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体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运用;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教学。

2.体育教学的设计能力。

能够合理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合理选择与设计,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的组织程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准确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有效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处理体育课堂中安全和突发事故的能力。

4.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

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

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动兴趣、动机、表现有关知识,掌握提高体育教学的心理知识和干预手段;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评价;熟悉学校课余体育活动、训练与竞赛的特点、组织与实施等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原则、过程与方法,掌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内容,了解我国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熟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2024年中学初三体育中考考试方案

2024年中学初三体育中考考试方案

2024年中学初三体育中考考试方案一、考试目的体育中考是为了评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动作技能。

二、考试内容1. 体育理论知识考查:包括体育养生、体育运动知识、体育规则等。

2. 体育技能考查:包括基本动作技能(如跑、跳、投、射等)、专项技能(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3. 体育游戏与项目考查:包括各类体育项目的规则、技能和战术。

三、考试形式1.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

2. 技能考试:采用实际操作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动作技能。

3. 游戏与项目考试:采用实际操作的形式,考查学生在实际游戏和项目中的运用能力。

四、考试要求1. 理论知识考试:考查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与体育相关的问题。

2. 技能考试:考查学生的基本动作技能和专项技能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完成各种动作。

3. 游戏与项目考试:考查学生在实际游戏和项目中的技能和战术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技能和战术来实施游戏和项目。

五、考试时间和地点1. 考试时间:体育中考一般在上午进行,考试时间为2小时。

2. 考试地点:体育中考一般在学校体育馆或操场进行。

六、考试评分和得分方式1. 理论知识考试的评分方式:根据学生的答题结果,给予相应的得分。

2. 技能考试的评分方式:根据学生的动作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得分。

3. 游戏与项目考试的评分方式:根据学生在游戏和项目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得分。

七、考试后的评价和总结1. 考试后,学校将对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评价,给予相应的奖励和鼓励。

2. 考试结束后,学校将对本次考试进行总结,针对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体育中考的质量。

高考体育理论考试大纲

高考体育理论考试大纲

高考体育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高考体育理论考试是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考察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涵盖了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运动训练和运动管理等方面。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高考体育理论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共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总分100分。

1. 客观题(占总分的80%)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等,旨在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情况。

每题分值一般为1-3分。

2. 主观题(占总分的20%)主观题主要为简答题和论述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每题分值一般为5-10分。

三、考试内容高考体育理论考试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进行设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体育科学基础知识- 运动生理学:人体结构与功能、运动耗氧量及呼吸代谢等。

- 运动生物力学:人体平衡、运动力学及运动技能分析等。

- 运动心理学:运动动机、运动技能习得与认知、运动焦虑与注意力控制等。

- 运动训练学:训练原理与方法、训练负荷与效果评价等。

2. 体育教育理论- 体育目标、内容与方法:体育教学目标与分类、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等。

- 体育教育评价与测量:体育评价体系与方法、体育测试与测量工具等。

- 儿童与青少年体育教育:身体素质训练、运动技能发展与教学等。

3. 运动训练与管理- 运动训练:训练计划与实施、训练负荷与监测、运动员伤病与康复等。

- 运动管理:体育组织与领导、运动队建设与管理等。

四、备考建议1. 理论知识学习认真复习教材,注重基础概念和理论的掌握。

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2. 刷题巩固多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

分析错题原因,强化薄弱环节的复习。

3. 做笔记总结将重点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或笔记形式,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定期复习笔记,加深印象。

4. 和同学讨论利用小组讨论或结对学习的方式,相互交流、讨论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

《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

《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一、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二、适用专业及层次《学校体育学》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大纲主要适用于海南省“专升本”学生,即想要报考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省内各校所有专科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入学选拔考试。

三、总体要求本课程从体育对人的培养与促进人发展的角度,将体育置于整个教育和人体运动之中认识与把握,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怎样认识学校体育?怎样设计与实施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什么是和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本课程通过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历史,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概念及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介绍等,试图让学生理解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学校体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在理解体育教学的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选取、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体育教学的设计及体育学习评价。

本课程还根据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际,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做法在教学中给予阐释,以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认知。

四、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题型比例基本概念题:约占10%;判断题:约占10%;填空题:约占20%;选择题:约占20%;简答题:约占20%;综述题:约占20%。

六、考试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⒈考试内容⑴古代社会的体育。

⑵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

⑶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⑴理解与掌握各体育教育思想的内容。

⑵了解原各体育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年代、社会背景与发展标致及代表人物。

⑶了解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体育课程的新特征。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⒈考试内容⑴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的发展。

⑵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的发展。

⑶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⑷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

⑷掌握基本概念。

⒉考试要求⑴掌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及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初中体育考试大纲

初中体育考试大纲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体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运用;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教学。

2.体育教学的设计能力。

能够合理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合理选择与设计,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的组织程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准确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有效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处理体育课堂中安全和突发事故的能力。

4.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

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

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动兴趣、动机、表现有关知识,掌握提高体育教学的心理知识和干预手段;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评价;熟悉学校课余体育活动、训练与竞赛的特点、组织与实施等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原则、过程与方法,掌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内容,了解我国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熟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体育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体育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体育复习提纲)一、简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高中毕业生必须参加的考试之一,旨在评估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学业水平。

本提纲旨在帮助学生备考体育科目。

二、考试内容1. 体育知识- 运动常识: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常见运动项目的要求和特点等。

- 健康知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运动对身体的影响等。

- 训练原理:身体各系统的训练原理、训练方法等。

2. 运动技能- 球类运动: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的基本动作技术和战术要领。

- 田径运动:跑步、跳远、投掷等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训练方法。

- 游泳:不同泳姿的动作要领和训练要点。

- 其他运动项目: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等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规则。

三、复方法1. 查阅教材:仔细阅读体育教材,理解各个运动项目的规则和要求。

2. 刷题练:使用题集或在线平台进行大量的题目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实际训练: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实际操作,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运动技能。

4. 观摩比赛:参观或观看体育比赛,了解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应用。

四、备考建议1. 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研究情况,合理安排复时间,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复。

2. 重点攻克难点:重点复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和技能,加强练和训练。

3. 合作研究:与同学一起组队进行复,共同讨论和解答问题,提高研究效果。

4. 注意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作息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五、考试注意事项1. 注意时间分配:根据考试时间合理分配答题时间,控制答题节奏。

2. 仔细审题:在答题前仔细审题,确保理解题意,避免做错题。

3. 清晰书写:答题时要清晰书写,尽量避免模糊不清的情况。

4. 答案准确:回答问题时要准确、简明扼要,尽量不出现错误答案。

六、参考资料1. 高中体育教材2. 题集和辅导书籍3. 体育比赛观摩记录以上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体育复习提纲,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中考体育考试大纲详细解析

2024年中考体育考试大纲详细解析

2024年中考体育考试大纲详细解析2024年中考即将来临,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试科目,体育考试对学生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和准备体育考试,本文将详细解析2024年中考体育考试大纲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科目和总体要求2024年中考体育考试分为两个科目,分别为体能测试和项目实践。

体能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而项目实践则着重于学生在某个具体项目上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体育考试的总体要求是根据中考体育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学生在备考中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体能测试内容和要求体能测试是中考体育考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024年体能测试内容包括跳远、引体向上、800米长跑等项目。

学生需要通过这些项目来展现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1. 跳远跳远是测试学生爆发力和灵活性的项目之一。

根据大纲的要求,学生需要以前脚掌起跳,完成一次跳远动作。

跳远的成绩将根据学生起跳的位置和着地位置来判定。

2. 引体向上引体向上是测试学生上肢力量和体能的项目。

学生需要以双手握住引体向上器材,臂部完全伸展,然后通过上拉下压的动作完成一次引体向上。

完成的次数将作为考核标准。

3. 800米长跑长跑是测试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的项目之一。

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标准完成800米的跑步,用时将作为考核标准。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跑步策略,全力以赴完成考试。

三、项目实践内容和要求除了体能测试,学生还需要进行项目实践考核。

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的不同,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项目进行实践。

1. 项目选择学生可以从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实践。

学生在选择项目时应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

2. 实践要求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和协作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技术动作来展示自己在该项目上的水平和能力。

云南中考体育大纲

云南中考体育大纲

云南中考体育大纲
作为全国第一个把中考体育分值提升到100分的省份,云南省又于近日出台了《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体育100分的详细构成首次曝光。

按照《方案》的设计,中考体育将由原来的“三年一考”变为“一年两考”。

具体来说,体育考试分三年6次进行,每学期均采用“随时考”和“定时考”相结合的方式。

“随时考”是指学生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在规定时间范围内随时与考务人员预约考试。

“定时考”是指在规定时间范围内,以学校为单位,按每间隔3周组织开展一次测试。

学生中考体育100分由初一20分、初二40分、初三40分三部
分构成。

每学年得分均由上学期得分、下学期得分和竞赛加分组成。

体育考试内容将包括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体质健康监测和竞赛加分四部分。

具体构成详见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体育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根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体育学科的考试内容为: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素质,突出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着重考查考生对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与运用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问题的能力;考查是否具备从事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专业素养的能力。

考查目标具体如下:
1、考查考生对学校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及重要文件的了解程度。

2、考查考生对《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版)》所要求的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以及安徽省目前使用的中学教科书、教师用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与测试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考查考生对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专业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

4、考查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等专项技能知识、竞赛的组织、裁判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5、考查考生对中学体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范围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一)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
1.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2.了解学校体育的产生、发展和学校体育目标。

3.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操作的方法与内容要求。

4.掌握体育与健康课、早锻炼、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5. 掌握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6. 了解竞技体育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7. 掌握常用训练法的特点及运用方法。

8.掌握发展中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手段及基本要求。

9. 掌握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10. 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和阶段特征。

11. 掌握体育道德的内涵,知晓怎样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12. 掌握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和方法。

13. 掌握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知识。

(二)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
1.了解和掌握解剖学姿势、基本切面与基本轴、解剖学方位术语。

2.掌握运动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

运动系统及主要骨骼肌的名称、运动特点以及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3.了解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以及体育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

4.掌握心血管系统的构成、功能,以及体育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

5.掌握肌肉活动时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6.了解身体素质的生理基础。

7.掌握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规律。

8.掌握青少年、女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9.了解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

10.掌握肥胖的判定指标与方法
11.了解简单判断疲劳的方法,掌握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12.掌握营养素的概念和三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懂得合理膳食。

13.掌握体育与健康课、早锻炼、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医务监督与要求。

14.掌握运动损伤、重力休克、溺水等的原因、症状、预防与处理方法。

15.理解健康的概念及影响的主要因素。

16.掌握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和方法。

第二部分专业技能知识
(一)田径(短距离跑中长跑跨栏跑接力跑蹲踞式、挺身式跳远跨越式、背越式跳高掷实心球侧向滑步推铅球)1.了解田径运动的定义、内容和功能。

2.掌握田径场地器材的基本知识。

3.掌握跑、跳、投的技术原理、动作要领及教与学策略。

4. 掌握田径运动常用训练方法及课余运动训练的基本要求。

5.掌握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并能结合实际组织、编排校田径运动会。

(二)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
1.了解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健身价值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3.掌握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战术和训练方法及课余运动队训练的要求。

4.掌握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能合理的组织、编排学校球类竞赛活动。

5.能利用各种球创编球操与游戏。

(三)体操类(徒手体操健美操技巧单杠双杠支撑跳跃)
1.了解体操运动的分类及体操类运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2.掌握各项体操运动的技术原理、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3.了解体操运动中保护与帮助的意义,掌握常用方法。

4.了解体操组织竞赛与编排、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5.了解体操运动项目的场地要求,掌握安全防范措施。

6.掌握体操基本动作的组合与编排。

7. 了解团体操的创编原则与方法。

(四)武术(健身拳、形神拳太极拳短器械-刀术或剑术)
1.了解武术的分类及基本知识,理解技术动作的攻防意义及武术运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2.掌握武术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3.掌握武术的图解知识及识图方法。

4.了解武术组合动作创编的原则与方法。

5.了解武术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第三部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
1.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2.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与目标。

3.掌握中学相应水平阶段的课程内容及要求。

4.掌握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建议”的内容。

5.了解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关于“模块教学、选项学习和学分制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6.了解体育教学的特点、规律和原则。

7.掌握中学制订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具体要求。

8.掌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9.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与结构。

10.掌握选项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11.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12.能科学合理地制订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13.能结合实际条件进行教学设计。

14.能综合运用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和教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15.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学片段设计。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课程与教学论约占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