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

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
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

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

(大约20多年前,全世界吸毒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即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一、什么叫毒品全国人大常委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种类

国际上对毒品的排列分十个号,主要是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安非他明、致幻剂等十类,其中海洛因占据第三、四号,即三号毒品和四号毒品,即通常在世界上被人们普遍习惯称的“三号海洛因”、“四号海洛因”。由于这样的习惯叫法使人们误以为还有一号、二号海洛因,而一号、二号海洛因实际是吗啡(盐基物)或吗啡类。

三、毒品的特征

一般说来,毒品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

(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

(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四、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毒品犯罪有哪些特征?

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五、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 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 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6)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7)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8)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

(9)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0) 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1) 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12)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第355条)。

六、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毒品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对自己所实施的毒品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毒品犯罪刑事责任能力,是指毒品犯罪行为人能够正确辩认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质及其意义,并能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1) 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七、吸毒的危害

滥用毒品直接损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是极为明显的。吸毒不仅破坏人的正常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使吸毒者染上多种疾病,而且使人精神颓

废、错乱,丧失人格尊严。吸毒成瘾者从事体力和智力劳动的能力逐渐削弱,乃至最后完全丧失,成为无益于社会的废人,更为严重的则导致死亡。在这方面,各国一般都有统计材料。在美国,1985年全国因吸食海洛因造成死亡的人数达1360人;1986年因吸食兴奋剂而死亡的146人,同年,因吸食五氯苯酚和麦角酸二乙酰胺(均系致幻药)而造成死亡的人数达206人,造成送医院紧急抢救的达4695人。在德国有十几万吸毒者,1989年(原西德地区)警方记录在案的就有975名瘾君子因吸毒而死亡,比1988年的670人增加45%,1990年,吸毒死亡人数达1300人。在瑞士,1988年因吸毒而死亡的人数达205人。据原苏联内务部统计,50%的吸毒者不到30岁即死亡,开始吸毒后平均寿命不到25岁。据联合国统计资料,1980~1989年10年中,全世界吸毒至少造成10万人死亡。

青少年是最易受到毒品侵袭的高发人群,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绝大多数吸毒者初始的吸毒年龄是20~25岁。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好奇心驱使及同伴的诱惑。(2)腐朽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认为吸毒是“派”的表现。(3)一些毒品贩子暗中以“享受”为诱饵来迷惑无知的年青人,使他们纷纷堕入罪恶的深渊。这些青年一旦染上毒瘾,在个人的行为上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原本勤奋变得懒散,彬彬有礼变得孤僻自私、脾气暴躁、不关心他人。对学习工作兴趣减低,而对黑如金的鸦片、白如银的海洛因醉心如痴。他们沉溺于毒雾中消磨宝贵青春。长期吸食毒品还使得青年人整日无精打采、面色晦暗、身体瘦弱、形容枯槁。

总之,一旦一个孩子吸毒成瘾就会酿成一个家庭的不幸,有的父母爱子心切,看到孩子戒断的痛苦就想方设法为孩子购买毒品,不惜倾家荡产,忍受着无穷无尽的煎熬和折磨。而已婚的青年一旦吸毒成瘾工作必定受到影响,由于工作能力受损,常导致失业,继而引起经济问题甚至破坏婚姻关系,使家庭破裂。吸毒不仅损害本人健康,还会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

艾滋病(AIDS)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凶恶的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癌症”。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了HIV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便会发展为艾滋病。艾滋病患者,通常死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所导致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且死亡率极高。

据调查我国目前HIV感染方式主要是滥用毒品(静脉注射)来传播流行。云南艾滋病监测中心负责人指出:“目前,在国外的吸毒者中,艾滋病静脉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为23%,而我国边境一带的毒品流行重灾区,吸毒群体艾滋病感染率竟高达68%……。”例如1989年在云南德宏地区爆发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针头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目前对于控制艾滋病泛滥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不参予吸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但上瘾,戒除是较为困难的。因毒品的欣快感会使其难以忘情,即使经过急性脱瘾治疗后,消除了体瘾,但“心瘾”或其他一些原因会促使他再次吸毒。据目前报道的资料,复吸率达90%以上。

在防复吸上,全世界医学界同仁都在研究探索这一课题,至今还没有什么“特效药”能防止终身不吸毒。

【禁毒宣传】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

【禁毒宣传】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大约20多年前,全世界吸毒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即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什么叫毒品? 全国人大常委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种类 国际上对毒品的排列分十个号,主要是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安非他明、致幻剂等十类,其中海洛因占据第三、四号,即三号毒品和四号毒品,即通常在世界上被人们普遍习惯称的“三号海洛因”、“四号海洛

因”。由于这样的习惯叫法使人们误以为还有一号、二号海洛因,而一号、二号海洛因实际是吗啡(盐基物)或吗啡类。 毒品的特征 一般说来,毒品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毒品犯罪有哪些特征? 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学校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

学校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深入开展禁毒防毒教育努力建设无毒和谐校园——新邵八中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新邵八中现有学生3000多名,来自全县各地,因学校地处县城闹市,地跨栗山、沙湾两个社区,周边环境相对复杂,学生的思想行为极易受到外来影响。长期以来,学校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将禁毒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重要内容,做到宣传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在既往工作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紧紧围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从我做起"的主题,积极开展禁毒教育宣传活动,使学校师生初步了解禁毒的基本常识,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防毒、拒毒意识,营造了一个文明、净化的校园环境。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健全,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学校一向把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此,成立了由苏立祥校长为组长,校党总支书记屈宋来同志、分管政教工作的副校长周移星同志和法制副校长、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石东明同志担任副组长,以及各处室负责人和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禁毒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并组建"学生禁毒宣传志愿者队伍",形成了一个校内外结合的"禁毒"教育管理体系。要求各班班主任充分履行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学校无涉毒现象作为综合评定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校禁毒宣传教育小组制订了全校禁毒宣传教育的行动方案,各教学班制订了本班禁毒宣传教育的具体工作计划,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探索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新途径,拓宽禁毒宣传教育新领域,全方位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二、认真做好各种值班工作,切实抓好学校禁毒安全防范。

针对学校周边环境相对复杂的情况,学校制定了行政领导、政教处、护校队、班主任等值班制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多管齐下,及时跟踪掌握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情况,特别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及时掌握学生动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确保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此外,学校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纳入了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从法制教育入手,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掌握法律知识,让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不做违法犯法的事。 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禁毒教育活动。

禁毒宣传内容 (1)[1]

禁毒宣传资料 1、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具有依赖性; (2)具有非法性; (3)具有危害性。 3、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毒品是如何分类的?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 (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5、什么是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 6、什么是罂粟? 罂粟是罂粟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罂粟花期过后,结出椭圆形的蒴果,在成熟蒴果上切割,可渗出白色浆汁,把浆汁凉干,就成为棕黑色的胶状物—鸦片。鸦片是制造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

7、什么是罂粟壳? 罂粟壳又称米壳、御米壳、粟壳、鸦片烟果果、大烟葫芦、烟斗斗等。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直径1.5~5厘米左右,长3~7厘米左右。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表面常见纵向或横向割痕。气味清香,略苦,可入药。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等鸦片中所含有的成分,虽含量较鸦片小,但久服亦有成瘾性。因此,罂粟壳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 8、什么是鸦片?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鸦片最初是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镇咳、止泻等。 9、什么是吗啡? 吗啡是鸦片(阿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粗制吗啡称为“黄皮”。吗啡制剂多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医学上叫盐酸吗啡。吗啡的成瘾性很强,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等都是吗啡的衍生物 10、什么是海洛因? 海洛因(Heroin) 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叫二乙酰吗啡,呈灰白色粉末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粉”、“白面”。1874年,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经人工合成海洛因。其简要过程是:从罂粟果实中收取浆汁,风干后制成鸦片,将鸦片溶于水,经化学过程制成吗啡,再将吗啡经过 不同的化学处理合成粗制海洛因,粗制海洛因经进一步纯化,便成为海洛因。1898年,拜尔(Bayer)药物化学公司将海洛因作为戒断药批量生产,用其治疗吗啡成瘾,但在应用中发现其成瘾性比吗啡更为强烈,其 药效与毒性达到同等数量吗啡的3~5倍。此后,各国取消了海洛因在临床上的应用。海洛因的合成,不仅没有成为药品造福人类,反而成了危害人类的“白色瘟疫”。 11、什么是精神药品? 精神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

小学生禁毒知识禁毒知识

主题班会教案 内容:小学生禁毒知识的初步认识 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过程: 禁毒宣传资料 2014年6月26日 毒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毒品这场来势凶猛的世纪之患正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此做些介绍: 一、毒品概述: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它具有以卜的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二、易染人群和环境: 从理论上讲,任何人在一定环境中和条件下均有可能成为吸毒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见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瘾,被认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尽管各种条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认为是不染吸毒

人群。当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对的,还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毒品存在的情况下易感性强。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一)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行为问题为伙伴强化。 (二)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三)个体户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些个体户富了,他们有的是钱,吃、喝、玩都有了,只缺少些刺激,另外他们虽然有钱,但是也存在很多烦恼和苦闷,为了追求刺激,消除烦恼,他们走向毒渊。有些个体户的亲人长期处在吸毒的环境中,受到不良的感染也会参与吸毒。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贩毒分子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追寻这些“阔老”,使用种种技俩,诱骗这些“钱老板”吸毒,这也是个体户吸毒多的因素之一。 (四)某些职业人员

小学生禁毒宣传

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 毒品基本知识 我国《禁毒法》和《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

极强,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引起焦虑和紧张,易产生错觉及被迫害的感觉而引发暴力行为。 麻古,系泰语音译,是冰毒的片剂。 摇头丸,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摇头丸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精神依赖性很强,使用后使人极度兴奋或产生错觉,摇头不止,行为失控,极易诱发精神分裂症。 氯胺酮,俗称K粉,易导致迷幻,产生错觉。在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易发生氯胺酮的滥用现象。 大麻,吸食大麻会产生错觉,情绪激动,行动异常,好斗,继而会产生焦虑猜疑,倦怠昏睡。吸食过量通常导致精神失常,因而常易诱发车祸和暴力犯罪。 传统毒品种类 1、鸦片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吸食时有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2、吗啡 吗啡是从鸦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在鸦片中含量10%左右,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状,具有镇痛、催眠、止咳、止泻等作用,吸食后会产生欣快感,比鸦片容易成

瘾。长期使用会引起精神失常、谵妄和幻想,过量使用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历史上它曾被用做精神药品戒断鸦片,但由于其副作用过大,最终被定为毒品。 3、海洛因 化学名称“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镇痛作用是吗啡的4——8倍,医学上曾广泛用于麻醉镇痛,但成瘾块,极难戒断。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注射吸食还能传播艾滋病的疾病。历史上它曾用做精神药品戒断吗啡,但由于其副作用过大,最终被定为毒品。 4、大麻 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为有毒大麻和无毒大麻。无毒大麻的茎、杆可制成纤维,籽可榨油。有毒大麻主要指矮小、多分枝的印度大麻。大麻类毒品主要包括大麻烟、大麻脂和大麻油,主要活性成分是四氢大麻酚。大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吸食后产生欣快感,有时会出现幻觉和妄想,长期吸食会引起精神障碍、思维迟钝,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5、杜冷丁 杜冷丁即盐酸哌替啶,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其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但镇静、麻醉作用较小,仅相当于吗啡的

社区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社区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社区禁毒知识宣传资料提要:毒品是如何分类的?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更多 社区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1、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3、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毒品是如何分类的?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

和精神药品。(2)根据毒品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5、什么是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 6、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有哪些?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可待因类、大麻类和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等,共7类118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 7、什么是罂粟? 罂粟是罂粟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罂粟花期过后,结出椭圆形的蒴果,在成熟蒴果上切割,可渗出白色浆汁,把浆汁凉干,就成为棕黑色的胶状物—鸦片。鸦片是制造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 8、什么是罂粟壳? 罂粟壳又称米壳、御米壳、粟壳、鸦片烟果果、大烟葫

学校禁毒宣传资料

学校禁毒宣传资料 导语:吸毒为世界许多国家严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吸毒为世界许多国家严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 学校禁毒宣传资料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内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0、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1、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355条)。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1、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强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在家中或单位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钱; 2、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 3、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祟: 4、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 5、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的场合佩戴太阳镜; 6、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7、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夏季穿着长袖衬衣; 8、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睡眠差; 9、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导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

禁毒宣传资料

禁毒宣传材料 1、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依赖性;非法性;危害性。 3、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毒品是如何分类的?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5、什么是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 6、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有哪些?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可待因类、大麻类和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等,共7类118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 7、什么是罂粟? 罂粟是罂粟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罂粟花期过后,结出椭圆形的蒴果,在成熟蒴果上切割,可渗出白色浆汁,把浆汁凉干,就成为棕黑色的胶状物—鸦片。鸦片是制造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 8、什么是罂粟壳? 罂粟壳又称米壳、御米壳、粟壳、鸦片烟果果、大烟葫芦、烟斗斗等。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直径1.5~5厘米左右,长3~7厘米左右。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表面常见纵向或横向割痕。气味清香,略苦,可入药。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等鸦片中所含有的成分,虽含量较鸦片

小学禁毒宣传资料

小学禁毒宣传资料 导语:禁毒是指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 小学禁毒宣传资料 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会议专门讨论了毒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通过了禁毒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禁毒要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摇头丸、K粉) 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毒品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

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才能保持人体新的平衡。 (1)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2)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给家庭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吸毒贻害后代。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诱发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1)好奇心。因为新鲜好奇,想试一试而沾上了吸毒行为。调查资料告诉我们,初中生开始吸毒,多数是由好奇心引起的。 (2)寻找刺激。把吸食毒品当作吸烟、喝酒一样,满足消遣和享乐的需要。这种动机,青少年多数和在社交场合或

2018年禁毒宣传材料

2018年禁毒宣传材料 毒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毒品这场来势凶猛的世纪之患正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在接下来的广播中,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此做些介绍: 一、何种青少年容易染毒? 据四川大学心理卫生中心博士李静介绍,一般存在社会问题的高危人群容易沾染毒品。即:五种情况的青少年容易沾染上毒品。一是父母亲长期不和家庭的孩子。二是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的孩子。三是父母过分关心的孩子。四是有原因不明状况的孩子,或处于烦躁状态的孩子。五是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 二、毒瘾为何难戒 毒品(麻醉品)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一旦形成毒瘾,就会出现“戒断综合征”和“强迫性觅药行为”,戒断将非常困难。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患者吸毒成瘾后,可在脑内形成毒品依赖的“病理性犒赏性中枢”,在脑磁图等功能性定位设备上表现为与之相关的“异常低频活动”,这类似于患者的“病灶”三、青少年如何远离毒品 毒品危害的严重,从公安部门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出 18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3万人其中74%吸用海洛因,同比上升了11%。在吸毒人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72.2%以上。青少年涉毒问题增多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毒品泛滥的大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据报导,去年我国警方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9.39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6.37万名,缴获海洛因9535公斤、鸦片905公斤、冰毒5827公斤,以及易制毒化学品72吨。一些毒品贩子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采取多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致使染上毒瘾,难以戒断,有些被送进劳教所劳教。据XX某劳教所统计,吸毒的成因,38%是好奇,12%是受亲友影响,26%是精神空虚、追逐时髦,24%是被引诱上钩。 二是社会、学校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力。毒品对青少年的引诱力是相当大的。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往往采取在饮料、啤酒中放置冰毒或摇头丸的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加上娱乐场所管理混乱,易为 1 / 2

中小学禁毒宣传资料

中小学禁毒宣传资料 导语:吸毒为世界许多国家严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吸毒为世界许多国家严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 中小学禁毒宣传资料 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会议专门讨论了毒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通过了禁毒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禁毒要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摇头丸、K粉) 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毒品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 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

赖)。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才能保持人体新的平衡。 (1)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2)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给家庭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吸毒贻害后代。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诱发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1)好奇心。因为新鲜好奇,想试一试而沾上了吸毒行为。调查资料告诉我们,初中生开始吸毒,多数是由好奇心引起的。 (2)寻找刺激。把吸食毒品当作吸烟、喝酒一样,满足消遣和享乐的需要。这种动机,青少年多数和在社交场合或者是单独休闲环境下容易产生,把吸毒当作一种精神上的所

2021年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

1、何谓“国际禁毒日”? 欧阳光明(2021.03.07) 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会议专门讨论了毒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通过了禁毒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禁毒要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什么是毒品? 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摇头丸、K粉) 3、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毒品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

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才能保持人体新的平衡。 4、吸毒有哪些危害? (1)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2)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给家庭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吸毒贻害后代。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诱发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5、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好奇心。因为新鲜好奇,想试一试而沾上了吸毒行为。调查资料告诉我们,初中生开始吸毒,多数是由好奇心引起的。

学校禁毒宣传工作简报

学校禁毒宣传工作简报 排绸小学禁毒宣传工作简报为进一步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宣传《禁毒法》,发挥学 校教育的主渠道和社会辐射作用,加大对在校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力度,结合文件精神,我校围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一主题,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禁毒预防教育活 动,深入落实、全员参与、注重方法、师生互动,通过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坚决控制毒品进入学校,有效地推进了禁毒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维护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组织领导我校非常重视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禁毒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到人。制订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教育宣传活动,使毒品 教育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 二、宣传目标 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让学生人人懂得毒品的危害,从而个个当禁毒“小宣传员”,时刻 提醒学生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文明健康的生活,要遵纪守法,抵制诱惑,远离毒品,积极地与毒品罪犯作斗争,做一名合格小学生。 三、时间安排:2014年6 月 四、工作安排: 1、在校门上方悬挂一幅禁毒教育标语; 2、开展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禁毒宣传专题教育讲塺; 3、各班组织收看一次禁毒教育电影; 4、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禁毒教育思想 5、各班利用班队课上一次禁毒知识宣传专题课; 6、活动结束后,及时将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总结。 学校禁毒宣传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有效预防我校中小学吸食 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特制定《可园学校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领导机构为加强对禁毒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禁毒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刘彩 宾校长担任,副组长白方奎副校长,成员由学校各部门室长和年级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德育处和安全办,负责禁毒宣传教育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目标任务让全体师生了解有关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的知识,提高师生对摇头丸,氯- 胺- 酮(k粉)等新型毒品的认识,掌握拒绝或防范毒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人、社会或国家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使 学生自觉养成远离毒品、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习惯,营造和谐平安的无毒校园。 三、工作措施 1、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各部门、各级组和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毒品泛滥蔓延的严峻性对在校学生的危害性,切实增强毒品预防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禁毒教育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一、毒品的种类: 毒品的品种很多,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二、毒品的危害: 1、对人的危害:会摧毁健康,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 2、对家庭的危害: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折磨。 3、对国家的危害:吸毒导致堕落、犯罪,危害社会。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三、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4)及时告知师长。 四、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五、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远离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教育_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

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教育_小学生禁毒宣 传资料 对小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是禁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对小学生禁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教育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毒品基本知识我国《禁毒法》和《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鸦片,俗称大烟。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风干,变成棕褐色的粘稠状物,就是鸦片。有毒性,容易成瘾,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各种疾病。鸦片类毒品的原植物是罂粟,我国严禁非法种植罂粟。割过浆的罂粟壳也是国家规定管制的一种麻醉药品。 海洛因,学名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它是鸦片的衍生物,是吗啡与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成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剂量过大可致死。 冰毒,学名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因其形状像碎冰而得名。冰毒对人的中枢神经有极强的兴

奋作用,多次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因发生精神分裂症而自杀、自残。“成瘾性极强,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引起焦虑和紧张,易产生错觉及被迫害的感觉而引发暴力行为。 麻古,系泰语音译,是冰毒的片剂。 摇头丸,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摇头丸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精神依赖性很强,使用后使人极度兴奋或产生错觉,摇头不止,行为失控,极易诱发精神分裂症。 氯胺酮,俗称K粉,易导致迷幻,产生错觉。在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易发生氯胺酮的滥用现象。 大麻,吸食大麻会产生错觉,情绪激动,行动异常,好斗,继而会产生焦虑猜疑,倦怠昏睡。吸食过量通常导致精神失常,因而常易诱发车祸和暴力犯罪。 传统毒品种类1、鸦片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吸食时有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2、吗啡 吗啡是从鸦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在鸦片中含量10%左右,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状,具有镇痛、催眠、止咳、止泻等作用,吸食后会产生欣快感,比鸦片容易成瘾。长期使用会引起精神失常、谵妄和幻想,过量使用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历史上它曾被用做精

禁毒教育宣传资料

禁毒教育宣传 毒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毒品这场来势凶猛的世纪之患正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此做些介绍: 一、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 《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三、什么是吸毒?吸毒的方式有哪些?吸毒,就是非法吸 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

吸毒的方式主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五 种常见方式。 (1)烟吸。将毒品掺入烟丝,通过吸烟将毒品吸入体内。 (2)烫吸。将海洛因放在铝箔纸上或金属匙上,下面用火加热,毒品升华为烟雾,吸毒者用力吸吮缕缕青烟,又称为吸烫烟。 (3)鼻嗅。又称鼻吸。用管对准鼻孔,通过鼻粘膜将毒品吸入。 (4)口服。口服多为毒品的片剂,如口服冰毒片、摇头丸等。 (5)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四、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根据调查,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好奇心驱使在调查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

小学生禁毒预防教育资料

小学生禁毒预防教育资料 毒品是寄生在人类社会的一块毒瘤,对人类社会有极大的危害。今天和大家谈毒品问题,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认识毒品和它的严重危害性,从而提高警惕,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健康茁壮成长。 一、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毒品 这些年来,毒品已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公害,我国也是毒品的严重受害国,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对毒品问题的报道也不少,以禁毒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挺多的,经过耳濡目染,大多数同学都可能对毒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都知道大烟和海洛因就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简单地说,把握什么是毒品,关键有两条:一个是它能使人成瘾,产生强烈的生理和精神上的依赖性,一旦吸食或以其它方法使用(如注射)就难以放弃,也很难戒断;另一点,就是毒品严重危害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直至导致死亡。毒品具有4个基本特征: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我国于1996的颁布了《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前者包括鸦片、海洛因、杜冷丁等118种麻醉药品,后者包括甲基苯丙胺、咖啡因等119种精神药品。随着新型毒品的合成,以及对药品的成瘾性及危害的不断认识,毒品的种类和范围会不断扩大。所以对毒品的认识和预防教育工作还要长期进行下去。 二、毒品的种类 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从不同角度,可以对毒品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毒品来源分类: (1)天然毒品,如鸦片、吗啡、可卡因、古柯叶、大麻、麦司卡林、致幻蘑菇菌等。 (2)化学合成毒品,如海洛因、苯丙胺类毒品,致幻剂LSD等。 2、按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分类: (1)中枢神经镇静型,如鸦片、吗啡、海洛因、安定类、巴比安类。 (2)中枢神经兴奋型,如可卡因、苯丙胺类毒品。 (3)致幻型,如LSD、麦司卡林。 (4)综合作用型,如大麻。 3、除此之外,1996年12月卫生部发布的我国列入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直接列出了麻醉药品118种、精神药品119种,这也是一种分类法。 三、几种常见的毒品 1、鸦片(opium),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片烟”“阿芙蓉”等。鸦片系草本类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用刀割后流出的汗液,经风干后浓缩加工处理而成的褐色膏状物。这就是生鸦片。生鸦片经加热煎制便成熟鸦片,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俗称烟膏。鸦片是一种初级毒品。生鸦片可直接加工成吗啡。鸦片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待因等,含量可达10%—20%。 2、吗啡。吗啡是鸦片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从鸦片中经过提炼出来的主要生物碱,呈白色结晶粉末状闻上去有点酸味。吗啡成瘾者常用针剂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起初它被作为镇痛剂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它对呼吸中枢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如同吸食鸦片一样,过量吸食吗啡后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受到抑制,甚至于出现呼吸麻痹、停止而死亡。 3、海洛因。亦称盐酸二乙酰吗啡,英文名Heroin,译为海洛因。基来源于鸦片,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得的产物。其主要成分为二乙酰吗啡,属于合成类麻醉品。迄今为止

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1、什么是毒品?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具有依赖性; (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3、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毒品是如何分类的?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5、什么是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

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 6、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有哪些?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可待因类、大麻类和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等,共7类118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 7、什么是罂粟?罂粟是罂粟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罂粟花期过后,结出椭圆形的蒴果,在成熟蒴果上切割,可渗出白色浆汁,把浆汁凉干,就成为棕黑色的胶状物鸦片。鸦片是制造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 8、什么是罂粟壳?罂粟壳又称米壳、御米壳、粟壳、鸦片烟果果、大烟葫芦、烟斗斗等。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直径~5厘米左右,长3~7厘米左右。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表面常见纵向或横向割痕。气味清香,略苦,可入药。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等鸦片中所含有的成分,虽含量较鸦片小,但久服亦有成瘾性。因此,罂粟壳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 9、什么是鸦片?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

学校禁毒宣传资料全

昌吉州回民中学禁毒宣传资料 毒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毒品这场来势凶猛的世纪之患正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在接下来的广播中,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此做些介绍: 一、何种青少年容易染毒? 据四川大学心理卫生中心博士李静介绍,一般存在社会问题的高危人群容易沾染毒品。即:五种情况的青少年容易沾染上毒品。 一是父母亲长期不和家庭的孩子。 二是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的孩子。 三是父母过分关心的孩子。 四是有原因不明状况的孩子,或处于烦躁状态的孩子。 五是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 二、毒瘾为何难戒 毒品(麻醉品)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一旦形成毒瘾,就会出现“戒断综合征”和“强迫性觅药行为”,戒断将非常困难。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患者吸毒成瘾后,可在脑内形成毒品依赖的“病理性犒赏性中枢”,在脑磁图等功能性定位设备上表现为与之相关的“异常低频活动”,这类似于患者的“病灶” 三、青少年如何远离毒品

毒品危害的严重,从公安部门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出 2003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3万人其中74%吸用海洛因,同比上升了11%。在吸毒人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72.2%以上。 青少年涉毒问题增多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目前毒品泛滥的大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据报导,去年我国警方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9.39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6.37万名,缴获海洛因9535公斤、鸦片905公斤、冰毒5827公斤,以及易制毒化学品72吨。一些毒品贩子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采取多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致使染上毒瘾,难以戒断,有些被送进劳教所劳教。据北京某劳教所统计,吸毒的成因,38%是好奇,12%是受亲友影响,26%是精神空虚、追逐时髦,24%是被引诱上钩。 二是社会、学校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力。毒品对青少年的引诱力是相当大的。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往往采取在饮料、啤酒中放置冰毒或摇头丸的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加上娱乐场所管理混乱,易为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薄弱,社区工作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单亲家庭的子女得不到亲情的关爱,因而造成青少年涉毒问题愈演愈烈。 三是受毒品暴利引诱,毒品犯罪分子猖獗。我国已处于毒品的四面包围之中。国内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与境外贩毒分子勾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