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升华和凝华》ppt课件

升华和凝华 三、水的家庭成员
云、雨、雪、露、雾、霜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露:天气较热时,空气中的水蒸 汽清晨 前遇到 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 成小水珠附在它们的表面,这就是露。 (液化)
升华和凝华 三、水的家庭成员
云、雨、雪、露、雾、霜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雪:当水蒸气上升到很 冷的高空时,水 蒸 汽凝华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 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 就是雪。(凝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升华和凝 华》ppt 课件
升华和凝华 三、水的家庭成员
云、雨、雪、露、雾、霜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霜:夜晚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地 面附近的水蒸汽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 凝华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 (凝华)霜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升华和凝 华》ppt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升华和凝 华》ppt 课件
升华和凝华 三、水的家庭成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升华和凝 华》ppt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升华和凝 华》ppt 课件
升华和凝华
例1.说说下列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A.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升华和凝 华》ppt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升华和凝 华》ppt 课件
牛刀小试
6.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化现象 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 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固形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升华和凝 华》ppt 课件
不得其解。 从1月4日凌晨3时左右,罗布沙漠中开始下雪,直到第二天中午 12时, 科考队到达小河墓地前200米左右时,雪突然停了,沙丘上均匀地覆 盖着约5到10厘米的积雪,茫茫无涯。 然而,过了20分钟左右,奇怪的事发 生了:就在科考队手忙脚乱地从沙滩车上卸下器材设备,开始向小河墓地 靠近的时候,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再远望四周, 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中哪有雪的影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共21张PPT)

A
C. 由水蒸气凝固而成,出现在窗内侧
D. 由水蒸气液化而成,出现在窗外侧
冰花是北方寒冬时节,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冰 冷的玻璃窗直接凝华成的冰晶。
17
A 4.以下物态变化,都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熔化、汽化、升华 B.凝固、液化、凝华 C.凝华、凝固、汽化 D.熔化、凝华、液化
5.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地面,很 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会_熔__化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 就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汽__化__来 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 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白色气团是_水__蒸__气_遇__冷__液__化__形成的.
15
C 2、下列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升华现象(
)
A、水结冰 凝固
B、地上结了一层霜凝。华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D、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汽化(蒸发)
16
3、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
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水蒸气凝华而成,出现在窗内侧,
B. 由水蒸气凝华而成,出现在窗外侧
18
C 6、下面的几个现象中,属于凝华的现象是(
)
A.早晨有浓雾;液化
B.用钢水铸造零件;凝固
C.北方的严冬,玻璃窗内壁上结了一层冰花;
D.白炽灯丝时间用长了会变细。升华
19
7.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
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这是___液__化____现象;
8、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棒或易拉罐,上面出现一 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运输冷藏
人工降雨
11
3 神奇的干冰
“烟雾效果” 是怎样产生的?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2.4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结合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突破策略:加强实验指导、教师启发点拨,着重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
教学媒体
投影设备、教学课本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锥形瓶、瓶塞、枯树枝、樟脑丸、火柴、投影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4升华和凝华
一.实验探究-----人工造“雪”
二.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
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凝华时要放热。
三.人工降雨:
升华—→凝华—→熔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

第4节升华和凝华(泰安中考)如图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 ℃以下,不过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熔化C.汽化D.凝华【提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 ℃以下,达不到冰的熔点,故冰不会熔化;但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故是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成为水蒸气.【答案】 A【方法归纳】在解答这类题时:首先确定出物质的初始状态属于固态还是液态或气态,然后分析物质经历了物态变化后最终属于什么状态,最后由初始状态与终端状态根据物体变化的名称确定物体中间的物态变化.知识点1升华1.升华是指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属于______热过程.2.人工降雨的原理:当干冰喷入冷空气时很快__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的冷空气温度______,这时候冷空气中的________就会变成________,小冰晶变大后就会下落,假如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则会________而形成雨.知识点2凝华3.凝华是指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属于______热过程.4.霜、雾凇、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现象,直接变为______态.知识点3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5.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这六个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放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1.(桂林中考)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 ℃时也能晾干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汽化和液化B.升华和凝华C.凝固和凝华D.凝固和液化3.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准确的是()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______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5.(河南中考)如图,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衡阳中考)在自然界中出现的露、霜、电闪、雷鸣、沙尘暴等现象中,其形成过程涉及液化的有______,涉及凝华的有______.7.(天津中考)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因为樟脑片发生了() A.凝固B.升华C.液化D.汽化8.(重庆中考)如下图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A.干冰变小B.树枝上霜的形成C.干手器将手烘干D.冰雪消融9.(镇江中考)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A.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D.干冰升华使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10.(杭州中考)以下相关物态变化的表达准确的是()A.冰熔化过程中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冰水混合物温外表的“霜”是由空气度高于0 ℃中水蒸气凝华而成C.通常采用降温的D.舞台上的云雾是方法将石油气液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储存有钢罐内化碳气体11.(临沂中考)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熔化,后液化B.先升华,后凝华C.先汽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凝固1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3.(莆田中考)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4.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下图,这层霜是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挑战自我15.“打”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测.猜测: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测,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 ℃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测,请简要陈述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4节升华和凝华1.固气吸 2.升华吸收下降水蒸气小冰晶熔化 3.气固放 4.凝华固 5.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体、凝华1.C 2.C 3.C 4.凝华吸 5.升华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 6.露霜7.B8.B9.A10.B11.C12.凝华放出13.升华凝华14.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15.(1)水蒸气凝华(2)气温在0 ℃以下空气湿润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3)不能,因为没有实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比照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教学
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
难点
重点: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难点: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用具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பைடு நூலகம்
一、前提测评:
1、物质由_______转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质由_____转变为____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_____热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凝华(放热):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
2、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结论:(1)、注意“直接”。
(2)、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教后反思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体温;
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引入课题:雪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猜想:〔……〕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
二、教学过程
1、升华(吸热):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凝华(放热):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
2、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结论:(1)、注意“直接”。(2)、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今日作业 优化设计 P31页---P32页
-5℃时在窗上出现的冰花
生活中的升 华和凝华
冬天的清晨在鸡冠 花上出现的霜
樟脑球
生活中的升 华和凝华
生活中的升 华和凝华
烧黑的灯泡
想一想:看见这 只灯泡,你有什 么问题吗?
1、灯泡为什 么会变黑?
2、黑色的物 质是怎么形 成的?……
干冰简介
▲干冰即是在大气压下以零下摄 氏78.5度存在的固体二氧化碳。
固体清新剂,能散发淡淡的清香.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升华 )
人工降雨
云 (液化及凝华) 雨(熔化)
雾(液化)
霜(凝华)
雪( 凝华) 冰雹( 凝固)
露(液化)
本课小结
一.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 升华现象:樟脑片变小、冰冻衣服干了、灯泡的灯丝
变细了 二.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雾淞的形成、
液态二氧化碳冷却到-21.1℃、 压力为0.415Mpa就形成固态。
干冰吸热可直接升华为气体。
干冰密度1500Kg/m3
舞台的”烟雾“之谜
小提示: ●“烟雾”是不是气态二氧化碳? ●我们通常见到“烟雾”(即“白汽”) 是怎样形成的? ●干冰很容易发生哪种物态变化?
舞台上喷出的干冰瞬间升华, 从周围吸热,导致温度下降, 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 珠,即我们所见到烟雾。
讨论:从刚才的影片中你看到了什 么,想到了什么呢?
气
凝固 放热
固
液
•熔化 吸热
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到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到固热还是放热? 凝华呢?
物质在升华的过程中要吸热 在凝华的过程中要放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基础知识讲解】1.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升华过程中要吸热。
升华吸热可以致冷。
如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是因为冰直接升华变成了水蒸气。
放在衣箱内的樟脑丸会渐渐变小甚至消失,是因为升华变成了气体。
生活中常用升华吸热的现象得到低温,例如: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吸热来冷藏食物。
又如,舞台上用的“云”就是干冰的升华。
2.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凝华过程中要放热。
冬天的早晨教室玻璃窗上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产生的。
【典型例题】【例1】图1.5-1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的是()图1.5-1[分析]从图中情景可以看出a c d中物质“雪、冰、樟脑”都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升华现象;而b图中则出现液态的“小水珠”属液化.答案 b.[例2] 冬天的早晨,常常看到霜,霜的形成是什么现象?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又是什么现象?[分析]霜是小冰晶,是固态,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的,所以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卫生球是固态,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变小或消失,是因为它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
[解]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卫生球变小或消失是升华现象。
[例3] 在严冬温度较低的时候,窗上可以结霜,这是水蒸气______现象。
霜应结在玻璃的室______(填:“内”或“外”)侧。
[分析] 霜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遇冷放出热量凝华成小冰晶而形成,是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
[答] “凝华”、“内”[例4] 下列现象都是属于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江面上形成大雾C.水正在慢慢地结冰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分析]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这是水的蒸发所致;江面上形成大雾,这是液化现象;水正在慢慢地结成冰,这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这是钨直接变成了钨的气体所造成的,应该是升华现象。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

第4节:升华和凝华(人教版)知识点精析一、升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升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升华时要吸热。
如: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3.常见升华现象: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④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⑤用干冰制舞台上的雾、用干冰制雨。
二、凝华1.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凝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凝华时要放热。
3.常见凝华现象: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考点概览1.升华和凝华物态变化包括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物态变化在中考试卷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是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必考题;当然,升华好凝华与其他物态变化一样属于常考内容。
升华和凝华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一、干冰的利用、樟脑片的利用、灯管和灯泡发黑现象等均是升华现象;二、霜、雪、雾凇、冬天窗花的形成均是凝华现象;三、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物态变化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地球上大量能源来自太阳,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就是物态变化的体现。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物态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要特别注重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常考热点升华与凝华的判断、吸放热选择题或填空题较多一般考点用升华、凝华解释自然现象简单题、填空题较多,用规律解释现象冷门考点升华、凝华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升华、凝华的规律,出现概率较低典例精析★考点一:升华与凝华◆典例一:(2017•广元)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黑了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开发区中学王积金
【学习目标】
1.掌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
2.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预习检测】
1.物质由_______态________变成________态叫升华,这一过程要_________热.
2. 物质由_______态________变成________态叫凝华,这一过程要_________热.
3.升华的相反过程叫__________.
4.固体空气清新剂用久了会变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探究一:什么是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是特殊的物理现象,是指气态、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而直接相互转化的现象.
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做升华,而物质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则叫做凝华:例如,冰冻的衣服,冬天拿到户外过一段时间变干了,是因为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在冬天的早晨常看到的霜,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
例1:下列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早晨有浓雾
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冰.
[分析]升华现象是物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它不经过液态,因此A选项是升华现象.B选项浓雾是液化现象,它是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液滴,C选项霜是凝华现象,它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D选项是凝固现象,它是水达到凝固点,再放热形成的.
[答案]A
[变式演练]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B.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探究二:对于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的吸放热情况是如何的?
我们在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在用慢火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固态碘逐步减少,最后不见了,而盛碘容器中并没有液体出现,就是说碘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对碘加热,因此碘的升华过程是一吸热过程.接着我们停止对容器加热,慢慢地我们看到容器中的碘蒸汽遇冷又凝华成固态,附着在烧瓶壁上,相应地放出热量,即碘的凝华过程为放热过程.
例2: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分析]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迅速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细小的水珠悬浮在空气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若喷洒真实的烟雾,会污染环境,故A错;二氧化碳无色透明,根本看不到.故B错;要使空气液化需要极低的温度,也不现实,故C错.
[答案]D
[变式演练]2.用久的灯泡,为什么会变黑?
探究三:自然现象中有哪些常见的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有很多自然现象都和物理有关.其中的雾、露、云、霜、雪、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其实,雾、露、云、霜、雪、雹是水的几种物态.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都是液化现象.
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化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固体.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而形成的.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是空气中的水珠遇冷凝固而成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过程中,其外层受热熔化,并彼此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落在地上形成冰雹.
例3:古书《千字文》曾记载“露结为霜”.你认为对吗?
[分析]霜并不是由露结成的,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凝化而形成的.冬天的夜晚,地表面物体的温度迅速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物体的表面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而露是液态,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如果再凝固就会变成固体的冰球而不是霜.
[答案]不对
[变式演练]3.严冬之夜玻璃窗上的玻璃表面会结上一层冰花,它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为什么?这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综合创新】
例1:请说明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
(1)春天,冰冻的河面“开封了”.
(2)夏天,雨后柏油路面上的水很快干了.
(3)秋天,清晨树林中升起的白雾.
(4)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分析]本题把春、夏、秋、冬四季关于水的物态变化集中在一起考察,应熟记六种雾态变化的
名称,首先分析以前物质所处于何种状态,现在处于何种状态,然后分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答案](1)熔化.固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2)汽化(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水蒸气.(3)液化.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4)升华.固态的冰直接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
[规律点拨]在判断物态变化时,首先分析以前物质所处于何种状态,现在处于何种状态,然后分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例2:用棉布单层包紧一粒卫生球,用火柴对棉布点火,观察到的现象及原因是()
A.棉布球着火,开始棉布会烧破.因为棉布的着火点低于火柴火焰的温度
B.棉布球未烧着,开始棉布烧不破.因为棉布的着火点高于火柴火焰的温度
C.棉布球着火,但开始棉布并未烧破.因为卫生球受热升华,放出的萘气可燃
D.棉布球着火,开始棉布烧破,其中包着的萘也同时燃烧.因为棉布和萘的着火点都低于火柴火
焰的温度
[分析]用火柴直接对不包卫生球的棉布点火,棉布就会很快燃烧.这说明棉布的着火点低于火柴火焰的温度.但是用火柴包着卫生球的棉布球点火,棉布球会立即烧着,但棉布不会烧破.
这是因为卫生球的主要成分是萘,萘易升华成可燃性萘气的缘故.当用火柴点火时,棉布球温度升高,其中萘的熔化、汽化加剧.由于熔化、汽化的过程要吸热,因而带走了棉布上的部分热量,致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故应选C.
[答案]C
[规律点拨]在做有关物态变化的综合性题目时,要考虑到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然后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与解答.
【成长记录】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自主评价】
课堂达标,基础练习
1.升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_态,升华需要__________热;凝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_态,凝华需要_________热.
2.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_________.3.冰柜内的四壁上经常会结有很多霜,这些霜是由于__________而成的.
4.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在形成黑斑的过程中先发生_________后发生_________.5.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_________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_________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_________,汇成江河流入大海;另一部分_________涌出地表面后变成一股股清泉.
6.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_________;气压越高,沸点越_________.7.攀登喜马拉雅山顶峰的队员们,在山峰上做饭时,只能使用高压锅,否则食物就煮不熟,原因是__________.
8.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 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
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 D.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
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学中所说的物态变化的是
A.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 B.下雪后地面变的潮湿
C.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 D.水泥用水合成泥浆
课后拓展,提升能力
10.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
A.熔化、凝华 B.汽化、升华 C.液化、凝华 D.凝固、蒸发
11.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而糖在高于100℃的环境下容易变质,为了使糖不变质,下面所说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用小火沸腾较长时间 B.用猛火缩短加热时间
C.降低糖汁表面上的气体压强 D.增大糖汁表面上的气体压强
12.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物体上形成了霜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物体上形成了霜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先液化再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
13.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升华和凝华 B.凝华和液化 C.汽化和熔化 D.液化和升华
14.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在100℃时一定沸腾 B.冰在0℃时一定熔化
C.水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蒸发 D.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15.电灯泡使用的时间长了,其中的钨丝会变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升华了 B.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熔化了
C.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蒸发了 D.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液化了
16.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
17.(开放探究性题)冰箱冷冻室中的霜为什么要及时的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