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多光束干涉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应用光是一种波动现象,其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干涉现象,即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叠加形成新的光波。

这种光的干涉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实验和工程中,为我们带来了很多重要的科学进展和实用技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光的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

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的电场振动方向及振幅会发生相互影响,产生干涉现象。

在干涉中,当光波相位差为整数倍的情况下,它们将会加强,形成明纹;当相位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它们将会相互抵消,形成暗纹。

这种明暗间隔的变化,便是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利用干涉现象,科学家们可以测量光波的频率、波长以及相位差等重要参数,为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光的干涉现象还常常应用于光学仪器的设计和制造中。

例如,在光学显微镜中,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使光波在两个镜片之间发生干涉,可以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类似地,激光的干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干涉仪、激光干涉测量仪器中,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距离测量和表面形貌测量。

除了科学研究和光学仪器之外,光的干涉现象在现代技术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学传输系统中,光的干涉技术可以用于实现光纤通信的高速和高密度传输。

通过将光波分成多束进行传输,并利用干涉效应来实现信息的编码和解码,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效率。

此外,光的干涉现象还在光学计量、光学成像、光谱分析等许多领域展现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比如,在光学计量中,通过干涉技术可以实现微小长度的测量,例如测量纳米级别的薄膜厚度;在光学成像中,通过干涉技术可以实现超分辨率成像,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在光谱分析中,通过干涉技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光谱测量,以获得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总结起来,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应用为我们揭示了光的性质和行为,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和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我们对光学科学的认知,推动光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多光束干涉现象的分析

多光束干涉现象的分析

多光束干涉现象的分析在物理学中,干涉现象是一种光的波动性质的表现。

而多光束干涉现象则是指多个光束相互干涉的现象。

多光束干涉现象的研究对于了解光的波动性质、光的干涉现象以及光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多光束干涉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干涉。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互叠加形成新的波纹图案的现象。

在干涉过程中,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干涉条纹。

干涉现象是光波的一种波动性质,它可以通过干涉实验来观察和研究。

对于多光束干涉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双缝干涉实验来进行研究。

双缝干涉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干涉实验,它的原理是将光通过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狭缝,使得光波在缝口处发生干涉。

当光波通过两个缝口后,它们会形成一系列交替的明暗条纹,即干涉条纹。

这些干涉条纹的形成是由于光波的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所引起的。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的宽度和间距随着缝宽和缝间距的变化而改变。

这是因为干涉条纹的宽度和间距与光波的波长以及缝宽、缝间距等因素有关。

当光波的波长较小,缝宽和缝间距较大时,干涉条纹的宽度和间距也会相应增大。

相反,当光波的波长较大,缝宽和缝间距较小时,干涉条纹的宽度和间距会减小。

除了双缝干涉实验,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实验来观察多光束干涉现象。

例如,利用多个反射镜或折射镜,可以将光束引导到一个共同的点上,从而形成干涉现象。

这种实验常用于研究激光的干涉特性。

激光是一种具有高度相干性的光,它的波长和相位非常稳定,因此可以产生非常清晰的干涉条纹。

多光束干涉现象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学仪器中,多光束干涉现象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形状和表面特性。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推断出物体的形状和表面的高低变化。

这在光学测量和光学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多光束干涉现象还可以用于光学通信和光学计算等领域。

在光学通信中,多光束干涉可以用于增强光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效果。

多光束干涉原理

多光束干涉原理

多光束干涉原理
多光束干涉是一种光学现象,它是由多束光线相互干涉而产生的。

多光束干涉原理是基于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现象的基础上的,它在物理学和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多光束干涉中,多束光线相互叠加,形成干涉条纹,通过对干涉条纹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到有关光波的信息,从而揭示光的波动性质和光的传播规律。

多光束干涉的原理可以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来进行解释。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一束单色光照射到两个非常接近的狭缝上,光通过狭缝后形成的波前会发生相干叠加,产生干涉条纹。

这些干涉条纹的出现是由于两束光线在空间中相互叠加形成了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这种干涉现象可以用来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和光的传播规律。

多光束干涉的原理还可以通过光的波动性质来解释。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质。

当多束光线相互叠加时,它们会形成交替的明暗条纹,这是由于光的波动性质导致的。

光的波长决定了干涉条纹的间距,而光的相位差决定了干涉条纹的明暗程度。

通过对干涉条纹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到有关光波的信息,如波长、频率、相速度等。

多光束干涉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光学显微镜中,可以利用多光束干涉原理来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从而观察微小的细节。

在光学干涉仪中,多光束干涉原理被用来测量光的波长、频率和相速度等参数。

在激光干涉测量中,多光束干涉原理被用来测量物体的形状、表面质量和位移等。

总之,多光束干涉原理是基于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现象的基础上的,它在物理学和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多光束干涉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揭示光的波动性质和光的传播规律,为光学技术和光学仪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26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及其应用1

126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及其应用1

A
(t ) (i ) '' A tt ( A ) , (i ) tt (t ) 1
n0 n n0
w A(i)
1
h
2
r, t
r’ , t’
振幅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满足:
A
(t )r 1 2
' e tt r '2 ( A)( i ) ei ,
'2
i
( A)
r r 和tt 1 r
p
(t ) ' '4 (i ) i 2 A3 tt r ( A ) e , ' 2
L’
p
P点光强为: A( t )tt ' r '2( p 1) ( A)( i )
tt )*
I
(t )
A A
(t )

1
ei ( p 1)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Fabry-Pérot interferometer 为了得到十分狭窄、边缘清晰、十分明亮的干涉 条纹,采用位相差相同的多光束干涉系统。 一、实验装置
面光源 s 放在透镜L1的 焦平面上 。
接收屏s’放在透镜L2的 焦平面上。 透明板G1//G2,其相向的 平面上镀有高反射膜, 要求镀膜表面很平(两 反射平面的平面度不超 过1/20—1/100波长)。
e e
多光束干涉原理在薄膜理论中的应用
薄膜:在玻璃或金属等基片的光滑表面上, 用物理、化学方法生成的透明介质膜。 薄膜的用途:增强原基片的光学性能,如 增强透射率、增强反射率、调整光束的光 谱分布等
第十二章作业
P.334 第1、2、3、6、8、9、10、11、15
I (t ) / I (i )

光学中的干涉与多光束干涉

光学中的干涉与多光束干涉

光学中的干涉与多光束干涉光学干涉是指当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由于光波的叠加作用所产生的干涉现象。

干涉是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光学实验和仪器制造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干涉的基本原理以及多光束干涉的应用。

一、干涉的基本原理1. 杨氏双缝干涉杨氏双缝实验是干涉理论的重要实验,通过杨氏实验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干涉现象。

杨氏双缝实验的装置由一个光源、两个狭缝和一块屏幕组成。

当光通过两个狭缝后,形成两个发散的光线,然后在屏幕上相互叠加。

当两个光线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叠加后的光强增强,形成明纹;当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光强减弱,形成暗纹。

这种现象就是由光的波动性质决定的。

杨氏实验揭示了光的波动性以及干涉现象的本质。

2. 条纹及干涉图案干涉产生的光强现象在屏幕上形成一系列的条纹或图案,这些条纹或图案被称为干涉条纹或干涉图案。

干涉图案的形态取决于光源的性质、入射光线的波长、干涉体的形状等多种因素。

常见的干涉图案有等厚干涉、等倾干涉和牛顿环等。

二、多光束干涉多光束干涉是指当多束光线相遇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与双光束干涉相比,多光束干涉更加复杂,产生的干涉效果也更加丰富。

1. 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是分析多光束干涉的重要工具。

该原理指出,任何一个波前上的点都可以看作是一组次级波源,它们在空间中发射出的波是相干的,它们的振幅在重叠区域产生干涉。

利用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我们可以解释和分析多光束干涉的特性。

2. 多光束干涉的应用多光束干涉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和光学测量中。

例如,在激光干涉仪中,利用多束激光的干涉,可以精确测量物体的形状和表面的平整度。

另外,在光栅、光波导等光学器件中,多光束干涉也发挥重要作用。

三、干涉的研究与发展干涉作为光的波动性质的体现,一直以来都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干涉的理解和应用也越来越深入。

例如,近年来,人们利用干涉技术研究光的相位特性、光的量子特性等新兴领域,为光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光束干涉实验

多光束干涉实验

多光束干涉实验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观察多光束干涉现象,掌握多光束干涉的原理2、了解激光的频谱结构,掌握扫描干涉仪的使用方法以及测定其性能指标的实验技能3、测量并计算平行平面干涉仪的腔长、自由光谱区以及精细常数4、用平行平面扫描干涉仪对He-Ne 激光器进行模式分析二、实验原理1、多光束干涉F —P 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分振幅干涉原理实现不等强度多光束干涉,产生细锐条纹的典型仪器。

干涉仪主要是由两块平行放置的平面板所组成。

在两个板相向的平面上镀有薄银膜或其它反射率较高的薄膜。

如果两个平行的镀膜面之间的间隔固定不变,则该仪器称为F —P 标准具。

如果两个平行的薄膜面之间的间隔可以改变,则该仪器称为F —P干涉仪。

上图表示的是一束入射角为1i (折射角为2i )的光束的多次反射和透射。

形成振幅依次递减的相干光。

这些透射光束都是相互平行的,如果一起通过透镜,则在焦平面上形成干涉条纹。

每相邻的两束光在到达透镜的焦平面上的同一点,彼此的光程差都相等 为:2=2n h c o s i δ由此引起的位相差2=2/=4n h c o s i /πδλπλΦ 由计算可以得出透射的光强为:224sin (/2)1(1)t I I R R =Φ+-0I 为入射光强。

R 为镜子的反射率。

同一入射角的入射光经F—P干涉仪的透镜会聚后,都位于透镜的焦平面的同一个圆周上,以不同入射角入射的光,就形成同心圆形的等倾干涉条纹。

镀膜面的反射率越大,干涉条纹越清晰明锐,这是F—P干涉仪比迈克耳逊干涉仪的最大优点。

F—P干涉仪的两相邻透射光的光程差的表达式和迈克耳逊干涉仪完全相同,这决定了这两种圆条纹的间距,径向分布等很相似。

只不过F—P干涉仪是振幅急剧递减的多光束干涉,后,而迈克耳逊干涉仪是等振幅的双光束干涉,这一差别使得F—P干涉仪的条纹及其细锐。

F—P干涉仪和标准具所产生的干涉干涉条纹十分清晰明锐的特点,使其成为研究光谱线超精细结构的有力工具。

搭建多光束干涉仪的步骤与应用技巧

搭建多光束干涉仪的步骤与应用技巧

搭建多光束干涉仪的步骤与应用技巧干涉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光的相位差及波长等性质。

其中,多光束干涉仪是一种高级的干涉仪,能够实现多光束的干涉,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本文将介绍搭建多光束干涉仪的步骤及一些应用技巧。

一、硬件准备要搭建多光束干涉仪,首先需要准备一些硬件设备。

其中最基本的包括:光源、分光镜、反射镜、棱镜等。

光源应选择稳定的激光光源,用于产生平行光束;分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分为多道,保持光路径一致;反射镜用于将光束进行反射和调整方向;棱镜可将光束进行分散。

在选择硬件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稳定性、精度和波长范围等因素。

不同的实验需求可能需要不同的设备组合,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进行选择。

二、光路设计搭建多光束干涉仪的关键在于光路设计。

良好的光路设计能够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首先确定基本的光路结构,通常是选择光源与分光镜的相对位置。

光源与分光镜之间的距离应适当,既能保证足够的光强,又能保证光路的稳定性。

其次,需要确定各个光学元件的位置和角度。

反射镜和棱镜的位置和角度调整将影响干涉仪的分辨率和稳定性。

在调整光学元件时,可以使用激光对准仪等工具,以确保光束的精确对准。

三、实验操作在搭建多光束干涉仪后,需要进行实验操作。

以下是一些应用技巧供参考:1. 调整器件:在进行实验前,要对干涉仪的各个部件进行仔细调整。

特别是光源的方向、分光镜的倾斜角度等要保持稳定,以确保光路的一致性。

2. 调整分束比:根据实验需求,可以调整分光镜的分束比例。

分光镜的倾斜角度和反射率都会影响到分束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3. 注重环境:多光束干涉仪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尽量避免环境中的振动、温度变化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对于精确测量至关重要。

4. 干涉图像处理:多光束干涉仪产生的干涉图像可能会比较复杂。

在处理图像时,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四、应用技巧多光束干涉仪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多光束干涉的实验验证与应用

多光束干涉的实验验证与应用

多光束干涉的实验验证与应用多光束干涉是一种光学现象,它是指当两个或多个光束相互交叠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这种干涉现象广泛应用于实验验证和科学研究中,例如测量光的波长、验证光的干涉性质以及研究光的传播特性等。

下面将介绍一种多光束干涉的实验验证与应用。

实验方法:实验需要的器材有一个激光器、一块分束板、展光透镜、空物投影仪和一块屏幕。

首先将激光器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使其发出的光束通过半反射的分束板。

分束板上的一部分光经过反射板后通过透镜展宽,形成一束展宽光束;另一部分光经过透镜展宽后形成另一束展宽光束。

这两束光经过一定的路径延迟后重新相遇,最后在屏幕上产生干涉条纹。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屏幕上出现了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于两束光的相位差引起的,相位差的大小决定着干涉条纹的亮暗程度。

当两束光的相位差为整数倍的波长时,会出现明条纹;而当相位差为半整数倍的波长时,会出现暗条纹。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透镜与分束板之间的距离,控制两束光的光程差,从而改变干涉条纹的条数或密度。

当透镜与分束板的距离增加时,光程差也随之增加,条纹的条数或密度也会相应增加。

这样可以验证光的干涉性质,即干涉条纹的条数或密度与光程差有关。

应用:多光束干涉实验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多光束干涉可以用于测量光的波长。

通过改变两束光的光程差,我们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的变化,进而计算出光的波长。

这在光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外,多光束干涉还可以用于研究光的传播特性。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态和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光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等信息。

这对于研究光的性质和光传输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多光束干涉还可以应用于光学测量和显微领域。

通过干涉条纹的变化,我们可以测量物体的形状和表面的偏差等参数。

这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总结:多光束干涉是一种重要的光学现象,通过实验验证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光的性质、传播特性和测量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平板反射出的各个光束的复振幅
2020/4/4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从平板反射出的各个光束的复振幅
n0 0
n
n0
1 2 34
h
E01r rE0i E02r r'tt'E0ieiδ E03r tt'r'3 E0iei2δ
E0lr tt'r'(2l 3)E0iei(l 1)δ
根据菲涅耳公式,可以证明 r r' tt' 1 r 2
(2)条纹锐度与反射率 R 有关
在 It / Ii ~ 曲线上,若用条纹的半峰值全宽度 = 表征干涉条纹的锐度,则如图所示。
It Ii 1
1
2
2mπ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2)条纹锐度与反射率 R 有关

' 2m
2
时,
1
(2m )
1 2
1 F sin2 (
2)
2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2)条纹锐度与反射率 R 有关
(1)光强分布与反射率R有关 R很小时,干涉光强的变化不大,即干涉条纹的可见度很低。 当R增大时,透射光暗条纹的强度降低,条纹可见度提高。 控制R的大小,可以改变光强的分布。
(2) 条纹锐度与反射率R有关
随着R增大,极小值下降,亮条纹宽度变窄。 在R很大时,透射光的干涉条纹是在暗背景上的细亮条纹。
(1)互补性 I r It I i
反映了能量守恒的普遍规律。即在不考虑吸收和其它 损耗的情况下,反射光强与透射光强之和等于入射光强。 若反射光因干涉加强,则透射光必因干涉而减弱,反之亦 然。即是说,反射光强分布与透射光强分布互补。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2)等倾性
由爱里公式可以看出,干涉光强随 R 和 变化。在特 定的 R 条件下,干涉光强仅随 变化,也可以说干涉光强只
)
I
2
It
1
F
1
sin2 (
)
I
2
反射光、透射光强与入射光强的关系式,常称为艾里公式
类似地,也可得到透射光强与入射光强的关系式:
式中
F
4R (1 R)2
精细度,描述干涉条纹 的细锐程度
4/4/2020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4. 多光束干涉图样特点
(1) 互补性
Ir It Ii
反映了能量守恒的普遍规律。即在不考虑吸收和其它损 耗的情况下,反射光强与透射光强之和等于入射光强。
• 实际上光束在平板内会不断地 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
n0 0
n
n0
1 2 34
h
4/4/2020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平行平板多次反射、折射 对反射光、透射光在无穷 远处或透镜焦平面上的干 涉均有贡献;
反射率较高的平板,需考 虑多光束干涉;
平行平板多光束干涉
由于光束在平板内会不断地反射和折射,而这种 多次反射、折射对于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干涉都有贡献, 所以在讨论干涉现象时,应讨论多光束干涉。
小,可以改变光强的分布。
It 1 Ii
0
π
F 0.2 R 0.046
F 2 R 0.27
F 20 R 0.64 F 200


R 0.87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2)条纹锐度与反射率 R 有关 随着 R 增大,极小值
下降,亮条纹宽度变窄。
It 1 Ii
0
π
F 0.2
R 0.046
涉条纹则是在亮背景上的细暗条纹,由于它不易辨别, 故极少应用。
F sin2
Ir
1
F
2
sin2
2
Ii
反射光形成亮背景下线暗纹
反射光形成亮条纹条件及其光强
(2m 1)
I r max
F 1 F
Ii
m 0,1,2,
反射光形成暗条纹条件及其光强
2m m 0,1,2, I r min 0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R E 0i (1 R ) R E 0iei (Rei )n n 0
E 0r
(1 ei ) R
1 Rei
E 0i
反射光在P点合成光场的复振幅
4/4/2020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3. 平行平板多光束的光强分布
由I=E·E*, 得到反射光强与入射光强的关系为
F sin2 ( )
Ir
1
2
F sin2 (
从而有
F sin2 ( ) 1
4
若 F 很大(即 R 较大), 必定很小,有sin /4 /4 ,
F ( /4)2 =1 ,因而可得
4 21 R (52)
F
R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2)条纹锐度与反射率 R 有关
4
21 R
(52)
F
R
显然,R 愈大, 愈小,条纹愈尖锐。
It 1 Ii
与此相反,反射光的干涉条纹则是在亮背景上的细暗条 纹,由于它不易辨别,故极少应用。
能够产生极明锐的透射光干涉条纹, 是多光束干涉的最 显著和最重要的特点。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谢谢!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1. 双光束干涉的不足与多光束干涉
实际上平行平板的双光束干涉现象只是在表面 反射率较小情况下的一种近似处理。
反射光干涉 4
100
0.963.84 =3.7
96 0.0496=3.84
Δ
2nh
cos2
2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1. 双光束干涉的不足与多光束干涉
• 平行平板双光束干涉,仅是在 表面反射率较小情况下的一种 近似处理。
若反射光因干涉加强,则透射光必因干涉而减弱,反之 亦然。即是说,反射光强分布与透射光强分布互补。
(2) 等倾性
由爱里公式可以看出,干涉光强随R和变化。
在特定的R条件下,仅随变化。
r
2 2nh cos
也可以说干涉光强只与光束 倾角有关,这正是等倾干 涉条纹的特性。
4/4/2020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关系
r r'
r 2 r'2 R (有的用)
tt' 1 r 2
tt' 1 R T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所有反射光在P点叠加,其合成场复振幅
E0r E01r E0lr l2
E 01r tt'r '(2l E 3) 0iei(l 1) l 2
令n l -2 E0r
E 01r tt'r 'E 0iei r '2nein n 0
4/4/2020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由平板表面反射系数、透射系数与 反射率、透射率的关系
r2 r'2 R
tt' 1 R T
几个量的关系
复振幅—E 强度—I
I=E·E*
光从周围介质射入平板时的反射系数为r,透射系数 为t,光从平板射出时的反射系数为r′,透射系数为t′.
由平板表面反射系数、透射系数与反射率、透射率的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n0 0
n
n0
1 2 34
h
2. 平行平板多光束的光场分布
• 相邻两反射光之间的光程差为
相位差为
2nh cos
2
n0 0
r
2
2 2nh cos
2
n
相邻两透射光之间的相位差为
t
2
4
nh cos
n0
1 2 34
h
设光从周围介质射入平板时的反射系数为r,透射系数为 t,光从平板射出时的反射系数为r′,透射系数为t′.
F 2 R 0.27
F 20 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64 F 200


R 0.87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2)条纹锐度与反射率 R 有关 但因,透射光强的极大 值与 R 无关,所以,在 R 很大时,透射光的干涉条纹
是在暗背景上的细亮条纹。
ItM
Ii
I
tm
1 1 F
Ii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2)条纹锐度与反射率 R 有关 与此相反,反射光的干
透射光形成亮条纹条件及其光强
It
1
F
1 sin2
2
Ii
2m m 0,1,2, I t max I i
透射光形成暗条纹条件及其光强
(2m 1)
m
0,1,2,I t min
1 1 F
Ii
透射光形成暗背景下线亮纹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3) 透射光的特点
透射光强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横坐标是相邻两
观察到的等倾条纹是一 组同心圆环。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3) 光强分布的极值条件
• 爱里公式
F sin2
Ir
1
F
2
sin2
2
Ii
反射光形成亮背景下线暗纹
反射光形成亮条纹条件及其光强
(2m 1)
I r max
F 1 F
Ii
m 0,1,2,
反射光形成暗条纹条件及其光强
2m m 0,1,2, I r min 0
透射光束间的相位差 ,纵坐标为相对光强。
It 1 Ii
F 0.2 R 0.046
F 2
F 20 R 0.64
R 0.27 F 200
R 0.87
0
π


表面反射率R对透射光强的分布的影响:不影响
极大值;影响极小值。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由图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1)光强分布与反射率 R 有关 当 R 增大时,透射 光暗条纹的强度降低,条纹可见度提高。控制 R 的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