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屏风的历史文化及种类

合集下载

古代屏风

古代屏风
《题金州西园九首·芭蕉屏》
——唐·姚合
芭蕉丛丛生,月照参差影。
数叶大如墙,作我门之屏。
稍稍闻见稀,耳目得安静。
《咏破屏风》
——唐·姚合
时人嫌古画,倚壁不曾收。
露滴胶山断,风吹绢海秋。
残雪飞屋里,片水落床头。
尚胜凡花鸟,君能补缀不。
《草书屏风》
——唐·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一、屏风的起源
《物原》说:“禹作屏。”此说虽早,但无据可证。《三礼图》说,“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此说虽有根据,但还有比其更早的记载。《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的记载,可知屏风之名在战国时期就已有之。而屏风的使用早在西周初期就已开始。不过当时没有屏风这个名称,而称其为“邸”或“”。《周礼;冢宰;掌次》:“设皇邸。”邸,即是指屏风。皇邸,就是以彩绘凤凰花纹为装饰的屏风。屏风也可称为“”或“座”,是专指御座后所设的屏风。《尚书;顾命》:“狄设黼缀衣。”《礼记》:“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郑玄注曰:“依,如今绨素屏风也,有绣斧纹所示威也。”《汉书;严助传》:“负黼依。”《师古注》:“白与黑画为斧纹谓之黼也,依读曰,之形如屏风而曲之,画以黼纹,张于户牖之间。”《三礼图》卷八,司几筵曰:“几大朝观、大乡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黼依与斧同)。”其制,以木为框,糊以绛帛,上画斧纹,近刃处为白色,近巩处为黑色。名为金斧,取金斧断割之义。旧图云,纵广八尺,画斧无柄,设而不用之义。实际上,它不仅有屏蔽挡风的作用,也是一种很讲究的陈设品。到战国时期,屏风的制作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河南信阳战国楚墓出土的漆坐屏,虽属陪葬明器,然而制作技艺和工艺水平之高,令人惊叹。屏座由数条蟠螭屈曲盘绕,做工圆滑自然,加上彩漆的装点,蟠螭栩栩如生。

古代屏风介绍

古代屏风介绍

古代屏风介绍
古代屏风是一种常见的家具,起源于中国的汉朝时期,使用最广泛的时期则是唐宋时期及其以后。

它本身是一种具有遮挡、分隔功能的房屋内搭配用品,钟爱于中式家居装饰。

古代屏风可以用来分割房间或者遮挡来自外部的光线和视线,它通常是由几面或几十面折叠的屏风板组成,配以相应的屏风支架,可以轻松地组成各种形状。

从材质上来看,古代屏风的制作材料通常是竹子、木材、纸、布等,也有时会使用一些珍贵的玉、象牙等。

古代屏风的设计极为注重细节和造型,其中的装饰可能会涵盖多个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的图案。

例如,龙凤图案是最常见的装饰之一,因为龙与凤分别是中国文化中的两个重要形象。

此外,艳丽的花卉、古代建筑、国画,还有一些符号(如吉祥如意符等等)也是很普遍的屏风装饰。

除了传统的装饰外,古代屏风中还含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们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家具艺术的一大精品,也是文化遗产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正因为此,现在很多人喜欢将古代屏风作为一种收藏品,以此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古代屏风现在不再是家居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中国文化中,它却一直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它仍被认为是一种承载着传统
文化意义的艺术品。

有关中国古代屏风的故事

有关中国古代屏风的故事

有关中国古代屏风的故事中国古代屏风,作为一种独特的家具和艺术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故事。

本文将为您讲述一些有关中国古代屏风的故事,带您领略其背后的韵味。

一、诸葛亮与八阵图屏风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为了防御敌军,创造了八阵图。

据说,他曾将八阵图的奥秘刻在一扇屏风上,以便随时研究。

这扇屏风后来流传到了东晋时期,被一位名叫王导的大臣所得。

王导对八阵图屏风推崇备至,常常将其置于书房,以此启迪智慧。

二、杨玉环与美女屏风唐朝时期,美女杨玉环深受唐玄宗宠爱。

为了让杨玉环在宫中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唐玄宗特地命人制作了一扇美女屏风。

这扇屏风上刻画了杨玉环的美丽形象,画面生动传神。

后来,这扇屏风成为了宫中宝物,见证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三、白居易与山水屏风唐代诗人白居易喜欢山水之美,他在家中摆放了一扇山水屏风。

这扇屏风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让白居易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

他在屏风前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赞美山水之美的诗篇。

这扇山水屏风也成为了他创作诗歌的灵感之源。

四、乾隆皇帝与百宝屏风清朝乾隆皇帝是一位热爱艺术和收藏的皇帝。

他命人制作了一扇百宝屏风,将各种宝石、珊瑚、珍珠等珍贵材料镶嵌在屏风上,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这扇屏风展现了皇家的奢华与尊贵,成为了清代宫廷艺术的代表之作。

五、鲁迅与《阿Q正传》屏风民国时期,著名文学家鲁迅创作了长篇小说《阿Q正传》。

他曾在一扇屏风上绘制了阿Q的形象,以此激发创作灵感。

这扇屏风见证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也成为了鲁迅文学创作的重要纪念。

总结:中国古代屏风不仅仅是家具和艺术品,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从诸葛亮的八阵图屏风,到杨玉环的美女屏风;从白居易的山水屏风,到乾隆皇帝的百宝屏风,再到鲁迅的《阿Q正传》屏风,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屏风背后的人文魅力。

古代屏风

古代屏风

成就,曾出口到日本、韩国、朝鲜、泰国、印尼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享
有颇高声誉。
现藏于北京故宫中的“紫檀雕云龙纹嵌玉石座屏风”,堪称清代屏风的典 型代表。
紫檀雕云龙纹嵌玉石座屏风
北京故宫屏风欣赏:
1.紫檀边座嵌珐琅宝座屏风 [ 清 乾 隆 ] 横 360cm , 通 高 315cm 此宝座屏风紫檀木质,以5 扇组合,下承八字形三联须弥 座。屏风上装五联透雕夔龙纹 屏帽,边牙下垂与座相连。屏 心嵌铜胎珐琅,天蓝色地子, 饰錾胎云纹及蝙蝠纹,寓意“ 宏福齐天”。该屏风用料考究 ,珐琅用錾胎工艺,为广州制 作。
有所增改,除独扇屏外,还有多扇拼合的曲屏,也称连屏,或叠扇屏。
这种屏一般多扇组成,每扇之间用钮连接,可以折叠,比较轻便,用
则设,不用则收起来。即曲屏。四扇称四曲,六扇称六曲。还有多扇
拼合的通景屏风。此时,屏风常与床榻结合使用,还有在屏风上安兵
器架的。

屏风还有镂雕透孔的,河南信阳楚墓出土过一件木制镂雕彩漆
需要,可长可短,可曲可直,运用自如,装卸方便。围屏屏心装饰一
般有素纸装、绢绫装和实心装,又有书法、绘画、雕填、镶嵌等艺术
形式。
紫檀边座嵌珐琅宝座屏风 [清乾隆]
康熙御制临米芾《天马赋》围屏 [清康熙]
3、挂屏

挂屏为明末才开始出现的一种挂在墙上作装饰用的屏牌,大多成
双成对,四扇为四条屏等,到清朝后此种挂屏十分流行,至今仍为人
们喜爱。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
品类。它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八扇一组称八
扇屏,也有中间挂一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这种陈设形式,雍、
乾两朝更是风行一时,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

中国传统屏风及其文化

中国传统屏风及其文化

中国传统屏风及其文化0 绪论屏风,英文SCREE,N 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挡板、隔板的意思,所以屏风即指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

我国的传统屏风作为室内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延续并发展了数千年。

屏风集中体现着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发展。

因此,对中国传统屏风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屏风的艺术发展水平,它更可作为一种珍贵的史学材料,作为参考,来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经济水平、民族文化等等。

1 屏风的历史及渊源屏风的起源很早,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当时的屏风被称为“邸”或“ ?”,据文献记载:西周初期,屏风为木框结构,表面用绛帛覆盖,屏面的图绘为斧头,在颜色上除斧刃为白色外,其余部分均为黑色,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在当时,屏风是政治活动场所中室内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天子权力与地位的体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屏风已被广泛的使用。

同时出现了属于供人观赏的纯装饰性的座屏。

而汉代,民间制作屏风的作坊已经很普遍,屏风从皇宫内院发展到寻常百姓家。

汉代的屏风有了一个发展,就是由独扇屏风发展到4〜6扇拼合的曲屏。

汉人将屏风放在床榻后面,与床形成一个整体。

这一变化得益于西域佛教文化的传入,人们生活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发展为以床榻为中心。

屏风发展到了唐代成了室内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时期随着山水画的兴起,屏风成了一个重要的载体,唐人在屏风上绘画或题字。

在唐代,请书画名家把作品留在自己的屏风上是一种时尚。

加之唐代是中国家具高矮并蓄的时期,随着高足家具的逐渐流行,屏风也渐渐高大起来。

这种高大的屏风可围合成一个私密的空间,重新分配室内的空间布局,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需要。

至打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在室内起分隔、遮障、装饰作用的大型独立板屏以及带屏大床等。

这一时期,社会的审美风气发生了改变,屏风的设计风格也一改故辙,变唐代及前代设计的厚重为轻盈简洁。

此时屏风设计风格的简明、朴素,为宋、明时期屏风设计形成简练、质朴的风格做好了铺垫。

屏风种类

屏风种类

屏风种类
按形制划分 按题材划分
按材质和工艺划分 按画面分
按形制划分 转 彩 流描 光形 纳绘 美影 景画 缤 纷
屏风有插屏(亦称座屏)、折屏(又称曲屏)、 挂屏、炕屏、桌屏(亦称砚屏)。
插屏(亦称座屏)
带有底座而不能折叠的屏风。古时常用它作为主要座位后的屏障,借以 显示其高贵和尊严。后来人多设在室内的入口处,尤其是室内空间较大的建 筑物内,进门常用大型的座屏作陈设,起遮掩视线的作用,也即现代所称的 “地屏”。 座屏屏扇还有三扁、五扇式的;又有独扇屏与底座可装可卸的,一般 分别称为:“山字式”、“五扇式”与“插屏式”座屏风。
炕屏
一种炕上陈设的作装饰用的屏风。
桌屏(亦称砚屏)
砚屏,文房四宝衍生品。一种跟枕屏非常类似的屏。
按材质和工艺划分 转 彩 流描 光形 纳绘 美影 景画 缤 纷
屏风有漆艺屏风、木雕屏风、石材屏风、绢素屏 风、云母屏风、玻璃屏风、琉璃屏风、竹藤屏风、金 属屏风、嵌珐琅屏风、嵌磁片屏风、不锈钢屏风等 等。。
屏风的种类
屏风,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 风也”。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 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 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 静之美。 屏风在三千年前的周就以天子专用器具出现,作为名位 和权力的象征。经过不断的演变,屏风作为防风、隔断、遮 隐的用途,并且起到点缀环境和美化空间的功效,所以经久 不衰流传至今,并衍生出多种表现形式。
五 扇 式
插 屏 式
山字式
折屏(又称曲屏)
折屏一般有四、六、八、十二片单扇配置连成。围屏屏扇屏芯装饰方法 一般有素纸装、绢绫装和实芯装,又有书法、绘画、雕填、镶嵌等表现形式。

古代家具艺术——屏风

古代家具艺术——屏风

屏 风 的种 类 大 体 可 分两 类 : 座屏 和 曲屏 。座屏 即带 底 座 的 屏 风 , 多 扇 组 合 与 独 扇插 屏 。多扇 屏 风 有 i 、 、 有 五 七 、 各 数 不 等 , 是 单 数 , 扇 用 活榫 连 接 , 以 随 时 拆 卸 , 风 下 有 长 榫 销 , 在 座 面 的 孔 中 , 屏 风 立 得 牢 九 都 每 可 屏 插 使
固 。独 扇 屏 风 是 把 单独 一 屏 框 插 在 一 个 特 制 的底 座 上 , 底座 是 由两 块 木 方 做 成 抱 鼓 墩 , 中安 立 柱 , 侧 用 站 牙 正 两
抵 夹 , 立 柱 间用 横 枨 连 接 , 两 中间 镶 雕 花 绦环 板 , 后装 披 水 牙 子 , 两根 立 柱 里 侧 留有 凹槽 , 屏 框 对 准 凹槽 插 前 在 将 下 去 , 屏 框 落 在 横 枨 上 , 框 便 与 底座 连 为 一体 。这 类 插 屏有 大有 小 , 者 可 以 挡 门 , 般 坐 地 陈 设 , 天 古 建 使 屏 大 ~ 今 筑 院 落 内 临 门 而设 的影 壁 即 源 于 此 。稍 小 者 为案 插 屏 , 大 厅 或 殿 堂 中较 大 的条 案 上 陈设 , 有 更 小 的插 屏 , 在 还 长 宽在 2 0厘 米 左 右 , 居 室 、 属 书房 中陈 设 的 小巧 饰 物 , 砚屏 。 如 曲屏 多 用 较 轻 的 木 材做 边 框 , 心用 纸 和绢 裱 糊 , 屏 然 后 图 画 或 刺 绣 各 种 山 水 风 景 、 卉 翎 毛及 各种 人 物 故 事 , 饰 手 法 多 样 , 有 的 在 屏 心 装 裱 名 人 书法 或 诗 赋 . 花 装 还 便
a sr . b u d
R ee e c : fr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2 0 岳 0 9级 研 究

中国古代屏风的源流和种类

中国古代屏风的源流和种类

中国古代屏风的源流和种类中国古代的屏风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作战需要屏蔽敌方视线,所以在战争进行时使用屏风进行防护。

后来,古代贵族喜欢在宫廷和府邸中摆放屏风,以区分不同功能的房间。

从那时起,古代屏风开始有了更多的用途和种类。

中国古代的屏风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山水画屏风:这类屏风常常以山水画为主题,绘制着山水之间的美景。

山水画屏风通常使用水墨画技法,清新雅致的山川江河图案可以给人带来宁静和安逸的室内氛围。

2.人物画屏风:这类屏风描绘了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宫廷美女、武将等人物形象。

人物画屏风常常通过艺术手法来表达人物的神态和情感,展示出皇家和贵族社会的繁荣和荣耀。

3.花鸟画屏风:这类屏风主要以花朵和鸟类为主题,以自然界中的生命美为创作对象。

花鸟画屏风通常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色彩,表达出花鸟的美丽和灵动。

4.文人雅屏:这类屏风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雅致和文化修养。

文人雅屏常常刻有经典诗句和书法作品,以及一些文人墨客的书画作品。

这些屏风既是艺术作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展示出文人士大夫的身份和品味。

5.装饰屏:这类屏风主要用于区分不同房间或區域,以及隐藏私密空间。

装饰屏常常由木材、竹子、纸等材料制成,根据不同用途可以进行各种装饰,如刻花、彩绘等。

除了以上几种类型,还有一些特殊的屏风种类,如佩屏、背屏和居风。

佩屏是古代贵族佩戴的一种屏风饰品,常常悬挂在胸前,具有装饰和保护的作用。

背屏是指一种类似屏风的隔断,可随身携带便于使用。

居风则是一种可供普通百姓家庭使用的屏风。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屏风由战争中的防护工具演变而来,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衍生出多种类型。

山水画屏风、人物画屏风、花鸟画屏风、文人雅屏和装饰屏是常见的几种种类。

每种屏风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精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屏风的历史文化及种类
屏风是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又叫屏门或屏障,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在古典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屏风的诞生,开始是专门设计于皇帝宝座后面的,称为“斧钺”。

它以木为框,上裱绛帛,画了斧钺,成了帝王权力的象征。

《史记》中也记载:“天子当屏而立”。

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屏风开始普及到民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了古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古代的屏风,制作工艺精湛,融合了浮雕、透雕、彩绘、镶嵌等手法,把山水花鸟、神州传说、金石墨宝、男女人物、飞禽走兽、民俗风情图案巧妙地移植在屏风上。

到了明清时期,屏风制作工艺已达到十分完美的阶段,并形成了极具个性的时代特色和中国民族风格。

就其功能而言,除了挡风、障蔽视线和分割空间之外,还象征着威严和权势。

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

它与古典家具浑然一体,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宁静之美。

“屏风”一词让人感觉很有诗意,它营造了一种似隔非隔,似断非断的宁静空间。

屏风分为座屏风和曲屏风两种
座屏风又分多扇组合和独扇插屏。

多扇座屏风由多扇组合而成,或三扇,或五扇,最多九扇,有规律地用单数。

每扇用活榫连接,可以随时拆卸。

屏风下有长榫销,插在座面的孔中,屏风上有屏帽连接;底座多为“八”字形,正中一扇较高,并且稍宽一些,两边扇稍向里收,这样屏风就立起来。

这一类屏风多数被放在正厅靠后墙的地方,然后在前边放上宝座,在古代皇宫里,每个正殿都有这种陈设。

独扇屏又名插屏,一般为单扇插在一个特制的底座上。

插屏的形体有大有小,差异很大,大的有300厘米多高,小的却只有20多厘米。

在居家摆设中,一般较大的插屏是放在挡门处,使人一进门不会有一览无余的感觉,同时还能起到挡风遮光的作用;而小一点的插屏则可以放在桌子或案子上,是纯装饰品。

曲屏风是一种可折叠的屏凤,也叫“软屏风”。

它与硬屏风不同的是不用底座,且都由双数组成。

最少两扇或四扇,最多可达数十扇。

有以硬木做框的,也有木框包锦的,包锦木框木质都较轻,屏心也和带座屏风不同,通常用帛地或纸地刺绣或彩画各种山水、花卉、人物、鸟兽等。

一般说来,带座屏风较重,曲屏风较轻。

另据相关资料了解,清代皇宫使用的大型座屏风,被看作王权的象征物而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收藏在北京故宫中的“紫檀雕云龙纹嵌玉石座屏风”,是清代屏风的代表。

清代象征王权
统治的皇宫座屏风,是清代家具中精湛工艺,充分衬托出了皇家的特殊审美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