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山东教师考编押题试卷(附答案)

2018年山东教师考编押题试卷(附答案)

2018年山东教师考编押题试卷(附答案)2018年山东教师考编押题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公共基础部分(共35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并将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0.8分,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1 月17 日对外公布《()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A.三江源B.张家界C.北京D.三亚天堂2.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意见在重要意义中提到,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

A.社会所有B.全民所有C.国资委所有D.国务院所有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 月18 日至20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明确了以()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A.新平衡理念B.新发展理念C.新生产关系理念D.新生产要素理念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A.集中统一领导B.建言献策C.监察督导D.制度保障5.()是我国目前唯一实现“走出去”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核电是一个综合性工程,不仅考量核电站本身的建设能力,也会带动相关装备制造业的提升。

A.“蛟龙一号”B.“天河一号”C.“枭龙一号”D.“华龙一号”6.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特种用途飞机研制能力取得重大突破,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A.运二十B.C919C.AG600D.空警20007.中国思想家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的这一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唯物主义观点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指长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

其中蕴含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A.物质不是人的主观意识,是本来就有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B.内因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D.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9.下列组合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A.英国B.法国C.德国D.日本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原则B.教育规律C.教育任务D.教育目的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8.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9.“教书”与“育人”是( )的关系。

A.并列的B.递进的C.互补的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10.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

”这位学生听后心里鼓着气坐下了。

这位教师违背了(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11.“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12.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第一卷)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第一篇: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为期两天的第二十三届非洲联盟(非盟)首脑会议于2014年6月27日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闭幕。

本届会议主题是()A.“促进非洲区内贸易”B.“农业和粮食安全”C.“泛非主义与非洲复兴”D.“促进非洲内部贸易”2.学校文化的缩影是()A.学生文化B.校园文化C.教师文化D.环境文化3.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评价模式是()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B.目标评价模式C.CSE评价模式D.CIPP评价模式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5.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力D.分化概念6.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A.创新能力的培养B.读写能力的培养C.听说能力的培养D.交往能力的培养7.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A.教材B.课程标准C.课程D.教育方针8.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是()A.道尔顿制B.班级授课制C.个别教学制D.复式教学9.中学生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A.人际焦虑B.睡眠焦虑C.考试焦虑D.恋爱焦虑10.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A.社会实践活动B.科技活动C.学科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11.实施义务教育()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对象与活动上,这属于()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13.萌萌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是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

她应该属于()的气质类型。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专家押题试卷(2套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专家押题试卷(2套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专家押题试卷(2套及答案)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专家押题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A.《论语》B.《孟子》C.《学记》D.《大教学论》2.(。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目标D.教育政策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主体性4.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分散注意5.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A.通过阅读XXX的诗词《沁园春·雪》头脑中出现北国风光的情景B.人们看到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C.XXX创作诗词《沁园春·雪》D.我们想象未来世界的样子6.一位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护自己与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上,说明其处于成长的()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7.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A.以学生发展为本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C.切实减轻学生的研究负担D.提高课堂教学效率8.研究英语单词“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元认知策略D.精加工策略9.实验证明:研究程度达到()时,记忆效果最佳。

A.50%。

B.100%。

C.150%。

D.200%10.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11.有效教学的核心是()A.教师的教学积极性B.学生的参与积极性12.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A.学校管理权B.学生管理权C.教育教学权D.学术研究权1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018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附答案)

2018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附答案)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卷(附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的工作方针。

A.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B.民主参与、科学决策C.全员参与D.个别地区实行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我国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是()的关系。

A.雇佣B.聘任或任命C.管理与被管理D.领导与服从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4.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本能5.校本课程常以()的形式出现。

A.公共课B.选修课C.必修课D.课外活动6.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所遵循的德育过程规律是()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7.合作学习的策略不包括()A.双人式学习B.小组学习C.全体学习D.小队式学习8.“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强调的是教师应该具备()A.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B.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C.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D.系统的心理学知识9.教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A.制定教育方针B.解决教育问题C.积累教育经验D.揭示教育规律10.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最显著标志就是()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11.()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

A.壬戌学制B.壬寅学制C.癸卯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12.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的作业、学籍卡片等来了解学生的方法属于()A.书面材料分析法B.问卷法C.调查访问法D.观察法13.教师规定学生做不完作业不准回家吃饭,侵犯了学生的()A.财产权B.人格尊严权C.生命权D.人身自由权14.报告、讲演所采用的言语类型是()A.独白言语B.表面言语C.内部言语D.对话言语15.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存在的。

2018-2019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

2018-2019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仿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四川小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四川小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四川小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学生极易“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这说明学生具有()特点。

单项选择题A、定向性B、可塑性C、向师性D、依赖性3:下位法服从上位法。

()判断题对错4: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判断题对错5:根据材料回答{TSE}题: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做正面回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TS}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改的哪些理念?()[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A、探究性学习B、建构学习知识的过程C、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D、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6:以下技能中,属于操作技能的是()单项选择题A、阅读技能B、运算技能C、记忆技能D、吹拉弹唱技能7: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判断题对错8: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

单项选择题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9:“三教九流”中的“三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单项选择题A、儒教B、清真教C、道教D、佛教10:现代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知识。

()单项选择题A、对B、错11:以下属于复述策略的有()多项选择题A、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B、提问C、做笔记D、运用有意识记E、记忆方法多样化12:道尔顿制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判断题对错13: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为期两天的第二十三届非洲联盟(非盟)首脑会议于2014年6月27日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闭幕。

本届会议主题是()A.“促进非洲区内贸易”B.“农业和粮食安全”C.“泛非主义与非洲复兴”D.“促进非洲内部贸易”2.学校文化的缩影是()A.学生文化B.校园文化C.教师文化D.环境文化3.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评价模式是()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B.目标评价模式C.CSE评价模式D.CIPP评价模式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5.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力D.分化概念6.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A.创新能力的培养B.读写能力的培养C.听说能力的培养D.交往能力的培养7.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A.教材B.课程标准C.课程D.教育方针8.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是()A.道尔顿制B.班级授课制C.个别教学制D.复式教学9.中学生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A.人际焦虑B.睡眠焦虑C.考试焦虑D.恋爱焦虑10.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A.社会实践活动B.科技活动C.学科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11.实施义务教育()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对象与活动上,这属于()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13.萌萌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是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

她应该属于()的气质类型。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4.教师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A.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身体状况B.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身体状况C.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身体状况D.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15.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B.教师竞聘上岗C.教师选举D.教师推荐16.在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是()A.职业良心感B.职业责任感C.职业幸福感D.职业义务感17.专著、论文属于()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18.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期性D.连续性19.我国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是()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C.政治手段D.文化手段20.()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A.班级B.班集体C.班委会D.班级群体二、多项选择题1.联想是因某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它分为()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相似联想D.相反联想E.因果联想2.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表现有()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B.“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D.教育形式多样化E.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3.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冯·格拉塞斯费尔德B.鲍尔斯费尔德C.库伯D.斯皮诺E.斯特菲4.态度的成分主要包括()A.认知成分B.动机成分C.情感成分D.行为成分E.意志成分5.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三、简答题1.课程标准的意义有哪些?2.简述培养学习动机的原则。

3.简述道德意志的表现。

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5.什么是有意义学习?进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四、论述题1.试述行动研究法的优缺点。

2.试述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案例分析题材料一“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

”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

材料二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

——叶圣陶(1)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观?(2)材料二中,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略。

2.B【解析】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3.A【解析】略。

4.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洛克的《教育漫话》中的名言。

5.D【解析】略。

6.A【解析】略。

7.C【解析】课程是教育的基础,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施工蓝图”。

8.C【解析】个别教学制是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

9.C【解析】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

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10.C【解析】学科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分科组织落实。

11.D【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少年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2.B【解析】考查注意的分配的概念。

13.C【解析】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14.D【解析】根据我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教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15.A【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

16.B【解析】职业责任感是教师在职业道德活动中形成的对他人或社会应负责任的内心体验和道德情感,它既是职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又是激励教师实现某种职业道德目标的动力。

17.A【解析】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是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

18.A【解析】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特点的体现之一。

19.A【解析】经济手段是我国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行政手段、文化手段则是辅助手段。

20.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集体的概念。

二、多项选择题1.ABCE【解析】联想可分为: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和因果联想。

2.ABCE【解析】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具体表现在:(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2)“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4)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3.BC【解析】冯·格拉塞斯费尔德和斯特菲是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鲍尔斯费尔德和库伯是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斯皮诺是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4.ACD【解析】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ABCDE【解析】略。

三、简答题1.(1)在国家层面上,课程标准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2)在学校教育层面上,课程标准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依托;(3)在教材层面上,课程标准标志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4)在教学层面上,课程标准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2.(1)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2)先满足学生的缺失性动机;(3)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4)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5)善于利用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3.(1)控制和调节个人的愿望;(2)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3)对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4)克服道德行为中的困难。

4.(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5.(1)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①客观条件,是指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

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

教材一般符合此要求。

②主观条件,是指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四、论述题1.(1)行动研究法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2)①优点在于:方法灵活,能适时做出反馈与调整;能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效。

②缺点在于: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乏系统性,影响研究的可靠性;研究样本受具体情境的限制,缺少控制,影响研究的代表性。

2.(1)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自我调适的方法主要有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和态度改变、归因训练、加强身体锻炼等。

具体做法:①观念改变;②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③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2)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①学校积极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卫生教育课,教给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调适心理的方法;②学校组织专门的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③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穿插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④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杜绝教师伤害事件的发生。

(3)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具体做法:①学校积极与家长配合,通过班会等形式,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针对问题进行积极交流;②学校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为家长提供支持,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提出建议;③国家采取切实措施,重视优化学校周边环境,打击不良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侵蚀,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五、案例分析题(1)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上好课的最根本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鸦雀无声的课堂中,学生“口不能言”,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这样,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失。

②课堂管理过程的实质就是师生在课堂中相互作用的过程。

课堂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而不是让学生安静、驯服地遵守课堂纪律。

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能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能增进教学效果;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