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变化PPT(共27页)
合集下载
第10课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共38张)PPT课件

时210千米。新干线建成以后,从东京到大阪乘火车只需要3小时
20分钟,比原来节约了大约一半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
畅销世界的日本电子产品
19
日本现代化的汽车生 产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0
2005
成 非 常 任 理 事 国
年 日 本 跻 身 安 理
会
21
小泉美梦
22
先 进 的 空 军 力 量
23
装 备 尽 量 的 陆 战 部 队
15
2、日本发展的过程
(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 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世界上第二号资本主义大国。
(2)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 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6
3.日本发展的表 现
•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加强。
火星探测器
5
退役的航天飞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
思考:战后(50~70年代)西欧经 济出现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 欧洲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 •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 美国的大力扶植;
7
二、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大伤元气,国际地位 显著下降;美苏冷战;西欧在美国的 援助下,通过政策调整,利用自身优 势,经济迅速发展,50~70年代西欧经 济持续繁荣。
第10 课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
1
美国是世界上最 为富强的国家。
2
总的来看,战后美国 经济发展呈现出 ( 周期性 )特点:
高速发展与停 滞不前交织在 一起
《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两极格局下的世界PPT课件3

远眺图使用说明
1、远眺距离为1米-2.5米(远眺图电脑版比纸质 版小,距离相应缩短),每日眺望5次以上,每次 3—15分钟。
2、要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高 度标准为使远眺图的中心成为使用者水平视线的 中心点。
3、远眺开始,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 的感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每一层的绿白线 条。
2.美国经济衰退时期〔70年代〕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1973〕 表现 经济危机〔石油价格〕
“滞胀〞阶段〔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 上涨、 〕
3.80年代,美苏争霸剧烈,美国政府调整政策,大 力开展高技术军事工业,经济开展弊端显露;受到 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10欧分
20欧分
50欧分
99版欧元系列 1欧元
2欧元
99版欧元系列
10欧元 50欧元
5欧元 20欧元
99版欧元系列
200欧元
100欧元 500欧元
新欧盟总部大厦与欧盟旗帜
欧盟的作用及影响:
1. 对成员国:欧盟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密切合作,有利 于成员国经济开展和国家平安防务,也有利于提高 成员国国际地位。
〔2〕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 经济的开展。
3.日本开展的表现
• 随着经济的开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日本的 国际地位也得到加强。
• 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地举办了第18届奥运会。 • 20世纪七八时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
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 国的关注和不安。
三、日本经济的开展
1.原因
〔1〕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 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 需要,开始扶植日本。 〔3〕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 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开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完整版PPT

影响因素:
(1)根本原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 (2)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经济危机和战争的影响,工人阶级的斗争;(4)资产积极有识之士的改革; (5)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新要求;
认识: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社会矛盾;资本主义之所有主 动的进行自我调节,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又是为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较量不得不采取的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 会主义的一些好的经验。
1. 含义:人民资本主义是资本企业经营模式的一种调整,属于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不改变所有制性质,企业的决 策权仍然掌握在少数股东手中
2. 影响:反映了资本社会化趋势,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更多剩余价值。 (三)经营者革命
1. 含义: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即企业的所有者一般不再 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而是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企业管理。
主要目标
债和通货膨胀
交替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赤字财 政政策
无法摆脱滞涨,凯恩斯主义失灵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
经济回升并逐步增长,但出现高赤字、高国 债、高利率、高贸易逆差并存局面
பைடு நூலகம்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自主的经济政 策
解决了赤字和失业问题。美国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没有改变,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依然 占据支配地位,美国仍然是富裕与贫困,竞
的私有化浪潮
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
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发展
联邦德国
实行“社会市场经济”
日本
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 完善社会保障
(1)根本原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 (2)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经济危机和战争的影响,工人阶级的斗争;(4)资产积极有识之士的改革; (5)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新要求;
认识: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社会矛盾;资本主义之所有主 动的进行自我调节,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又是为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较量不得不采取的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 会主义的一些好的经验。
1. 含义:人民资本主义是资本企业经营模式的一种调整,属于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不改变所有制性质,企业的决 策权仍然掌握在少数股东手中
2. 影响:反映了资本社会化趋势,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更多剩余价值。 (三)经营者革命
1. 含义: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即企业的所有者一般不再 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而是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企业管理。
主要目标
债和通货膨胀
交替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赤字财 政政策
无法摆脱滞涨,凯恩斯主义失灵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
经济回升并逐步增长,但出现高赤字、高国 债、高利率、高贸易逆差并存局面
பைடு நூலகம்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自主的经济政 策
解决了赤字和失业问题。美国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没有改变,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依然 占据支配地位,美国仍然是富裕与贫困,竞
的私有化浪潮
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
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发展
联邦德国
实行“社会市场经济”
日本
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 完善社会保障
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概述(PPT 47页)

有效政策,如: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 就业,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②利用美国的援助 材料二:1948-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
济支援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成功 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
③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材料三: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
欧洲的联合
99版欧元系列
你还知道关 于欧盟的哪些 知识?
欧洲的联合
1986年5月29日正 式悬挂,会旗为天蓝色 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 的星,这12颗星围成一 个圆圈,代表欧盟的12 个国家。制作会旗的目 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 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 欧洲联盟和欧洲统一性 的印象。
美国、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 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
高新技术成果刺激了 美国经济的发展。
1、战后的繁荣
——第一阶段:五六十年 代 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
特点:
原二因战:后,美国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 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阿波罗登月计划
顶尖的太空技术
从太空看地球
阿 波 罗 登 月 工 程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 主义的自我调节;
主要原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
重要原因: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政治经济实力大增。
美国经济发展的主 要特点——具有明显的 周期性发展的特点,即 经济的高速发展总是与 经济的停滞不前交织在 一起。
想一想:
学习了本课内容,谈谈对我国经济发 展有哪些启历史示与?现实都证明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对经济的宏 观管理; 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 大力发的展生教存育发,展且至提关倡重终要身。教育,加大科 技投资力度; 刺激、鼓励、保护企业进行竞争,改革经 济体制,发展新兴产业;
②利用美国的援助 材料二:1948-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
济支援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成功 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
③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材料三: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
欧洲的联合
99版欧元系列
你还知道关 于欧盟的哪些 知识?
欧洲的联合
1986年5月29日正 式悬挂,会旗为天蓝色 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 的星,这12颗星围成一 个圆圈,代表欧盟的12 个国家。制作会旗的目 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 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 欧洲联盟和欧洲统一性 的印象。
美国、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 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
高新技术成果刺激了 美国经济的发展。
1、战后的繁荣
——第一阶段:五六十年 代 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
特点:
原二因战:后,美国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 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阿波罗登月计划
顶尖的太空技术
从太空看地球
阿 波 罗 登 月 工 程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 主义的自我调节;
主要原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
重要原因: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政治经济实力大增。
美国经济发展的主 要特点——具有明显的 周期性发展的特点,即 经济的高速发展总是与 经济的停滞不前交织在 一起。
想一想:
学习了本课内容,谈谈对我国经济发 展有哪些启历史示与?现实都证明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对经济的宏 观管理; 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 大力发的展生教存育发,展且至提关倡重终要身。教育,加大科 技投资力度; 刺激、鼓励、保护企业进行竞争,改革经 济体制,发展新兴产业;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
冷战开始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美国开始扶持日本。1951年,美国与日本签订了片面的对日和约,日本被纳入美国世界战略的轨道。日本为美国在亚洲进行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军需物资,大发战争财。1955年,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战前水平。1956年,日本与苏联恢复正常邦交,并在这一年加入联合国。此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人类开始向信息时代迈进。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堂小结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欧洲的联合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美国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就。1946年,世界上第
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美国经济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日本发展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冷战开始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美国开始扶持日本。1951年,美国与日本签订了片面的对日和约,日本被纳入美国世界战略的轨道。日本为美国在亚洲进行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军需物资,大发战争财。1955年,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战前水平。1956年,日本与苏联恢复正常邦交,并在这一年加入联合国。此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人类开始向信息时代迈进。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堂小结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欧洲的联合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美国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就。1946年,世界上第
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美国经济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日本发展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高中必修二历史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件(27张PPT)(共27张PPT)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回顾: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1)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的时代,进入政府大
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战后西方国家存在着哪些社会问题?
目的: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有序
特点:指导性(不是指令性)
△思考:有了经济计划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不是计划经济?
不是,因为计划经济的特点一是经营管理高度集中,企业没 有自主权,二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三是用排斥市场的指令 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资本主义用市场和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企业是独立 自主的经济实体,其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 ,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和指导,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
一些大企业通常把股票划分数百万份上市销售,同时鼓励公司职工个人购 买。如20世纪末,美国约有70%的人直接或间接持有股票。1986年,日本 持股人数为2210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0%,日本东芝公司每个工人都 拥有公司的股票。
德国的西门子公司,1996年营业额达118亿马克,但西门子家族只 拥有公司股票的4%左右就控制了西门子公司。 美国的股票总值中,占 90%的居民只有11%的股票,而10%的最富有者占了63%的股票。小股 东虽有权参加股东大会,但不能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施加影响。 【思考】持股人数的不断增长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 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 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活总值的16% ;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回顾: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1)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的时代,进入政府大
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战后西方国家存在着哪些社会问题?
目的: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有序
特点:指导性(不是指令性)
△思考:有了经济计划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不是计划经济?
不是,因为计划经济的特点一是经营管理高度集中,企业没 有自主权,二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三是用排斥市场的指令 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资本主义用市场和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企业是独立 自主的经济实体,其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 ,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和指导,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
一些大企业通常把股票划分数百万份上市销售,同时鼓励公司职工个人购 买。如20世纪末,美国约有70%的人直接或间接持有股票。1986年,日本 持股人数为2210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0%,日本东芝公司每个工人都 拥有公司的股票。
德国的西门子公司,1996年营业额达118亿马克,但西门子家族只 拥有公司股票的4%左右就控制了西门子公司。 美国的股票总值中,占 90%的居民只有11%的股票,而10%的最富有者占了63%的股票。小股 东虽有权参加股东大会,但不能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施加影响。 【思考】持股人数的不断增长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 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 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活总值的16% ;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优秀ppt课件

二、日本的崛起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 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 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 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
材料四 2004年8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 示,他将出席联大会议期间要求联合国考虑吸收 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人民日报》 惟美国马首是瞻
第 3课
考试要求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 治大国地位的表现;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一、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
问题探究
①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材料一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 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政府投资
机遇 美国扶持和朝鲜战争的机遇
二、日本的崛起
②依据下列材料,指出战后日本 外交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分 析导致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材料一 如右图,这是美国占领 日本后,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会见 日本天皇时的合影。
材料二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 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 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 谓的“多边自主外交”。——瑞龙网《史海纵横》
对世界
冲击两极格局,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一、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
知识框架
一、 从 欧 洲 共 同 体 到 欧 洲 联 盟
①经济原因: ②政治原因: ③历史渊源:
1、走向联合的原因
2、走向联合的过程
①对欧洲的影响:
3、走向联合的影响
②对世界的影响:
一、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
真题演练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第一阶段:1945-1973,经济持续发展(发展的黄金时代)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执政时期第二阶段:1974-1982年,经济衰退时期,危机与“滞胀”尼克松、福特、卡特执政时期第三阶段:1983-1990年,调整复苏期,经济持续低速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但债务负担沉重里根执政时期第四阶段:1991-2001年,改革繁荣时期,经济持续稳定繁荣调整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克林顿时期战后的西欧和日本1、英国实行“混合市场经济”(1)形成时期:1945-1979政策: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特征:①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②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③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2)初步发展(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货币主义政策(3)进一步发展(2009以后):“多市场,少政府”成为其经济发展的趋势。
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1)背景:二战后,政府干预力度加大(2)方针: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3)方式: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4)手段:财政、税收、价格(5)影响:法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3、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1)建立:1949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2)特征: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3)结果:成为西欧经济的“炼头”4、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1)背景:二战后初期,实行统制经济体制(2)形成:2005中期以后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3)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4)结果: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经济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2)关键: 实现充分就业
(3)运用:(二战结束-60年代末)
A、杜、艾政府的政策 B、肯、约政府的政策
繁荣 赤字 国债
通 胀 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
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 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 %,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 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
杜鲁门
(1945-1953)
艾森豪威尔
(1953-1961)
——注重解决就业问题,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肯尼迪(1961-1963)
约翰逊(1963-1969)
“新边疆”
“伟大社会”
——大规模的财政赤字作为经常性政策
2、70年代的滞胀
• 原因:
(1)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出现 经济危机(根本原因) (2)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引发石油危机(直接原因)
年后)
1975
一、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1)一种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 (2)两个经济学派:货币、供给学派 (3)四个经济发展时期:二战结束-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4)九位总统:杜、艾、肯、约、尼 福、卡、里、克
1、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末
凯恩斯主义
(1)主张: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
复习提问:
罗斯福新政最为深远的影响是什么?
开创了国家干预 经济的新模式, 逐渐形成了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增长率(%)
“黄金时代” (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末)
“滞胀” 调整复苏“新经济”再次 (70年代) 低速增长 时代 衰退
(80年代)(90年代) (2001
时代) 通胀
70年代 80年代
尼、福 凯恩斯
卡
主义
里根
货币学派★ 供应学派★
P.135 P.135
凯恩斯主 义失灵
复苏回升 通胀缓解
“滞胀”
赤字、 国债、 逆差
90年代
克林顿 (综合两者)
P.136
“新经济” 贫富 时代 分化
二、美国的新经济(知识经济)--经济运行机制变化
1946年生于阿肯色州一小店主家庭。法学博士学 位。1976年,当选州司法部长1979年,任阿肯色 州州长,被新闻界称为“孩子州长”。1992年以 压倒性优势获胜,击败布什,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
• 特点: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 具体表现:
低生产,高失业,高通货膨胀
尼克松
(69-74)
福特(74-77) 卡特(77-81)
——交替使用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的政策
凯恩斯主义的失灵
3、80年代的复苏
(1)货币学派:控制货币发行、反对政府过多干预
供给学派:减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 共同点: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经济。
1.时间:克林顿执政期间 (20世纪90年代)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 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福利国家 新经济(知识经济)
第三产业(服务)
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理解二战 后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体会各国根据本 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英国、法国的经 济模式”阅读内容
(2)运 用:
削减开支紧缩货币
支 生产停滞
里 根(81-
经济回升、持续增长、膨胀与失89业)缓解
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高贸易逆差
4、90年代的新经济
克林顿的经济政策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1)宗旨: (2)目标: (3)措施: (4)结果:
克林顿(1993-2001)
请回答:
(1)克林顿政府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主要是指 什么政策?其宗旨是什么?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有反对过度的干预
克林顿通过实施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推行改革,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克林顿的第一 个总统任期(1993——1996年)四年内,美国经济的 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6% ,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的 水平,财政赤字连续四年下降,由1993年的2900多亿 美元降至1996年的1160亿美元,总共减少了60%左右。 失业率则从上台时的7.1%降到1996年的5.1%,还创 造了1000万个就业机会。……再此期间,美国的高科 技产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
(2)克林顿政府的这一措施为什么被称为“第三条道路” 这一政策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道路
克林顿通过实施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推行改革,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克林顿的第一 个总统任期(1993——1996年)四年内,美国经济的 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6% ,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的 水平,财政赤字连续四年下降,由1993年的2900多亿 美元降至1996年的1160亿美元,总共减少了60%左右。 失业率则从上台时的7.1%降到1996年的5.1%,还创 造了1000万个就业机会。……再此期间,美国的高科 技产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克林顿通过实施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推行改革,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克林顿的第一 个总统任期(1993——1996年)四年内,美国经济的 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6% ,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的 水平,财政赤字连续四年下降,由1993年的2900多亿 美元降至1996年的1160亿美元,总共减少了60%左右。 失业率则从上台时的7.1%降到1996年的5.1%,还创 造了1000万个就业机会。……再此期间,美国的高科 技产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
(3)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一、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阶段
主要 总统
经济理 主要经 实 践 论依据 济政策 结 果
主要 问题
二战后 至60年 代末
杜、艾 肯、约
凯恩斯 主义★
高度繁 赤字、 P.134 荣(黄金 国债、
(2)关键: 实现充分就业
(3)运用:(二战结束-60年代末)
A、杜、艾政府的政策 B、肯、约政府的政策
繁荣 赤字 国债
通 胀 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
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 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 %,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 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
杜鲁门
(1945-1953)
艾森豪威尔
(1953-1961)
——注重解决就业问题,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肯尼迪(1961-1963)
约翰逊(1963-1969)
“新边疆”
“伟大社会”
——大规模的财政赤字作为经常性政策
2、70年代的滞胀
• 原因:
(1)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出现 经济危机(根本原因) (2)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引发石油危机(直接原因)
年后)
1975
一、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1)一种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 (2)两个经济学派:货币、供给学派 (3)四个经济发展时期:二战结束-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4)九位总统:杜、艾、肯、约、尼 福、卡、里、克
1、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末
凯恩斯主义
(1)主张: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
复习提问:
罗斯福新政最为深远的影响是什么?
开创了国家干预 经济的新模式, 逐渐形成了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增长率(%)
“黄金时代” (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末)
“滞胀” 调整复苏“新经济”再次 (70年代) 低速增长 时代 衰退
(80年代)(90年代) (2001
时代) 通胀
70年代 80年代
尼、福 凯恩斯
卡
主义
里根
货币学派★ 供应学派★
P.135 P.135
凯恩斯主 义失灵
复苏回升 通胀缓解
“滞胀”
赤字、 国债、 逆差
90年代
克林顿 (综合两者)
P.136
“新经济” 贫富 时代 分化
二、美国的新经济(知识经济)--经济运行机制变化
1946年生于阿肯色州一小店主家庭。法学博士学 位。1976年,当选州司法部长1979年,任阿肯色 州州长,被新闻界称为“孩子州长”。1992年以 压倒性优势获胜,击败布什,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
• 特点: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 具体表现:
低生产,高失业,高通货膨胀
尼克松
(69-74)
福特(74-77) 卡特(77-81)
——交替使用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的政策
凯恩斯主义的失灵
3、80年代的复苏
(1)货币学派:控制货币发行、反对政府过多干预
供给学派:减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 共同点: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经济。
1.时间:克林顿执政期间 (20世纪90年代)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 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福利国家 新经济(知识经济)
第三产业(服务)
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理解二战 后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体会各国根据本 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英国、法国的经 济模式”阅读内容
(2)运 用:
削减开支紧缩货币
支 生产停滞
里 根(81-
经济回升、持续增长、膨胀与失89业)缓解
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高贸易逆差
4、90年代的新经济
克林顿的经济政策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1)宗旨: (2)目标: (3)措施: (4)结果:
克林顿(1993-2001)
请回答:
(1)克林顿政府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主要是指 什么政策?其宗旨是什么?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有反对过度的干预
克林顿通过实施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推行改革,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克林顿的第一 个总统任期(1993——1996年)四年内,美国经济的 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6% ,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的 水平,财政赤字连续四年下降,由1993年的2900多亿 美元降至1996年的1160亿美元,总共减少了60%左右。 失业率则从上台时的7.1%降到1996年的5.1%,还创 造了1000万个就业机会。……再此期间,美国的高科 技产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
(2)克林顿政府的这一措施为什么被称为“第三条道路” 这一政策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道路
克林顿通过实施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推行改革,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克林顿的第一 个总统任期(1993——1996年)四年内,美国经济的 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6% ,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的 水平,财政赤字连续四年下降,由1993年的2900多亿 美元降至1996年的1160亿美元,总共减少了60%左右。 失业率则从上台时的7.1%降到1996年的5.1%,还创 造了1000万个就业机会。……再此期间,美国的高科 技产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克林顿通过实施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推行改革,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克林顿的第一 个总统任期(1993——1996年)四年内,美国经济的 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6% ,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的 水平,财政赤字连续四年下降,由1993年的2900多亿 美元降至1996年的1160亿美元,总共减少了60%左右。 失业率则从上台时的7.1%降到1996年的5.1%,还创 造了1000万个就业机会。……再此期间,美国的高科 技产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
(3)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一、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阶段
主要 总统
经济理 主要经 实 践 论依据 济政策 结 果
主要 问题
二战后 至60年 代末
杜、艾 肯、约
凯恩斯 主义★
高度繁 赤字、 P.134 荣(黄金 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