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小讲课评分表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实施意见

国家开放大学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实施意见

国家开放大学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实施意见(注:仅供申请国家开放大学学位使用,申请首都医科大学学位按原要求实施)护理学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是专业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

为落实护理学本科毕业实践环节,实现培养目标,国家开放大学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毕业实践环节的目标护理学专业本科学位毕业实践环节应达到以下目标:1. 运用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2. 初步的急危重症护理和专科护理能力3. 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初步的临床护理教学和护理管理能力5. 获取、利用和分析信息的能力6. 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7. 学术论文撰写的初步能力8.调查研究和撰写报告的能力二、毕业实践环节的内容护理学本科毕业实践环节包括临床实习和毕业论文。

临床实习包括通科和专科实习。

共5学分,毕业论文3学分,共计8学分。

凡修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课程总学分80%以上的学生,均可参加毕业实践。

毕业实践环节建议从第四学期进行布置。

(一)临床实习1.通科实习为4周,可以采取脱产或非脱产的形式进行。

实习医院由各分部认可的“二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安排,如有特殊情况,可以回工作单位或自己联系单位实习。

学生必须完成护理临床实习,不得免修。

实习内容:通科实习以综合内科或外科及其监护室或急诊室实习为主,即:学生选择在内科或外科病房实习,期间必须安排为期2周的内/外科监护室或医院急诊科(室)的实习以及为期1周的病房护理;实习结束时要求有出科考核成绩。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和所学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完成2份完整的护理病历(通科实习出科考核病历、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病历)。

要求按照护理程序和整体护理的要求书写,真实记录患者的病情演变过程和护理过程。

通科实习出科考核病历格式见附件1,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病历格式不限。

中央电大护理本科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实施方案

中央电大护理本科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实施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基本要求(2018年6月)护理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是专业教育的最后一个教案阶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重要教案环节。

护理学本科毕业实践环节包括护理临床实习和护理科研实践(毕业论文)两部分,18周,8学分。

为落实护理本科毕业实践环节,实现培养目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首都医科大学经研究,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毕业实践环节的目标护理专业本科学位毕业实践环节应达到以下目标:(1)运用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2)初步的急危重症护理和专科护理能力(3)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初步的临床护理教案和护理管理能力(5)获取、利用和分析信息的能力(6)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7)科研论文撰写的初步能力二、毕业实践环节的内容护理学本科毕业实践环节包括护理临床实习和护理科研实践(毕业论文)两部分。

护理临床实习分为通科实习、专科定向实习。

通科实习、专科定向实习、护理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各占毕业实践环节的3学分、2学分、3学分,共计8学分。

(一)护理临床实习护理临床实习分为通科实习、专科定向实习两部分。

凡修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学分80%以上的学生,均可参加护理临床实习。

护理临床实习可以采取脱产或非脱产的形式进行。

护理临床实习由各地方电大认可的“二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安排,如有特殊情况,可以回工作单位或自己联系单位实习,但必须为“二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并需得到地方电大的认可。

学生必须完成护理临床实习,不得免修。

1.通科实习实习内容:包括内科(或)外科、急危重症病人的综合护理、病房护理管理。

其中内科或外科2周,医院急诊科(室)1周、病房护理管理1周。

通科实习4周,可脱产或累计进行。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和所学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完成2份完整的护理病历,(通科实习出科考核病历、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病历)。

临床护理教学能力考核评定表

临床护理教学能力考核评定表

临床护理教学能力考核评定表临床护理教学能力考核评定表是用于评估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工具。

以下是一个相关参考内容示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改:1. 教学计划设计能力:a. 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b. 教学内容能够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具有连贯性和层次性。

c. 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2. 教学组织与时间管理能力:a. 能够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有序进行。

b. 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c. 能够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3. 教学内容传达能力:a. 采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够准确传达教学内容。

b. 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 能够结合临床实例和案例,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能力:a. 能够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b. 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理解和纠正错误。

c. 能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 创新能力与教学资源利用能力:a. 能够积极研究教学新方法、新技术,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b. 能够合理利用、开发和创造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c. 能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材,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

6. 临床实践指导能力:a. 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科学、有效的临床实践指导。

b. 能够指导学生正确进行临床观察、操作和判断,培养他们的临床能力。

c. 能够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临床实践,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

7. 学术研究与专业知识更新能力:a. 能够进行学术研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b. 能够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及时更新、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

c. 能够积极参与临床护理学术交流,提高专业交流能力。

8. 师德师风及学生关怀能力:a.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严格遵守学校和行业的教育规范。

b. 能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

4.3XX医院临床小讲课评价表

4.3XX医院临床小讲课评价表
5
16
手势、激光笔运用得当
5
教学态度
10分
17
热爱教学,态度认真,作风严谨
3
18
严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3
19
授课情绪饱满
3
20
注重仪容仪表,穿着得体
1
总体评价
很好较好好较差差
100
评语
主要优点:
改进建议:
对科室建议
评分人: 日期:
5
8
理论联系实际,相关实例应用恰当
5
教学方法
20分
9
教学思路清晰,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5
10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思维
5
11
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5
12
适当应用双语教学
5
授课技巧
20分
13
语言表达清楚、准确,语音、语速适宜
5
14
授课生动,有吸引力
5
15
PPT效果好,实例、动画、教具、视频等穿插适宜
XX医院临床小讲课评价表
授课老师:科室:学时:
授课时间:—地点:
授课题目:
评价指标
具体内容
总分
得分
教学准备
20分
1
教案准备充分,撰写规范
10
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简洁、清晰、生动
10
教学内容
30分
3
教学内容分配合理5Fra bibliotek4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清楚、准确
5
5
深度、广度适宜
5
6
重点突出,难点讲解透彻
5
7
适当介绍最新相关学术进展

(完备版)护士工作表现评分表

(完备版)护士工作表现评分表

(完备版)护士工作表现评分表背景本评分表用于评估护士在工作中的表现,旨在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估体系,以便对护士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反馈。

评分细则1. 专业知识与技能(满分10分)- 护士是否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护士是否能够正确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工作2. 沟通与协作能力(满分10分)- 护士是否能够与患者和其他医护人员有效沟通- 护士是否能够与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3. 责任心与工作态度(满分10分)- 护士是否对工作负责,积极主动- 护士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4. 问题解决能力(满分10分)- 护士是否能够迅速、准确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护士是否能够灵活应对工作中的突发情况5. 护理质量与安全(满分10分)- 护士是否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士是否能够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卫生评分标准根据护士在各项细则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分。

评分分为以下等级:- 9-10分:优秀- 7-8分:良好- 5-6分:一般- 3-4分:需要改进- 1-2分:不合格使用方法1. 由上级主管根据护士的实际表现进行评分2. 每个细则的评分范围为0-10分,评分时请考虑护士在该细则中的表现情况3. 根据评分标准给予相应等级评分4. 完成评分后,应与护士进行评估结果的反馈,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培训支持注意事项- 评分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偏见的影响- 评分结果应保密,仅用于内部评估和改进以上为《护士工作表现评分表》,请各级主管在评估护士工作表现时使用该评分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分和反馈。

感谢您的使用!。

教育小讲课评分表

教育小讲课评分表

教育小讲课评分表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
- 本评分表为教育小讲课评分使用,根据每个评分项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分。

- 各评分项的权重相等,最高得分为5分,最低得分为1分,总分为25分。

- 评分结果将用于评估讲课的质量,为发展和改进提供参考。

计分方式
- 每个评分项根据表现给予相应分数,得分范围为1-5分。

- 各项得分相加即得总分。

结论
- 总分在20-25分:优秀,讲课内容丰富、清晰,与听众互动活跃。

- 总分在15-19分:良好,讲课内容一般,与听众互动一般。

- 总分在10-14分:需改进,讲课内容不完整,与听众互动较少。

- 总分在1-9分:较差,讲课内容不清晰,与听众互动困难。

护理带教老师考核表

护理带教老师考核表
15分
带教中发生轻度缺陷扣5分/次
中度缺陷扣10分/次
重度缺陷扣15分/次
6、服从科室安排。
5分
不服从安排扣5分
7、学生理论考核合格
5分
不合格扣2分
8、学生操作考核合格
5分
不合格扣2分
总分
100分
合计
注:3名学生反馈不满意免去带教资格
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对其他带教人员的考核
带教老师考核表
考核内容
应得分
扣分标准
实得分
备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熟悉科内实习带教计划
20分
不熟悉扣10分
2、每日按实习计划有重点带教
20分
老师无安排扣5分/次
学生不知道扣5分/次
3、学生熟知学习重点,能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15分
学生不熟悉扣2分/次
4、学生反馈满意
15分
不满意扣10分/人次
5、责任心强,实习带教无差错

临床教学质量评分标准

临床教学质量评分标准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
分值
教学管理
1、带教老师资质符合要求
2、每月小讲课一次,每组教学查房1次,有记录
3、有带教质量检查。
4、有总带教统一技能示范,统一讲解。
5、有出科考试考核。
6、转科交接规范,出科鉴定表及时上交。
5
5
5
5
5
5
老师评价
(仪表、行为、示范讲解)
1、衣帽鞋整洁,符合“八子规范”,仪表端庄,不戴饰物。
2、上班佩戴护士表,长发套发网,不留指甲。
3、坚守岗位,不离岗、不聊天。
4、履行职责“放手不放眼”,工作中做到“四轻”。
5、行为规范、基础操作规范。
6、教学目标明确,
7、评估学生准确,能主动与学生沟通,
8、病历书写及时、规范、及时修改。
3
4
2
6
12
2
4
2
学生评价
(仪表、知识、技能目标)
1、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佩戴胸牌及护士表,不留指甲,不着响底鞋,不戴饰物。
2、掌握小讲课内容。
3、了解专科知识。
4、了解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5、熟悉药物作用。
6、知晓消毒剂作用,
7、基础护理操作规范。
8、掌握出科技能。
9、熟悉专科仪器技能。
5
5
3
3335源自5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小讲课评分表
评价指标
评分
得分
A
B
C
D
选题

目标
(20分)
1、选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患者为中心突出要解决的患者安全问题或临床护理问题,针对性强、实用性强
5
4
3
2
2、选题明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5
4
3
2
3、内容科学,有国内外权威循证医学证据,注重理论联系临床,突出中医特色
5
4
3
2
4、关注患者结局,以目标和结局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
4、能较好地把握教学节奏,讲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
5
4
3
2
现场
表现
(10分)
1、着装得体,仪态大方,精神饱满
5
4
3
2
2、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清晰、生动,富有感染力
5
4
3
2
教学
效果
(20分)
1、授课内容为分析或解决临床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5
4
3
2
2、授课能培养听课对象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4
3
2
3、注重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气氛活跃
5
4
3
2
4、体现人文关怀
5
4
3
2
备注
总分
5
4
3
2
讲课
内容
(30分)
1、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全面客观,临床资料运用准确,评估工具选择并运用正确
5
4
3
2
2、护理问题判断正确,有专科性和前瞻性
5
4
3
2
3、有护理计划。护理计划基于评估和问题,基于治疗护理目标和患者结局,与病情进展及医疗治疗计划同步一致
5
4
3
2
4、护理措施及时、安全、剂量明确且具有疗效。护理措施能体现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5
4
3
2
5、通过查房等,评价护理成效,体现持续改进,改善患者结局
5
43Biblioteka 26、护理计划有高职级护士审核把关
5
4
3
2
讲课
技巧
(20分)
1、设计合理,详略得当,注意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5
4
3
2
2、讲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强,使对象易于理解接受
5
4
3
2
3、恰当运用教学媒体和教具,如PPT、板书、动作示范等
5
4
3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