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危害性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雷电的危害性及防止方法

雷电的危害性及防止方法

雷电的危害性及防止方法雷电是我国常发的自然灾害之一,世界上每秒有100-300次雷电发生。

雷电可以造成人畜伤亡、引起火灾、破坏电器设备和建筑物等。

随着城乡多层及高层住宅的增多,居民安装热水器、架设室外天线比较普遍,如果不采取防雷措施,很容易受到雷击。

另外,雷电波还可经配电线路及闭路电视、电话线、电脑网络线等线路侵入住宅,若不加以防范,会造成人员伤亡、家用电器的毁坏,以及火灾的发生。

1、雷电的形成与种类雷电是由雷云产生的。

当云中电荷密集处的电场强度达到25KV/CM至30KV/CM时,就会发生放电,出现极大的电流,于是就看到闪光和隆隆的响声。

闪电的形状有枝状(破坏性最大,可达200万A的强大电流)、片状、球状(可以沿着窗户钻进屋内)、带状等。

2、雷电对家庭的危害当雷云对地放电时,会对地面上的人、畜、房屋、树木造成伤害。

传播形式一般有直接雷击、感应雷击、和通过配电线路以电磁波的形式形成过电压。

经验证明,当雷电击中配电线路、电话、电脑网络等线路时、沿电线传进屋内的电磁波可使1米长空气间隙放电,雷过电压值可达2000KV-3000KV。

因此,雷电波能引起屋内电气设备的损坏。

3、家庭主要防雷措施(1)、防止直击雷: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一般在建房时设计安装)。

(2)、预防感应雷:避免采用铁屋顶及铁质储水器;太阳能热水器要做好防雷措施;(3)、雷电波的防护:雷电引起的雷电波会沿着低压架空线和电视天线、电话线、无线电等侵入室内。

这种灾害占雷害事故的绝大部分,能引起室内电气设备绝缘击穿,造成火灾或触电死亡的不幸事故。

这种情况农村比城市严重。

预防措施:安装防雷保护器或在雷电到来前切断室内与室外的电气连线。

雷击事故的危害性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雷击避险

雷击事故的危害性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雷击避险

雷击事故的危害性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雷击避险雷击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自然灾害现象,经常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雷电产生的高温、高压、高电流不仅对人体造成伤害,还对建筑、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等产生严重破坏。

因此,关注雷击避险问题,提高雷击意识和防范能力,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雷击事故的危害性雷电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身安全受威胁:雷击事故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严重,甚至可导致人员死亡。

当雷电直接或间接地击中人体时,由于雷电高电流和高能量的存在,容易造成电击伤、内外伤、心肺功能障碍等,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2. 建筑物受损严重:雷电的高温、高压和高电流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极大。

雷电一旦击中建筑物,会引发火灾、爆炸和建筑物结构崩塌等严重后果,不仅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导致财产的巨大损失。

3. 电子设备受影响:雷电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干扰较大,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损坏、信息丢失等。

在现代社会,人们依赖于电子设备进行办公、学习和娱乐等活动,因此雷击事故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不容忽视。

4. 通信系统中断:雷电对通信系统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雷击可能导致通信线路断开、通信设备损坏、通信信号干扰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通信系统的瘫痪,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二、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雷击避险关注雷击避险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雷击事故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关注雷击避险意味着关注人民的生命安全。

通过加强雷电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雷电天气,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 保障基础设施安全:雷电对基础设施如建筑物、电力设施、通信网络等的破坏性很大。

关注雷击避险问题,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基础设施的损坏,确保社会运行的稳定和持续。

3. 保护电子设备及信息安全:现代社会高度依赖电子设备,关注雷击避险问题可以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害,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避免因雷电造成的信息丢失和数据泄露。

雷电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雷电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雷电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危害及预防措施雷电是一种非常强大且具有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它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以下是有关雷电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的一些重要信息。

首先,雷电可能会对有线电视系统的设备和设施造成直接的物理损害。

雷击或雷暴可能会导致电缆、接口、天线等设备部件被击穿、熔化或烧毁,从而导致系统的功能丧失。

此外,雷电还可能引起设备过载和电流波动,导致设备损坏或短路。

其次,雷电也可能会对有线电视系统的信号传输产生干扰。

雷电产生的强电磁场可能会干扰信号的正常传输,造成图像模糊、声音失真或信号丢失等问题。

这些干扰可能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观看电视节目或其他信号传输故障。

要预防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造成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安装避雷器和避雷装置。

为了保护有线电视系统免受雷电的直接伤害,可以在系统的建筑物或塔顶安装避雷器或避雷装置。

这些设备可以将雷电引向地下,避免直接击中有线电视设备。

2.建立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是防护雷电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将雷电引导至地下,降低对有线电视设备的影响。

良好的接地系统应该包括合适的地线和地线桩,并且保持良好的连接。

3.使用合适的电缆和设备保护装置。

选择合适的电缆和设备保护装置可以降低雷电引起的损害风险。

例如,使用具有高防雷性能的电缆,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等。

4.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定期维护和检查有线电视系统可以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例如,定期检查电缆、接口的磨损情况,确保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5.保持合适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对于有线电视系统的操作和使用,用户也应该注意安全。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继续使用有线电视系统,以免遭受雷击或产生其他安全隐患。

总之,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但通过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这些风险。

安装避雷器、建立接地系统、使用适当的电缆和设备保护装置、定期维护和检查,以及遵守安全操作和使用方法,都是保护有线电视系统免受雷电影响的重要步骤。

雷电对施工机械的危害及预防

雷电对施工机械的危害及预防

雷电对施工机械的危害及预防一、危害1. 施工机械设备损毁:雷电容易引发强大的电流和电压,对施工机械设备造成损毁甚至烧毁的危险。

由于施工机械设备通常是高价值的资产,一旦被雷击损坏,将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 人员伤亡:雷电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如果施工机械设备附近有人员存在,可能会造成伤亡事故。

人体是优秀的导电体,在雷电的强电场和强磁场中,人员容易受到电击和感电的伤害。

3. 工地安全隐患:在雷电过程中,天空中出现的闪电可能引发大火灾,导致工地上的建筑物、设备和原材料等遭受损失,并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生命安全问题。

二、预防1. 建立防雷制度: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防雷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施工现场的雷电防护进行规范化管理。

制度要包括防雷技术要求、责任分工、相关标准和规范等,确保所有人员都熟悉并按照规定执行。

2. 安装避雷设施:施工现场应配备专业的避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网、闪电保护器等。

这些设施能够有效地引导和分散雷电流,降低雷电对施工机械的直接影响。

3. 检查和维护设备:及时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减少故障的风险。

特别是对于容易受雷击的设备,应加强检查和保养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4. 保持机械设备与地面的良好接地:良好的接地能够有效地将雷电流分散到地面,减小雷电对设备和人员的危害。

施工机械设备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接地装置的安装和保养。

5. 做好应急预案:施工现场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对雷电事故的预测、处置和救援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

所有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都应熟悉并按照预案执行,确保在雷电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三、总结雷电对施工机械的危害不可忽视,因此,施工企业需要重视雷电防护工作,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建立防雷制度、安装避雷设施、检查和维护设备、保持良好的接地和做好应急预案,是有效预防雷电危害的关键措施。

只有将这些措施贯彻落实,在施工现场保持高度警惕,才能有效地保护施工机械和人员的安全。

常见雷电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常见雷电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常见雷电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近年来,雷电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雷电事故,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雷电事故案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建筑物雷电事故案例分析1.1 XX大厦雷击事故XX大厦是一幢较高的建筑物,其屋顶缺乏有效的防雷措施。

在一次雷雨天气中,大厦遭到雷击,导致屋顶燃烧,严重威胁了建筑物的安全。

分析:该案例暴露出建筑物雷电防护不当的问题。

在建设高层建筑时,应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避雷装置,提高抗雷能力。

此外,定期对避雷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也是必要的。

1.2 XX写字楼雷电火灾XX写字楼是一座繁忙的商业中心,雷击事故给商户和租户带来了巨大损失。

致火的原因是雷电击中写字楼避雷设施,导致大楼电线着火。

分析:这起火灾事故表明建筑物防雷措施单一的问题。

除了设立避雷针,建筑物还需要装备有效的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如避雷器、防雷接地等,以提供全面的雷电防护。

此外,定期进行火灾演练及教育培训,人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火灾。

二、户外雷电事故案例分析2.1 XX高尔夫球场雷击事故XX高尔夫球场是一处广受欢迎的户外娱乐休闲场所。

一天,一位高尔夫球员在雷雨天气中被雷击身亡。

这引发了对球场雷电安全的关注。

分析:该案例表明户外活动场所的雷电安全也是重要的。

在这种场所,安装避雷设施是必要的,如避雷针、避雷网等。

此外,为了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球场管理方应设置警示标识,定期进行防雷宣传和培训。

2.2 XX露天音乐节雷电事故XX露天音乐节是一项大型户外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

然而,在一场雷暴来临时,舞台被雷击,导致演出被迫中断。

分析:该案例揭示了大型户外活动的雷电防范工作不到位。

主办方应在舞台和观众区域设置避雷装置,并设置避雷标识,引导观众远离危险区域。

此外,在关键的天气条件下,应暂停或调整活动,以确保观众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雷电事故预防措施3.1 加强预警系统建设雷暴前的预警系统是防止雷电事故的关键。

雷电的危害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雷电的危害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1412006年第10期下学术理论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 现代企业教育雷电是自然界中雷云之间或是雷云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其特点是电压很高电流很大能量释放时间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雷电会造成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森林大面积烧毁建筑物毁坏油库爆炸起火通讯系统瘫痪以及家电设备损坏等等一雷电理论1雷电是自然界中雷云之间或是雷云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其特点是电压很高电流很大能量释放时间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雷电会造成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森林大面积烧毁建筑物毁坏油库爆炸起火通讯系统瘫痪以及家电设备损坏等等雷云结构和雷电的放电机理雷云的典型结构是中部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在这种气流的作用下带正电的冰晶与带负电的水滴开始分离形成一部分带正电荷一部分带负电荷的雷云由于异性电荷的不断积累不同极性的云块之间电场强度不断增大当某处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可能承受的击穿强度时就形成了云间放电产生强烈的光和热所发出的强光称之为闪所发出的热使附近的空气突然膨胀发出霹雳的轰鸣称之为雷由于雷云负电荷的感应使附近地面积聚正电荷从而使地面与雷云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当某处积聚的电荷密度很大造成电场强度达到雷云与地面之间空气游离的临界值时就为雷云对地放电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雷云对地放电打到地面上的闪电即为落雷如果落雷击中人员建筑物机电设备和森林树木而造成的危害这种现象称为雷击事故2雷电活动强度雷电活动的强度是因地区而异的有的地区强有的地区弱某一地区的雷电活动强度通常用年平均雷电日这一数字表示我国年平均雷电日分布大致可划分4个区域年平均雷电日这一数字只能给人们提供某一地区雷电活动的大概情况雷电活动的强弱程度与落雷概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事实上即使是在同一地区雷电活动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地方受局部气象条件的影响雷电活动可能比邻近地区强得多3雷击的选择性雷害事故的统计资料说明雷击的地点和建筑物遭受雷击的部位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个规律称为雷击的选择性地面上建筑物的性质和形状对雷电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当地面上电场不断增强时在高大建筑物的尖顶和边缘上电场强度最大构成雷电发展的良好条件在旷野中即使建筑物并不很高但是由于它比较孤立突出因而较容易遭受雷击金属结构的建筑物或内部有大型或大量金属物体的厂房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也较易遭受雷击二雷电的危害性根据雷电的产生和造成危害的不同特点一般将雷电分为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和雷电侵入波等几种其中雷电感应和雷电侵入波是造成雷电危害的主要原因一般人们对部分设施直击雷的防范针对性较强而对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的防范却考虑得不够全面措施上不尽完善特别是目前大量的通讯系统家用电器电脑网络和其它控制设备等采用集成电路和高灵敏度的电子元器件难以承受雷电造成突发的强磁场或雷电波的侵害致使遭受雷击危害较为普遍这里就以雷电感应和雷电侵入波为例分析其危害原理1雷电感应雷电感应是由于雷电流的强大电场和磁场变化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造成的静电感应当建筑物顶部或其他导体处于雷云与大地间所形成的电场中建筑物顶部或导体上就会积聚与雷云下部电荷极性相反的大量电荷雷云放电后云与大地间的电场突然消失建筑物顶部或导体上的电荷来不及立即流散因而产生很高的对地电位这个对地电位差称为静电感应电压当雷云与放电体间的电场强度超过两者之间空气的击穿强度时雷云对放电体产生放电正负电荷在电路中猛烈地中和而楼顶的感应电荷却不能以相应的速度流散于是将会产生高达几十kV 的感应电压如果楼顶不采取良好的接地室内的设备即有可能因感应电压而受损雷击时除建筑物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外在输电线路通讯线路上同样会发生这种现象由于感应电压与雷云极性相反的电荷聚积到一段线路上成为束缚电荷当雷云对放电体放电时雷电通道中的电荷猛烈中和线路上的束缚电荷变为自由电荷向导线两边流动形成感应过电压波据有关资料介绍高压输电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可达300400kV 一般配电线路和通讯线路虽然悬挂高度较低漏电较大但感应过电压仍可达几十kV电磁感应由于雷电流具有极大的幅值和陡度在放电通道周围的空间里会产生强大的变化电磁场处在这一电磁场中的导体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如果回路中有些地方接触不良就会产生局部发热或放电电磁感应现象还可以使构成闭合回路的金属物体产生感应电流对设备或建筑物等造成损害2雷电侵入波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所产生的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线路或管线侵入室内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据有关资料介绍雷电侵入波造成的事故在雷电事故总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三预防雷电灾害的措施1.建筑物防雷措施一般民宅和小型建筑物可安装避雷针一方面将地面感生电荷通过尖端放人空中另一方面将接收的电流迅速流散人地可避免雷击超高建筑和山区建筑物采用避雷带和避雷网较好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物可以直接利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中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来防雷工业建筑物人户处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相连邻近100m 内每25m 左右接地一次各处接地电阻均不大于20民用建筑物雷电的危害性分析及预防措施胡德民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461000摘要雷电是自然界中雷云之间或是雷云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其特点是电压很高电流很大能量释放时间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关键词雷电感应雷电侵入波危害性预防措施142科技探讨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入户处绝缘子铁脚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除年平均雷电日不超过30日或低压线不高于周围的建筑物或线路接地点距入户处不超过50m 或土壤电阻低于200且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及铁杆几种情况外低于架空线路接户线绝缘子铁脚均宜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2.家用电器防雷措施从供电系统看民用建筑的用电电压为380220V 低压系统所采用的输电线路为10kV 架空线路引入配电变压器再从变压器低压侧经低压线路进入各民用建筑内当变压器高压侧的架空线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时雷电波通过变压器高压侧侵入到低压侧以至到用户家用电器因此遭受雷击而损坏为预防家用电器遭雷击可采取如下措施1在低压相线与零线之间装一只FY S-022kV 金属氧化物无间隙避雷器这不仅可以有效防雷还可防止由于三相四线进户零线断线引起中性点位移而产生的过电压危及人身和家用电器安全目前市场上还有加装避雷器的家用电器如电话机电器插头等就是说将体积甚小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埋在家用电器的插头里使每一件家用电器都通过低压避雷器有可靠接地2在低压线路进入室内前安装一组无间隙避雷器室内再装防雷插座构成三道保护3在低压线进入室内前的第一个电杆上将支持绝缘子铁脚可靠接地起放电间隙作用降低侵入室内雷电过电压幅值4室外天线的馈线临近避雷针或避雷针引下线时馈线应穿金属管线或采用屏蔽线并将金属管或屏蔽接地如馈线未穿金属管又不是屏蔽线则应在馈线上装避雷器或放电间隙另外雷雨前尽可能将家用电器的插头拨下不看电视不听收音机不打电话有室外天线的在雷雨前就拨下天线插头3.人体防雷措施雷雨时非工作必须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在户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入有宽大金属架构架或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如依靠建筑物屏蔽的街道或高大树木屏蔽的街道躲避要注意离开墙壁和树干8m 以上在野外突然遇到雷雨必须牢记两条一是人体位置要尽量降低避免突出二是两脚要尽量靠拢最好选择干燥处下蹲以减少暴露面积和触地电位差因为人体与地面接触面积愈大危险愈大这样便可安然无恙在野外突然遇到雷电需切实做好十不要1不要站在山顶山脊等高处和躺在地上2不要站在大树下树林边或草垛旁躲雨3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行走4不要穿湿衣服赶路5不要在开阔的水面游泳划船应尽快离开水面或稻田6不要靠近金属物体7不要把锄头铁铲等工具扛得高高的8不要骑牛马不要在空野里骑车9不要使用移动电话10不要站在避雷针附近在户内应注意雷电侵入波的危险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广播线电视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导体以防止这些线路和导体对人体的二次放电调查资料说明户内70以上对人体二次放电的事故发生在相距1m 以内的场合相距15m 以上尚未发现死亡事故由此可见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及导体15m 以上另外躲在室内还应关好门宙避免过堂风以防球形雷进人室内伤人4.10kV 配电线路防雷措施1为了提高10kV 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农网改造的线路中应尽量选择瓷横担又因为瓷横担的耐雷水平是铁横担针式绝缘子的3倍多对于现有铁横担线路应更换成高一级的绝缘于2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10kV 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线路不会引起跳闸因此说防止相间短路是线路防雷的基本原则310kV 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后往往造成绝缘子击穿和导线烧断事故尤其是对于多雷区的钢筋混凝土杆铁担的线路最为突出所以在这些绝缘弱点必须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与接地引下线相连引下线可借助钢筋混凝土杆的钢筋焊连接地电阻应小于304对于个别高的杆塔铁横担带有拉线的部分杆塔和终端杆等绝缘薄弱点应装设避雷器进行保护5对于10kV 配电线路相互交叉和与较低电压线路通讯线闭路电视线交叉的线路其交叉时上下导线间的垂直距离最小允许值应符合有关规程中规定的数值如果工作距离较小空气间隙可能被雷电所击穿使两条相互交叉的线路发生故障跳闸并将引起线路继电保护的非选择性动作从而可能扩大为系统事故所以在线路交叉跨越地段的两端有必要加装配合式保护间隙6架设在多雷区的分支线路应装设一次重合保险器或重合装置以防止雷击危害线路遭雷击后雷电闪络产生稳态的工频电弧使相间短路当开关跳闸后电流被切断电弧熄灭其绝缘一般能较快恢复经一定时间重合后电弧一般不会重燃重合成功率较高这样可提高供电可倍率510kV 配电设备防雷措施1配电变压器按现行规范采用阀型避雷器来保护阀型避雷器要求越靠近变压器安装保护效果越好一般要求装在高压跌落保险的内侧必须使避雷器的残压小于配电变压器的耐压才能有效地对变压器起保护作用2避雷器的选择应与线路额定电压相符若避雷器额定电压高于设备额定电压使设备受雷击时失去可靠保护避雷器额定电压低于设备额定电压在正常的过电压下避雷器频繁动作引起线路接地跳闸3当变压器容量在100kV A 及以上时接地电阻应尽可能降低到4以下当变压器容量小于100kV A 时接地电阻可达到10及以下即可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变台应进行改造接地网使其阻值下降从而使雷电流流过接地线上引起的电位降低4在配变低压侧也装设保护装置10kV 配变只在进线处安装避雷器不能保护配变低压绕组而且由于低压侧落雷也将造成雷电冲击电压直接通过计量装置加在低压绕组上按变比感应到高压侧产生高电压有可能首先击穿高压绕组同时雷电冲击电压通过低压线路侵入用户造成家用电器的损坏所以在配变低压侧应装设低压避雷器(以装设一组FY S 型低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为宜)或500V 的通讯用放电间隙保护器并将避雷器变压器外壳和中性点可靠接地5在配电变压器进线处装设电抗器电抗器可以利用进线制作用进线绕成直径100m m 10至20匝的电感线圈阻止雷电波的入侵保护变压器6避雷器安装工艺要规范避雷器的接地要良好接地线联接要可靠农村配变避雷器安装工艺差引线细接头松或开路造成避雷器失去保护作用而导致配变遭雷击烧坏是较常见的所以防雷引线的截面积引线连接头接地体埋设都要符合有关防雷接地规程要求7按期进行预试和检修避雷器要按规程要求定期进行绝缘电阻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对不合格和有缺陷的避雷器进行更换FS 阀型避雷器经一段时间运行后因避雷器自身老化其工频放电电压下降绝缘电阻降低当其工频放电电压低于23kV 绝缘电阻低于2000M 时必须更换对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要定期巡视检修雷雨季节前要清扫瓷体紧固接头损坏部位立即更换。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具威力的气象现象,经常发生的雷雨天气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本文将就如何预防雷击事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室外防护建议1. 避免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雷电发生时,人们应尽量迅速撤离并寻找安全的室内场所避雨,如建筑物或汽车内。

活动场地若没有室内场所可供躲避,则应寻找地势较低或有树木遮掩的地方躲避,但要远离高大的物体如电线杆、树木等,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靶子。

2. 不要在雷暴天气下接打手机。

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具有金属天线,容易成为雷电的传导路径。

在雷雨天气下,使用这些设备会加大被雷击的风险。

因此,遇到雷暴天气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设备,以减少被雷击的危险。

3. 保持防雷设施的完好。

建筑物、电线杆等公共设施上的避雷针、接闪器等防雷设备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居民也可以在自家房屋上安装避雷设备,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二、室内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

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线路容易成为雷电击入建筑物内部的通道,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在雷雨天气下,最好避免使用这些有线设备,以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风险。

2. 室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的安装。

为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危险,可在建筑物屋顶等高处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向下击穿,减少对建筑物内部的危害。

此外,必要时可以安装接地装置,将室内电气设备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通道,减轻雷击造成的损失。

3. 远离水源和金属物品。

室内若有水源如水管、洗澡设施等,雷击时容易产生电流泄漏而危及人身安全。

此外,金属物品也易成为雷电传导路径,应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雷击。

三、个人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金属物品。

在雷电天气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物品,如雨伞、铁制手杖等,以减少受到雷击的几率。

2. 遵守室外安全距离规定。

当雷电活动较为剧烈时,如闪电频繁且近距离为3至5公里内时,人们应迅速撤离室外场所,并尽量远离高大的建筑物、电线杆和树木等,以保证个人安全。

雷电对施工设备的危害及预防

雷电对施工设备的危害及预防

雷电对施工设备的危害及预防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不可预测,但却对施工设备造成巨大的危害。

在施工现场中,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塔吊、起重机以及电气设备都容易受到雷击的威胁。

这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还可能导致事故和人员伤亡。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施工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雷电对施工设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打击:雷电可以直接击中设备,产生高温和电弧现象,造成设备的损坏和烧毁。

大型机械设备和塔吊等高空作业设备都是雷电的主要目标。

2. 感应引起故障:雷电的电磁场会引起设备内部导线中的感应电流增大,进而烧毁设备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导致设备损坏甚至故障。

3. 间接影响:雷电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的瞬时电压浪涌,从而损坏施工现场的配电设备和电器设备,影响正常使用。

为了有效预防雷击对施工设备的危害,我们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安装避雷装置:在施工现场的各个设备上安装避雷装置,如避雷线、避雷网等。

这些装置可以迅速将雷电引导至地面,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危害。

2. 地线接地:合理布置地网,将设备的金属结构与地网连接,利用地网的导电性能将雷电迅速引导至地下。

同时,确保地网与地面的接触良好,防止雷电的反击。

3. 施工设备的防雷保护:设计、选购和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设备的防雷保护。

如选择带有防雷装置的设备,合理布置设备的接地线路等。

4. 防止电气设备直接受雷击: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如在室外设备上安装避雷针、避雷线等,减少直接接触雷电的概率。

5. 加强设备维护和巡检: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巡检,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如发现设备损坏或存在潜在风险时,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

6. 做好防雷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加强工人的防雷意识,提高他们对雷电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培训他们如何正确应对雷电威胁,以及在雷电天气下的安全防护措施。

7. 及时监测天气状况:在雷电多发季节,应及时监测天气状况,提前预警,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如及时中止高空作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电的危害性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雷电是白然界中雷云之间或是雷云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

其特点是电压很高、电流很大、能量释放时间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电会造成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森林大面积烧毁、建筑物毁坏、油库爆
炸起火、通讯系统瘫痪以及家电设备损坏等等。

1雷电理论
1.1雷云结构和雷电的放电机理
雷云的典型结构是中部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在这种气流的作用下, 带正电的冰晶与带负电的水滴开始分离,形成一部分带正电荷,一部分带负电荷的雷云。

由于异性电荷的不断积累,不同极性的云块之间电场强度不断增大,当某处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可能承受的击穿强度时,就形成了云间放电。

不同级性的电荷通过一定的电离通道互相中和,产生强烈的光和热,并发出一种强光,称之为闪”,所发出的热, 使附近的空气突然膨胀,发出霹雳的轰鸣,称之为雷”。

由于雷云负电的感应、使附近地面积聚正电荷,从而使地面与雷云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

当某处积聚的电荷密度很大,造成电场强度达到雷云与地面之间空气游离的临界值时,就为雷云对地放电打到地面上的闪电即为落雷”。

如果落雷击中人员、建筑物、机电设备和森林树木而造成的危害,这种现象为雷击事故”。

1.2雷电活动强度
雷电活动的强度是因地区而异的,有的地区强,有的地区弱,某
一地区的雷电活动强度通常用年平均雷电日”这一数字表示。

我国年
平均雷电日分布大致可划分4个区域,其中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雷电日在15~40d。

年平均雷电日这一数字只能给人们提供某一地区雷电活动的概括情况,雷电活动的强弱程度与落雷概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事实上,即使是在同一地区,雷电活动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地方受局
部气象条件的影响,雷电活动可能比邻近地区强得多。

1.3雷击的选择性
雷害事故的统计资料说明,雷击的地点和建筑物遭受雷击的部位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个规律称为雷击的选择性。

地面上建筑物的性质和形状对雷电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当地面上电场不断增强时,在高大建筑物的尖顶和边缘上电场强度最大,构成雷电发展的良好条件。

在旷野中,即使建筑物并不很高,但是由于它比较孤立、突出,因而较容易遭受雷击。

金属结构的建筑物或内部有大型或大量金属物体的厂房,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也较易遭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