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全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全文作者翻译赏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译文]十年生死两处茫茫,不去想,也难以把它遗忘。
她的孤坟在那遥远的地方,到何处去诉说我心中的凄凉呢? [出典]苏轼《江城子》注:1、《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注释】①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②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③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④小轩窗:意指小房的窗下。
⑤顾:看。
3、【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
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泪水流淌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译文2: 十年来我们人鬼殊途,纵然不去刻意想念,亦是难以相忘。
你的坟墓孤单地立在千里之外,又有谁能同你聊起那凄凉的日子。
即使我们现在能够相见,你大概也认不出我了吧,我已然尘土满面,鬓如寒霜。
昨夜清冷的梦境中我突然回到了故乡,而你还坐在小窗前梳妆打扮。
你我(纵有千言万语),相对时却只是默默无言,唯有涕泪千行。
想来那年年让我肝肠寸断的地方,也就是你那明月映照,松树相陪的坟墓所在的小山岗吧。
4、苏轼生平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
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诗翻译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诗翻译赏析【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十年生死相隔音讯渺茫,即便是强忍着不思念,你的形影也永远难忘。
如今你静卧在千里外的孤坟里,我到哪里去诉说心中的凄凉。
纵此相见了你也不会认出我,我现在是满脸尘土,两鬓如霜。
夜里我在梦中忽然返回家乡,在小屋的窗前,你正打扮梳妆。
我们相对无言默默凝望,只有泪水簌簌流下千行。
料想年年最让我伤心的地方,就在这明月之夜,长满小松林的坟冈。
【赏析一】从标题看,苏轼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境也是现实生活状况及其精神境界的间接的表现。
词作开始,词人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妻子去世已经十年了,生死相隔,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都茫然无知了。
是的,生死两茫茫。
词人接着写道:不思量,自难忘。
思量即想念人。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也就是想忘却而反而忘却不了。
这里,暗示了词人与妻子王弗的情感很深。
词人写道: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千里即王弗葬在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一个孤字,不但表明各自一方的孤独,而且也暗示了词人孤独与痛苦的心理。
孤坟一词引用了孟启的《本事诗徵异第五》。
其中记载了姓张的,妻孔氏赠夫诗:不忿成故人,掩涕每盈巾。
死生今有隔,相见永无困。
匣里残妆粉,留将与后人。
黄泉无用处,恨作冢中尘。
有意怀男女,无情亦任君。
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苏轼取其后两句中的孤坟来指其妻王氏之墓。
我们知道,在这十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外放密州,甚至入狱,无论在生活上,抑或在精神上都是困苦的,压抑的。
可以说,痛苦之悲,凄凉之感不言而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注释|大意|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解释|大意|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解释|大意|赏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①,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②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③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④冈。
【解释】这是北宋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堪称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是悼亡词中的经典之作。
乙卯(mǎo):北宋熙宁八年,即公元1075年。
①思量(liáng):想念。
②纵使:即使。
③顾:看。
④短松:矮松。
【大意】十年生死相隔,思念茫茫,相见无法。
压抑思念,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山坡,就是思念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赏析】在爱人逝世十年之际,远在千里之外的苏轼无法抑制对夫人的思念而在梦中与夫人相会,醒后写下这首词,这是深深的怀念,这是浓浓的情意。
十年的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一无所知。
恩爱夫妻,撒手永诀,转瞬间十年已过。
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自是情深意重,王弗更是蕙质兰心、善解人意。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意外,上天总是厌倦完满。
好端端的陆游与唐婉,硬生生被礼教拆散,如今堪称天造地设的苏轼和王弗也抵不过命运的无常。
逝者已矣,生者铭记,虽然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只是在心中埋得太深而已。
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
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
对王弗的英年早逝,苏轼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诉说凄凉。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词译文及鉴赏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词译文及鉴赏《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一作:断肠)《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注释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
轩:门窗。
顾:看。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
短松:矮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
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
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
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全文作者翻译赏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译文]十年生死两处茫茫,不去想,也难以把它遗忘。
她的孤坟在那遥远的地方,到何处去诉说我心中的凄凉呢? [出典]苏轼《江城子》注:1、《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注释】①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②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③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④小轩窗:意指小房的窗下。
⑤顾:看。
3、【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
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泪水流淌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译文2: 十年来我们人鬼殊途,纵然不去刻意想念,亦是难以相忘。
你的坟墓孤单地立在千里之外,又有谁能同你聊起那凄凉的日子。
即使我们现在能够相见,你大概也认不出我了吧,我已然尘土满面,鬓如寒霜。
昨夜清冷的梦境中我突然回到了故乡,而你还坐在小窗前梳妆打扮。
你我(纵有千言万语),相对时却只是默默无言,唯有涕泪千行。
想来那年年让我肝肠寸断的地方,也就是你那明月映照,松树相陪的坟墓所在的小山岗吧。
4、苏轼生平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
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经典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翻译赏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译文] 十年生死两处茫茫,不去想,也难以把它遗忘。
她的孤坟在那遥远的地方,到何处去诉说我心中的凄凉呢?出自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附: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赏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注释】①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②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③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④小轩窗:意指小房的窗下。
⑤顾:看。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
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泪水流淌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译文2:十年来我们人鬼殊途,纵然不去刻意想念,亦是难以相忘。
你的坟墓孤单地立在千里之外,又有谁能同你聊起那凄凉的日子。
即使我们现在能够相见,你大概也认不出我了吧,我已然尘土满面,鬓如寒霜。
昨夜清冷的梦境中我突然回到了故乡,而你还坐在小窗前梳妆打扮。
你我(纵有千言万语),相对时却只是默默无言,唯有涕泪千行。
想来那年年让我肝肠寸断的地方,也就是你那明月映照,松树相陪的坟墓所在的小山岗吧。
赏析: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
读此词,确实能看到它字字都浸着血泪,听到作者锥心裂肺的恸哭之声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一作:断肠)译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注释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áng),自难忘(wàng)。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顾:看。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
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
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
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翻译与赏析

精心整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翻译与赏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翻译与赏析小故事网时间:2016-09-01江城子(苏轼)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年5妹王闰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遗风,由此也足见苏轼对爱妻的深切思念。
死别十年,苏轼夜梦亡妻,凄楚哀惋,久蓄的情感澎湃奔涌,不可遏止,于是写下了这首着名的悼亡词。
【赏析二】本词为悼亡词名作,是苏轼怀念亡妻王弗所作。
苏轼十九岁时,与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的王弗完婚。
王氏贤良聪慧,终日陪伴苏轼读书,二人情深意切,十分恩爱。
宋英宗治平二年,王氏病逝;熙宁八年,苏轼到密州任知州。
下片写梦会亡妻,妻临窗而作,对镜梳妆,再现当年闺房生活情景。
这样幸福的生活场景,反衬出今日无处无人诉说的悲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刻画梦中悲伤相见的场面,此时酸甜苦辣涌上心头,却相对无言默默凝望,只有泪水簌簌流下千行,表现了深挚的夫妻情意。
直到从梦中醒来,词人仍然沉浸在深深的哀痛之中,清冷的明月之夜,长满小松林的坟冈,都是自己思念妻子而柔肠寸断的地方,表达出对亡妻永不能忘怀的浓郁情思。
全词感情凝重,词人将梦境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构思巧妙,笔法率直,格调高尚、凄清。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全文
全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解释
这首词,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因梦见早逝的爱妻,而写下的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
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
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
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上面的这首词作。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题记也明确写明了做梦的日子,故可以确认作者的“梦”是真实的,不是假托。
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
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这三句,单刀直入,概括性极强,感人至深。
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和机会;而今,却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事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恩爱夫妻,撤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
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啊!可是为什么又要加上“不思量”呢?这并不矛盾,相反是加得好,因为真实!王弗逝世后的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任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是挂记在心上呢?不经常悬念,并不是已经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
如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
想到爱侣的死,感慨万千。
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沉痛。
如果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所以觉得格外感动人。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三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的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
这年东坡才三十岁,就已经“鬓如霜”了。
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之久了,却要“纵使相逢”,要爱侣起死回生,这是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也是悲痛的,表现
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又更加深了一层。
对“记梦”来说,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
飘泊在外,雪泥鸿爪,凭借梦幻的翅膀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
故乡,与爱侣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小室的窗前,亲切而又熟悉,她呢,容貌情态,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
夫妻相见了,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之态,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
包括了万语千言,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
如果彼此申诉各自的别后种种,相忆相怜,哪将又从何说起啊?!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再存在了。
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境也令人感到无限的凄凉!
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到现实上来。
“明月夜,短松岗”,多么凄清幽独的环境啊!作者料想长眠于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里,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也该会是柔肠寸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