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如何批评孩子的研究报告
批评孩子的技巧心得

批评孩子的技巧心得以批评孩子的技巧心得为题,我想分享一些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观点。
批评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我们需要以正确的方式来批评孩子,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并从中受益。
我们应该明确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和改进,而不是为了打击他们的自尊心。
因此,在批评时,我们应该注重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可以用鼓励的语气来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并提供建议和指导。
比如,我们可以说:“你做得很好,但我觉得你还可以更努力一点,下次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要避免批评时过于情绪化和冲动。
当我们感到沮丧或生气时,很容易用过激的语言来批评孩子。
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挫败,而不会真正理解自己的错误。
因此,在批评前,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便以冷静和理智的态度与孩子进行交流。
第三,我们要注重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批评时的时间和地点也很重要。
我们应该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来与孩子进行交流,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我们的批评。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与他们进行对话。
这样,他们会更愿意倾听我们的意见,并且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批评。
我们还应该注重批评的方式和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积极的方法来批评孩子,比如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和鼓励学习。
我们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帮助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是否正确,并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索,以便他们能够不断进步和改进。
我们要保持耐心和持久力。
批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不会一次就能完全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因此,我们要保持耐心,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改进。
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潜力和能力,并始终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批评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和态度来批评孩子。
通过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冷静和理智的态度、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采用积极的方法和保持耐心和持久力来批评孩子,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成长和改进,并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批评孩子要有技巧

批评孩子要有技巧摘要:一、引言:批评孩子的常见问题二、批评孩子的正确方法1.指出具体错误2.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3.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4.适时引导,帮助孩子改正错误5.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想法三、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批评2.不要Comparison3.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4.不要使用负面语言四、总结:善用批评技巧,促进孩子成长正文:作为一名家长,批评孩子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如何批评孩子却是一门学问。
许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如过度批评、情绪化、Comparison 等。
为了让批评更有效,我们需掌握一些技巧。
首先,我们要指出孩子具体的错误。
仅仅批评孩子“你错了”或“你不好”是无效的,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感到沮丧。
相反,我们应该明确告诉孩子,他们在哪里做得不好,应该如何改正。
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努力改进。
其次,我们要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也要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
这样,孩子在感受到关爱和鼓励的同时,也会更容易接受批评。
而且,经常给予孩子正面评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再者,批评孩子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
有些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容易情绪失控,对孩子大声责骂。
这种行为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害怕,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因此,在批评孩子时,我们要尽量保持冷静,用平和的语气与他们沟通。
此外,我们要适时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在孩子犯错时,及时给予指导,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处理问题。
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在批评孩子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比如,要避免过度批评,不要让孩子觉得总是在犯错。
此外,不要Comparison,以免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还有,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以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
最后,不要使用负面语言,以免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
总之,批评孩子要有技巧。
通过善用批评技巧,我们既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促使他们积极改正。
批评孩子的技巧心得

批评孩子的技巧心得批评孩子是教育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如何批评孩子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技巧和心得。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批评孩子时,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非常重要。
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紧张的时候批评他们,这会让他们更加抵触。
同时,也要避免在公共场合或有其他人在场时批评孩子,这会让他们感到尴尬和羞耻。
2. 用肯定的语言批评时使用肯定的语言可以帮助孩子接受并理解你的意见。
例如,“你做得很好,但是还有改进空间”比“你做错了”更容易被接受。
3. 避免过度批评过度批评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无助,并可能导致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
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方式和语气,并避免过度强调错误。
4. 强调行为而非个性当你需要指出孩子某些行为有问题时,强调这个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
例如,“你没有认真听讲”比“你很不聪明”更好。
5. 提供解决方案批评孩子时,不仅要指出问题,还要提供解决方案。
这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如何改进自己的行为,并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6. 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感受并听取他们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他们对你的批评有反应,不要忽视或无视他们的感受。
相反,试着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并寻求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7. 表达关心和支持最后,批评孩子时一定要表达出你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让他们知道你是为了帮助他们变得更好而提出这些意见,并且你会一直支持他们成长和发展。
总之,批评孩子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如何批评孩子是需要技巧和经验的。
通过选择合适时间和地点、使用肯定语言、避免过度批评、强调行为而非个性、提供解决方案、尊重孩子感受以及表达关心和支持等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接受和理解我们的意见,进而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家长批评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家长批评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一、冷静理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轻易发脾气或情绪化。
批评孩子时,要尽量避免情绪化的言辞和过激的行动,以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具体明确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具体明确,指出孩子错误的行为和原因。
避免使用笼统的语言或攻击孩子的性格和人格,以免让孩子感到被误解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三、尊重孩子
在批评孩子时,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尊严,不要使用侮辱或贬低的语言。
要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
四、以引导为主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以引导为主,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引导孩子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避免仅仅强调孩子的错误和缺点,而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和进步。
五、重视反馈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重视反馈和互动,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要让孩子感到被倾听和理解,同时也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六、坚持原则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坚持原则和底线,不要轻易妥协或放弃。
对于一些严重的错误行为,家长需要坚决制止并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以免孩子误以为自己的行为得到了默许或认可。
七、示范作用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小结-批评孩子技巧

小结-批评孩子技巧小结:“批评”孩子的技巧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不应该姑息迁就,适当的批评教育是对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正确和适当的批评有助于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交往,更有助于幼儿园老师的教学。
批评的时候,我们还应适当采取一些策略和技巧,确保对孩子的批评教育达到有效效果,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批评教育发挥作用。
一、面对“闯祸”的孩子,我们应该采取冷静、沟通、引导的方式。
孩子年纪小,知识结构不完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与成人不同。
在幼儿园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孩子们认为合情合理的事情。
例如:冬天到了,孩子们怕小金鱼冷,就将热水倒入鱼缸中,以便让小金鱼能够得到温暖;甚至有些小男孩偷偷地把自己喜爱的幼儿园玩具装进口袋带回自己家…这时,作为幼儿园老师来说,一般先要认真了解孩子的动机和解释,耐心引导和帮助孩子认识问题的所在,教会孩子正确处理的方式和方法。
当看见孩子“闯了祸”以后,老师应该先冷静克制自己的言行,切莫用成人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声色惧厉地对待孩子。
而应及时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解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帮助,使孩子懂得,怎样处理问题会更好。
二、年龄不同,批评的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在幼儿园,教师经常会用各种“常规”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
对于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我们还应该适当采取一些限制。
例如: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明知故犯时,就应该严厉的批评或者是采用停止游戏,暂时隔离等手段加以“惩罚”,过后再与孩子一同分析,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让他充分认识到有意识的犯错误是很不应该的,并且告诉他以后千万不能再发生同样的错误;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应该直接告诉他,那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去做,如何去做。
三、当幼儿园教师反映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也应该适时选择环境进行教育。
例如: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了攻击行为,给其他小朋友造成伤害或犯下错误时,老师会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家长,与家长沟通。
父母批评宝宝的科学方法

父母批评宝宝的科学方法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宝宝,“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宝宝的注意,也容易使宝宝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沉默:
宝宝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爸爸妈妈会责备他,假设正如他所想的,宝宝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假设爸爸妈妈保持沉默,宝宝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暗示:
宝宝犯有过失,假设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宝宝,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宝宝会非常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宝宝的自尊心。
换个立场:
当宝宝惹了麻烦遭到爸爸妈妈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爸爸妈妈的责骂。
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宝宝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假设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宝宝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适时适度:
孩子的时间观念相对较差,昨天发生的事,好像已经过了好几天了,加上宝宝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
因此,父母批评宝宝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总结:
批评宝宝的时候,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宝宝,假设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宝宝,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宝宝会非常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了。
家庭教育怎样正确的批评孩子的错误

家庭教育怎样正确的批评孩子的错误篇1:家庭教育怎样正确的批判孩子的错误家庭教育怎样正确的批判孩子的错误每个孩子都简单犯错误,并且常常会犯同样的错误,父母适当的批判指责是有必要的。
但是,假如一味地大声训斥,甚至体罚,结果会收效甚微或适得其反。
责怪孩子要讲究艺术性,教育效果会更好。
一、示意直接责怪孩子,简单遭到孩子的抵制,你不妨讲点策略,用责怪他人的相同过错来示意孩子。
这个“他人”最好是孩子所熟识的故事、电视中的角色。
孩子犯了错,假如你能心平气和、借彼喻此地启发孩子,可以使孩子很快明白你的用意,愿意接受批判和教育,而且爱护了他的自尊心。
父母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应当做到,在缄默无声的行为之中,给孩子作出示意,这样可以使孩子通过仿照父母的'行为,自觉形成良好习惯,从而收到“不令而从”的效果。
二、缄默缄默也能达到责怪的效果。
孩子到了肯定年龄阶段,就能够辨别出简洁的是非、善恶、真假、美丑,一旦做错了事,心里便会担忧父母责骂,并等待你的责罚,假如正应了孩子心里所想的,他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判及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
相反,假如父母以缄默对待,严厉地注视孩子一会儿,孩子反而会“不拘束”起来,进而能反省自己的错误。
父母在批判和劝诫孩子时,最简单犯的毛病就是当众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
这种批判方式和态度,简单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的抵触和反感。
因此有时候用缄默来代替对孩子的直接批判和斥责,反而可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三、适时适度孩子有了缺点错误应准时赐予责怪。
小孩的时间观念较差,昨天的事仿佛过了好几天。
加上喜爱玩耍,刚犯的错一转瞬就忘了。
因此,家长责怪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行拖拉。
讨论发觉,准时的责怪能使孩子把过错和愧疚联系起来,加深对过错的记忆和熟悉。
四、寓教育于实践中要多给孩子以练习的机会,而不要直接加以指责。
有位家长常让孩子买盐、肥皂之类的东西,孩子老是算错账,但每次错后,母亲并不责怪他,只是让他再买一袋盐或其他东西回来。
批评和惩罚孩子的科学方式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他能够严格地要求自己。
”这个当然都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了,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坚定的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很自律,这都是我们的理想啊,但前提就是父母的管教是基础,而孩子的优秀是我们共同的目的。
(一)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能真正地是比较科学的,而且让孩子能够从中受益的,因为犯了一次错,其实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下次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1、我们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当我们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是不是一口认定就是你眼前看到的这个结果了,就是你揣测的那个样子了,你有没有给过孩子解释的机会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千万不能听信某一方的指责,要让孩子为自己解释,尤其家里是两个宝宝的,他们一旦争执,那你可能就听小的了,“弟弟不会骗人的,肯定是哥哥你又怎么样怎么样了……”要给每个孩子解释的机会,家长尽量保持中立,客观地评价孩子是否做错,为什么做错。
2、要学会换位思考。
我们要换位思考,理解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找准批评的切入点,同样我们也要让孩子去试着换位思考。
“假如你是你伤害的那个人,你觉得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那你觉得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呢?”不光家长要换位思考,我们很多时候在孩子面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能够有一个榜样的作用,让他知道有一个参照物,“喔,我犯错的时候应该秉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3、我们要学会自我批评。
孩子的错不一定都是孩子的错,我们有没有责任啊?一定也有,首先我们可不可以也给孩子打个样,怎么样的方式叫做自我批评,批评孩子之前,我们先自我批评,放低身段,这样的一个好处可以迅速地拉近跟孩子之间的关系,那家长的自我批评也可以让孩子学会怎么样去反思。
比如他今天打破了一个花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那这个时候家长很生气,孩子就会说:“我没错,我是不小心的。
”那我们可不可以用一种自我批评的方式:“首先妈妈把这个花瓶摆在电视柜旁边,你的身高可以够得到的地方,这是我的错,下次我会注意,不把这些易碎的物品放在你能够够得着的地方,但是,是不是因为今天你跟弟弟一起打闹的时候不小心没有注意到这个花瓶,给它打碎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如何批评孩子的研究报告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在批评和尊重之间,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会帮助父母找到平衡。
该吃饭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肯放,叫了几遍也没反应,青琳决定来点硬的。
儿子哭闹着不肯放玩具,挣扎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敲出了个大包。
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说了一顿。
可是,说完之后,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青琳又心软了,开始后怕,自己这样批评孩子,会不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青琳的担心立刻赢得一群妈咪好友的共鸣,青琳这才发现,原来,不少做妈妈的都有类似的困扰: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批评是不可能的,可我的批评会不会过火呢?或者说,怎样批评,才能既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
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
批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怎么拿捏其中平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乐暄之家家庭治疗中心宫学萍说,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
她说,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批评。
并且,在孩
子做错事时,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就不批评、不管教。
批评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
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
宫学萍说,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妈妈的头,妈妈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
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
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批评,往往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自己该告诉孩子的重点是什么。
就拿青琳的例子来说,孩子打了妈妈,我们可能一时气极说,你竟敢打妈妈,真是个坏孩子!但这样会把一件具体的事,扩大到“坏”和“好”的区分,给孩子留下长远的影响。
批评的方法:一事归一事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他或给他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宫学萍建议,我们的批评一定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后又忘记洗手,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洗手,不洗手是不对的,而不要扩大到其它事情上。
而当孩子的错误举动涉及人际关系时,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两个步骤去“完成”一次批评——
先把自己对于孩子某个行为的感受直接告诉他,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你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这次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