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形成分类与危害

合集下载

雷电的形成、分类与危害

雷电的形成、分类与危害

雷电的形成、分类与危害一、雷电的形成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放电现象。

雷电放电和一般电容器放电本质相同,所不同只是这个电容器两块极板,并不是人为制造的,而是自然形成的。

两块极板有时是两块云块,有时一块是云块、另一块则是大地或地面上凸出的建筑物。

并且这两块极板间的距离比电容器大得多,有时可达数公里。

因此,可以说雷电是一种特殊的电容器放电现象。

大气中的饱和水蒸汽,由于气候的变化,发生上升或下降的对流,在对流过程中由于强烈的摩擦和碰撞,水蒸汽凝结成的水滴就被压分解成带有正负电荷的小水滴,大量的水滴聚积成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

随着电荷的积聚,雷云的电位逐渐升高。

当带有不同电荷的两块雷云接近到一定程度时,两块雷云间的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其间的空气绝缘被击穿,引起两块雷云间的击穿放电;当带电荷的云块接近地面时,由于静电感应,使大地感应出与雷云极性相反的电荷,当带电云块对地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周围空气绝缘被击穿,雷云对大地发生击穿放电。

放电时出现强烈耀眼的弧光,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闪电,闪电通道中大量的正负电荷瞬间中和,造成的雷电流高达数百千安,这一过程称为主放电,主放电时间仅30-50μs,放电波陡度高达50KA/μs,主放电温度高达20000℃,使周围空气急剧加热,骤然膨胀而发生巨响,这就是我们平时听到的雷声。

闪电和雷声的组合我们称为雷电。

由于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要慢得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雷电的特点是:电压高、电流大、频率高、时间短。

二、雷电的分类(一)直击雷雷云对地面或地面上凸出物的直接放电,称为直击雷。

也叫雷击。

直击雷放电过程的展开图见图8-22。

雷云放电过程的展开图可以这样解释:当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开始出现先驱放电,放电电流比较小,一经到达地面,就开始主放电,主放电由地面开始沿着先驱放电的通道直到云端,放电电流迅速增大。

主放电时间很短,电流迅速衰减,以后是余光放电,电流变小。

雷电的介绍和危害

雷电的介绍和危害
雷电的介绍和危害
-
雷电的形成 雷电的种类 雷电的危害
1
雷电的形成
雷电的形成
1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主要由积雨云中 云与云之间的放电现象形成
2
当云层内部的带电粒子迅速移动、碰撞时,它
们之间会产生静电放电现象,从而形成雷电
3
这种放电现象能够在云内部产生强烈的电流和 电压,并沿着云中的水滴通道迅速传播
3
雷电的危害
对人类的影响
雷电对人类的影响主 要表现在直接雷击和 感应雷击两个方面。 直接雷击能够造成人 体受伤甚至死亡,感 应雷击则可能对人的 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导致头晕、恶心等症 状
雷电的危害
雷电的危害
对建筑物的影响
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直接雷击和雷电波侵入两个方面。直接雷击能够破坏建筑 物的结构,导致房屋倒塌、火灾等危险情况。而雷电波侵入则可能破坏建筑物的电气系统 ,引发火灾等危险情况
球形闪电
球形闪电是一种较为 罕见的雷电现象,其 特点是在云层内部产 生,放电现象呈球形 。这种闪电通常不会 对地面上的物体造成 太大的影响
雷电的种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雷电的种类
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是指由雷电引起的自然灾害,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雷电的强度、持续时间、频率等因 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雷电灾害 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地面上的物体,如建筑物、树木、电气设备等。这种雷击能够产 生强大的电流和电压,导致物体内部电路受损,甚至引发火灾 感应雷击是指由于雷电引起的电磁感应效应,使附近的电气设备或线路产生高电压和电流, 从而造成设备损坏或火灾。这种雷击对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等较为敏感的设施影响较大 雷电波侵入是指雷电放电时产生的强电流或电压沿着电缆或金属管道等传播,从而侵入建筑 物内部或电气系统中,导致设备损坏或火灾。这种雷击对建筑物内部的电气系统和电子设备 等影响较大

雷电的成因、危害和预防

雷电的成因、危害和预防

在 树林 里躲避 在低 洼处 生长茂 盛 的小树 下。 开阔地 在 关 闭手机 ; 避 在低 处 , 山涧 或峡 谷 .J心 突发 的洪 水 。 躲 如 / 、
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具有 十分重要 的意义 。
3 雷 电防护
雷 电防 护工 作包 含 防雷 管 理和 防雷 技 术工 作 两个 层
再次 雷击 。
31 雷 暴 来 临 前 .
移 开可能 折断 的树枝 。 放在 室外 的物 品加 固或挪 进室
重 大经济损 失 。 电可使供 配 电系统 、 雷 通信系 统 、 算机 信 计
息 系统 中断 , 引起森林 火灾 , 击毁 建筑 物 , 成火 车停运 和 造 仓储 场所 、 油厂 、 田等燃烧甚 至爆 炸 , 炼 油 危害人 民财产 和 人 身安 全 , 同事对 航空 航 天等运 载工 具威 胁 很大 , 至 影 甚 响 军 队 的作 战 。 据不 完全 统计 , 根 全世 界每 年 因雷 击造 成 的直接经 济损失 达5 亿美 元 以上 。 0 例如美 国 国家 雷 电安 全
S 6 . 7 15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 3 2 1 7 7 1( O 0 7 2)0 — 4 0 2 8 1 — 0 6
关键词 : 电; 雷 形成原 因; 危害; 预防
中图 分 类 号
1 雷 电形 成的原 因
雷 电是一种 自然 放 电现象 。 夏季 的高空 中有好 多 云 在 团在 不 断运 动 , 团交 错运 动 , 互摩 擦 , 而 产 生 大 量 云 相 从 的 电荷 , 就形 成了 电场 。 由于 同种 电荷 相互排斥 , 正电荷 与 负 电荷 分别 聚集 到云团 的两端 。 云带 的电达到一 定程度 积 时, 就会 穿 过 空气 放 电, 两 种 电 荷发 生 中和 , 产 生 火 使 并 花。 由于云层相 互摩擦 、 碰撞 而使 不 同的云层带 不 同的 电, 当电压达 到可 以穿过空气 的程度 以后 , 临近 的两 片云层 会 发生放 电现象 , 产生 电花 和巨大 的响声 。 就是雷 电现象 。 这

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编号:SM-ZD-93504 雷电的种类及危害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雷电的种类及危害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l.雷电种类雷电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球雷。

直击雷是带电积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时,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

直击雷的每次放电含有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个阶段。

大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特征。

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至数十个冲击。

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在带电积云与其他客体放电后,感应电荷失去束缚,以大电流、高电压冲击波的形式,沿线路导线或导电凸出物的传播。

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邻近的导体上产生的很高的感应电动势。

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

从电学角度考虑,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此外,直击雷和感应雷都能在架空线路或在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冲击渡。

2.雷电危害雷电具有雷电流幅值大(可达数十千安至数百千安)、雷电流陡度大(可达50 kA/μs)、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可达数百千安至数千千安)的特点。

雷电的种类和危害

雷电的种类和危害

雷电的种类和危害雷电是一部分带电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带电云层与大地之间产生的猛烈闪电并伴随巨大响声的放电现象。

一、雷电的种类1、按雷电的危害方式分类1)直击雷(1)直击雷是带电云层(雷云)与地面突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击穿强度时,发生激烈放电并显现闪电和雷鸣的现象。

(2)直击雷的放电过程每一次放电过程分为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光三个阶段。

先导放电是雷云向大地进展的不太光亮的一种放电,当先导放电接近大地时,立刻发生从大地向雷云进展的极光亮的主放电。

主放电有微弱余光。

大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的性质。

平均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最多能显现几十个冲击。

第一个冲击的先导放电是阶段形先导放电,第二个冲击以后的先导放电是箭形先导放电。

阶段形先导放电的时间为5~20ms,箭形先导放电的时间约为1ms,主放电时间不超过0.5~0.1ms,余光延续时间为30~50ms。

2)感应雷感应雷也称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

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

(1)静电感应雷静电感应雷是雷云接近地面时,使邻近的金属设施特别是较长的金属设施(如架空线路)上,感应产生与雷云相反的大量束缚电荷。

在雷云对其他部位或其他雷云放电后,这些金属设施上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的形式高速传播,形成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电压的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往往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电击、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危害。

(2)电磁感应雷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四周空间产生快速变化的磁场引起的。

这种强磁场能使四周的金属导体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

电磁感应雷会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或者使四周的金属构件感应出电流,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火灾。

3)雷电侵入波雷电侵入波是指雷击在架空线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快速传播的雷电波。

雷电

雷电

(2)雷电预警的应用 雷电预警作为一种能在雷闪发生之前为客户提供有 效的实时的安全决策的信息系统逐渐地被社会各界 所认同,应用于各种场所。 高尔夫球场 ,公园和 户外休闲运动场所 ,学校 , 机场和直升机停机 坪 ,国防军队 ,大型建筑工地、露天矿厂,易 燃易爆物品储藏库,体育场、滑雪场、大型游乐场, 民用和户外活动场所, 气象部门等。
(3)雷电定位监测系统 雷电定位监测系统为一种先进的系统工程产品, 能够快速定位雷击点,计算出雷击时间、强 度、极性等雷电特征,并且能够做到雷电信 息的实时性和共享性。借助该系统的应用, 可以有效节省查找、解决雷击故障的时间和 人力,掌握雷电活动规律,指导防雷设计和 工程投资决策,为电力调度提供参考依据。
积云
地 面
返回
2.雷电的危害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按其造成的危害 可分为: (1)直击雷。大气中带有电荷的雷云,其对 地电压高达几亿伏。当雷云与地面凸出物之 间电场强度达到空气击穿强度时,就发生放 电现象,这种放电现象称为直击雷。
(2)雷电感应。雷电感应又称感应 雷,它又分 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是雷云接近 地面时,在地面凸出物的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 电荷,在雷云与其他部位或其他雷云放电后, 凸出物顶部电荷失去束缚,并以雷电波的形式 高速传播而形成的。电磁感应是发生雷击后, 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的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 附近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形成的。
雷电的形成与危害
ppt制作:申雨霏
目录
1.雷电的形成 2.雷电的危害 3.雷电的顶部 空气闷热潮 电荷积累到一
带正电,底部 定数量时,强 湿的时候, 聚集负电,接 大的电场力使 水蒸气受热 大气击穿,发生 近地面时,地 上升,遇冷 面感应出正电, 云层与大地间 空气凝结形 成积云。 这样在云层和 的放电,就是 大地之间形成 雷击,一部分 了一个电容器。 能量以光形式 放出,就是闪电。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雷电是一种强大的自然现象,它可以对人类和物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有数千人被雷击,其中一些人会因此失去生命。

因此,了解雷电分类和如何防范雷电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简要介绍雷电分类和防御措施。

根据雷电产生的位置和环境,雷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雷云地闪雷:这种雷电是由云层产生的,常常发生在山区或者高地。

当云层内部电荷不平衡时,会引发闪电,这种雷电会从云层直接击中地面。

2. 云间闪电:这种雷电是由云层之间的电荷不平衡引起的。

通常发生在云团间和云层间之间。

这种雷电对人类和物体的危害比较小。

3. 地面放电:这种雷电通常在雨后的晴天发生。

当地面湿度较高时,会形成一些小型电荷,如果有足够的电荷积累,就会引发雷电。

防御措施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防御雷电的措施:1. 在闪电前保持警惕。

如果您正在户外活动,可以通过观察天空的形态来预估雷暴的形成。

如果天空开始产生雷暴,最好尽快回到室内。

不要在露天场所避雨,因为这可能加重雷击的危险。

2. 避免与地面接触。

如果您在户外,最好找到一些安全的地方躲避。

不要趴在地上或者接触任何金属,因为这些都可能让您更容易受到雷击。

如果不能找到避雷安全的地方,那么就跳到附近的河流或者湖泊中。

这会让你避开雷电,因为水是一种良好的导体。

3. 保持远离金属物体。

金属物品很容易引起雷电,所以最好不要靠近金属物品。

比如,在游泳池边或者球场上,不要接触金属门或者围栏。

如果您开车,那么最好将车停在室内或者停车场。

4. 保持室内不漏电。

在室内,要确保所有的电线和电器都是安全的。

如果您已经收到了闪电警报,那么您应该在电器和电线中断器上关掉所有的电源。

总之,了解雷电分类和如何正确防范雷电是非常重要的。

这将帮助我们减少雷电造成的损害,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关心的人们。

雷电现象及危害

雷电现象及危害

雷电现象及危害一、雷电现象及危害1.雷电产生的原因雷电现象比较复杂,它是由于地面湿气受热上升或空中不同冷、热气团相遇凝成水滴或冰晶形成积云,在运动时使电荷发生分离,当电荷积聚到足够数量时,就在带有不同电荷的云间或由于静电感应而产生不同电荷的云地间发生的放电现象。

雷云中可能同时存在着几个电荷聚集中心,所以经常出现多次重复性的放电现象,常见的为 2 ~3次,当第一个电荷聚集中心完成放电过程后,其电位迅速下降,第二个电荷聚集中心立即向着前一个放电位置移动,瞬间重复放电。

每次间隔时间从几百微秒到几百毫秒不等,但其放电电流将逐次递减。

2.雷电种类(1)直击雷带电积云接近地面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的介电强度(25 ~30kV /mm)时发生的放电现象,称为直击雷。

(2)静电感应雷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凸出物时,在其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当带电积云与其他部位或其他积云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高速传播形成高压冲击波。

此冲击波由静电感应产生,具有雷电特征,称为静电感应雷。

(3)电磁感应雷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邻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该电动势具有雷电特征,称为电磁感应雷。

(4)球雷雷电放电时产生的球状发光带电气体,称为球雷,球雷可能造成多种危害。

3.雷电参数(1)雷电流幅值雷电流幅值指主放电时冲击电流的最大值,该幅值可达数十至数百千安,雷电流幅值越大,出现的概率越小。

(2)雷电流陡度。

雷电流由零增长至最大幅值的这一部分,称为波头(τt),通常只有 1 ~4μs;电流值下降的部分,称为波尾,可长达数十微秒。

(3)雷电冲击过电压雷电冲击过电压指冲击电压的最大值。

4.雷电的危害(1)危害的形式①直接雷击的危害。

地面上的人、畜、建筑物、电气设备等直接被雷电击中,叫做直接雷击。

发生直接雷击时,特大的雷电流(几十至几百千安)通过被击物,在被击物内部产生高达几万度的温度,使被击物燃烧,使架空导线熔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电的形成分类与危害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雷电的形成、分类与危害一、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放电现象。

雷电放电和一般电容器放电本质相同,所不同只是这个电容器两块极板,并不是人为制造的,而是自然形成的。

两块极板有时是两块云块,有时一块是云块、另一块则是大地或地面上凸出的建筑物。

并且这两块极板间的距离比电容器大得多,有时可达数公里。

因此,可以说雷电是一种特殊的电容器放电现象。

大气中的饱和水蒸汽,由于气候的变化,发生上升或下降的对流,在对流过程中由于强烈的摩擦和碰撞,水蒸汽凝结成的水滴就被压分解成带有正负电荷的小水滴,大量的水滴聚积成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

随着电荷的积聚,雷云的电位逐渐升高。

当带有不同电荷的两块雷云接近到一定程度时,两块雷云间的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其间的空气绝缘被击穿,引起两块雷云间的击穿放电;当带电荷的云块接近地面时,由于静电感应,使大地感应出与雷云极性相反的电荷,当带电云块对地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周围空气绝缘被击穿,雷云对大地发生击穿放电。

放电时出现强烈耀眼的弧光,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闪电,闪电通道中大量的正负电荷瞬间中和,造成的雷电流高达数百千安,这一过程称为主放电,主放电时间仅30-50μs,放电波陡度高达
50KA/μs,主放电温度高达20000℃,使周围空气急剧加热,骤然膨胀而
发生巨响,这就是我们平时听到的雷声。

闪电和雷声的组合我们称为雷电。

由于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要慢得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雷电的特点是:电压高、电流大、频率高、时间短。

二、雷电的分类
(一)直击雷
雷云对地面或地面上凸出物的直接放电,称为直击雷。

也叫雷击。

直击雷放电过程的展开图见图8-22。

雷云放电过程的展开图可以这样解释:当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开始出现先驱放电,放电电流比较小,一经到达地面,就开始主放电,主放电由地面开始沿着先驱放电的通道直到云端,放电电流迅速增大。

主放电时间很短,电流迅速衰减,以后是余光放电,电流变小。

由于雷云中同时存在着多个电荷积聚中心,当第一个电荷集聚中心放电后,其电位迅速下降。

第二个电荷集聚中心向第一个电荷集聚中心位置移动,并沿着上一次的放电通道开始先驱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

紧接着再来第三次、第四次放电。

我们平时看到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就是这个原因。

当直击雷直接击于电气设备及线路时,雷电流通过设备或线路泄入大地,在设备或线路上产生过电压,称为直击雷过电压。

(二)感应雷击
感应雷击是地面物体附近发生雷击时,由于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而引起的雷击现象。

例如,雷击于线路附近地面时,架空线路上就会因静电感应而产生很同的过电压,称为静电感应过电压。

见图6-23。

在雷云放电过程中,迅速变化的雷电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由于电磁感应,在附近导体上产生很高的过电压,称为电磁感应过电压。

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引起的过电压,我们称为感应雷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