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地域文化考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电大形成性考核《地域文化(本)》

电大形成性考核《地域文化(本)》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陈规发明“木牛流马”B.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C. 陈规是宋代人D. 《守城录》为陈规所作反馈正确答案是:陈规发明“木牛流马",陈规反对攻势防御题目2题干《六韬》的作者是诸葛亮。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题干墨子思想的核心是()选择一项:A. 兼爱B。

节用C。

尚贤D. 非攻反馈正确答案是:兼爱题目4题干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A。

韩非子B。

孔子C. 孟子D。

墨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孟子题目5题干鲁国的稷下学宫,在齐鲁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题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孙武本为齐国人B。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C.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D. 孙武本姓陈反馈正确答案是:孙武本姓陈, 孙武本为齐国人,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题目7题干下列对鲁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重视工商业B。

地势平坦C。

首都是曲阜D。

土质肥沃反馈正确答案是: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首都是曲阜题目8题干下列人物中,没有到过“稷下学宫"讲学收徒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老子B. 邹衍C. 孔子D. 荀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孔子, 老子题目9题干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泰山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题干下列典籍中,属于“六经”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尚书》B. 《诗经》C. 《论语》D。

《孟子》反馈正确答案是:《诗经》,《尚书》题目11题干“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选择一项:A. 《墨子》B。

《管子》C。

《公羊传》D。

《论语》反馈正确答案是:《公羊传》题目12题干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 )选择一项:A。

齐宣王C. 齐景公D。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地域文化(专)2021年7月期末考试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地域文化(专)2021年7月期末考试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21年7月期末考试地域文化试卷(开卷)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武威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威地区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B.西汉时命名原休屠王领地为“武威”,以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

C.“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曾建都于姑臧。

D.西夏曾经以凉州为国都。

2.关于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铜奔马为战国时期青铜器。

B.铜奔马作昂首嘶鸣、飞跃奔驰状。

C.铜奔马出土于1969年。

D.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3.关于张掖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汉设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义。

B.隋唐时代是张掖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C.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置甘肃行省。

D.张掖大佛寺是五凉时期的佛教殿堂。

4.关于马蹄寺石窟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蹄寺石窟群是五代十国时期开凿的石窟群。

B.北魏晚期,受中原文化影响,部分洞窟重修。

C.千佛洞石窟北段为浮雕塔林。

D.马蹄南寺石窟又叫胜果寺,规模较小。

5.关于酒泉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汉时期设置了酒泉郡。

B.魏晋时期,肃州的名称开始使用。

C.明代为扼守中西交通的锁钥。

D.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上千处。

6.关于嘉峪关关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城向北8千米连黑山悬壁长城。

B.关城的罗城开南北两门。

C.关城向南7千米接天下第一墩。

D.为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

7.关于新城魏晋墓彩绘砖壁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城魏晋墓群位于嘉峪关市东18千米的戈壁滩上。

B.彩绘砖壁画大部分构图较为简单,画面具备可叙事性和情节性。

C.绘画方面的内容,在美术领域填补了两汉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D.彩绘砖壁画突出特点是“以形写神”。

8.关于莫高窟的营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

B.唐代是莫高窟全盛时代,洞窟数达千洞。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地域文化考试题与答案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地域文化考试题与答案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1月期末考试1。

文献记载伏羲的主要贡献有:ABCA.始作八卦,创造书契。

B.结网罟,教民渔猎。

C.养牺牲以充庖厨。

D.尝百草,播五谷。

2。

马家窑类型彩陶:ABA.贮藏器瓮、罐逐渐增多. B.多采用曲线构图。

C.非常盛行锯齿纹。

D.鸟形壶开始出现。

3。

丝绸之路:ABCA.因张骞出使西域而开辟。

B.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商旅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

C.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D.基本走向奠定于隋唐时期.4.丝路重镇张掖:BCDA.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城.B.隋代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

C.元代为甘肃行省省会。

D.有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

5.甘肃境内的明长城:ABDA.大部分是1522年以后修起来的。

B.主干线西起嘉峪关.C.在金塔县至敦煌的长城史称“令居塞"。

D.在甘肃境内足有2000公里。

6。

麦积山石窟:ABCDA.在北魏时期已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佛教艺术胜地.B.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C.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D.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

7。

莫高窟壁画中:ABCDA.绘制的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B.有因缘故事画、佛传故事画。

C.早期壁画流行说法图。

D.本生故事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堪称艺术精品。

8。

河陇学术人物中:ABA.王符是东汉后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B.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医学史上不朽的经典巨著。

C.王符《潜夫论》提出“中和之气”是万物的本源。

D.张澍“精通天文地舆之学”。

9。

敦煌藏经洞文献:ABCA.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佛教文献.B.保存的诗歌数量很多,价值很高。

C.保存了有关摩尼教、景教文献。

D.保存了大量元、明时期的公私文书.10.环县道情皮影:ABDA.是道情与皮影相互结合的产物。

B.表演特点是唱念做打,一人包揽。

C.人物造型风格粗犷浑厚,粗中见细,名曰“寸线”.D.传统表演分为大本戏、小本戏和神戏。

1.临夏砖雕有什么特点?临夏砖雕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可分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几类。

地域文化试题

地域文化试题

地域文化试题张掖电大2021年秋学期开放教育本科各专业地域文化期中考试试卷班级: 15秋直属工商管理本科学号:156202100012507 姓名:刘峰总分: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河陇文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答:河陇是一个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混合并存的地区,河陇文化一方面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又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河陇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区。

河陇叫典型地带有多元融合的特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2.甘肃彩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答:时代最早,地域广大,甘肃东部渭河、西汉水流域是中国彩陶发源地之一;在中国各地的彩陶渐趋衰落时,马家窑文化彩陶却独放异彩,在甘青地区形成了中国彩陶的鼎盛阶段,其艺术水平之高,文化成就之大,其他彩陶文化难以比肩;当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彩陶推出历史舞台时,甘青地区依然生存者一批坚持使用彩陶的先民,并进而将彩陶艺术向西传入新疆。

3.简述丝绸之路西安到敦煌间的基本走向。

答:由西安出发向西行,须翻越陇山和渡过黄河,才能进入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

陇山是一条纵贯于陕、甘、宁交界的山脉。

主要有北、南二道。

北道:由西安向西北行,经今彬县、泾川、平凉道固原,从固原向西,越陇山北段,到祖历河畔,经会宁县北郭城驿抵黄河东岸靖远,渡黄河西进到达武威。

南道:由西安朔渭水而上,在今宝鸡西再朔千水西北上,经陇县,越陇山到张家川县,从张家川到通渭,向西经定西、榆中,从兰州渡黄河,过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

4.请谈谈你对敦煌飞天形象的理解。

答: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怀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而消逝。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

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

电大地域文化 形成性考核1---4答案

电大地域文化 形成性考核1---4答案

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一1.1938年著名的抗日将领冯玉祥将军在拜将坛立碑,赞颂(韩信)的丰功伟绩,碑文云:“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

”2.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的文化遗址是( 西安半坡遗址)。

3.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 西周初年)4.4000多年前,农耕始祖(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被后人称为“农神”。

5.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封建王朝是( 唐朝 ) 。

6.华清池遗址中得唐御汤遗址中,唐太宗沐浴的是(星辰汤)。

7.陕北黄土高坡上标志性的民居是(窑洞 )。

8.(潼关)是秦地四大关塞之首。

9.陆游在《书愤》一诗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其中的大散关在(宝鸡市)。

10.秦末汉初,刘邦领兵是从(武关)入关中灭秦。

11.石门十三品中最负盛名的是(曹操)所书的“衮雪”石刻。

12.我国最早的历法出现在(周)。

13.半坡遗址分为(制陶区墓葬区居住区)。

14.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是诗人(白居易)在高中进士后写的。

15.下列遗址属于陕北地区的是(统万城镇北台)。

16.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是(西安)。

17.镇北台是陕西境内长城遗址中最宏伟的建筑,修建于(明)朝。

18.三秦地区最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是(秦腔眉户, 皮影戏)。

19.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时期的文物上,铭文出现了“中或”的字样,中或就是中国。

这件文物是(何尊),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0.楚汉之际划定的三秦地域范围是(翟 . 雍塞)。

21.被誉为“天下第一陵”的是( 黄帝陵 ) 。

22.刘邦拜韩信为将的文化遗址是( 拜将坛)。

23.现在西安城东西南北大街正对的四个城门分别是(永宁门长乐门安远门安定门)。

24.秦始皇兵马俑遗址中被称为“军幕”,也就是总指挥部的是(三)号坑。

25.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的是(勉县武侯祠)。

26.汉、唐盛世时期,王朝政权同南亚、西亚、欧洲各国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是( 长安 )。

地域文化复习题(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1题](单选题) 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 A.宋代[第2题](单选题)()为了在知行观上突出人道之诚,提出了“行先知后”、“知行相资以为用”等重要命题,强调了“行”在人性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

∙ A.王夫之[第3题](单选题)()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的著作是∙ A.《天对》[第4题](单选题)()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

∙ A.贾谊[第5题](单选题)()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 A.左宗棠[第6题](单选题)()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

他创作的话剧有《不要忘了》、《青纱帐里》、《桃花扇》等。

∙ A.欧阳予倩[第7题](单选题) 在马王堆出土的()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 A.《五十二病方》[第8题](单选题)()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特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 A.曾国藩[第9题](单选题)()出版于19 27年的《从军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记述大革命的报告文学。

A.谢冰莹[第10题](单选题)土家族文学的主体形式是()A.歌谣[第11题](多选题)湖湘学派的学术旨趣与学术追求表现在:∙ A.具有偏向佛学,融合佛学的倾向∙ B.坚持“体用合一”、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结合、内圣与外王并重的学风。

∙ C.以形而上与形而下为一体的存在论。

∙ D.以性为宇宙本体,提出了性本论的理学体系。

[第12题](多选题)关于屈原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屈原的《离骚》既可视为一首想象奇特、气势恢弘的诗歌,又可视为一篇探讨宇宙天道问题的哲学奇文。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1. 首创“飞白书”体的书法家是(1.00分)A.褚遂良B.蔡邕C.锺繇D.刘德昇2.《杂体诗》30首的作者是(1.00分)A. 谢朓B. 谢灵运C. 江淹D. 庾信3.《贞观政要》的作者是(1.00分)A. 魏徵B. 吴兢C. 岑文本D. 姚崇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1.00分)A. 褚遂良B. 郑道昭C. 锺繇D. 孙过庭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唐朝B. 西汉C. 隋朝D. 东汉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1.00分)A. 张衡B. 张仲景C. 范蠡D. 吴道子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1.00分)A. 锺繇B. 蔡邕C. 蔡文姬D. 刘德昇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1.00分)A. 白居易B. 元稹C. 韩愈D. 元结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1.00分)A. 杜甫B. 白居易C. 韩愈D. 李商隐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1.00分)A. 史可法B. 侯方域C. 彭而述D. 王铎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1.00分)A. 范缜B. 谢灵运C. 袁淑D. 谢朓12.《治安策》的作者是(1.00分)A. 韩非子B. 李斯C. 蔡邕D. 贾谊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1.00分)A. 郭熙B. 李迪C. 李唐D. 吴道子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1.00分)A. 郑国B. 李诫C. 褚少孙D. 张衡15.《述归赋》的作者是(1.00分)A. 耿介B. 高拱C. 何景明D. 吕坤16.在宋代使“隶法复兴”书法家是(1.00分)A. 黄庭坚B. 蔡襄C. 王洙D. 苏轼17.游记散文《茅阁记》的作者是(1.00分)A. 韩愈B. 萧颖士C. 元结D. 贾至18.《大任先生传》的作者是(1.00分)A. 李斯B. 蔡邕C. 贾谊D. 阮籍19.《神灭论》的作者是(1.00分)A. 袁淑B. 谢灵运C. 蔡邕D. 范缜20.被称作“红杏尚书”的诗人是(1.00分)A. 程颢B. 宋庠C. 程颐D. 宋祁21.被称为“成周”的城市是(1.00分)A. 登封B. 洛阳C. 开封D. 商丘22.被后人称为的“诗圣”的是(1.00分)A. 白居易B. 杜甫C. 李贺D. 李商隐23.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的作者是(1.00分)A. 李迪B. 李唐C. 吴道子D. 荆浩24.豫中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1.00分)A. 郑韩文化B. 河洛文化C. 燕赵文化D. 陈宋文化25.被后人称为“字圣”的是(1.00分)A. 褚遂良B. 锺繇C. 吴道子D. 许慎26.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1.00分)A. 张衡B. 郑国C. 李诫D. 张仲景27.被称为“行书鼻祖”的书法家是(1.00分)A. 蔡邕B. 刘德昇C. 褚遂良D. 锺繇28.洛阳首作为国都的朝代是(1.00分)A. 西周B. 东汉C. 西汉D. 东周29.豫东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1.00分)A. 河洛文化B. 陈宋文化C. 燕赵文化D. 郑韩文化30.自号“安乐先生”的是(1.00分)A. 张载B. 程颢C. 邵雍D. 程颐31.被书坛誉为“楷书之祖”的是(1.00分)A. 褚遂良B. 锺繇C. 蔡邕D. 刘德昇32.广义的中原指(1.00分)A. 河南省B. 黄河中游地区C. 黄河中上游地区D. 黄河中下游地区33.《苏学士集》的作者是(1.00分)A. 苏轼B. 苏辙C. 苏舜钦D. 苏洵34.中原被称为“楚风豫韵”的文化区域是(1.00分)A. 豫东B. 豫北C. 豫中D. 豫南35.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称谓是(1.00分)A. 审美文化遗产B. 伦理文化遗产C.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D. 无形遗产36.“南宋四家”属于中原画家的是(1.00分)A. 马远B. 刘松年C. 李唐D. 夏圭37.“画圣”吴道子为(1.00分)A. 晋涅阳人B. 唐阳翟人C. 隋汝南人D. 宋白波人38.被南阳人称为“杜母”的杜诗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东汉B. 唐朝C. 隋朝D. 西汉39.《书谱》的作者是(1.00分)A. 郑道昭B. 褚遂良C. 孙过庭D. 王洙40.画家宗炳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宋B. 西晋C. 东晋D. 唐1.中原文艺的特点有(2.00分)A. 引领性B. 独特性C. 先进性D. 兼容性E. 开创性2.下列人物籍贯属于豫东文化区的有(2.00分)A. 戴德B. 谢灵运C. 蔡邕D. 吴兢E. 江淹3.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2.00分)A. 黄淮文化区B. 河内文化区C. 嵩山文化区D. 汉淮文化区E. 河洛文化区4.下列文化属于中原史前文化(2.00分)A. 汴梁文化B. 二里头文化C. 郑韩文化D. 裴李岗文化E. 仰韶文化5.就中原文化的内部结构而言,其包括(2.00分)A. 中原制度文化B. 中原物态文化C. 中原精神文化D. 中原心态文化E. 中原行为文化6.中原文化的特点有(2.00分)A. 核心性B. 散播性C. 丰富性D. 人文性E. 根源性7.《诗经》所反映的中原文化,具体是(2.00分)A. 饮食文化B. 服饰文化C. 诗河文化D. 婚恋文化E. 神祗文化8.下列剧目属于忠奸斗争的的有(2.00分)A. 《抱烙柱》B. 《反五关》C. 《伐子都》D. 《安乐州》E. 《八义图》9.下列称号属于书法家王铎的有(2.00分)A. 二室山人B. 中岳先生C. 嵩樵D. 烟潭渔叟E. 嵩淙道人10.下列人物属于“竹林七贤”的是(2.00分)A. 阮咸B. 山涛C. 阮籍D. 王戎E. 向秀1.我国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也是中原文化的轴心时分)错误正确2.豫中文化区,地处河南腹地,星分角、亢、氐,属 东方苍龙星区。

2013-1地域文化试题

2013-1地域文化试题

科目代号:6157座号: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1月期末考试开放本科各专业地域文化试卷(开卷)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说明:从下列小题中选出2-4项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请将所选答案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框内。

A.教民渔猎。

B.烹饪熟食。

C.设官理民。

D.尝百草,播五谷。

2.半山类型彩陶:A.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主要器型。

B.锯齿纹非常盛行,成为其主要特征。

C.纹饰一般装饰于陶器上腹。

D.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

3.丝绸之路:A.在西汉王朝设立西域都护后益加畅通。

B.在隋唐达到鼎盛,长安、洛阳等城市呈现出国际都会的风貌。

C.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

D.在明朝后走向衰落。

4.丝路重镇武威:A.马蹄寺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祖”。

B.所藏西夏碑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

C.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城。

D.白塔寺是元代阔端太子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之地。

5.长城沿线的古城遗址中:A.锁阳城是酒泉通往敦煌古道上的一座边城。

B.锁阳城、常乐古城、石包城互为策应,有鼎足之势。

C.石包城是明代所修的重要城堡。

D.居延塞主要由烽燧亭障等边防设施组成。

6.麦积山石窟:A.开创于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

B.东、西崖摩崖大佛是隋代造像。

C.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

D.最宏伟、最壮丽的一座建筑是第4窟上七佛龛。

7.敦煌莫高窟:A.大型彩塑均为唐代所造。

B.第96窟窟檐依崖而建,俗称“九层楼”,为莫高窟标志性景点。

C.大型彩塑通过体量给人一种崇高感,这是宗教信仰的需要。

D.第158窟大卧佛,又称涅槃像、睡佛,是莫高窟彩塑代表作之一。

8.河陇军事人物中:A.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出生入死,屡建战功。

B.赵充国在对匈奴、羌、氐等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C.姜维是一位颇具才略的羌族军事家。

D.吴玠、吴璘指挥的和尚原大战射杀了金兀术。

9.河陇文艺名家中:A.赵壹《刺世疾邪赋》是一篇讽刺现实的政治抒情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地域文化考试题与答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1月期末考试1.文献记载伏羲的主要贡献有:ABCA.始作八卦,创造书契。

B.结网罟,教民渔猎。

C.养牺牲以充庖厨。

D.尝百草,播五谷。

2.马家窑类型彩陶:ABA.贮藏器瓮、罐逐渐增多。

B.多采用曲线构图。

C.非常盛行锯齿纹。

D.鸟形壶开始出现。

3.丝绸之路:ABCA.因张骞出使西域而开辟。

B.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商旅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

C.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

D.基本走向奠定于隋唐时期。

4.丝路重镇张掖:BCDA.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城。

B.隋代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

C.元代为甘肃行省省会。

D.有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

5.甘肃境内的明长城:ABDA.大部分是1522年以后修起来的。

B.主干线西起嘉峪关。

C.在金塔县至敦煌的长城史称“令居塞”。

D.在甘肃境内足有2000公里。

6.麦积山石窟:ABCDA.在北魏时期已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佛教艺术胜地。

B.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C.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D.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

7.莫高窟壁画中:ABCDA.绘制的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

B.有因缘故事画、佛传故事画。

C.早期壁画流行说法图。

D.本生故事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堪称艺术精品。

8.河陇学术人物中:ABA.王符是东汉后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B.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医学史上不朽的经典巨着。

C.王符《潜夫论》提出“中和之气”是万物的本源。

D.张澍“精通天文地舆之学”。

9.敦煌藏经洞文献:ABCA.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佛教文献。

B.保存的诗歌数量很多,价值很高。

C.保存了有关摩尼教、景教文献。

D.保存了大量元、明时期的公私文书。

10.环县道情皮影:ABDA.是道情与皮影相互结合的产物。

B.表演特点是唱念做打,一人包揽。

C.人物造型风格粗犷浑厚,粗中见细,名曰“寸线”。

D.传统表演分为大本戏、小本戏和神戏。

1.临夏砖雕有什么特点?临夏砖雕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可分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几类。

其砖雕的图案主要有吉祥纹样和吉祥主题。

常见的吉祥纹样有:代表尊贵的龙纹、凤纹图案;代表威严的狮虎图案;代表静土的莲花纹图案;代表富贵的牡丹纹图案;代表祥和的祥云纹图案。

经常制作的吉祥主题有松鹤延年图、五福捧寿图、石榴双喜图、碧波荷花图、富贵寿考图案等。

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

临夏砖雕多为仿木结构,采用镂空和雕刻相结合,并融入高浮雕的手法来展现画面意境。

画面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

一幅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外呼应,浑然一体。

总之,临夏砖雕汇集了多门艺术的技法,融汇多民族的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2.半山类型彩陶有哪些特点?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

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

鸟形壶开始出现,后期有所增多。

半山类型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鼎盛时期。

彩陶色彩鲜艳亮丽,图案繁缛。

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葫芦形网纹、菱格纹为主。

还有圆形纹、叶形纹、贝形纹、神人纹等,其中非常盛行的锯齿纹是半山类型彩陶的一个最主要特征。

彩陶纹饰一般装饰于陶器上腹。

半山晚期,旋纹、锯齿纹逐渐消失,旋纹演变为四大圆圈纹。

旋纹、锯齿纹的消失,是半山类型结束的标志,也是彩陶文化由繁盛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丝绸之路对沿途生产力的提高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繁荣。

以丝绸为引领,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的贡献应首推生产技术的输入。

如,冶铁炼钢、水利灌溉技术、先进的农耕经验等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使沿途各绿州国的农业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

随着贸易的发展,中国大批商人、工匠前往西方,把许多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如天文、历法、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等。

西方一些物产和珍禽异兽通过丝路贸易也传入中国。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一些中原没有的物种,其中以葡萄、苜蓿最为知名,此外还有安石榴、黄蓝等。

此外,当时还出现了许多带有“胡”字的农作物,如胡麻、胡桃、胡豆、胡瓜、胡蒜等,都是从西域输入的。

从西域传来的香料也很多,如印度的胡椒、姜,阿拉伯的乳香等。

同时玉米、占城稻、花生、向日葵、土豆、西红柿等农作物传人中原,丰富了农作物的品种,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华夏民族的饮食结构。

另外,大批珍禽异兽从西域和中亚输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和牲畜品种的改良。

2.怎样理解莫高窟壁画的飞天形象?飞天这一形象伴随着佛教艺术传入中国。

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种种因素,飞天的艺术形象和风格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为我们留下了各具特色的飞天,并成为莫高窟壁画中的典型艺术形象。

北凉、北魏时期的飞天形体较短,受西域风格影响,身体呈“V”字形,转折强烈。

西魏以后,中原式的飞天开始在洞窟中流行起来,这些飞天束发,身材苗条,但又不过分修长,细细的飘带随风舞动。

隋朝飞天造像一扫呆板与拘谨的姿态,身姿与飘带完全伸展,体态轻盈、流畅和自如。

唐代是敦煌飞天艺术的最高峰,也是其定型化的时代,完成了中国化、世俗化、歌舞化的里程。

从艺术形象上说,敦煌飞天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2013年7月期末考试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司马贞《三皇本纪》记述:ABCDA.伏羲第一个画出了八卦。

B.伏羲制作渔网,教导人们狩猎,并驯化野兽,所以又称为“伏牺氏”。

C.伏羲驯养动物成为厨房制作的主要食品,所以名号“庖牺”。

D.伏羲建都在陈邑。

2.马厂类型彩陶:ABA.纹饰以黑彩为主。

B.重要特征为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

C.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

D.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

3.大地湾遗址文化:ABCDA.根据时间的早晚,共分5期类型。

B.第一期类型是迄今为止在渭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C.第一期类型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彩陶。

D.第二期类型揭露出可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

4.张掖大佛寺:BCDA.保存有全国最大的唐代佛教大佛殿。

B.保存有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大明三藏圣教北藏》。

C.大佛殿内塑木胎泥塑卧佛像,造像身长34.5米。

D.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

5.莫高窟壁画的飞天:ABDA.从十六国开始,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

B.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交汇融合而成的。

C.借助于羽毛与翅膀凌空腾飞。

D.在唐代完成了中国化、世俗化、歌舞化的里程。

6.莫高窟艺术:ABCDA.是中国艺术与西域艺术往来交流的历史记载。

B.展示了一部佛教美术艺术史及其中国化的渐进历程。

C.有宋代以前丰富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实例。

D.有丰富的音乐图像数据。

7.甘肃境内汉长城:ABCA.大体以酒泉和敦煌为界,分为东、中、西三段。

B.修筑最早的一段,是令居以西至酒泉段。

C.中段的东端在今金塔县境与“令居塞”衔接。

D.至河口后沿黄河进入兰州市区,过桑园峡。

8.炳灵寺石窟:ABCA.第169窟最早又最有价值,为西秦所开创。

B.第169窟造像手法简练、造型优美。

C.高27米的唐代摩崖大佛,上半身用石雕成。

D.最值得称道的是窟门南侧的骑象菩萨。

9.临夏砖雕:ABCDA.经常制作的吉祥主题有松鹤延年图、石榴双喜图、碧波荷花图等。

B.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

C.采用镂空和雕刻相结合,并融入高浮雕的手法来展现画面意境。

D.画面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

10.居延汉简:ABA.是国内简牍出土的最大宗。

B.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与文物价值。

C.大多发掘于敦煌汉代烽燧遗址。

D.绝大多数是竹简。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玉门关遗址的情况是怎样的?玉门关故址俗称小方盘城,位于今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的戈壁上,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关口,相传因西域输入的和田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玉门关的城堡呈方形,均为黄土夯筑而成。

四垣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垣高9.7米。

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0余平方米。

西汉时为玉门都尉的治所,是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

今日登上玉门关,由城堡西北了望,汉长城烽燧遗址如龙游瀚海,沙山戈壁一望无际,犹可领略汉唐西塞雄伟景观。

2.庆阳香包刺绣有些什么特点?庆阳香包以其古拙质朴、富有原始文化遗存和手法奇特而区别于国内其他香包,其显着特点有四:一是原始生态文化味厚。

很多香包中渗透着巫神文化和古代阴阳平衡的哲学观念。

二是表现手法奇异多样。

庆阳香包刺绣手法多变,不讲透视,不求比例,不讲形象,只求神似,夸张变形,突出头身。

三是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祛邪祈福是庆阳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以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则是庆阳香包的主要表现手法。

四是审美观点独特。

从意念出发,采用意象手法夸张造型,幻化姿态,随意创作。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怎样理解丝绸之路河陇段文化遗存的重要意义?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以来,河陇便在天然地理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东向西的交通干线。

作为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中枢地段,古代东西方文化、艺术和多种宗教在这里接触、碰撞。

作为民族迁徙的走廊,各民族之间的征战、迁徙、兴衰构成了壮丽多彩的历史画卷。

各民族在创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汲取了许多外来文化的精粹,创造出了独具特色、极其灿烂的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孕育了河陇特有的历史文明,有些物质文化又为特殊的地理条件所涵存,各时代积累、保存至今的各类文化遗产完整丰富,堪称古代东西方经济交换、文化传播、相互交流的生动环节和真实样态。

2. 怎样认识莫高窟艺术的历史价值?莫高窟有众多的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

供养人像和题记,真实地提供了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弥勒经变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经济生活的状况。

法华经变、涅盘经变则提供了古代军队操练、出征、征伐、攻守的作战图,以及兵器装备的宝贵形象资料。

莫高窟壁画中描绘了中原与西域商人在丝绸之路上东来西往,相望于道的景象。

另外,古代社会生活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民情风俗场景在莫高窟壁画中有很多反映。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2013年1月期末考试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说明:从下列小题中选出2-4项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