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控制方法标准版本

合集下载

ISO27001标准详解

ISO27001标准详解

3 术语和定义(续)
信息安全事故
信息安全事故是指一个或系列非期望的或非预期的信息安
全事件,这些信息安全事件可能对业务运营造成严重影响或威 胁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全面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基于业务风险方法,旨在建立、
实施、运行、监控、评审、维持和改进信息安全
适用性声明
4.2.2 实施和运行 ISMS
阐明风险处理计划,它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见第5章)指出了 适当的管理措施、职责和优先级; 实施风险处理计划以达到确定的控制目标,应考虑资金需求以 及角色和职责分配; 实施所选择的控制方法以满足控制目标. 确定如何测量所选择的一个/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规定这些 测量措施如何用于评估控制的有效性以得出可比较的、可重复 的结果 实施培训和教育 运作管理 资源管理 实施过程和其它控制以便能对安全事故及时检查并做出反应
准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与典型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IEC27001是由英国 标准BS7799转换而成的。 BS7799标准于1993年由英国贸易工业部立项,于1995年英国首次出版BS 7799-1:1995《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它提供了一套综合的、由信息安全最佳 惯例组成的实施规则,其目的是作为确定工商业信息系统在大多数情况所需控制范
4.2.1 建立和管理 ISMS

确定ISMS范围(划分业务或重要资产均可) 确定信息安全方针 定义系统化的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识别并评价风险处理,并对其处理进行选择 选择风险处理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方式 编制适用性声明 获得剩余风险的管理认可,并授权实施和运行ISMS
的现象。这些都是造成信息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缺乏系统的管理思想也是一个重

2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GBT22080 要求(27001)

2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GBT22080 要求(27001)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ISO/IEC 27001:2005)目次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3)5 管理职责 (8)6 内部ISMS审核 (9)7 ISMS的管理评审 (9)8 ISMS改进 (10)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 (12)附录 B (资料性附录)OECD原则和本标准 (27)附录 C (资料性附录)ISO 9001:2000, ISO 14001:2004 和本标准之间的对照 (29)引言0.1总则本标准用于为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ISMS)提供模型。

采用ISMS应当是一个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

一个组织的ISMS的设计和实施受其需要和目标、安全要求、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上述因素及其支持系统会不断发生变化。

按照组织的需要实施ISMS,是本标准所期望的,例如,简单的情况可采用简单的ISMS解决方案。

本标准可被内部和外部相关方用于一致性评估。

0.2过程方法本标准采用一种过程方法来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一个组织的ISMS。

一个组织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活动使之有效运作。

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意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

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可直接构成下一过程的输入。

一个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运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本标准中提出的用于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方法鼓励其用户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a)理解组织的信息安全要求和建立信息安全方针与目标的需要;b)从组织整体业务风险的角度,实施和运行控制措施,以管理组织的信息安全风险;c)监视和评审ISMS的执行情况和有效性;d)基于客观测量的持续改进。

BS7799 安全 标准简介

BS7799 安全 标准简介

BS7799 标准简介BS7799是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BSI)于1995年2月制定的信息安全标准,1999年5月,BSI对BS 7799进行了修订改版,发展成为后来最主要的一个版本,2000年1月,BS 7799内容中的第一部分被ISO采纳,正式成为ISO/IEC 17799标准。

BS7799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也就是纳入到ISO/IEC 17799:2000标准的部分,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主要供负责信息安全系统开发的人员作为参考使用,其中分十个标题,定义了127个安全控制。

BS7799-1:1999(ISO/IEC 17799:2000)中的十个内容标题分别是·安全策略Security policy·资产和资源的组织Organization of assets and resources·人员安全Personnel security·物理和环境安全Physical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y·通信和操作管理Communica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系统开发和维护System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符合性Compliance第二部分,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一套规范(Specification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其中详细说明了建立、实施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要求,指出实施机构应该遵循的风险评估标准,当然,如果要得到BSI最终的认证(对依据BS7799-2建立的ISMS进行认证),还有一系列相应的注册认证过程。

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22)

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2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22)2022 年 1 月 4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的装备、设计和安装、传感器设臵、使用与维护、系统及联网信息处理、管理制度与技术资料等要求。

本标准合用于全国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者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

煤矿安全规程AQ6201—202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3—2022 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技术条件 MT423—1995 空气中甲烷校准气体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标准。

3.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coal min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具有摹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用于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传感器、断电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箱、避雷器等设备组成的系统。

3.2 传感器 transducer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臵。

3.3 甲烷传感器 methane transducer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及抽放管道内甲烷浓度的装臵,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

3.4 风速传感器 air velocity transducer连续监测矿井通风巷道中风速大小的装臵。

3.5 风压传感器 wind pressure transducer连续监测矿井通风机、风门、密闭巷道、通风巷道等地点通风压力的装臵。

最权威解读ISO45001-2018

最权威解读ISO45001-2018

■ Compatibility with business actions
与组织的业务活动相融合
目录
1、新标准的诞生背景和历程 2、标准迁移的方法 3、ISO45001与OHSAS18001的主要差异 4、ISO45001的核心理念 5、ISO45001标准框架和标准的内容
新标准的诞生背景和历程
获悉iso45001相关要求准备内外部学习或培训依据iso45001标准要求建立ohs管理体系考虑与组织已有的其它iso标准的管理体系的整合制定一个申请认证实施计划实施运行体系确保满足iso45001标准要求并和与组织ohs有相关影响的相关方达成共识实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验证其ohs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对存在在问题进行改进联系认证机构就申请认证安排进行沟通iso45001与ohsas18001的主要差异1
策划 (6)
领导力 和员工 参与 (5关方需 求和期望(4.2)
改进 (10)
ISO45001与OHSAS18001的主要差异
4.术语差异(1)
术语数量:OHSAS18001:23个 ISO45001:37个 37个术语中22个术语为ISO9000:2015的通用核心术语,被ISO9001 :2015 & ISO14001:2015同时采用: 组织、相关方,要求,管理体系,最高管 理者,有效性,方针,目标,风险,能力,文件化信息, 过程,程序, 绩效,外包,监视,测量,审核,符 合,不符合,纠正措施,持续改进。 12个红色标注为新增通用核心术语。
ISO45001与OHSAS18001的主要差异
新增术语(1)---员工
----在组织(3.1)控制下从事工作或与工作相关活动的人员。 注1:人员从事工作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有各种不同的安排方式,有偿 的或无偿的,比如定期的或临时的,间歇性的或季节性的,偶然的或兼 职的。 注2:员工包括最高管理者(3.12),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 注3:在组织控制下从事工作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的可以是组织雇佣的 员工,或是其他人员,包括来自于外部供方的员工、承包商的 员工、 个人、派遣工和来自组织外部,根据组织的环境,其工作或工作相关的 活动受组织不同程度的控制。

班组安全管理方法范本

班组安全管理方法范本

班组安全管理方法范本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个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每个班组必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和分工。

负责人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并且分配相应的安全生产任务,并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全员安全。

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班组成员必须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班组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置能力。

并且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计划,确保培训内容科学合理,效果明显。

三、安全生产控制措施1. 班组要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导书,并严格执行。

禁止违规操作,对操作不规范的人员进行教育和纠正。

2. 班组要加强对操作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 班组要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做好预案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班组要进行安全检查,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

定期进行班组安全检查,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和标准,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整改。

五、班组安全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 班组负责人要加强对班组成员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工作的检查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2. 上级管理人员要对班组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定期进行安全工作的回访和考核。

对安全工作不达标的班组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班组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1. 班组负责人要定期召开班组安全管理会议,对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安全工作水平。

2. 班组成员要积极参与班组安全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意见,并与负责人共同制定安全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七、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班组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培养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开展安全文化活动,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协作意识。

八、安全事故处理和案例分析班组要及时报告和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形成事故处理和案例分析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安全工作。

ISO27001标准详解

ISO27001标准详解

4.2.1 建立和管理 ISMS

确定ISMS范围(划分业务或重要资产均可) 确定信息安全方针 定义系统化的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识别并评价风险处理,并对其处理进行选择 选择风险处理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方式 编制适用性声明 获得剩余风险的管理认可,并授权实施和运行ISMS
形成文件的ISMS的益处
对外 增强顾客信心和满意 改善对安全方针及要求的符合性 提供竞争优势 对内 改善总体安全 管理并减少安全事件的影响 便利持续改进 提高员工动力与参与 提高盈利能力
ISMS的持续改进
PDCA方法
纠正和预防措施
内部审核 ISMS管理评审
PDCA模型
1 范围
1.1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在组织整体业务风险的范围内制定、实施、运 行、监控、评审、保持和改进文件化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要求 1.2应用 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可以考虑删减,但条款4、5、6、7和8是不能删减的
2 引用标准
ISO/IEC 17799:200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 管理实施指南
4.2.3 监控和评审 ISMS
执行监视和评审程序和其它控制措施 对ISMS的有效性进行定期的评审 测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以证实安全要求已得到满 足 评审剩余风险水平和可接受风险 按照计划的间隔实施内部ISMS的审核 对ISMS实施规律性的管理评审 更新安全计划,考虑监视和评审活动的发现 记录对ISMS的有效性或绩效可能会产生影响的行为 和事件
一.直接损失:丢失订单,减少直接收入,损失生产率;
二.间接损失:恢复成本,竞争力受损,品牌、声誉受损,负面的公众影响,失 去未来的业务机会,影响股票市值或政治声誉; 三.法律损失:法律、法规的制裁,带来相关联的诉讼或追索等。

作业安全规程GB5144-最新版本

作业安全规程GB5144-最新版本

作业安全规程GB5144-最新版本目录1. 引言2. 作业安全管理责任3. 作业操作规范4. 作业安全风险评估5. 作业安全培训与教育6. 作业现场安全控制7. 作业事故处理与报告8. 监督检查与评估9. 附则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组织内各类作业的安全要求,确保作业过程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根据国家标准GB5144的要求,制定本作业安全规程,以指导和推动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作业安全管理责任1. 组织负责人应当明确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落实并分解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作业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2.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本规程的要求,履行作业安全管理职责,并积极参与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作业操作规范1. 作业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作业。

2. 作业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严禁违章作业和超负荷作业。

作业安全风险评估1. 在进行作业前,应当进行作业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评估结果应当编制并保存相关记录。

2. 风险评估结果应当根据作业的不同特点和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作业安全培训与教育1. 组织应当为作业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其作业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作业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作业现场安全控制1. 在作业现场应当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并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

2. 作业现场应当做好安全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作业事故处理与报告1. 发生作业事故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 发生作业事故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和报告,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监督检查与评估1. 组织内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作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2. 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应当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613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管理控制方法标准
版本
安全管理控制方法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安全控制的原则
1.管理控制
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控制。

管理活动由四个方面的要素组成。

一是控制者,即管理者和领导者。

前者执行的主要是程序性控制、例行(常规)控制,后者执行的是职权性控制、例外(非常规)控制。

二是控制对象,包括管理要素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

三是控制手段和工具,主要包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法规、计算机、信息等。

组织机构和管理法规保障控制活动的顺利进行,计算机可以提高控制效率,信息是管理活动沟通情况的桥梁。

四是控制成果。

管理学上的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目标控制、行为控制、资源使用管理、结果控制等。

2.安全管理控制
安全管理控制是运用管理控制的基本原理对生产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进行的控制的过程。

实施安全管理控制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一是建立安全生产的判断标准(指安全评价的内
容)和标准(确定的对优良程度的要求);
二是衡量安全生产实际管理活动与预定目标的偏差(通过获取、处理、解释事故、风险、隐患等安全管理信息),确定如何采取纠正上述偏差状态的措施);
三是采取相应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以及安全工程技术等措施纠正不良偏差或隐患。

3.安全管理控制原则
1)闭环控制原则
2)分层控制原则
3)分级控制原则
4)动态控制原则
5)等同原则
6)反馈原则
二、安全控制系统
1.安全控制系统的概念
安全控制系统是由各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安全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安全特征和功能的安全整体。

安全要素包括:
安全物质,如工具设备、能源、危险物质、人员、组织机构、资金等。

安全信息,如政策、法规、指令、情报、资料、数据和各种消息等。

安全控制系统与一般技术系统相比,有如下特点:
安全控制系统具有一般技术系统的全部特征;
安全控制系统是其他生产、社会、经济系统的保
障系统;
安全控制系统中包括人这一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人的目的性和人的控制作用时刻会影响安全控制系统的运行;
安全控制系统受到的随机干扰非常显著,研究更加复杂。

2.安全控制系统的构建
1)绘制安全控制系统框图
2)建立安全控制系统模型
3)对模型进行计算和决策
4)综合分析与验证
3.安全控制系统运行模式
(1)前馈式控制为主
(2)积极的反馈式控制
(3)闭环也持续式控制
三、事故隐患控制的基本原则
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即在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是理想的、积极的、进步的事故预防措施。

其根本做法是以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和工艺代替旧的不安全的系统和工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
用不可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以导爆管技术代替导火索起爆方法;
改进机器设备,消除人体操作对象和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排除噪声、尘毒对人体的影响等,从本质
上实现职业安全卫生。

2.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则
在系统危险不能根除的情况下,尽量的降低系统的危险程度。

一旦系统事故发生,将使其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最小。

例如:
手电钻工具采用双层绝缘措施;
利用变压器降低回路电压;
在高压容器中安装安全阀、泄压阀抑制危险发生。

3.冗余性原则
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

如:在工业生产中降低额定功率;增加钢丝绳强度;飞机系统的双引擎;系统中增加备用装置或设备
等措施。

4.闭锁原则
在系统中通过一些元器件的机器连锁或电气互锁,作为保证安全的条件。

如冲压机器的安全互锁器等。

5.能量屏蔽原则
6.距离防护原则
7.时间防护原则
8.薄弱环节原则
在系统中设置薄弱环节,以最小的、局部的损失换取系统的总体安全。

如电路中的保险丝、锅炉的溶拴、煤气发生炉的防爆膜、压力容器的泄压阀等。

他们在危险情况出现时就发生破坏,从而释放或阻断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9.坚固性原则
通过增加系统强度来保证安全性。

加大安全系数,提高结构强度等措施。

10.个体防护原则
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条件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及用具。

采取被动的措施,以减轻事故和灾害造成的伤害或损失。

11.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
在不可能消除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条件下,以机器、机械手、自动控制器或机器人等代替人的某些操作,防止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管理/ Production Control 编号:RHD-QB-K6137
12.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
采用光、声、色或其他标识作为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

如宣传画、安全标识、板报警告等。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第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