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拼音

(一)多音字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因材施教(jiào)教(jiāo)书育人处(chǔ)事为(w?i)人

白桦(huà)淙淙(cóng)舔水(tiǎn)榛子(zhēn)2.多音字组词

(1)处(chǔ)(设身处地))(2)为(wai)(因为)

(chù)(好处)(w?i)(为难)(3)称(chēng)(称呼) (4)中(zhōng)(中间)

(chan) (称职) (zhong)(中奖) (5)正(zhēng)(正月) (6)泊(bó)(停泊)

(zhang)(正襟危坐)(pō)(湖泊)(7)强(qiáng)(强壮) (8)差(chāi)(差事)

(qiǎng)(勉强)(chà)(差劲)

(jiàng)(倔强)(cī)(参差不齐)(9)落(luò)(落叶) (10)着(zhe)(看着)

(là)(落下)(zhuó)(穿着) (11)率(shuài)(率领) zháo)(着急)

(lǜ)(效率) (zhāo)(着数)(12)闷(mēn)(闷热) (13)薄(bó)(薄雾)

(man)(闷闷不乐)(báo)(薄片)

(bò)(薄荷)(14)号(hào)(口号)

(háo)(风号浪吼)

二.积累词语

(一)近义词

聆听(倾听)喧闹(嘈杂)宽恕(宽容)叮嘱(嘱咐)

微不足道(微乎其微)央求(哀求)悲戚(悲伤)

照例(按例)慈祥(慈爱)笑吟吟(笑嘻嘻)念头(想法)

特别(特殊)顽皮(调皮)尖锐(锐利)猛烈(激烈)

健壮(结实)勇猛(勇敢)期盼(期盼)阻挡(阻止)

享受(享用)安宁(宁静)惊愕(惊讶)诡秘(秘密)

本事(本领)清楚(清晰)兴许(也许)径直(笔直)

变幻(幻化)呈现(显现)格外(特别)

(二)反义词

贫穷(富有)勇敢(胆小)谦虚(骄傲)聪明(愚笨)

糊涂(明白)清楚(模糊)笔直(弯曲)平坦(崎岖)

寒冷(炎热)特殊(普通)否认(承认)虚弱(强壮)

允许(拒绝)隐瞒(坦白)平稳(动荡)洁白(漆黑)

欢乐(痛苦)战争(和平)粗壮(纤细)颤动(镇定)

盛夏(严冬)零落(盛开)繁多(稀少)

(三)理解词语意思

1.身临其境:形容自己仿佛亲身到了那个境地中去。

2.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形容亲身来到某种境地。

3.娓娓动听:说起来很生动,让人爱听。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4.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

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5.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6.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7.面面相觑:形容人们因惊恐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8.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9.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

10.志同道合:兴趣相同,意见一致。

11.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12.投缘:说话投机的意思。指双方说话有共同喜好的话题,而且对很多事情的想法都十

分接近。

13.郑重:严肃认真。

14.巡弋:通常指军舰在水域中巡逻、游弋

15.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16.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

17.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18.横七竖八:有横的,有竖的,形容纵横杂乱

19.居高临下:站在高处,俯视下边。形容处于有利地势

20.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形容死的很惨。

21.惊愕:吃惊而发愣

22.诡秘: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琢磨

23.时隐时现:一会儿隐藏一会儿出现。

24.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25.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26.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四)按要求写词语

1.请写出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一个。

如:亡羊补牢,惊弓之鸟、画龙点睛、黔驴技穷

2.请写出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一个

如:千辛万苦、见多识广、察言观色、左顾右盼

3.请写出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一个

如:转危为安、悲欢离合、古今中外、天南地北

4.请写出几个描写笑得词语

5.表示安静肃静、寂静、镇静、鸦雀无声

6.表示着急焦急、急切、心急如焚、急急忙忙

7.表示“哭”流泪、啜泣、哭泣、痛哭流涕、声泪俱下、号啕大哭

8.表示“惊慌”心惊肉跳、战战兢兢、胆战心惊、惊慌失措

9.照样子写词和颜悦色:花言巧语、千军万马、高成低就

10.表示有名举世闻名、大名鼎鼎、扬名天下赫赫有名

11.照样子写词语有害无益有教无类有头无尾有始无终

欢天喜地冰天雪地惊天动地开天辟地

12.写出形容“名声很大”的词语世界闻名、赫赫有名、远近闻名、举世公认

13.写出形容数量多的词语漫山遍野、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人山人海

14.照样子写词语:郁郁葱葱风风火火、安安静静、战战兢兢、吞吞吐吐

又香又脆又白又胖、又大又肥、又黑又瘦

(五)成语填空

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各抒(己见)迎(刃)而解

循序(渐)进博览(群)书(斩)钉截铁(粉)身(碎)骨

(冰)天(雪)地(乘)风(破)浪(翻)箱(倒)柜

(顶)风(冒)雪(玲珑)多姿(鲜艳)多彩

(漫)山(遍)野目不(暇)接

(六)照样子写词语

1.例:(奄奄)一息

(依依)不舍(勃勃)生机(蠢蠢)欲动(洋洋)得意

三.积累句子

1.照样子写句子

例1.教室里静静的,只有效力那清脆的声音在回响。

(1)大厅里暗暗的,只有门缝下透进一丝微弱的光。

(2)房间里静静的,只有同学们奋笔疾书的声音。

2.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1.一个个木排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1)洁白的雪花在林间飞舞,像一片片白色的鹅毛落下来。

(2)山岭上是数不清的树木,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四.破折号的使用

1.表示解释说明

例:这是,我想起了父亲的嘱咐——你看见什么,就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

2.声音延长

例:唯有那几个笑的最厉害的不知好歹,答道:“好——笑——”

3.表示转折或递进

例:“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爷爷站在爸爸的后面说。

五、名言积累

1.关于惜时的名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 关于守信的名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雨果

六.歇后语积累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3.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4.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5.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6.猫哭耗子--------假慈悲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8.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9.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1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1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七.谚语积累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3.人心齐,泰山移。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6.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8.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9.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1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八.写通知的格式

1.第一行居中写“通知”二字。

2. 第二行顶格写被通知方的名称,加冒号(如果正文已明确了通知的对象,被通知方的名称也可略去)。

3. 下行空两格起写正文,注意提炼所需信息,不要遗漏。注意用词,用上“请”等礼貌用语。

4.最后在正文右下方写上署名和日期。

例:

通知

各中队体育委员及全体大队委:

3月14日(星期四)下午4点,在学校二楼会议室召开关于“跨世纪的雏鹰行动”系

列活动中“跑向黄土地”象征性长跑比赛的预备会,请大家务必准时参加。

少先队大队委员会

3月13日

九.古文字词积累

1.菊花盛开:旺盛。

2.清香四溢:发散出

3.其瓣如丝:它的,这里指菊花

4.其色或黄:有的

5.性耐寒:本性

6.严霜既降:已经

7.惟菊独盛:只有8.惟菊独盛:独自

9.亦曰荷花:叫做10种于暮春:晚

11. 大者如盘:磨盘12.小者如钱:铜钱

13.茎横泥中:横着生长14.小者如钱:…..的

15.其实曰莲子:果实16.皆可食也:都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圆与角》练习题

圆与角的复习 1.图中圆上有6个点,任意两点画一条线段,最多能画出条线段。 2.如图所示,小圆半径为4厘米,环宽1厘米,大圆的半径厘米,直径。 3.大圆的半径和小圆的直径相等,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倍。 4.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 5.过两点最多可以画条直线,过三点最多可以画条直线。6.把二副三角尺如图拼放一起;图中的∠α的度数为。 7.下面三角尺拼成的角是多少度? 8.如图的三角尺上,∠是直角.一块三角尺上有个角是锐角。 9.如图,两块三角尺拼成的角是。 10.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C.无数条 11.用一副三角尺拼不出()的角。 A.75度 B.135度 C.80度 12.下面各角中,()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尺拼画出来。 A.10 B.75 C.20 D.25 13.用一幅三角尺拼摆,不能画出的角是()。 A.15° B.75° C.85° D.105° 14.两把三角尺,如图相拼,其中∠1=() A.60° B.45° C.105° D.90° 15.如图是一副三角尺.把一块三角尺的直角与另一块三角尺的一个锐角拼在一起,拼成的角最大是多少度?() A.180° B.150° C.135° 16.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一个()的角。 A.100° B.160° C.110° D.105° 17.用一副三角尺不能拼出()的角。 A.20° B.135° C.150° D.15° 18.一块三角尺上有三个角,最大的那个角是什么角?()

C.锐角 19.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150°的角。() 20.写出一副三角尺所拼出的角的度数。 21.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15°,105°,120°,135°的角。 22.用一副三角尺画一个75°的角。 23.用三角尺画出120°和15°的角。 24.过一点P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过M、N两点呢? 25.如图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26.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27.经过下面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 28.如图平面上有四个点,过其中每两个点画一条直线,可以画几条直线?在画出的图形中共有几条线段?几条射线?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一、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差 ②被减数=差+减数 ③减数=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积 ②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商 ②被除数=商×除数 ③除数=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2)我们就来试读这些数:2300――23002――2300230――230023000 (3)一亿五千万写作: 二十六亿零三百万写作: 一百零五亿四千零二十万写作: 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八万写作: 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 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二、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4),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舍”);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5),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即“五入”)。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后面还学习了“去尾法” 以及“进一法”,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三、平方千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清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转换进率。 1 km2=1000000 m 2 1 m2=100 dm2 1 dm2=100 cm2 四、吨的认识 吨一般形容较重物体,清楚克、千克、吨单位之间的换算。 注意:做填空题经常遇到不同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 1 kg=1000 g 1 吨(t)= 1000 千克(kg)= 1000000 g 五、从毫升到升 1 L(升)=1000 mL(毫升) 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2020年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2020年上海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模拟测试卷 班级 : 姓名: 得分: 一、直接写出下列各题得数:9% 125×8= 7×(38+62)= 200÷25= 263×1÷263= 76+0×16= 25×4÷25×4= 9392+= =-+17374 =+-5 28383 二、递等式计算:24%(能简算的要简算) 578+(791+422)+309 53×46+54×53 125×32×25 (543+543+543+543)×25 (4+888÷37)×24 450÷[(150-120)÷2] 三、列式计算:12% 1、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2.、96与80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3.一个数比96与308的积多36,求这个数。 四.填空 20% (1)二千零六十万八千写作:( ),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万位是 ( )。 (2)5L60ml=( )ml 4k ㎡+15㎡=( )㎡ 13千克=( )克 7升-3000毫升=( )升 (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 )有关,与两条边的( )无关。 (4)135°的角比平角小( )度,比直角大( )度,它是一个( )角。 (5)圆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圆的( ),圆心决定圆的( ),半径决 定圆的( )。 (6)把下面的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是( ) 480÷16=30 12+20=32 30×32=960 (7)一个数由7个十亿,6个千万,5个万和3个百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8)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入适当的单位。 一个水杯可以装水约250()浦东新区的面积约是1210()一包薯片重250() (9)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率() 五、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8% (1)角的两条边是() A.射线B.线段C.直线 (2)下列数量关系式错误的是( ) A..单价×总价=数量B.路程=速度×时间 C.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D.单价×数量=总价 (3)从6时到9时,钟面上的时针转了() A.30° B.60°C.90° D.120° (4)过一个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个点可以画()条直线。 A.无数B.4 C.10 D.1 六、作图:6% (1)画∠AOB= 60° (2)、计算: 如图所示,∠BOC=110°,∠AOB=∠DOC,∠AOB是几度? B C A D O 七.应用题20% (1)食品店原来有400千克瓜子,卖出310千克,又运进来3袋,每袋80千克,这个商店现有瓜子多少千克? (2)一架飞机4小时飞行2800千米,一列火车7小时行490千米,飞机的速度是火车速度的多少倍? (3)一条公路全长2400米,修了5天,剩下的分5天修完,每天修160米,前几天每天修多少米? (4)饲养场有鸡1200只,比鸭的只数的3倍少300只,饲养场有鸭多少只?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巧算 (一)加减法的巧算 1、找朋友:两个数的和恰好凑成末尾带零的比较整的数,这两个数就是好朋友。 如:47 + 61 + 53 + 39 =(47 + 53)+(61 + 39) = 100 + 100 = 200 2、加减混合运算中,交换数字的顺序时注意符号要跟着一起搬家~~“带符号搬家”。 (1)、67+52+23-32 (2)、98-76+96-88 =(67 + 23)+(52 -32) =(98-88)+(96-76) = 90 + 20 = 10+ 20 = 110 = 30 3、一个数连续减去多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多个数的和。 (1)、89-43-37 (2)、128-65-35 =89—(43+37) =128—(65+35) =89—80 =128—100 =9 =28 4、在计算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有时为了使计算简便可以去括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加号就要变成减号,减号就要变成加号。概括为:“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如:(1).248+(152-127)(2). 324-(124-97) =248+152-127 =324-124+97 =400-127 =200+97 =273 =297 5、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式题时,有时可以采用添括号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加号就要变成减号,减号就要变成加号。概括为:“括号前面是加号,添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要变号。”(1)286+879-679 (2)812-593+193 =286+(879-679) =812-(593-193) =286+200 =812-400 =868 =412 6、首尾凑整法。 (1)、1+2+3+4+5+6+7+8+9 (2)、2+4+6+8+10+12 =(1+9)+(2+8)+(3+7)+(4+6)+5 =(2+12)+(4+10)+(6+8) =10+10+10+10+5 =14+14+14 =45 =42 7、补数凑整法 (1)、9+99+999 (2)、11+102+1003 =(10-1)+(100-1)+(1000-1) =(10+1)+(100+2)+(1000+3) =10+100+1000-1-1-1 =10+100+1000+1+2+3 =1107 =1116 (3)、2000—199—198—197 =2000—200+1—200+2—200+3 =2000—200—200—200+1+2+3 =1406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一、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 +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 =差 ②被减数 =差+减数 ③减数 =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 =积 ②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 =商 ②被除数 =商×除数 ③除数 =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 (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第二章数与量 一、大数的认识 一)整数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数位?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 (十进制计数法 )。 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弄清不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如:百万和万之间的进率是(100),十亿和千万之间的进率是(100)。 题目举例:( 100)个千万是十亿。一亿是100 个(一百万)。 二)、数的读法和写法 :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课本上只有“万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 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 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每级最多读两个 0。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课本上只有“万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 位上写 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 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4、读写法练习 (1)读数: 230 在万级上与在个级上有什么不同?(万级上表示多少个万,个级 上表示多少个一)

2017-2018年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第一部分计算部分 1.直接写得数. 24×5=6400÷40=36×500=50﹣20÷5= 69×9÷23=7900÷25÷4=﹣3=39725×﹣500=750 2.□求中的数.(写出计算过程) (1)□+□699=1699 (2)1710÷□=18. 3.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300﹣200÷25×423×125×818×299 (32+360÷45)×20101×99﹣99238+57+162﹣123 4.列式计算. (1)203乘以1102与895的差,积是多少? (2)用286与24的和去除3100,商是多少? 二、第二部分应用部分 5.一个热水瓶有4升水,每个杯子能装360毫升水,这个热水瓶里的水能装满这样的几杯?6.24个工人8小时共织袜子19200双,平均每个工人每小时织袜子多少双? 7.某幼儿园小班有56人,比大班少8人,中班人数比大班少16人,中班有多少人?8.小明看一本书,每天看18页,28天可以看完.如果每天看24页,要看多少天看完?9.从卧龙滩到莲花峰顶要走4525米,小胖3小时爬2715米,如果小胖的速度不变,他爬到莲花峰顶还要多少小时? 10.煤场里原有2560吨煤,每天用20辆车往外运一次,每辆车载煤8吨.一个星期以后,煤场还剩多少吨煤? 三、填空题13分,每空1分 11.一个数由5个亿,2个百万,9个万和87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用“去尾法”凑整到万位为. 12.一堆黄沙已经运走了,还剩下没有运走. 13.20050克= 4米8厘米= 千克克厘米 3500mL+500mL=L. 14.小红把7×□(+5)错算成了7□×+5,她算出的得数与正确答案相 差.15.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直径是. 16.一桶油漆连桶共重25千克,用去一半油漆后,连桶还重13千克,桶重 克. 千17.如图,∠AOB=30°,∠BOC=,∠EOC=.

2018上海市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一、多音字 漂禁吐盛数散撒落倒扎横 二、词语解释 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地跳跃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吉祥如意:幸运、符合心意 诗情画意:诗画般的美好意境。形容风光或景物很美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大意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一切 望而却步:看到了就停步不前。形容在艰难险阻面前向后退缩,不敢勇往直前杂草丛生:指各种野草聚集在一起 三、近义词 盼望——渴望欣喜——高兴照耀——照射 嗔怪——责怪包含——包括匆忙——急忙 长进——进步愉悦——愉快飘散——飞散

集合——聚拢品尝——品味翱翔——飞翔 消逝——消失顾忌——顾虑绝妙——奇妙 允许——许可 四、反义词 沉睡——苏醒明丽——暗淡温馨——冷静 迫不及待——慢条斯理集合——分散喜欢——讨厌 凉丝丝——热腾腾水灵——干枯纯洁——污浊 生气——高兴允许——禁止 五、词语积累 象声词:叮叮咚咚滴滴答答哗啦哗啦淅沥淅沥啪啦啪啦一、多音字 差闷背难没担兴强 二、词语解释 火辣辣:形容激动得情绪,文中形容因羞愧而脸上发烧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沉默不语:不说话 诚挚:诚恳真挚 芬芳扑鼻:香气冲鼻而来,形容香气很浓 滂沱大雨:形容雨下得很大 大雨如注:形容雨下得很大 三、近义词 聪明——聪慧认真——仔细特意——特地赞美——称赞诧异——惊异尴尬——难堪苦恼——烦恼绝交——断交裁决——判决诚挚——真挚宽裕——宽绰援助——帮助照料——照顾保卫——保护纤弱——弱小 四、反义词 整洁——脏乱纯真——虚伪保守——公开赞美——批评错误——正确苦恼——快活静悄悄——闹哄哄热烈——冷淡甜蜜——苦涩宽裕——拮据善良——凶恶弱小——强大勇敢——懦弱纤弱——强壮 五、词语积累 多音字 都切间喝将调丧强称相教重监 六、词语解释 起死回生:救活垂危的人。形容医术高明 死而复生:指快要死的人又奇迹般地活过来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教案.doc

角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知道角是由一点和从这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并能说出什么是角的 顶点、角的边。 2. 知道直线相交可得到角。 [能力目标]: 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掌握角的定义。 [情感目标]: 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直线相交所得到的角。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多媒体出现巨大的激光器发送的2束激光线。 2. 结合已有的经验,说说什么是角?(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边 A B

3. 今天让我们进一步的认识角。 【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生动的引导出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 认识角: 1. 读一读:一点(O )和从这一点(O )出发的两条射线(OA 和OB )所组成的图形 叫做角。 2. 边说边动手画一画,加深印象。 3. 认识各部分名称。 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射线OA 、OB 称为角的边 4. 在你所画的角上标示出各部分名称。 5. 学习角的读法与记法: (1)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这个符号读“角”。 (2) 看书P68题1中的两个角,学一学“记作”、“读作”。 6. 在你所画的角下写下“记作”和“读作”。 7. 小结。 【说明:通情景的创设,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识了角,自己尝试画角。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精彩而不在枯燥无味。】 三、直线相交得到的角。 1. 黑板上演示书P68题2。 2. 数一数两条直线相交得到几个角? 3. 请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4. 小结:基本要标示出4个角,能标出更多角更好。 四、巩固练习: 1. 填空: a) 两条直线相交,可得到( )个角。 b) 如图三条直线相交,这里一共有( )个角。 O 边 顶点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附练习+成语积累) 1 老师领进门 一、词语理解。 身临其境:临:来到。亲自到了那个境地。文中指“我”仿佛进入故事的情境中。 引人入胜:胜:优美境界。引人进入美好境界。多指风景或作品吸引人。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动听。文中指田老师讲故事时很生动、非常吸引人。 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文中指“我”对老师行礼时严肃有礼貌。 戛然而止:止:终止。形容突然终止。 二、照样写词 恭恭敬敬(AABB):整整齐齐、结结实实、马马虎虎、舒舒服服 娓娓动听(AABC):奄奄一息、津津有味、窃窃私语、栩栩如生 三、积累谚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2 孔子和学生 一、词语理解。 有教无类:种类。指“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从事教育,不应有固定教育方式。孔子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包罗:包括 因材施教:因:凭借,根据。施:施行。针对人的性格、能力、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文中指孔子针对学生性格、能力、志趣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 二、词语积累 和颜悦色:

远近驰名(有名气): 闻名世界、驰名中外、名闻遐迩、中外闻名、享誉全球 反义词:贫穷——富裕愚笨——聪明 近义词:谨慎——严谨、小心谦虚——虚心 尊敬——敬重包罗——包括 多音字:教(教育jiao教书 jiao 处chu处境用处chu 处chu理为难 wei) 三、句子积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父亲的叮嘱 一、词语理解 审视:仔细看。文中指老师仔细地看讲台上的杨桃。 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恐惧或无可奈何而相互望着,都不说话。 二、描写笑的词语 苦笑、傻笑、讥笑、嘲笑…… 笑吟吟、笑嘻嘻、笑眯眯…… 眉开眼笑、笑逐颜开、喜笑颜看…… 三、破折号 1、解释说明 2、声音延长 3、表示转折 4、表示递进 三、近义词 叮嘱——嘱咐寂寞——孤独审视——凝视

2019上海市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一、多音字 漂禁吐盛数散撒落倒扎横 二、词语解释 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地跳跃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吉祥如意:幸运、符合心意 诗情画意:诗画般的美好意境。形容风光景物很美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大意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骄傲自满而忘记一切 望而却步:看到了就停步不前。形容在艰难险阻面前向后退缩,不敢勇往直前杂草丛生:指各种野草聚集在一起 三、近义词 盼望——渴望欣喜——高兴照耀——照射 嗔怪——责怪包含——包括匆忙——急忙 长进——进步愉悦——愉快飘散——飞散 集合——聚拢品尝——品味翱翔——飞翔 消逝——消失顾忌——顾虑绝妙——奇妙 允许——许可 四、反义词 沉睡——苏醒明丽——暗淡温馨——冷静 迫不及待——慢条斯理集合——分散喜欢——讨厌 凉丝丝——热腾腾水灵——干枯纯洁——污浊 生气——高兴允许——禁止 五、词语积累 象声词:叮叮咚咚滴滴答答哗啦哗啦淅沥淅沥啪啦啪啦

一、多音字 差闷背难没担兴强 二、词语解释 火辣辣:形容激动得情绪,文中形容因羞愧而脸上发烧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沉默不语:不说话 诚挚:诚恳真挚 芬芳扑鼻:香气冲鼻而来,形容香气很浓 滂沱大雨:形容雨下得很大 大雨如注:形容雨下得很大 三、近义词 聪明——聪慧认真——仔细特意——特地赞美——称赞诧异——惊异尴尬——难堪苦恼——烦恼绝交——断交裁决——判决诚挚——真挚宽裕——宽绰援助——帮助照料——照顾保卫——保护纤弱——弱小 四、反义词 整洁——脏乱纯真——虚伪保守——公开赞美——批评错误——正确苦恼——快活静悄悄——闹哄哄热烈——冷淡甜蜜——苦涩宽裕——拮据善良——凶恶弱小——强大勇敢——懦弱纤弱——强壮 五、词语积累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的量教案沪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的量教案沪教版 教学目标: 1.建立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符号表示法及读法; 2.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使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 学的乐趣与严谨,激发热爱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学具: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认识角 1.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射线,请同学们确定一个点,以这个点为端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学生操作后,选学生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有什么发现?这些图形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这些图形是角。 2.认识角 教师: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就是角的边。(多媒体展示) 教师:我们可以用“∠”来表示角。(板书:∠) 教师:如果给这个角编上序号1,就可以用“∠1”来表示这个角,读作“角一”。大家一起叫叫这个角的名字。 学生读“角一”。 教师:大家认识了“角一”,你又能叫出这个角的名字吗? 学生:它叫“角二”。 教师:“角一”和“角二”谁大? 教师:这些角哪些角大,哪些角小呢?我们除了可以观察和重叠比较外,还可以通过角的度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学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 师:那么怎样量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量角的方法。(板书:角的度量) 师: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学工具就是量角器,课件展示量角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角器,仔细看一看,能说一说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些什么吗? 生1:量角器有很多刻度,像个半圆形。 生2:有内外两圈刻度。 师:有两圈刻度是为了我们量角的方便,知道这些刻度把这个半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吗? 生:180份。 师:对,我们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课件出示1°,让学生认识1°,同时显示外圈数字)。 课件出示量角器中心的位置,让学生观察。 师:刚才大家都说有两圈刻度,请同学们接着观察你们的量角器,内圈刻度是哪边开始的? 生:从右边开始的。(显示内圈刻度和数字) 师:现在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标准的量角器,同学们能找到有0°的刻度线吗?有几条? 生:2条。 师:这样的量角器就方便同学们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测量角的度数。(分别闪烁)课件展示外刻度和内刻度进行区别。 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到90度的刻度线在哪里?(抽生上展示台演示) 2.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师:这条标有0°的刻度线叫做0°刻度线。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刻度线,量角时,要把这条刻度线重合在角的一条边上,并且让量角器的这个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这叫做“两重合”。 师边讲边演示,要求学生也像这样做一做。 师:当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后,我们可以看一看角的另一边是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抽生试一试,;量出角的度数。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测试卷

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终练习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________ 一、计算部分:48% 1、直接写出得数:10% 800-480÷2= 425-75-25= 100÷25×4= 600÷25+75= 78+26-78+26= 25×(40-32)= 36×99+36= □÷12=12,□=() 1- 7 8 = 8 15 - 3 15 + 5 15 = 2、根据计算盒画出树状算图,并列式计算:4% 3、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24% 462+216+138+184 48×125×25 (125+12)×8 32×32-32+32×69 15×[7035÷(527-492)] 4、列综合算式计算:10% (1)48与32的和除以它们的差,(2)某数除以20所得的商再加上120,

商是多少?和是720,某数是多少? 二、应用部分:30% 1、工程队修一条长84千米的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千米,实际每天修4千米, 这样可以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2、小胖要读一本书,计划每天读15页,18天可以读完,实际每天读27页, 实际几天可以读完? 3、饲养场有灰兔320只,是黑兔只数的2倍,白兔的只数是灰兔和黑兔只数总 和的3倍,白兔有几只? 4、如下图:小巧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走 了12分钟,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她又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到小胖的家,这样小巧从家到小胖的家一共走了多少分? 1600米 ?米 1200米小巧的家学校少年宫小胖的家 5、小胖说:“拿我去年的年龄乘8,再减去11,就是王爷爷今年的年龄,王爷爷 今年6岁。”问:小胖今年几岁?(先画树状算图,再列式计算。)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角的度量》教案三篇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 案三篇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量”,“画”,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方式: 观察、比较、练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评价方式: 1.通过自评、集体评议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一、二的达成情况。 2.通过基本评价题目和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做题情况,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情况,从而检测目标三的完成情况。 教学准备: 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景引新,以情激趣 1、学生进行画角活动,教师任意的选两个角进行比较,提出问题:角1和角2比,哪个大?大多少?有谁知道? 2、揭示课题:看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们是看不出来大多少,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 建立1度角的表象和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过渡语:我们在以前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是需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需要测量角的大小,同样也要有自己的计量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 2、建立1度角表象 课件演示:将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度角,将1度角用蓝色显示并出来,让学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1度角。 3、出示量角器:学生观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发言时教师抓关键词: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读数、外圈读数、90°刻度线。(课件演示) 三、尝试用量角器读角,为量角做铺垫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现在我任意地出示角,你能利用量角器读出这个角的度数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143 四年级数学(上)期末练习题 (60分钟完卷,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计算(共38分) 一、直接写出结果:(6分) 113+112=( ) 1-87 =( ) 76-73+74 =( ) 219+( )+214=2120 -( ) = 1 - - =( ) 二、根据算图写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计算:(8分) 三、根据运算定律简便计算下面各题:(16分) 125×25×32 201×99 83×183-83×83 5039—(39+22)×62 四、列综合算式计算:(8分) 1、656被29与12的和除,商是多少? 2、250与350的和减去13与26的积,差是多少? 第二部分 概念(共24分) 一、填空:(16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60㎡=( )c ㎡ 76000ml=( )ml-8L 。 2、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单位。 一个水杯可以装水约250( ) ,黑板的面积是8( )。 3、一千二百零七万零八百三十写作( ),用四舍五入凑整到整十万位是( ),用去尾法凑整到整百万位是( )。 4、4010000=( )万 。 18□800≈19万 , □内可以填的数是( )。 5、平角的一半是( )角。周角的一半是( )角。 6、小丁丁画一个半径是4㎝的圆,小胖画一个直径是7㎝的圆,( )画的圆较大。 (6)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 2032081411

二、选择题:(8分) 1、将 83 、 65 、85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答案是( )。 A、83 < 65<85 B、65< 85< 83 C 、85 <83 <65 D 、83 <85 <6 5 2、下列算式中,得数等于312的算式是( )。 ?A 、18+(36-24)÷6-4 B、18×[36-24÷(6-4)] C 、18×(36-24÷6-4) D 、(18×36-24)÷(6-4) 3、23×9×25×4=(23×9)×(25×4)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它的周长的( ) A 、\f(1,3) B 、 \f (1,4) C 、错误! D 、2倍 第三部分 几何(共10分) 一、角的计算:(4分) 已知∠1=135°,∠2=82°,求:∠3 二、作图:(6分) 1、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2、画角AOB, 使∠AOB =135?。 第三部分 应用(共28分) 1、学校举行跳绳比赛,小巧3分钟跳195下,小胖5分钟跳265下,小胖每分钟比小巧少跳多少下? 2、鱼缸里原来有18升水,先抽出7500毫升水,又加入8800毫升水,现在鱼缸里有多少水? 3、水果店里有27箱梨,是苹果箱数的3倍,橘子的箱数比苹果多5箱,橘子有多少箱? 4、电风扇厂计划每月生产1500台电风扇,实际10个月的产量就已经比全年计划的产量多600台,实际每月生产了多少台电风扇? 1 2 3 ____或____ _____或______

沪教版三年级上时间初步认识知识点和习题

知识点:(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注意:在同一年中,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5)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和6月22日还是星期三。 (6)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闰年口诀: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例如:1925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2100年是平年,1940年是闰年, 2009年是平年,1938年是平年,2016年是闰年。 (8)周年的意义:如我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1999年10月1日过了50年 (1999-1949=50年),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 计算周年: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1日诞生的,到2015年7月1日是建党94周年,列式2015-1921=94年。 (9)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 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91天。 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每年固定是92天。 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每年固定是92天。

练习题 一、想一想,再填空。 1、一年有()个月,31天的月份有(),30天的月份有(), 平年的二月有()天,闰年的二月有()天。 2、2004年的二月份有()天,全年共有()天,是()年。 3、刘波是1986年7月12日出生的,到2005年生日时,他满()周岁。 4、小青的生日在第三季度里的小月,而且是这个月的倒数第八天,小青的生日是() 月()日。小平的生日比小青的生日早10天,小平的生日是()月()日。 5、2005年1月1日是星期六,2005年1月31日是星期()。 6、火车12:35分出发,第二天下午4:00到达,中间经过了()时()分。 7、闰年全年有()天,是()个星期零()天。 8、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6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 日。 9、5星期=()天半年=()个月 49天=()星期18个月=()年()个月 10、一年中一共有()个大月,()个小月。 11、今年的二、三、四月一共有()天。 12、刘叔叔已经28岁了,只过了7个生日,他是()月()日出生的。 13、篮球比赛从15:20开始,经过1小时3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 分。 14、一场电影从14:30开始,进行了120分钟,结束时间是()时()分。 15、李明今年6月满12岁,他是()年出生的。 二、选择 1、下列年份中不是闰年的是() A、2000年 B、2008年 C、1902年 D、2004年 2、一部电影从下午4时25分开始播放,共播放1时30分,()结束 A、5时55分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附练习+成语积累) 1 老师领进门 一、词语理解。 身临其境:临:来到。亲自到了那个境地。文中指“我”仿佛进入故事的情境中。 引人入胜:胜:优美境界。引人进入美好境界。多指风景或作品吸引人。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动听。文中指田老师讲故事时很生动、非常吸引人。 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文中指“我”对老师行礼时严肃有礼貌。 戛然而止:止:终止。形容突然终止。 二、照样写词 恭恭敬敬(AABB):整整齐齐、结结实实、马马虎虎、舒舒服服 娓娓动听(AABC):奄奄一息、津津有味、窃窃私语、栩栩如生 三、积累谚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2 孔子和学生 一、词语理解。 有教无类:种类。指“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从事教育,不应有固定教育方式。孔子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包罗:包括 因材施教:因:凭借,根据。施:施行。针对人的性格、能力、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文中指孔子针对学生性格、能力、志趣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 二、词语积累 和颜悦色:

千姿百态、日思夜想、风平浪静、千奇百怪、花言巧语 远近驰名(有名气): 闻名世界、驰名中外、名闻遐迩、中外闻名、享誉全球 反义词:贫穷——富裕愚笨——聪明 近义词:谨慎——严谨、小心谦虚——虚心 尊敬——敬重包罗——包括 多音字:教(教育jiao教书 jiao 处chu处境用处chu 处chu理为难 wei) 三、句子积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父亲的叮嘱 一、词语理解 审视:仔细看。文中指老师仔细地看讲台上的杨桃。 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恐惧或无可奈何而相互望着,都不说话。 二、描写笑的词语 苦笑、傻笑、讥笑、嘲笑…… 笑吟吟、笑嘻嘻、笑眯眯…… 眉开眼笑、笑逐颜开、喜笑颜看…… 三、破折号 1、解释说明 2、声音延长 3、表示转折 4、表示递进 三、近义词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1 . 把、、这三个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二千零六十万八千写作:____________,用四舍五入法凑到万位是 ______________。 3 . 9.08平方米=(______)平方分米,(_____)毫升=4.05立方分米. 4 . 数出下列图形各由几条线段组成,并用尺量出相应的长度。 5 . 到春节了,学校准备举行文艺晚会.布置教室的气球按红、黄、绿、紫的顺序排列.想一想,第47个气球是________颜色的? 6 . 算一算 9000毫升- 5升=(_____)毫升 72000毫升+ 8升=(_____)毫升 56000毫升- 43升=(_____)升 847升- 49000毫升=(_____)升 7 . 要使□26÷2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 8 . 选择正确的余数填在□里.

(1)810÷20=40……□ (1,10) (2)680÷60=11……□(2,20) (3)1500÷400=3……□(3,30,300) 9 . 一个360°的角把这个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度. 10 . 在里填上“﹥”、“﹤”或“=” 7分___80秒3吨___4050千克2千米___380米 二、计算题 11 . 列综合算式计算 甲数是168,乙数比甲数的3倍还多15,求乙数。 12 . 直接写出得数 2015﹣127= 28×49+28= 25×9÷25×9= 4800÷500= 164+36÷2= 2015﹣5×27= 880﹣800÷10= 64÷8﹣24÷8= ﹣+ =1 13 . 用简便方法计算. 265+88+35

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一、多音字 和给着似露卷假当长朝降调 二、词语解释 绵绵细雨:形容春雨连续不断 姹紫嫣红: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艳 风平浪静:指江河湖海里没有风浪,十分平静 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形容天气十分炎热 洁白无瑕:原指纯白无斑点的玉,现在用来比喻没有缺点或者污点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嘴杂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欲言又止: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晃晃。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容光焕发: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悠闲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傻乎乎:糊涂无知或憨厚老实的样子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像自己的影子一样紧紧地跟着,经常在一起 硬邦邦:形容十分坚硬 三、近义词 贪婪——贪心浓郁——浓烈洁白无瑕——白璧无瑕 和煦——温暖带劲——有劲沉思——深思 慢条斯理——从容不迫悠闲自得——悠然自得容光焕发——红光满

稍微——略微往日——昔日形影不离——如影相随 四、反义词 黄昏——清晨风平浪静——波涛汹涌稀疏——茂密 浓郁——清淡和煦——寒冷七嘴八舌——异口同声 慢条斯理——风风火火悠闲自得——战战兢兢容光焕发——萎靡不振 往日——今日硬邦邦——软绵绵形影不离——形同陌路

第二单元 一、多音字 中空屏夹强系好奇行踏载佛 二、词语解释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表演等生动形象的样子。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清澈见底:湖水或海水清晰透明,可以看到底.。 甜润:(声音)甜美圆润;空气新鲜湿润。 锋利:形容兵器、工具等尖而薄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趟过水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叽叽喳喳:形容杂乱细碎的声音。 三、近义词 巨大——庞大有声有色——绘声绘色找寻——搜寻 剧烈——猛烈紧急——危急善良——和善美丽——漂亮飞翔——翱翔郁郁葱葱——葱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教学视频动画播放 【单元教学目标】 ? 1 借助字典自主认识生字新词,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积累词语。 ?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5篇课文;背诵两首古诗;熟记3句名言。 ? 3 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写通知”。 ? 4 读懂课文,感受亲情和师生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1、老师领进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识字要求的变化,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会用“娓娓动听”或“恭恭敬敬地”造句。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田老师是怎样把“我”领进门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田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懂得田老师是怎样把“我”领进门的。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老师”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是啊,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从学习识字、学习最简单的加减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他回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

2、作者介绍:刘绍棠 13岁发表文章 15岁成名,被称为神童作家。成名作是《青枝绿叶》、《蒲柳人家》、《瓜棚柳巷》。 3、出示课题。激趣提问:“老师领进门”,这位老师是谁?领进的是什么门?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田老师、文学创作的大门)。 交流。 2、自读课文,找出生字,集体识字。 (1)告诉学生识字新要求:“大家看到了,课文课后没有列出生字,以后的课文也都没有列出生字。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请一名学生简单说说),还因为呀,有的字老师还没有教同学们就已经认识了,有的字教过了,一些同学已经忘了。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字是不同的。怎么办呢?自己找生字、自己学生字。 (2)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然后查阅字典读准字音(教师巡视)。 (3)检查。 ①出示词语:后殿红摹纸娓娓动听戛然而止衣襟(如大多不认识,可一起查阅字典。) ②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说话不倦或声音好听。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停止。 3、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读破句)、流利(口齿清楚,音量适中,速度适宜)。(教师随时板书读锗的字,纠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 三、再读,理解课文。 过渡:这么优秀的老师是怎样把我领进文学创作的大门呢?请同学们先来找找田老师上语文课的情景。 1、领会田老师想像力的丰富。 (1)朗读课文中的小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