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中国戏曲剖析

合集下载

专题二 中国戏曲剖析

专题二  中国戏曲剖析

专题二中国戏曲课标要求通过欣赏、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体味戏曲音乐的魅力,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能掌握传统戏曲与现代戏曲的艺术特点。

点击高考【07音乐:戏曲—京剧】3.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京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②京剧唱腔主要使用“西皮”和“二黄”③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表演风格④京剧人物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丑角主要是指丑陋的反面人物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答案】A【知识要点】一、戏曲的起源与形成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唐代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宋代,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到了元代,戏曲形成。

也就是说,元代是中国戏曲成型的时期。

中国古代戏曲与一度的梵剧、古希腊的悲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剧种”,而我国戏曲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二、戏曲种类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包括昆曲、京剧以及诸多的地方戏曲剧种,如川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秦腔、评剧、吕剧等。

三、主要戏曲剧种介绍1、昆曲(1)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2)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3)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4)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5)昆曲代表剧目: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桃花扇》、《长生殿》、《牡丹亭》、《西厢记》。

2、京剧(1)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

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京剧起源于“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历经“徽汉”、“徽秦”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了享誉世界的京剧。

[精华]中国传统戏曲鉴赏

[精华]中国传统戏曲鉴赏

中国传统戏曲鉴赏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短、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

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

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下面是我对评剧的一些认识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

1935年改称今名。

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

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

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欢迎。

新凤霞评剧演员新凤霞,是青衣、花旦。

原名杨淑敏。

小名杨小凤,天津市人。

中共党员。

6岁学京剧,12岁学评剧,14岁任主演。

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

作家。

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

6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

新中国成立初期,她亲自执笔创作演出了以她个人经历为题材的大型评剧现代戏《艺海深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巧儿》是新凤霞青年时代主演的一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剧目。

在这出戏中,新凤霞成功地塑造了刘巧儿的艺术形象,并创造了有其自己特点的评剧疙瘩腔唱法。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2分析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2分析

关羽
吕蒙
曹操
张飞
黄盖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 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 蓝脸和绿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白蛇传
红楼梦
闹天宫
十五贯
琵琶记
穆桂英挂帅
智取威虎山
红灯记
精精彩彩片唱段段欣欣赏赏
唱段一: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 5.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什么?
黄梅戏

是 除 了 大 花 脸 以 及 丑 角 以

色武
的 统 称 。
生 、小 娃生 娃。


又⁀
外 分须
的 为生
男 性
老 ‿、 生


是 内花
女 部旦
性 角 色 的 统 称
又、 分闺 为门 正旦 旦、 、武
老 旦 、 彩 旦 。
黑龙江:二人转
第六组题(京剧脸谱辨认)
风险题,答题要求:
1.仔细观察画面后,指定答题人。
2.只给一次答题机会,即不能改动答 案。
1.请问下列哪一幅图是如来佛的脸谱,并 说出辨认的理由
第一幅。金色代表神。
2.请说出至少一个脸谱的名称
包 公 二郎神 鲁智深 后羿
3.请指出哪一幅脸谱图不是《西游记》 里的人物
B.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 美,具刚健婀娜风格
C.善良、温柔、华贵、典雅 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D.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 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艺术欣赏赏析中国传统戏曲

艺术欣赏赏析中国传统戏曲

艺术欣赏赏析中国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剧种、表演形式和受众体验三个方面进行艺术欣赏赏析。

一、剧种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戏曲包括京剧、豫剧、评剧、黄梅戏等多种剧种。

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剧情特点。

以京剧为例,其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演形式,强调歌唱与身段的配合。

而豫剧则以快板为主,趣味性和活泼性更强。

评剧则注重演员的念白表演,展现出幽默风趣的口才艺术。

黄梅戏则以其细腻的唱腔和委婉的唱腔而闻名。

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使观众能够欣赏到不同风格的表演。

二、表演形式的魅力中国传统戏曲注重角色扮演,演员通过化妆、服饰和动作等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演员的表演技巧和功底决定了角色的形象和情感表达。

他们通过舞台表演,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戏曲表演中,舞台化妆和服饰的精细程度令人惊叹,能够将观众带入戏剧的虚拟世界中。

同时,戏曲表演中丰富多样的动作和身段也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冲击,增加了观赏的乐趣。

三、受众体验的综合互动中国传统戏曲在表演形式中强调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与现代戏剧有很大的区别。

观众可以通过鼓掌、喝彩等方式与演员进行互动,甚至通过应和的方式参与到演出中。

这种互动能够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与沉浸感,使其更好地理解剧情和情感表达。

同时,观众的赞赏和反馈也对演员的表演有着积极的影响,激励演员们更加投入地表演。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通过其剧种的多样性、表演形式的魅力和受众体验的综合互动,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欣赏。

通过欣赏赏析中国传统戏曲,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独特之处,并从中汲取艺术的启示与享受。

中国古代戏曲知识与鉴赏分析

中国古代戏曲知识与鉴赏分析

表现在对季节、时代、地域等服装特点的忽略,只考虑 戏曲服装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等与人物塑造 相关的方面。另外,戏曲服装所着重考虑的是它是否适合 在戏曲舞台上出现,是否具有可舞性。戏曲的服装不仅要 有装饰性,而且要有可舞性,要在人物塑造上起到应起的 作用。戏曲的水袖、大靠的靠旗、箭衣的大带、纱帽的帽 翅、脚上的厚底等无不具有可舞性,无不参与人物形象的 塑造。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 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 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 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 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 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 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 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 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 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 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 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 成熟,戏曲形成。
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重要 时期,以元曲闻名于世,而 其中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 (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 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 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 (汉卿)、王(实甫)、白 (朴)、马(致远)等作家, 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 北杂剧之表演显示出戏曲在 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 间气息。
• 临川四梦:明代汤显祖的《紫钗记》《牡 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中国戏曲的特点与欣赏(二)(精)

中国戏曲的特点与欣赏(二)(精)
《艺术欣赏》课件
中国戏曲的特点与欣赏 (二)
主讲人 张晓慧
《艺术欣赏》课件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形
成了众多的地方剧种。主要有:京剧、昆曲、越剧、
豫剧、秦腔、川剧、晋剧、评剧、黄梅戏、河北梆子 、汉剧、湘剧等等。各剧种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
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其中,京剧、越剧、豫剧、评
《艺术欣赏》课件
中国戏曲文化中,包含
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能理解和会欣赏中国戏曲, 是既有益于个人精神文化修
养的审美活动,也是进一步
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 前提基础。
《花木兰流水” 唱腔,它活泼、 紧凑、刚劲有力。唱词极 具个性化,唱腔紧凑又跳
跃,将不同人物的心理刻
《沙家浜》剧照
画得生动真切,广为人们 喜爱。
《艺术欣赏》课件
中国戏曲的地方戏 众多,豫剧是我国第一 大地方戏。豫剧唱腔铿 锵有力,大气磅礴,抑 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 的阳刚之美,具有很强 的情感力度。比如豫剧 《花木兰》中“谁说女 子不如男”的一段唱。
京剧中的“西皮流水”
唱腔风格,完全不同于刚
才我们欣赏到的“四平调” 的俏丽委婉。下面我们欣
赏一段现代京戏《沙家浜》“智斗”的经典
片段: 《沙家浜》剧照
《艺术欣赏》课件
刁德一:阿庆嫂![西皮流水] 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 佩服你的沉着镇静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 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接唱) 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 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 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接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 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接唱)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 招待十六 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走, 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中国戏剧鉴赏

中国戏剧鉴赏

中国戏剧鉴赏
中国戏剧,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它是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瑰宝。

从古至今,中国戏剧不断发展,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剧种,如京剧、川剧、粤剧、豫剧等,这些剧种各有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京剧是中国戏剧的代表剧种之一,它的表演艺术具有高度的技巧性,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现形式。

京剧的表演讲究的是“亮相”和“亮相与走台”的有机结合,通过这种表演方式,京剧演员能够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京剧的唱腔优美动听,有着独特的韵味和节奏感,深受观众喜爱。

除了京剧之外,川剧也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剧种之一。

川剧的表演艺术风格独特,擅长通过变脸、喷火等特技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川剧的唱腔高亢激昂,富有激情,给人以强烈的视听享受。

同时,川剧的表演形式也十分多样,既有传统的戏曲表演,也有现代的舞美设计,使得川剧具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另外,豫剧也是中国戏剧的一颗璀璨明珠。

豫剧的音乐旋律优美,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豫剧的表演风格朴实自然,贴近生活,给人以亲切感。

同时,豫剧的剧本多以民间故事和历史事件为题材,具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中国戏剧是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中国戏剧的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的内核。

同时,中国戏剧也具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它能够带给观众无尽的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中国戏剧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中国戏曲欣赏浅谈

中国戏曲欣赏浅谈

中国戏曲欣赏浅谈作者:解玉峰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年第08期2011年年初,《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开始在纽约曼哈顿的时代广场户外大屏幕滚动播出。

宣传片长15分钟,涉及中国经济、文化、风光等各方面,一些被认为代表中国的“名片”得到了推介,其中就包括戏曲。

中国戏曲得以入选中国“名片”,应当说是国人对戏曲极为珍视的一种反映,戏曲一向被称为“民族艺术瑰宝”也绝非偶然。

那么,中国戏曲作为民族艺术之一,其魅力究竟何在?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不得不对“中国戏曲”这一概念加以界定。

按照《中国戏曲志》等辞书的统计,我国号称有三四百个“剧种”。

这三四百个“剧种”实际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是以驱邪祈福为目的、以使用面具为特征的各种仪式性活动,其本质为巫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种活动在中国西北、西南等经济较为落后地区仍然可见,分别被称为“傩戏”、“藏戏”、“对戏”、“地戏”等,但彼时人们并不视之为“戏剧”。

二是以歌舞或戏谑为形式的各种戏弄段子,一般用两到三个演员,“戏剧”内容较为简单,其在各地分别被称为“秧歌戏”、“采茶戏”、“花鼓戏”、“灯戏”、“二人转”等,或者径直被称为“二小戏”、“三小戏”。

三是以生、旦、净、末、丑等各门脚色构成的脚色制为其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搬演情节内容较为丰富的历史故事或才子佳人故事的“大戏”,如历史较长久、影响也较大的“昆曲”、“京剧”、“川剧”、“梨园戏”、“梆子戏”等。

笔者认为,使用生、旦、净、末、丑等脚色的第三类,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趣味,可谓真正意义的民族戏剧,《中国国家形象片》播出的戏曲片段也正是此类,著名的《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经典均为此类中的戏文脚本,故以下我们对中国戏曲的解析均就此类而言。

戏剧的本质为扮演,但中西戏剧大有不同。

西方剧作家是按照剧情需要设计不同的戏剧人物,演员直接化身为剧中人去表演。

而中国的戏剧家首先要考虑的是剧中人物必须分别归派到某门脚色,所有戏剧人物分别以生、旦、净、末、丑等脚色的面目出现(剧本中一般都标明“旦扮某某上”或“生扮某某上”,或者直接是“生上”或“旦上”),演员都是按照其所属脚色的一套表演规范去扮演人物,“唱”、“念”、“做”、“表”(“打”),始终带着“脚色”这一镣铐去跳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中国戏曲课标要求通过欣赏、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体味戏曲音乐的魅力,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能掌握传统戏曲与现代戏曲的艺术特点。

点击高考【07音乐:戏曲—京剧】3.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京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②京剧唱腔主要使用“西皮”和“二黄”③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表演风格④京剧人物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丑角主要是指丑陋的反面人物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答案】A【知识要点】一、戏曲的起源与形成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唐代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宋代,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到了元代,戏曲形成。

也就是说,元代是中国戏曲成型的时期。

中国古代戏曲与一度的梵剧、古希腊的悲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剧种”,而我国戏曲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二、戏曲种类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包括昆曲、京剧以及诸多的地方戏曲剧种,如川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秦腔、评剧、吕剧等。

三、主要戏曲剧种介绍1、昆曲(1)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2)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3)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4)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5)昆曲代表剧目: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桃花扇》、《长生殿》、《牡丹亭》、《西厢记》。

2、京剧(1)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

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京剧起源于“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历经“徽汉”、“徽秦”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了享誉世界的京剧。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以其无限的艺术魅力被称为“国粹”,京剧用歌舞演绎故事,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艺术行类的综合体现。

它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三大艺术特征。

(2)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①“生”:生行为男性人物。

“生”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不同种类。

“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

“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

老生小生武生②“旦”: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青衣”——指中年妇女,一般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姐。

“武旦”——指能打斗的女性。

“花旦”——指青年小姑娘,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丫鬟”。

旦角全为女性。

花旦青衣刀马旦老旦③“净”:指各类花脸。

净行为威重、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

净角指脸化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

有正净、副净、武净、和毛净之分。

正净(黑头、铜锤)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花脸)④“丑”:有男性也有女性。

男性多在鼻眼间勾画豆腐块状脸谱,故称“小花脸”,大多也是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间义士等,多表现机敏、滑稽。

有文丑、武丑、女丑之分。

文丑武丑茶衣丑丑婆子褶子丑袍带丑(3)京剧音乐①京剧的唱腔属板式结构,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

即所谓的“皮黄腔”。

②“西皮”的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明朗、活泼,适合于表现欢乐、坚毅愤懑的情绪。

③“二黄”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愤懑,激昂的情绪。

(4)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①梅兰芳: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

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梅派。

(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苏联的体验派;德国的体现派)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

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

②程砚秋: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

世称“程派”。

程砚秋擅长演悲剧,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代表作有《窦娥冤》、《青霜剑》、《英台抗婚》、《锁麟囊》等。

③尚小云: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世称“尚派”。

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代表作有《二进宫》、《昭君出塞》等。

④荀慧生:扮演花旦、刀马旦,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世称“荀派”。

代表作有《红娘》、《金玉奴》等。

(5)京剧伴奏乐器京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文场主要指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笛、笙、唢呐等。

武场主要指打击乐器,有檀板和单皮鼓(班鼓)、大锣、铙钹、京锣等。

(6)京剧脸谱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

红色的脸谱含有褒义,表示忠勇义烈,如关羽;黑色脸谱为中性,表示刚烈、正值、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李奎、张飞;黄色的脸谱含贬义,表示凶狠残暴,如: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白色的脸谱含贬义,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

金色和银色的脸谱是神秘,代表神妖。

如:孙悟空。

粉红色脸谱代表年迈气衰的忠勇老者,如袁绍关羽(红脸) 包拯(黑脸) 曹操(白脸) 窦尔敦(蓝脸)典韦(黄脸) 武天胤(绿脸) 袁绍(粉脸) 二郎神(金脸)(7)京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有:唱(唱功)、念(有音乐性的念白)、做(肢体表演动作如坐,卧等)、打(武打,翻腾,如翻跟头等)(8)京剧的板式:是指唱腔的板眼结构形式。

通常有以下四类板眼形式:一板一眼(相当于拍),一板三眼(相当于拍),有板无眼(相当于拍),散板(相当于自由的)(9)现代京剧广义的说,五四运动之后直到今天所有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

现代京剧的著名剧目有《杜鹃山》、《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改编)、《沙家浜》(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等《雄心壮志冲云天》这是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

剧中代表人物李玉和《迎来春色换人间》这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剧中代表人物杨子荣 3、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它们是“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4、越剧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代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山河恋》、《祥林嫂》等。

5、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

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打猪草》等。

6、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河南省地方戏曲主要剧种之一。

代表剧目《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

7、秦腔发源于陕西、甘肃一代,因用“棒子”击节,故也称“山西梆子”。

8、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产生于河北省东部。

代表剧目《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

【跟踪练习】一、选择题1.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为此多次发行京剧邮票来弘扬民族文化。

与下面四张邮票的京剧人物的行当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净、生、丑、旦 B.生、旦、丑、净 C.生、净、丑、旦 D.净、旦、丑、生2.与上面邮票中人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曹操、白素贞、高力士、蔺相如 B.曹操、白素贞、时迁、周瑜C.张飞、穆桂英、蒋干、许仙 D.张飞、穆桂英、时迁、任堂惠3.振兴国乐、传承文明是我们的职责。

以下有关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昆曲堪称“百戏之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②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唱腔主要使用西皮、二黄,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业,在京剧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著名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被誉为“四大名旦”。

③俞伯牙用于弹奏“高山流水”的乐器是古琴,又称七弦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④我国古代音乐家朱载堉在音乐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十二平均律。

⑤“信天游”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代表性民歌形式,身歌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

⑥我国的民歌丰富多彩,其中山东的《茉莉花》优美动听,曾被普契尼作为音乐动机创作出歌剧《图兰朵》。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③④⑤⑥4.京剧脸谱造型夸张,绘制手法多样。

参看右图,此脸谱在绘制时必需的手法是()A.拓印B.勾线C.皴擦D.泼墨5.电视连续剧《亮剑》成功塑造了李云龙这一豪爽勇猛、粗犷霸气的铁血军人形象。

若将此剧改编为京剧,那么李云龙最适合用()演员来饰演A.小生B.丑C.净D.老生6.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拥有多种行当、各种乐器,并且创作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以深刻印象。

下面有关京剧说法不正确的是()A.京剧的四大行当是指“生、旦、净、丑”B.传统京剧中伴奏乐器中“文场三大件”,它们是指:京胡、京二胡、琵琶C.清代“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个班社陆续进京,他们合称为“四大徽班”D.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号称四大名旦之首,他所代表的梅派号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是()A.中国古代戏曲B.印度的梵剧C.古希腊的悲喜剧D.中国京剧8.梅兰芳是京剧艺术的代表人物,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他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利的唱腔,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梅派艺术②抗战期间,他曾拒绝美国人提供的大米、白面,显示了不屈的民族气节③他的代表作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洛神》、《打渔杀家》等剧目。

④他首创“文明戏”样式,排演新戏,针砭时弊⑤他在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造A.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9.下列不属于京剧“四大名旦”的是()A.程砚秋B.梅兰芳C.尚小云D.常香玉10.京剧脸谱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主要用于净和生两个行当B.脸谱的作用只是为了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C.脸谱的色彩具有象征性,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白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蓝色脸表示性格刚直、桀骜不驯D.脸谱的色彩多以对比色为主,如右图:红色和绿色是补色对比,黄、黑、白可以起到协调红绿对比的作用11.中国戏曲百花齐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京剧行当全面、气势宏美,是我国戏曲代表。

经典曲目《霸王别姬》B.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

经典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C.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

经典曲目《花木兰》D.黄梅戏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