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7—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相同点:▲
不同点:▲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7分)
如何让人工智能参与到抗震救灾?
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仅25秒,全国人民就已经收到了相关信息播报。惊讶之余,人们才知道,这是一个由“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自动编发的稿件。
机器人写稿是人工智能在信息传播中的新贡献。就地震灾情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来看,人工智能占了上风,但是,就抗震和灾后重建等更大范围来看,人工智能是否还有更多的应用呢?这无疑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
虽然人工智能写稿和发稿比记者快得多,但是,在有关地震原因、灾情分析、后果评估,甚至更长远的目标——地震预测和预报方面,人工智能现在还刚刚起步,有些方面甚至尚未涉足。例如,在对此次九寨沟地震的原因分析上,人工智能还不足以担当重任。人们对地震的消息需要完整性,即5个W,但人工智能写出的报道只能提供地震时间、地点、震中位置等信息,以及更进一步的震中的简介,地震发生地的地形、人口、经济情况,地震后的天气等,对于更深层次的地震成因以及地震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就难以解答。
我轻轻地走向江南,每一双脚印都让我凝神;我轻轻地靠近江南,每一次抬头都让我伫立。越是贴近,我越是错乱,B我仿佛让静谧的江南置身于漂浮不定的烟波里。这份对江南的迷恋,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深深地融入了我的血液之中,无法删除,也无法更改。我更乐意:魂牵梦绕为之而钟爱一生。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一、基础积累(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1)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 chú( )了一会。
(2)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zhēn zhuó( )着光和影,拍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3)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qiǎo miào juélún( )。
(4)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zìchūxīn cái(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那位同乡下不了台,便说他是私闯民宅的小偷,拿出一封假信来只是脱身伎俩..。
B.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C.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D.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如果努力了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就离目标总会近了一些。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B 2.C 3.A 4.B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5.D 6.C 7.A 8.A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9.(1)(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共2分,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漏子、添字该空不得分)①烟波江上使人愁②感时花溅泪③似曾相识燕归来(2)从杜牧的《赤壁》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颈尾二联中任选一题完成默写。
(共4分,每空1分,标题不计分,有错字、别字、漏子、添字该空不得分)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10.①点出说明对象②点明高科技跑鞋的作用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任意两点即可,一点1分,共2分)11.①材料特殊②重量轻③避震效果好④附着力强⑤有回输功能。
(答出4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12.举例子、列数字。
以刘易斯的跑鞋为例,并罗列具体准确的数字,具体有力说明高科技跑鞋的特点和作用。
(一种说明方法1分,2分;结合文意分析作用,2分。
共4分)五、作文(60分)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意近也可,一点1分,共2分)2.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做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答出方法和品质可得分,一点1分,共2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3.(共4分,每小题1分)①等到②曾经③超过④有人4.(共4分,每小题2分)①由于家境贫困,他需要上山砍柴放牧,(同时)带着书去不停地诵读。
②因为没有人去金牛山,(所以)他在那建了房子(在里面)写书,从四面八方来跟他学习的人很多。
河南省南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襁褓(qiǎng)禁锢(jìn)叱咤风云(chà)不知所措(cuò)B . 祈祷(qǐ)萦绕(yíng)断壁残垣(yuán)引颈受戮(jǐng)C . 枷锁(jiā)踱步(duó)怏怏不乐(yàng)既往不咎(jiù)D . 贮蓄(zhù)拙劣(zhuō)相形见绌(zhuō)囊萤映雪(náng)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B . 红旗飘飘把手招C . 满窖里围得不透风D . 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3. (2分) (2020七下·镇原月考)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黄河大合唱》由冼星海作词,光未然作曲,是宣扬革命精神的音乐史诗,是中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重要作品。
B . 陈定一的《老山界》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C .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4. (2分)(2019·临沂)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黎”B . 记是古代一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C .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D . 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5. (6分)(2020·靖边模拟) 经典诗文默写。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2018.1班级姓名成绩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拼音。
(2分)(1)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yì不绝。
【】【】(2)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yú。
【】【】2.名著阅读。
(3分)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占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蝗螂把它的翅膀极庹张开,它的翅竖了超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
翅膀整在它的后背上,蝗梆将身体的上端弯齿超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 _ 》。
(1分)(2)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的特点。
(2分)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为其拟写一个标题(15个字以内)。
(2分)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尤其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
通知中强调,总局将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原则上不允许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
45.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材料一: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的一座山顶,每年都有游客自驾来休闲度假,即使在冬季,也有一些“背包客”。
这里森林茂密,空气干净,良好的生态吸引了大家,他们一来就会住上好几天。
在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四川省,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选择进森林休假、疗养。
走进大山,不仅可以静心,而且可以“洗肺”,这是普通农家乐无法比拟的。
随着城市生活压力加大、休闲疗养意识增强,城镇居民去深山老林“洗肺”会成为热门项目。
材料二:森林康养产业的潜力远不只是简单的森林旅游。
四川省民政厅福利慈善处马江说,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很多退休人员要到生态环境好的地方休闲,同时疗养和保健也是他们重要的消费需求,他们是森林康养非常重要的消费人群。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谛听(dì) 女红( gōng) 妥帖(tiē) 参差不齐(cēn)B.诧异(chà) 奔丧( sàng) 歉疚(jiū)蹑手蹑脚(niè)C.簌簌( shù) 潋滟(liàn) 嶙峋(xún)悄怆幽邃(chuāng)D.斟酌( zhēng) 猬集(kuì) 山岚(lán) 肆无忌惮(d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惺松褴褛风靡万簌具寂B.荒诞喧闹惆怅心弛神往C.愠色诬蔑摇曳鳞次栉比D.狼籍镂空募集如数俸还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风平浪静的日子,她们用轻松的心情,把河流____柔软的身段,把生活____得有模有样;在河水涨落无定的时节,她们用忧愁的,细心劝说暴躁的河流,反复一不安分的日子。
因此,我完全相信,最有诗意的河流,是母亲们守护的河流;最动人的诗歌,是棒槌为之押韵的诗歌。
(李汉荣《棒槌——河流的尤物》)A.挽成整理心情敲击B.切成整理心情揉搓C.挽成收拾手势揉搓D.切成收拾手势敲击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近几年,十堰市区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B.当前,针对学生在作文中能不能使用网络语言这一现象,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傍晚,我悠闲地在小区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D.“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安全返回,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5.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A.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文化。
B.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含答题卡、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A卷100分,B卷50分,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A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每小题各3分,第8小题9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踌躇.(zhù) 差.使(chā) 铺.(pū)座位B、楠.木(lán) 虬.枝(qiú) 无边无垠.(yíng)C、毯.子(tǎn) 秀颀.(qí) 婆娑.(suō)D、外壳.(qiào) 倔.强(juè)奔丧.(sāng)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视野贱视挺拔积雪初溶B、靠拢错综质朴诸如此类C、踌蹰踮记蹒跚触目伤怀D、历害锁屑惨淡满院狼藉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1)这些日子,家中的光景很是(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的赋闲。
(2)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 );颇踌躇了一会。
A、惨淡妥帖B、惨淡牢靠C、凄惨妥帖D、暗淡牢靠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茶馆》。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了两次“背影”,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
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所以第2、3段可以删去。
D、《背影》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
B、.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变。
C、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D、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河南南阳市宛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

河南南阳市宛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南阳市宛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龟壳/地壳曝热/一曝十寒乘隙进攻/千乘之国B.譬如/癖好梗概/慷慨激昂惊涛骇浪/言简意赅C.缱绻/蜷缩绚烂/怪石嶙峋蠢蠢而蠕/妇孺皆知D.夹缝/夹杂跳踉/踉踉跄跄叨扰四邻/絮絮叨叨【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A、ké/qi àopù/pùchénɡ/shènɡ;B、pì/pǐɡài/kǎihài/ɡāi;C、qu ǎn/quánxuàn/xúnrú/rú;D、jiā/jiāliánɡ/liànɡtāo/d āo。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装璜肖像画当仁不让吹嘘炫耀B.懈怠顶梁柱心无旁鹜肆无忌惮C.俯瞰关连词心旌摇荡纵横捭阖D.沧桑混凝土一筹莫展出奇制胜【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应为“装潢”,B应为“心无旁骛”,C应为“关联词”。
故选D。
3.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阐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市宛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龟壳/地壳曝热/一曝十寒乘隙进攻/千乘之国B.譬如/癖好梗概/慷慨激昂惊涛骇浪/言简意赅C.缱绻/蜷缩绚烂/怪石嶙峋蠢蠢而蠕/妇孺皆知D.夹缝/夹杂跳踉/踉踉跄跄叨扰四邻/絮絮叨叨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装璜肖像画当仁不让吹嘘炫耀B.懈怠顶梁柱心无旁鹜肆无忌惮C.俯瞰关连词心旌摇荡纵横捭阖D.沧桑混凝土一筹莫展出奇制胜3.古诗文默写。
(8分)(1),思而不学则殆。
(2),白雨跳珠乱入船。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阐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4)边塞诗往往从大处落笔,以写奇情壮景见长。
王维的《使至塞上》用“,”描绘了塞外雄浑壮美的风光,巧妙融入了作者的孤寂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描绘了塞外瑰丽装病的雪景,传达出作者的惊喜之情。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保尔。
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简析其“硬汉子”气概。
①在病榻上创作②修筑铁路(2)《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各不相同。
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位,概括他走上梁山的过程。
①宋江②卢俊义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尝试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①: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②,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①②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7分)材料一 2016年底,国内大城市的共享单车似乎一夜爆红,在短期内迅速崛起,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量黄色和橘色的单车整齐地排放在各街道旁。
这些单车面向大众,按需使用,服务短距离出行者,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骑上共享单车去往目的地,这种完全自助式服务可以让使用者在马路上看到任何一辆单车都可以骑乘,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材料二 2017年共享单车使用的话题属性及引发问题报道类型分布(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分)(2)从材料二中,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
(2分)(3)结合下面三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共享单车的思考。
要求:①观点鲜明,理由充分。
②采用总分的结构。
③不少于40字。
(4分)共享单车的迅速兴起,大大提升了人们出行的便捷性。
随时随地骑车、停车,不仅方便,而且快捷。
然而,共享单车上线后,却频频传出车辆上树、二维码被涂、车轮被盗等单车被破坏的消息。
这些问题的出现无不体现着对规则的漠视,共享单车的出现也正倒逼人们养成规则意识。
“免费”和“共享”是检验人们素养的试金石,共享单车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近乎于免费,而这样就更考验着人们的个人素质、规则意识和文明程度。
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鲁迅的《读书杂谈》,完成7-10题。
(共12分)读书杂谈①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
不过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
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
是我个人的意见,姑且供诸君的参考,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
②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
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
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
我想在坐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
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
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
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
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③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罢。
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
——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
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
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
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
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
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④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这样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也许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味罢了。
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现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
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
也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是“诗之构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
⑤不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
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7.作者从哪些方面谈读书?请加以概括。
(3分)8.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分)9.第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10.结合第②段的画线句子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4分)(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1-14题。
清夜熬糖①汪曾祺在《炒米和焦屑》一文中写道:“炒米是各地都有的。
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
这是很便宜的食品。
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多暖心的文字。
②小时候,到了腊月,母亲就会把碾米筛下的碎米攒起来,装进罐子里,留兑糖丝。
冬阳惨淡,我们背着米袋子,跑几里路,到镇上粮管所兑糖丝。
一路上总是累得人仰马翻。
一想起喷香的炒米糖,脚下不知哪儿又冒出劲儿来。
③深冬里家家准炸上几伙炒米,用来熬炒米糖和花生糖。
随着炸炒米的师傅高喊一声“响呶——”,然后轰的一声,一股浓烟升起,我们松开紧捂耳朵的小手,蹦跳着,一头扎进白雾里,拼命地吸着热乎乎、香喷喷的炒米香,一种说不出的舒坦和惬意流遍全身。
空气中的香甜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捧把炒米塞进嘴里,那满嘴的香甜酥脆,总有说不出的幸福感在心底荡漾。
④熬糖多在清寒冬夜,小院里月光清如溪水,静似画布,草屋和树闲适安逸地嵌在画布上。
青霜平添一份柔和,显得寂寥而悱恻。
院角苦楝似宋词中的女子,清瘦婉约带有几许凄凉。
黑黢黢的土灶上置一口大铁锅,倒些冷水,再倒进糖丝,搅匀。
旺火烧煮,棉花秆燃烧时哔哔啪啪作响,屋里弥漫着甜味和烟味。
祖父用铜铲子不断地在锅里搅拌,里面掺些姜末、橘子皮、红枣,适时添进半铲猪油。
最后把炒米倒入锅内搅匀。
此时,炒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闪烁着珠玉的莹润光彩。
⑤桑木桌上放一块案板,抹上菜油,四周用木框固定好,盛入滚热的炒米糖,用木板使劲来回滚平。
磨得锋利的菜刀也抹上菜油,等到糖半冷不热的时候,祖父拿出模子,用刀切成小块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手起刀落,动作迅疾。
⑥熬切好的炒米糖,吃起来,脆香爽口,咬得咯嘣咯嘣的。
花生裹上糖浆,切成小片,就是花生糖,入口脆甜。
黑色的芝麻浇上糖浆,切成小片,就是芝麻糖,咬一口,香甜酥脆,像一场舒缓的芭蕾,在味蕾间跳跃旋转,荡出鲜艳的滋味。
⑦熬糖时,铁铲在锅里“呼啦呼啦”翻动着,“咔嚓咔嚓”的刀切声,风箱的“吧嗒吧嗒”声,柴火的“哔哔啪啪”声,我们的笑语声,组成了一首暖心的交响曲。
熬糖是一个恬静、幸福的细节,里面蕴藏着温暖的亲情,是舌尖上魂牵梦萦的故乡。
⑧那样的夜晚,我们不停地吸溜着鼻子,饱吸着那浓郁的甜香,烦恼和贫困都在温暖的润泽中变成天边的一片云。
冬日的寒冷化作灶膛里旺旺的火苗,化作祖父面颊上忙碌滚动的汗水,化作我们嚼糖时脸上绽放的朵朵红晕。
清夜无尘,月色无垠,星光迷离,天空邈远而空阔。
坐在院里木桩上,我们柔软得像一根青藤。
⑨那种阳光般简单明快的幸福感和快乐感,日渐湮灭于浮躁而喧嚣的尘世。
陪朋友逛超市,漫步于琳琅满目的商品间,偶有包装精美的炒米糖赫然入目,心中便涌起感念的潮水,一股柔软的乡愁倏忽从心底传遍全身。
⑩梁实秋说,味至浓时即家乡。
品尝着喷香的炒米糖,我一下子回到纯净古意的乡村月夜,想起亲人们熬糖时那种忙碌而欢快的场景。
那浓郁的熬糖香芬芳着陈年的梦,成了一种留在心底最温馨的回忆。
1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4分)1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13.细读文中第⑥段的画线句子,任选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
(4分)14.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共10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①。
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②根窍而出,清洌可鉴。
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
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
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