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I)卷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2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2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者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Starter Unit 1~Unit 3(人教版2024)。

5. 难度系数:0.65。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听力。

(共25分)A. 听对话选图片。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What sport does Mike like best?A.B.C.2.Where is the girl’s classroom building?A.B.C.3.What’s Peter’s hobby?A.B.C.4.What is next to the restaurant?A.B.C.5.What color are the pencil cases?A.B.C.B. 听短对话选答案。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6.What does Mary often do in the park?A.She often exercises there. B.She often plays the violin there.C.She often reads there.7.Where is the bank?A.It’s near a bookshop. B.It’s near a supermarket.C.It’s near a school.8.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woman’s family?A.Three. B.Four. C.Five.9.Who works in the supermarket?A.Lily. B.Tim. C.Tom.10.Where is Linda from?A.China. B.England. C.America.C. 听长对话选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 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 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搓捻(cuō niǎn)绽开(zhàn)怦怦直跳(pēng)B . 小憩(qì)繁衍(yǎn)恍然大悟(huǎng)C . 遨游(áo)觅食(mì)花团锦簇(cù)D . 迁徙(xǐ)茁壮(chuó)冥思遐想(xiá)2. (2分)选出划线词语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氛围fēn颓丧tuí滋味zīB . 报酬chou 跳跃yuè呼啸xiàoC . 潦倒liáo青睐lài天籁làiD . 羞怯què风靡mí面包屑xiè3. (2分)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冥思遐想截然不同B . 感慨万分疲惫不堪C . 不求甚解由然而生D . 迷惑不解痛快淋漓4. (2分)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迷迷糊糊小心冀冀停滞不前独具慧眼B . 模模糊糊不求深解宽宏大量出人意料C . 疲倦不堪混为一谈花团锦蔟蛛丝马迹D . 美不胜收恍然大悟持之以恒芬芳扑鼻5. (2分)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B .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样子。

C . 美不胜收:美的很特殊,让人难以接受。

D .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6. (2分)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 .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B .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 . 不显眼的细小的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河南省鹤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鹤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 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24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伴随我们成长。

班级创办文学刊物,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为班刊命名】班刊向全体同学征集刊名,请你仿照示例,为班刊拟定一个名称并写出寓意。

(要求:富有文学韵味)(3 分)示例:《扬帆》寓意:人生就像渡河,我们用文学的力量,扬青春之帆,到达理想的彼岸。

我拟定的班刊名称是: .寓意:2.【寻文学之味】下面是班刊的刊首语,请完善其中的字词。

(4分)语文教材是个宝库。

在书中,我们欣赏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感受自然的魅力;我们看到史铁生母亲身患重病却关心瘫huàn的儿子,体会母爱的伟大;我们赞颂白求恩同志以身殉职的精神,铸造高尚的品格;我们知道科学家用怪 dàn 不经的方法做实验,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我们想象皇帝穿新装的情景,评价随声附和的大臣,感悟人生哲理。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 xún héB. xùn hèC. xún huóD. xùn hé.(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瘫 huàn 怪 dàn 不经3.【品诗文之美】依照你的理解,补充完整古诗。

(8分)类别古诗文名句绘景“①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峨眉山月半轮秋,②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抒情李白在“③________,④____”中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________,⑥________”想象与家人相聚后的温馨场面。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积累 (共10题;共25分)1. (2分)读课文《金色花》,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人们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

B . 文中所写的孩子已经变成了金色花。

C . 赞美孩子的可爱。

D . 花儿的色彩,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花儿也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2. (2分)解释词语向神祝告祈福:________。

不被人发现的笑:________。

3. (2分)下列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我哪里比得上她呀!B . 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 . 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北京旅游呢?还是去深圳旅游?D . 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4. (1分)病句修改。

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________ 。

5. (3分)填空①剧本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包括布景、服装、人物动作等;一是人物自身的________,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

②《变脸》的作者是________。

③“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________之手。

6. (2分)默写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 ________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________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7. (2分)对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偷偷地笑)B . 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入学综合素质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入学综合素质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2019级新生综合素质调研(语文部分)Ⅰ卷(解析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请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4分)读史使人míngzhì(),读诗使人língxiù(),数学使人zhōumì(),科学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shànbiàn()。

【答案】明智;灵秀;周密;善辩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mó模.范模.样模.仿模.本B. méng 蒙.哄蒙.骗蒙.混蒙.昧C. jìn 禁.令禁.锢禁.忌禁.受D. jǐn 尽.管尽.先尽.早尽.快【答案】 D模样mú蒙骗 mēnɡ禁受 jīn3、下列成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纷至踏来矫枉过正休养生息别出心裁B.应接不暇一愁莫展众志成诚因地制宜C.相形见拙融会贯通食不果腹顶礼模拜D.余音绕粱见义思迁诲人不倦轻歌曼舞【答案】 AA 纷至沓来B 一筹莫展众志成城C 相形见绌顶礼膜拜D 余音绕梁见异思迁轻歌曼舞4、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①这篇文章很深.,不容易理解。

②这口井很深.,人们打水十分吃力。

B.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中国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C.①平时形影不离的两个人怎么就绝.交了呢?②秋天一到,来这儿欣赏枫叶的人络绎不绝.。

D.①花.言巧语迷惑不了头脑清醒的人。

②他花.了不少时间琢磨这道题。

A 深①内容深奥;②水井深度B 绝①②断C 举①抬;②全D 花①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②用;消耗5、下列各组成语,全部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是()。

(2分)A.四面楚歌三顾茅庐叶公好龙B.一叶障目退避三舍完璧归赵C.指鹿为马朝三暮四卧薪尝胆D.请君入瓮洛阳纸贵高山流水【答案】 DA 叶公好龙是寓言故事B 一叶障目是寓言故事C 朝三暮四是寓言故事6、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26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26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2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A.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助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 “凹”共有6画,笔顺是:竖,横折,横,竖,横折,横。

C. “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心如同鸿雁”。

D.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运用了比喻描写出紫藤萝盛开时的生机勃勃。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 怦怦(pēng) 攲斜(jī)黄晕(yùn)粗糙(cāo)B. 栖息(xī)菡萏(dàn)脸颊(jiá)应和(yīng)C. 着落(zhuò)蜷伏(quán)归泊(bó) 枯涸(hé)D. 祷告(dǎo)荫蔽(yìn) 匿笑(nì) 霎时(shà)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B. 学期结束前的法制报告会非常好,它对防止青少年犯罪起了重要的作用。

C. 我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D. 一些青少年患有“网瘾综合症”,专家正在有效地寻找治疗方法。

4、对文章《鹤群》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前部分勾画了鹤群的飞翔的美,后部分刻画鹤群斗争中精神的美。

B. 本文主要歌颂鹤群团结协作共同抗敌的精神。

湖北省襄阳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名著阅读专题

湖北省襄阳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名著阅读专题

名著阅读专题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一)名著阅读(6分)8.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填空题。

(4分)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

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

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选文出自《西游记》第27回,该回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我们读这个故事情节,会采用(跳读/精读)法,细细品味对话描写。

品味细节时,会感受到人物的鲜明的性格特征,唐僧,孙悟空(4分)9.下列有关名著《朝花夕拾》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许多趣事,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

B.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琐记》。

C.范爱农、衍太太、长妈妈、陈莲河都是《朝花夕拾》中叙写到的个性鲜明的人物。

D.“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是《五猖会》中描写鲁迅要去看五猖会,父亲却要他先背书的感受。

8.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精读是非不分嫉恶如仇(4分)9.B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测试语文试题(一)名著阅读。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青海省西宁市-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西宁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调研测试卷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在试卷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8分)(请将第1~4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倜獉傥(tì) 匿獉笑(mì) 缥缈獉(miǎo) 神采奕獉奕(yì)B.称獉职(chēnɡ)窠獉巢(kē)粗犷獉(ɡuǎnɡ)杞獉人忧天(qǐ)C.殉獉职(xùn)贮獉蓄(zhù)蜷獉伏(juán)人迹罕獉至(hǎn)D.恍獉惚(huǎnɡ)温驯獉(xùn)狭隘獉(ài)怅獉然若失(chà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眩耀 滑稽 咄咄逼人 截然不同B.憔悴 酝酿 大相径庭 害人听闻C.鉴赏 热忱 花枝招展 怪诞不经D.慷慨 狡猾 神通广大 翻来复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獉獉獉獉,勇挑重担。

B.这些树很久没有修剪了,长得参差不齐獉獉獉獉。

C.见异思迁獉獉獉獉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因为他们缺少坚定的目标和坚持到底的决心。

D.开拓者们毅然选择扎根这不毛之地獉獉獉獉,用他们独有的热情和生命力不断向前推进,最终将这片“无人区”变成了产业新城。

4.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冰心,现代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

B.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往往使用敬辞,如用“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用“令尊”尊称对方的母亲,这样称呼显得有礼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鲜艳新鲜寡廉鲜耻B.解散押解解甲归田C.强求牵强强词夺理D.宁静宁愿息事宁人2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

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

B.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前线,武警消防官兵首当其冲,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C.很快,风趣幽默的马克·吐温声名大噪,成为全国知名的演说家,他的作品也脍炙人口。

D.中学生活五光十色,其中一定有许多人、事、景、物拨动过你的心弦,也一定有许多喜、怒、哀、乐让你不能忘怀。

3 . 下列文常明显有错误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它与《史记》合称中国的“史学双璧”。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抒情长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神话色彩。

C.《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是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捕捉老师日常生活琐事,包括饮食起居、会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片段组合的形式烘托出一个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D.《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4 . 下列语境中说话得体的一项。

A.你对一位获奖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B.你已经交了作业,科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你让我交两遍不成?”C.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D.你对夜深仍在大声说话、喧闹的邻居说:“不要讲话了,我们需要休息了。

”5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我们周围的事物,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作出智慧的判断。

__再把它加到技能中去,这样就__有技能,__有判断能力,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社会一定非常欢迎你,___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能力的人。

A.如果既又因为B.所以要么要么因为C.如果要么要么因此D.所以既又因此二、字词书写6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诗意的生活,你让我如此美丽!是你,让我摆脱了枯zào____,给我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乐趣;是你,让我以轻松自在的心态征服了一座座知识“大山”……学会诗意地生活,暂时远离xuān____闹的世界。

冲上一杯绿茶,看着茶叶在热水中上下翻腾,舒展开quán____缩的身子,清呷____一口,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泉贾平凹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

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

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还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

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

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

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

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欢喜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树多年的游子回来了。

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

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里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

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

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

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

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

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燃尽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

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仅仅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我有些不能自已了。

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

”我肯定地说。

“我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7 . 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展开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 . 文章开头说“很是伤感”,第四自然段又说一腔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作者伤感流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9 . 小儿将树桩比作一口泉,“我”觉得小儿的发现很伟大,你觉得这个比喻好吗?为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10 . 文章最后说“谛听”“生命的水声”,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凌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竞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

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

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妹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

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景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⑦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

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3日04版(有删改)11 . 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2 . 有人认为将第④⑤段和第⑥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3 . 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①段提到“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表明这则例子虽已被反复用过,但每次引用都足以让人震撼。

B.选文笫①段中画线句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第⑤段中武亦妹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

D.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⑥段针对一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

14 . 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

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味而士气涣散、训练消极,长官为此头痛不已。

在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后,士兵很快就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

四、文言文阅读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