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九、防雷与防静电

避雷装置的作用就是当接闪器接受电流后,经过引下线将 电流导人接地装置进而安全地进人大地,保证建筑物内设 备和人身的安全。至于选择何种防雷措施,则应根据所保 护对象的重要性、当地雷电活动情况进行比较确定。
➢引下线
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一般采 用圆钢或扁钢,其尺寸和腐蚀要求与避雷带相同。钢绞线其截面 不应小于25MM²,铜导线其截面不小于16MM²。
应沿建筑物外面敷设,经最短途径接地:建筑物有特殊要求 时,可以暗敷,截面应加大一级。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传统的方法是:互距5m采用长2.5m的规格 为40×40×4mm三根镀锌角钢打入地中并联,并与引下线 连接。
第九章 防雷与防静电
概述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 的放电现象,它会破坏建 (构)筑物和各种工农业 设施,同时还会引起火灾 和爆炸事故。雷电放电时 会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巨 大的雷电流,不仅能击毙 人畜、还会劈裂树木、电 杆等。
一、雷电的种类
根据雷电的不同形状,雷电大致可分为片状、 线状和球状三种形式。
城镇的建筑物区域,常可以见到一些顶部大面积金属体的建筑物,例如半球形铜 壳装饰成的圆顶楼,用铜材或铁皮包装屋顶的建筑物。当这种建筑物上空有雷云 生成并向下发展下行先导时,由于雷云和先导通道中电荷的感应作用,在建筑物 顶部的金属体上将出现反极性的感应电荷
金属屋面静电感应
架空线静电感应
电磁感应
• 雷电具有很高的电压和很大的电流,同时又是 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因此在它周围的空间 里,将产生强大的磁场。不仅会使处在这一电磁 场中导体感应出较大的电压,并且还会在构成闭 合回路的金属物上(如露天堆垛物捆扎用的铁皮、 铁丝等)产生感应电流。如果这时回路上有的地 方接触电阻较大,就会局部发热或发生火花放电。 这对于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物以及易燃、 可燃材料的露天堆场也是非常危险的。
雷电的种类和危害

雷电的种类和危害雷电是一部分带电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带电云层与大地之间产生的猛烈闪电并伴随巨大响声的放电现象。
一、雷电的种类1、按雷电的危害方式分类1)直击雷(1)直击雷是带电云层(雷云)与地面突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击穿强度时,发生激烈放电并显现闪电和雷鸣的现象。
(2)直击雷的放电过程每一次放电过程分为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光三个阶段。
先导放电是雷云向大地进展的不太光亮的一种放电,当先导放电接近大地时,立刻发生从大地向雷云进展的极光亮的主放电。
主放电有微弱余光。
大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的性质。
平均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最多能显现几十个冲击。
第一个冲击的先导放电是阶段形先导放电,第二个冲击以后的先导放电是箭形先导放电。
阶段形先导放电的时间为5~20ms,箭形先导放电的时间约为1ms,主放电时间不超过0.5~0.1ms,余光延续时间为30~50ms。
2)感应雷感应雷也称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
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
(1)静电感应雷静电感应雷是雷云接近地面时,使邻近的金属设施特别是较长的金属设施(如架空线路)上,感应产生与雷云相反的大量束缚电荷。
在雷云对其他部位或其他雷云放电后,这些金属设施上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的形式高速传播,形成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电压的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往往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电击、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危害。
(2)电磁感应雷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四周空间产生快速变化的磁场引起的。
这种强磁场能使四周的金属导体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
电磁感应雷会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或者使四周的金属构件感应出电流,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火灾。
3)雷电侵入波雷电侵入波是指雷击在架空线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快速传播的雷电波。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雷电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它是由于空气电荷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弧放电现象,具有强烈的能量和致命的威力。
雷电对人类和建筑物造成的损害十分巨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
本文将介绍雷电的分类及防御概述。
一、雷电分类1. 云间放电云间放电是指云与云之间发生的电荷平衡现象。
云层内的水滴或冰晶在向上或向下移动时,由于摩擦而释放出电荷,在云层上方或下方形成电场,产生电势差。
当电势差超过某个限制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形成雷电。
2. 地面放电地面放电是指在大气电场作用下,地面附近物体与地面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
当地面附近的物体与大气的电荷量不平衡时,就会产生电荷流动,形成电场。
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形成雷电。
1. 避免露天活动在雷电天气中,避免在露天活动或者高海拔山区等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活动,切勿在广场等空旷的地方停留。
2. 安全躲避当遇到雷暴天气时,要尽快躲避到安全的地方,避免被雷击。
在室外时,不要躲在树下、电线杆下、高楼上、开放式建筑物中等遭受雷击风险高的地方,要尽量躲到建筑物的内室或者遮蔽物下。
3. 建筑物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包括安装避雷针以及接地装置,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上也要考虑到抗雷电能力。
避雷针的作用是将建筑物顶部的雷电引入地下,并在接地处通过接地装置释放。
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管道也需要通入地下接地系统,形成有效接地。
4. 保护电器在雷暴天气中,要将重要的电子设备和电器设备断电,并将其从电源中拔掉。
对于一些不能断电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电话等,应该使用防雷保护器或者UPS等设备来保护它们。
总之,雷电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自然现象,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防雷意识,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雷电的种类

雷电的种类百电的种类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及球雷四种。
1.直击雷有时雷云较低,周围又没有带异性电荷的云层,而在地面上突出的树木或建筑物等,感应出异性电荷,雷云就会通过这些物体与大地之间直接放电,这种直接击在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的雷击,称为直击雷。
由于受直接雷击,被击物体产生很高的电位,而引起过电压,流过的雷电流可达几十千安甚至几百千安。
对设备、架空线及建筑物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如架空线上产生几千千伏的高压后,会引起线路的闪络放电。
发生短路事故,而且会波及变电所、发电厂,引起严重的后果。
雷击放电大多数具有“重复放电”的性质。
产生极大的雷电流,引起地面建筑物和其他物体的损坏,甚至发生爆炸和引起火灾。
2.感应雷感应雷又称雷电感应,它是由于雷电流的强大电场和磁场变化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引起的。
它能造成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电火花放电。
静电感应的特点是,当雷云出现在导体的上空时,由于感应作用,他导体上感应带有与雷云的异性电荷,雷云放电时,在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不到释放,致使导体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位差。
电磁感应的特点是,由于雷电流的幅值和陡度迅速变化,在它周围的空间里,会产生强大的4s化的电磁场,在其中的导体感应产生极大的电动热,若有回路,则产生很大的感应电流,而产生危害。
3.雷电波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导体的作用,所产生的雷电波就可能沿着这些导体侵入建筑物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雷电波侵入的事故时有发生,在雷害事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4.球雷通常认为球雷是一个炽热的等离子体,温度极高,并发生紫色或红色的发光球体,直径在10~20cm 以上。
球雷常沿地面滚动或在空气中飘动,能通过烟囱、门、窗或其他缝隙进入建筑物内部,或无声消失,或伤害人身和破坏物体,其至发生剧烈的爆炸,引起严重的后果。
雷电的种类-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

感应雷
简介
感应雷[1]也称为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分类
(1)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它将产生很高的电位。 (2)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这种迅速变化的磁场能在邻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雷电感应引起的电磁能量若不及时泄入地下,可能产生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或造成触电事故。
编辑本段描述
一种情况
感应雷是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尤其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都聚集
起大量的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出很高的静电电压(感应电压)其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这种过电压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物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
球状闪电俗称滚地雷,就是一个呈圆球形的闪电球。这是一个真实的物理现象,绝非科幻小说或卡通片集的能量炮。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一次球状闪电的实况,描述了暴雷运行的过程。球形闪电自天空进入“堂之西室”后,又从窗间檐下而出,雷鸣电闪过后,房屋安然无恙,只是墙壁窗纸被熏黑了。
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 直击雷的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可达几十KA乃至几百KA,其之所以破坏性很强,主要原因是雷云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其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us到几百us)就释放出来,从瞬间功率来讲,是巨大的。 防避直击雷通常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标之间的强烈放电称为直击雷。[1]直击雷的放电过程如图。 雷电直接击在受害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从而对设施或设备造成破坏和人畜造成伤害。 直击雷的放电过程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雷电是一种自然界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由于大气中发生的电离现象所引起的。
雷电不仅在自然界中有很大的威力,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对雷电进行分类和防御研究至关重要。
一、雷电分类根据雷电的形成、传输和破坏方式,雷电可以分为云对地闪电、云间闪电和地面闪电。
1. 云对地闪电:云对地闪电是最常见的一种闪电,它发生在云和地面之间,是由于云内部的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
云对地闪电可以分为正闪和负闪两种。
正闪是指云底部带正电的区域与地面之间发生放电,而负闪则是云底部带负电的区域与地面之间发生放电。
2. 云间闪电:云间闪电发生在两个云之间,它是由于两个云之间的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
云间闪电的形式有云闪和云地闪。
3. 地面闪电:地面闪电是指云和地面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闪电。
它是通过云闪和地闪之间的电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二、雷电防御概述由于雷电的威力巨大,并且在某些地区雷电的发生频率较高,因此对雷电进行有效的防御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雷电防御措施概述:1. 雷电监测系统:雷电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检测雷电活动的设备。
它通常由雷电探测器、数据记录仪和分析软件等组成。
雷电监测系统可以及时监测雷电活动的情况,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防护措施。
2. 雷电防护设施:为了保护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免受雷电侵害,需要建立雷电防护设施。
雷电防护设施包括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
这些设施可以将雷电引入地下或远离人们和财产,降低雷电对人们和财产的风险。
3. 预防措施:除了建设雷电防护设施外,还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雷电的危害。
人们在雷雨天气下应尽量避免在露天活动,在室外时不要站在高地,也不要站在孤立的高大物体旁边,以免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
4. 消防设备:由于雷电可能引发火灾,因此在防御雷电时,还需要配备一套完善的消防设备。
这包括灭火器、消防水带和报警系统等。
及时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雷电引起的火灾风险。
防雷技术考点

防雷技术考点
一、雷电概要
1.雷电种类
2.雷电的危害
3. 防雷分类
【2021年】建筑物防雷分类按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人身伤亡的危险性、政治经济价值分为三类。
关于建筑物防雷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是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B.具有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是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C.国际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是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D.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是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建筑物按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人身伤亡的危险性、政治经济价值分为三类。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A错误;具有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属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B正确;国际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C正确;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省级档案馆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D正确。
雷电事故分析

(5) 防雷概要
①直击雷防护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上部的针、线、网、带、都是接闪器。 避雷针分为独立避雷针和附设避雷针。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现有两种计算方法。对于建 筑物,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按滚球法计算;对于电力 装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按折线法计算。
建筑物防雷类别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雷电事故分析
由自然界正、负电荷形式的电能造成的事故
(1) 雷电种类
直击雷、静电感应雷、电磁感应雷、球雷
每次雷击有
三、四个至数 几十个冲击。 第一个冲击的 先导放电是跳 跃式先驱放电, 第二个以后的 先导放电是箭 形先驱放电。
(2) 雷电的特点
(1) 雷电流幅值很大 雷电流幅值可高达数十至数百
千安。雷电流幅值越大者出现的概率越小。100kA的雷电流幅值对应的概率 约为12%。
滚球半径和避雷网网格 滚球半径 30 45 60
(m)
避雷网网格 55 或64 1010 或128 2020 或2416
感应雷防护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应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 属管道、金属构架、钢屋架、钢窗、电缆金属外皮,以 及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件与防雷电感应的 接地装置相连。屋面结构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
为了防止电磁感应,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 相距不到100mm时,须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之间的距离 不应超过30m;交叉相距不到100mm时,交叉处也应用金
属线跨接。
(2) 冲击过电压很高 直击雷冲击过电压可高达数千
千伏、感应雷冲击过电压可高达数百千伏。
(3) 冲击性强 雷电放电时间极短,从而表现出很强的冲击
性。
(3) 雷电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93504 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l.雷电种类
雷电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球雷。
直击雷是带电积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时,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
直击雷的每次放电含有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个阶段。
大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特征。
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至数十个冲击。
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在带电积云与其他客体放电后,感应电荷失去束缚,以大电流、高电压冲击波的形式,沿线路导线或导电凸出物的传播。
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邻近的导体上产生的很高的感应电动势。
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
从电学角度考虑,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特殊状
态下的带电气体
此外,直击雷和感应雷都能在架空线路或在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冲击渡。
2.雷电危害
雷电具有雷电流幅值大(可达数十千安至数百千安)、雷电流陡度大(可达50 kA/μs)、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可达数百千安至数千千安)的特点。
其特点与其破坏性有紧密的关系。
雷电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均可能带来火灾和爆炸、触电、毁坏设备和设施、大规模停电等极为严重的后果。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