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稳定理论-1

合集下载

钢结构稳定计算

钢结构稳定计算
----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
E ——欧拉临界应力, A ——压杆的截面面积 i ——回转半径( i2=I/A) l----构件的几何长度
1、理想轴心受压构件弯曲屈曲临界力随抗弯刚度的增加和构件长度 的减小而增大; 2、当构件两端为其它支承情况时,通过杆件计算长度的方法考虑。
钢结构设计原理 Design Principles of Steel Structure
长度l0x=6m ,l0y=3m,翼缘钢板为火焰切割边,钢材为Q345, f=315N/mm2,截面无削弱,试计算该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
定性。
y
-250×8
x
x
y -250×12
钢结构设计原理 Design Principles of Steel Structure
第四章 构件稳定
1、截面及构件几何性质计算
钢结构设计原理 Design Principles of Steel Structure
第四章 构件稳定
§4.2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
轴心受压构件设计时应满足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要 求。设计时为取得安全、经济的效果应遵循以下原则。
截面设计原则
1.等稳定性原则
杆件在两个主轴方向上的整体稳定承载力尽量接近。因此尽可能 使两个方向的稳定系数或长细比相等,以达到经济效果。
截面关于x轴和y轴都属于b类,
x y
x
f y 50.4 235
345 61.1 235
查表得: 0.802
N 2000 103 311 .9N / mm 2 f 315 N / mm 2 A 0.802 8000
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其整体稳定承载力为:
Nc Af 0.802 8000 315 2020000 N 2020 kN

在建筑中钢结构的稳定性探讨

在建筑中钢结构的稳定性探讨

在建筑中钢结构的稳定性探讨一、钢结构建筑主要的特点钢结构的一些自身特点之前一直应用与非居住的建筑研究中。

其中我们所要论述的钢结构相对来说非常适用于现代的住宅建筑,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钢结构的主要特点。

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我们都知道在地震的时候,能量的释放就在一瞬间内,它的破坏性是非常大的主要的破坏方式包括有非延性破坏、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

之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抗震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钢结构本身就具有重量轻的特点,拿一个六层轻钢的住宅来说它的重量同一个四层的砖混结构住宅的重量几乎相同,所以说,自身承受地震的力量相对较小;同时,钢材他本身的高延性,可以很好的将地震的能量消耗一些,较少抗震产生的危害我们可以说钢结构住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

钢结构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功能区间的布置,之前的传统住宅使用材料大部分都是钢筋混凝土所以对空间的布置有了很多限制。

例如说我们希望开间大一些,那么相应的楼板厚度就有增大,也就是说梁柱的截面积就要增大,这样对室内的美观程度会产生影响,土建方面的投资也增加了。

而钢钢材就有强度高这样的特点,这样就在布置上可以采用大空间柱网的方式,将建筑平面进行灵活分割;钢结构还具有连接简单这样的特点,跃层、错层结构也变得更加方便;钢结构的构件截面相对较小,使使用面积提高,得房率也就相应提高了;钢结构墙体相对较薄,也就是说墙体的占用面积相对也小,墙体占有面积同之前的砖混结构进行对比,大概减少了60%,也就是说使用面积增加了。

二、设计稳固性质的钢结构设计稳固性质的钢结构,在不同类别的钢结构里,因为结构失去稳定性而引起的事故伤亡等危险经常发生,便于更好地确保钢结构稳固设计里构成要件不至于失去稳固性,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对于设计稳固性质的钢结构,进行具体的探索与讨论有着非常的必要。

1.稳固性质的钢结构的定义。

钢结构的强硬度不够或者失去稳固性,都会引起其结构的损坏,可是强硬度与稳固是两个不同的定义,前者是指力度问题,是在稳固均衡的情形下单一构成元件或者架构因其负荷而产生的最大性的应对力度是不是有大于建材本身的极限受力度,钢材一般都以征服点当成是其极限的受力度。

钢结构的-稳定性验算

钢结构的-稳定性验算
一、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 注意:轴心受拉构件不用计算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
轴心受压构件往往发生整体失稳现象,而且是突然地发生,危害较大。构件由直杆的稳定状态到不能 保持整体的不稳定状态;有一个很小的干扰力,结构的弯曲变形即迅速增大,结构中出现很大的偏心力, 产生很大的弯矩,截面应力增加很多,最终使结构丧失承载能力。这种现象就叫做构件的弯曲失稳或弯曲 屈曲。不同的截面形式,会发生不同的屈曲形式:工字形、箱形可能发生弯曲屈曲,十字形可能发生扭转 屈曲;单轴对称的截面如 T 形、Π形、角钢可能发生弯曲扭转屈曲;工程上认为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厚,主 要发生弯曲屈曲。
(7-4)
N cr
2 EI / l 2
2 EA / 2
cr
2E / 2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实际上轴心受压杆件存在着各种缺陷:残余应力、初始弯曲、初始偏心等。此时的极限承载力
Nu,
N u / Af y 叫整体稳定系数。
残余应力的分布:见 P104、P157,残余应力的存在使构件受力时过早地进入了弹塑性受力状态,使屈 曲时截面抗弯刚度减小,导致稳定承载能力降低,降低了构件的临界应力。
令 k=be/b;

cr
2 Ek /
2 x
;
cr
2 Ek 3 /
2 y
(7-8) 所以残余应力对绕弱轴的临界应力的降低影响要比对绕强轴的要大。
初始弯曲、初始偏心使理想轴心受压构件变成偏心受压构件,使稳定从平衡分枝(第一类稳定)问题 变成极值点(第二类稳定)问题,均降低了构件的临界应力。
我国规范考虑残余应力、 l / 1000的初弯曲、未计入初偏心,采用极限承载力理论进行计算,用计算
)
(
t b

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1详解

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1详解
钢结构稳定理论
§1-2 稳定问题分类
2021年4月28日星期三
1)按平衡状态分
❖ 理想轴压或压弯构件或结构的稳定(perfect)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21年4月28日星期三
又称:分岔失稳或第一类稳定问题(bifurcation instability) 定义:由原来的平衡状态变为一种新的微弯(或微扭)
18号普通工字钢 焊接H型钢
钢结构稳定理论
轻型热轧H型钢
2021年4月28日星期三
具有火焰切割边的 厚板焊接H型钢 焊接H型钢
焊接箱形截面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21年4月28日星期三
等边角钢
钢结构稳定理论
焊接T形截面
2021年4月28日星期三
焊接圆管半个圆周截面纵向和沿壁厚环向残余应力
钢结构稳定理论
破坏原因:波纹拱的畸变屈曲没有给予很好的考虑。
钢结构稳定理论
破坏后
2021年4月28日星期三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21年4月28日星期三
❖ 宁波某轻钢门式刚架施工阶段倒塌。 破坏原因:施工顺序不当、未设置必要的支撑等。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21年4月28日星期三
我国其它一些地方的门式刚架也发生过倒塌事故,从设计、 制作、到安装阶段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2、陈绍蕃,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4.
3、吕烈武、沈世钊、沈祖炎、胡学仁,钢结构构件稳 定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4、钟善桐,钢结构稳定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21年4月28日星期三
基础知识:
1、材料力学 2、结构力学(静力、动力、稳定) 3、钢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

钢结构课件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钢结构课件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N=1000kN, 柱的长度4.2m。柱截面为焊接工字形,具有轧制边 翼缘,尺寸2-10×220, 腹板1-685
4.2.6 轴心受压构件扭转和弯扭屈曲
1、扭转屈曲
根据弹性稳定理论,两端铰支且翘曲无约束的杆件,其扭 转屈曲临界力,可由下式计算:
《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 陈骥 著
NE

fy
弹塑性阶段
N A

Nv0
W 1 N
NE

fy
相对初弯曲 ε0 = v0 / ρ = v0 / (W/A)
N [1 A 1
0
N
] NE
fy
N A
1


1000

i


1

1 N

N
E



fy
上式的解即为Perry-Robertson公式(柏利公式)
i0—截面关于剪心的极回转半径。i02

e02
ix2

i
2 y
引进扭转屈曲换算长细比z :
1、扭转屈曲
满足
I 0
z =5.07b/t
x (y) ≥ z =5.07b/t
z2
25.7
Ai02 It
25.7
Ix
Iy It
2t 2b3 12
25.7 4bt3 3
选择计算 §4.6 板件的稳定和屈曲后强度的利用
§4.3 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4.3.1 实腹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1、实腹式轴心压杆的截面形式 ①考虑原则 ②常用截面
2、实腹式轴心压杆计算步骤
§4.3 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钢结构稳定的概念设计

钢结构稳定的概念设计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钢结构稳定设计的基本概念。钢结构稳定设计主要是 研究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防止结构发生失稳或屈曲的现象。失稳是 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后,没有发生整体变形,而是出现了局部弯曲或扭曲的现 象。屈曲则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了整体变形,并且这种变形是不可 恢复的。因此,钢结构稳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防止这两种现象的发生。
2、稳定安全系数:稳定安全系数是指在荷载作用下,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 应力与极限应力的比值。在钢结构稳定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确定合理的稳定安全系数。
五、实际工程中的钢结构稳定设 计案例及设计原则解释
以某桥梁工程为例,该桥梁为钢箱梁结构形式,跨度为30米。在桥梁设计中, 需要考虑到车辆通行、风载、地震等多种荷载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桥梁的稳定性, 设计时采用了以下措施:
1、杆件强度:选用高强度钢材作为桥梁的主要构件材料,以提高其承载能 力和稳定性。
2、支座形式:采用四氟板式橡胶支座作为桥梁的支撑形式,以减小支座对 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3、荷载分布:通过对桥面进行合理的配重和分布设计,使桥梁在不同荷载 作用下的稳定性得到保证。
4、长细比控制:在设计中严格控制桥梁的截面尺寸和长细比,使其符合规 范要求,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二、钢结构稳定的定义及相关概 念
在钢结构稳定分析中,通常需要考虑两种类型的稳定问题:平面稳定和空间 稳定。平面稳定是指结构在某一平面内的稳定性,而空间稳定则是指结构在三个 维度上的稳定性。
1、简支梁:简支梁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结构形式,其稳定性是钢结构稳定分 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简支梁的稳定性主要受到荷载作用位置和支撑条件的影响。
2、固支梁:固支梁是一种两端固定支撑的结构形式。在固支梁的稳定性分 析中,需要考虑支撑条件和荷载作用位置的影响。

钢结构设计稳定性原则和设计要点

钢结构设计稳定性原则和设计要点

钢结构设计稳定性原则和设计要点摘要: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由于它的强度、韧性和塑性、便携性和节省施工时间,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如果稳定性和强度不匹配,其稳定性无法保证,不仅可能给施工队伍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危及生命。

由于建筑工程的钢结构设计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对建筑物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实践中研究稳定性设计的原则和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通过以建筑工程学视角分析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稳定性与要点,解决我国目前领域内钢结构的应用安全隐患等问题。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工程;稳定性引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步入兴盛时期,其中随着农村城市建设化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随之在市场内繁荣。

钢材是我国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主要原材料,为了减少安全隐患,加强工程质量,行业有必要进行钢结构分析,提高钢结构性能。

一、钢结构的特点概述(一)钢结构特质简述在建筑工程应用中以钢材为主的建筑结构类型统称钢结构,传统设计中的钢结构具有刚性强、硬度强、韧性强、变形能力较好等优点[1]。

相较于钢材,钢结构具有多样性、整体性、相关性、稳定性等特质。

我国目前主流的钢结构设计主要应用钢结构的相关性与稳定性:将钢材通过合理设计搭建承压,从而在整个结构整体上维持建筑的稳定性。

(二)钢结构设计通过计算简图搭建钢结构的稳定性与关联性一旦被破坏将对建筑工程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浪费与时间损耗,我国目前的建设工程设计主流中不论单层结构框架还是多层结构框架均以稳定计算为前提。

遵循稳定计算的提前,为了避免钢结构在构建过程中失衡,行业要求将钢结构设计与计算图纸保持高度一致。

在现代化高维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下,建筑工程以计算简图代替了传统分析,得出数据化长宽高、受力点与受压部分,通过三维视图进行分析、调整、计算、核对等步骤使得计算简图在数据上保持准确性,也让钢结构框架在设计上、实施过程中保持稳定性、相关性。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wl1]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wl1]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稳定性与设计要点[wl1]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利用钢结构能够促使建筑工程的稳定性获得显著提升。

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建筑工程当中钢结构设计[wl2]的稳定性以及设计的要点。

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设计;稳定性;要点[wl3]引言:根据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情况来看,钢结构建筑[wl4]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张,数量也有所增加,因此建筑业对于钢结构涉及的要求也将会越来越高。

钢结构可应用于大跨及超高层建筑,优势比较明显,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很多设计人员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导致其稳定性受到了影响。

一、钢结构设计稳定性原则(一)保障结构的稳定性原则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钢结构的复杂程度往往比较高,设计难度也是有目共睹的。

目前是一个信息化时[wl5]代,任何行业都需要与时俱进使用信息化技术,钢结构设计也是如此。

比如可以使用BIM技术,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反复地进行沟通以及交流,要让业主的想法都能够有所体现,尽量减少在设计过程当中产生的误差。

对于在设计的时候所产生的不同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不同环节,都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将信息技术的效能尽量发挥出来,利用反复检测的方式,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以供参考,让设计能够满足稳定性的基础要求。

不但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分析施工环境和建筑物的承载能力,而且对于建筑物的水平稳定性等也要有一定的认知,还需要对于建筑所在区域抗震的烈度有所考量,让钢结构抗震性获得显著提升。

在施工过程中,想要使其更加稳定,就需要尽量让设计合理,从而促使钢结构的设计可以符合使用的要求[1]。

(二)强剪弱弯原则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形态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在结构里的设计对称性明显较弱的情况仍然存在,并且很有可能因此形成一种建设趋势,这对斜柱的使用将会变得更加依赖。

和垂直的构建比起来,斜柱可以有效地提升剪力的价值,设计人员通过标注构建,可以让工作量大幅度减少,而利用更多的倾斜柱并将其标注为斜杆,是一种目前使用较为频繁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2)能量准则和能量法
当一保守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其总势能的一阶变分
为零,即总势能Π应为驻值。即:
0 当只有一个变量时: d 0
可以判断平衡状态,方法为:
2 0 为稳定的平衡状态,此时总势能最小 2 0 为不稳定的平衡状态 2 0 为随遇平衡状态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钢结构稳定理论
oA’为弹性阶段,比例极限fp约为190MPa,此时εp约为0.1%,弹性模量E =2.06×105MPa。 A’B’为弹塑性阶段,应力应变为非线性,屈服强度fy=235MPa,此时εy 约为0.15%。 B’B为塑性平台阶段,应力基本保持为屈服强度fy,此时ε=0.15%~2.5 %。 BC为强化阶段,非线性,抗拉强度fu=375~400MPa,拉断时伸长率可 达20~26%,模量Est=0.02~0.03E。
r Pcr l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1-5 钢材性与残余应力
1)钢的材性
我国结构用钢的分类
碳素结构钢(Q235)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45,Q390,Q420等)
结构钢材单向拉伸的四个阶段
Ⅰ弹性阶段;Ⅱ弹塑性阶段;Ⅲ塑性阶段;Ⅳ强化阶段
Q235钢单向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
[(z dm) z] rθ Pl sin 0
0 l
dz
adm θ z rθ
l
ml 2 r Pl 0 3 r Pl 0 ml 2 / 3
方程解为: A cos t B sin t r Pl 2 2 ml / 3 ω为体系的振动频率。 临界状态时,ω=0,有r=Pl,则
1)按平衡状态分
理想轴压或压弯构件或结构的稳定(perfect)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又称:分岔失稳或第一类稳定问题(bifurcation instability) 定义:由原来的平衡状态变为一种新的微弯(或微扭) 平衡状态。
相应的荷载NE——屈曲荷载、临界荷载、平衡分岔荷载 此类稳定又可分为两类: 稳定分岔失稳
例如:
1957年前苏联古比雪夫列宁冶金厂锻压车间,7榀1200m2
屋盖塌落。起因是一对尺寸相同的拉压杆装配颠倒。
1974年,苏联一个俱乐部观众厅24×39m钢屋盖倒塌。起
因是受力较大的钢屋架端斜杆失稳。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1990年2月,辽宁省某重型机械厂新增一会议室。
破坏原因:只有14.4m跨的轻钢梭形屋架腹杆平面外出 现半波屈曲,致使屋盖迅速塌落。误用重型屋盖结构。 且错用了计算长度系数,λy>300。 事故后果:305人开会期间倒塌,造成42人死亡、179人 受伤。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美国Connecticut州Hartford城一体育馆网架,1978
年1月大雨雪后倒塌。 工程概况:91.4m×109.7m网架,四个等边角钢组成的 十字形截面杆件。 破坏原因:只考虑了压杆的弯曲屈曲,没有考虑弯扭 屈曲。
我国新修订的2004年钢结构规范中已考虑了弯扭屈曲的相关 设计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钢结构稳定理论
学时:24 学分:1.5
考核方法:笔试或大作业
主讲教师:张文元 副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HIT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主要参考书:
1、陈骥,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科学出版社,2001. (或2004第二版)
与整个构件 要考虑构件已变形 几何非线性问 可能有多个平衡位置 稳定 的所有截面 状态下的平衡关系, 题,叠加原理 (特征值)解具有多值性。 问题 均有关系 属于二阶分析 不再适用 一般要寻求最小临界力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2)判别稳定性的基本原则
对处于平衡状态的体系施加一个微小干扰,当干扰撤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1-3 稳定的基本概念
1)强度与稳定的区别
结构失稳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结构的平衡状态开始丧失
稳定性,稍有扰动,则变形迅速增加,使结构破坏。即 在稳定问题中,力与位移不是成比例的线性关系。
研究的位置 只涉及某一 强度 截面上的应 问题 力应变状态 分析方法 一阶弹性分析 叠加原理 能够使用叠加 原理 解的特点 解具有单值性
跃越稳定(snap through
instability)
平衡→失稳(失去承载力)→新的平衡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2)按失稳现象分
构件失稳 部分结构或整体结构失稳(体系失稳) 板件失稳(屈曲后强度post buckling的利用) 筒壳的失稳(缺陷敏感性失稳)
不稳定分岔失稳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临界荷载 临界荷载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临界荷载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非理想轴压或压弯构件或结构的稳定(imperfect)
又称:极值点失稳或第二类稳定问题(limit-load-instability)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例:同上
在临界状态时的总势能为:
1 P(l l cos ) r 2
荷载势能减小 弹性势能增加
1 cos 2 sin 2 2

2
2
r Pl r 0 Pcr l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2)钢构件截面残余应力的分布
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焊接、热轧、冷轧、切割等
残余应力的存在将影响构件的稳定承载力,不可忽视
钢结构稳定理论
18号普通工字钢
焊接H型钢
轻型热轧H型钢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具有火焰切割边的 焊接H型钢
厚板焊接H型钢
焊接箱形截面
钢结构稳定理论
2、陈绍蕃,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4.
3、吕烈武、沈世钊、沈祖炎、胡学仁,钢结构构件稳 定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4、钟善桐,钢结构稳定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基础知识:
1、材料力学
2、结构力学(静力、动力、稳定)
去后,如体系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该平衡是稳定平衡, 否则是不稳定的。
稳定平衡
不稳定平衡
随遇平衡
Stability equilibrium Instability equilibrium Neutral equilibrium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1-4 弹性稳定问题的基本判别准则和 分析方法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应力-应变曲线的简化模型
A’B’阶段的应力、应变变化不大,对弹塑性稳定极限荷载的影响 不大,常简化为直线,屈服强度fy=235MPa对应的屈曲应变εy 为0.114%。 达到屈服强度之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有上述三种简化模型,其中
钢结构稳定理论
11E Et 11 49( / y 1)
属于结构动力稳定问题。
a
P
P
例:同上 设杆件总质量为m,沿杆dm (m l )dz 长均布,则沿杆长z处的位移、速度和 加速度分别为:
dz l z
adm
θ
sz z
v sz z
a z z s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v a
P
P
则体系的振动方程为:
第一章
绪 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钢结构稳定问题的重要性
1)钢材的特点决定了稳定问题更加突出
轻质、高强、力学性能好; 与砼比,尺寸轮廓小,构件细长,板件薄柔;
易发生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
失稳时经常具有突然性的几何形状的改变。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3、钢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主要内容:
1、绪论 2、轴心轴压构件的弯曲屈曲 3、求解稳定问题的近似方法 4、压弯构件的弯曲屈曲 5、刚架的稳定 6、薄壁杆件的弯扭屈曲 7、板件的稳定
前5章以课堂讲授为主,后2章以学生课后自学为主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轴 向 荷 载
竖向位移
轴 向 荷 载
钢结构稳定理论
跨中水平位移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2)钢结构失稳破坏的例子
1907年,加拿大跨越魁北克(Quebec)河三跨伸臂桥
工程概况:两边跨各长152.4m,中间跨长548.6m(包括由 两个边跨各悬挑出的171.4m)。 破坏原因:格构式下弦压杆的角钢缀条过于柔弱、失稳, 其总面积只占弦杆截面面积的1%。
1)静力准则和静力法(平衡法)
设所研究的弹性体系在外力作用下的某一平衡位置的
无限接近的相邻位置也是平衡的,则所探讨的平衡位 置是随遇的;
在此平衡位置建立平衡方程,求得临界荷载;
找到所有临界状态,其临界荷载最低的状态为真正的
失稳状态;
这种方法只能得到临界荷载,不能判别稳定性类别。
钢结构稳定理论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例:求解图示刚性杆体系的临界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