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泛碱原因 抑制泛碱发生

合集下载

小百科1~水泥抑碱剂抑制泛碱原理

小百科1~水泥抑碱剂抑制泛碱原理

小百科1~水泥抑碱剂抑制泛碱原理
水泥是建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但是它常常会出现泛碱现象。

泛碱是由于水泥中的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白色的盐类物质,这不仅会影响美观,也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研发出了水泥抑碱剂。

水泥抑碱剂的作用原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首先,它能够通过填充水泥基材料中的空隙和减少微孔来阻止水泥中的碱的析出。

其次,它能够降低外部水分对水泥基材料的侵入,从而阻断内部毛细孔的水通道,减少水泥碱的形成。

最后,它还能够抑制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的扩散和迁移,从而防止泛碱现象的发生。

具体来说,水泥抑碱剂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这层薄膜可以阻止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入混凝土内部,从而防止水泥中的碱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白色盐类物质。

此外,水泥抑碱剂还可以改变混凝土中的孔结构,使孔径变小,孔分布更加均匀,这样
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泛碱现象的发生。

总之,水泥抑碱剂是一种有效的防止混凝土泛碱现象发生的化学添加剂。

它可以通过填充空隙、阻断水通道、抑制碱性物质扩散等多种方式来防止泛碱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混凝土返碱或泛碱的本质及预防、治理

混凝土返碱或泛碱的本质及预防、治理

混凝土返碱或泛碱的本质及预防、治理1. 返碱本质:返碱或表面起白霜是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随着水分从内部迁移到表面,水分蒸发氢氧化钙结晶析出形成白斑。

2. 混凝土返碱的过程混凝土(水泥)中的主要成份是硅酸钙(弱酸强碱性盐),遇水后发生水化反应,形成游离钙、硅酸和氢氧根。

混凝土的疏松多孔结构决定了混凝土有一定的含水率。

当混凝土中的水足够多时,在毛细压力作用下,水可以沿毛细孔上升达10cm左右,此时,混凝土中的盐份被水带出淤积于混凝土表面,同时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钠、钾等物质也会以水为载体溶出。

到达混凝土表面后,随着水份蒸发,这些物质残留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白色粉末状晶体,或者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在混凝土表面结晶形成白色硬块。

混凝土泛碱就是这样形成的。

3. 瓷砖勾缝反碱原因(1)基层未干透一般情况下,瓷砖粘结砂浆固结以后,才能进行填缝操作,粗略估算的完全干燥时间为24小时。

在铺贴瓷砖时,由于雨季抢工期的原因,装修工人在底层还未干透的情况下便进行填缝操作。

底层内部盐碱类物质还未随着干燥而析出,便形成了瓷砖缝隙间返碱的情况。

(2)雨水渗入在铺贴瓷砖的过程中未进行及时的封闭工作,导致雨水与粉尘进入到瓷砖缝隙内部,从而造成返碱现象。

(3)水泥品种原因铺贴瓷砖及填缝的水泥品种碱含量过高,在水泥干燥的过程当中,碱分无法随着水分的蒸发而蒸发,从而遗留到了表面,形成一层碱层。

4. 防止出现返碱的方法(1)降低混凝土渗透性,阻止水分迁移。

(2)使用活性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硅灰等等,可以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发生二次水化反应,将氢氧化钙转化为硅酸钙凝胶,使混凝土没有碱可返。

5. 混凝土泛碱两个副作用(1)混凝土中钙离子的流失伴随着氢氧根的流失,造成混凝土碱性降低,当混凝土PH值低于12 的时候,混凝土中的钢筋开始锈蚀;PH值越低,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速度越快;(2)此处发生泛碱,那么很明显,说明此处已经开始渗漏。

6. 外墙瓷砖施工中避免出现返碱的措施或应注意事项:(1)勾缝前基层要干透,晴天至少24小时间隔;(2)勾缝不能直接用水泥砂浆,要用专用勾缝剂成品;(3)拌和用水不能用碱性大的水;(4)加强勾缝质量管控,避免渗雨;。

泛碱原因与处理办法

泛碱原因与处理办法

泛碱原因与处理办法很多⼈在说泛碱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在这⾥就给⼤家做⼀个详细的解释与处理的⽅法!普通混凝⼟是硅酸盐,遇空⽓或者墙体内的⽔⽓,发⽣⽔解反应,⽣成的氢氧根与⾦属离⼦结合形成溶解度较⼩的氢氧化物(化学性质为碱性),遇到⽓温的升⾼,⽔蒸⽓蒸发,将氢氧化物从墙体中析出,随着⽔分的逐渐蒸发,氢氧化物就被析出于混凝⼟⽔泥表⾯,⽇积⽉累,使得原本装饰的涂料或者油漆等物被顶起,不再黏附墙⾯,就发⽣泛⽩、起⽪、脱落,这⼀过程称之为”泛碱“。

泛碱是混凝⼟中可溶性碱随着⽔分迁移到混凝⼟表⾯,在⽔分蒸发后留下“⽩霜”或⽩⾊绒⽑状的物质。

⼀般情况下,背光⾯和背风⾯出现泛碱的可能性要⽐迎风⾯和朝阳⾯⼩得多或者根本就不出现泛碱。

这是因为朝阳⾯和迎风⾯有利于⽔份的蒸发,混凝⼟⼲燥过程中,内部的多余⽔份向混凝⼟表⾯移动时,必然⾸先⼤量地向热量⼤、蒸发快的表⾯移动,因⽽被带到这些表⾯的氢氧化钙就⽐其它表⾯上的氢氧化钙多,泛碱也就⽐其它表⾯严重。

墙⾯之所以会“泛碱”,必须要同时满⾜三个因素:1)墙⾯内必须存在碱的来源。

因墙体往往是轻质砖+抹⾯砂浆的形式,砂浆内含有⽔泥,⽽⽔泥的⽔化产物就含有碱,因此这个条件很容易满⾜。

2)墙体内必须有连通的渗⽔通道。

砂浆是⼀种多孔介质,本⾝孔隙率⽐混凝⼟⼤得多,且厚度往往⼜⽐较薄,⽽且灰砂⽐很⼩,⽔泥往往是325的低标号⽔泥,此外,如果砂⾥⾯含有泥,硬化后的砂浆层很容易形成连通的渗⽔通道,所以这个条件也很容易满⾜。

3)墙体内必须要有⽔分。

墙碱的成分主要是指⽔泥⽔化后的氢氧化钙,当然也包括⼀些盐,墙碱需要先溶于⽔,再以⽔为载体才能在通道中运输,最后到达墙体表⾯,与空⽓中的⼆氧化碳等物质反应,⽣成⽩⾊的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等。

以上三个条件只有同时满⾜才能导致墙⾯“泛碱”,缺⼀不可,也就意味着我们只要“切断”其中的任何⼀个因素就可以根治“泛碱”。

解决⽅案:⼀:利⽤渗透结晶型防⽔材料对泛碱基⾯进⾏处理。

混凝土泛碱的原因

混凝土泛碱的原因

混凝土泛碱的原因混凝土泛碱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病害,指的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碱斑、碱渍等现象。

这种病害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美观性,还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混凝土泛碱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治理该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混凝土泛碱二、混凝土泛碱的原因1. 水泥中含有较高的碱含量2. 材料不当或使用过期材料3. 水化反应引起的碳化作用4. 环境因素导致的氧化还原反应5. 未正确控制施工环境条件三、如何预防和治理混凝土泛碱1. 选择低碱水泥和合适材料2. 控制水灰比和养护条件3. 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四、结语一、什么是混凝土泛碱混凝土泛碱是指在水泥基体内部或表面形成一层白色或灰色物质,这种物质是由于水泥中的碱离子溶解在水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形成的碳酸盐沉淀而形成。

这种现象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白色或灰色斑点,严重时还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剥落、龟裂等问题。

二、混凝土泛碱的原因1. 水泥中含有较高的碱含量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其中包含大量的碱性物质。

如果水泥中的碱含量过高,那么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这些碱物质就会溶解在水中,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并沉积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白色或灰色斑点。

2. 材料不当或使用过期材料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了不合适或者已经过期的材料,也会导致混凝土泛碱。

比如说,在配制混凝土时使用了老化变质的胶粘剂、劣质膨胀剂、硫酸盐含量较高的矿物掺合料等,都会导致混凝土泛碱。

3. 水化反应引起的碳化作用在混凝土水泥基质中,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碱性离子。

这些离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混凝土表面迁移,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并沉积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白色或灰色斑点。

4. 环境因素导致的氧化还原反应在一些特殊环境下,比如说地下水位较高、土壤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等情况下,会发生一些氧化还原反应。

这些反应会使得混凝土表面出现白色或灰色斑点,并且这种现象往往伴随着腐蚀和龟裂等问题。

泛碱的形成机理和预防措施

泛碱的形成机理和预防措施

泛碱的形成机理和预防措施在干混砂浆工业中,泛碱造成水泥基材料褪色而影响美观性的现象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本文对泛碱现象进行了综合论述,详细描述了泛碱的机理和泛碱的影响因素,并重点讨论了外墙彩色砂浆的泛碱问题。

大部分泛碱的临界条件是低温和高湿,人们采用许多不同的试验过程对泛碱进行模拟。

我们开发了一种特殊的“双室气候箱”来评价泛碱现象。

作者对采用最新开发的一种抗泛碱产品改性的彩色抹灰砂浆所进行的试验证实了这一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1. 引言泛碱是由于盐分沉积在矿物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砂浆或砖墙的表面引起的。

在建筑行业这是一个大家所熟知的问题,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大量描述了砌筑墙体的泛碱现象。

目前,泛碱对于装饰砂浆如彩色抹灰砂浆和瓷砖填缝剂而言依然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泛碱通常不会造成砂浆明显的破坏,而主要是影响产品的感官质量。

泛碱经常在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很短时间内产生,此时正是工人、建筑师和业主对新建筑物外观质量最关心的时候。

特别是当彩色砂浆的颜色较深时,表面形成的白斑会引起对比度强烈的不规则斑痕。

泛碱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多孔建筑材料中的水溶性组份随孔隙水迁移到表面引起的。

当传输媒质蒸发时,溶解在水中的组份沉淀后就会在材料表面形成盐的堆积物。

泛碱的形成与环境有关,很难完全消除。

一些处理方法如酸洗只能暂时解决问题,泛碱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常常再次出现。

表1列出了矿物建筑材料最常见的泛碱形式。

我们的研究集中在CaCO3形成方面,因为它是装饰砂浆表面如彩色抹灰、填缝剂或饰面层产生泛碱最典型的原因。

尽管大家对泛碱的主要担心来自于装饰表面的美观性,但其它类型的砂浆如瓷砖胶或自流平垫层砂浆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因为形成CaCO3薄壳即碳化的原理是一样的。

如果碳化反应发生在最初阶段,就会影响到硬化砂浆的表面性能以及最终的划伤硬度或粘结性能。

表1:泛碱物质的化学组成和来源(Henning 和Knöfel 1997)图1:出现泛碱现象的水泥基抹灰砂浆2. 泛碱的典型形成机理当盐分溶解在孔隙水中并迁移到砂浆表面沉淀下来时,就会出现泛碱现象。

工程施工返碱(3篇)

工程施工返碱(3篇)

第1篇一、返碱的原因1. 水泥、石灰等材料本身含有较高的碱含量:水泥、石灰等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原料中含有较多的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钠、氧化钙等,使得材料本身具有较高的碱含量。

2. 施工过程中水分过多: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石灰等材料在拌合、浇注等环节需要加入大量的水分,若水分过多,材料内部水分含量过高,易导致返碱现象。

3. 环境因素:施工现场环境温度、湿度、风力等都会影响返碱现象的发生。

如温度过高、湿度较大、风力较大等,都会加速返碱现象的发生。

4. 材料质量不合格:部分不合格的水泥、石灰等材料,其碱含量较高,容易导致返碱现象。

二、返碱的危害1. 影响建筑物美观:返碱现象会导致建筑物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

2. 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返碱物质会逐渐侵蚀建筑物表面,导致建筑物表面出现剥落、开裂等现象,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返碱物质会降低建筑材料的强度,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三、防治措施1. 选用合格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选用碱含量较低的水泥、石灰等材料,从源头上降低返碱现象的发生。

2. 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分:在拌合、浇注等环节,严格控制水分,避免水分过多导致返碱现象。

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温度过高、湿度较大、风力较大等环境因素加速返碱现象的发生。

4. 加强养护:在施工完成后,加强建筑物的养护,定期检查建筑物表面,发现返碱现象及时处理。

5. 采用防碱措施:在建筑物表面涂刷防碱剂,降低返碱现象的发生。

总之,工程施工返碱现象对建筑物的美观和结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理返碱现象,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第2篇一、返碱的原因1. 原材料问题(1)水泥:水泥中含碱量过高,或者水泥中杂质含量过多,导致混凝土、砂浆中的碱含量增加。

(2)外加剂:部分外加剂中含有碱性成分,如早强剂、减水剂等。

外墙面泛碱原因及处理方案

外墙面泛碱原因及处理方案

外墙涂料及饰面砖表面的泛碱原由与控制一、泛碱的行程机理:泛碱是因为盐分堆积在矿物建筑资料如混凝土、沙浆或砖墙的表面惹起的。

在建筑行业这是一个大家所熟知的问题,泛碱往常不会造成沙浆显然的损坏,而主假如影响产品的感官质量。

泛碱常常在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很短时间内产生,此时正是施工方和业主对新建筑物外观质量最关怀的时候。

特别是当外墙的颜色较深时,表面形成的白斑会惹起对照度激烈的不规则斑痕。

泛碱在大多数状况下是因为建筑资猜中的水溶性碱性盐类物质组份随孔隙水迁徙到表面惹起的。

当传输媒质蒸发时,溶解在水中的组份积淀后就会在资料表面形成盐的聚积物。

泛碱的形成与环境相关,很难完整除去。

一些办理方法如酸洗只好临时解决问题,泛碱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常常再次出现。

我们的研究集中在CaCO3形成方面,因为它是装修沙浆表面如抹灰、填缝剂或饰面层产生泛碱最典型的原由。

二、泛碱的详细原由以下:1、基底碱性:涂膜泛碱因基材碱性太高,或腻子质量太差,采纳高碱性水泥。

2、关闭底漆关闭性差,不耐水、耐碱。

3、墙体内部积水过多,经过外墙表面逸出。

4、外墙面漆的抗雨水浸透性差,大批雨水的浸透,在雨过天晴后,水气往外蒸发。

5、饰面砖采纳高碱水泥沙浆或高碱粘接剂粘贴;采纳卓识水泥沙浆或勾缝剂勾缝。

三、泛碱的预防:1、第一防水水泥沙浆、保温沙浆、抗裂沙浆及陶瓷粘接剂中应尽量采纳有克制泛碱功能的粉煤灰水泥。

2、同时面砖铺贴前应保持保温层中干燥度,防止保温层中含水量过高。

2、抹面沙浆内掺 8%膨胀剂,能够有效填塞沙浆内的毛细孔,改良孔构造,减少孔隙率,也就降低沙浆中游离水溢出的门路,也达到克制泛碱的目的。

2、减低墙体碱性:保证新墙面基材的pH值小于10,对高碱性墙面使用10% 的草酸溶液洗漱中和,再用清水冲洗墙面,干燥后封底涂刷涂料。

3、找寻并根绝水分的源泉:保证涂膜防水和抗雨水浸透,增强涂膜的疏水性,减少雨水的浸透,进而减少泛碱行为。

4、增强对底材的关闭:采纳浸透关闭作用强的关闭底漆,如溶剂型关闭底漆,溶剂型封底漆关闭性最好,乳液-硅溶胶复合系统关闭底漆有很强的关闭作用。

泛碱现象成因及处理研究综述

泛碱现象成因及处理研究综述

泛碱现象成因及处理研究综述摘要:泛碱现象常出现在建筑施工、园林绿化、道路桥梁、石材等领域中,也是各个领域中一项质量通病,一旦发生泛碱现象便很难处理。

因此,本文从泛碱现象成因机理出发,分别深挖对水泥基材料和石材出现泛碱现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泛碱现象成因机理预防措施防治措施1 泛碱的类型1.1 毛细现象(自然泛碱)随着水份的不断蒸发,形成盐类结晶,或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在建筑物、地面、路面、桥面、石材等表面结晶,严重影响建筑物、地面、路面、桥面等表面的装饰效果,其表现形式有粉状、丝状、颗粒状等。

1.2 处理方式不合理会导致再一次泛碱(反应型泛碱)存在于基材或粘贴材料中的碱性物质与空气中的水汽反应生成盐类物质,对其进行清洗处理可以采用酸性液体。

也可能会产生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导致墙面结构发生破坏,形成许多孔隙,产生二次泛碱现象,通常表现为蜂窝状或流挂现象,较初次泛碱现象要更严重,而且更难以清洗。

1.3 结晶型泛碱空气存在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与氢氧化钙反应,形成新的碳酸钙和硫酸钙,流挂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水份渗入、蒸发、结晶、析出往复循环。

如果流挂物呈现出白色半透明块状结晶,并且表面结构非常致密,硬物刮去都没有痕迹,这就是结晶型泛碱,很难用清洗产品直接去除。

2 泛碱现象成因机理2.1 水泥基材料泛碱机理泛碱的主要过程包括一次泛碱和二次泛碱。

具体描述如下,离子迁移:水泥的主要成份是硅酸钙Ca(SiO3),水泥水化初期会生成C3S、C2S、大量的蓬松絮状的C-S-H凝胶和Ca(OH)2碱溶液。

随着水化反应的继续进行,高浓度的Ca(OH)2碱溶液会通过混凝土的微裂缝和毛细孔等传输通道逃逸到混凝土外表面。

蒸发结晶:随着水份的不断蒸发,碱溶液过饱和析出白色盐类固体(Ca(OH)2、CaSO4和Mg(OH)2等)。

白华生成:Ca(OH)2在空气中不稳定,能够和空气中的CO2快速化学反应,在混凝土表面生成均匀较致密的CaCO3白色晶体,即盐霜[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泛碱原因抑制泛碱发生
发表时间:2011-08-25T11:34:51.70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上供稿作者:田会卿
[导读] 不完全的砂浆覆盖率会使石材背后的湿气聚集,并产生泛碱现象(泛碱型水斑)。

田会卿
(郑煤集团裴沟精煤有限公司河南新密 452370)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000-01
摘要:阐述了发生泛碱的原因,探讨了嵌缝施工和粘贴石材时抑制泛碱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泛碱施工连接缝石材粘贴
在干混砂浆工业中,泛碱是造成水泥基材料褪色影响美观的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泛碱通常不会造成砂浆明显的破坏,而主要是影响产品的感观质量。

泛碱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多孔建材中的水溶性组分随孔隙水迁移到表面引起的。

当传输媒质蒸发时,溶解在水中的组分沉淀后就会在材料表面形成盐的堆积物,就出现泛碱现象。

水泥的水化产物氢氧化钙Ca(OH)2 溶解于附着在孔壁上的水膜层中形成Ca2+ 、OH-。

大气中的CO2 气体扩散到孔隙中,并溶解在上述同一水膜层中,部分形成碳酸H2CO3,随后氢氧化钙和碳酸中和反应形成了几乎不溶的碳酸钙CaCO3沉淀。

水泥基产品的典型泛碱现象(是由碳酸钙的形成引起的)大都基于以上原因。

温度、湿度和风对泛碱有显著影响。

一般来说泛碱是季节性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在冬季出现,因为:
(1)水的蒸发速度变慢使盐分可以迁移到砂浆的表面;
(2)低温使水在砂浆表面产生冷凝。

泛碱可分为初次泛碱和二次泛碱:
施工数天或数周后在砂浆的凝结和硬化过程中发生的泛碱为初次泛碱,原因或者是由于砂浆中多余水分向外表面的迁移或者是由于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引起了碳酸钙的形成。

恶劣气候条件(低温高湿)延长了砂浆的凝结时间使其表面的含水率增加。

砂浆表面溶解了二氧化碳的水分会与砂浆中的游离石灰反应造成泛碱。

在施工数年后发生的泛碱为二次泛碱,原因是由于砂浆与水接触(或者湿气冷凝产生的水)或者水的渗透,为碳酸钙形成创造了条件。

但二次泛碱产生的斑痕常常比初次泛碱更加不均匀。

当基层处于干湿循环条件时水透过砂浆本体将一些物质浸出。

氢氧化钙(水泥的水化产物)会部分溶解,盐分(来自于基层)也可能迁移到表面。

在砂浆表面的水分挥发后,形成氢氧化钙沉淀,随后与二氧化碳反应变成碳酸钙斑点。

市场上销售的填缝剂由于添加了多种助剂可抑制泛碱的产生:
(1)添加的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的不溶性薄膜切断了水分迁移的通道;
(2)高分子聚合物“锁水”性能可使水分缓慢释放,不产生多余水分向表面迁移;
(3)添加了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助剂,抑制了碳酸钙的形成;
(4)添加的憎水助剂阻止了水的渗透;
(5)使用级配合理的砂子形成了密实的砂浆硬化体,减少了水分迁移的通道。

(6)Era100是基于非成膜助剂制备的。

粉末分散后,会形成粒径仅几微米的颗粒。

这些颗粒可以封闭孔隙并降低了水的迁移。

此外,还可以对游离的钙离子产生约束,但对砂浆无缓凝作用。

但由于施工的方法和施工时的气候条件的不同,使用填缝剂填缝时,泛碱现象也时有发生,以下建议有助于抑制泛碱:
(1)施工时基材的龄期应大于28天;
(2)21℃时,应在粘接剂粘贴施工48小时后填缝,气温不同,这个时间可以调整:高温时缩短,低温时延长,但至少应在粘贴施工24小时后填缝。

适宜的施工温度为5℃—32℃;
(3)按规定加水量加水,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参照说明书熟化后使用;(不可使填缝剂过稀或过干)
(4)填缝前清理连接缝中的杂质;
(5)填缝不可宽窄不均,厚薄不一;
(6)施工时避免阳光直射或大风天气(可使水分快速蒸发),应有遮蔽措施,避免雨天施工;
(7)至少应在填缝剂初凝后(一般2小时)清理多余的填缝剂;
(8)夏季应在一天中的凉爽时候施工,冬季应在施工后72小时内防冻;
(9)冬季时,应使粉料和水放置在16℃以上的气温条件下,并且施工后至少24小时保持在 16℃以上。

由于天然石材与瓷砖的本质区别,在粘贴石材的施工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造成石材泛碱:
(1)天时。

天气情况对施工的影响较大,适宜的温度是工程的关键。

水汽的饱和程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温度降低而降低。

低温时水汽呈过饱和状态,水份析出,石材产生水斑的几率就大,适宜的施工温度为10℃-38℃。

同样应避免雨天施工。

(2)地利。

地利就是基底、石材本身、粘接剂、填缝剂等物的因素。

对水泥基底面来说,养生时间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只有已充分养生且干缩基本结束的地坪上才可以铺设瓷砖和石材;用砂和水泥制备的底面养生期为每厘米厚度7-10天,如基底养生期不够,基底中的湿气会导致天然和人工石材的翘曲或膨胀,出现影响美观的泛碱型水斑。

石材的选择也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室外使用高吸水率的石材是最坏的选择,吸水率越大的石材形成水斑的几率也越大。

粘接剂是施工中最关键的一环。

粘接剂的搅拌包含恰当的粉料与水的比例,粘稠均匀的砂浆状态。

我们强烈要求加水比例适当,用电
动搅拌器搅拌,以使粘接剂发挥正常的作用。

现在有的工地搅拌用大锨,加水凭喜好,随意性较大,粉料干湿不均。

过湿的部分固化缓慢,使石材形成水斑的几率增大,过干部分,水化不好,形不成有效的强度。

这都会使粘贴失败的几率增大。

作为整个施工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填缝剂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它优异的粘结力、抗渗性、柔性使得整个工程浑然一体,效果完美。

它的良好的抗渗性切断了水份迁移通道,保护石材免受水分侵扰,降低了水斑形成的几率。

(3)人和。

人和就是与施工有关的各种因素。

石材粘贴施工中,作为最后一个环节的施工对整个工程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粘接剂的搅拌。

搅拌包含恰当的粉料与水的比例,粘稠均匀的砂浆状态。

我们强烈要求加水比例适当,用电动搅拌器搅拌,以使粘接剂发挥正常的作用。

现在有的工地搅拌用大锨,加水凭喜好,随意性较大,粉料干湿不均。

过湿的部分固化缓慢,使石材形成水斑的几率增大,过干部分,水化不好,形不成有效的强度。

石材背部的防水层可防止水斑和泛碱的问题形成。

施工时,应先在基底刮涂一层搅拌好的粘接剂。

这不仅会增加粘结强度,粘接剂层形成的防水膜也会阻止基底中的水分向石材侵入。

在石材背部放置模具之前,也应先在石材背部刮涂一层粘接剂,这同样也会阻止外部水分向石材内部侵入,形成水斑。

也同样可以起到增加粘结强度的作用。

不完全的砂浆覆盖率会使石材背后的湿气聚集,并产生泛碱现象(泛碱型水斑)。

我们推荐粘贴石材时应满粘(砂浆覆盖率100%)。

这样,模具的选择成为关键。

根据墙面的平整度选择合适厚度的模具。

模具内部无论选择圆孔或是方形框,其大小应合适,孔间距或框间距也应适当。

使用模具涂抹砂浆后,石材背部四边没有砂浆的部位,应随后补上砂浆,尽量达到满粘,降低水斑形成几率。

填缝剂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指南进行,任何缝隙部位水分的侵入也会造成石材的泛碱。

选择合适的填缝剂(优异的粘结力、柔性、憎水形等),施工时压实,使其与石材和基底形成良好粘结,避免留下水分迁移通道,造成泛碱。

总而言之,只要采用合适的原材料,经过正确地施工,就可抑制或减少泛碱的发生。

作者简介:
田会卿(1974— ),男,河南登封县人,199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工学学士。

现在郑煤集团裴沟精煤有限公司从事筹建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