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工工艺培训1汇总

合集下载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培训资料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培训资料

电气设备安装工艺编制;张顺珠审核;缪松茂中南船舶建造有限公司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目次前言.............................................................................. m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4设备安装人员 (1)5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1)6设备安装操作要求 (2)6.1 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 (3)6.2控制设备及分配电箱 (3)6.3蓄电池 (3)6.4舱室照明灯具 (4)6.5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 (4)6.6照明附具和日用电器 (5)6.7 舱内通讯信号设备 (5)6.8设备的安装高度 (6)6.9 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 (10)6.10设备安装的紧固要求 (18)6.11设备的进线 (18)6.12设备的接线 (20)6.13特殊电气设备的安装 (24)7 检验 (27)图1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一 (7)图2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二 (7)图3居住区以下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 (9)图4电气设备螺栓直接紧固 (10)图5电气设备焊接螺母直接紧固 (10)图6电气设备螺钉直接紧固 (11)图7电气设备螺栓间接紧固 (11)图8电气设备焊接螺柱间接紧固12 图9 落地式旋转工作灯安装12 图10 壁式旋转工作灯安装13 图11机舱舱顶灯安装13 图12机舱荧光灯安装14 图13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表面安装15 图14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嵌入安装16 图15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间接嵌入安装16 图16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柱间接表面安装17 图17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架间接表面安装17 图18 电缆引入防水设备填料函18 图19 电缆引入高温设备的线芯处理19 图20 接线柱的正确接线21 图21 发电机(电动机)的接线22 图22防水式分配电箱的接线22 图23 配电板的接线23 图24 防滴式启动(控制)箱的接线24 表1 居住区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6 表2 居住区外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8 表3 引入电气设备电缆的弯曲半径18 表4油船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25 表5油船扩大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26 表6 中压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27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一般电气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设备安装人员、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操作要领和检验。

船舶电工培训教材

船舶电工培训教材

船舶电工培训教材第一章基本知识第一节船舶概述1.船舶的分类2. 主要技术参数3. 主要动力装置第二节船舶建造流程1. 船舶建造的主要流程2. 造船模式第三节船舶电气安装概述1. 船舶电气安装工艺流程2. 船舶电工安装相关的图纸资料3. 常用的工具和仪表第二章船舶电气安装工艺第一节电气安装施工工艺的制定依据1. 船舶建造规范2. 船舶建造规格书第二节船舶电气施工的生产设计和施工图纸1. 造船生产设计2. 电装生产设计第三节电缆路径上的电装舾装件1. 电缆支承件2. 电缆贯穿件3. 设备支架第四节电装舾装件在分段(总组)上的预装1.电装生产的区域划分2.分段预装前的准备工作3.划线定位4.电缆路径和其它舾装件,船体构件的关系5. 电缆导架的安装6. 电缆穿线管的安装7. 电气舾装件的安装要求第五节电缆敷设1.电缆的结构、型号及规格2.电缆表册3.备料4.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5.电缆敷设要领第六节电缆贯穿的密性1. 电缆贯穿舱壁和甲板的工艺要求2. 贯穿件的形式3. 成组填料函的密封第七节船舶电气设备安装1.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分类2.安装的工艺原则3. 电气设备的安装第八节电缆引入设备和电缆的切割接线1. 电缆引入设备2. 接线第九节电气接地工艺1. 电气接地的种类2. 电气设备接地工艺3. 电缆接地工艺第三章船舶电气设备第一节船舶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1.环境条件2.防护等级3.运行要求第二节船舶电气设备的分类1.船舶电气设备的系统分类2.船舶电力系统3.船舶电力拖动系统4.船舶照明系统5.船舶通信和导航系统第三节船舶电气设备的一般介绍1.船舶主配电板2.船舶应急配电板3.充放电板4.船舶舵机5.船舶电动辅机6.船舶甲板电动机械第四节机舱自动化设备1. 机舱自动化系统2. 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第四章码头系泊试验第一节主电站试验的程序和方法1.试验提交项目2.试验设备3.试验前的准备4. 发电机组试验和提交验收第二节应急电站的试验程序和方法1.试验提交项目2.试验前的准备3.发电机调试4.提交验收第三节燃油锅炉的试验程序和方法1. 辅锅炉给水自动控制试验2. 锅炉燃烧自动控制试验第四节机舱主要成套设备的试验程序和方法1. 滑油、燃油滤器自动清洗2. 空气压缩机第五节机舱报警系统的试验程序和方法1. 报警系统试验程序2. 试验第一章基本知识第一节船舶概述凡从事水上运输、作业、作战以及各种水中运载的工具统称为“船舶”。

初级船舶电工培训计划内容

初级船舶电工培训计划内容

初级船舶电工培训计划内容一、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参训学员将能够:1. 理解船舶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掌握船舶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技能;3. 能够独立进行船舶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和修理工作;4. 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提高工作安全性。

二、培训内容1. 电气知识(1)电路基础知识(2)电气元件及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功能(3)电气安全知识2. 船舶电气系统介绍(1)船舶电气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船舶电气系统的分类和功能3. 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1)主机、辅机等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2)设备联锁、保护、控制等功能测试(3)电气设备的接线和布线方法4. 船舶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1)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2)故障诊断和排除(3)维修记录和报告5. 船舶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1)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2)电气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3)紧急故障处理方法6. 实际操作训练培训结束后,进行一定的实际操作训练,模拟船舶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为期一个月培训地点:船舶公司或培训机构指定的培训基地四、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等形式,讲解相关的电气知识和船舶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2. 实际操作组织参训学员进行实际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和检修操作,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程考核设置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测试学员对电气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

五、培训师资培训师资要求具有丰富的船舶电工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系统地讲解相关的电气知识和操作技能。

六、培训后续对于培训结束后的学员,船舶公司可以安排相关的实习工作,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经验。

七、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结束后的学员进行效果评估,检查学员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确保培训效果。

总之,船舶电工的培训计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够帮助船舶电工提高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船舶电气工艺实训总结

船舶电气工艺实训总结

船舶电气工艺实训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船舶电气工艺实训总结在船舶电气领域,实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电气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实战能力。

针对船舶电气工艺实训,我通过参与实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也深刻体会到实训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总结船舶电气工艺实训的经验和收获。

一、实训内容及相关知识点在船舶电气工艺实训中,我们主要学习了船舶电气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了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主要的电气设备如发电机、电动机、配电柜等的安装和调试方法,熟悉了各种电气元件的连接方式,学会了使用多种电气仪器进行测量和检修。

我们还学习了船舶电气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掌握了电气系统故障的检修步骤和常见问题的处理技巧。

在实训中,我们重点学习了船舶电气系统常见的故障类型和排除方法,如短路、接地、过载等,通过实际操作检修,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二、实训过程及收获在船舶电气工艺实训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操作,学习了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掌握了各种电气元件的使用和连接方式。

通过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最好方式,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

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正是通过克服这些困难,我才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

在接触电气设备时,我要随时保持警惕,注意安全防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在解决故障时,我要有条不紊地按照检修步骤进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有效地完成修理工作。

通过船舶电气工艺实训,我不仅学习到了实用的电气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与同学一起进行实训时,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解决问题时,我学会了主动思考,独立分析,及时处理,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共同解决。

船舶电工岗位培训教材

船舶电工岗位培训教材

船舶电工岗位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基本知识第一节船舶概述1.船舶的分类2. 主要技术参数3. 主要动力装置第二节船舶建造流程1. 船舶建造的主要流程2. 造船模式第三节船舶电气安装概述1. 船舶电气安装工艺流程2. 船舶电工安装相关的图纸资料3. 常用的工具和仪表第二章船舶电气安装工艺第一节电气安装施工工艺的制定依据1. 船舶建造规范2. 船舶建造规格书第二节船舶电气施工的生产设计和施工图纸1. 造船生产设计2. 电装生产设计第三节电缆路径上的电装舾装件1. 电缆支承件2. 电缆贯穿件3. 设备支架第四节电装舾装件在分段(总组)上的预装1.电装生产的区域划分2.分段预装前的准备工作3.划线定位4.电缆路径和其它舾装件,船体构件的关系5. 电缆导架的安装6. 电缆穿线管的安装7. 电气舾装件的安装要求第五节电缆敷设1.电缆的结构、型号及规格2.电缆表册3.备料4.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5.电缆敷设要领第六节电缆贯穿的密性1. 电缆贯穿舱壁和甲板的工艺要求2. 贯穿件的形式3. 成组填料函的密封第七节船舶电气设备安装1.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分类2.安装的工艺原则3. 电气设备的安装第八节电缆引入设备和电缆的切割接线1. 电缆引入设备2. 接线第九节电气接地工艺1. 电气接地的种类2. 电气设备接地工艺3. 电缆接地工艺第三章船舶电气设备第一节船舶电气设备的一般要求1.环境条件2.防护等级3.运行要求第二节船舶电气设备的分类1.船舶电气设备的系统分类2.船舶电力系统3.船舶电力拖动系统4.船舶照明系统5.船舶通信和导航系统第三节船舶电气设备的一般介绍1.船舶主配电板2.船舶应急配电板3.充放电板4.船舶舵机5.船舶电动辅机6.船舶甲板电动机械第四节机舱自动化设备1. 机舱自动化系统2. 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第四章码头系泊试验第一节主电站试验的程序和方法1.试验提交项目2.试验设备3.试验前的准备4. 发电机组试验和提交验收第二节应急电站的试验程序和方法1.试验提交项目2.试验前的准备3.发电机调试4.提交验收第三节燃油锅炉的试验程序和方法1. 辅锅炉给水自动控制试验2. 锅炉燃烧自动控制试验第四节机舱主要成套设备的试验程序和方法1. 滑油、燃油滤器自动清洗2. 空气压缩机第五节机舱报警系统的试验程序和方法1. 报警系统试验程序2. 试验附:船舶电工安全生产讲话第一章基本知识第一节船舶概述凡从事水上运输、作业、作战以及各种水中运载的工具统称为“船舶”。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培训资料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培训资料

电气设备安装工艺编制;张顺珠审核;缪松茂中南船舶建造有限公司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目次前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4 设备安装人员 (1)5 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1)6 设备安装操作要求 (2)6.1 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 (3)6.2 控制设备及分配电箱 (3)6.3 蓄电池 (3)6.4 舱室照明灯具 (4)6.5 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 (4)6.6 照明附具和日用电器 (5)6.7 舱内通讯信号设备 (5)6.8 设备的安装高度 (6)6.9 设备安装的基本形式 (10)6.10 设备安装的紧固要求 (18)6.11 设备的进线 (18)6.12 设备的接线 (20)6.13 特殊电气设备的安装 (24)7 检验 (27)图1 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一 (7)图2 居住区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二 (7)图3 居住区以下电气设备安装高度示例 (9)图4 电气设备螺栓直接紧固 (10)图5 电气设备焊接螺母直接紧固 (10)图6 电气设备螺钉直接紧固 (11)图7 电气设备螺栓间接紧固 (11)图8 电气设备焊接螺柱间接紧固 (12)图9 落地式旋转工作灯安装 (12)图10 壁式旋转工作灯安装 (13)图11 机舱舱顶灯安装 (13)图12 机舱荧光灯安装 (14)图13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表面安装 (15)图14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直接嵌入安装 (16)图15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间接嵌入安装 (16)图16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柱间接表面安装 (17)图17 电气设备在复合岩棉板上支架间接表面安装 (17)图18 电缆引入防水设备填料函 (18)图19 电缆引入高温设备的线芯处理 (19)图20 接线柱的正确接线 (21)图21 发电机(电动机)的接线 (22)图22 防水式分配电箱的接线 (22)图23 配电板的接线 (23)图24 防滴式启动(控制)箱的接线 (24)表1 居住区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6)表2 居住区外的电气设备安装高度 (8)表3 引入电气设备电缆的弯曲半径 (18)表4 油船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 (25)表5 油船扩大危险区域允许安装的电气设备 (26)表6 中压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 (27)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一般电气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设备安装人员、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操作要领和检验。

船舶电子电气工艺与评估训练

船舶电子电气工艺与评估训练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船舶电子电气工艺与评估训练陈海滨李汉编二○一一年八月实训一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 (1)实训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 (5)实训三照明电路 (15)实训四触电与急救 (17)实训五安全用电 (19)实训六低压电器 (24)实训七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测试及检修 (30)实训八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 (34)实训九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实训 (42)实训十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实训 (46)实训十一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停和调速控制操作 (48)实训十二焊接工艺 (50)实训十三三速起货机控制电路 (53)实训一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一、模拟万用表的使用万用表的使用和测量图1-1(1)如何正确选档:测量档位包括测量对象的选择和量程的选择,测量前根据测量的对象及其大小,作粗略估计,将转换开头转到需要的位置上,测量电压、电流时,最好使指针在量程的三分之二附近范围,读数较为准确。

若预先不知道被测量的大小时,应选择电压或电流的量最大档进行试测,然后再减少至合适的量程。

当使用万用表测量完毕后,应将转换开头转到交流电压的最高量程档,以备下次使用。

图1-1 万用表最简单的测量原理(2)如何进行调零(口述):当测量电阻前,应看指针是否在机械零位,如不在零位时应进行机械调零,将指针调至零位。

在测量电阻时,还要进行欧姆调零(并应注意欧姆调零的时间要短,以减少电池的消耗),即将转换开头转到所选的电阻档,然后短接两支表笔,用欧姆调零旋钮将指针调整到电阻标尺的零位上。

每变换一次电阻档都应重新进行一次欧姆调零。

如果用欧姆调零旋钮已无法使指达到欧姆零位,则说明万用表内电池的电压已经太低,应更换新的电池。

(3)如何正确读出数值(口述):应在表针稳定后所指示的对应标尺上读数。

读数时应使视线、指针、刻度线成一垂直线。

(4)测量各值电阻:测量电阻时必须切断被测电路的电源,最好将被测电阻从原电路断开一端。

1)将转换开关转到电阻档位上,然后进行欧姆调零。

船舶电气知识培训

船舶电气知识培训
一、交流三速起货机
(一)变极调速起货机简介 电 机 采 用 三 套 绕 组 : P=2 、 4 、 14 , n0=1500 、 750 、 214r/min 控制线路性能 (二)控制线路各挡位工作情况的分析 1.SA→0(准备) 合上QS、S→KM5通电主触点闭→1M(风机)启动 SA→0 ↘→SA1通→KA1通电触点闭→接通控制线路(零位、 欠失压保护)→a 合上SC↗→SA4通→KM1通电→KT5通电 a→KT3、KT4通电 a↗
(7) SA上升各位→下降5(或相反) KMH由通电变断电、KML由断电变通电→电机为反接制动 冲击电流(力矩)大→FA(过流继电器)达动作值(整定 2.5~3Ie)触点断→KA2断电→KML断电→G无励磁不发电 →M不能变向运转避免冲击电流。 二、晶闸管直流货机
6. SA:起货2、3→0 SA7(SA8)断→KM2(KM3)断电↘ SA4通→KM1通电→M进行反馈制动到低速 SA5断→KMB、YB断电→YB经V、R4放电(释放磁能) 抱闸仍松; 电机进入低速后叫能耗制动(速度低,反馈电能不 够变成热能消耗的电能故叫能耗制动)。 YB放电到磁力<弹力开始机械制动; SA2断↘ SA9断→KT2(10)延时断→KMH断电→能耗制动毕、 剩机械制动。 制动过程为:反馈(高速)→能耗+机械(降速 后)→机械(速度接近零)
(2)SA(主令控制器)→0 SA1通→KA2(零压继电器)触点闭→零位保护和欠失压保护 →KT2通电触点瞬时闭→短接RE(经济电阻) (3)SA→上升1 SA1断 SA2通→KMH通电→常闭触点断→对KML互锁 →上方两个常开触点闭→a →下方常开触点闭→b a→G励磁绕组得直流(方向:上下)→G(先转动)发电→M 电枢获电产生转矩(先有励磁)→c c↘ SA4通→KMB通电→常开触点闭→YB通电抱闸松→M起动 b↗ →常闭触点断→KT2断电触点延时断→RE接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框在船体强结构开孔(1)




0.1
上电宽开
大缆度孔
于框小高
上于度
, 下 大 于
下 延
骨 材 间 距
小 于 四 分 之
0.6

0.2
电缆框在船体强结构开孔(1)




0.1
上电宽开
大缆度孔
于框小高
上于度
, 下 大 于
下 延 极 限 距
骨 材 间 距
小 于 四 分 之
0.6
离一
0.2

电缆框在船体强结构开孔(2)
➢自开始至满 5min时——556℃
属或
50
电缆金属护套接地几种形式
• 金属扎带 • 铜丝编织层编成辫子 • 金属填料函
电缆防止机械损伤
• 货仓和甲板上电缆护罩厚度不小于3毫米, 金属护罩防腐处理
• 电缆穿甲板时,必须要有电缆管,筒,围 板保护。
• 货仓,储藏舱,甲板上,花铁板下等易受 机械损伤的场所,加电缆护罩活金属管
• 避免可动和可拆卸场所敷设电缆,以免活 动件移动或拆卸损坏电缆。
料和油漆。
托架上电缆紧固
• 层数一般不超过2层 • 电缆束宽度b不宜大于150mm • 竖向托架1.5米加钢扎带 • 避免竖向安装,扎带应力集中
扁铁上电缆紧固
• 每隔4-5(1-1.5米)扎带,加一钢扎带。 • 电缆束周长不超过扎带周长,扎带不得接
长使用

电缆金属护套接地
护者 工 套最 作 仅后 电 在分 压 电路 不 源的 超 端电 过 接缆 地金 伏
油船电缆附加要求
• 本质安全电缆和非本质安全电缆不应敷设 一起,不扎在一起,不在同一管道内,不 用同一紧固件。
• 电缆穿越危险和非危险区域的气密舱壁是, 不能破坏舱壁的气密性。
• 电缆穿舱壁时,与蒸汽管法兰距离,管直 径大于75毫米,距离大于450毫米,管直径 小于75毫米,距离不小于300毫米。
• 固定件必须要镀锌或其他防腐措施。
• 在冷藏区域电缆全部要明线敷设,周围设 防护罩,机械保护
• 电缆使用双层护套,若使用铠装电缆,要 镀锌。
• 冷藏场所的电缆应全部明线敷设,且电缆 与冷藏室壁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间
• 电缆穿过隔热绝缘层时,则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中,管子 的两端应设置水密填 料函,中间设置滞燃尼龙管
间,油漆间,油舱,0-1类危险区域等位置, 电缆敷设在金属管道内,穿越舱壁时,保 证气密性
• 泄水孔,封堵,高出花铁板250以上,贴近 花钢板固定,钢管
• 金属软管
冷藏场所电缆敷设
• 与冷藏装置无关电缆使用,不应穿冷藏场 所。
• 若必须穿越冷藏场所的绝热层,必须要电 缆敷设在金属管道,管道两端设水密填料 函。
电缆主干通道
• 内装区域和非内装区域围壁图 • 防火布置图 • 排气管布置图,消防管布置图,空调管系
布置图,通风系统布置图,污水管系布置 图等 • 主要电气设备基本定位 • 主配电板前面800,后部600. • 现在主要问题,主干通道不通,托架和扁 铁定位高度不清,设备位置不明确。
不隔热的钢结构:(即不耐热的钢结构)在常 温下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但这种钢结构不 能承受火灾时火焰和高温的炙烤,可能5至 10min就能严重变形最终很快失去结构强度 ;
经过隔热的钢结构:可使火灾条件下的支 持时间延长若干倍。由于结构和隔热的型式 不同,耐热结构在火灾中有的支撑30至 60min,有的可支持1至2h。
由此可以看出隔热材料对提高钢结构支撑 能力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 将起居处所与其他处所隔开
船舶处所一般可分为三类,即起居处所、机器处所以及 装货处所,三种处所的失火危险程度各不相同。
船舶电工工艺培训(1)
工程二部电气组
"黄鹤楼号"观光游览船
培训内容
• 电缆敷设工艺 • 设备安装工艺 • 设备保护和人员安全 • 施工进度安排 • 人员培训 • 通导设备安装工艺和操作 • 技术和工艺总结和创新
第一部分电缆敷设工艺
•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船舶电缆敷设工艺 ZB/T U06002-89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 电缆避免穿过船体可伸缩或可旋转位置。
电缆与潮气,油,水,危险气体
• 花钢板下敷设电缆,电缆敷设在金属管子 内,管子贴近花钢板固定,两端高出花铁 板。并用填料封闭。
• 严禁穿过油舱,避免穿越水舱,否则用无 缝钢管,保证水密和防腐。
• 距离燃油柜和滑油柜距离不小于50毫米。 • 在易燃,易爆,危险气体场所,如蓄电池
用隔热及结构性限界面将起居处所与船舶其他处所隔开 ,
(1)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焰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 蔓延,防止在短时间内酿成全船大火;
(2)防止其他处所的火焰蔓延到起居处所对人员造成危 害。
同时,起居处所失火,只要火焰不向机器处所蔓延,灭
火所需的消防水的供应就能得到保证。
• 3.标准耐火试验:是指将需要试验的舱壁或甲板的试样 置于试验炉内,加温到大致相当于下列标准时间—温度曲 线的一种试验,试验暴露表面的面积不小于4.65㎡,其高 度或甲板长度应不小于2.44m,试样应尽可能与设计的构 件近似,并在相当位置包括至少一个接头。标准时间—温 度曲线是连接下列各温度点(在起始炉温以上测量)的一 条光滑曲线:
• 油舱电缆穿管,电缆穿管防油。
其他几点
• 穿钢管电缆不超过管面积的0.4,穿护框电 缆不超过三分之一
• 电缆的弯曲半径最小为电缆直径的6倍。 • 2路供电,舵机,主机等重要双套电火危险区域(如厨房)无关的电
缆尽可能不穿过这些区域 • 电缆敷设严禁有接头。
不 允 许 开 孔 位 置
• 电缆托架底脚使用角钢,双面焊
• 底脚不能直接焊在船壳板
• 若在水密舱壁、油柜和水柜上焊接底脚, 则须加装加强复板焊接。
• 所有焊接件在焊接后应随即清除焊渣,并 涂以防锈漆。电缆敷设前,电缆通道部分应 预先涂以完工漆。
• 电缆支撑件 上表面一般比电缆框(筒)内表 面高出10毫米。当电缆框有填料时,图中
200≤D≤300
铝板和钢板结合处甲板-电缆筒
• 若内装壁允许尽量不用三角围板,厨房, 卫生间避免开三角围板
• 电缆离蒸汽管,排气管,电热柜,锅炉等 热源的空间距离不小于100;在交叉位置, 不小于80毫米,否则采取隔热措施。
• 不应将电缆敷设在隔热或隔音绝缘层内, 也不应在电缆上喷涂泡沫塑料等隔热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