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考纲
高中化学竞赛大纲

高中化学竞赛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高中化学竞赛是一项全国性的学科竞赛活动,其目的在于鼓励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本竞赛试图通过题目的设置和答案的评分,考察学生对各个方面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化学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表现,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化学人才。
二、考试内容和范围高中化学竞赛内容丰富、较为广泛,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考试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为主。
以下是基本考试内容和范围:1.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化学元素、化学键、化学反应、溶液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化学电解等。
2.实验技能: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化学分析方法、化学仪器使用与维护等。
3.科技创新:涉及化学最新理论、前沿技术、环境保护、新能源等领域,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时间安排高中化学竞赛采用线上或线下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一般为2-3小时,试卷难度分为初中组、高中组和A、B两个层次。
初中组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而高中组则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A、B两个层次分别考察学生基础和拓展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评分标准和奖项设定高中化学竞赛评分标准分为总分和细节得分,总分占评分比重的80%,细节得分占评分比重的20%。
总分主要考虑学生解题正确率、答题时间和答题技巧等方面,而细节得分则主要考虑学生注意力与专注度、答题流畅度和书写规范度等方面。
本竞赛奖项设定比较多样化,包括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纪念奖等,并有资格进入省、市、国家级别的组织机构参与各类化学科研和竞赛活动。
奖项的设定不仅彰显了化学竞赛活动的公正性和尊重学生的劳动价值,也是一种鼓励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
五、考试的意义和价值高中化学竞赛不仅是一项全国性的学科竞赛活动,也是一种促进和发展化学学科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途径。
全国化学竞赛决赛考试大纲

决赛大纲1.原子结构——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波函数的角向分布图像与轨道名称)。
2.分子结构——用波函数的角向分布图像说明π键和σ键。
分子轨道的基本概念(成键、反键及非键)。
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氟化氢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最高占有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有轨道(LUWO)的概念。
键级的概念。
分子轨道想论对氧的磁性的解释。
3.晶体结构——点阵概念与14种点阵单位、7大晶系。
简单点阵单位和带心点阵单位的概念(如点阵单位中点阵点的数目与位置)。
结构基元。
晶胞中的等同原子。
堆积模型和堆积-填隙模型。
4.范德华力——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氢键。
5.键能。
6.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能、焓、自由能和熵。
热化学计算〔等温过程的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标准熵以及有关计算;假设焓变与熵变不是温度的函数的计算;假设为绝热体系的火焰最高温度计算〕。
自由能与反应的方向性。
吉布斯一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对反应方向与温度的关系的解释;对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反应方间性的说明;假设焓变与熵变不随温度变化的近似计算)。
范特霍夫方程及其应用。
标准自由能与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函数关系。
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分解温度(标态和非标态——压力对分解温度的影响)。
反应熵变的正负号的判断。
7.化学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反应级数的概念;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
一级反应(的积分式)的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C-1 4法推断年代等);阿累尼乌斯方程及其有关计算(阿累尼乌斯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的影响的计算等);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反应机理的基本概念;用稳态近似推求速率方程。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制约和热力学制约。
8.酸碱质子理论。
缓冲溶液。
利用多元酸的平衡常数的计算。
盐的水解度和溶液的pH值的计算。
溶度积原理以及利用溶度积的计算。
氢氧化物沉淀与溶解的pH值。
高中化学竞赛大纲

高中化学竞赛大纲
高中化学竞赛的大纲可以根据学校或组织的要求有所差异,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基本内容大纲:
1. 基础知识:需要掌握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
离子化合物、酸碱中和反应等。
2. 化学实验:需要了解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技术,如称量、溶解、过滤、加热、凝固、浓缩等,并能正确理解实验原理、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3. 化学计算:需要掌握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和公式,如摩
尔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浓度计算、配比计算、平
衡常数计算等,并能熟练运用解决相关问题。
4. 化学反应机理和原理:要求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原理,包括燃烧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加
成反应等,并能分析和解释相关化学现象和实验现象。
5. 化学应用和技术:需要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中的应用和技术,如电解、电池、催化剂、合成材料、污
水处理、制药工艺等。
6. 化学前沿:需要了解一些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发展,
如纳米材料、量子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化学等,并能理
解相关科学论文和研究成果。
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的高中化学竞赛大纲,具体内容还需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建议参加竞赛的学生在备赛时还要多
做真题、习题和实验练习,加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考试大纲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考试大纲(2021)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说明:
1.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初赛和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根据。
国家队选手选拔的要求本基本要求不涉及。
2.现行中学化学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
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上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初赛要求的描述化学知识以达到国际化学竞赛大纲一级水平为准,该大纲的二、三级知识均不要求记忆。
3.决赛基本要求是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描述化学知识原则上以达到国际化学竞赛二级知识水平为度,该大纲的三级知识均不要求掌握。
4.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作出调整,在2002年8月初通告。
初赛基本要求
1.有效数字的概念。
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的精度与测量数据有效数字。
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2.理想气体标准状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密度。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气体溶解度。
(最新版)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考纲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比赛根本请求1.本根本请求旨在明白全国高中学生化学比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常识程度,作为试题命题的根据.本根本请求不包含国度代表队选手提拔赛的请求.2.现行中学化学教授教养大纲.通俗高中化学课程尺度及高考解释划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请求.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情况科学等学科的根本内容(包含与化学相干的我国根本国情.宇宙.地球的根本常识等)也是化学比赛的内容.初赛根本请求对某些化学道理的定量关系.物资构造.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恰当填补,一般说来,填补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天然发展点.3.决赛根本请求是在初赛根本请求的基本上作恰当填补和进步.4.全国高中学生化学比赛是学生在教师指点下的研讨性进修,是一种课外活动.针对比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订比赛根本请求的重要制约身分.本根本请求估量初赛根本请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盘算的);决赛根本请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个中试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盘算的).5.比来三年统一级别比赛试题涉及相符本根本请求的常识主动成为下届比赛的请求.6.本根本请求如有须要做出调剂,在比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新根本请求启用后,原根本请求主动掉效.初赛根本请求:1.有用数字在化学盘算和化学试验中精确运用有用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用数字.数字运算的约化规矩和运算成果的有用数字.试验办法对有用数字的制约.2.气体幻想气体尺度状况(态).幻想气体状况方程.气体常量R.系统尺度压力.分压定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道理.气体消融度(亨利定律).3.溶液溶液浓度.消融度.浓度与消融度的单位与换算.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结晶的办法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法选择).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含糊合溶剂)的选择.胶体.疏散相和持续相.胶体的形成和损坏.胶体的分类.胶体的根本构造.4.容量剖析被测物.基准物资.尺度溶液.指导剂.滴定反响等根本概念.酸碱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酸碱滴定指导剂的选择.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尺度溶液的根本滴定反响.剖析成果的盘算.剖析成果的精确度和周详度.5.原子构造核外电子活动状况: 用s.p.d等来暗示基态构型(包含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周期.1—18族.主族与副族.过渡元素.主.副族本家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更一般纪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变更一般纪律.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s.p.d.ds区元素的根本化学性质和原子的电子构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位与核外电子构造(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对角线规矩.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地位.半金属(类金属).主.副族的重要而罕有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地位.罕有氧化态及重要形态.铂系元素的概念.7.分子构造路易斯构造式.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子.杂化轨道理论对简略分子(包含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共价键.键长.键角.键能.σ键和π键.离域π键.共轭(离域)系统的一般性质.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类似相溶纪律.对称性基本(限扭转和扭转轴.反应和镜面.反演和对称中间).8.合营物路易斯酸碱.配位键.重要而罕有的合营物的中间离子(原子)和重要而罕有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卤离子.氨分子.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螯合物及螯合效应.重要而罕有的合营反响.合营反响与酸碱反响.沉淀反响.氧化还原反响的关系(定性解释).合营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根本概念和根本领实.合营物的杂化轨道理论.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合营物的磁性和稳固性.用八面体合营物的晶体场理论解释Ti(H2O)63+的色彩.软硬酸碱的根本概念和重要的软酸软碱和硬酸硬碱.9.分子间感化力范德华力.氢键以及其他分子间感化力的能量及与物资性质的关系.10.晶体构造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晶胞(界说.晶胞参数和原子坐标及以晶胞为基本的盘算).点阵(晶格)能.配位数.晶体的聚积与填隙模子.罕有的晶体构造类型: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硒.冰.干冰.金红石.二氧化硅.钙钛矿.钾.镁.铜等.11.化学均衡均衡常数与转化率.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溶度积.运用均衡常数的盘算.熵(凌乱度)的初步概念及与自觉反响偏向的关系.12.离子方程式的精确书写.13.电化学氧化态.氧化还原的根本概念和反响的书写与配平.原电池.电极符号.电极反响.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响.尺度电极电势.用尺度电极电势断定反响的偏向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响.电解与电镀.电化学腐化.罕有化学电源.pH.络合剂.沉淀剂对氧化还原反响影响的解释.14.元素化学卤素.氧.硫.氮.磷.碳.硅.锡.铅.硼.铝.碱金属.碱土金属.罕见气体.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金.锌.汞.钼.钨.过渡元素氧化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两性.罕有难溶物.氢化物的基本分类和重要性质.罕有无机酸碱的基赋性质.水溶液中的罕有离子的色彩.化学性质.定性检出(不包含特别试剂)和一般分别办法.制备单质的一般办法.15.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根本类型——烷.烯.炔.环烃.芬芳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酸.酯.胺.酰胺.硝基化合物以及磺酸的定名.基赋性质及互相转化.异构现象.加成反响.马可尼科夫规矩.代替反响.芳环代替反响及定位规矩.芬芳烃侧链的代替反响和氧化反响.碳链增长与缩短的根本反响.分子的手性及不合错误称碳原子的R.S构型断定.糖.脂肪.蛋白质的根本概念.通式和典范物资.基赋性质.构造特点及构造表达式.16.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化学的初步常识(单体.重要合成反响.重要类别.基赋性质.重要运用).决赛根本请求:本根本请求在初赛请求基本上增长下列内容,数学对象不涉及微积分.1.原子构造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盘算.s.p.d原子轨道轮廓图及运用.2.分子构造分子轨道根本概念.定域键键级.分子轨道理论对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构造和性质的懂得及运用.一维箱中粒子模子对共轭系统电子接收光谱的解释.超分子的根本概念.3.晶体构造点阵的根本概念.晶系.根据宏不雅对称元素肯定晶系.晶系与晶胞外形的关系.14种空间点阵类型.点阵的带心(体心.面心.底心)构造的判别.合法晶胞.布拉格方程.4.化学热力学基本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尺度熵及有关盘算.反响的自由能变更与反响的偏向性.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运用.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运用.尺度自由能与尺度均衡常数.均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热化学轮回.相.相律和单组分相图.克拉贝龙方程及其运用.5.稀溶液的通性(不请求化学势).6.化学动力学基本反响速度根本概念.速度方程.反响级数.用试验数据推寻反响级数.一级反响积分式及有关盘算(速度常数.半衰期.碳-14法断代等).阿累尼乌斯方程及盘算(活化能的概念与盘算;速度常数的盘算;温度对速度常数影响的盘算等).反响过程图.活化能与反响热的关系.反响机理一般概念及推寻速度方程(速控步调.均衡假设和稳态假设).离子反响机理和自由基反响机理根本概念及典范实例.催化剂及对反响的影响(反响过程图).多相反响的反响分子数和转化数.7.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的根本概念.典范缓冲系统的配制和pH值盘算.运用酸碱均衡常数的盘算.溶度积道理及有关盘算.8.Nernst方程及有关盘算原电池电动势的盘算.pH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响偏向的影响.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响偏向的影响.用自由能盘算电极电势和均衡常数或反之.9.合营物的晶体场理论化学光谱序列.合营物的磁性.决裂能.电子成对能.稳固化能.运用合营物均衡常数的盘算.络合滴定.软硬酸碱.配位场理论对八面体合营物的解释.10.元素化学描写性常识达到国际比赛大纲二级程度.11.天然界氮.氧.碳的轮回.情况污染及治理.生态均衡.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12.有机化学描写性常识达到国际比赛大纲二级程度(不请求不合错误称合成,不请求外消旋体拆分).13.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根本概念.DNA与RNA.14.糖的根本概念.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糖苷.纤维素与淀粉.15.有机立体化学根本概念.构型与构象.顺反异构(trans-.cis-和Z-.E-构型).对映异构与非对映异构.endo-和exo-.D,L构型.16.运用有机物的根本反响对简略化合物的判定和构造揣摸.17.制备与合成的根本操纵用电子天平称量.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含抽滤).洗涤.浓缩蒸发.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湿润.经由过程中央过程检测(如pH.温度.色彩等)对试验前提进行掌握.产率和转化率的盘算.试验室安然与变乱紧迫处置的常识与操纵.放弃物处置.仪器洗涤和湿润.试验工作台面的安插和整顿.原始数据的记载与处理.18.罕有容量剖析的根本操纵.根本反响及剖析成果的盘算.容量剖析的误差剖析.19.分光光度法.比色剖析.。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大纲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大纲决赛: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下列内容,不涉及微积分。
1. 原子结构。
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
单电子原子轨道能量的计算。
S、p、d原子轨道图像。
2. 分子结构。
分子轨道基本概念。
定域键键级。
分子轨道理论对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解释。
一维箱中粒子能级。
超分子基本概念。
3. 晶体结构。
点阵的基本概念。
晶系。
宏观对称元素。
十四种空间点阵类型。
4. 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的概念。
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
自由能变化与反应的方向性。
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
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
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热化学循环。
热力学分解温度(标态与非标态)。
相、相律和相图。
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不要求微积分)。
5. 稀溶液通性(不要求化学势)。
6. 化学动力学基础。
反应速率基本概念。
反应级数。
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
一级反应积分式及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法推断年代等等)。
阿累尼乌斯方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的计算等)。
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反应机理一般概念。
推求速率方程。
催化剂对反应影响的本质。
7. 酸碱质子理论。
缓冲溶液。
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
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8. Nernst方程及有关计算。
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pH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9. 配合物的配位场理论的初步认识。
配合物的磁性。
分裂能与稳定化能。
利用配合物的平衡常数的计算。
络合滴定。
软硬酸碱。
10. 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三级水平。
11. 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
环境污染及治理、生态平衡、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
12. 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三级水平(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
化学竞赛初赛考纲

初赛基本要求1.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
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常量R。
体系标准压力。
分压定律。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
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溶液溶液浓度。
溶解度。
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
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
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
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
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
胶体。
分散相和连续相。
胶体的形成和破坏。
胶体的分类。
胶粒的基本结构。
4.容量分析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
酸碱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
分析结果的计算。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用s、p、d等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周期。
1~18族。
主族与副族。
过渡元素。
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变化一般规律。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s、p、d、ds、f区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和原子的电子构型。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
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
对角线规则。
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半金属(类金属)。
主、副族的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其主要形体。
铂系元素的概念。
7.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
共价键。
键长、键角、键能。
σ键和π键。
离域π键。
共轭(离域)体系的一般性质。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大纲说明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大纲说明: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初赛和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
本基本要求不涉及国家队选手选拔的要求。
2.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新近发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1-2,B1-6)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公民的常识以及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化学竞赛的内容。
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 决赛基本要求是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
4.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 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涉及符合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三个月发出通知。
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1. 有效数字。
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
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2. 气体。
理想气体标准状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密度。
分压定律。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
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
溶液浓度。
溶解度。
溶液配制(按浓度的精确度选择仪器)。
重结晶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
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
溶剂(包括混合溶剂)。
胶体。
4. 容量分析。
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考纲中国化学会通知(化会字[2016]15号),2016年第30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由中国化学会统一命题,竞赛定于2016年8月28日(星期日)上午9:00-12:00在全国各地统一进行。
决赛暨冬令营拟定于2016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考试相关说明:1.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
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
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本化学竞赛的内容。
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决赛基本要求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
针对竞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所涉及的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
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基本要求1.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
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常量R。
体系标准压力。
分压定律。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
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溶液溶液浓度。
溶解度。
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
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
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
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
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
胶体。
分散相和连续相。
胶体的形成和破坏。
胶体的分类。
胶粒的基本结构。
4.容量分析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
酸碱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
分析结果的计算。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用s、p、d等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周期。
1~18族。
主族与副族。
过渡元素。
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变化一般规律。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s、p、d、ds、f区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和原子的电子构型。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
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
对角线规则。
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半金属(类金属)。
主、副族的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其主要形体。
铂系元素的概念。
7.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
共价键。
键长、键角、键能。
σ键和π键。
离域π键。
共轭(离域)体系的一般性质。
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相似相溶规律。
对称性基础(限旋转和旋转轴、反映和镜面、反演和对称中心)。
8.配合物路易斯酸碱。
配位键。
重要而常见的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卤离子、氨、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
螯合物及螯合效应。
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
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定性说明)。
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事实。
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
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配合物的磁性和稳定性。
用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说明Ti(H2O)63+的颜色。
软硬酸碱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软酸软碱和硬酸硬碱。
9.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以及其他分子间作用力的能量及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0.晶体结构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晶胞(定义、晶胞参数和原子坐标)及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
点阵(晶格)能。
配位数。
晶体的堆积与填隙模型。
常见的晶体结构类型: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硒、冰、干冰、金红石、二氧化硅、钙钛矿、钾、镁、铜等。
11.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转化率。
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
溶度积。
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
熵(混乱度)的初步概念及与自发反应方向的关系。
12.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13.电化学氧化态。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式的书写与配平。
原电池。
电极符号、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
标准电极电势。
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反应的方向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
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
电解与电镀。
电化学腐蚀。
常见化学电源。
pH、络合剂、沉淀剂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的说明。
14.元素化学卤素、氧、硫、氮、磷、碳、硅、锡、铅、硼、铝。
碱金属、碱土金属、稀有气体。
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金、锌、汞、钼、钨。
过渡元素氧化态。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两性。
常见难溶物。
氢化物的基本分类和主要性质。
常见无机酸碱的基本性质。
水溶液中的常见离子的颜色、化学性质、定性检出(不包括特殊试剂)和一般分离方法。
制备单质的一般方法。
15.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烷、烯、炔、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酸、酯、胺、酰胺、硝基化合物以及磺酸的命名、基本性质及相互转化。
异构现象。
加成反应。
马可尼科夫规则。
取代反应。
芳环取代反应及定位规则。
芳香烃侧链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碳链增长与缩短的基本反应。
分子的手性及不对称碳原子的R、S构型判断。
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通式和典型物质、基本性质、结构特征及结构表达式。
16. 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化学的初步知识(单体、主要合成反应、主要类别、基本性质、主要应用)。
决赛基本要求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下列内容,数学工具不涉及微积分。
1.原子结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
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计算。
s、p、d原子轨道轮廓图及应用。
2.分子结构分子轨道基本概念。
定域键键级。
分子轨道理论对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一维箱中粒子模型对共轭体系电子吸收光谱的解释。
超分子的基本概念。
3.晶体结构点阵的基本概念。
晶系。
根据宏观对称元素确定晶系。
晶系与晶胞形状的关系。
十四种空间点阵类型。
点阵的带心(体心、面心、底心)结构的判别。
正当晶胞。
布拉格方程。
4.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
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
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与反应的方向性。
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
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
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热化学循环。
相、相律和单组分相图。
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5.稀溶液的通性(不要求化学势)。
6.化学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基本概念。
速率方程。
反应级数。
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
一级反应积分式及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法断代等)。
阿累尼乌斯方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的计算等)。
反应进程图。
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反应机理一般概念及推求速率方程(速控步骤、平衡假设和稳态假设)。
离子反应机理和自由基反应机理基本概念及典型实例。
催化剂及对反应的影响(反应进程图)。
多相反应的反应分子数和转化数。
7.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典型缓冲体系的配制和pH计算。
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
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8.Nernst方程及有关计算。
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pH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用自由能计算电极电势和平衡常数或反之。
9.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化学光谱序列。
配合物的磁性。
分裂能、电子成对能、稳定化能。
利用配合物平衡常数的计算。
络合滴定。
软硬酸碱。
配位场理论对八面体配合物的解释。
10.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
11.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
环境污染及治理、生态平衡、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
12.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
13.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基本概念。
DNA与RNA。
14.糖的基本概念。
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
糖苷。
纤维素与淀粉。
15.有机立体化学基本概念。
构型与构象。
顺反异构(trans-、cis-和Z-、E-构型)。
对映异构与非对映异构。
endo-和exo-。
D,L构型。
16.利用有机物的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推断。
17.制备与合成的基本操作用电子天平称量。
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含抽滤)、洗涤、浓缩蒸发、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
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温度、颜色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
产率和转化率的计算。
实验室安全与事故紧急处置的知识与操作。
废弃物处置。
仪器洗涤与干燥。
实验工作台面的安排和整理。
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18.常见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应及分析结果的计算。
容量分析的误差分析。
19.分光光度法。
比色分析。
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修订稿)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方兴未艾,特别是连续几年我国选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广大中小学师生和数学工作者为之振奋,热忱不断高涨,数学竞赛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持久、健康、逐步深入地开展,应广大中学师生和各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要求,特制定《数学竞赛大纲》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本大纲是在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基础上制定的。
《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一栏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具体作法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课外活动或开设选修课等多种方式,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