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扶墙计算
塔吊附着计算

建筑工程塔吊附着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职务:校对人:职务:审核人:职务:审批人:职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3一、工程概况----------------------------------------------------------------------------- 3二、塔吊选型----------------------------------------------------------------------------- 3三、塔吊平面位置及高度设置-------------------------------------------------------- 5四、技术保证条件----------------------------------------------------------------------- 6第二章编制依据 ----------------------------------------------------------------------------- 7第三章施工计划 ----------------------------------------------------------------------------- 7一、施工进度计划----------------------------------------------------------------------- 7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8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 8一、技术参数----------------------------------------------------------------------------- 8二、施工工艺流程----------------------------------------------------------------------- 9三、施工方法----------------------------------------------------------------------------- 9四、检查验收---------------------------------------------------------------------------- 10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13一、组织保障---------------------------------------------------------------------------- 13二、技术措施---------------------------------------------------------------------------- 16三、监测监控---------------------------------------------------------------------------- 18四、应急预案---------------------------------------------------------------------------- 19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 21一、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1二、所需劳动力安排------------------------------------------------------------------- 21第七章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22一、计算书------------------------------------------------------------------------------- 22二、节点图------------------------------------------------------------------------------- 35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应针对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及要求进行编写】1、工程基本情况2、各责任主体名称二、塔吊选型本工程选用二台塔吊均为浙江省建机集团生产的QTZ80(ZJ5710)说明:安装附着架前,塔机最大工作高度40m,超过此高度必须安装附着架。
sap2000塔吊附墙计算

sap2000塔吊附墙计算SAP2000塔吊附墙计算引言:塔吊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起重设备,用于搬运和安装大型构件。
为了确保塔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附墙计算。
本文将介绍使用SAP2000软件进行塔吊附墙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一、SAP2000简介SAP2000是一款常用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分析功能。
它可以模拟各种结构的力学行为,包括塔吊附墙计算。
二、塔吊附墙计算的基本原理塔吊附墙计算是为了确定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对附墙所产生的荷载,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
计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塔吊的几何参数:包括塔吊的高度、臂长、吊臂旋转角度等。
2. 建立模型:使用SAP2000软件建立塔吊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将塔吊的结构和附墙同时考虑在内。
3. 施加荷载:根据塔吊的实际工况,施加相应的荷载,包括自重、吊重、风荷载等。
4. 分析计算: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得到塔吊在不同工况下对附墙所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5. 判断墙体稳定性: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墙体是否能够承受塔吊荷载,并进行必要的加固设计。
三、SAP2000塔吊附墙计算的步骤1. 建立模型:在SAP2000软件中,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和材料性质,建立塔吊和附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2. 设定边界条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塔吊和附墙的边界条件,如固支或铰支等。
3. 施加荷载:根据塔吊的实际工况,对模型施加相应的荷载,包括塔吊自重、吊重和风荷载等。
4. 进行分析计算:使用SAP2000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得到塔吊和附墙的应力和变形。
5. 判断墙体稳定性: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附墙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
如果出现问题,需要进行加固设计。
6. 优化设计: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优化设计,以提高塔吊和附墙的性能和安全性。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SAP2000塔吊附墙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确保模型准确:建立模型时要考虑到塔吊和附墙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以及实际工况的要求。
TC5610中联重科塔吊附墙验算

1.5
2.0
安全系数
抗倾覆验算需满足安全系数要求,确 保塔吊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倾
覆。
稳定性
塔吊结构设计需考虑风力、地震等因 素,确保塔吊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
稳定。
结构抗滑移验算
抗滑移验算主要关注塔吊基础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否足以抵抗塔吊工作状 态下产生的水平推力,防止塔吊发生滑移。
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塔吊自重、风载、吊重等因素,并根据塔吊基础的材质 、尺寸、地基承载力等参数确定摩擦系数。
整体稳定性分析需要考虑塔吊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荷载工况、环境条件 等因素,并使用相应的计算软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需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 求,确保塔吊的安全性。
总结与建议
加强附墙结构强度
附墙结构是塔吊安全的关键,应确保其强 度和刚度满足要求,防止出现坍塌或变形 。
重视风载和地震作用
风载和地震作用对塔吊稳定性影响较大, 应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采取必要的防风 防震措施。
影响因素
风载、塔吊自重、吊 重
塔吊自重、吊重
分析斜拉索的受力情况,可以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塔身结构受力分析
塔身结构承受着来自吊臂、平衡臂、起升机构、行走机构和操作室等部件的 荷载,以及风力、地震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力。塔身结构受力分析是塔吊设计 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各种荷载和力的作用,并进行合理的受力分析 。
规范和标准
附墙验算需符合相关规范和 标准的要求,如《建筑起重 机械安全规程》、《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等。
遵循相关规范,确保塔吊附 墙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构分析
需对附墙结构进行静力学和 动力学分析,考虑各种荷载 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确保附墙结构能够承受塔吊 的重量、风力、地震力等。
塔吊附墙的规范多少米

塔吊附墙的规范多少米塔吊与墙体的规范是指塔吊距离墙体的安全距离,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并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塔吊附墙的规范,需要1000字。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如果需要使用塔吊,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以及工程实际情况来确定塔吊与墙体之间的距离。
塔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塔吊附墙的规范与要求也是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首先,塔吊与墙体的安全距离需要根据塔吊的型号和高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安全距离可以按照塔吊高度的倍数来计算。
例如,塔吊高度为50米,安全距离的计算可以基于50米高度的倍数,通常为塔吊高度的1.5倍。
这意味着,塔吊与墙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50米的1.5倍,即75米。
其次,塔吊与墙体的安全距离还需要考虑塔吊的工作范围以及施工材料的重量。
塔吊在施工现场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机械设备,它的回转范围以及工作半径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到。
施工材料的重量也是计算安全距离的重要因素,因为塔吊需要承载并运输这些材料。
此外,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也会对塔吊与墙体的安全距离产生影响。
如果周围有其他建筑物或者设备,也需要考虑它们对塔吊操作的限制,以避免发生碰撞和倾覆等潜在风险。
最后,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勘和设计,确保塔吊与墙体之间的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
监理单位也需要对安全距离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
总结来说,塔吊附墙的规范需要根据塔吊的型号和高度、工作范围、施工材料重量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清晰的规范和合理的安全距离可以确保塔吊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本文的计算依据为《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T187-2019和《钢结构设计标准》GB-2017.一、塔机附着杆参数塔机型号为QTZ63(TC5610)-中塔身桁架结构类型,计算高度为98m,起重臂长度为56m,起重臂与平衡臂截面计算高度为1.06m。
塔身宽度为1.6m,平衡臂长度为12.9m。
工作状态时扭矩标准值Tk1为269.3kN·m,包含风荷载。
非工作状态下不平衡自重引起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为1940kN·m(反向),工作状态下不平衡自重引起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为1720kN·m。
附着杆数为四杆附着,附墙杆截面类型为格构柱,附墙杆类型为Ⅰ类,塔身锚固环边长为1.8m。
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附着次数为2,附着点1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5m,附着点2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附着点3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附着点4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
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为0.2kN/m,塔身前后片桁架的平均充实率α为0.35.点1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2m,点2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4.8m,点3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3.2m,点4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3.2m。
非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为0.35kN/m。
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风压等效高、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附着点高度、附着点净高、工作状态风压等效均布荷载等参数均有具体数值,这里不再赘述。
285.472kN时,支座6处附墙杆内力计算如下: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6处的附墙杆承担,因此需要计算支座6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根据扭矩组合标准值T kTk1269.3kN·m,可得到T的值。
同时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需要将水平内力Nw计算出来。
根据计算简图和塔机附着示意图、平面图,可以得到α和β的值,并用力法计算各杆件轴力。
最终得到支座6处附墙杆的水平内力Nw20.5RE285.472kN。
塔吊附墙计算知识讲解

塔吊附墙计算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和锚固(一):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W K=W OхµZхµsхβz其中W O——基本风压(Kn/m2),安装《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W O=0.75kN/m2;µ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µZ=1.170;µs————风荷载体型系数:µs=0.065;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0.7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N W =W KχBχK S其中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0.04kN/m2B ——塔吊作用宽度,B=0.00m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0.20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0.00kN/m风荷载实际取值q=0.03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2358kN.m风荷载取值q=0.10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1335kN.m计算结果: Nw=75.351kN(二):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其中:本项目塔吊计算参数为:C=1.60米,b1=8.50米,a2=9.10米(三):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从0-360循环,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59.23 kN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04.32 kN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32.65 kN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59.23 kN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04.32 kN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32.65 kN(四):第二种工况的计算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塔吊扶墙附着计算书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一、塔机附着杆参数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附图如下: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695×1.206×1.95×0.2×0.35×1.06=0.237kN/m 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237×572-1/2×0.237×12.92=365.287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 T k2)=0.9×(270+365.287)=571.758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剪力图得:R E=77.975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4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4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4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110.273kN。
计算简图:塔机附着示意图塔机附着平面图α1=arctan(b1/a1)=53.241°α2=arctan(b2/a2)=46.353°α3=arctan(b3/a3)=46.353°α4=arctan(b4/a4)=53.241°β1=arctan((b1-c/2)/(a1+c/2))=46.185°β2=arctan((b2+c/2)/(a2+c/2))=46.185°β3=arctan((b3+c/2)/(a3+c/2))=46.185°β4=arctan((b4-c/2)/(a4+c/2))=46.185°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塔吊附墙计算

8#(B3)塔吊附墙杆设计1、第三道附墙1.1支座反力计算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ωk=ω0×μz×μs×βz= 0.400×1.170×1.790×0.700 =0.586 kN/m2;其中ω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ω0 = 0.400 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μz = 1.790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 1.170;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 0.70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 = W k×B×K s = 0.586×1.700×0.200 = 0.199 kN/m;其中 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 0.586 kN/m2;B──塔吊作用宽度,B= 1.700 m;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 0.200;实际取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0.199 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1743.000 kN·m;弯矩图变形图剪力图计算结果: N w = 121.6407kN ;1.2 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ΣF x=0T1cosα1+T2cosα2-T3cosα3=-N w cosθΣF y=0T1sinα1+T2sinα2+T3sinα3=-N w sinθΣM0=0T1[(b1+c/2)cosα1-(α1+c/2)sinα1]+T2[(b1+c/2)c osα2-(α1+c/2)sinα2]+T3[-(b1+c/2) cosα3+(α2-α1-c/2)sinα3]=M w其中:α1=arctan[b1/a1] α2=arctan[b1/(a1+c)] α3=arctan[b1/(a2- a1-c)]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地块住宅小区工程塔吊附着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重庆中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12 年10 月12日目录1、前2、工程概况3、材料要求4、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5、附着装置6、附着装置的安装高度7、安装方法8、附着装置安装要求9、附着安装的注意事项10、拆卸附着装置11、安全要求12、附一号塔吊附着计算书、二号塔吊附着计因为我公司提供的随机附着仅限于塔吊距离建筑物3.8 米,当超过此距离时,我公司不提供附着设备,但我单位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宿迁华夏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云南中豪新螺蛳湾工程,情况比较特殊,塔吊距离建筑物较远。
该公司提供了塔吊平面布置图,并要求我公司予以技术支持,由此我公司设计附着方案,生产安装该公司自行负责解决。
由此产生技术方面问题,我公司负责;安装的安全问题该公司负责。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商城大道东侧,商博路南侧,商英路西侧。
(二)、施工界线我公司施工范围:纯地下室的自4号楼的西侧后浇带向东,E轴北侧后浇带向北;住宅楼:1、2、5、6号楼;会所7 号楼。
(三)、工程规模1、地下室建筑面积:58898M2;2、夹层面积:3525 M2;3、1 号楼建筑面积33238.89 M2;2号楼33453.52 M2;5号楼31195.3M2;6 号楼30388.39 M2。
4、会所2594.5 M2.总面积:约19万M2(其中包括地下二层人防建筑面积为6021 M2)。
(四)、结构类型地下室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塔楼为剪力墙结构; 会所为框架结构。
(五)、建筑层次及高度1 、纯地下室二层(塔楼下夹层一层),负二层层高3.8 米,负一层层高4米; 塔楼下负二层层高3.8米,负一层层高3米,夹层层高3 米。
地下室负二层地面标高-9.8米(结构标高-9.95米)。
2、住宅塔楼33层,屋面一层,机房一层。
层高2.95米,檐口高度98.85米,建筑物总高度106米(包括地下部分115.8米)3、会所二层,局部三层;一层层高5.4 米,二、三层高4.2米。
建筑物总高度21.658 米。
我公司生产的塔吊最大起升高度150米。
塔机使用高度超过40米后,应加附着装置,第一道附着离地面32 5米,以后每隔20米加一道附着,达到高塔时仅需6次附着。
6次加附着后塔机的最大高度为150米,每次加完附着后塔机附着以上的独立高度不超过28米。
在工作高度达75 米前,可采用二倍率或四倍率钢丝绳起升。
当T作高度超过75米时,只能采用二倍率钢丝绳起升。
为提高塔机的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塔身中心线距建筑物的距离以3.8米为最佳。
本工程塔吊安装在基础底板上,标高为-9.95 米,根据以上情况塔吊需要120米高,按照我公司的要求需要四道附着即可,但是考虑施工期间的外脚手架的高度、浇筑混凝土的布料杆高度、附着和现浇板的标高关系、最后一道附着以上的高度等,第一道附着必须安装在自基础面向上27.5米,其他依次为45.2米、62.9米、80.6米、101.25米。
二、材料要求:1、附着设施材料要求(1)一号塔吊附着使用20b槽钢,二~六号塔吊使用14a槽钢。
槽钢为Q345b(2)预埋件锚板、耳板应用级别为Q345I钢板制作,厚度15mm锚筋未为三级钢14,锚筋根数为4*4。
预埋锚筋的埋入长度和数量满足下面要求:预埋螺栓埋入长度不少于15d ;螺栓埋入端应作弯钩并加横向锚固钢筋。
其中n为预埋螺栓数量;d为预埋螺栓直径;I为预埋螺栓埋入长度;f为预埋螺栓与混凝土粘接强度(C2C为1.5N/mm A2 C3C为3.0N/mm A2); N为附着杆的轴向力。
预埋件应是双耳支座。
2、附着的建筑物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3、焊接时,应使用和型钢相匹配的电焊条。
4、所用的主、辅材均需要有合格证。
5、焊接完毕,冷却后涂刷防锈漆两道。
三、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1、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不可设置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2、对于框架结构,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3、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承重内墙上;4、附着固定点应布设在靠近楼板处,以利于传力和便于安装。
四、附着装置附着装置由三根撑杆、框架,框架是由四部分通过螺栓联接成一整体,撑杆一端通过框架与塔身联接,一端用销轴与建筑物连成一体。
撑杆一端必须安装调节丝。
调节丝直径60mm。
五、附着装置的安装高度塔机使用高度超过标塔高度40米时,应按规定第一道附着距地面32.5米,第二道附着距第一道附着20米,以后每隔20米加一道附着。
每次加完附着后,上悬顶升加节的标准节数量不应大干10节(含套架内的2节),塔机吊钩距上面一道附着的距离应不大于28米。
最后一道安装完毕后,塔基吊钩距离附着的距离应不大于17. 5米,即附着安装完毕后上悬顶升加节的标准节数量不应大于7节。
本工程的附着安装高度应按照27.5米、45.2米、62.9米、80.6米、101.25 米。
六、安装方法先将四个“ L ”型框架用起重吊钩吊至需附着高度且和塔身标准节用铁丝临时固定,然后用M20的高强度螺栓、螺母联接好,使附着框架手u标准节固定紧密,最后分别将三根附着撑杆起吊,先和附着框架铰接,再和建筑预埋耳板铰接。
注意装上开口销。
七、附着装置安装要求1、斜杆两端的水平高差a不允许超过200mm.2、塔身上四支点安装后,每100米高度水平偏差w 200mm,塔身断面扭转角w 3°。
3、附着装置安装完毕后,附着装置以下的侧向垂直度允差为2/1000.附着装置以上的侧向垂直度允差为4/1000。
4、建筑物各附着水平抗拉力必须大于附着水平拉力最上面一道附。
八、附着装置安装注意事项1、附着框架在塔身上的安装必须安全可靠和牢固;2、各联接件不应缺少和松动;3、附着杆和框架及建筑物的联接必须可靠和牢固。
九、拆卸附着装置当塔机降至附着时,就需先拆附着装置再降塔。
拆附着装置时,先拆除附着杆与附着框架及建筑物的铰接销,然后利用起升吊钩将附着杆吊至地面。
拆附着框架:附着框架由四件L 型钢梁组成,先用铁丝将框架上的四件L型钢粱临时固定盘好后,再拆除框架四件L型钢梁之间的高强度连接螺柃,再利用起升吊钩将四件L钢梁分别吊至地面再重新组合好。
十、安全要求1、安装和拆卸时不能在有荷载情况下施工;2、安装附着装置时,由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时测量塔吊垂直度,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3、安装、拆卸的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4、扳手等手用工具用完随时放在工具袋内,谨防滑坠伤人。
本工程中2、5、6号塔吊距离墙体较近,统一使用14A曹钢焊接附着装置;1号塔吊距离墙体较远使用20B曹钢焊接附着装置。
分别计算1号、2号塔吊即可。
号塔吊附着计算书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和锚固环计算。
参数信息塔吊高度:120.00(m)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1075.00(kN.m)附着塔吊边长:1.70(m) 回转扭矩:203.00(kN/m)附着框宽度:2.10(m)风荷载设计值:0.41(kN/m)附着杆选用:[20b 槽钢附着节点数:5各层附着高度分别:27.5,45.2,62.9,80.6,101.3(m)附着点1到塔吊的竖向距离:11.14(m)附着点1到塔吊的横向距离:6.24(m)附着点1到附着点2的距离:14.13(m)二. 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吒=肌共工其中Wo——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W=0.30kN/m2;u 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u z=2.380;u s ------ 风荷载体型系数:U S=2.400 ;■'z——风振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按公式742条规定计算得伐=0.7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N w=WX BX K S其中W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1.200kN/m2B ——塔吊作用宽度,B=1.70mK s ---------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0.20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0.41kN/m风荷载实际取值q=0.41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1075kN.mq计算结果:N w=85.786kN三•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区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C6S 珂+ 弓COS Ci-j -爲COS 叫--鸟几COS 百艺耳7|+ 爲sin 些=sin &7^ sin + 7^ sin7][(&i +c/23 cos Oj -(<3j + c/ 2) sin 码]亠爲[〔站+c/ 2) cos % -g + c / 2) sin ] + 2/ 2) cos a3 + (鬥-&] p#2)siii aj= Jif v其中:EK L= 口/■巴堪[啓i a}] £E2=盘心g[片/(叫+ 町] 碍 =盒冋或妇/(勺~ a\~ c)]四.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g从0-360循环,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80.32 kN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41.71 kN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13.38 kN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80.32 kN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41.71 kN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13.38 kN五.第二种工况的计算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G =45,135,225,315,Mw=Q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69.53 kN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8.69 kN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94.25 kN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69.53 kN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8.69 kN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94.25 kN六.附着杆强度验算1 •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验算公式:r=N/A n< f其中N ——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取N=180.32kN;;——为杆件的受拉应力;A n——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20b槽钢,查表可知A n=3283.00mm;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 =180.32 X 1000/3283.00=54.93N/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