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陕西榆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学科专业知识模拟卷参考答案(一)

2018年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一)幼儿学科专业知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题,共50分)1.【答案】C。
解析:幼儿教师的教育必须因人而异,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使每位幼儿都能得到极大发展,这是幼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2.【答案】B。
解析:应深入研究分析幼、小衔接所面临的问题,明确学前教育机构做好衔接的任务,遵循儿童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提高,杜绝提前使用小学的教材和照搬小学上课模式的“小学化”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衔接”。
幼儿园教学应遵循发展适宜性,不能加入小学化内容。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评价的分类,按照进行时间可分为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分别在学期前、中、后进行,在学期末进行的评价属于总结性评价。
4.【答案】B。
解析:幼儿园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种存在方式。
5.【答案】C。
解析: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故答案选C。
6.【答案】C。
解析: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方法可以以自身为媒介、以材料为媒介或者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其中,以自身为媒介的方法包括游戏者和旁观者两种身份。
教师作为游戏者,是指教师通过游戏的语言、行为进行儿童游戏指导,可采取平行游戏和共同游戏两种方式,此时教师的身份是游戏伙伴。
教师作为旁观者,是指教师站在儿童游戏之外,以现实的教师身份干预儿童游戏,此时教师的身份是教育指导者。
因此,答案选C。
7.【答案】C。
解析:在幼儿园内,有幼儿自发自悦的游戏活动,有幼儿一日的常规生活,这些活动所占幼儿在园时间的比例,远远高于教师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有很多是通过这一教育途径讲行的,尤其是幼儿的各种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一些社会性行为规范的养成。
因此,答案为C。
8.【答案】C。
解析: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全面性原则是指,在教育实践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教育评价必须连续不断的对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2018陕西榆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满天教育)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A,B,C,D
解析 教学策略的类型有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16:答案A,B,C,D
解析 ABCD四项均为班主任了解学生采用的一般方法。
17:答案B
解析 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A
解析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27: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
单项选择题
A、德育原则
B、德育途径
C、德育方法
D、德育模式
28: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单项选择题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涉及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29: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 )
单项选择题
A、提高品德认识
A、“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
B、“以儿童为中心”的放任型师生关系
C、民主合作式的师生关系
D、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15:教学策略的类型有( )。
多项选择题
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1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
多项选择题
A、观察法
B、谈话法
C、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D、调查访问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观点
D、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21:新课程以( )为理论基础。
多项选择题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自然主义理论
2018陕西特岗教师笔试试题答案解析(小学教基)

32.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C.社会发展的需求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 【答案】D。
33.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多轨制 33.【答案】A。
34.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自我阶段 D.关注情境阶段 34.【答案】B。
35.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运作的课程 D.经验的课程 35.【答案】D。
52. A.感觉 B.知觉 C.需要 D.记忆 E.思维 【答案】ABDE。
53. A.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教学支架 B.教学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C.教学走在发展前面 D.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E.教学只需适应学生现有发展水平 【答案】ABCD。
54. A.教师要采用发现法进行教学 B.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D.学习是错误尝试的过程 E.学习是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 【答案】BC。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0 题) 1. A.韩愈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答案】B。
2. A.监督与检查 B.影响与促进 C.丰富与完善 D.规范与评价 【答案】B。
3.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写作 【答案】A。
4. A.职业道德水平 B.学历水平 C.人格特质 D.教育威信 【答案】A。
29. A.教育能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经验 B.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C.教育能够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教育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 【答案】B。
30. A.以僧为师 B.统一大学 C.官师合一 D.以法为教 【答案】C。
31.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答学校 B.人民政府 C.家长 D.社区 【答案】B。
2018 年陕西特岗教师招聘模拟卷(一)语文数学英语模考卷答案解析

y
。
x
若 g(x)与 y=2a 有两个不同交点,须 0<2a<1.即 0<a<12,故选 B. 9 .【 答 案 】 B . 解 析 : 偏 导 连 续 一 定 可 微 , 但 是 可 微 偏 导 数 不 一 定 连 续 , 例 如 分 段 函 数
f
(x,
y)
(x2
y2
) sin(
x2
1
y2
)
该函数在
7.【答案】A.解析:依题意,|AB|=|AF|+|BF|=x1+x2+p,而 p=2,故|AB|=8+2=10.
8.【答案】B.解析:f′(x)=lnx-ax+x1x-a=lnx-2ax+1,函数 f(x)有两个极值点,即 lnx
-2ax+1=0 有两个不同的根(在正实数集上),即函数 g(x)=ln xx+1与函数 y=2a 在(0,+∞)上 有两个不同交点.因为 g′(x)=-xln2 x,所以 g(x)在(0,1)上递增,在(1,+∞)上递减,所以 g (x)max=g(1)=1,如图.
数学专业知识
寸 一、选择题
1.【答案】D.解析:设 z=x+yi(x,y∈R),则 x+yi+ x2+y2=2+i,∴xy+=1,x2+y2=2, 解
得x=34, y=1,
∴z=34+i.
2.【答案】A.解析:∵x>1,y>1⇒x+y>2,x+y>2辛x>1,y>1,∴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5.【答案】B。 6.【答案】D。解析:“文人独立歌唱,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指的是《离骚》。故本题选 D。 7.【答案】D。解析:“唇亡齿寒”出自《左传》。故本题选 D。 8.【答案】A。解析:这是《曹刿论战》的内容,出自《左传》。故本题选 A。 9.【答案】D。解析:《城濮之战》出自《左传》。故本题选 D。 10.【答案】C。 11.【答案】D。解析: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一句中的“书”是专指《尚书》。故本题选 D。 12.【答案】C。解析:御,驾驭马车的技术。故本题选 C。 13.【答案】D。解析:ABC 均出自《论语》。故本题选 D。 14.【答案】C。解析:荀子,提出“性恶论”,提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的思想。故本题选 C。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C。解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故本题选 C。 18.【答案】C。解析:A 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登高》;B 项“剑 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C 项“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 脂凝夜紫”出自李贺的《雁门太守行》;D 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 故本题选 C。 19.【答案】C。解析:《种树郭橐驼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 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 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故本题选 C。 20.【答案】B。 21.【答案】C。解析:《史记》是纪传体史学著作。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 心内容。故本题选 C。 22.【答案】B。解析: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成一家之言”。故本题选 B。 23.【答案】B。 24.【答案】B。解析:所谓“乐府双璧”,即《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的合称,汉代古乐府民 歌(汉乐府)中最著名的两大代表作。故本题选 B。
2018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满天教育)

2018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满天教育)1:合理地组织复习的方法有及时复习、()。
多项选择题A、适当的超额复习B、强化复习C、突击记忆D、合理复习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3: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多项选择题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4: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单项选择题A、课堂凝聚力B、课堂控制C、课堂管理D、课堂气氛5: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判断题对错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单项选择题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7: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的演示,属于()。
单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经验直观8:关于儿童多动综合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A、儿童多动症的高峰发病年龄8~10岁B、儿童多动症中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C、多动症儿童即轻度脑功能障碍儿童D、多动症可能是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9:同辈群体不能成为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
()判断题对错10:在信息加工理论中,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操作叫()单项选择题A、步骤B、算子C、序列D、产生式11:知识学习中,理解某一一原理意义的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陈述性知识学习B、程序性知识学习C、策略性知识学习D、操作性知识学习12: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苛勒C、奥苏贝尔D、贾德13: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2018陕西特岗教师考试练习题1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受教育权是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题干中的班主任劝退小李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故选C。
2.【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教师的基本权利,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是其他权利的基础。
3.【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老师不经过学生的允许私自查看学生的隐私,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4.【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角色的了解。
由于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的性格特点是各异的,加之教学内容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和方式对待教学工作,而应以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研究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境。
因此本题选B。
5.【答案】A。
中公讲师解析: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明教师劳动要具有创造性,学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6.【答案】D。
中公讲师解析: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
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的学的主体,因此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同时又是认识的主体。
7.【答案】A。
中公讲师解析:专断型的教师领导类型,认为没有教师监督,学生就不可能自觉学习,而学生的反应是教师一离开课堂,学习就明显松垮。
8.【答案】ABD。
中公讲师解析:教师的权利主要有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获取报酬权。
9.【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
10.【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2018陕西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满天教育)

2018陕西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满天教育)1: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强调无私奉献和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是矛盾的B、要开放德育的边界C、德育应以知识为主,辅以少量德育实践D、现代网络技术的虚拟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果2: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单项选择题A、认识B、设计C、设想D、安排3:教育科学研究的发端,也是教育学的使用价值所在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规律D、教育事实4: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
单项选择题A、精神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神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5: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阶段性6: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这表述的是以下哪一条教学原则?()单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8: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单项选择题A、企业法人B、机关法人C、社会团体法人D、事业单位法人9: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单项选择题A、威尔逊B、格塞尔C、华生D、洛克1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来认识客观世界的()单项选择题A、间接经验B、直接经验C、生活经验D、生产经验11: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
()判断题对错12: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2018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共七套含答案)

(第一套)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 )。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B )特点。
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C.教育目标明确D.鲜明的阶级性3.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一一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C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5.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 D )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后天学习和训练B.遗传素质C.教师教学水平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B )。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8.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B )。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考试成绩9.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 )。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10.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C )的特点决定的。
A.劳动内容B劳动对象C.劳动手段D劳动方式11.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 C )。
A.比较法B.榜样法C评价法D.自我教育法12.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B )。
A.引导法B.榜样法C.谈话法D.讨论法13.“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D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14.教师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 B )。
A.创造性B.示范性C.连续性D.主体性15.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陕西榆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满天教育)
1:在个体发展的动因问题上,坚持“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
A、洛克
B、孟子
C、华生
D、荀子
2: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
判断题
对
错
3: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各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判断题
对
错
4:制度化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
()
判断题
对
错
5: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原则。
多项选择题
A、巩固性
B、直观性
C、启发性
D、理论联系实际
E、因材施教
6: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
单项选择题
A、课外活动
B、校外活动
C、劳动实践
D、教学
7:以下哪一项不是选答型试题的优点?()
单项选择题
A、题目容量多
B、知识点覆盖面广
C、评分标准固定
D、有利于学生思维、写作能力的发展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单项选择题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9: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先进性组织。
()
判断题
对
错
10: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单项选择题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1:在中国,出现学校教育的时代是()
单项选择题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时期
12: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单项选择题
A、活动课时制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13:教师的职业角色除了教育者之外,他还是()。
多项选择题
A、教学主导者
B、文化传播者
C、监护者
D、研究者
14:传统“师遭尊严”的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
多项选择题
A、“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
B、“以儿童为中心”的放任型师生关系
C、民主合作式的师生关系
D、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15:教学策略的类型有()。
多项选择题
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1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多项选择题
A、观察法
B、谈话法
C、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D、调查访问
17: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单项选择题
A、自由发展
B、自主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18:在班级授课制要求下,课程表的编制依据是()
单项选择题
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学原则
19: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
单项选择题
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
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
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20: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是()。
单项选择题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观点
D、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21:新课程以()为理论基础。
多项选择题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自然主义理论
D、实践主义理论
22:教学设计是一种“电脑式”的程序设计。
()
判断题
对
错
23:最早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2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
B、体育
C、德育
D、管理
25: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
()
判断题
对
错
26: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于()。
单项选择题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27: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单项选择题
A、德育原则
B、德育途径
C、德育方法
D、德育模式
28: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单项选择题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涉及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29: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
单项选择题
A、提高品德认识
B、激发品德发展动机
C、陶冶品德情感
D、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30:“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来的?()。
单项选择题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错误
解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答案错误
解析
4:答案正确
解析略。
5:答案C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D
解析
8:答案D
解析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的任何一个方面开始,因为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9:答案错误
解析
10:答案B
解析略。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分组教学的含义,即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13:答案B,D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A,B,C,D
解析教学策略的类型有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16:答案A,B,C,D
解析ABCD四项均为班主任了解学生采用的一般方法。
17:答案B
解析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A
解析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20:答案A
解析“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故注重教育的价值。
21:答案A,B
解析
22:答案错误
解析
23:答案D
解析德国着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形而上学实在论哲学、观念心理学和五种道德伦理观的基础上的。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正确
解析
26:答案A
解析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做出决议,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27:答案C
解析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德育方法。
28:答案C
解析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核心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D
解析根据个人身心发展常识,“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特点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