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外管理系统基本配置手册

合集下载

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

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
任何Interface
带外管理
带内管理
第7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
1) 带外管理
– 通过带外对交换机进行管理 (PC 与交换机直接相连) 通过Telnet 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 通过Web 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 通过TFTP 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 通过SNMP 工作站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
2) 带内管理
Switch# Show interface f0/24 switchport
Switch# ping {IP address}
第7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
配置主机名
Switch(config)#hostname S2126G S2126G(config)#
第7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
配置交换机管理IP地址
第7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
实验室网卡接线
测试网线 联网网线 联网设备
外网
实验设备
第7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
RACK的特点
统一管理和控制实验台上的多台网络设备 无需拔插控制台线,便可以实现同时管理和控 制多台网络设备 良好的兼容性 提供“统一清”功能,统一清除实验台上网络 设备的配置,方便多次实验(RCMS) 图形界面,简单方便 (RCMS)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
!配置端口的双工模式为半双工 !开启该端口,使端口转发数据
– 配置端口速率参数有100(100M)、10(10M)、auto(自适应),默认 是auto – 配置双式模式有full (全双工)、half(半双工)、auto(自适应),默认是 auto
第7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
交换机接口开启
将接口启用 Switch(config-if) # no shutdown 将接口关闭 Switch(config-if) # shutdown

DS3400 盘柜配置实例-带外管理

DS3400 盘柜配置实例-带外管理
DS3400 盘柜配置实例 阿普作品
DS3000系列盘柜管理模式
DS3000系列盘柜管理模式通常分为带内管理(In Band)与带外管理(Out of Band)两种
带内管理:其连接方式是从服务器上的光纤HBA卡接口通过光纤线缆连接到盘柜控制器
上的光纤接口 .
带外管理:即是通过管理站(一台独立的笔记本或台式机)的网卡接口经直通线连接到
8.2选择config选项卡中的”config host access(manual)”
non
9.添加光纤HBA卡(自动搜索):
机,选择config选项卡中的”create logical drive”:
12.完成添加主机,选择config选项卡中的”create logical drive”:
18.创建LUN2,segment size为256KB:
19.映射LUN2到前面创建的主机上,lun号变为1:
20.创建全局热备份盘:config 选项卡 -> Create Hot Spare
21.选择手动配置热备份盘,选中剩下的一块硬盘,点选到右侧的热备份框中
22.系统中查看硬盘
最后,在windows2003中右键“我的电脑”,选择“管理”。选择”磁盘管理”, 可以看到新添加的两块硬盘,初始化并分区即可。
DS3400 的每个控制器提供 2个 FC 端口
(不支持子卡升级)
确认连接正确:
3. 运行软件,选择自动搜索盘柜:
4.发现盘柜后,重命名:
5.启动配置工具:
6.查看盘柜初始状态:
7.查看4块为分配的硬盘:
8.1选择config选项卡中的”config host access(manual)”
准备: 1.在管理站(笔记本)上安装storageManager 2.关闭管理站(笔记本)上的所有网络防火墙、杀毒软件等

带外网管带内网管

带外网管带内网管

带外⽹管带内⽹管1、基本概念带外管理(out-of-band):是指⽹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户⽹络的承载业务信息在不同的逻辑信道传送。

带内管理(in-band):是指⽹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户⽹络的承载业务信息通过同⼀个逻辑信道传送。

像Openview、CiscoWorks、Tivoli 这类的⽹管软件系统都是带内⽹管,⽹管系统必须通过⽹络来管理设备。

2、带外⽹管的组成控制台服务器(Console Server)、KVM服务器、智能电源管理器(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Units)、带外⽹管Manager(Network Management)等组成。

3、带外⽹管的功能1)设备紧急访问通道:所有可以使⽤命令⾏进⾏配置的设备(⽹络设备、存储设备、unix服务器、linux服务器、win2003服务器、甚⾄PBX)都有 console⼝或RS-232串⼝,通过这些管理接⼝可以直接使⽤命令控制设备。

控制台服务器连接到设备console或串⼝,在任何情况下只要能够通过⽹络或者拨号⽅式访问到控制台服务器就对设备进⾏操作。

KVM服务器连接到设备的⿏标接⼝、键盘接⼝、视频输出接⼝。

KVM OVER IP使⽤户可以⽤⾃⼰的⿏标、键盘远程控制设备,同时视频输出到⽤户本地的显⽰器上。

使⽤控制台服务器+KVM组合,可以解决所有设备的⾮硬件故障。

2)集中访问控制:由于带外⽹管提供了访问设备的通道,因此可以把通过⽹络访问设备(Telnet等⽅式)⽅式进⾏严格限制,可以降低⽹络安全隐患。

⽐如限定特定的IP地址才可以通过Telnet访问设备。

⼤部分的访问均通过带外⽹管系统进⾏,可以把整个IT环境设备的访问统⼀到带外⽹管系统。

与传统的设备管理各⾃为政不同,通过带外⽹管可以很容易做到不同⽤户名登录对应不同设备管理权限,⼀个IT TEAM可以根据各个⼈员职责不同进⾏授权。

3)操作⽇志记录:通过控制台服务器访问设备,所有的命令及结果都会被以⽂件⽅式记录下来。

KVM-带外管理系统简明配置手册

KVM-带外管理系统简明配置手册

分辨率和鼠标同步调试配置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XP/2003 的目标服务器:a. 选择“开始”(Start) >“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 >“鼠标”(Mouse)。

b. 打开“指针选项”(Pointer Options) 选项卡。

在“动作”(Motion) 组中:‐ 将鼠标动作速度精确设置为中等速度。

‐ 禁用“提高指针精确度”(Enhanced pointer precision) 选项。

‐ 单击“确定”(OK)。

配置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2000 的目标服务器:a. 选择“开始”(Start) >“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 >“鼠标”(Mouse)。

b. 打开“动作”(Motion) 选项卡。

‐ 将加速设置为“无”(None)。

‐ 将鼠标动作速度精确设置为中等速度。

‐ 单击“确定”(OK)。

配置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的目标服务器:a. 选择“开始”(Start) >“设置”(Settings) >“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 >“鼠标”(Mouse)。

b. 打开“指针选项”(Pointer Options) 选项卡。

在“动作”(Motion) 组中:‐ 将鼠标动作速度精确设置为中等速度。

‐ 禁用“增强的指针精度”(Enhanced pointer precision) 选项。

‐ 单击“确定”(OK)。

配置运行 Linux(图形用户界面)的目标服务器:1. 配置鼠标设置:a. 选择“系统”(System) >“首选项”(Preferences) >“鼠标”(Mouse)。

将打开“鼠标首选项”(Mouse Preferences) 对话框。

b. 打开“动作”(Motion) 选项卡。

c. 将“速度加速”(Speed Acceleration) 设置为 1。

实验1 交换机带外管理及端口识别

实验1 交换机带外管理及端口识别

实验一交换机带外管理及端口识别一、实验目的1熟悉普通二层交换机的外观2了解普通二层交换机各商品的名称和作用3了解交换机最基本的管理方式---带外管理的方法二、应用环境网络设备的管理方式有两种,带外管理和带内管理;带内管理,是指网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用户网络的承载业务信息通过同一个逻辑信道传送,带外管理,指网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用户网络珠承载业务信息在不同的逻辑信道传送。

通过Console口管理即为带外管理,通常是在用户会在首次配置交换机或者无法进去带内管理时使用带外管理;console口也叫配置口,用于接入交换机内部对交换机作配置。

三、实验设备1、DCS-3926S交换机1台2、PC机1台3、交换机console线1根四、实验拓扑图PC将PC机的串口和交换机的console线按拓扑图连接五、实验要求1、正确认识交换机上各端口名称2、熟练掌握使用交换机console线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口和PC的串口3、熟练掌握使用超级终端进入交换机的配置界面六、实验步骤第一步:认识交换机的端口第二步:连接console线拔插console线时注意保护交换机的console口和PC的串口,不要带电拔插第三步:使用超级终端连入交换机1、点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2、为建立的超级终端连接取名字:点击后出现下图界面,输入新建连接的名称,系统会为用户把这个连接保存在附件中的通讯栏中,以便于用户的下次使用。

点击“确定”按钮。

3、选择所使用的端口号:缺省设置是在“COM1”口上,如下图第四步:设置超级终端属性设置端口属性下图所示(一定要按这个数值进行设置)第五步:进入交换机配置命令行模式第六步:查看当前设备版本命令:show version第七步:查看当前配置命令:show running-config。

迈普交换配置详细说明

迈普交换配置详细说明

一、如何从console进入交换机带外管理即通过Console进行管理,通常情况下,在首次配置交换机或者无法进行带内管理时,用户会使用带外管理方式。

例如:用户希望通过远程Telnet来访问交换机时,必须首先通过Console给交换机配置一个IP地址。

用户用Console管理的步骤如下:第一、搭建环境:按照图1-1所示,将PC的串口(RS-232接口)和交换机随机提供的串口线连接,下面是连接中用到的设备说明:第二、进入超级终端:连接成功后,打开Windows 系统自带超级终端。

下面是打开Windows XP 自带超级终端的示例。

1)点击超级终端:2)在“名称”处填入打开超级终端的名称,例如把它定义为“Switch”:图1-3打开超级终端二3)在“连接时使用”处,选择PC机使用的RS-232串口,如连接的是串口1,则选择串口1,点击确定按钮:图1-4 打开超级终端三4)出现COM1属性,波特率选择“9600”,数据位选择“8”,奇偶校验选择“无”,停止位选择“1”,数据流控制选择“无”;或者直接点击“还原默认值”后,点击确定按钮:图1-5 打开超级终端四5)出现超级终端的配置界面:图1-6 打开超级终端五第三、进入交换机CLI界面:打开交换机的电源开关。

在超级终端的配置界面上出现了如下提示,进入到交换机的CLI配置方式:switch>二、配置模式介绍............................图1-11 交换机的Shell配置模式2.1一般用户模式用户进入CLI界面,首先进入的就是一般用户模式,提示符为“Switch>”,符号“>”为一般用户模式的提示符。

当用户从特权用户模式使用命令exit退出时,可以回到一般用户模式。

2.2特权用户模式在一般用户模式使用enable命令,如果已经配置了进入特权用户的口令,则输入相应的特权用户口令,即可进入特权用户模式“Switch#”。

ACS带外巡检系统用户手册

ACS带外巡检系统用户手册

ACS带外巡检系统用户使用说明书版本:V1.0目录ACS带外巡检系统用户使用说明书 (1)1ACS带外巡检系统操作说明 (2)1.1登录界面 (2)1.2登录成功后主界面 (2)1.2.1功能导航菜单 (3)1.3设备管理功能介绍 (4)1.3.1当前设备 (4)1.3.2待删除设备 (8)1.3.3DSV IEW (9)1.4配置模版功能区域介绍 (10)1.4.1装置配置模版 (10)1.4.2目标设备配置模版 (12)1.5规则管理功能区域介绍 (14)1.5.1规则组 (14)1.5.2规则 (15)1.6日志浏览功能区域介绍 (17)1.6.1系统日志 (17)1.6.2同步日志 (18)1.6.3服务日志 (18)1.7命令管理功能区域介绍 (19)1.7.1命令管理 (19)1.8告警功能区域介绍 (21)告警信息 (21)1.9任务管理 (22)1.9.1任务管理 (22)1.9.2历史结果 (25)1.9.3匹配结果 (26)1.10用户管理 (27)1.10.1用户清单 (27)1ACS带外巡检系统操作说明1.1登录界面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ACS巡检系统服务器IP地址,即可打开系统登录界面,如下图:图1.1-1系统登录界面显示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管理员默认账号:admin 密码:admin),点击按钮或即可登录巡检系统,如果用户名或密码错误则会提示错误原因。

1.2登录成功后主界面登录成功后主界面显示如下图所示:图1.2-1系统主页界面显示主界面区域说明列表:表1.2-2主界面区域说明序号区域说明1 功能导航菜单2 用户状态栏3 基本信息页4 告警弹出框1.2.1功能导航菜单表1.2.1-3主界面功能菜单列表编号主功能菜单菜单包含功能1 设备管理当前设备待删除设备DSView1.3设备管理功能介绍1.3.1当前设备2配置模版装置模版目标设备模版 3规则管理规则组规则 4日志浏览同步日志系统日志 服务日志 5任务管理任务管理历史结果 匹配结果6 命令管理 命令管理告警管理 告警信息用户管理用户清单图1.3.1-1系统登录界面显示表1.3.2-2用户组管理基本信息页显示列表序号区域说明1 功能按钮菜单2 当前设备显示列表表1.3.2-3用户组功能按钮说明列表编号按钮名称功能说明1 装置配置配置装置(可批量配置)2 目标设备配置配置目标设备(可批量配置)3 巡检设置目标设备为进行巡检4 取消巡检设置目标设备为不进行巡检5 刷新刷新当前页设备状态6 查询按装置或者目标设备分别进行查询当前设备管理按钮功能详细介绍:1.“装置配置”“编辑用户组”实现对装置的配置。

DCRS-5950操作手册_01_基本管理操作

DCRS-5950操作手册_01_基本管理操作
2.4 SNMP配置 ........................................................................................2-6
2.4.1 SNMP介绍 .............................................................................................. 2-6 2.4.2 MIB介绍 .................................................................................................. 2-7 2.4.3 RMON介绍.............................................................................................. 2-7 2.4.4 SNMP配置 .............................................................................................. 2-8 2.4.5 SNMP典型配置举例 .............................................................................. 2-10 2.4.6 SNMP排错帮助 ..................................................................................... 2-11
第 3 章 集群网管配置 ..................................................................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带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美国力登电脑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4月28日目录1. 安装前的准备 (1)1.1.设备安装环境的检查 (1)1.2.KVM设备及工具的准备 (1)1.3.管理终端的准备 (1)2. XXXX带外管理系统实施计划 (1)-集中管理网关 (1)2.1.1. Hostname和Network信息 (1)2.1.2. IP地址修改 (2)2.1.3. 添加管理设备 (2)2.1.4. 配置节点的类别和元素 (3)2.1.5. 修改设备信息 (4)2.1.6. 修改节点名称 (4)2.1.7. 设备分权管理 (5)2.1.8. 通过图标显示被链接服务器状态 (8)2.1.9. 为设备配置时间同步 (8)2.2.DKX-KVM交换机系列 (8)2.2.1. Hostname和Network信息 (9)2.2.2. IP地址修改 (9)2.2.3. 创建用户 (9)2.2.4. 权限分组 (10)2.2.5. 端口重命名 (11)2.2.6. 系统升级 (11)2.2.7. 分辨率和鼠标同步调试 (12)2.3.DSX-串口交换机系列 (15)2.3.1. Hostname和Network信息 (15)2.3.2. IP地址修改 (15)2.3.3. 创建用户 (16)2.3.4. 权限分组 (16)2.3.5. 端口重命名 (17)2.3.6. 系统升级 (18)2.3.7. 部分设备线序 (18)1.安装前的准备1.1.设备安装环境的检查在进行设备安装前,请按照厂家给出的设备物理尺寸、功率参数等数据检查设备机房是否满足要求。

1.2.KVM设备及工具的准备本次带外管理系统安装需要如下设备和线缆,请准备:1)KVM设备清单2)KVM接入网络的IP地址分配及网关3)布线及其安装工具(水晶头、线钳和螺丝刀)4)KVM上架需要准备托盘及机柜螺丝等5)直连线、全反线、其他线序若干1.3.管理终端的准备请准备一台Windows并安装了JAVA程序操作系统,用以联调KVM设备。

KVM设备所有缺省管理IP地址为192.168.0.1922.XXXX带外管理系统实施计划-集中管理网关顾名思义集中管理网关,针对KVM系统进行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网关,包括管理DKX、DKX2,同时可以针对用户集中授权管理和日志分析记录。

针对XXXX集中管理项目,我们实施以下用户权限管理和划分。

2.1.1.Hostname和Network信息为XXXX集中管理网关CC设备分配的主机名为CC,管理IP地址:10.1.32.21/24,Gateway:10.1.32.254。

普通用户登录:http://10.1.32.21/access管理员登录:http://10.1.32.21/admin管理员:ccroot;密码:raritan02.1.2.IP地址修改在管理员界面中,选择管理—〉配置—〉网络设置中,修改IP地址即可。

如果客户交换机跟CC网卡匹配问题导致网络数据丢包或者是访问CC变慢,可以在适配器模式和速度手动改变为全双工和100M。

同时在客户端的杀毒软件针对JAVA程序排出。

2.1.3.添加管理设备在左边设备栏中,右键添加设备或者发现设备。

添加设备需要手动填写所有信息,如:设备名称、设备IP地址,用户名称和密码,如果通过发现设备,只需填写用户名称和密码即可。

其中:设备名称在CC中修改后将被推送到被管理的设备中。

用户名称和密码是被管理设备管理员密码。

为每个节点配置类别和元素,从而实现权限的分配元素,为每个节点配置相应的类别元素。

每个元素代表一个用户管理组,一旦为每个节点配置完成类别和元素,权限立刻生效。

2.1.5.修改设备信息在左边设备栏中,选择要修改的设备,可以修改的内容包括:用户名、密码、设备名称等2.1.6.修改节点名称在节点管理界面中,选择要修改的节点即可。

建议节点中的名称和设备中的端口号一一对应。

该项是CC最重要的部分,以下是CC创建分权管理的快捷方法(步骤):2.1.7.1.创建节点组创建节点组,主要是把某个用户要管理的设备统一起来。

每个节点其实就是一台服务器。

通过创建节点组,可以很方便管理。

节点组的创建在节点管理界面中,在空白地右键创建即可。

2.1.7.2.创建策略在关联—〉策略中创建策略,该策略与相对应的节点组挂钩。

如:某节点组中的设备可以24小时被访问等等策略。

由于CC只针对用户组进行权限的分配,所以分个某个用户什么样的设备管理,需要把该用户放在某个组中。

在用户管理界面中,在空白地右键创建用户组。

把上面的创建的策略分配给该组即可,这样该组就有管理策略里的设备权限了2.1.7.4.创建/删除用户在用户管理界面中实现。

2.1.8.通过图标显示被链接服务器状态:被管理设备为开机或者中间连接线缆出现问题:被管理设备为正常连接2.1.9.为设备配置时间同步NTP服务器的地址为:10.1.32.12.2.DKX-KVM交换机系列Raritan DKX交换机一般管理接管需要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或者是需要图形化操作的设备。

如:Windows系统设备、SUN Solaris、HP-UX、IBM AIX、Linux等图形化操作的设备。

通过DKX管理这些设备的需要在每个被管理设备上安装一个CIM模块,该模块是把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接口转化为RJ45口通过五类线传输到DKX设备上。

DKX交换机到CIM模块连接使用五类网线,该线序为直通线。

CIM模块插到服务器上(针对PS/2模块安装,拆卸原有服务器上的鼠标和键盘顺序(先拔鼠标,再拔键盘和显示器)。

安装PS/2 CIM模块顺序(先插鼠标,再插键盘和显示器)。

顺序不要反了,否则服务器容易死机,USB CIM模块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目前CIM模块有以下几种:1、鼠标键盘是PS/2;2、鼠标键盘USB口3、SUN专用CIM模块DKX与服务器的连接示意图:2.2.1.Hostname和Network信息新增设备的名称为DKX432-4:管理IP地址:10.1.32.21/24,Gateway:10.1.32.2542.2.2.IP地址修改通过http://10.1.32.21直接管理(如果有CC,需要在CC设备管理界面中,暂停管理该设备,或者是从CC设备中删除该设备)。

在管理界面中选择device Setting NetWork,修改IP地址地址即可。

2.2.3.创建用户新增设备默认的管理用户:admin/rar123在管理界面UserManagement中,选择Add New User 添加用户,同时选择该用户所在组。

以取保该用户的权限。

2.2.4.权限分组Raritan产品权限分组使用用户组的方式实现的。

创建用户组。

在管理界面User Management中,选择Add New User Group,添加用户组。

在该用户组添加要管理的端口等权限,这样该用户组下的用户就拥有管理这些端口的权限了。

2.2.5.端口重命名在管理界面Device Setting中,选择Port Configure栏,选择要修改的端口即可。

5-1-IBMwindows-port1(注意:修改设备端口的名称是不能改变节点的名称的。

)注意:端口命名目前只能使用英文或者是汉语拼音。

2.2.6.系统升级在管理界面Maintenance中,选择Firmware Upgrade,上传从网站上下载的升级包进行升级即可。

注意:在升级过程中,一定要保证DKX系统不能断电。

2.2.7.分辨率和鼠标同步调试配置运行Microsoft Windows XP/2003 的目标服务器:a. 选择“开始”(Start) >“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 >“鼠标”(Mouse)。

b. 打开“指针选项”(Pointer Options) 选项卡。

在“动作”(Motion) 组中:- 将鼠标动作速度精确设置为中等速度。

- 禁用“提高指针精确度”(Enhanced pointer precision) 选项。

- 单击“确定”(OK)。

配置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00 的目标服务器:a. 选择“开始”(Start) >“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 >“鼠标”(Mouse)。

b. 打开“动作”(Motion) 选项卡。

- 将加速设置为“无”(None)。

- 将鼠标动作速度精确设置为中等速度。

- 单击“确定”(OK)。

配置运行Microsoft Windows Vista 的目标服务器:a. 选择“开始”(Start) >“设置”(Settings) >“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 >“鼠标”(Mouse)。

b. 打开“指针选项”(Pointer Options) 选项卡。

在“动作”(Motion) 组中:- 将鼠标动作速度精确设置为中等速度。

- 禁用“增强的指针精度”(Enhanced pointer precision) 选项。

- 单击“确定”(OK)。

配置运行Linux(图形用户界面)的目标服务器:1. 配置鼠标设置:a. 选择“系统”(System) >“首选项”(Preferences) >“鼠标”(Mouse)。

将打开“鼠标首选项”(Mouse Preferences) 对话框。

b. 打开“动作”(Motion) 选项卡。

c. 将“速度加速”(Speed Acceleration) 设置为1。

d. 将“拖放阈值”(Drag & Drop Threshold) 设置为1。

2. 配置屏幕分辨率:a. 选择“系统”(System) >“首选项”(Preferences) >“屏幕分辨率”(ScreenResolution)。

将打开“屏幕分辨率首选项”(Screen Resolution Preferences) 对话框。

b. 选择Dominion KX II 支持的“分辨率”(Resolution) 和“刷新率”(Refresh Rate)。

注意:在许多Linux 图形环境中,可以使用命令<Ctrl> <Alt> <+> 滚动浏览XF86Config 文件中保持启用的所有可用分辨率,从而更改视频分辨率。

配置运行Linux(命令行)的目标服务器:1. 将鼠标加速精确设置为1,将阈值精确设置为1。

输入以下命令:xset mouse 1 1。

要在登录时执行,必须这样设置。

2. 请确保运行Linux 的每台目标服务器使用的是Dominion KX II 支持的标准VESA 分辨率和刷新率。

3. 还应当设置每台Linux 目标服务器,以使消隐时间在VESA 标准值的+/- 40% 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