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作品简介-PPT课件

合集下载

茅盾简介PPT课件作品

茅盾简介PPT课件作品

春天文学奖
• 2000年1月,著名作家王蒙将 其在首届“《当代》文学拉力赛”上获 得的10万元大奖捐给人民文学出版社, 倡议设立30岁以下的文学新人奖,这 便是春天文学奖。该奖项每年奖励一位 30岁以下的文学创作成就显著的青年 作者,在春天文学奖颁奖的同时出版 “春天丛书”,专门出版年度得奖者和 获得提名者的作品集。戴来、李修文、 了一容、周瑾等获此奖。
• 进步性 • 反动性
• 赵伯韬:作为帝国主义的掮客,买办 资产阶级的代表,金融界的巨头,是 以吴荪甫的对立面形象而存在的。
电视剧:陈宝国饰演赵伯韬
刘钧饰演吴荪甫
• 沈傲君 • 饰演林佩瑶
齐中旸(yang)饰演林佩珊
雷汉饰演杜竹斋
三、《子夜》的人物形象
• 吴荪甫 • 从政治、经济、伦理
等各个不同的方面、 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来 描绘吴荪甫
• 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 而又矛盾复杂的民族 资本家的典型。
吴荪甫性格的二重性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1982年) 魏巍《东方》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莫应丰《将军 吟》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古华《芙蓉镇》
第二届(1985年) 张洁《沉重的翅膀》刘心武《钟鼓楼》李
准《黄河东流去》(上,下)
第三届(1988年) 路遥《平凡的世界》凌力《少年天子》孙
六部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上总
名为“蚀”)《路》《三人行》《多角关系》
十多本散文:《宿莽》《茅盾散文集》《话匣子》
《印象·感想·回忆》《炮火的洗礼》《见闻杂 记》《时间的记录》《旧途杂拾》《生活之一 页》《脱险杂记》《劫后拾遗》《苏联见闻录》
《杂谈苏联》等
五十多部短篇

陶渊明人生历程ppt课件作品

陶渊明人生历程ppt课件作品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赏析: 这三首自挽诗,是陶渊明在大病之中,认为自己 即将死去时写的。诗中充分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死 关头的达观思想与镇静态度。第三首先写亲友为 自己送葬的情事,“荒草”、“白杨”烘托出悲 凉的气氛。然后说人皆有死,谁也不能避免,而 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 不必过于执着。最后两句以理语作结,统摄了全 诗。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这个困惑被陶渊明勘 破。
作品风格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 出的诗人。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 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田园生活是 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 作“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 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 想,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 田园诗三大类。
2/27/2022
壮年的辗转出仕阶段(29-41岁)
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 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 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29 岁时他进入官场,当了江州祭酒,但 不久便不堪吏职自解归家闲居。以后 又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由施展 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 最后一次为官是当彭泽令,在官八十 余日,因不堪官场黑暗,“不能为五 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辞官归田。
其五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 远望时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赏析:有些树木,比松树高,遮掩了松树的 雄姿。但寒冬到来,万木凋零,只有松树更 加郁郁葱葱。作者要学习松树的风格,为人 品格要坚贞,要高尚。
2/27/2022

梵高作品介绍 PPT课件

梵高作品介绍 PPT课件

• 向日葵称得上是我的东西。
• 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 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 上……我要让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 像哥特式的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 高更前几天对我说,他在莫奈家看到一幅向日葵的油画, 向日葵插在一个精美的日本花瓶中,不过他还是比较喜欢 我画的这一幅。
表现主义
梵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 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 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即为了主观意识而对物体进行再塑造。 尽管高更和梵高的名字双双成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成为极端个性化的艺术 家的典型,但他们的个人性格特点又有某些不同。高更是个攻击传统观念的人, 语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无情,有时蛮横无礼。而梵高对于共事的艺术家, 则充满了一种天真的热情的深沉的爱。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 《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 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 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 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
割耳朵后自画像
十五朵向日葵
这些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 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梵·高以重 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 上一块黏土。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 技法都表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美丽世 界。然而在画此作的同时,画家死命想 抓住的这个世界还是缓慢却无情地溜走 了。或许这画的表面反映了他悲剧性的 短促一生接近终结时期的心理状态。他 是个热爱自然并能从简单的事物看到纯 粹之美的画家,他说他宁可画从窗户向 外看到的树影而不想象中的美丽幻像。

《朝花夕拾》ppt课件完整版

《朝花夕拾》ppt课件完整版

散文式笔触
运用散文的笔触,将叙事、描写、抒 情融为一体,使文章具有独特的韵味 。
幽默讽刺手法运用
幽默的语言
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 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有 趣,充满幽默感。
讽刺的意味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 批判,揭示其不合理和荒 谬之处,使读者产生深刻 的思考。
巧妙的对比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事件 和场景,突出其矛盾和差 异,达到幽默和讽刺的效 果。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 想、独特的风格和犀利的批判著称。
《朝花夕拾》内容与主题
内容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 四孝图》等。这些散文以鲁迅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为背景,通过描绘他个人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 风貌和人民的苦难。
文学经典
分析《朝花夕拾》作为文学经典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和 地位,以及其对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启示意义。
社会批判
阐述《朝花夕拾》中所体现的社会批判精神在当代社会中 的现实意义,包括对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等问题的揭示和 反思。
人文关怀
探讨《朝花夕拾》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精神在当代社会中 的价值体现,包括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对人性的探索以及 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思考。
力和博大精深。
通过具体文化现象和艺术作品,展示民 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激发读者对 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倡导传 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
文化自信心。
04
艺术特色分析
独特叙事风格
回忆性叙事
跳跃性叙事
以作者自身经历为线索,通过回忆的 方式讲述故事,使读者产生共鸣。

朱自清名著导读《荷塘月色》作者内容简介教师备课PPT模板课件

朱自清名著导读《荷塘月色》作者内容简介教师备课PPT模板课件

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 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主要作品有《毁灭》、 《踪迹》、《背影》、 《欧游杂记》、《伦敦 杂记》等。
大学主任
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 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
任。
认真严谨
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 协会理事。抗日战争的艰苦岁 月里,他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 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

片段赏析
片段赏析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 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 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 了。
作品简介
名家点评-吴周文《谈〈荷塘月色〉》
与作品的意境,基调相一致,诗人运用了近三十个各种类型 的叠词,这些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产生了 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描写荷花荷叶、运用了“曲曲折 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缕 缕”、“密密”、“脉脉”等叠词,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出 倾注诗人主观思想的美的形象。其中一些从古典诗词中选用 的描写香草美人的叠词,大大浓化了妙若美女的荷花形象的 情态和风韵,与作品的内在抒情取得了和谐的契合,使描写 语言有一种典雅的美,清丽的美。
画面感强
首先把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荷塘月色”细分为“月色下 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一段以 月色为背景, 重点描写荷塘的各样景。

中外名著简介PPT课件

中外名著简介PPT课件
201302270947
外国作家作品——其他国家
1.挪威 易卜生《玩偶之家》(剧本);
2.西班牙 塞万提斯 《堂·吉河德》;
3.匈牙利 裴多菲 《自由与爱情》(诗);
4.捷克 伏契克 《绞刑架下的报告》(报告文学);
5.意大利 但丁 《神曲》;
6.古希腊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人《奥德赛》 等》;
文学常识
201302270947
外国作家作品——英国
1.莎士比亚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 《奥赛罗》、《李尔王》);
2.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3.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 4.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5.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老古玩店》; 6.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7.雪莱 《西风颂》 8.拜伦 《唐璜》
环境是小说第三个要素。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
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小说人物 总是生活于特定环境,环境总是为特定人物服务的。环境和 人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首先,环境创造人物。环境不仅 仅是人物生存的场所,还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动因。其次,人 物也创造了环境。人物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同时又通过 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环境。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01302270947
2.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
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心理状 态的重要手段。
小说的情节,首先要完整,从故事开端、发展、高
潮到结局,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其次要紧凑,即做到简 练而不冗繁、集中而不分散,主线鲜明,可有适当的跳 跃却并不中断。第三要新颖,即不落俗套,这样可以避 免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乏味感。为了使小说 引人入胜,情节应生动曲折;同时,小说运用细节描写, 它是使情节丰富的重要手段。

虞美人李煜ppt课件完整版

虞美人李煜ppt课件完整版

通过今昔对比,突显了作者对逝 去岁月的无尽思念。
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传达了 作者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和怀
想。
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中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 的易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 深刻思考。
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作者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 感慨。
诗中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作 者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时光 匆匆的无奈。
不同版本《虞美人》对比研究
要点一
敦煌曲子词《虞美人·东风荡飏轻 云缕》
此词写暮春时节主人公登高怀人,上片写暮春景色,下片写 登楼远望,抒发怀人念远之情。全词以清丽的语言、悠扬的 韵调、明快的节奏、动人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恋人 的怀念之情。
要点二
冯延巳《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 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 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 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 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 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Biblioteka 02《虞美人》文本解读
原文欣赏与注释解析
原文欣赏
全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李煜对逝 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 无奈。文字优美,感情真挚,表达了 作者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注释解析
通过对词句中的难点字词进行注释,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例如,“春花 秋月何时了”中的“了”字,表达了作 者对无尽离愁的感慨。
05
知识拓展:相关作品欣赏
李煜其他脍炙人口的诗篇推荐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01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

《红岩》ppt课件完整版

《红岩》ppt课件完整版

成岗
刘思扬
地下党员,负责《挺进报》的印刷工作, 被捕后关押在渣滓洞,最终逃脱并参加了 人民解放军。
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却投身于革命,被捕后 关押在白公馆,最终获救。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01
江姐(江雪琴)
她勇敢、坚强、机智、冷静,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遭受敌人的严刑
拷打时,她始终坚贞不屈,保护了党的机密。她的形象展现了共产党员
在狱中组织起来,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
重庆解放
03
描绘了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解放重庆的壮丽画面,以及狱中
革命者欢庆解放、迎接胜利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人物关系图谱
江姐(江雪琴)
许云峰
地下党组织的重要成员,负责联系和组织 群众,被捕后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
重庆地下党领导人之一,具有高度的政治 敏感度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被捕后关押在 白公馆,最终英勇就义。
其他英雄人物
如成岗、刘思扬等,他们在《红 岩》中均有出色表现,是革命斗
争中的英勇战士。
其他相关文学作品推荐
《烈火中永生》
罗广斌、杨益言所著小说,以重庆解放前夕“中美合作所”集中营 内的斗争为主线,展现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和英勇事迹。
《把一切献给党》
吴运铎所著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他在革命斗争中的经历以及为党的 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红岩》ppt课件完 整版
目录
CONTENTS
• 《红岩》背景与作者简介 • 小说情节梳理与人物形象 • 革命精神内核探讨 • 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事件及人物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红岩》背景与作者简 介
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反动派疯 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作品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 宋政治家,史学家。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 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 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 鉴。
朗读欣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调)
权曰:“孤我岂难难道道想欲要卿你研治究经经为书做当博博士士吗邪?句气(末词语留)! 但 只当 应当 涉猎,见往事耳 罢了 。卿言多务,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孰 若与……相比怎样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
疏通文意
蒙乃始就学。及到了……的时候鲁肃过 到 寻
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 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
读准字音和停顿 (qīng)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qǐ涂) 掌事,不可(w不éi)学!(”yé蒙) / 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只;粗词略地阅读
4.见往事耳
了解;历史
5.蒙乃始就学
于是,就
6.及鲁肃过寻阳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
8.遂拜蒙母
于是,就
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 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 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的上我 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 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 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 ,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 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 别了。
END
整体感知
1.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2.吕蒙最后接受了孙权的劝说吗?
3.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通过谁 的所见所语来写。
尝试用自己的话简要概 括故事大意。
疏通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 疏通课文,划出 不 理解的字、词、句 。
2、质疑,共同解决。
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 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
说法。 还自扬州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
州还”
补:补充出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疏通文意
初 当初 ,权谓 告诉吕蒙曰:“卿今当涂
掌掌管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用 军中多务。
阳,与蒙论讨论 议 议事,大惊曰:“卿今者 现在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士吴别下三阿日蒙,了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就 更重新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
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于是拜蒙母,结友而表顺接 别。
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补)
拓展延伸:
从吕蒙的变化,你得 到了怎样的启示?
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 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
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巩固练习
积累“吴下阿蒙”“刮目相 待”这两个成语,解释其意思 并造句。
1.吴下阿蒙: 2. 造句: 3.2.刮目相待: 4. 造句:
两个成浯的含义: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
(shú)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 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 阳,与蒙论议,大惊曰:“(gē卿ng/今) 者才略,非复/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
(suì) 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生僻字 、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
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现在多用 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 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 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 另 眼 相 看 , 用新的眼
光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目 ,擦擦眼。
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通“耶”,语气
3.但当涉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