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山东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 (一)

山东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 (一)山东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语文是中考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考查学生的词汇积累和文化素养,还要求学生具备点面结合的分析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为帮助学生备考,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山东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级总复习。
第一部分听力(计25分)1.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共5小题,每小题1分)2.听长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共5小题,每小题1分)3.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
(共5小题,每小题1分)4.听短文写作,完成下列句子。
(共5小题,每小题1分)5.听短文,填入所缺的单词。
(共5小题,每小题1分)第二部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运用(计45分)1.单项选择。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2.完形填空。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3.阅读理解。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4.任务型阅读。
(共5小题,每小题1分)第三部分写作(计30分)1.作文。
(计30分)总体来说,这次考试难度适中,整体考察范围广,对考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针对考试内容,我们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听力部分:多进行听力练习,在听的过程中要夯实自己的语音基础,熟悉每个音节的发音,注意抓住关键词并加强细节记忆,多开展听后练习,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运用:积累固定搭配和词汇,多进行语文综合运用复习,同时也要多进行模拟测试,提高考试策略和应试技巧。
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多读好文,多背诵优美的语段和名言佳句,多进行写作实践,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有选择地模拟考试,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构思和表达。
总之,提高语文素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要时刻关注考试动态,备考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2004.内江市】(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8.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4分)9.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面进行了描绘(3分)10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用课文原句填空)(2分)答案:(一)11分7.B8.4分,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意合即可)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句子对,有错别字给1分)9.3分,天下独绝1分,山、水各1分10.2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二、【2004.青海省】(二)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完成11—16题《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风烟俱净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窥谷忘反12.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独绝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猿则百叫无绝C.风烟俱净D.在昼犹昏皆生寒树有时见日1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1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15.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答案:11.净尽争着,竞争伸向更远的地方看,看到12.C13.清澈湍急1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15.寒远上寒山石经斜或寒蝉凄切16.D三、【2004.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江汉石油】(二)(12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诸将效①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②山陵,前左水泽。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③,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
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④士大夫⑤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注】①效:贡献,呈献,②倍:通“背”,背向,背着。
③陈:通“阵”,布阵摆开阵势,④拊循:抚慰,安抚,引申为受过训练,听从指挥。
⑤士大夫:指一般将士(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诸将效首虏,毕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B. 顾诸君不察耳/元方入门不顾C. 置之亡地而后存/且焉置士石D.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今非昔比(2)请用三“/”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3)你认为韩信用兵有什么特点?背水之战这一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答案】(1)A(2)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3)特点:不拘泥古法,实事求是;通晓士卒心理、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启示:①遇到艰难处境时,要敢于拼搏、不冒险;②处于逆填时。
如果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就难以摆脱困境。
【解析】【分析】(1)A项,两个“毕”都解释为:全、都。
B项,第一个“顾”:不过、但是;第二个“顾”:回头看。
C项,第一个“置”:置于;第二个“置”:放置。
D项,第一个“今”:这次。
第二个“今”:如今、现在。
故选A。
(2)这句话的大意是:况且我所率领的并不是平时训练有素的将士,这即是所谓的‘驱赶着街市上的平民百姓去作战’,势必非把他们置于死地,使他们人人为各自的生存而战不可!所以应该这样停顿: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3)韩信带领的不是平时训练有素的将士,因此他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战法;并且他把战士置于死地,让他们为各自的生存而战,可以看出他通晓士兵心理。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试题(含答案)

2022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①,琴瑟友之。
(《关雎》)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④,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⑥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两句写出游鱼的数量和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潭水的澄澈。
(柳宗元《小石潭记》)⑦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且富有哲理的诗句是“,”(王安石《登飞来峰》)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12分)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gōng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
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yáng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被你倾了。
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的注音。
(3分)gōng()身倾.了() yáng()问(2)将划线句改为反问句。
(2分)(3)以上选段选自(作者)的《西游记》中“”这一故事情节。
选段中提到的“令郎”是指,他最终的结局是。
(4分)(4)有人说,孙行者在本次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得有礼有节,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试结合上面文段和原著相关情节发表你的看法。
(3分)3.九年级某班以“走近中国文化之根——汉字”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3分)(1)汉字是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的形体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九年级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必修一

九年级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必修一语文试题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口口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分)(2)口口口口口,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1分)(3)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吹伤了那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王磐《朝天子.咏喇叭》)(2分)(4)《陋室铭》一文的主旨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把杜牧的《泊秦淮》默写出来。
(4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我听见有人chuòqì(),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lì(),全体都震悚起来。
(3)尽管yǎnyǎnyīxī(),他还是不情愿死。
(4)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yǐnjīngjùdiǎn()。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
C.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D.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码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受到”改为“得到”)B.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国家典藏文物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展览规模、档次、文物等级最高的一次展览。
(“规模”后加“最大”)C.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有“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
(“大多数人”前加“由于”)D.第十一届全运会,刘翔享受到了城市主干道为其封路、增派警力为其站岗,甚至在刘翔比赛时,出现了手持盾牌的防暴警察。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含解析(1)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含解析(1)一、中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来,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粵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粵自盘古”就是“粵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粵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为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岀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本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篇目)。
(2)选文中的“我”为什么会感到“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3)根据作品的内容,简要说说这篇散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也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B. 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阁下”都属于敬辞。
C. 科举考试,童生应岁试,录取人县学,称为“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
D. 边塞诗,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答案】 B【解析】【分析】B.说法有误,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都属于谦辞,“阁下”属于敬辞。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
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
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 《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D.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
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颈联,五,六句叫颔联,七,八句叫尾联。
颈联、颔联一般要对仗。
【答案】 D【解析】【分析】ABC说法正确。
D:这句话把颔联和颈联搞反了,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研究必备,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积累及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仄歪(zè)嶙峋(xún)干涸(gù)唯妙唯肖(x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亵赌鸿鹄睥睨独具XXX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参加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勇夺五金实现历史突破。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
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②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
④低头,既是正确,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③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
①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B.②③④①6.下列关于名著中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文章中没有这道题目)研究必备,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积累及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仄歪(zè)嶙峋(xún)干涸(gù)唯妙唯肖(x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亵赌鸿鹄睥睨独具XXX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参加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勇夺五金实现历史突破。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
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人教版语文中考试卷语文(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停滞(zhì)陨落(yǔn)岔开(chà)饶舌(ráo)B.婆娑(suō)灼伤(sháo)粗犷(kuàng)岑寂(chén)C.禀赋(bǐng)威慑(shè)驽钝(nú)咫尺(zhǐ))D.钦差(chāi)熹微(xī)拘谨(jǐn)窒息(zhì)【答案】B【解析】B灼伤(zhuó)粗犷(guǎng)岑寂(cé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笨拙悖谬不言而喻一劳永逸B.愤慨隘口痛心疾首稍纵即逝C.眷顾蹒跚兴致勃勃无动于衷D.鳞峋谩骂死心塌地水泄不通、【答案】D【解析】嶙峋3.下列加点成语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片花海呀,惊艳了春光,让人故步自封....。
B.央视《“歌从漓江来”2016端午特别节目》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C.烟雾缭绕,龙脊与村寨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D.他说起那年的苦难,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平常的事,却让听者潸然泪下....。
【答案】A!【解析】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B.目前,“智慧桂林”城市免费WIFI的热点数已逾9000个左右。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我市将通过实施老城区特色街区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答案】C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嫡称为“左迁”。
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③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
④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A.②③④①B.③④②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答案】B6.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B.到家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C.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四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总分顺序。
D.寓言是从神话脱胎而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如《秋水》《愚公移山》这两则寓言就颇有神话的味道。
【答案】C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下文,完成7-9题。
不能没有家梁衡;①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有三个来源,学校的知识灌输、社会实践的磨炼和家庭的熏陶培养。
家庭是这链条上的第一环。
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
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
学校教育有前提,讲纪律、讲成绩;社会教育有前提,讲原则、讲利害。
家庭里的爱,这种博大、包容的爱比社会上同志、朋友式的爱至少多出两个特点。
②一是绝对的负责。
父母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了孩子,没有隔阂、猜疑,不计教育成本。
大人是以牺牲自己的心态来呵护孩子,就像一只老母鸡硬是要用自己的体温把一颗冰冷的蛋焐成一只小鸡,并且一直保护到它独立。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小孩子不吃饭,父母会追着哄着去喂饭;不加衣服,父母追着去给他添衣。
有不懂事的孩子说:“我不吃难道你饿呀”确实,父母肚子不饿,但心中疼。
同时又因为有了这种无私的、负责的态度,才敢进行最彻底的教育,不必保留,不用多心,坚决引导孩子向最好的标准看齐,随时涤除他哪怕是最小的毛病,甚至用打骂的手段。
(A)……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成人社交场合看到某人吃相不雅,举止太俗时,就暗说:家教不好。
但说归说,这时谁也不肯去行教育责任,指破他的缺点了。
因身份不便,顾虑太多。
有些毛病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去克服,有些习惯必须在家庭环境中培养,错过这个环境、氛围,永难再补。
③二是无微不至的关怀。
因为有了动机上的无私、负责,才会有效果上的无微不至。
孩子彻底生活在一个自由王国中,他所有的潜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孩子有什么想法不会看人脸色而止步,不会自我束缚而罢休。
甚至撒娇、恶作剧也是一种天性的舒展。
这样,他的全部天才基因都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将来随着外部条件的到来,就可能长成这样那样的大家、人才,甚至伟人。
但是一进入社会教育,哪怕是最初的幼儿园教育都是某种程度的修理、裁剪、规范统一,是规范教育不是舒展教育、创造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无微不至,充分自由,将一去不复返。
当然,人总得从家庭教育升到学校教育阶段,但绝不能缺少家庭教育。
(B)④其实,家庭给人的温暖和关爱,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的教育作用还不止于孩童阶段,它将一直伴随人的终生。
表现为夫妻间、兄弟姐妹间、子女与老人间的坦诚指错、交流、开导、帮助等,这都是任何社会集体所办不到的。
(C)我们细想一下,一个人成家之后在亲人面前又不知改了多少缺点,得到了多少鼓励,学到了多少东西。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继续教育机构,但常忽略了这个终身家庭教育机构。
一个独身的人或寄人篱下的人将失去多少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⑤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家庭这个细胞它将无缘发展。
虽然,曾有志士仁人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语,但那是特殊情况,甘愿牺牲小家为了天下人都能有一个安定的家。
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牺牲前在其着名的《与妻书》中说:“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
”赵一曼烈士对儿子说:“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祖国而牺牲的。
”乱世舍小家是为救国家;盛世则要思和小家而固大家。
恩格斯说家庭就像一个苹果,切掉一半就不再是苹果。
当年林则徐说,烟若不禁,政府将无可充之银,无可征之丁。
现在如果都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社会,国家将无可育之才、可用之才。
社会要增加多少本该可以在家庭圈子里消化的矛盾。
《西厢记》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则为天下计,愿情缘血缘总相续,小家大家皆欢喜。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A.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
B.人不能缺少家庭教育。
…C.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D.盛世则要思和小家而固大家。
【答案】B8.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表述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第①段“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一句采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方法。
B.第②③段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这两段的位置可以调换。
C.第④段是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补充论述,与②③段构成因果关系。
D.第⑤段加点的“最基本”一词删掉后,不影响观点的准确表述。
.【答案】B9.下列事实论据放在原文中哪一处最恰当(2分)球王贝利少年吸烟时,被父亲发现,但父亲没打骂孩子,而是好朋友间谈话似的,向儿子解释如果抽烟喝酒就踢不好球的道理,然后让他自己决定今后怎么办。
直到许多年后,贝利向人反省说,当时要是父亲狠狠打骂他,可能会激起他的反抗。
由此可见,家人对孩子的尊重和开导,对于他的成长,以及后来在事业上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A.(A)处B.(B)处C.(C)处D.(D)处【答案】C三、古诗文阅读(16分)(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10分)言志①:《论语》颜渊、季路侍②。
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
”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治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知。
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
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做侍。
③盍:何不。
④裘:轻暖的皮袄。
⑤憾:遗憾。
⑥伐:夸耀。
⑦施:表白。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B.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C.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D.无施劳.(功劳)、【答案】A【解析】在“盍各言尔志”中“尔”是代词“你”的意思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B.愿闻子之志C.策之不以其道D.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答案】B|【解析】A、B、C三项中“之”都是代词“它”的意思,而B项中“之”表助词“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8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2、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译文:【答案】使老者安详晚年,使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13、“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
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2分)【答案】孔子:仁义子路:重情义颜渊:谦虚忠厚(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
(6分)|登幽州台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4、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15、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3分)【答案】“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
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四、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0分)16、(1)默写(每空一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①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②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③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④,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⑤,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⑥,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曾子曰:“,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⑧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答案】①雪拥蓝关马不前②不求闻达于诸侯③门前流水尚能西④会当临绝顶⑤烟笼寒水月笼沙⑥黑月压城城欲摧—⑦士不可以不弘毅⑧生子当如孙仲谋(2)课外阅读积累(每空1分,共2分)“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叙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文段中的“她”是(人物)。
【答案】《朝花夕拾》阿长五、请用正楷字体书写下列文字(5分)1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答案】略—六、综合性学习(6分)18、(1)右边是一幅楷书“永字八法”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仿照示例写出其他六法(侧、勒、弩、掠、啄、磔)中某一笔画的形象特点和技法要求。
(3分)示例一趯:钩画,好像人踢脚,全神贯注在脚尖;要求运笔短促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