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版本剖析
《红楼梦》版本简介

2018年底,时值1953年版《红楼梦》出版六十五周年,人民 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纪念版《红楼梦》(以程乙本为底本,启功 注释)。纪念版完整保留了周汝昌、周绍良、李易等当年比照 不同版本做的详细校记,很多校记不仅是列出版本差异,还体 现了对于文字取舍、标点使用的理由和心得。由曾经获得“中 国最美的书”荣誉的设计师陶雷担纲整体装帧设计。
脂评本
通常所说的脂评本,是《脂砚斋评石头记》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代红学界最看重三 个脂本,即 “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 这三个脂本名字都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都是曹雪芹在世时的手抄本。
脂评《石头记》八种: 一甲戌本(1754年,16回);二己卯本 (1759年,40回);三庚辰本(1760年,78 回,缺64、67两回);四列藏本(藏于列宁 格勒,78回,缺第5、6回);五戚序本(戚 蓼生作序,80回);六 戚宁本(藏于南京图 书馆);七蒙府本(又名王府本,120回); 八 靖本(靖应鵾家藏本,已遗失。)
2018年1月发行上市的新版《红楼梦》,所选底本为庚辰本, 以国家之力,召集几十位红学专家,耗时七年时间整理勘校, 包括注释。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说:这部书具有开创性, 第一,开创了《红楼梦》传播史上以脂本为底本整理出来而成 为通行本的一个新时代。第二,开创了红学研究的新时期。
程高本
• 程甲本:清乾隆期文人书商程伟元“竭力收 罗”《红楼梦》(石头记)抄本,在权臣和坤的 支持下,会同友人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 “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以“萃文书 屋”的名义活字排版印刷出版了一百二十回名 《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 程乙本:1792年,程高二人再作修订,重排 重印,此即为“程乙本”。程乙本在程甲本基础 上改动极大,修改了很多人物的语言风格,变 更了原作者的原意和思想。该本被垢病较多, 比如抹黑王熙凤。
《红楼梦》版本比较研究

快读红楼梦
•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定价:10元 • 保留了原书的全部回目,以两回目为一章。
红楼别梦——红楼梦的衍生书籍
• 红学书籍 专业——《红楼梦魇》《红楼梦版本论》《红楼 梦附集十二种目录》
普及——《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 红楼续梦
红楼梦资料丛书·续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红楼真梦》《红楼复梦》
包装:平装(有实物)
• 权威定本四大名著 (人民文学版)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定价:¥197.00
• 作者:(清)曹雪芹 等著;(清)无名 氏续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7-1 版次:3 开本:32开 I S B N:20605371 包 装:平装
纸张:胶版纸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高中部分 ¥56.00
黛 玉 吃 点 小 醋
玉 秦 钟 喜 相 逢
姥 姥 一 进 荣 府
仙 女 演 唱 红 楼
雨 村 胡 乱 判 案
黛 玉 辞 父 进 京
子 兴 解 说 贾 府
雨 村 巧 认 知 已
姑王事镜凤
名 字 改 了 , 红 得 狗 仔 队 一 群 群 地 在 追 。
了 , 看 人 家 歌 星 王 菲 , 自 打 把 “ 王 靖 雯 ” 的
虽然压缩了五分之四以上的篇目,但原著 的情节、风格、韵味与精华,都基本上得 以保全。
红楼独梦——服务“红迷”,主打专业牌
•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红楼梦古 抄本丛刊》
红楼梦主要版本研究

红楼梦版本及资料,浩如烟海,多年的蒐集小有收获,可惜的是一些极为难得的珍品,为数不少,一时糊涂,未加珍惜,轻易脱手,现已追悔莫及。
至于我收藏的脂评本,除有正大字、小字本未能保住外(最近有幸购到小字本),现将仅有的石头记脂评本,供红学爱好者一览,如有遗漏,尚望补充,已圆收藏之梦。
(一)甲戌本(1)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6月1版1印,线装一函二册,印500部。
此本据胡适原本影印。
著名收藏家吴晓铃藏书,盖有“晓铃藏书”章。
(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6月1版1印,线装一函四册,印1500部。
去尽胡适涂抹痕迹,删去胡适的藏章、题署和胡适所作的“缘起”和“跋”。
著名收藏家吴晓铃藏书,盖有“晓铃藏书”章。
(3)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12月1版1印,线装一函四册,印1000部。
卷首有《出版说明》,本集删去了与胡适有关的全部痕迹。
(4)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特印,线装一函五册,印500部,2003年纪念版。
本集除“缘起”未刊外,其余均照胡适原本印刷,还增加了胡适、刘铨福的有关资料,另附有国内外同道的钤印四十五方,卷首冯其庸题记。
此本著名红楼梦文献收藏家杜春耕先生赠送,盖有“春耕赠书”章。
(5)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0月1版1印,线装一函四册,只印240部。
本集系“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扬州国际红楼梦研讨会”特印,盖有“研讨会”大印。
卷首冯其庸“弁言”,并蒙冯先生签署。
(6)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0月1版1印,线装一函四册,印1000部,编号发行。
本集系“北京植物园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特别制作”,盖有“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和“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建馆二十周年纪念”印两方。
卷首冯其庸“弁言”,卷后有植物园园长写的“跋”。
本集编号155,曹雪芹纪念馆馆长“黄叶村李明新”钤印。
《红楼梦》的全部版本介绍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

《红楼梦》的全部版本介绍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一直以来,很多人总是弄不明白《红楼梦》的版本到底有哪些。
甚至还有很多人不明白,《红楼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版本。
今天,就来帮大家梳理一下关于《红楼梦》的版本问题。
《红楼梦》从成书以来三百多年的时间中,形成了两种版本系统:第一种是保留了大量批注文字但只有八十回传世的脂批抄本系统;第二种是经高鹗、程伟元整理修补过的一百二十回印本系统。
先说第一种抄本系统。
《红楼梦》成书正是清朝中期雍乾年间,在这个时期,曾经一度文字狱非常严重,加之当时印刷不便。
所以,最开始《红楼梦》的流传都是小范围的个人抄录,并没有统一的印刷。
既然是个人抄录,就难免有一些私人性的印记和序言之类的,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版本。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此类抄本大概有十几种之多。
甲戌本这个版本是目前发现的各抄本中最早的一本,也被认为是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一个版本。
因为书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而得名“甲戌本”。
这里的甲戌年即是乾隆十九年,也就是1754年。
这个版本也是留存最少的一个残本,只有十六回:一至八回,十三至十六回,二十五至二十八回。
最早为清同治年间大兴人刘铨福所藏,后面还有刘铨福所做的跋。
这个版本的独特之处是在开头有《凡例》五条二百多字,是其他版本所没有的。
这个版本是1927年胡适在上海发现的,也是首次发现的《红楼梦》传抄残本。
后来1962年胡适去世后,将此本寄藏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
乙卯本这个版本是因为有“乙卯冬月定本”而得名。
乙卯年即乾隆二十四年,也就是1759年。
这个版本现存四十一回整回:一至二十回,三十一至四十回,五十六至五十八回,六十一至七十回(内缺六十四、六十七回),以及五十五回后半回和五十九回前半回。
这个版本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左右为藏书家董康所得,现藏在国家图书馆。
庚辰本这个版本共八册,各册卷首表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第五至八册封面书名下注云“庚辰秋月定本”,因此得名。
《红楼梦》版本比较研究 共36页PPT资料

红楼众梦——《红楼梦》的普及版本
• 注音解词释疑 无障碍读原著¥28.00 • 出 版 社: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 版次:1 页数:89 印刷时间:2019-11 开本:大32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10 I S B N:9787806646359 包装:精装
•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
限
度 地 体 验 红 楼 魅 力 。
畅 快 淋 漓 , 轻 松 跃
入
红 楼 梦 境 , 一 遍 看 透 原 著 的 隐 晦 、
原 著 , 内 容 完 整 ,
并
适 当 加 入 解 读 与 评 论 , 让 您 阅 读 起
和 注 解 类 的 现 况 ,
本
书 以 完 全 白 话 的 形 式 进 行 翻 译 , 忠
包装:平装(有实物)
• 权威定本四大名著 (人民文学版)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定价:¥197.00
• 作者:(清)曹雪芹 等著;(清)无名 氏续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7-1 版次:3 开本:32开 I S B N:20605371 包 装:平装
纸张:胶版纸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高中部分 ¥56.00
2019 7 “
本 书 让 您 在 畅 读
略说《红楼梦》版本

略说《红楼梦》版本作者卜喜逢(此系讲座稿一部分,口语化一些)要阅读《红楼梦》,就不能不提它的版本,不同的版本,会读出迥异的味道。
比如说尤三姐这个形象,在脂本里,尤三姐是个淫奔女的形象,而到了程本里面,尤三姐就成了贞洁烈女了。
形象差异非常大,所以我们要知道如何选择版本。
我们先大致的说一下《红楼梦》的版本体系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有一个印象。
《红楼梦》的版本系统,大略可分为三类:一个是脂评本系统,第二个是程刻本系统,第三个是排印本系统。
脂评本系统,时出现最早的,都是手抄的,是《红楼梦》早期流传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式,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有十二种,如甲戌、己卯、庚辰等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实际上都是过录本,并不是这些本子的祖本,而这些本子的起名,大多是以祖本抄成的年份来起的,比如甲戌,是1754年抄成的,书上有“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于是就叫了甲戌本。
己卯本是“己卯冬月定本”,庚辰是“庚辰秋月定本”。
这三个本子,是在曹雪芹生前出现的本子,也叫三祖本。
也有一些以写序的人来定的名字,如戚序本,是戚蓼生写的序,舒序本,是舒元炜写的序,再如梦觉本,是梦觉主人写的序。
实际上这些也大都有以年来起的名字,如舒序本又叫己酉本,梦觉本又叫甲辰本。
还有以藏地或者藏者的名字命名的,如列藏本、郑藏本与杨藏本,分别是列宁格勒藏本,郑振铎藏本和杨继振藏本。
说到这里,大家也就发现其实这些名字的命名,没有什么统一的模式,早年的一些学者,喜欢以自己的喜好来给这些书命名,也就导致了现在这个一书多名的情况,这些抄本的一大特征,是其中有一些脂批,这个脂批是一个泛称,是在脂本上作批的人,实际上这里面的人有很多,如脂砚斋、畸笏叟、棠村等等,大略有六七个人,还有松斋、梅溪等等。
也有一些是后人在这些脂本上写的,如左绵痴道人等等,这就和曹雪芹不是同时代人了,他应该是咸丰年间人。
之所以说脂批,是因为脂批作者群体中,如脂砚斋、畸笏叟等人,是与曹雪芹关系非常近的你,在《红楼梦》里也能看到脂砚斋等人的生活经历,被写进了小说里,如“凤姐点戏,脂砚执笔”等等,又如第一回里“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一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一批,揭示了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之前,曾创作一本叫做风月宝鉴的书。
红楼梦版本系统解说

•9、郑本:
郑本是“郑振铎藏本”的简称。此 本仅存第二十三、第二十四回,内文 题“《石头记》XX回”,而书口却作 《红楼梦》。二十三回听曲文一段, 比它本少270多字。二十四回小红的出 场叙述,也与它本不同。贾蔷又作贾 义,贾芹之母周氏,此本作袁氏,等 等。
• 10、梦觉本(甲辰本):
梦觉本,即“梦觉主人序本”,因此序作于乾 隆甲辰年,又称“甲辰本”。由于此本在山西发 现,又称为“脂晋本。”
梦稿本是由多个底本拼凑而成,抄手抄得也很草率。 从文字特征看,处于己卯、庚辰与王府本之间,是前者 和后者的中间状态。此本后四十回基本上同程乙本;但 也有一部分相当简略,当是抄手“偷工减料”而成。
• 7、列藏本:
• 列藏本 又称“脂亚本”,即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 格勒分所所藏抄本《石头记》。抄本无书前题页,各回 所题书名作《石头记》,当是正名;另有一些回的回首 或回末则题作《红楼梦》,可见此名当时亦已通用。存 七十八回,中缺第五、第六两回。抄本用薄竹纸抄写, 在收藏者加以修补装订时,将清高宗《御制诗》反折起 来作为页间衬纸,说明原收藏者颇有藐视封建朝廷的勇 气。书是四种不同笔迹抄写的,从我们所见到的几页书 影来看,抄写得还相当不错。第一页背面有“-·库尔 梁德采夫”褪色墨水字迹,并有一个写得拙劣的汉字 “洪”,当系其所用之“中国姓”。该人于一八三零年 至一八三二年随侵华沙俄宗教使团来我国,抄本即被他 回俄时携走。至今未公之于世。
• 2、程乙本:
萃文书屋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印刷了 《红楼梦》以后,于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 又印刷了一次《红楼梦》。前者被称为程甲本, 后者被称为程乙本。程乙本在程甲本的基础上, 文字作了很多改动,加了“引言”。与程甲本相 比,有改得好的,也有越改越糟的地方。如尤三 姐,被改得十分“纯洁”,如王熙凤,被改得有 些“淫荡”,等等。建国后,出版的《红楼梦》, 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程乙本作底本的。
《红楼梦》各个版本介绍

《红楼梦》各个版本介绍《红楼梦》各个版本介绍《红楼梦》有各种各样的古抄本,现总结如下:甲戌本:全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即乾隆十九年(1754年),因为当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句,被定名为“甲戌本”。
先被晚清一个叫刘诠福的官僚所收藏,上世纪初被胡适买到,后经胡适带往美国,藏于纽约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又后来被上海市博物馆购回,现存其中。
这个抄本很不完整,一共只有十六回(第一回至第八回,第十二回至第十六回,第二十五回至第二十八回),而且我们现今看到的“甲戌本”其实并不真正是1754年版,而是已经经过好几次过录的版本了,因为在其中看到了甲戌年后的少量批语,张爱玲考证说至少是1760年以后的版本。
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是最接近曹雪芹原笔的抄本,而且上面还有许多其他抄本所没有的重要批语。
己卯本:全名《乾隆己卯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是重评本,这个抄本已是四评本,可惜脂砚斋的初评和三评本没能流传下来。
现存北京图书馆。
其中有“己卯冬月定本”(即1759年冬)字样。
它也是个过录本,经考证是清朝怡亲王府藏本,最早收藏者是康熙十三皇子怡亲王允祥之子弘皎,后经董康,陶洙收藏。
这个抄本也不完整,但不算太少,有完整的四十三又两个半回,其中第一至第二十回,第三十一至第四十回,第六十一至第七十回(中又缺六十四,六十七回)存于国家图书馆,第五十五后半回,第五十六至第五十八回,第五十九前半回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它与庚辰本是就着同一个祖本抄录的,但比庚辰本要更接近祖本原貌,更接近曹雪芹原笔。
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原书为八册,前八十回缺第六十四、第六十七两回,实存七十八回,每册卷首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字样,自第五回有“庚辰秋月定本”(即1760年秋)题记,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
这个抄本抄写质量较差,尤其是最后一册,但较完整的保存了七十八回文本,同时有许多脂批,它实际与己卯本是“己卯、庚辰原本”的两个阶段,“己卯冬月定本”是第一至第四十回,“庚辰秋月定本”是第四十一至第八十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庚辰本3
冯其庸的观点是:1.庚辰本是曹雪芹生前最后 一个抄本;2.这个本子是根据己卯本过录的;3. 这个本子保留了脂砚斋等人的不少批语;4.庚 辰本遗留的许多残缺的情况;5.这个抄本是仅 次于作者手稿的一个抄本。 而应的观点:1.己卯本不是庚辰本的底本;2. 己卯本与庚辰本出于同一祖本,而这个祖本并 不一定就是底本。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1982年版《红楼 梦》就是以庚辰本为底本的。
甲戌本8
第二,传抄比较仔细,书的中缝、靠紧 下框有“脂砚斋”3字。此本虽不是脂砚 斋、畸笏叟等人的手批原本,而是过录 本,但它据以过录的,是个比较接近脂 砚斋原用的手批本。通过此本,可了解 脂砚斋原批本的概貌。 第三,保存大量脂批。 这些脂批,虽然不是原批,而只是过录。 但在现在这些过录的脂批中,有不少是 不见于他本的。这对于研究作者和创作, 以及散佚部分的情况,都提供了极为重 要的线索。其的价值远远超越了版本本 身的范围。
杨本(梦稿本)2
此本的主要特点: 1. 抄得比较马虎,版面、行款等,都不大讲究, 比较随意,错别字不少。到杨继振收藏期间,已 颇有残阕。如其中的第41回到50回,以及其他若 干另页,都是由杨继振重新请人根据程甲本补配 齐全。 2. 名称是《红楼梦》,共120回,每10回装一册, 分装12册。全书在同一个时期内过录完成。有趣 的是抄手之一,参加了旁改,由此可推知,杨本 的过录时间,大约是在程乙本问世不多久,至少 不回后于乾嘉之交。
一
《红楼梦》的 版本系统
一、《红楼梦》版本系统1
《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砚斋评本系统和程高印本 两大系统,分别称之为“脂本”和“程本”。 1.脂砚斋评本系统。 脂本系统的本子都是传抄本,其祖本是曹雪芹生前传 抄出来的,上面夹有“脂砚斋”等人大量批语。 而脂砚斋、畸笏叟等与曹雪芹关系密切,曹雪芹曾根 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过《石头记》。而且在批语中还透 漏出大量作者写作此书的艺术构思及80回后的情节线 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脂本系统的本子最接近曹雪芹原著的本来面目。 凡是脂本系统的本子都只有前80回。
己卯本1
己卯本又称脂怡本,脂馆本。 稍晚于甲戌本,是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抄 录的,书内题“己卯冬月定本”,故名。 己卯本是个过录本,颇有残阕,今仅存1-20回, 31-40回,61-70回,其中64、61两回系抄配。 1959年又发现55回后半回,56、57、58三整回, 59前半回,因此在早期抄本中,己卯本是保存较 好的本子。 己卯本由董康、陶诛前后收藏,现藏北京图书馆, 后发现的残抄本(存3回又2个半回)则藏在中国 历史博物馆内。
甲戌本8
所存各回脂批远多于其他脂本,尤有一些重要 批语为他本所无。 如第1回“满纸荒唐言” 诗眉批“能解者方有辛 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 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 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这条批语是持曹雪芹卒于壬午年(1763)论者的 首要依据。
一、《红楼梦》版本系统3
这一类本子,都是程甲本的衍生本,尽管 经过多次的改动,与曹雪芹原著相去较上 述的初期抄本为远,但长期以来,翻刻频 繁,广为流传。绝大多数读者,就是通过 这一类本子来了解认识《红楼梦》的。 因此,使这部伟大巨著能得以广泛流传, 深入人心,这些刻本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 用。
甲戌本5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周策纵《论红楼梦研究的 基本态度》: 至于胡适另外收藏的那本《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 石头记》,乃是一九二七年在上海买到,次年三 月他自己便已发表一文,报告了这个版本的一些 重要资料。但一直收藏了三十四年,经过许多人 的批评,才在一九六一年影印了一千五百部,这 已是在庚辰本影印流通的六年之后了。胡适在跋 文里也无法解释拖延这么久的原因,他明明知道 这版本的价值和许多人对它的兴趣,但他却不愿 将其公布。
甲戌本10
第五,总体结构很特殊。 卷首有“凡例”,这是其独 异于其他各本的突出之点。 “凡例”共有5条,其中前4 条各本均无。其内容值得研 究。
甲戌本11
“凡例”之后还有一首七言律 诗,是此本所独有: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 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 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 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 不寻常! 此诗红学家一向十分注意, 且常被引用:“字字看来皆 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胡适在甲戌本上题了这两句。
一、《红楼梦》版本系统2
属于脂本系统的本子,通常指以下几种本子: 书名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有甲戌本、己卯 本、庚辰本。 题为《石头记》的,有王府本、戚序本(包括张开模 原藏本、有正书局石印大字本和小字本、宁本)、郑 本。 题为《红楼梦》的,有杨本、舒序本、梦觉主人本。 此外,还有靖本和列藏本。 以上共14个本子。
杨本(梦稿本)3
3.杨本据以过录的底本,是由几个本子拼凑而成, 如其中的前7回,文字特点相当于己卯本。由此推 见,这几回与己卯本的前7回有共同的来源。第8 回以后,也包含着两种不同底本的成分。 4.杨本还有若干回,文字的版本倾向很奇特。从 各本之间的渊源关系看,它是处于己卯本、庚辰 本和王府本的中间状态。这几回书,可能是从己 卯本向王府本演变中的过渡本。 5.是120回的“全本”。后40回有21回大体上同程 乙本,有19回与程甲、程乙本都有较大的差异, 总的倾向是比较简略。 此本现有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一、《红楼梦》版本系统3
2.程高印本系统。 程本系统的本子是120回的排印本系统,一 粟《红楼梦书录》著录所及,不下百余种。 其中,研究者常提到的有: 程甲本(萃文书屋辛亥活字摆印本)、程乙 本(萃文书屋壬子活字摆印本)、本衙藏板 本、藤花榭本、双清仙馆王希廉评本、妙复 轩评本、桐花凤阁本,以及易名《金玉缘》 的三家(王希廉、张新之、姚夔)合评本, 此外,还有程丙本,等等。
甲戌本2
原为清朝大兴刘位坦得之于京 中打鼓担中,传其子刘铨福, 之后流传不详。 1927年夏出现于上海,为刚 归国的胡适重价购得,是首次 发现的传抄残本。胡称之甲戌 本,开以干支年份定名《红》 钞本先河,并且认为甲戌本 “为世间最古又最可宝贵的红 楼梦写本”,视此本为平生秘 本,向不轻易示人。
甲戌本3
1948年12月16日胡适南下, 临行匆忙,一生藏书俱皆抛 下(由北大图书馆收得),只 随身带走了甲戌本和他另藏 的一部程乙本。 1962年胡适去世后,将此本 寄藏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 馆。
甲戌本4
《新京报》消息2005-7-20 21:55:49 甲戌本《红楼梦》一直被认为是《红楼梦》几种抄本中年代 最早、也是最接近原本的一个版本。因此研究红楼梦的学者 一直都很注重甲戌本的价值。该书最早由胡适于1927年发现, 并一直由胡适收藏,直到他去世时将书存放在美国康乃尔大 学,从此该书一直流失在海外。 日前,记者从有关人士处获悉,这本珍贵的甲戌本《红楼梦》 已由上海博物馆花重金从美国康乃尔大学购回。记者致电上 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相关人士表示,该书的确已经由该馆 购买回来,并收藏在博物馆的图书馆内。记者询问具体的购 买经过,该人士以购买此书的负责人不在而拒绝回答如何购 回该书等具体问题。他只是表示,甲戌本《红楼梦》购回之 后,将不会对外展出,也不借阅,只供图书馆研究之用。
甲戌本6
甲戌本的重要价值: 第一,甲戌,即乾隆十九年(1754),是迄今而 存的于各本中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版本年份。 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壬午)年(1763.1.12, 星期六,农历十二月三十戊午日 )或二十八 (癸末)(1764.2.1)除夕(一说甲申春:1764, 梅节),甲戌就是他谢世的前8年(或9年)。因 此甲戌本对于研究《红楼梦》的版本源流以及成 书过程,都是一项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杨本(梦稿本)1
杨本,旧名《红楼梦稿本》,书中有许多涂改, 很像手稿。 第70回之后,有朱笔“兰墅阅过”4字。高鹗字 兰墅。杨本上的旁改文字,大体是程高印本的文 字,因此,某些红学家认为,此本是高鹗整理程 高印本时所用的底稿本,故称之为“红楼梦稿 本”。 林冠夫认为所谓“高鹗手稿本”和“红楼梦稿本” 都不合适,他指出:“唯其如此,还不如根据此 本曾经由道光咸丰的藏书家杨继振收藏过,称它 为“杨继振旧藏本”简称杨本。
王府本1
王府本的第71回回末总评一页的背面,有“柒爷王府” 等字样,说明很可能经由清代某王府收藏过,故称之 为“清某王府旧藏本”,简称王府本或府本。 又据说此本来自某蒙古王府,亦称“蒙古王府本”简 称脂蒙本或蒙府本。 初看,府本好像是一个很晚出生的本子,它的卷首有 程伟元序,后40回续书亦齐全不阕。这其实是一种假 象。实际程序和后40回续书,是后来的藏书家在配补 散佚的第57回至62回的同时加上去的。原书只有前80 回中的74回。
己卯本2
己卯本可以认定为清怡亲王府本。 冯其庸指出:“现存的十二种《石头记》早期钞 本中,只有这个‘己卯本’已经考明了它的钞主 和它的钞成年代,他的钞主是康熙第十三子允祥 的儿子弘晓。允祥封怡亲王,弘晓袭封怡亲王。 这一结论是从这个残钞本避‘玄’字‘祥’字 ‘晓’字的讳考证出来的,而且找到了北京图书 馆善本室藏的《怡府书目》原件作为对证,将是 怡亲王府上的原书,上面同样有避‘祥’字‘晓’ 字和‘玄’字的讳,有了这个硬证,因而使这个 考证结论可以确凿无疑。”(《曹学叙论》)这 一发现,应归功与已故红学家吴恩裕。 此书现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现存78回,1-63回,65-66回,68-80回 ,其中 17、18两回未分开,是一个基本完整的抄本。 关于其流传情况,只知道它在1932年由徐星署收 藏,后归北京大学图书馆。现有文学古籍刊行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 庚辰本学术研究价值很高,有不少红学家写文章 论及,冯其庸《论庚辰本》、应必诚《论石头记 庚辰本》是、最具代表性的专著,但他们的观点 基本上是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