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清单
轨道交通建设相关文件

轨道交通建设相关文件上级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建市〔2006〕248号《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生产工作督查要点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生产工作评价细则《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66号)《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住建部《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苏州地方性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装配式彩钢板活动房安全管理的通知》(苏建质〔2006〕35号)苏州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控制暂行规定(苏建质〔2007〕18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建筑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实施意见(苏建筑〔2008〕6号)《关于加强轨道交通工程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通知》(苏建安监[2008]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工程盾构进出洞作业风险控制的通知》(苏建质[2008]51号)《关于加强轨道交通工程关键工序节点验收工作的通知》(苏建质[2008]58号)《关于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机吊装作业安全管理的规定》(苏建质[2009]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门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高处作业吊篮等设备安全使用管理的若干规定苏建安监〔2009〕22号关于加强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的若干规定苏建安监〔2010〕3号。
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省市人大常委会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012年9月25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2年12月3日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本市轨道交通管理,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维护乘客合法权益,促进轨道交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轨道交通,是指本市地铁、轻轨等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第三条轨道交通是社会公用事业,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多元投资、配套建设、集中管理、规运营、安全便捷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轨道交通建设的领导,统筹和协调本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涉及的重大事项,并确定专门机构负责督办推进。
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项目审批管理工作。
市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地面配套路网系统建设的统筹,并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的协调、监督和管理。
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督管理。
公安机关负责维护轨道交通治安秩序,对轨道交通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市国土规划、城管、安监、价格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轨道交通有关管理工作。
轨道交通沿线区人民政府(包括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管委会,下同)按照规定的职责负责轨道交通有关工作。
第五条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单位由市人民政府依法确定。
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负责轨道交通运营的日常管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有关部门和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就轨道交通面的执法建立联动机制,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查处;不属于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管辖围的,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第六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支持轨道交通发展,保护轨道交通设施,维护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秩序。
供电、供水、排水、供热、供气、通信等相关单位,应当优先保证轨道交通的需要,保障轨道交通正常建设和运营。
国家对地铁的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保障地铁安全、高效、便捷,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公共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铁的建设、运营、管理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三)高效运营,优质服务;(四)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五)依法管理,公开透明。
第四条国家铁路局负责全国地铁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铁的监督管理。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铁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
第五条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劳动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六条地铁建设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规划相协调。
第七条地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二)线路走向、站点设置;(三)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四)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五)环境保护、安全防范措施;(六)运营管理方案;(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第八条地铁建设应当依法进行招标投标,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地铁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
第十条地铁建设完成后,应当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运营与管理第十一条地铁运营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营管理人员;(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营设施设备;(四)有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五)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营资金。
第十二条地铁运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运营许可证,并在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运营。
第十三条地铁运营单位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确保地铁设施设备安全可靠;(二)保证地铁运营安全、高效、便捷;(三)提供优质的乘客服务;(四)定期对地铁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五)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2011年5月25日西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2011年7月22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批准 2011年8月9日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5号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维护乘客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设施保护及其管理等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城市快速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第四条城市轨道交通应当遵循统一规划、优先发展、规范服务、安全运营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中的重大问题。
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建设、国土、交通、市政、公安、安监、文物、市容园林、城管执法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相关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区、县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配合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和设施保护工作。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是社会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经营单位由市人民政府依法确定。
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履行社会公用事业的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负责运营范围内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执法人员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持有效执法证件。
第七条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保护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秩序。
供电、供水、排水、供热、供气、通信等相关单位,应当优先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用电、用水、用热、用气、通信等需要,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正常建设和运营。
第八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实行政府投资与多渠道筹集相结合。
鼓励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投资建设和经营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1. 前言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内部或城市与城市之间,通过轨道交通工具(如地铁、轻轨等)进行运输和交通的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
2.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法该法规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法律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和运营。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内容: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条件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和监管轨道交通车辆和设备的安全要求轨道交通票价和收费标准的制定轨道交通运营秩序和服务质量的监督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办法该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内容:轨道交通行车规范和信号系统的要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和员工的安全培训和资质要求轨道交通车辆和设备的安全检测和维护要求轨道交通事故的处理和调查程序轨道交通安全监督和应急处理的措施4.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权益保护办法该法规主要用于保护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乘车环境。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内容:乘车秩序和礼仪的规范乘客信息保护的措施乘客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乘客投诉和申诉的处理程序乘客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5.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该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内容:轨道交通线路和车站周边的环境保护措施轨道交通车辆和设备的环保要求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的控制轨道交通能源消耗的减少和节约措施轨道交通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6. 城市轨道交通执法监督办法该法规主要用于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顺利运营。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内容:城市轨道交通执法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城市轨道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城市轨道交通违法行为的投诉和举报渠道城市轨道交通执法部门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城市轨道交通执法结果的公开和监督机制7. 结语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城市交通的有序运行和乘客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地铁行业相关法律规定(3篇)

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日益迅速。
为了规范地铁行业的运营管理,保障公众出行安全,促进地铁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地铁行业相关的法律规定。
以下是对这些法律规定的概述和分析。
一、基本法律法规概述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公共交通法》《城市公共交通法》是我国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法律,其中对地铁行业的规定主要包括:- 地铁规划与建设:要求地铁建设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确保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 运营管理:规定地铁运营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保证地铁运营安全。
- 票价与乘车服务:规定地铁票价应当合理,并公布票价标准;运营企业应当提供良好的乘车服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对地铁行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 安全生产责任:地铁运营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 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
- 事故处理:规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企业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有关部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适用于地铁运营中的各类合同关系,如运营合同、广告合同等:- 合同订立:要求合同当事人遵循公平、自愿、等价、诚实信用的原则。
- 合同履行: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 合同变更与解除: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合同当事人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
二、地铁行业具体法律规定1. 地铁建设与规划- 规划审批:地铁建设前,需由城市规划部门审批其规划方案。
- 建设标准:地铁建设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包括车辆、信号、供电等设施。
- 环境保护:地铁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地铁运营管理- 运营资质:地铁运营企业需取得相应的运营资质。
- 安全管理:地铁运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 应急预案:制定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福州市轨道交通条例

福州市轨道交通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6.12.02•【字号】•【施行日期】2017.01.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正文福州市轨道交通条例(2016年10月26日福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2016年12月2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轨道交通管理,促进轨道交通建设,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
本条例所称轨道交通设施,是指轨道交通的轨道、隧道、高架道路(含桥梁)、车站(含出入口、通道)、通风亭、车辆、车站设施、车辆段、机电设备、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等设施。
第四条轨道交通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安全运营、规范服务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轨道交通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轨道交通综合协调机制,统筹解决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安全等重大事项。
第六条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市发展和改革、城乡规划、财政、国土资源、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管、公安、消防、价格、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轨道交通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轨道交通沿线的县(市、区)人民政府以及高新区管委会等机构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协助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安全管理等有关工作。
供电、供水、排水、供气、通信等相关单位,应当保障轨道交通正常建设和运营的需要。
第七条依法确定的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单位依照本条例分别负责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开发等工作。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清单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工程标准清单一、法律类1、X合约法2、X招标投标法3、X建筑法4、X土地治理法5、X平安生产法6、X消防法7、X劳动法二、行政法规类1、建设工程质量治理条例2、建设工程平安生产治理条例3、建设工程平安生产许可证条例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治理方法5、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治理条例4、工程建设工程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5、X关于特大平安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三、政府规章类1、工程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方法2、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3、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4、工程建设工程堪察设计招标投标方法5、建筑工程工程设计招标投治理方法6、工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方法7、招标公揭公布暂行方法8、工程建设工程自行招标试行方法9、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公布依法必须招标目招标公告的媒介10、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治理暂行方法11、住宅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标准编制规则》的通知〔建标[202X]159号〕12、住宅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治理暂行方法》的通知建质[202X]42号四、地方规定类1、《X市地铁建设工程平安生产治理暂行方法》公布部门: X市X公布文号: 杭政办[202X]18号2、《关于进一步强化地铁建设平安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公布部门: 住宅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文号: 建质电[202X]118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X市建委、规划委、交通委,X市建设交通委、规划局,X市建委、规划局,X市建委、规划局。
3、《X市地铁建设治理暂行方法》公布部门: X省X市人民政府公布文号: X市人民政府令第234号,自202X年7月1日起施行。
4、《X市轨道交通治理条例》[202X]于202X年9月28日批准,自202X年1月1日起施行。
5、《X市轨道交通治理条例》最新版202X年11月21日修订通过,自202X年1月1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工程规范
清单
一、法律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二、行政法规类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5、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三、政府规章类
1、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方法
2、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
3、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4、工程建设项目堪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5、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招标投管理办法
6、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
7、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
8、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
9、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目招标公告的媒介
10、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标准编制规则》的通知
(建标[2011]159号)
1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42号
四、地方规定类
1、《杭州市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杭州市政府
发布文号: 杭政办[2011]18号
2、《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布部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文号: 建质电[2008]118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北京市建委、规划委、交通委,上海市建设交通委、规划局,天津市建委、规划局,重庆市建委、规划局。
3、《杭州市地铁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4号,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4、《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008]
于2008年9月28日批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5、《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最新版
2013年11月21日修订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五、工程规范类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2006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108—2001
6.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0. 《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
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12.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1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50299-1999
1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5.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6. 《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7.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8.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9.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20.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2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2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2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27.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
2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29.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2006
30.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3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4.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35.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36.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37. 《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T2098-2007
38.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
3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40. 《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7-2007
41. 《工程试验仪器校验方法》TGX001-086-2008
42.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50328-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