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ppt详解共61页文档
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指以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的提出,源于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作为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才,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地产泡沫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已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
背景介绍中,首先需要了解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现状和发展瓶颈。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最集中的城市群之一。
这一地区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运而生。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并非突然的举措,而是在长期的政策研究和试点实践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北京、天津和河北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间联系紧密,互相依存。
促进这三地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也将推动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现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抓手。
通过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可以让京津冀地区发展共赢,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目的和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旨在推动实现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这一战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由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形成良性互动的经济发展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助于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协同发展可以借助不同地区的产业优势和技术创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京津冀一体化研究PPT培训课件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频发。这些问题不仅影 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服务一体化难题
总结词
京津冀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面临诸多难题。
详细描述
交通现状
总结词
京津冀地区交通网络发达,为区域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详细描述
京津冀地区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交通网络, 交通基础设施发达。区域内交通网络覆盖面广,连接了北京 、天津和河北的主要城市,为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提供了便利 。
生态环境现状
总结词
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WTO)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京 津冀一体化发展逐渐得到重视和推进。
02
京津冀一体化的现状
经济发展现状
总结词
京津冀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详细描述
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该地区以高端 制造业、科技产业、金融业等为主导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
THANKS
感谢观看
京津冀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北京、天津的公共服务质量较高,而河北的 公共服务质量相对较低。这种差异导致居民 在地区间流动时面临诸多不便,制约了一体 化进程的发展。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需要加 强政策协调和资源整合,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04
京津冀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加强政策协调与规划对接
政策协调
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加强京津冀地区教育合 作,提高教育质量。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精品课件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活动
分析探讨京津冀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思考:在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京津冀地区需要注意哪些 问题?京津冀地区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京津冀地区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需注意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这些 问题包括北京“大城市病”; ②区域城市体系失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悬殊 ③产业分工合作不明确; ④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交通路网不完善,区域核 心城市与周边地区联系薄弱;
中图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
4.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课程目 标
学习目 标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举措为例,运用不同类 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和突破的重点领域。 掌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重点) 京津冀各自独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为先进的生产力
生态环保 三地协同发展,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要提高资源节约、 一体化 集约利用,提升京津冀生态系统承载力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定位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协同治理路径
思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有几条? 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P89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有三条:交通协同发展、产业协同发展、 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示意 长江黄金水道布局示意
案例研究
长江经济带地理背景
思考: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是什么?
长江经济带覆盖范围大(横跨我国东、中、 西三大区域)、交通便捷程度高、区位优势 明显、资源储量丰富且种类多样、工业基 础雄厚、产业聚集、城市密集、是全国农 业生产区和工业大走廊等。
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示意 长江黄金水道布局示意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4.国家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
的是 C
A.平衡京津冀区域发展
B.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
C.减轻首都人口压力
D.吸引国内外投资
5.从长远来看,下列企业中最适宜入驻
A 雄安新区的是
A.生物制药
B.钢铁冶炼
C.农产品加工
D.建筑材料
03 长江经济带地理背景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 州、云南等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 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6、水资源:主要供水源是地下水。
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诱发地面沉降、 地裂缝等。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7、海岸线:在京津冀
地区近700千米的海岸线 上,坐落着天津港、秦皇 岛港、唐山港(唐港区、 曹妃甸港区)、黄骅港等 天然不冻海港,海运条件 便利,岸线资源丰富。
长江经济带既是我国重要的产业聚集带,也是全国的农业主产区和工业大走 廊。这里的粮食产量、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都占到全国的40%,初步形成了以 上海为龙头,苏州、南京、合肥、武汉、成都、重庆等中心城市为主要载体的世 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带,上海、湖北、重庆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以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以金融、物流、旅游等为代表的 现代服务业集群。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交通便捷,与京沪、京九、京广、皖赣、焦 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会,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长江号称“黄金水道”, 流域内共有通航河流3600多条,总计通航里程约7万十米,通航条件优越。
从资源角度看,长江经济带拥有极其丰沛的淡水资源,储量大、种类多的矿 产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业生物资源。
第一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课件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 展战略为例,运用 不同类型的专题地 图,说明其地理背 景
1.结合实例,理解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战略核心。 【区域 认知】
2.结合实例,掌握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 综合思维】
3.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树立和谐的人地观。 【 人地协调观】
7
知识清单一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1.地理背景的概念: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___展___与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客____ 情
29
(5)六个着力: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 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 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 (6)落脚点: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25
(3)新区规划采用组团状城市形态;保护好新区的湿地面积,充分利用白洋淀湿 地对城市的调节作用;设置好城市通风走廊,减少沙尘暴、雾霾天气的次数;城 市功能区合理布局;建设好地下排水设施,实现污水和雨水分离,建设好污水处 理系统;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减少污染排放。
26
任务清单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情境探究
17
18
[探究] (1)根据图乙分析京津与冀之间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 (2)根据图甲分析B地成为首都部分行政功能疏解地的原因。 (3)提出解决北京主要城市化问题的措施。 提示 (1) 京津:城市化起步早 ( 或起步水平高 )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发展规模 大(或过大)。冀:城市化起步晚(或起步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规模小( 或城市数量多但规模小) (2)与北京、天津距离适中,构成黄金三角;有高速公路通过,交通便利;地形 平坦,发展空间大,政策支持。 (3)解决措施:控制城市规模;把部分城市功能和人口疏散到河北(或疏散城市 功能和人口);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京津冀地区的合作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意义及该战略的具体举措等方面展开介绍,旨在全面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
随着近几十年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京津冀地区在交通、环境、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运而生。
2014年,《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入了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为了疏解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也是为了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方式,解决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不均衡、环境保护不力、交通拥堵等问题,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共同发展。
1.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全国的资源枢纽和产业集聚地。
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高效利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2. 深化区域一体化,构建全方位协同发展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构建全方位的协同发展体系。
通过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融合发展、人才流动等系列措施,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
3. 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现城市协同发展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长期以来承载着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和城市病问题凸显。
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可以有效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推动城市间的功能分工与协同发展,有效提升首都北京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区域协调发展PPT课件

一 、 京 津 冀 的 发 展 条 件
首都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 环渤海经济圈
2020/2/16
6
2013年京津冀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京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GDP总量 (亿元) 人均GDP (亿元)
2020/2/16
0.80 22
76.2 19500 93000
津
1.3 50 48.7 14370 99600
4%。 材料二 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 水系图。
(2(1))促张家进口区发域展钢经铁济工发业对展京,津增地加区就环境业机会,带动 相的(关2影)分产响析。业河发北省展发;展加钢剧铁水工业资的源利短弊。缺,造成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压力。
2020/2/16
9
二、京津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B、C
(4)缓解人口压力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改1)善固环安境县承质接量北(京可市替产换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2)产业迁入对固安县地理环境的影响。
(3)固安工业园区建设应采取哪些的措施 ?
(4)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给北京市带来的好处。
2020/2/16
24
谢 谢 !
2020/2/16
25
命题猜想
试分析解决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 题、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①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作为京 津人口疏散地; ②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 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 ③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 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④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 快一体化进程; ⑤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

4.三地功能定位
天津定位: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省定位: 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 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 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5.规划统一衔接 在2015-03-27京津冀协同发 展座谈会上,张高丽提出原则同 意由中央协同办牵头编制三省市 统一的“十三五”发展规划。
6.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横向与纵向结合、公平与效 率兼顾的区域协调机制; 建立税收分享、成本分摊、生态 补偿等多种协调机制; 建立横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投融 资体制创新、共同发展基金、碳汇 市场等。
京津冀协同发 展的战略布局 与路径选择
杨欢进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回顾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回顾
2.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 A.提出的背景
a.北京:功能过分膨胀,常驻人口 2114.8万,机动车保有量559万辆,工 作日早晚高峰平均时速低于28公里, 人均通勤时间居全国首位,交通拥堵; 房价高企;污染严重;人年均淡水100 立方米;
d.组建京津冀城际投资公司,三地各30%,铁路 总公司10%,共100亿元,专门负责城际铁路 建设。2020年三城市轨道交通达约1500公里; e.京霸城际铁路2015年底开工,全长93公里, 2019年与新机场同步使用; f.新机场轨道线路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g.京唐城际铁路年内开通,时速350公里/小时; h.京台高速、京秦高速北京段年内动工; l.首都环线高速940公里,经廊坊、涿州、张、承 m.建1000公里的北京市郊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