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清清的溪水》原文及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上册《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上册《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昨天,我们认识了几个好朋友,现在它们找我们来了(出示大屏幕播放歌曲师生共舞),他们是谁呀?生:小兔子,大象和棕熊。

师:小兔子就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水清清的,又凉又甜,小兔在这儿过得可快乐了,可是有一天,它发现溪水变浑了,这和大象、棕熊有什么关系呢?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8课《清清的溪水》。

(师板书,生读题)(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词语师: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82页,一边听教师读课文,一边动手分一分,看看这篇课文可以分多少个自然段?生:(听师读后回答)这篇课文可以分11个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来熟悉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语(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溪比赛负互掉冲鼻洗越浑坑浇俩词语:关系泥沙洗澡重新胜负浇水培土栽树刨坑大象师:熟悉完生字,词语,相信同学们读课文会更加流利,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读完反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大象和棕熊比赛拔树,使溪水变浑,经过小兔的劝说,他们又重新栽好了树,溪水又变清了。

(三)以读为主,综合学习师:现在,谁愿意读课文1—3自然段,想想:小兔在上游看见了什么?生:(读文1—3自然段)师:下了一场雨后,清清的溪水突然变成浑浑的'了。

(板书:清清的-→浑浑的),大家“突然”下面点圆点,看,事情变化得多快呀!小兔决定到地势高的上游去找找原因,它看见了什么?(出示挂图)生:小兔看见大象和棕熊正在拔树,一片小树林快被它们拔光了。

师:图上的小兔在干什么?生:小兔很着急,准备阻止他们拔树。

师: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课文的1—3自然段。

“突然”读的重一些,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看到这情景后,小兔与大象、棕熊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话,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4—8自然段,想一想:小兔的心情怎么样?生:(自由分角色读)师:谁来回答小兔的心情怎么样?生:小兔很气愤!师:课文中哪些词表现出小兔很生气?找到后在字下面点圆点。

《清清的溪水》小学语文教案

《清清的溪水》小学语文教案

《清清的溪水》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溪水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对溪水的描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2)引导学生谈论对溪水的印象,引入新课《清清的溪水》。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会正确运用。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3. 讨论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中所描述的溪水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的例子。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共同培养孩子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清清的溪水》原文及教案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清清的溪水》原文及教案

【原文】清清的溪水小兔的家門前,有一條清清的小溪,溪水又涼又甜。

一場雨過後,溪水突然變黃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小兔沿著小溪,朝上游走去。

他遠遠望見大象和棕熊正在拔樹。

走近一看,一片小樹林快被他們拔光了。

小兔跑過去,大聲喊:“喂,別拔啦!你們為什麼拔樹哇?”大象和棕熊停下來,說:“這兩天我們在比賽,看誰的力氣大,還沒分出勝負呢。

”“比力氣?你們毀掉了樹林,也毀了小溪!”小兔氣憤地說。

大象和棕熊互相看看,不解地問:“這和小溪有什麼關係?”“這麼多樹被你們拔掉了,雨水把泥土都沖進小溪裏啦!不信,你們去看看。

”小兔生氣地說。

大象走到小溪邊,伸出長鼻子吸水,泥沙一下子把鼻孔堵住了。

棕熊跳進小溪,想洗個澡,可是越洗身上越髒。

原來,往日清清的溪水變成渾渾吧的了。

大象和棕熊知道自己錯了,立刻行動起來。

棕熊刨坑,大象栽樹;棕熊培土,大象澆水……他們倆重新把一棵棵樹栽好。

過了幾天,溪水又變清了,歡快地唱著歌向前流去。

【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溪和樹木的關係。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語言及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角色朗讀課文和合作交流中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學生保護環境、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想到保護環保的重要性,從而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抓住動物們的神態和語言,理解植樹與溪水之間的關係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位新朋友。

瞧,(出示圖片:小兔子)小兔子想請大家到它住的地方去看看,一起來吧!(出示課件:小兔子站在清水旁)小兔子呀,就住在一條小溪邊,溪水清清的,又涼又甜,小兔子在這兒過得可快樂了。

可是有一天,它發現溪水變得渾渾的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小朋友們想知道答案嗎?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清的溪水》這篇課文吧!(板書課題)二、檢查預習,展示成果課件出示:讀一讀詞語和生字,並說說是用什麼辦法記住的。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清清的溪水》原文及教案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清清的溪水》原文及教案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清清的溪水》原文及教案【原文】清清的溪水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

一场雨过后,溪水突然变黄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兔沿着小溪,朝上游走去。

他远远望见大象和棕熊正在拔树。

走近一看,一片小树林快被他们拔光了。

小兔跑过去,大声喊:“喂,别拔啦!你们为什么拔树哇?”大象和棕熊停下来,说:“这两天我们在比赛,看谁的力气大,还没分出胜负呢。

”“比力气?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了小溪!”小兔气愤地说。

大象和棕熊互相看看,不解地问:“这和小溪有什么关系?”“这么多树被你们拔掉了,雨水把泥土都冲进小溪里啦!不信,你们去看看。

”小兔生气地说。

大象走到小溪边,伸出长鼻子吸水,泥沙一下子把鼻孔堵住了。

棕熊跳进小溪,想洗个澡,可是越洗身上越脏。

原来,往日清清的溪水变成浑浑吧的了。

大象和棕熊知道自己错了,立刻行动起来。

棕熊刨坑,大象栽树;棕熊培土,大象浇水……他们俩重新把一棵棵树栽好。

过了几天,溪水又变清了,欢快地唱着歌向前流去。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溪和树木的关系。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语言及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角色朗读课文和合作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想到保护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抓住动物们的神态和语言,理解植树与溪水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位新朋友。

瞧,(出示图片:小兔子)小兔子想请大家到它住的地方去看看,一起来吧!(出示课件:小兔子站在清水旁)小兔子呀,就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水清清的,又凉又甜,小兔子在这儿过得可快乐了。

可是有一天,它发现溪水变得浑浑的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们想知道答案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吧!(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展示成果课件出示:读一读词语和生字,并说说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清清的溪水》小学语文教案

《清清的溪水》小学语文教案

《清清的溪水》小学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溪水的特点和周围环境。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观察自然、欣赏自然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清清的溪水》是一篇描绘溪水美景的散文。

课文以清新、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溪水的清澈、溪边的美景以及溪水给乡村带来的生机。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溪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3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溪水美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发表对溪水美景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3 任务驱动法学生通过完成保护溪水的小任务,培养环保意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溪水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溪水的清澈和美丽。

4.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溪水的特点和周围环境。

4.4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溪水有哪些特点?你怎样看待溪水周围的环保问题?4.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保护溪水的方法,并制定保护溪水的计划。

第五章: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河流或小溪,写一篇关于其美景的短文,并思考如何保护它们。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6.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对保护溪水计划的实施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效果和对环保行动的参与度。

第七章:教学反思第八章:教学拓展8.1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自然美景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以扩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8.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自然考察,实地观察河流或小溪,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二年级语文《清清的溪水》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清清的溪水》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清清的溪⽔》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清清的溪⽔》教案 第⼀课时 教学⽬标: 1、学会本课9个⽣字,认读“愤、脏、浑、刨”四个字。

2、⾃⼰观察画⾯,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初步了解课⽂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字新词。

2、⾃⼰观察画⾯,初步了解课⽂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 1、指导学⽣学习难字:象系栽浇 2、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的特点。

教学过程: ⼀、激情导⼊,揭⽰课题。

1、教师让学⽣观看⼀段关于环境保护的录像⽚,然后让学⽣谈⼀谈⾃⼰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篇跟环境保护有关的课⽂《清清的溪⽔》(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读。

⼆、学习本课⽣字和词语: 1、让学⽣⾃⼰读课⽂,边读边标出⽣字,画新词。

借助汉语拼⾳读⼀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字表,分别读⼀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纠正,还可以借助⼯具书查⼀查,读准字⾳。

(2)两个⼈读⼀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的词意,利⽤⼯具书查⼀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学情况: (1)教师出⽰⽣字卡⽚,让学⽣读⼀读:(指名读,开⽕车读) 象系栽浇负泥培坑澡 在读⽣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练习读,再指名读: 关系泥沙洗澡重新胜负浇⽔培⼟栽树刨坑⼤象 (3)结合学⽣遇到的难字说⼀说记忆字形的⽅法。

(教师板书) 负:上⾯是“⼑”字头,下⾯的“贝”字第⼀笔是竖。

注意与“见”字区分。

培:左右结构,部⾸是“⼟”字旁,右边是“⽴”和“⼝”字。

“培”字的第七笔是撇。

《清清的溪水》小学语文教案

《清清的溪水》小学语文教案

《清清的溪水》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溪水特点及其所在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溪水的美丽和清澈。

(3)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会珍惜和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想象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播放音频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溪水的美丽和清澈。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想象与联想: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溪水景象。

4. 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作文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溪水声音或展示溪水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溪水的印象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溪水的美丽和清澈。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大意。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溪水特点及其所在环境。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想法。

4. 描绘溪水:(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溪水景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互相交流、学习。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_教案设计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_教案设计

《清清的溪水》教案白塔小学:任艳玲教材:语文人教版版二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教学内容:《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

文章十一个自然段,按照“溪水变黄——变黄的原因——溪水变清”分为三个部分:一场雨过后,小兔发现溪水突然变黄;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赛谁有力气,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大象和野猪知错就改,重新把树栽好,溪水又变清了。

对话描写是本文的特色。

有利于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根据课文我设计了分角色朗读以及表演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课文内容,并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内容,知道树木和小溪的关系,明白小溪由清澈变成浑浊,再变为清澈的原因。

从而知道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搜集环保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小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创设问题“清澈的小溪为什么变成浑浑的小溪”,引入课题。

2,书写标题《清清的溪水》,注意书写笔顺,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朗诵文章一二自然自然段,回答思考问题1:小溪原来是怎么样的?后来又变成什么样的呢?三、学习第3~8自然段。

1、老师示范读2、指导学生朗读对话。

3、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从各个小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体会角色的当时的心情。

(小组合作,上台展示)4,理解树林和小溪的关系。

5、解决思考问题2“为什么清清的溪水突然变黄了?”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拔树”是“溪水变浑”的原因。

五、学习9自然段。

1,回答思考问题3:大象和棕熊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2,老师小结:大象和棕熊毁掉树林,毁掉了小溪,害的是他们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清清的溪水》原文及
教案
【导语】《清清的溪水》这是一篇既有时期感,又有教育意义的
童话故事,课文里有11个自然段落,分为“溪水变黄——-变黄的原因——-溪水变清”三部分,这个故事告知我们,毁掉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遭到污染,变浑,要使水变清,就要多栽树。

以下是作
者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清清的溪水》原
文及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原文】
清清的溪水
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

一场雨过后,溪水突然变黄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兔沿着小溪,朝上游走去。

他远远望见大象和棕熊正在拔树。

走近一看,一片小树林快被他们拔光了。

小兔跑过去,大声喊:“喂,别拔啦!你们为何拔树哇?”
大象和棕熊停下来,说:“这两天我们在比赛,看谁的力气大,
还没分出胜负呢。


“比力气?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了小溪!”小兔气愤地说。

大象和棕熊相互看看,不解地问:“这和小溪有什么关系?”
“这么多树被你们拔掉了,雨水把泥土都冲进小溪里啦!不信,
你们去看看。

”小兔动气地说。

大象走到小溪边,伸出长鼻子吸水,泥沙一下子把鼻孔堵住了。

棕熊跳进小溪,想洗个澡,可是越洗身上越脏。

本来,往日清清的溪水
变成浑浑吧的了。

大象和棕熊知道自己错了,立刻行动起来。

棕熊刨坑,大象栽树;棕熊培土,大象浇水……他们俩重新把一棵棵树栽好。

过了几天,溪水又变清了,轻巧地唱着歌向前流去。

【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课文内容,了解小溪和树木的关系。

2、能分角色朗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视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语言及语言表达能力。

进程与方法
在角色朗诵课文和合作交换中知道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建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知道课文内容,想到保护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建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抓住动物们的神态和语言,知道植树与溪水之间的关系
教学进程:
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位新朋友。

瞧,(出示图片:小兔子)小兔子想请大家到它住的地方去看看,一起来吧!
(出示课件:小兔子站在清水旁)小兔子呀,就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水清清的,又凉又甜,小兔子在这儿过得可快乐了。

可是有一天,它
发觉溪水变得浑浑的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们想知道答案吗?那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展现成果
课件出示:读一读词语和生字,并说说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三、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一)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交换自己掌控的情形。

(二)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交换,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互、象、被、掉”四个字,学习新偏旁“衤”。

让学生视察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2、学生范写生字“俩、读、沿、朝”。

引导学生在己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书写。

3、学生书写,相互观赏,检查订正。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自由朗诵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课文中这几个动物产生了什么事?
(二)创设情境,知道课文前半部分
1、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请挑选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幅图说的是什么?
2、课文是怎样写的?请自由读一读。

3、小组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树旁边的溪水是怎样的?为何会变成这样?
4、及时总结,合作讨论。

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为何?如果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
成什么样?所以,假设你是大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
(三)创设情境,知道课文后半部分。

1、过渡:同学们说得对极了。

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了,它们也知
道保护大自然、酷爱大自然了。

2、指导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3、说说启示:读了课文,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呢?
五、汇读全文,整体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感悟课文。

(二)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三)分角色表演。

【教案二】
一、教学课题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8课《清清的溪水》。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既有时期感,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课文里有11个
自然段落,分为“溪水变黄——-变黄的原因——-溪水变清”三部分,
这个故事告知我们,毁掉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遭到污染,
变浑,要使水变清,就要多栽树。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比、赛、负”等14个生字,积存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自己视察图画,知道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水的特点。

4、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内容,从溪水由清变浑,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建立环保意识。

五、教具准备
大象、棕熊和白兔的头饰、图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及奖品。

六、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1、昨天,我们认识了几位好朋友,今天,他们来找我们了。

(出示大屏幕,播放歌曲)
2、他们是谁呀?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4、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词语。

1、师范读课文,摸索:这篇课文可以分多少个自然段?
2、学生反馈。

3、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师出示卡片)
4、学生自由读课文,摸索: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学生反馈。

(三)以读为主,综合学习
1、指名读课文1—3自然段,想想:小兔在上游看见了什么?
2、看图反馈问题(师出示挂图)
3、下了一场雨后,清清的溪水突然变成浑浑的(师板书:清清的
-→浑浑的)在“突然”下面点圆点。

4、指导读课文1—3自然段,“突然”读重些。

5、看到这情形后,小兔与大象、棕熊之间有一段杰出的对话,请
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诵课文4-8自然段,想想:小兔的心情怎么样?
6、读完学生反馈(动气)
7、从哪些词看出小兔很动气?找到后在字的下面点圆点。

8、(出示小兔、大象、棕熊图)小兔说“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
掉了小溪!”这和小溪有什么关系?
9、学生反馈,师小结。

10、指导分角色朗诵4-8自然段。

老师读旁白,女生读小兔的话,男生读大象、棕熊的话。

11、大象和棕熊相信了没有?它们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9自然段。

12、读完学生反馈。

13、齐读第9自然段。

14、现在,它们知道自己错了、该怎么表现来补偿自己的过错呢?谁愿意读第10自然段。

15、学生看图说出它们是怎么表现的。

1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在“又”字下点圆点,摸索:溪水为何又变清了呢?
17、学生反馈(师板书:清清的)
(四)表演课本剧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动物们重新栽好了树,我们小学生该如何保护小树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学完了课文,你最爱好课文中哪个小动物,为何?
4、学生自由发言
5、师总结:是啊,我们应当自觉行动、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见到有人破坏环境,要及时制止,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使天空更蓝,大地更绿,河水更清,使我们家园更加美丽!下课之后,同学们可以画一幅环保的图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