 下 降 的 证 据 ,但 还 未 达 到 轻 度 认 知 障 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神经影 像 和生 物学 标记 物 同 stage 2。 (2)MCI阶段 :包括 MCI核心诊断标准 、生物标记物在 MCI和 AD诊断 中的应用和价值 。 (3)痴 呆 阶段 :新标 准保 留了 1984年 版很 可 能 AD (probable AD)痴 呆 诊 断 的大 体 框 架 , 其最大亮点是将 AD视为一个包括轻度认知损害 (MCI)在内的连续的疾病过程 ,并将生物学标 志纳入到 AD痴呆的诊断标准中。 2011 NIA/AA诊断标准的提出,促进 了 AD的早期识别和诊断 ;早期诊断的 目的就是为了 早 期 干预 ,尤 其是 MCI期 。由此推 进 了传 统意 义上 AD 型痴呆 一AD型轻 度认 知 功 能 障碍 MCI) 一 临床前期 AD的研究转 向,对于未来 AD的研究必将产生深远影 响。 (二 ) 药物 治疗一 抗 AD的 一线 药物 1.胆 碱 酯酶 抑制 剂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ChEIs):ChE!s可增加 突触 间隙 乙酰胆 碱含 量 ,是改善痴呆认知功能最主要 的作用机制 ,也是现今治疗轻 、中度 AD一线治疗药物 。现有临 床使用的胆碱酯酶抑制剂主要包括多奈哌齐 、卡巴拉汀、加兰他敏和石杉碱 甲。 国际上 有很 多设 计优 良的关 于三 种 ChEIs(多奈 哌齐 、利凡 斯 的 明 、加 兰他 敏 )大规 模 的安 慰剂对照 RCTs, 证实其对于轻到 中度 AD患者 (MMSE16—26分 )的认知功能、ADL及整体状 况有效 。回顾性分析和长期开放研究显示 ChEI对于疾病的修饰可能有一定作用 ,但尚需更多的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进展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失去自理能力。

全球范围内,AD为老年人死亡的第六大原因。

目前,AD的治疗手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但是随着研究人员对于AD病因、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不少新的治疗方法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为您介绍最新的AD治疗进展。

一、药物治疗现有的药物治疗主要涉及到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AChEI)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antagonist,NMDAra)。

AChEI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加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从而提高病人的认知能力和生活品质;NMDAra类药物则作用于神经元的胞内信号途径,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目前,各类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仍面临着争议。

新型的药物正在不断探索之中,以期可得到更加的疗效。

二、胰岛素疗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逐渐关注到了胰岛素对AD的潜在作用。

AD病人体内的胰岛素水平通常较低,而胰岛素的神经保护功能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来发挥作用,如促进神经元生长、抗氧化作用、清除β淀粉样蛋白等。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胰岛素疗法可以显著改善AD病人的认知能力,抑制疾病的进展。

三、磁共振声学治疗磁共振声学治疗(magnetic resonance 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MRgFUS)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其通过聚焦声波来达到治疗目的。

磁共振声学治疗最显著的优势是非侵入性,不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副作用。

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治疗方法成功地将AD病人的脑部β淀粉样蛋白清除,从而改善了病人的认知功能。

虽然该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它为AD病人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四、基因治疗AD病因的研究表明,许多AD患者的遗传基因与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标签:阿尔茨海默病;病机;中西医治疗;综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的记忆和行为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与衰老显著相关,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攀升,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AD 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根据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以近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常为首发最明显症状,其情绪不稳,思维缓慢,对周围人较冷淡。

到达重度时,记忆力、思维及其他认知功能皆严重受损,常伴有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如失语、失认和失用及非认知性精神症状。

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病阶段与年龄有着一定的联系,在65岁及以上的AD患者占人群中的54%,值得注意的是,在8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AD患病率超过了50%[1]。

而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类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痴呆已经成为一种对人民健康危害严重的疾病[2]。

有调查显示,目前AD 已经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2010年全球由AD造成的经济支出为6040亿美元,远高于人们治疗癌症和心脏病的经济支出[3]。

1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11阿尔茨海默病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普遍认为AD为多因素影响的综合征,已有研究提示[4-8],AD 可能由以下病因引起:①年龄增长;②家族史;③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缺乏锻炼、与社会交流少;④低教育水平;⑤脑血管疾病史、头部创伤史、糖尿病、冠心病、愤怒情志。

AD 通常起病隐匿,为进行性病程,逐渐加重,起病到死亡病程约6~10 年,但也有些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发展缓慢,病程可持续约15 年以上。

患者的年龄和家族史为最大致病危险因素。

A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研究认为可能在AD的发生和进程中起一定作用发病机制主要集中在:神经元活动/代谢低下、神经元应激和损伤、炎症以及遗传等几方面的因素。

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

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

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以神经系统功能逐渐丧失为特征的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等。

这些疾病的病因复杂,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因此新的药物研发成为了缓解病症、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向。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新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分析其机制、临床试验结果以及对未来治疗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新进展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记忆丧失、认知功能下降和行为改变。

近年来,针对AD的新药研发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靶向治疗。

1. 淀粉样蛋白抑制剂淀粉样蛋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近年来,几种针对淀粉样蛋白的抗体药物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例如,亚利桑那大学研发的药物Aducanumab成为全球首个获得批准用于AD治疗的淀粉样蛋白单克隆抗体。

早期研究显示,对于早期患者,该药能显著降低淀粉样沉积,并延缓认知能力下降。

2. Tau蛋白靶向疗法除了淀粉样蛋白外,tau蛋白异常也被认为与AD密切相关。

Tau 蛋白作为微管的稳定因子,其异常磷酸化会导致神经元死亡。

因此,开发针对tau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成为另一个研究热点。

例如,一些正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针对tau磷酸化的特异性抑制剂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为AD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帕金森病的治疗创新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主要影响运动控制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震颤、刚性和运动缓慢。

传统上以多巴胺替代疗法为主,但由于长期使用产生耐药性,新疗法迫在眉睫。

1. 基因疗法近几年,基因疗法在PD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一项研究通过将生产多巴胺的基因直接导入患者的大脑中,有效提高了多巴胺水平。

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药物疗法局限,能够针对疾病根源进行干预。

尽管这一技术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其治愈希望可观。

2. 新型多巴胺激动剂新一代多巴胺激动剂如P2B001和AP-356等,将在刺激多巴胺受体同时,尽量减少副作用。

特应性皮炎(AD)研究进展

特应性皮炎(AD)研究进展

epidermis
IgE
mastcells basophilies
T(Th2) cells
degranulation
Chemical mediator
IL-4
IL-5
IL-4
TNF-α
IL-5
GM-CSF
eosinophil
Antigen presentation
T(Th1) cells
Cytokine production
2002年美国:儿童患病率10%-12%,在成人为0.9%, 且 仍呈上升趋势
精品课件
CME for dermatologist. U. S .A. 2002,1
AD发病率不断上升
田润梅、康克非 1989~1990年 上海市部分中小学
学 生 AD患病率 0.46% 7~12岁 0.68% 13~18岁0.12%

精品课件
(3)皮质类固醇制剂:病情严重顽固者。常用泼尼松或泼 尼松龙。成人最大量在60mg/d,连用1周。然后40mg /d和20mg/d分别用1周,然后20mg:qod.1-2周停 止。—般不用于慢性病情阶段。 (4)雷公藤制剂:可用于成人,疗效显著。
精品课件
(5) 光疗: PUVA BB-UVB UVAl (340-400nm) 用于10岁以上的儿童。 普遍认为:NB-UVB 更安全, 疗效更好,儿童和孕妇 亦可应用。 需维持治疗。
精品课件
B.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按上述部位评分,评分 标准0-3四级评分法。症状、体征包括;红斑、 丘疹/水肿、表皮剥脱、裂纹/皲裂、渗出结痂、 苔藓化、皮肤干燥(评价未受累皮肤)。 0-3四级 评分。 C.瘙痒和影响睡眠程度:按最近的3 昼夜平均评 分,0-10分。

特应性皮炎(AD)研究进展

特应性皮炎(AD)研究进展

外源型(Extrinsic type AD; EAD):
(1)临床表现;符合Hanifin及Rajka诊断标准。
(2)皮试或血清学试验可测出对吸入或食物常规
变应原的特异性IgE。
(3)皮疹起病年龄比较早(大多数在儿童)。
1996年Williams制定了一个最低诊断标准。 皮肤瘙痒加以下的其中3条或3条以上: (1)屈侧皮肤受累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或 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 (2)个人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枯草热) 或一级亲属中有过敏性疾病史 (3)全身皮肤干燥史 (4)屈侧有可见皮炎湿疹损害 (5)2岁前发病(适用于大于4岁者)
顾恒等 1998年11~12月 我国南、中、北部的不同城
乡地区,11个省市 6~20岁年龄 AD患病率0.69% 男0.84% 女0.51% 南京、广州等10城市 AD标化患病率3.07%
顾恒等 2002年11-12月 上海、沈阳、北京、天津、
1~7岁儿童 男3.86% 女2.20%
AD: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曲尼司特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
郭在培
李彦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治疗方法
•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 儿童:按5mg/(kg.d),分三次口服; • 成人:0.1g/次,Tid; • 外用丝塔芙保湿润肤霜; • 疗程4周,每周复诊1次;
• 安慰剂组用法同上
治疗结果
n 基本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p值
Bcells
Blood vessel
I PA R 速发 I 型 过敏反应 15-30 分钟
L PA R 迟发 I 型 过敏反应 6-24 小时
DTH 延迟 IV型 过敏反应 24-48 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