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MS 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PSMS 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PSMS 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PSMS 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PSMS系统是深圳市安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它适用于对通信局站内各种动力设备、空调设备及其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统一管理,保障电信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降低其维护成本,为电信维护体制的改革和最终实现通信局站的无人值守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在广大电信专家、维护人员和我司开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PSMS系统不断优化、升级,已经形成了包括硬件、软件、图像、传输等在内的全系列产品,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维护管理体制、不同局情和资源进行灵活配置系统,使PSMS系统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系统功能:

1.直观的实时监控功能

监控对象包括高低压配电、电源、空调、油机、电池、UPS等设备以及包括温度、湿度、水浸、烟感、门禁、图像在内的机房环境信息,为实现无人值守奠定了良好基础

2.完善的告警处理功能

根据告警的性质、重要级别进行分类,与处理流程相结合,确保维护人员能从容完成各项处理工作;系统自动判别告警等级,完成相应处理工作,包括:告警窗、声、光提示,打印机输出,BB机呼叫,智能分析软件快速的故障定位;提供了由于重要告警被延时确认而触发的自动接管功能,保证系统所有重要告警都能被及时处理,并为值班人员的考评提供了客观依据。

3.丰富的业务支持功能

灵活的查询功能和强大的报表功能相配合,对设备运行的历史数据、实时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不同角度向管理者提供丰富的设备运维信息,为设备的大修、更新、改造、选型等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对蓄电池、电源、油机等设备运行数据的详尽分析,实现对设备状态的诊断,加强对不良设备的维护,做到防患于未然。人员管理模块和门禁系统相配合,不仅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而且针对移动维护的特点,对维护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管理、监督手段。

4.严谨的故障派单、回单闭环流程

在移动维护体系中,针对某基站的设备故障,由履行集中监控职责的中心局向负责此基站的运维人员发出故障派修单;运维人员在处理完故障后,将派修单反馈给派发单位,通过这样的闭环管理,加强维护工作的职责界定和对维护工作的过程跟踪,从而提高维护工作水平,改进工作绩效。

系统特点:

1.稳定可靠的实时监控系统:

自动巡测、自动故障告警、故障定位、自动派工、自动寻呼、自动记录、系统自诊断。

2.灵活多样的组网方式:

可利用2M、DDN、PSTN、ISDN、DCN等传输资源组网。

3.功能完备的综合监控平台:

图像与数据无缝集成,共用一个平台。

4.支撑维护业务不断改进的管理系统:

提供维护分析数据,提高维护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促进维护绩效改进。

系统总体结构:

<>

监控中心SC的组成

监控中心SC是整个本地网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中心,主要完成全网的监控信息的统计处理及分析。监控中心SC一般由数据库服务器、监控业务台、打印机及相关附属设备所组成。数据库服务器主要完成监控数据的存储,是监控系统的数据存储和管理中心。运行WINDOWS NT/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和SYBASE数据库系统。SC业务台是监控中心的系统操作平台,主要负责收集、分析、统计和查询各监控单元SU的动力监控实时数据、告警信息及历史数据,告警信息产生时系统会相应进行声光告警,提请值班操作人员紧急处理

监控中心SC的主要功能:

·在接管监控站(SS)的控制权后,对于告警信息的处理与监控站(SS)相同;

·实时监视各监控站(SS)的工作状态;

·可透过监控站(SS)对监控单元(SU)下达监测和控制命令;

·统计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及曲线图;

·告警立即打印、定时打印、屏幕拷贝打印;

·SC对全网进行时钟校准;

监控站SS的组成

监控站SS的设备配置

组成类似于SC,但是监

控站SS相对于监控中心

SC的重点功能是设备监

控和维护。一般情况下,

除了与监控中心SC的配

置相同之外,监控站SS

配置有若干台,对其所监

控的监控单元SU数据进

行采集和处理。在二级

系统结构中监控中心SC

同时具备SS的功能。

是联接监控端局和监控中心的桥梁,是整个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端局采集器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监控业务台和数据服务器,同时接受业务台的控制命令对端局设备实施控制。

监控站SS的主要功能:

·以图形或列表方式实时显示本SS所辖范围内各监控对象的分布状况、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具有局(站)分片区、分设备类监控功能

·全网的时钟校时功能

·自诊断功能,对监控系统本身的故障能发出告警

·具有故障派修、回单及测试的闭环管理能力

·具备与图像监控系统告警联动功能

·实时接收各通信局(站)动力设备和机房环境的告警信息,具有分级告警、声光提示、画面自动切换、告警提示、自动寻呼、告警确认、告警查询、告警统计等功能

·统计、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及曲线图

监控端局SU的配置

基本型SU(中、小模式)

在规模适中或规模较小的端局,无智能设备或智能设备种类不超过5个时,可将各采集设备挂接在一条数据总线上,直接通过通信链路将数据传到多端局监控主机。一般市话局支局、模块局和基站采用中、小局模式。基本型监控端局由智能协议处理器OCE、采集器、传感器等设备组成。适用于大部分的、无人值守的局站。

增强型SU配置(大模式)

中心局、枢纽局采用大局模式,大局模式需采用监控主机。对于已建立DCN网的端局,要使用监控主机。

增强型端局配置由多端局监控主机、采集器、传感器等组成。适用于枢纽局、市话分局、汇接局、设备数量很多,或要求实现就地管理的大型局站。

传输网系统组网方案

PSMS系统可以利用我国电信系统能够提供的任何传输资源组成监控网络,可用各种资源混合组网,常用的网络资源有:

CE1 、DDN/LL 、ISDN、PST N、DCN、其他传输资源

(1)2M抽时隙组网方案

2M抽时隙(点对点)组网方案特点:

1.利用PDM设备(DCM2000或IDA-DCM)可从2M传输线上抽取1个时隙(64K)组网传输,不影响其余通道;

2.可将各端局分别占用的一个通道与中心联网;

3.传输资源丰富,占用少,传输速率选择灵活。

2M抽时隙(1:30收敛)组网方案特点:

1.IDA-DCM可从2M抽取1个时隙作为监控数据传输通道;

2.可将30个端局占用时隙经交换机进行半永久连接后收敛为1个2M,再通过数据上网器DCU 与监控中心局域网相连;

3.节省投资。

(2)DDN/LL组网方案

DDN/LL异步组网方案特点:

1.SU端省掉路由器,降低造价;

2.要求用户提供异步串行口;

3.传输速率小于64Kbps. 常用于监控站SS与监控单元SU 之间的组网。

DDN/LL的专线组网方案特点:

1、采用DDN的64K同步口,可靠性高、速度快。

2、中心和端局采用路由器,安全性好;

3、要求用户提供同步串行口;

4、传输速率大于64Kbps. 常用于监控中心SC与监控站SS之间的组网

(3)MODEM远程存取组网方案

MODEM远程存取组网方案特点:

1、造价低,组网方便;

2、节省用户资源;

3、拨号、专线方式可选,最高传输速率

56Kbps。

4、基带MODEM+专用电缆,传输速率可达

128Kbps。常用于监控站SS与监控单元SU

之间的组网。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工程手册世纪瑞尔样本

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 设备安装手册 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施工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监控传感器安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门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红外双鉴探测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玻璃破碎探测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水浸传感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温湿度传感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烟雾传感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蜂鸣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8、照明联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9、传感器安装的效果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动力监控设备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开关电源监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UPS监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空调监控(智能空调、非智能空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畜电池监控..............................................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新兴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高新兴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XXX年XXX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1.1项目需求 XXX 1.2系统架构 2机房动环监控技术方案 2.1主要业务 动力监控、环境监控、智能门禁、远程抄表、视频监控 2.2方案说明 本方案旨在实现对机房动力及环境远程实时监控,实现无人值守。考虑到每个机房设备配置不一样,本方案只从通用性角度说明,准确详细配置需勘察机房后项目经理/解决方案工程师给出。 方案基础业务范围(根据项目情况可选): ?动力监控:市电状态监测、开关电源监控、UPS监控、蓄电池监控、油机监控; ?环境监控:温度、湿度、烟雾、水浸、红外、空调监控; ?门禁管理:门状态、门锁状态、刷卡开门、远程开门、门禁授权等; ?远程抄表:总用电量、设备用电量; ?视频监控 2.3组网方案 图1 整体组网方案(数据+视频) 2.4各种组网说明 (1)2M环组网方案 高新兴在2005年在国内最早提出基于2M总线环传输组网模式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提出面向基站运维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技术解决方案,其特点集中在系统的创新性、开放性、实用性等方面。网络拓扑图如下:

2M 环组网架构 独立2M 组网架构 (3)全IP 组网方案 全IP 组网架构 SDH 路由器 E1 E1 E1 STM-1 IP L S C STM-1 STM-1 F S U IP F S U IP F S U IP IP Network 专有设备网管 区域监控中心SS 前置机 综合业务处理平台 维护台 交换机 市中心机房 分中心1 …… 分中心N E-OMS CSC IP Network 省网管中心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AYLCE机房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1.概述 通过对某客户机房动力和环境集中监控系统项目需求的分析和我们多次对机房现场勘察及与技术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我们推荐选用最新版的专业机房动环设备集中监控管理软件――“AYLCE机房综合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很好实现对计算机机房的动力(包括供配电、防雷、UPS、蓄电池)、环境(包括温湿度、空调监测、漏水监测)、安保(视频监控、门禁)等三部分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现场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视频传输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软件组态技术等,可方便地实现对各个智能设备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的显示、处理和存储等;并可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动,并且具有强大的联动功能;同时,本系统的故障自动检测与专家诊断功能以及丰富的报警功能,也极大地减轻了机房维护人员负担,在提高了机房系统的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整个机房的运行效率,实现了对于机房的科学管理。强大的二次开发接口,内置完整VBScript,兼容各种通用控件,能够及其方便快速地对用户的特殊需求作开发,完全不必担心影响系统稳定性。 通过AYLCE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对所有的信息、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实现相关信息采集的实时化以及报警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为某客户的信息化、网络化系统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机房环境保障。 2.设计依据 ◆用户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需求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 2887-89)》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YDt 1363.2-200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高新兴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XXX年XXX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1.1项目需求 XXX 1.2系统架构 2机房动环监控技术方案 2.1主要业务 动力监控、环境监控、智能门禁、远程抄表、视频监控 2.2方案说明 本方案旨在实现对机房动力及环境远程实时监控,实现无人值守。考虑到每个机房设备配置不一样,本方案只从通用性角度说明,准确详细配置需勘察机房后项目经理/解决方案工程师给出。 方案基础业务范围(根据项目情况可选): ?动力监控:市电状态监测、开关电源监控、UPS监控、蓄电池监控、油机监控; ?环境监控:温度、湿度、烟雾、水浸、红外、空调监控; ?门禁管理:门状态、门锁状态、刷卡开门、远程开门、门禁授权等; ?远程抄表:总用电量、设备用电量; ?视频监控 2.3组网方案 图1 整体组网方案(数据+视频) 2.4各种组网说明 (1)2M环组网方案 高新兴在2005年在国内最早提出基于2M总线环传输组网模式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提出面向基站运维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技术解决方案,

其特点集中在系统的创新性、开放性、实用性等方面。网络拓扑图如下: 2M 环组网架构 独立2M 组网架构 (3)全IP 组网方案 全IP 组网架构 SDH 路由器 E1 E1 E1 STM-1 IP L S C STM-1 STM-1 F S U IP F S U IP F S U IP IP Network 专有设备网管 区域监控中心SS 前置机 综合业务处理平台 维护台 交换机 市中心机房 分中心1 …… 分中心N E-OMS CSC IP Network 省网管中心

数据中心机房动力设备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工程概述 本次数据中心机房改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机房装修、机房供配电系统(包括机房内的主设备用电、辅助设备用电)、机房UPS电源及蓄电池系统、机房综合布线及机柜系统、机房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场地环境监控系统和机房消防报警及灭火系统等几部分)。 二、设计依据 本设计依据: 1、以下规范和标准。 GB /T2887-2000《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 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ST/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1838-93《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定》 ITU.TS.K20:199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GB 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 73-9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三、设计原则 根据数据中心的现状,此次所做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单位的各项业务应用需求,尤其是作为行业专业应用,同时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应是高质量的、灵活的、开放的。设计时考虑避免下列外界因素:电磁场、易燃物、易燃性气体、磁场、爆炸物品、电力杂波、潮气、灰尘等影响。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与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机房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应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整体设计,要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

铁路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分析

铁路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分析 近年来铁路事业得以快速的发展,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变得更为重要。铁路的安全运营,不仅仅只牵扯到铁路的交通功能,还与通信功能息息相关。目前铁路通信功能的实现,都是依靠铁路通信机房来完成的,通过对机房内各种电信设备和电气设备的操作,可以完成不同区域的通信传输,而且随着铁路通信工程的不断建设,目前通信设备和电气设备之间良好的调配,已使交通功能和通信功能实现了良好的融合,这样不仅使铁路通信数据传输的难度降低,而且确保了铁路运输过程中持续通信状态的保持。机房在铁路运营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对其采取必要的监测措施,从而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文章对铁路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构成、各模块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铁路机房监控试验的主要作用和动力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铁路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功能 1 铁路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构成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通信机房的管理和控制,其针对的监测目标主要是电源、湿度、温度、烟雾、人员进出及空调等参数,同时还需要将现场环境的数据向控制中心传输,这些数据可以作为故障分析的重要依据。这样就有效的保证了铁路通信机房的正常运行,使其故障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而且即使有故障存在也会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使设备的运行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其具有特别好的适用性,可以针对任何维护体制和维护习惯进行,其中监控中心和监控设备两部分构成,其通过现场监控设备来完成现场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处理工作,然后汇报到监控中心。根据管理区域或是管理体制的不同,监控中心可以设置多处同级监控中心,其规模的大小则需要根据监控点的数量和管理流程来进行确定,使数据完成双向传递的功能。 2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各模块的功能 2.1 中心监控模块 监控中心通过的专线音频通信通道与现场监控设备进行通信,实现对整个监控系统的集中监控与管理。对于机房民用分体可摇控空调可以通过智能空调监测模块(PSM)测量空调电源的电压、电流,以及监测空调的电压与电流变化的情况,现场监控设备可接收监控中心的命令,对机房内的空调设备进行控制,如开关机、制冷、调温等操作。 2.2 监控终端 监控终端由中央处理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功能,采用内部总线形式与各功能模块实现各种功能,并通过通信组网模块与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同时监控终端具有本地操作的功能,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实现控制和数据采集,另

大型数据中心动力和环境的监控

1 动环监控对象 2 动环监控一般系统构成 01动环监控 动环监控是对动力系统与环境参数进行监控,可以实现动力配电、场地安全、场地环境的监控需求,其中: 1、动力配电包括高低压配电、开关电源、UPS、ATS、蓄电池、发电机、照明等; 2、场地安全包括温湿度、漏水、空调、新风机、空气质量等; 3、场地环境包括门禁、闭路监控、防盗报警、消防、防雷器等。 图示:动环监控系统一般组成 总体结构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由监控中心SC、监控站SS、监控单元SU组成,用于通信局站动力设备及环境的集中监控、集中管理、集中维护,系统可分为二级或三级结构。 监控中心SC 监控中心SC是整个本地网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中心,主要完成全网的监控信息的统计处理及分析。监控中心SC一般由数据服务器、监控台、打印机及网络接入设备组成。 (1)服务器 服务器作为监控中心的组网核心,其内部安装监控系统软件的数据台以及SQL Server数据库软件。其主要功能是对数据的处理、保存和转发。 另外服务器中还安装监控系统软件的SC前端模块,完成对各监控站(SS)的信息汇总和管理功能 (2)监控台 监控台是用户监测和调控局站设备的工作平台,它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处理设备告警,用户只需简单的操作便可实现查看局站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调控局站设备参数的功能。 (3) 网络接入设备

02 03 将来自不同传输信道的数据通过接口协议转换等方式接入监控中心的局域网。 在接管监控站(SS)的控制权后,对于告警信息的处理与监控站(SS)相同 实时监视各监控站(SS)的工作状态 可对监控单元(SU)下达监测和控制命令 统计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及曲线图,包括自定义报表的定制 权限管理,可分片区、分业务管理 在监控台提供动态配置功能 告警立即打印、定时打印、屏幕拷贝打印 SC对全网进行时钟校准 监控站SS 监控站SS的设备配置组成类似于SC,但是监控站SS相对于监控中心SC的重点功能是设备监控和维护。一般情况下,除了与监控中心SC的配置相同之外,监控站SS配置有一个或多个巡检台。 (1) 服务器 服务器作为监控中心的组网核心,其内部安装监控系统软件的数据台以及SQL Server数据库软件。其主要功能是对数据的处理、保存和转发。 (2) 巡检台 巡检台实时对SU级局站设备进行自动巡检,接收并转发数据台的各种测控指令,把局站监控信息传递给数据台和数据库作保存和处理。 (3) 监控台 监控台是用户监测和调控局站设备的工作平台,它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处理设备告警,用户只需简单的操作便可实现查看局站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调控局站设备参数的功能。 (4) 网络接入设备 将来自不同传输信道的数据通过接口协议转换等方式接入监控中心的局域网。 以图形或列表方式实时显示本SS所辖范围内各监控对象的分布状况、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 具有局站分片区、分设备监控功能 全网时钟校时功能 自诊断功能,对监控系统本身的故障能发出告警 具有故障派修、回单及测试的闭环管理能力 具备与图像监控系统告警联动功能 实时接收个通信局站动力设备和机房环境的告警信息,具有分级告警、声光提示、画面自动切换、告警提示、短消息、告警确认、告警查询、告警统计等功能 监控单元SU 图示:小型电量监控系统构成 1、准型SU(中、小模式) 在规模适中或规模较小的局站,智能设备较少时适用。如电信小支局、模块局和基站等。利用监控服务器(或多串口网桥)等组网设备,搭建SU内智能/非智能设备及传输信道的汇接平台,实现对动力、环境设备的组网,冗余串口设计,方便监控扩容,并实现对动力环境设备的闭环控制、与监控维护中心数据通讯,数据存储等功能。其中监控服务器同时具有协议转换和汇聚组网两项功能;环境监控器则用来完成对环境量的采集。

五种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优缺点

五种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优缺点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五种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优缺点,云安防底端存储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系统、嵌入式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多串口服务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传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与早期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一、云安防底端存储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系统 在“嵌入式协议解释、主动上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底端离线存储、底端告警脱机上报机制,实现在线监控主动上报,网络异常时底端存储,并通过底端设备将告警通知。 优点:监控内容全面、布线简洁、实时数据传输效率高、支持底端告警通知、监控不缺失、功能强大。 缺点:相对成本比较高,功能较为复杂。 如上图所示:设备监控接入控制器完成底端采集、底端协议解释,在通信网络正常时,采用主动上报机制,将发生变化的数值上报给服务器;当发生网络中断时,其负责存储底端事件及告警,并通过电信短信模块将告警通知负责人。 图中智能设备协议采集器作为设备监控接入控制器与智能设备(如智能UPS)之间通信桥梁,其作用: 统一前端协议解释。对接入的智能设备统一接入的标准协议解释及转化,底端完成协议解释工作。λ λ下载通信协议驱动后,自动与智能设备通信,自动点明智能设备、采集数据包,并在其本地存储,当设备监控接入控制器需该智能设备信息时,快速响应。不支持透明传输,加快采集效率。 完成接口转换功能。其对下,与智能设备通信提供RS232或RS422或RS485接口,适应现场的接线需求。λ λ统一接口通信参数,其对下,与智能设备的通信参数因具体设备各异;但对上通信,与设备监控接入控制器通信时,采用统一的通信参数(波特率、停止位、数据位等)。 本方案采用以上监控采集方式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满足不同场合的更高效应用。

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方案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中兴ZMX10动环集中监控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的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2系统的监控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监控对象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监控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动力监控的对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环境的监控对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3系统的基本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系统结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青临高速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设备逻辑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组网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被控端站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4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监控中心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区域分中心主要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被监控站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DOC

XXX项目多局站联网 动力环境3D动画监控系统 技术方案 深圳市平行自动化有限公司 日期:2014 年09月 有效期:叁个月

目录 第1章系统方案设计 (2) 1.1 设计依据 (2) 2.2 P3000综合网管系统功能概述 (2) 2.2.1 组网拓扑图 (3) 2.2.2 告警管理 (4) 2.3 各监控子系统构成 (4) 2.3.1 配电监测系统 (4) 2.3.2 UPS监测系统 (5) 2.3.3 智能空调监测系统 (5) 2.3.4 漏水监测系统 (6) 2.3.5 温湿度监测系统 (7) 2.3.6 烟雾监测系统 (8) 2.3.7 门禁监控系统 (8) 2.3.8 视频监测系统 (9) 2.4 主要技术指标 (10) 2.4.1 实时性 (10) 2.4.2 模拟量测量精度 (10) 2.4.3 报警准确率100% (11) 2.5 主要硬件规格及参数 (11) 2.5.1 温湿度传感器 (11) 2.5.2 光电烟雾传感器 (12) 2.5.3 漏水检测仪 (13) 2.5.4 一体化嵌入式智能采集终端 (14)

第1章系统方案设计 1.1 设计依据 系统设计方案要满足如下技术规范: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l部分:系统技术要求》YD/T 1363.1—2005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保安电视监控工程技术规范》GA/T76--96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992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0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15209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 《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 2.2 P3000综合网管系统功能概述 P3000综合网管是我司自主研制的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基于TCP/IP、ADSL、拨号等多种传输方式,以B/S、C/S两种可选架构,对机房精密空调、UPS、供配电、新风机、发电机、温湿度、漏水、消防、入侵报警、烟感、门禁、视频等多种动力设备和环境参数进行集中管理,通过互联网,管理人员对各个设备进行“五遥”(遥测、遥信、遥调、遥控、遥视)集中监控,对潜在和已经发生的危险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声光、短信、电话、语音、桌面、邮件等方式及时报警,主界面整体电子地图采用3D动画展示,生动直观、操作简单,服务器与一体化采集器配置数据互为备份,保证全网数据同步、配置同步,实现对机房的全天候自动监测,以达到无人值守目标。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工程技术办法方案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工程技术方案书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机房集中监控需求规范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自身监控需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本次监控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系统功能介绍.......................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监控系统性能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监控系统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软件平台接口:...................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监控系统管理功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各监控子系统功能及界面介绍.........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XX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软件界面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配电柜监控.......................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UPS电源监控......................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分体空调监控系统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温湿度检测....................... 错误!未指定书签。 3.6门禁监控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3.7视频监控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3.8发电机监控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项目施工计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项目实施需要配合的方面.............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UPS监控需要的配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发电机监控需要的配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学校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系统方案1-24

学校机房智能化监测项目 设 计 方 案 北京中恒景元科技有限公司 2018.1

一、系统需求分析 1、系统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机房自动化建设和改造也不断发展完善,对机房的管理普遍要求少人、无人监管,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对机房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即“四遥”,再加上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构成机房系统无人值守“五遥”系统,“五遥”系统相互之间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高效综合性管理系统,成为机房监管的远程无人值守重要的技术手段。 正是实现“五遥”机房远程无人值守管理系统,北京中恒景元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推出针对机房无人值守整体解决方案,对机房设施、环境、空调远程控制、机房远程实时监控实现了全方位的统一集中监控管理,提供美观友好的监控画面,发现异常即可通过网络传给监控中心,现场声光报警,跳出报警图像,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语音电话系统实现自动远程报警,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减轻了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实现了机房的科学管理。 本系统可监控机房UPS,机房环境,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等,实现对整个系统内机房动力环境等状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集中统一管理。真正做到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管理的实时化,智能化、网络化;使用户实现方便,安全,可靠,准确,无人值守的动力环境监控管理。 2、系统需求

?24小时全天候监测需求 监测机房内的视频及环境动力等多种状况,需要采取24小时全天候的预警监测手段,及时出预警信息,预警电量、水浸、烟感、温湿度并联动视频进行实时预警管理; ?自动报警定位需求 支持实时发现事件,或通过各种精密传感器数据进行及实时的视频系统进行有效的预警,并定位预警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及时的处理; ?报警联动及实时通知需求; 发生预警事件后可以和相关的视频进行联动,能够实时的查看到前端现场的状况,并可以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事件的查看及处理; ?信息查询管理及统计需求 对发生的预警及报警时间可以进行有效的日志查询,可以查询到当时的视频抓图及报警的视频录像信息,以便更直观的了解报警事件的现场状况,并可以针对报警记录进行统计,进行各地预警级别的判定。 3、功能需求 ?机房内实时视频监控,能够后台实时查看视频情况; ?通过视频的实时分析,能够判断甲方人员进出等状况; ?各种机房监测的传感器数据能够进行集中的显示; ?通过传感器进行预警设置,当达到预警数值时会产生报警; ?视频与传感器报警的联动显示,传感器数据超过限制后联动弹 出视频并同步进行

动力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工程

动力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工程 系统要求 为了集中监控众多的机房设备的工作状态,采用场地综合监控系统,系统由远程用户计算机、监控主机、计算机网络、智能模块、远程模块、协议转换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设备监控传感器、适配器及智能设备等组成。为了增强系统的功能,可根据需要选择配置多媒体声卡、智能电话语音卡等设备。通过场地综合监控系统的强大功能,大大扩展监控系统的功能,不仅监控走廊、机房等重要场所的人员活动情况,还可以监控门禁、机房设备等的工作情况,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系统监控平台。 通过网络与监控主机相连,机上装有服务程序,可以实时监控机房的视频情况: 1)必须选用智能管理模块 2)直观的实时监控能 3)监控系统建立在标准的数据平台之下,可以提供更大的系统扩 充功能 4)完善的告警处理功能 5)丰富的业务支持功能、灵活的查询数据能力 6)具有面板显示、键盘输入和丰富的软件菜单功能 7)具有本地或远程设置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部署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提高机房维护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机房内各子系统监控功能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协调运行,有效

降低机房维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强度,节约机房运维成本。 环境监控系统终端部署在机房操作室内。 8)为了系统的整体的安全、可靠,满足系统的接口兼容性,要 求动力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的软件与UPS电源、配电柜、精密空调采用统一品牌生产厂家的产品,并提供生产厂商的质量保证书及售后服务承诺书。 监控对象 ●配电监测子系统 ●UPS监测子系统 ●空调监控子系统 ●漏水检测子系统 ●温湿度监测子系统 ●门禁监控系统 ●消防监测子系统 ●新风机监控子系统 ●防雷监控系统 设计要求 一体化集成:防止各子系统调用时产生相互冲突或其他导致系统不能安全可靠运行的情况。 多站点联网能力:支持多个机房联网监控的能力,可基于局域网、虚拟专网(VPN)、因特网等多种网络结构传输。 数据存储:能够记录一年以上关键数据的历史曲线,一年以上

2018动力与环境监控试题

[1]填空题每题2分 1、从功能上看,通信局站的动力与环境主要是由负责电力能源转换、输送和分配的通信电源系统和负责为网络通信设备运行提供适合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的机房空调系统组成。 2、网络通信设备对动力与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最根本要求,是能够提供充足的、适合类型的电力和适宜的环境空间。 3、通信电源系统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供”、“配”、“储”、“发”、“变”5方面。其中“配”是指将电能按需分配和输送到各个机房乃至各台主设备,并实现一定的调度功能。 4、通信电源系统的质量要求包括以下3方面,即定额要求、杂损要求和衍生要求。其中杂损要求包括对供电中各种干扰、损耗等有害因素的忍受限度。 5、空调系统主要功能是解决“热”“湿”“尘”“风”4方面问题,“风”是空调系统与通信设备之间的“桥梁”。 [2]简答题每题5分 [略去] 非金合金变压器、谐波治理技术、蓄电池削峰填谷技术和风光互补技术等节能减排技术,从中选择一项介绍其节能原理。 题二 [1]选择题每题2分 1、( A )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两路供电线,不赢同事检修停电的供电情况。 A、一类市电供电方式 B、二类市电供电方式 C、三类市电供电方式 D、四类市电供电方式 2、常用高压电器中,( D)是一种兼有控制和保护双重作用的电器。它具有灭弧装置,当没有明显的断开点。 A、高压熔断器 B、高压负荷开关 C、高压隔离开关 D、高压断路器 3、油浸式变压器的油起(C)作用。 A、绝缘和灭弧 B、绝缘和防锈 C、绝缘和散热 D、润滑和散热 4、低压系统中的低压电器,远距离频繁的自动控制电机的启停、运转和反向的是(C) A、刀开关 B、熔断器 C、接触器 D、继电器 5、低压电器中,实现两路低压交流电自动转换的设备是(B)。 A、联络柜 B、ATS柜 C、补偿柜 D、馈电柜 [2]判断题每题1分 1、电流互感线圈是根据升压变压器的原理制成的,它通过线圈的匝数比来进行交流小电流到大电流的转换。(×) 2、高压操作是,应两人操作制度,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不准单人进行高压操作。(√) 3、电力变压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任何情况都严禁过载运行。(×) 4、低压交流供电系统的自动短路器跳闸或断路器烧断时,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允许试送电一次。(√) 5、备用发电机组工作时,其中的柴油机讲燃料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该能量转化是通过柴油机的曲轴连杆机构实现的。(√) [3]简答题:每题5分 柴油发电机组运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至少写出5条注意事项:可从机组的启动、加载、运行中等方面来介绍)

移动基站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作者:侯少丽郭伟王坤来源:黑龙江邮电发布时间:2005-11-9 14:17:31 摘要:介绍了黑龙江省移动基站集中监控系统网络结构、系统功能、监控对象及供电方式,并探讨了黑龙江省移动基站动 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传输方案。 关键词:网络结构,2M抽时隙,干接点 1 网络结构概述 黑龙江省移动基站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工程已经完成,共1273个基站、16个交换机房。该监控系统采用倒树型网络拓扑结构,为二级管理结构,分为两个层次,在各地市建立一本地网监控中心LSC(Local Super-vision Center),各基站和交换机房建立FSU(Field Supervision Unit)单元,各BSC实现基站监控数据收敛,组成涵盖整个地区的二级监控网络(见图1),设立1个远程访问LSC监控中心。 具体设置如下: (1)区域监控中心LSC7个,分设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特丹江、佳木斯、大庆、伊春、大兴安岭、各区域监控中心LSC 分别管理其辖区内的交换局和基站; (2)现场监控单元FSU,分别连接在7个LSC下面; (3)在省电源维护中心建立一个监控中心,该中心通过PSTN可远程访问7个LSC。 2 监控系统组成 2.1 各部分组成及功能(以哈尔滨地区为例) 2.1.1 LSC区域监控中心 (1)组成 软件方面,LSC监控中心以OS9000操作系统为平台,采用SWARE5.0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软件包。界面为全中文化的、多媒体的人机界面。 硬件方面,采用模块化及扩容能力极好的工业控制监控主机,可配置1-4片SIO卡及以太网卡、MODEM卡扩展其监控通讯能力,通过并接方式单机可直接监控128个GSM基站,并可实现级连。应用组态化软件设定,扩容不需修改软件。构成系统的计算机只需激活通讯口即可增强外部通信能力。传输部分采用DCECOM-16P时隙复用设备。 (2)功能 收集、显示并记录管辖区内各FSU监视点的状态及运作数据资料。可接受辖区内各FSU的设备采集单元送上来的数据和告警信息并对它们执行各种命令,亦可将一些告警信息和数据优先主动上报到CSC,同时接受并执行CSC对LSC所下达的各种命令(包括时钟校准命令);可查询设定电压、电流、功率、电能、温度及环境变量之值等。能编辑设备管理报表,可制定时、日、月、年各种报表,并能即时显示、打印现场所有资料。 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各种人机接口方式真实表现监视对象的当前状态和告警信息,并且根据要求,保存历史数

通信机房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概要设计

通信机房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概要设计 1.项目背景 电信部门的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所放置的机房,对环境、动力的要求较高,因此机房内都会设置空调器、UPS等设备,以保证机房的需求。大多数机房是无人值守的,需要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来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本项目模拟实际的需求(但进行了简化),把通信机房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为两级:监控中心和前置监控机,如图1所示。 RS-232 图1 本模拟项目的监控中心由4台PC机组成一个局域网,其中一台用作数据库服务器,一台作通信机,另二台为监控操作客户机;模拟前置机也是一台PC机。 前置机模拟采集空调器、UPS等设备参数的动作,这些参

数可通过RS-232串行口传送给监控中心的通信客户机,通信客户机把接收到的参数存入相关数据库表中,监控人员可在二台客户机上完成实时监控和基本信息录入、历史参数查询等管理功能。 注: ·空调器参数有:温度(-20~40)、湿度(20%~80%)、开/关、加温/降温、加湿/除湿; ·UPS参数有:电压、电流、开/关。 2.功能要求 ·前置机每1秒钟产生空调器、UPS等设备的参数,以模拟对这两个设备参数的采集;并能响应通信客户机发来的读取参数的命令。 ·通信客户机每2秒钟给前置机发一次读参数命令,前置机响应命令并发送设备参数,通信客户机接收参数后把其保存在对应的参数表中。 ·用户可以通过客户机上的操作界面实时监控空调器、UPS 的运行参数,并能根据当前温度值、湿度值判断是否需要报警,报警时温度值、湿度值用红色显示,并闪烁。 ·应能根据当前温度值、湿度值是否超过设定值来判断是加温还是降温,是加湿还是除湿,并自动发相应命令给前置机,前置机接到命令后产生相应动作。 ·用户可以通过客户机上的操作界面设置空调器温度、湿

某铁塔公司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施工及验收规范 (试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目录 (1) 前言 (3) 1.总则 (4) 2.系统安装原则及规范 (4) 2.1 设备安装原则 (4) 2.2 布线原则 (5) 2.3 防雷接地设计原则 (5) 2.4 设备及传感器安装规范 (7) 2.4.1主监控单元 (7) 2.4.2温/湿度传感器 (7) 2.4.3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 (8) 2.4.4烟雾探测器 (9) 2.4.5水浸传感器 (9) 2.4.6门磁传感器 (10) 2.4.7蓄电池总电压采样 (10) 2.4.8摄像头与灯控 (10) 2.4.9非智能空调监控 (11) 2.5 标签规范 (11) 2.5.1设备标识要求 (11) 2.5.2标签规范应用原则 (12) 3.动环设备监控采集要求 (12) 3.1 开关电源 (12) 3.2 空调设备 (12) 3.3 电源柜 (13) 3.4 交流配电箱(屏) (13) 3.5 蓄电池组 (13) 3.6 环境 (13) 4.系统测试及交维 (13) 4.1 测试及交维流程 (13) 4.2 测试方法 (14) 4.2.1测试启动 (14) 4.2.2设备告警测试 (15) 4.2.3测试结束 (26) 5.工程验收 (30) 5.1 安装验收 (30)

5.2 功能性验收 (30) 附表1 动环设备安装工艺质量验收表(室内站) (32) 附表2 基站设备安装工艺质量验收表(室外站) (33) 附表3 基站FSU监控数据测试验收表 (34) 附表4 开关电源监控数据验收表 (35) 附表5 通知书:工程质量问题整改通知书 (36) 附表6 通知书:工程质量整改回复单 (37)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项目建议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项目 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1章项目建设方案 (1) 1.1工程建设内容 (1) 1.1.1统一监控平台建设 (1) 1.1.2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1) 1.2拟建项目的建设方案 (1) 1.2.1建设原则 (1) 1.2.2系统监控结构 (1) 1.2.3监控平台建设 (2) 1.2.4动环监控平台整合建设 (3) 1.2.5机房接入方案 (3) 1.2.6传输资源 (6) 1.2.7建设规模 (6) 1.2.8机房监控设备 (6) 第2章资源取得方式和项目进度安排 (9) 2.1资源取得方式 (14) 2.2项目进度安排 (14) 第3章投资估算及汇总 (16) 3.1本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 (16) 3.2本期工程投资估算范围 (16) 3.3投资估算 (16) 3.4建设方案 (16) 3.5投资回报和风险分析 (17)

第1章项目建设方案 1.1工程建设内容 本期工程内容:所有城域网动力监控和环境监控系统;在各个地市和省中心统一监控系统平台,将目前各自独立的监控中心平台进行整合,实现单监控平台的综合监控系统,简化监控中心设备和软件操作难度,腾出更大的办公空间,提高维护人员的监控平台维护效率。 1.1.1统一监控平台建设 建设XXXX动力环境统一监控平台,远期考虑基站纳入统一监控平台,从而实现全省各种机房及基站的统一监控。 1.1.2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未纳入监控的城域网和接入网机房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主要包括: 动力设备:开关电源、蓄电池组总电压、不间断交流电源UPS; 机房环境:温湿度、烟雾、水禁、图像。 1.2拟建项目的建设方案 1.2.1建设原则 综合集中监控系统建设应具有标准化、通用性、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充性、开放性和便于维护。 1.2.2系统监控结构 目前,各地市业务发展已初具规模,本期建设考虑进行三级组网的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实施方案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方案

————————————————————————————————作者:————————————————————————————————日期:

*****公司 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 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 设计日期:

目录

一、概述 1.1 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2)工程地点:** (3)集中监控内容:UPS监测子系统、配电监测子系统、精密空调监控子系统、温湿度监测子系统、漏水检测子系统、门禁管理子系统、智能消防监测子系统、发电机组及发电机房环境监测子系统、电池房环境监测子系统、考勤子系统、图像监控子系统。 1.4 系统实施简介 以上提到动力环境监控的各个子系统均通过ICP7000系列工业采控模块采集数据,以RS485方式传输至现场智能控制器,进入现场工控机的多设备驱动板。多设备驱动板中有专用的通讯芯片,通过内部管理模块的控制,现场的数据按预先的安排,有条不紊地进入软件系统,由于响应的时间迅速,所以监控计算机能对现场设备达到实时监控,在现场设备异常报警时,系统立刻弹出相应的报警窗口,同时发出多媒体声音报警,并且自动拨打设定的电话号码,采用语音方式通知有关人员。监控主机通过网卡与用户内部局域网相连,系统的实时数据源源不断发送到客户端或WEB网页端,机房管理人员即可实行远程监控,实时了解机房内部的动态变化趋势。由此减少了机房管理人员的大量工作,工作效率的提高,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反映灵敏程度,确保机房的长期稳定运行。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动力环境监控部份与图像监控部份分成两套系统

独立运行。进口的高精度摄像机信号通过专业数字录像机的采集,连续不断地保存在高速稳定硬盘上,使机房内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在案,可随时进行查阅. 可利用局域网实现图像网上传输,管理人员直接在自己办公室监控系统内各只摄像机的清晰图像。远程接收的图像流畅清晰,绝无马赛克现象,平均帧率在25帧/秒,确保监控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