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课题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课题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课题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作者背景、诗词类型等。

2. 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能够分析、评价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3.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增强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掌握。

2. 古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古诗词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古诗词艺术特色的分析。

教学准备:1. 古诗词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古诗词的趣味故事或现象,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学生分享他们对古诗词的了解和感受。

二、古诗词基本知识学习(10分钟)1. 教师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背景、诗词类型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提问解答。

三、古诗词鉴赏方法学习(10分钟)1. 教师介绍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如关注、作者、注释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古诗词鉴赏实践(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古诗词,学生运用刚学的鉴赏方法进行鉴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教师提供相关的古诗词资源或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六、古诗词主题与情感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主题与情感,如爱情、友情、山水等。

2. 学生分析一首给定的古诗词,尝试理解其主题与情感。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古诗词意象与修辞手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古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学生分析一首给定的古诗词,尝试识别其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

八、古诗词结构与韵律分析(10分钟)1. 教师介绍古诗词的结构与韵律,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赋、散文等体裁,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学会欣赏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古诗词的阅读与欣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深层含义和审美特征,古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文学流派。

2. 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古诗词,分析诗歌手法技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诗词,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美。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古诗词教材、参考资料、PPT等。

2.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教材中的古诗词,了解诗歌手法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文学流派,分析诗歌手法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古诗词,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美。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形式和特点,学习《静夜思》、《登鹳雀楼》等简单诗作。

2. 第二课时:讲解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学习《江雪》、《春晓》等诗作,分析其韵律美。

3. 第三课时:探讨古诗词的意象和意境,学习《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等诗作,体会其意境美。

4. 第四课时:解析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学习《赋得古原草送别》、《登高》等诗作,理解其情感美。

5. 第五课时:介绍古代文学流派,学习《孟子·告子下》、《庄子·逍遥游》等散文作品,了解其思想内涵。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如韵律、对仗、意境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基本特点:韵律、对仗、意境。

2. 分析古诗词的方法:了解背景、品味语言、感悟意境、体会情感。

3. 鉴赏古诗词的技巧:抓关键词、分析意象、品味韵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鉴赏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教学内容,准备相关案例和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古诗词,了解作者和背景。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介古诗词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如韵律、对仗、意境等,并分析经典案例。

3. 实践:让学生尝试分析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体会鉴赏方法的应用。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鉴赏方法,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案例1. 李白《静夜思》分析:这首诗具有明显的韵律美,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通过品味关键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2. 杜甫《春望》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遭受战乱的忧虑。

通过分析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九、课后作业1. 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教案主题: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学习与欣赏(30分钟)A. 选择一首经典古诗词进行学习与欣赏,如《登鹳雀楼》。

教师先导读,然后由学生齐读一遍,再由学生独立朗读。

B. 分析古诗词的意境与艺术特色,共同讨论古诗词的内涵和表达技巧。

C. 学习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

3. 音乐与舞蹈结合(15分钟)A. 挑选一首与学习的古诗词主题相关的音乐,播放给学生听。

B.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古诗词的美,让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C. 结合舞蹈表演,由学生自愿参与,通过舞蹈表现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4. 小组练习(2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分析和欣赏。

B. 小组内讨论古诗词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形成小组汇报的内容。

C.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5. 作品赏析(15分钟)A. 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古诗词作品,比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长恨歌》等,简要介绍这些作品,并给予适当的赏析。

B.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对整堂课进行总结与反思,回顾学习内容与收获,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资源:1. 选取的古诗词作品。

2. 相关的音乐资源。

3. 教师准备的课堂PPT或课件。

4. 班级划分的小组名单。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学生小组汇报的内容和质量。

3. 学生对诗词赏析的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教案古诗词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词的特点和形式结构;2、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基本概念;2、古诗词的形式结构;3、古诗词的鉴赏方法;4、古诗词的欣赏和赏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古代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古诗词鉴赏的话题。

2、知识讲解:讲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形式结构和鉴赏方法。

(1)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人们的赞美和喜爱。

(2)古诗词的形式结构包括:词牌、格律、韵律和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3)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主要包括:理解、品味、辨析和赏析等。

3、实例讲解:通过选择几首优秀的古诗词,进行实例讲解。

例如《静夜思》、《登鹳雀楼》、《江雪》等。

4、练习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的练习演练。

(1)识别古诗词的词牌和格律。

(2)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3)朗读古诗词并解读其中的意思。

5、总结提高:总结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1)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题材。

(2)品味古诗词的语言和艺术表现。

(3)辨析古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4)赏析古诗词的美学价值和人文情感。

6、反思交流:让学生进行反思交流,分享自己对古诗词鉴赏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演练和反思交流,评价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辅导。

同时,通过课堂讲解和实例讲解,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授课能力。

五、拓展延伸:通过参观博物馆、书院等文化遗址,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通过理解、品味、辨析和赏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素养。

同时,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演练,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

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

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一、引言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韵律优美、意境深远,是我国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古诗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鉴赏方法;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解读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古诗词是以汉字为基础的诗歌形式,融合了音乐、韵律和意象,具有简洁传神的表述和丰富多样的意蕴。

2.古诗词的鉴赏方法(1)把握韵律:分析古诗词的调子、韵脚和音序,感受其韵律之美。

(2)解读意境:通过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修辞和意象,揣摩古人的思想和情感。

(3)理解文化内涵:通过了解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更好地理解其深层意义。

四、教学步骤1.导入利用一首简短的古诗或古词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探索欲望。

2.学习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明确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并与现代诗歌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其独特之处。

3.引导学生进行鉴赏(1)把握韵律:选取一首韵律优美的古诗词,让学生体会其音乐性,建立起对韵律的感知。

(2)解读意境:选择一首意境深远的古诗词,通过解读和展示相关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意象和情感。

(3)理解文化内涵: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以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为依托,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4.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以所学的古诗词鉴赏方法为指导,创作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5.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互动和交流。

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古诗词的态度和参与程度;2.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诗词结构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评估;3.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点评,了解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1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 能够运用古诗词的鉴赏技巧进行欣赏和赏析;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读懂一些经典的古诗词;4. 能够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1. 前置知识梳理通过对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初步了解,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1)你认为古诗词有什么独特魅力?2)你觉得古诗词的词汇和语言方式有何不同?3)你曾经读过哪些古诗词?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首?2. 理论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词鉴赏的意义和重要性,包括以下内容:1)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古诗词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3)古诗词鉴赏是提高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

3. 实践操作针对古诗词鉴赏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包括结构鉴赏、语言鉴赏、文化鉴赏等;2)使用个案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运用所学鉴赏技巧进行诗词赏析。

4.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实践操作的情况,并进行以下评价:1)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综合评价,包括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2)对学生诗词鉴赏的兴趣和能力的评价,包括对于古诗词文化的积累和应用能力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和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促进学生对于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3. 个案分析法:通过个案分析,让学生能够深入分析古诗词中的文化内含,锻炼学生分析和批判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前期准备通过课前探究调研,搜集一些古诗词的鉴赏案例,并选择一些经典名篇,准备一些教学名句和解析,为后期课堂使用做准备。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变革。

2. 理解一些著名古诗词的意义和背景。

3. 发掘古代诗歌的文化意蕴和思想内涵。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表现形式。

2. 分析古代诗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3. 了解古代诗人的风格和特点,提高阅读古诗词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如何从文化和思想层面解读古代诗歌。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浏览和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古代诗歌或朗读几句古代诗歌进行导入,使学生对古代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学习2.1 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变革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古代诗歌与汉赋、唐诗的区别,包括内容、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等方面的不同。

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代的古代诗歌的变革。

2.2分析著名古诗词的意义和文化背景以唐诗、宋词为例,通过对著名古诗词的背景和文化特点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古代诗歌的文化内涵。

例如:拟古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宗教思想等方面的联系,以及闲适的田园生活、对故巷儿女的爱情之类系列。

2.3诗人的风格和特点阅读古代诗歌不仅要关注内容,还要关注作者的风格和特点。

通过分析不同诗人的创作特点和写作风格,让学生学会欣赏古代诗歌。

3. 总结3.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收获。

3.2 解答学生对诗歌的疑惑和问题。

3.3 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感性理解和创造力的发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进行诗歌创作。

五、教学方法1. 旁征博引法。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引用现代文化元素和历史事件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

2. 对比分析法。

通过与现代文学作品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3. 案例教学法。

基于唐宋诗词中的部分经典篇目向学生阐释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古代诗歌的特点,让学生学会从具体案例中欣赏古代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三、教学难点
古诗词的积累
四、教学方法
思考活动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ppt课件,古诗音乐材料
七、教学过程
1.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古诗的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同学们!刚才你们欣赏了几段优美的音乐,你发现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点?(歌词都是古诗)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而中华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

老师相信,多年的学校生活中,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词。

今天, 就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倘佯在中华古诗文的长河中,来个古诗词知识大比拼,你们说怎么样?老师知道为了今天的竞赛同学们在课下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希望大家团结协作、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因为你们才是这课堂的主人。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自己小队争得荣誉?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鼓励我们自
己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中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老师准备了6幅画,每幅画都对应着一首很有名的古诗。

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并朗诵出来,有没有兴趣试一试?请看大屏幕!
2.主实践,互动感知
第一关。

古诗万花筒
A组:下面四句古诗含有四种花,你能说出来吗?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3、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稀。

4、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组题:填一种动物名称
①月黑()飞高,单于夜遁逃。

②意欲捕鸣(),忽然闭口立。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C组题:填上表示方位的词
1.故人()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2.王师()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xkb1. 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风放纸鸢。

4.遗民泪尽胡尘里,()望王师又一年。

D组题:请你填上重叠的词
1.()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小荷才露()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梅子黄时()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4. 留连戏蝶()舞,自在娇莺()啼。

E组题:填颜色的词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___于二月花。

(2)日照香炉生___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儿童急走追___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___丝绦。

F组题:填上表示数字的词
1.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2.飞流直下()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春色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

4.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下面进行一组抢答题:各自派出一名选手。

请你分别说出一句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请你说出与雨有关的诗句 (两句)
请你说出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两句)
第二关:我是小法官正误我来判。

要求:不仅会判断,还要能说出理由。

1、《出塞》是宋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他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
2、“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的形式就是“行”。

()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句中“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

“阴山”指阴山山脉,在现在有境。

()
4、《七步诗》诗人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丕对自己和其兄弟的残酷迫害。

()
5、《闻官军收》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也就是说是他一生中写得最快的一首诗。

()
6、“报得三春晖”意为报答母亲之恩,“三春”指三个春天。

()
下面进行抢答题:
1、《渔歌子》的作者是宋朝志和()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中的“乃翁”是指陆游( )
3、《春夜喜雨》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

()
4、《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兄弟》、《鹿柴》都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
5、万里的《小池》描绘了一幅饶有风味的“初夏荷池”水墨画。

()师:在古诗文中,有许多诗句到现在还广为流传,被誉为“千古绝唱”。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关:诗句对对碰。

共有六祖诗句,每一组都有四句诗,每队派出一名选手,你任选一组题,海琪同学读出上句,你答下句,全对才能得分。

第三关:诗句对对碰。

第一组:新课标第一网
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
山穷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
春色满园关不住,————。

晓看红湿处,————
黄中娘家花满蹊,————。

等闲识得东风面————
第三组:
不知细叶谁裁出,————。

粉骨碎身全不怕,————
月落乌啼霜满天———。

不识庐山真面目,————
第四组:
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纸上得来方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抢答:听歌曲,猜诗句。

下面你将听到一首歌的一部分,请猜一猜这首歌词是依据哪首古诗创作的,请朗诵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播放《涛声依旧》
古诗句趣说唐宋诗词之最
最深的情——()。

最高的楼——()。

最快的船——()。

最大的瀑布——()。

最长的头发——()。

最远的邻居——()。

最倒霉的船——()。

第四关:学以致用。

要求:抽选作答。

听提示,用诗句按序号作答。

1、芳芳数学考了99分,有点得意,爸爸对她说:“取得好成绩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力争——————————,好上加好。


2、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花,不禁感慨地说:————————。

新课标第一网
3、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
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5、“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不错,正如诗句“————————”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6、中秋佳节,我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心中多了几分伤感,这正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