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积温区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合集下载

水稻品种试验调查标准黑龙江水稻品种审定

水稻品种试验调查标准黑龙江水稻品种审定

水稻品种试验调查标准黑龙江水稻品种审定篇一:2015年黑龙江长粒水稻品种推荐黑龙江省垦盈种业垦盈系列变为本单位水稻高级农艺师研发垦盈1号(铁杆、高产、优质、多抗、长粒超级稻)特征特性:生育天数135天,主茎12-13片叶,需要活动积温2500℃,株高88cm,穗长23cm,每穗粒数150粒,千粒重31g,分蘖力强,品质优适应性强,抗倒伏性极强,耐寒,抗病性强,米粒优,米粒长宽比2.1:1。

产量表现:平均公顷产量可达9000kg,最高公顷产量可达10000kg。

科育10-01 (铁杆、高产、优质、多抗、圆粒超级稻)特征特性:生育天数130天,主茎12片叶,需要活动积温2450℃,株高95cm,穗长18cm,每穗粒数100—120粒,千粒重20g,株型收敛,剑叶上举,收获前一直活干成熟,分蘖力强,主蘖穗一致,抗倒伏性极强,抗病性强,喜肥水。

产量表现:最高产达12吨/公顷,一般公顷产量9500公斤/公顷一10000公斤/公顷,属于吨粮稻。

适应区域:适用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注:本单位主要以水稻科研为主,水稻种子销售以供研发。

篇二:2012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2012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黑审稻2012001 东农431 黑审稻2012002 松粳16 黑审稻2012003 利元5号黑审稻2012004 绿珠1号黑审稻2012005 龙稻13 黑审稻2012006 龙稻14 黑审稻2012007 龙粳33 黑审稻2012008 龙粳34 黑审稻2012009 绥稻1号黑审稻2012010 龙粳35 黑审稻2012011 龙粳36 黑审稻2012012 育龙1号黑审稻2012013 龙粳37 黑审稻2012014 龙粳38东农8001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松07-318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五优06-1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绿珠0659 哈07-408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哈05-306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龙交06-2110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龙交04-908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盛昌06-0123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龙生01-107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龙生01-028-2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育龙06-130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龙育03-1789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龙交06-192(软米)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 81 水稻温带上限黑审稻2012015 中龙香粳1号哈香06-216(香稻)黑龙江省第二积2011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水稻 54 黑审稻2011001 松粳15 松06-308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水稻 55 黑审稻2011002 松粳14 松05-274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水稻 56 黑审稻2011003 龙粳30 龙花01-558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 57 黑审稻2011004 龙粳31 龙花01-687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水稻 58 黑审稻2011005 莲稻1号绿研长粒02-02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水稻 59 黑审稻2011006 龙粳32 龙组01-4160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 60 黑审稻2011007 龙庆稻2号庆07-08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水稻 61 黑审稻2011008 松粳香2号松香06-317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水稻62 黑审稻2011009 龙稻12 哈07-301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2010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62 黑审稻2010001 龙洋1号龙洋03-4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63 黑审稻2010002 龙稻10 哈05-113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 64 黑审稻2010003 龙稻11 哈04-13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 65 黑审稻2010004 牡丹江31牡2004-1325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66 黑审稻2010005 绥粳13 绥03-4386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 67 黑审稻2010006 北稻5号北04-20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 68 黑审稻2010007 龙庆稻1号哈04-29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 69 黑审稻2010008 龙联1号莲选05-1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 70 黑审稻2010009 松粳13 松02-813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 71 黑审稻2010010 龙粳29 龙品02011-2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 72 黑审稻2010011 龙盾107 龙盾00-240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水稻香稻香稻香稻香稻73 黑审稻2010012 莲惠1号 74 75 76 77黑审稻2010013 黑审稻2010014 黑审稻2010015 黑审稻2010016莲育05-4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苗香粳1号苗系918-4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龙香稻2号哈05-63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龙粳香1号龙花04-050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稼禾1号稼禾香004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2009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水稻 62 黑审稻2009001 东农429 东农4203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3 黑审稻2009002 东农430 东农4205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4 黑审稻2009003 牡丹江30 牡2001—1063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5 黑审稻2009004 松粳香1号松04—11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6 黑审稻2009005 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黑龙江省五常市平原自流灌溉区水稻67 黑审稻2009006 北稻4号北01—03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8 黑审稻2009007 东农428 东农3489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9 黑审稻2009008 龙粳26 龙育03—1804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70 黑审稻2009009 龙粳25 龙花01—806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71 黑审稻2009010 龙粳27 龙交04—2182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72 黑审稻2009011 龙粳28 龙育04—1465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73 黑审稻2009012 垦稻19 垦04—1093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74 黑审稻2009013 绥粳12 绥04—6349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75 黑审稻2009014 龙稻9号哈05—42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76 黑审稻2009015 龙糯3号龙糯04—1292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2008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水稻71 黑审稻2008001 东农426 东农3418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72 黑审稻2008002 东农427 东农2108 第一积温带插秧栽培73 黑审稻2008003 松粳12 松01-173 第一积温带插秧栽培74 黑审稻2008004 中龙稻1号哈2000-17 第一积温带插秧栽培 75 黑审稻2008005 绥粳9号绥02-6007 第二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 76 黑审稻2008006 绥粳10 绥02-7015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 77 黑审稻2008007 合粳1号合选03-13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 78 黑审稻2008008 龙粳21 龙花99-454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 79 黑审稻2008009 绥粳11 绥02-6159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80 黑审稻2008010 龙粳22 龙丰K8第三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81 黑审稻2008011垦稻13 垦02-700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82 黑审稻2008012 垦稻18 垦粳02-393 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 83 黑审稻2008013 龙粳23 龙花00290 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 84 黑审稻2008014 垦粳2号农大99D004 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 85 黑审稻2008015 鸡西稻1号鸡西99-3 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 86 黑审稻2008016 龙盾106 龙盾02-242 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 87 黑审稻2008017 龙粳24 龙交03-1333 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 88 黑审稻2008018 三江2号建02-6 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糯稻 89 黑审稻2008019 龙稻8号(糯)哈02-4 第二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2007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水稻 60 黑审稻2007001 龙粳17 龙育99—390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61 黑审稻2007002 龙粳18 龙交01B—1330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62 黑审稻2007003 龙粳19 龙选99—196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63 黑审稻2007004 龙粳20 龙育03—1126 第三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64 黑审稻2007005 东农425 东农2011 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5 黑审稻2007006 松粳11 松5119 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6 黑审稻2007007 绥粳8号绥02—6222 第二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水稻 67 黑审稻2007008 龙盾105 龙盾D904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水稻 68 黑审稻2007009 黑粳8号黑交9901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糯稻 69 黑审稻2007010 普粘8号普粘11 第二积温带插秧栽培2006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水稻 50 黑审稻2006001 龙粳15 龙品02—1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 51 黑审稻2006002 龙粳16 龙D99—709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 52 黑审稻2006003 龙稻5号哈99—774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水稻 53 黑审稻2006004 龙稻6号哈99—245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水稻水稻水稻54 55 56 57黑审稻2006005 黑审稻2006006 黑审稻2006007 黑审稻2006008龙稻7号哈02—220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牡丹江28 牡97—1230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牡丹江29 牡98—1130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垦稻11 垦00—1113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 58 黑审稻2006009 垦稻12 垦99—34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 59 黑审稻2006010 北稻3号北01—09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 60 黑审稻2006011 莎莎妮莎莎妮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2005年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目录43 黑审稻2005001 龙粳14 龙D99—904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 44 黑审稻2005002 东农424 东农9921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45 黑审稻2005003 龙稻4号哈99—85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46 黑审稻2005004 松粳9号松98—122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 47 黑审稻2005005 松粳10号松98—133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48 黑审稻2005006 牡丹江27 牡99—881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 49 黑审稻2005007 牡粘4号牡粘98—738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50 黑审稻2005008 五优稻3号五优C稻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 51 黑审稻2005009 上育397 上育397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积温带篇三:2015年水稻品种筛选试验方案2015年水稻品种筛选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的品质、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为皖南烟区水稻品种区试选拔参试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间的差异分析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间的差异分析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间的差异分析李洪亮 孙玉友 柴永山 魏才强 解 忠 刘 丹 程杜娟 刘春光 徐德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牡丹江 157041)摘要:利用黑龙江省近年育成的88个水稻品种,对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间进行了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第一积温带至第四积温带,品种在株高和穗粒数的农艺性状上有下降的趋势;第一积温带品种穗长极显著高于第二、三、四积温带,且第三、四积温带之间穗长没有显著差异;第四积温带品种的千粒重极显著高于第一、二、三积温带品种;不同积温带品种的产量则表现为第一积温带至第四积温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第一、二积温带育成品种的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米率和垩白度等指标低于第三、四积温带品种,不同积温带育成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不同积温带;水稻;性状;差异分析黑龙江省是我国粳稻主要产区之一,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黑龙江省育成水稻新品种数量逐渐增多,2012-201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品种近100个,这些育成的品种为黑龙江省水稻的安全和高效生产提供了品种保障。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育成品种主要性状特点存在差异,本研究利用黑龙江省水稻区域试验数据(2009-2015年的水稻区域及生产试验数据),对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育成的品种主要性状进行差异分析。

数据的选择对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黑龙江省区域试验采用的是多年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招标项目(GA14B10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41)多点试验,每年在黑龙江省参试的品种在各自适宜区设立多个试验点,试验点的选择极具代表性,通过连续多年多点试验,使获得的试验数据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每一品种自身的特征特性。

因此,本研究的分析结果不仅可以反映出当前黑龙江省水稻的育种方向,也为今后的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黑龙江省2012-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共选择88份材料用于统计分析(表1)。

黑龙江省部分水稻品种孕穗期抗冷性鉴定与筛选

黑龙江省部分水稻品种孕穗期抗冷性鉴定与筛选
尤 以 日本 、 鲜 和 中 国 的 东 北 稻 区 为 甚 口 。 在 中 朝 ]
决 的办法 除加 强 栽 培 措施 外 , 用 抗 冷 品种 十 分 选
关键 。现 采用 中期 深 冷水 灌 溉 方 法 , 定 黑 龙 江 鉴
省第 三 、 四积 温带 水 稻 新 品 种孕 穗 期 障 碍 型 冷 害
1 3 鉴 定 方 法 .
采 用 中期 深 冷 水 串灌 方 法 。7月 1 日在 处 0
理 区选 穗 挂 牌 , 穗 标 准 为 剑 叶 叶 枕 与 倒 二 叶 叶 选
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 2 1 () 1 4 0 1 8 :~ Heln j n rc l rlS in e i gi g Ag iut a ce cs o a u
黑 龙 江 省 部 分 水 稻 品种 孕 穗 期 抗 冷 性 鉴 定 与 筛选
刘 乃 生 。 宋 成 艳 。 王 桂 玲 。周 雪 松 。 ,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三江 平原 为 典 型 代 表 , 也是 粳 稻 主产 区。低 温 冷 害是 影 响水稻 产 量 的 主要 气 候 因素 , 生 频 繁 并 发
具有 一定 的群 发 性 和 周期 性 , 为水 稻 生 产 不 稳 成 定 的重要 原 因 。分 析黑 龙 江省建 国以来粮 食 单产 变化 , 现几 次单 产大 幅度 降低 的 年 份 中有 6 发 O 的年 份 是 由 于 严 重 低 温 冷 害 造 成 的 。如 1 5 、 9 7
抗性 , 旨在为新 品种 的生产应 用提 供科 学依 据 , 筛 选一 批抗 冷资 源材 料 , 为育种 者提 供新 的抗 源 。
国, 年 因低 温冷 害使 稻 谷减 产 3 每 O亿 ~ 5 O亿

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作者:孙连臣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02期摘要:为了筛选大中棚钵体育苗种植方式水稻新品种,从2011年引进了10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从中筛选适合肇源县栽培的水稻新品种。

3a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前4位的依次为:松粳15、松粳香2号、松粳14、8001,分别为9039kg/hm2、8989.5kg/hm2、8757.0kg/hm2、8524.5kg/hm2;综合性状好适合肇源县种植的品种为松粳15、松粳14、8001。

关键词: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中图分类号:S511.037 文献标识码:A为了发展大庆市沿江水稻产业带,保证粮食产量稳步发展,大庆市委市政府出台惠农富农政策,加强水利建设,实施田间池埂硬化工程和中低产田改良工程,建设水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到2012年底肇源县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5万hm2。

为满足示范园区示范展示的需要,我们从省内外广泛引进试验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目的是选出适合肇源地域条件,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为肇源县水稻生产更好更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品种松粳14、06—59、松粳16、8001、松粳香2号、龙稻11、中龙香粳1号、龙稻14、松粳15、龙庆稻1号。

1.2 试验方法及栽培条件试验地位于肇源县城东,五肇路北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稻示范园区内。

土壤属黑壤土、速效P含量22×10-6左右,速效N杭亮(140~160)×10-6、速效K含量(180~220)×10-6,土壤肥力中等,pH值在7.5左右,使用松花江水灌溉。

试验采取小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个品种30m2。

稻田采取秋翻整地,育秧采取大棚、钵体盘育秧。

4月8日浸种,4月16日播种,播种采取种土混拌方法,每盘播芽种60g,使用N:P:K=15:15:15复合肥做基肥,追施尿素15kg。

插秧采用人工拉线摆栽,穴行距为9mm×4mm。

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总结-内蒙古种业

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总结-内蒙古种业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生产试验情况通报一、参试品种及供种单位本年度参加自治区水稻生产试验的品种为9个,对照为吉玉粳。

参试品种二、试验执行情况试验执行中,7个承试点均较好的执行了试验方案。

科左后旗推广中心承试点,受高温影响,大部分品种出穗较早,成熟较早包括对照吉玉粳,产量偏低,不予汇总。

兴安盟农科所承试点,今年试验期间,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生育期间总降水量较常年偏低。

因降水量减少,日照时数较常年长,造成今年水稻上旱,品种瘪粒多。

2017年水稻生产试验主要性状汇汇总表品种名称折亩产公斤比CK±增产点次生育期天比CK±倒伏面积及点次病害级别单株分蘖数成穗率(%)株高(cm)穗长(cm)总粒数(穗)实粒数(穗)结实率(%)千粒重(g)成熟期收获期点次程度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纹枯病2014-22-82 619.6 12.1 6 141 -2 40 2 倒 1 1 5 80.4 92.3 15.0 125.4 110.9 88.5 23.5 通稻1号623.2 12.8 6 144 1 60 1 伏 1 1 3 4.8 84.6 91.1 20.4 116.4 101.7 87.4 25.6 松辽13-1038 615.6 11.4 6 144 1 60 1 伏 1 1 1 4.3 85.4 104.7 19.1 126.8 108.9 85.8 24.8 2014-11-79 600.4 8.7 6 142 -1 1 1 4.1 82.9 104.6 18.6 141.7 119.6 84.4 24.07 乌兰107 607.3 9.9 6 142 -1 1 1 1 4.2 82.3 104.8 18.7 126.6 111.5 88.1 24.8 乌兰105 603.5 9.2 6 142 -1 1 1 4.4 81.9 105.4 19.4 123.6 110.7 89.6 24.55 2014-20-81 601.7 8.9 6 143 1 50 1 倒 1 1 1 4 80.2 105.7 19.6 134.3 113.1 84.2 24.8 2014-22-83 597.7 8.2 6 143 0 60 2 伏 1 1 4.4 80.8 113.9 20.2 134.2 112.8 84.1 24.12 丰吉壮家1102 594.9 7.7 6 143 0 20 10 2 倒 1 1 1 4.5 85.2 101.9 18.5 119.5 103.6 86.7 24.5 吉玉粳552.5 0 143 60 1 伏 1 2 1 3 5.3 82.9 97.4 16.6 99.8 87.6 87.6 23.0主要特征特性描述品种名称耐寒性整整齐度株型穗型芒粒型颖尖色颖壳色株高cm穗长cm穗粒数粒/穗2014-22-82强齐紧凑直无椭圆黄黄92.3 15.0 125.4 通稻1号强齐紧凑散穗无中长黄黄91.1 20.4 116.4 松辽13-1038强齐紧凑散穗短长黄黄104.7 19.1 126.8 2014-11-79强齐紧凑散穗无长黄黄104.6 18.6 141.7 乌兰107强齐紧凑散穗无长黄黄104.8 18.7 126.6 乌兰105强齐紧凑散穗短长黄黄105.4 19.4 123.6 2014-20-81强齐紧凑散穗无长黄黄105.7 19.6 134.3 2014-22-83强齐紧凑散穗长红芒长红褐黄113.9 20.2 134.2 丰吉壮家1102强齐紧凑散穗短长黄黄101.9 18.5 119.5 吉玉粳强齐紧凑散穗无椭圆黄黄97.4 16.6 99.8三、品种综介1、2014-20-81 平均亩产601.7kg,比对照吉玉粳增产8.9%,6点6增。

刍议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水稻产量品质及株型

刍议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水稻产量品质及株型

刍议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水稻产量品质及株型摘要:黑龙江省作为水稻的重要种植区域,其水稻的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的安全,同时也影响着能源的稳定。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水稻产量品质及株型,旨在结合不同积温带的特点,选种适合的水稻株型,进而保证水稻产量与品质。

关键词:黑龙江省;积温带;水稻产量;品质;株型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1009引言水稻是我国较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最高的省份为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位于北部高纬度区域,其自然条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复杂的气候条件、大幅度的温度变化,以作物种植积温的有效性为划分依据,其包括6个积温带。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国内外学者纷纷对水稻株型展开了研究,但目前,关于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水稻株型研究报道相对较少。

因此,文本利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水稻产量、品质与株型,旨在为黑龙江水稻高产、优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变化趋势在全球气候多样性变化的环境下,气候效应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是气候变化对农业与农作物有着直接的影响。

近几年,黑龙江省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道路,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农业生产逐渐具有了现代化、机械化与规模化,同时,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目前,黑龙江省拥有353.33万hm2的水稻种植面积,水稻作为高产作物,其为黑龙江省粮食高产与丰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但水稻产量与品质均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研究黑龙江省的不同积温带变化情况具有积极的指导与实践意义[1]。

通过资料显示,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气温变化呈变暖态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其次为年平均气温,而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幅度最小,三者增幅分别为0.454℃、0.345℃与0.225℃,同时,全省的全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黑龙江省的气温变化与降水量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与其呈正相关,年降水量与其呈负相关。

浅谈优质水稻的高产栽培

浅谈优质水稻的高产栽培

在水 稻种植时 , 对 于苗床 的要求很高 , 必须要满足 “ 肥、 松、 厚” 这三 个基本要 求 , 而且土地 也必须要 是海绵状 或者其他 富有一定 弹性 的土地形 状 , 只有这样才 能保 证苗床的松软 , 并且在进行 苗床 的选择时 , 我们不仅要求 苗床 的养 分要 足够充足 , 还要要求 土层 要 有足够 的厚度 , 这样才有利 于水稻 的培养 。 二、 苗 床 培 肥 要想栽培 出优 质的水稻我 们就必 须要从 壮秧这 个环 节 , 那 么 怎么进行壮秧 呢?其实很简单 , 植 物 的根 部是植 物吸 收养分 和水 分的 主要部位 , 也可 以说它是植物 的生命 , 因此我们要对水稻进 行 壮秧 , 那 么我们就必须冲根部人手 , 这是壮秧最基本也是最关键 的 个环节 , 如果没有强劲 的根 系作 为水 稻的保障 , 那么我们就很 难 栽培 出优质 的水稻 。所 以 , 对 于苗 床的施 肥对于水 稻 的生长和 根 系的发育 都有着很 重要 的作用 , 而且优质 的肥料对水 稻的生 长有 很大的帮助 。在一般 的情况下 , 我们 采用 在以前移 栽过后 的苗 床 上, 进行优质 的农家肥培养 , 用这 种培养的方法培育 出来的肥料 质 量相 当优质 , 而且 在这块培育肥料 的中, 我们还可以种植其他 的农 作物。

1 . 晒种 : 浸种前选晴天晒种 1 —2天, 每天翻动 3 .4 次, 使其充 分干燥 , 水分含 量达到 l 4 %左右 , 才可能使催 芽达到 既快又齐 , 同 时增强种子活力 , 达 到提高发芽率 和发芽势 的 目的。E 2 ] 2 . 选种 : 用盐水选种 , 浓度为 5 0 千克水加 7 . 5千 克 盐 。 可 用 新 鲜鸡蛋测试 , 鸡蛋在水 中露 出 1 元钱硬币大小即可 。捞 出秕粒 后 , 定用清水洗 2 — 3遍 , 以防 止 盐 害 。 3 . 浸种: 浸 种 的 目的是稻 谷均 匀 吸足发 芽所 需 的水分 , 并 且 药剂 浸 种可杀死 内部 的恶苗病菌以及附着在种子外部的稻瘟病、 稻曲病等病 菌。消毒方法是用科润佳佳乐大礼包中的科润 2 0 金动力 1 支加 2 0 3 0 千克清水混匀浸 加千克水稻种子, 每天搅动 1 —2次, 一般浸种 5 7 天 。浸种时要尽量避免高温 , 提倡低温浸种 , 一般在 l 5 ℃左右 为 宜。为保证溶液浓度均匀一致。每天要搅动 1 —2 次。 4 . 催芽 : 将 浸 种 后 的种 子 清 洗 控 干 后 , 用4 0 .5 0  ̄ C温 水 预 热 l 0 分 钟后 , 将水温降至 3 5 .3 6 ℃, 马上用农膜 包裹 5 — 6层 。放 在 周 围与底层用 稻草覆盖的地上保 温。以后每隔 8 小时将种子连 同盛 种 子 的 袋 子 一 同放 入 3 5 ℃ 的温 水 中浸 2 . 3分 钟 , 沥 水 后 照 原 样 保 温堆放 , 继续保温催芽 。有条 件 的农 户 , 可 以用催芽 机催 芽 , 效果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产量和品质及株型探讨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产量和品质及株型探讨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产量和品质及株型探讨作者:杨树林陈莹莹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22期摘要:黑龙江省的水稻在粮食作物当中占据首要位置,且在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因为黑龙江位于我国的北部,有着较为复杂的气候条件,农作物的种植特点可以根据积温特点划分成不同的积温带,这不但对水稻株型有着严格的要求,也对水稻的产量以及品质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产量;品质;株型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025本文对黑龙江省的各种积温带进行了研究,为黑龙江种植高质量和高产量的水稻提供了选择株型的依据,对此做如下介绍。

1 黑龙江省各个积温带的总体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通过对黑龙江省的各个积温带进行分析,发现其不同积温带整体的气候正逐年上升,并且每项气候指标的实际增幅大致上相同;对气温的年幅度变化进行调查,发现每年增幅变化最大的是平均最低气温,而后就是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幅度最小;同时对黑龙江省的降水量进行调查,发现总体降水量正在逐渐下降。

2 研究不同积温带的水稻产量2.1 对水稻产量进行介绍对黑龙江省所有积温带所种植的水稻产量进行分析,会发现在不同积温带中所生长水稻产量间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水稻并不会随着积温的不断增加而提高产量,其表现如下:种植在第三积温带中的水稻常量最高,其次为第一积温带,再次为第二积温带,最后为第四积温带。

这些积温带中,生长于第三积温带中的水稻会比其余积温带会收获到更高的产量,而第一积温带与第二积温带中的水稻。

2.2 对比影响水稻产量的有关性状主要研究和分析了九个水稻性状,进而得出了影响水稻产量指标因素,它们的影响力大小具体如下: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的一种性状是稻穗的粒数、其次为单位面积上实际穗数、稻粒的充实度、包括千粒重、饱谷率、一次枝梗数、二次粒率、受精稻千粒重、收获的实际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安市积温区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吕智华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05期
摘要为了筛选出在北安市表现突出的稳产、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水稻品种,充分发挥自然生产潜力,避免造成光温资源的浪费及越区引种造成损失的现象发生,将不同水稻品种在北安市通肯河北岸主星乡红星村的通乡路北三积温带下限四积温带上限区进行了产量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龙粳24、垦稻12表现出分蘖力强,抗逆性强,产量突出,米质深受百姓欢迎,适宜在北安市积温带种植推广。

关键词水稻品种;三四积温带;产量;黑龙江北安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52-01
为了筛选出适合北安市三积温带下限四积温带上限的积温选区产量表现突出、抗逆性强、米质受欢迎的水稻品种,特引进不同水稻品种进行产量性状等方面的对比试验[1-2]。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北安市主星乡红星村红星屯屯西通乡路道北,通肯河北岸,属三积温带下限四积温带上限。

地势平坦,靠主干渠,水资源丰富,排灌方便。

1.2 试验材料品种
供试水稻品种共有16个,分别为12叶片的品种牡丹江26、牡丹江27、牡丹江29、垦稻12,11叶片的品种有龙粳24、龙粳25、龙粳26、龙粳27、龙粳29、龙粳31、龙粳35、龙盾104、龙盾107,10叶片的品种有黑粳7、黑粳8、龙粳37。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6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3-4],不设重复,每小区面积333.33 m2。

试验田的种子处理、秧田播种量及秧田管理与常规田相同。

1.4 试验实施
机械插秧深施肥,大田旋耕前撒施水稻专用肥(20-16-12)350 kg/hm2,然后机械旋地,使20 cm耕层内均匀有肥,使稻根长到各土层均可吸收到营养,插秧时间为5月中旬,机械插
秧规格为30 cm×13 cm,每穴6~7株,南北走向,以利通风。

2个不同品种间隔50 cm,一个品种机插一趟,长度为30 m。

试验田的水肥管理及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与大田相同[5-6]。

2 结果与分析
牡丹江26株高89.8 cm,抗稻瘟病性较强,有效分蘖2.6个,每穴17穗,穗长18 cm,穗总粒数112粒,穗实粒数78粒,结实率70%,千粒重23.5 g,平均产量6 660 kg/hm2。

空瘪率高,生育期139 d,在本积温带不能安全成熟。

牡丹江27株高91 cm,抗稻瘟病性较强,有效分蘖2.2个,每穴19.2穗,株高97.8 cm,穗长18.6 cm,穗总粒数112.4粒,穗实粒数72粒,结实率64.1%,千粒重25.6 g,平均产量8 430 kg/hm2。

生育期142 d。

牡丹江29株高96.3 cm,抗稻瘟病性较强,有效分蘖2.5个,每穴17穗,穗长16.8 cm,穗总粒数98粒,穗实粒数76粒,结实率77.5%,千粒重23 g,平均产量7 065 kg/hm2。

生育期136 d,在本积温带不能安全成熟。

垦稻12株高95.4 cm,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性较强,有效分蘖2.7个,每穴22.2穗,穗长17.6 cm,穗总粒数84粒,穗实粒数72粒,结实率85.7%,千粒重27 g,平均产量10 275 kg/hm2。

生育期133 d,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

且产量表现突出,米质深受当地百姓欢迎,建议在本积温带推广种植。

龙粳24株高90 cm,叶片上举,活秆成熟,抗稻瘟病性较强,有效分蘖2.7个,每穴22.2穗,穗长18 cm,穗总粒数87粒,穗实粒数76粒,结实率87%,千粒重26 g,平均产量10 410 kg/hm2。

生育期134 d,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且产量表现突出,米质深受当地百姓欢迎,建议在本积温带推广种植。

龙粳25株高89 cm,抗稻瘟病性较强,有效分蘖2.2个,每穴19.2穗,穗长18 cm,穗总粒数84粒,穗实粒数70粒,结实率83%,千粒重26 g,平均产量8 295 kg/hm2。

生育期135 d,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

龙粳26株高89 cm,抗稻瘟病性较强,有效分蘖2.1个,每穴18.6穗,穗长15 cm,穗总粒数82粒,穗实粒数67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7 g,平均产量8 010 kg/hm2。

生育期135 d,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

龙粳27株高89 cm,抗稻瘟病性较强,有效分蘖2.1个,每穴18.6穗,穗长16 cm,穗总粒数80粒,穗实粒数65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7 g,平均产量7 785 kg/hm2。

生育期128 d,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

龙粳29株高89 cm,抗稻瘟病性较强,有效分蘖2.1个,每穴18.6穗,穗长15 cm,穗总粒数82粒,穗实粒数67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7 g,平均产量8 010 kg/hm2。

生育期135 d,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

龙粳31株高92.3 cm,抗稻瘟病性较强,分蘖力较强,有效分蘖2.1个,每穴18.6穗,穗长19 cm,穗总粒数86.5粒,穗实粒数69粒,结实率79.8%,千粒重26.3 g,平均产量8 040 kg/hm2。

生育期130 d。

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

龙粳35株高90.7 cm,抗稻瘟病性较强,有效分蘖2.3个,每穴19.8穗,穗长18 cm,穗总粒数79粒,穗实粒数67粒,结实率84.8%,千粒重26 g,平均产量8 205 kg/hm2。

生育期130 d,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

产量偏低。

龙盾104株高92 cm,抗稻瘟病性较强,秆强抗倒伏能力强,有效分蘖2.0个,每穴18穗,穗长17 cm,穗总粒数85粒,穗实粒数66粒,结实率77.6%,千粒重25.6 g,平均产量7 230 kg/hm2。

生育期133 d,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

龙盾107株高96.4 cm,抗稻瘟病性较强,有效分蘖2.2个,每穴19.2穗,穗长19 cm,穗总粒数97.4粒,穗实粒数75粒,结实率77%,千粒重25.3 g,平均产量8 670 kg/hm2。

生育期127 d,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

黑粳7株高98.9 cm,秆软,抗稻瘟病性中等,有效分蘖数2.4个,每穴20.4穗,穗长19.1 cm,穗总粒数96粒,穗实粒数70粒,结实率72.9%,千粒重25 g,平均产量8 505
kg/hm2。

生育期126 d。

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

黑粳8株高87 cm,抗稻瘟病性中等,有效分蘖数2.3个,每穴19.8穗,穗长18.2 cm,穗总粒数88.3粒,穗实粒数69粒,结实率78.1%,千粒重29 g,平均产量9 429 kg/hm2。

生育期127 d。

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

龙粳37株高93.9 cm,抗寒能力差,恶苗病严重,稻瘟病抗性较强,有效分蘖2.4个,每穴20.4穗,穗长18.8 cm,穗总粒数86.6粒,穗实粒数72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5 g,平均产量8 739 kg/hm2。

生育期125 d,在本积温带能安全成熟。

3 结论
综合以上数据及对田间生产的观察以及收获后百姓对米质的认可,牡丹江26、牡丹江27、牡丹江29以生长期过长、越区选种被当地淘汰;龙盾104、龙盾107虽然秆强、抗逆性强,但相对产量低,米质不受当地百姓认可被淘汰;龙粳25、龙粳26、龙粳27、龙粳29、龙粳31、龙粳35、龙粳37以相对产量低、抗冷害抗逆性差等原因被列为备用产品;垦稻12、龙粳24以抗逆性强、产量表现突出、米质优被当地确定为主栽品种。

4 参考文献
[1] 韩正光,张安存,吕宏飞,等.淮北稻区优质食味水稻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4(9):1341-1342.
[2] 覃飞凤.都阳镇水稻品种比较试验[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4(2):13-16.
[3] 葛茜,马晓丽,张万春,等.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3(5):7-9.
[4] 杨峰.杂交水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试验[J].湖南农业科学,2011(13):11-15.
[5] 范菊云,纪玉祥,范寿清.10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6.
[6] 段俊,梁承邺,黄毓文,等.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籽粒灌浆特性及库源关系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6(3):66-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