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分料送料机构设计.doc.
机械原理设计自动送料冲床的机构设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自动送料冲床的机构设计系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1级机械二班学生姓名: 倪燮燃,张林,许胜,周天越学号: 11428228,11428246,11428209,11428231起止日期:2013.6.30~2013.7.5指导教师:张斌教研室主任:朱连池11级机械二班自动送料冲床机构课程设计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自动化对机械设计和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也正倾向于机械自动化方面的发展,在此前提下,我们就开始设计自动送料冲床机构。
自动送料机构的工作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动送料,把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减到最小,同时减少劳动力成本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
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设计了工作台,工作机构的传动和自动送料机构,以及可以实现自动送料的伺服电机和变速箱。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设计和研究,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误差,同时也简化了机构,重点是机构的运动分析。
正因为它的输送能力大、能耗低、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这些特点深受广大企业的青睐。
自动送料冲床机构的设计的主要侧重点是同时实现加工与送料,通过对机械机构的灵活运用,设计出合理的作品。
关键词:自动送料冲床机,自动送料,间歇传动,冲床,伺服电机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标与设计任务 (1)1.1 设计的目标 (1)1.2 设计的要求 (1)1.3 设计的任务 (2)2、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 (2)2.1 棘轮式自动送料冲床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2.2 槽轮式自动送料冲床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2.3 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 (5)2.4 棘轮式自动送料冲床机构的运动循环图 (6)3、棘轮式自动送料冲床机构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 (6)3.1 主要参数的设定 (6)3.2 机器参数 (11)4、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4)4.1 电动机的选择 (14)4.2 飞轮的设计 (15)心得体会 (16)参考文献 (16)致谢 (17)附录一 (18)附录二 (19)附录三 (20)附录四 (21)自动送料冲床机构引言现代机械设计要求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考虑企业的发展;既要解决技术和可靠性问题,又要考虑经济性问题;既要解决设计本身的方法、手段和关键技术问题,又要解决产品寿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技术问题。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专用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设计

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专用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设计专业: ****************班级: *******___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 6月 20日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目录1 设计任务 ..................................................................... . (1)1.1 设计题目 (1)1.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2)1.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2)1.4 设计任务 ............................................. 2 2机械机构功能的简单分析 (3)3系统传动方案设计 ..................................................................... . (3)3.1 原动机类型的选择......................................................... 3 3.2 主传动机构的选择 (4)4( 执行机构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4)5、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原理说明.................................................................... .. (9)5.1机型的选择........................................................... 10 5.2自动机的执行机构 (10)6、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原理说明.................137 执行机构的尺寸设计及计.................................................................... .....................................................7.冲压结构的计算...........................................13 7.2传动机构尺寸设计 ........................................ 13 8、飞轮设计.. (15)9、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15)10、运动循环图 (16)11、设计心得与体会 (17)12 总体装配图.............................................19 13、参考文献. (20)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 设计任务设计一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机,并完成有关尺寸的计算和机构选型等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螺钉头冷镦机)

方案一机构的运动简图如图:1.曲柄2.带轮 3.脱模推杆4.终镦模ﻩ5.齿轮ﻩ6.初镦模ﻩ7.下模12.凸轮8.工作台9.连杆10.送料滚筒11.棘轮ﻩ传动方案综述:一、机构组成:送料机构由曲柄摇杆机构,棘轮机构和送料滚筒组成。
传动机构由凸轮机构,摆杆机构组成。
初、终镦机构由齿轮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组成。
顶料机构由凸轮机构组成。
二、机构的功能:通过送料机构间歇送料到下模,下模通过传动机构的间歇传动分别将坯料送到初镦,终镦机构下面进行初镦和终镦。
镦好后的镙钉由脱模机构将其顶出。
三、机构的工作原理:1、送料机构:由主轴上的回转曲柄带支棘轮2上的摇杆来回摆动,当摇杆作顺时针摆动时,棘爪嵌入棘轮的齿中,从而推动棘轮作顺时针转动,棘轮又带动与其同轴的送料滚筒3转动,使原料送到下模中。
棘轮的外面有一个外罩,摇杆摆动时,棘爪先在外罩上滑动,然后进入到棘轮的齿中,推动棘轮转动,通过调节外罩的角度可以控制棘轮的转动角度,从而可憎达到调节送料长度的目的。
2、传动机构:通过带轮带动凸轮1转动,凸轮推动摇杆的摆动,从而推动下模6的往复水平运动,通过凸轮的近休,中休,远休就可以控制下模的后停,中停和前停。
3、初、终镦机构:带轮带动齿轮8回转,齿轮又和铰接在其上的连杆和上模7、9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使齿轮的回转运动变为上模的上下往复运动,对坯料进行初镦、终镦。
4、顶料机构:主轴上的凸轮推动推杆上下往复运动,推杆向上运动时将镦好的镙钉从下模中推出,然后迅速向下运动,以便下模返回。
5、珙料机构:下模是下表面有刀口,下模开始运动时将料截断。
四、方案的优缺点:伏点:采用棘轮机构间歇送料,传动精确,而且送料的长度可。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8)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8)方案8: 机械臂自动包装线方案描述:该方案设计一条机械臂自动包装生产线,用于对产品进行自动包装。
生产线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送料系统、分拣系统、包装系统和控制系统。
1. 送料系统: 采用传送带将产品从生产线的起始位置输送到分拣系统。
传送带速度可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
2. 分拣系统: 在传送带上安装多个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检测产品的位置和方向。
根据检测到的信息,机械臂将产品抓起并放置在待包装区域。
3. 包装系统: 机械臂根据预设的包装方式和规格,将产品放置在适当的包装材料中,如纸盒、塑料袋等。
包装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更换。
4. 控制系统: 使用PLC控制器实现整个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编程设置参数,包括产品类型、包装方式、包装材料等。
控制系统还可以监测和记录生产线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该方案的优点包括:- 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机械臂和传感器的配合,实现产品的自动分拣和包装,提高生产效率和包装质量。
- 灵活性强: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包装要求进行调整,适应多样化的生产需求。
- 操作简便:控制系统界面友好,操作人员只需设置参数并监控生产线运行状态即可。
不足之处:- 初始投资较高:机械臂和传感器等设备的购置和安装费用较高,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 维护成本较高:机械臂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需要专业技术和人员,增加了运营成本。
该方案适用于对包装要求较高且需求量大的产品,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包装质量。
但在投资和维护成本方面需要做好充分的考虑。
健身球分类机课程设计

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题目:健身球检测分类机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康丽春目录1.设计要求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将不同直径尺寸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
检测后送入各自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料、送料、检测、接料)自动完成。
健身球直径范围为ф40~ф46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的大小分为三类。
1. ф40≤第一类≤ф422. ф42<第二类≤ф443. ф44<第三类≤ф46方案选择:电动机转速(r/min):960 生产率/检球速度(个/min):20工作情况分析2:各机构方案比较、选择2.1进料机构2.2:送料机构方案1:曲柄滑块机构方案2:凸轮滑块机构方案3:四杆机构2.21:送料机构方案分析、比较方案1: 机构为低副面接触使得接触面单位面积所受压力较小,接触面便于润滑,制造方便且精度高。
能实现小球的逐个进料,滑块在运动的过程中,料斗里的球对滑块有正向的压力,故滑块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滑块的磨损较严重。
方案2:凸轮机构可使从动件得到精确的预期运动,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能实现小球精确的进料,但凸轮的加工制造困难,成本高,行程不宜过大,而且为高副接触易磨损。
方案3:能满足工作要求,要实现小球的精确进料需要严格的数学计算,杆件的形状复杂,设计难度大。
.2.22:送料机构方案确定综合各方因素考量后,确定为方案12.3检测机构:方案1:凸轮+滑道机构方案2:槽轮+转盘机构+半圆形环状管道2.31:检测机构方案分析、比较方案1:该机构比较简洁,但是并不能满足任务要求,因为健身球的直径相差不大,机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容易使直径稍大的球容易卡入小直径的滑道,当凸轮在推程工作的时候需要较大的推力,并且会使得小球和滑道的接触表面严重受损,使得工作不可靠,最终会丧失分球机构的精度。
并且此机构要求凸轮的从动件行程较大,使得凸轮的外形尺寸变大,笨重,不紧凑。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进输送机)

20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1.1课程名称: 步进输送机构 (3)◆ 1.2运动要求和计算基本数据 (3)二.机构方案的选定◆ 2.1轨道平台的移动 (3)◆ 2.2下料机的设计 (4)三.主要机构的设计计算◆ 3.1导杆机构的杆长设计 (6)◆ 3.2运动循环图 (8)◆ 3.3凸轮机构设计 (8)◆ 3.4插板相连的四杆机构的设计 (10)◆ 3.5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与计算(图解法) (12)◆ 3.6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与计算(解析法) (24)四.收获体会、建议 (28)五.参考文献 (28)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任务书1.课程名称: 步进输送机构简图设计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简述步进输送机是一种间歇输送工件的传送机械。
工件由料仓卸落到轨道上,滑架作往复直线运动。
滑架正行程时,通过棘钩使工件向前运动;滑架返回时,棘钩的弹簧被压下,棘钩从工件下面滑过,工件不动。
当滑架又向前运动时,棘钩又钩住下一个工件向前运动,从而实现工件的步进传送。
插板作带停歇的往复运动,可使工件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卸落到轨道上。
2.运动要求和计算基本数据1)输送工件形状和尺寸如附图1所示。
输送步长H=830mm。
2)滑架工作行程平均速度为0.42m/s。
要求保证输送速度尽可能左右平均,行程速比系数K值为1.7。
3)滑架导轨水平线至安装平面的高度在1100mm以下。
4)电动机功率可选1.1KW,1400r/min左右(如Y90S-4)二.机构方案的选定1.轨道平台的移动我们组经过讨论运用了:1)采用曲柄摇杆机构 2)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 3)采用齿轮与齿条的配合2.下料机构的设计(插板的移动)我们组经过讨论运用了:1)采用凸轮导杆机构 2)采用从动件盘形凸轮与摇杆机构的组合 3)采用四杆机构三.主要机构的设计计算1.导杆机构的杆长设计1)有关系数计算2)杆长计算图2.13.凸轮机构设计我们采用的是对心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剥豆机设计书

3
方案一:
压辊与输送带就是垂直放置得,两压辊之间间隙一般比蚕豆最小厚度略小。压辊得表面可以度一层锯形得橡胶,一旦蚕豆接触压辊,就会被压辊吸住并将其皮脱掉、两压辊之间用齿轮相连进行传动,当然时间一长,肯定会有很多蚕豆皮被留在压辊上,不利于后面剥豆得进行,因此我们要定期通过人工对压辊进行清扫(详见“其她装置”)。
因此,剥豆机得运动方案设计重点考虑送料、压豆切皮、挤压脱皮机构这三个机构得选型与设计问题。
三
3
蚕豆就是一种形状不规则得食物。蚕豆得皮比较结实,给蚕豆加工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剥豆机用来将蚕豆去皮。这里就是利用浸泡后得蚕豆皮很容易切开,而且与蚕豆肉分离得特性来进行脱皮得。将浸胖后得蚕豆放在料斗里面,通过振动小料后使蚕豆成头尾相接排列,故送料机构需达到实现振动上料,间歇送料得目得。下图为机构设计方案:
(2)推杆沿着槽得内部首先将蚕豆水平推进24mm,然后停止一段时间,等切皮结束后在往前推52mm,到达斜槽顶部就是蚕豆下滑。若机构完成一个运动循环则其简图与位移线图如图2-2所示:
注意由于浸泡后得蚕豆体积会有所增大,故送料口处通道应适当增大一点,整个机构采用圆锥齿轮传动,且用于振动得凸轮采用圆柱凸轮,切每次振动下来得蚕豆数目为两个,因为整个装置就是左右对称一起工作得,故每次压紧切皮都就是两个蚕豆同时进行。
3)压紧、切皮机构用联动组合机构,为保证压力不过大可在压头处加一个刚度合适得弹簧、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冲床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设计

电机转速 (r/min)
数据 70
(1/3 1/2 )
>2l
1.85 40
150 70
1450
整理课件
13
四、课程设计内容
1.冲压机构设计 2.送料机构设计 3.各种方案分析比较,确定总体方案
整理课件
14
1.冲压机构
冲压机构是主机构,主动件是曲柄,从动件是上模,动作要求是 由回转运动变成往复直线运动;运动要求是上模要满足图b所示的运动 规律,工作段近似匀速,回程时有急回;冲压过程中受到非常大的生 产阻力,动力特性是传力性能要好,工作段的压力角尽可能小。
整理课件
4
三、课程设计的题目
题目:冲床的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设计
冲压是指坯料在模具压力作用下,使坯料产生塑性变形,但不 产生分离而获得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冲件的加工方法。
主要有弯曲、拉深、翻边等。
整理课件
5
整理课件
6
整理课件
7
汽 车 覆 盖 件
飞 机 蒙 皮
整理课件
8
整理课件
9
冲床的冲模一般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冲床的冲压 机构相当于上模,用于冲制薄壁零件;通过上模和下模作用 将薄壁钢板坯料拉延成型。送料机构是能保证及时的将坯料 送到待冲压位置,两者动作要协调一致,完成多件连续生产。 我们的目的是设计实现这个功能的冲床的冲压机构和送料机 构。
整理课件
15
2.送料机构
送料机构的动力源是电动机,主动件为回转运动,从动执 行构件作直线送料运动,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料到位就可以 了,对送料快慢和运动规律没有要求,同时送料机构作间歇送 料,受力较小,动力特性要求低,因而送料机构要求较低,运 动容易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分料送料机构
说明书
姓名:吴富伟
学号:201003050909
班级:10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3班
指导教师:苏艳萍
小组成员:杨天东茶山超
日期: 2012年7月
目录
一、分料送料机构的主要设计要求 (3)
二、工作原理 (3)
三、系统方案拟定 (3)
1、功能分解 (3)
2、机构的选用 (4)
3、机构组合 (4)
四、机构设计 (6)
五、分料送料结构示意图 (9)
6、方案比较 (11)
七、机构设计小结 (15)
八、参考资料 (15)
附:机构示意图、三维图
一、分料送料机构的主要设计要求
1.分料送料机自动送料且每次送料的时间相同
2.经装料后方可继续装料,准确无误的完成快速送料。
3.料:颗粒状干燥食品、药品(如白砂糖、咖啡、)等。
达到质量要求时不存在堵料,若堵料手动解决。
4.料桶规格:直径15厘米桶高20厘米。
5.送料速度:每分钟15个。
二、分料机构工作原理
通过用一个铁皮制的大型装料桶,下边是四棱锥形,开个口并制作一个滑动门,料利用重力向下流,通过控制门的开合来控制料的流量。
料口下方是一个桶,桶放在一圆形平台上,平台被固定不会转动,桶在槽轮的作用下转
动,空桶的送入和装好料的桶的送出均由槽轮完成,当装好料后,槽轮转动使装好料的桶送到皮带轮上运出。
三、系统方案拟定
在这个设计中,电动机的转速为540r/min,电压400V。
1、功能分解
(1)、利用重力将桶自动放入平台上,并利用槽轮带动空桶转动。
(2)、将桶利用槽轮送到装料处,利用实心轮与导杆相连,打开箱门,料利用重力向下流;
(3)、料桶装好料后,同时箱门关闭,装好料由槽轮送到皮带轮上,同时另一只桶进入装料处,如此实现周期性循环。
2、机构的选用
为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设计提示,本设计可选用四种机构:
a.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b.锥齿轮机构
c.槽轮机构
d.链条
e.链轮
3、机构的组成
(1)、由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对心曲柄机构转到,滑块开始运动,箱门打开;
(2)、再通过齿轮粘合带动锥齿轮转动,同时连在直齿轮上的锥齿轮1转动,锥齿轮1的运动通过锥齿轮2改变运动方向;
(3)、锥齿轮上端连上圆形转动块,转动块使槽轮转动,控制桶的状态;
(4)、通过链轮与链轮相连,链轮与锥齿轮连在同一轴上,通过锥齿轮与锥齿轮相连,改变方向;
(5)、与链轮相连的锥齿轮将运动传给运输带,运输皮带运动起来,从而开始完成一次运动。
为了完成机械系统的预定功能和生产过程,各执行机构不仅要完成各自的执行动作,而且相互之间必须协调一致。
我们的设计方案要满足先后性、时间不同性、空间协调性、操作协同性等要求。
四、机构设计
箱口长宽均为20,滑块长40宽30,高10。
右边有一弹簧,用来在机构停止运动时使滑块回到初始位置,即关闭箱门,如下图:
(1)、对心曲柄连杆机构
AB=r,BC=l,推程为H,根据四杆机构的特性推之;H=2r,
设r=30,l=40,H=60。
机构自由度N=3,p1=4,ph=0
F=3n-(2p1+ph=3*3-8=1
机构有唯一的运动。
曲柄滑块的极位出现在水平位置,即极位夹角等一0度,故机构无极回运动特性,此时行程速比系数为k=1,AB为主动件,传动角r=0,所以该机构无死点。
(2).两个锥齿轮
模数M=5
齿数Z=49
法向齿形角20度
节锥度75度
精度等级8-GB11365 (3)机构运动循环图
5、分料送料结构示意图
1、放桶槽
2、工作平台
3、槽轮
4、锥齿轮啮合
5、直齿轮
6、链轮
7、链轮 8、直齿轮 9、链轮 10、锥齿轮啮合 11、曲柄滑块结构
12、装料箱 13、链轮 14、出料输送带 15、电动机 16、减速器
工作原理:
电动机15经过减速器16减速相连的链轮7,链轮7将动力传给链轮9,链轮带动曲柄滑块结构11转动,从而控制箱门的开关;
同时与减速器输出杆相连的直齿轮8与直齿轮5啮合,将动力输出,与直齿轮5在同一杆上的有一个链轮6和一个锥齿轮,4处的锥齿轮啮合将动力传给槽轮,从而槽轮控制工作台上的转快转动,使料桶在工作平台上运动;链轮6将动力传给链轮13,通过与链轮13相连的10处的锥齿轮啮合将动力传给运输带。
从而实现了转动的整个过程。
实图如下:
六、方案比较
方案一(杨天东)
1、电动机
2、三级减速器
3、对称双销槽轮机构
4、料桶的运动系统
5、出料口的开关系统
6、粉料搅拌系统
原理图说明:将粉料按所需的比例及相关的量放入进料口,通过搅拌机构的搅拌,使粉料搅拌均匀,然后通过凸轮连杆单侧停歇机构带动出料口的开关(滑块)的移动,使得出料口开关打开,让混合好的粉料落入料筒中,通过对称双销槽轮机构完成对料筒的轮换,其中通过凸轮连杆单侧停歇机构和对称双销槽轮机构的不同时段的停歇完成从出料口出来的粉料正确的落入料筒中。
方案一:传动平稳,机构控制合理,不会出现漏料现象,保证匀速出料,合理利用了机构的特性来完成工艺动作过程;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成本相应要高。
方案二(吴富伟)
缺点:如果桶底不平滑,在工作平台上移动时,将与工作平台产生较大摩擦,使桶受到磨损,增加能耗;由于齿轮、链轮和链条、槽轮制造精度高,加大成本量。
优点:传动平稳,能准确的周期性的实现工作要求。
机构应用合理,容易安装。
1、放桶槽
2、工作平台
3、槽轮
4、锥齿轮啮合
5、直齿轮
6、链轮
8、链轮 8、直齿轮 9、链轮 10、锥齿轮啮合 11、曲柄滑块结构
13、装料箱 13、链轮 14、出料输送带 15、电动机 16、减速器
工作过程:
电动机15经过减速器16减速相连的链轮7,链轮7将动力传给链轮9,链轮带动曲柄滑块结构11转动,从而控制箱门的开关;
同时与减速器输出杆相连的直齿轮8与直齿轮5啮合,将动力输出,与直齿轮5在同一杆上的有一个链轮6和一个锥齿轮,4处的锥齿轮啮合将动力传给槽轮,从而槽轮控制工作台上的转快转动,使料桶在工作平台上运动;链轮6将动力传给链轮13,通过与链轮13相连的10处的锥齿轮啮合将动力传给运输带。
方案三(茶山超)
工作原理:
当电源接通后,电动机带动带轮1转动,齿轮2通过齿轮3,4,5控制转速,5与带轮6相连,有输送带送出料。
(其中齿轮3齿轮4、齿轮5通过轴连接,)带轮1把电动机的转速ω传给带轮8,带轮8带轮12相连,传递给齿轮9,用来带动铝箔包装纸。
锥齿轮10与带轮8相连将动力传递给槽轮机构11,槽轮机构的间歇运动是转轮间歇运动达到分料、送料、封口的目的。
之后,由导槽将料送到带轮6的传送带上,由传送带输到目的地。
同时配合槽轮机构的间歇转动转盘13。
槽轮的间歇配合使工件间歇运动。
每转一个弧度后,空隙时间用于装料,达到分料,送料,封口的目的。
综合:由经济成本高低,工艺过程配合难易程度,机构制造精度综合选用方案三。
七、机构设计总结
在这么一段时间的实习设计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有许多我们平时都不太重视的东西,也有很多的难题,这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有的不懂我们就会再一起讨论问题,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通过cad和ProE表达出来,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这次的机械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有没有学到的东西,知识有了较大的提升,虽然有了很多想法,但是很难表达出来,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体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很多机构都想不到。
从这次设计中,我懂得了只有充分利用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分析,选用组合机械系统运动方案,从而设计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性能优良,工作可靠地机械系统。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体会到设计需要大胆创新这一层面,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设计中的创新需要高度和丰富的创造思维,没有创造性的构思,就没有产品的创新,产品也就不具有市场竞争性。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我们的创新就是简显得,但这就业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更指明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八、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郭红星宋敏庞军(主编―主审机械设计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裘建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原理孙桓陈作模葛文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张小玲(主编)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