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营业、管理费用
53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引——管理费用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引—管理费用一、会计记录概况ABC股份有限公司本期管理费用56,748,618.93元,上期管理费用63,813,688.55 元。
具体数据见“管理费用明细表”(底稿见索引SE-2)。
二、审计步骤,第一步:获取企业明细账、总账或科目余额表;第二步:获取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并复核;第三步:对管理费用进行总体合理性分析;第四步:检查管理费用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第五步:交易检查测试;第六步:管理费用截止性测试;第七步:与其他相关科目进行核对,编制交叉索引;第八步:与报表附注进行核对;第九步:其他需执行的程序。
三、审计标准程序及审计过程介绍(一)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并复核。
审计目标:计价与分摊审计过程:1、获取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对于客户已经编制了明细表的,取得外勤主管分拆的本科目明细表,并转换为底稿版;对于客户未编制明细表的,按照外勤主管下发的模板填写本科目明细表;2、复核加计是否正确;3、将该表与总账数、报表发生额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将相关核对结果用红笔在审计底稿上标记“B”“G”“S”等审计标识;审计结论:除SE3所述问题需进行相应调整外,未发现其他重大异常情况。
(底稿见SE-2)提示:实际工作中,不能将编制、复核明细表程序简单地理解为数字填写和核对过程;我们编制、复核明细表的过程,也是对会计科目中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做出初步判断的过程。
(二)审计程序:对管理费用进行总体合理性分析。
审计目标:发生、完整性、准确性审计过程:1、计算分析管理费用中各项目发生额及占费用总额的比率,将本期、上期管理费用各主要明细项目作比较分析,判断其变动的合理性;2、将管理费用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进行比较;3、比较本期各月份管理费用,对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适当处理;4、对管理费用有关明细发生额与相应的计提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存在勾稽关系的款项进行配比性的核对与交叉复核,并作出相应记录;如有不符,查明原因并作相应的说明或调整。
审计工作底稿案例

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在某公司进行审计工作时,我负责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首先需要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
通过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细致的审查,我发现公司在某项资产的估计值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该项资产的估计值为5000万元。
然而,在对公司进行现场核实时,我发现该项资产实际价值远低于估计值。
通过与公司负责人的沟通,了解到该项资产的估计值是由公司内部人员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估算的。
我立即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通过与市场上的专业机构沟通,我了解到该项资产的真实市场价值只有2000万元。
因此,我将该项资产的估计值调整为2000万元,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此外,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还需要对公司的利润表进行审查。
在对公司的利润表进行详细分析后,我发现公司在某项收入的确认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该项收入为1000万元。
然而,在对公司进行现场核实时,我发现该项收入实际上并未完全实现。
通过与公司销售人员的沟通,了解到其中一部分收入是由于销售人员的违规操作而导致的。
我立即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通过与公司销售人员的面谈和查对公司的销售记录,我发现有一部分收入是虚构的。
因此,我将该项收入调整为实际实现的800万元,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作出了明确的说明。
通过对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审查,我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发现了两个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调整和说明。
这些问题的发现和处理,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公司的决策和投资者的判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我对底稿的编写非常认真和细致,准确记录了每一个找到的问题和处理过程。
通过这次审计工作,我不但加深了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提高了对审计工作的熟悉度和操作能力。
经过我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写和调整,最终形成了一份准确、全面以及可靠的审计工作底稿。
这份底稿不仅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准确的记录,还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为公司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管理费用~底稿

二、实质性程序 审计目标 可供选择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 (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将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无开资产摊销等项目与各有关账户进行核 对,分析其勾稽关系的合理性,并作出相应记录。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1)计算分析管理费用中各项目发生额及占费用总额的比率,将本期、上期管理费 用各主要明细项目作比较分析,判断其变动的合理性; (2)将管理费用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进行比较; (3)比较本期各月份管理费用,对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 时作适当处理。 3.检查管理费用的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结合成本费 用的审计,检查是否存在费用分类错误。 4.检查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 费和差旅费)是否系经营管理中发生或应由公司统一负担,检查相关费用报销内部 管理办法,是否有合法原始凭证支持。 5.查阅相关董事会及股东会议决议,检查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 和差旅费等),是否在合规范围内开支,是否有合法原始凭证支持费用。 6.查阅相关合同,检查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是否按合同规定支付 费用。 7.检查诉讼费用是否有合法原始凭证支持。 8.检查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是否合理,审批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取得有效的原始凭 证;如超过规定限额,是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 9.复核本期发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费是否正确 。 10.结合相关资产的检查,确认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 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是否 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管理费用。 11.针对特殊行业,检查排污费等环保费用是否合理计提。 12.选择重要或异常的管理费用,检查费用的开支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算是 否正确,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13.抽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___天的___张凭证,实施截止测试,如存在异常迹象, 考虑是否有必要追加审计程序,对于重大跨期项目,应提请被审计单位作出必要调 整。 14.针对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 15.检查管理费用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恰当列报。 是否选择 索引号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doc 10页)

本年度共发生以下事项:1、6月与B公司签订的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协议书,将公司的专利技术使用权作价500万元转让给B公司使用;协议规定B公司于当年的6月30日前向A公司付款500万元。
无形资产转让手续已经办理完毕。
A公司所作的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5,000,000.00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0,000.002、本年公司销项税账面累计发生额为286,635,348.11元,审计人员向公司获取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为286,805,348.11元。
3、本年公司进项税账面累计发生额为266,483,095.60元。
4、本年A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502,972,456.20元,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收入为172,637,345.03元。
二、审计目标(一)确定应计和已缴税金的记录是否完整;(二)确定未交税金的余额是否正确;(三)确定未交税金的披露是否充分。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应交税金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报表数和明细帐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应交税金余额明细表”(底稿见索引F9-0-2)2、复核加计正确并将合计数与总帐、报表数核对相符,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如未审合计金额与总帐、报表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并作相应的处理。
“审计调整数”与“审定金额”在该项目审定后填入。
(二)执行“核对年初应交税金与税务机关认定数是否一致”程序执行过程:审计人员取得上年度经税务机关盖章确认的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申报表,申报表期末的应交数和客户的账面数一致。
(底稿见索引F9-0-2)提示:向客户索取上年度的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等申报表,将申报表上税务机关认定的年末应交数与本年度应交税金帐面年初数进行核对,如有差额查明原因,并作相应的处理。
(三)执行“取得被审计单位纳税鉴定、纳税通知及征、免、减税的批准文件,了解被审计单位适用的税种、计税基础、税率,以及征、免、减税的范围与期限”程序执行过程:经过审计人员向公司财务人员询问,公司本年度没有减免税事项。
计划阶段审计工作底稿 (2)

(7)管理层的报酬 是否与被审计单位 否,供应商较多, 较分散。 35、业主(管理 层)的控制意识 (1)业主(管理 层)是否执行重要
(2)业主(管理 层)是否设计与批
(3)业主(管理 层)是否制定措施
(4)业主(管理 层)是否理解并使
(5)会计人员是否 具有履行其职责所
(6)会计人员是否 清楚自己的职责和
否,不存在审计范围限制
(4)从前任注册 会计师、供应商
被审计单位信用良好
11、业主(管理 层)的工作方法是
工作方法较稳妥,经营战略较稳定
12、业主(管理 层)是否充分了解
是 13、业主(管理 层)是否充分了解
是
报酬安排 14、有无员工奖励 或者利润分红计
本年度向股东分配了红利
15、是否为员工办 理了有关社会保险
不存在可能损害独 立性的利害关系 24、注册会计师是 否需要代行通常由
否
经营活动 25、被审计单位生 产经营部门、销售
91人 26、被审计单位的 主主要要产产品品目目录录:、除气服机、过滤袋、石墨杆和石墨轮。服务种类:高温材料及其除气设备系统、部件
和模具
27、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是否主要依赖于某一客户,列出该客户名称和来自该客户的收入占 总收入的百分比
31、被审计单位主 要筹资渠道,如银
银行存款、业主投入资 本
32、税前会计利润 与应纳税所得额的
采用应付税款法,不存在时间性差 异
33、所有已知的关 联方、关联方交易
无
内部控制 34、是否存在导致 业主(管理层)歪 (1)业主(管理 层)是否存在少纳 否,供应商较多, 较分散。 (2)被审计单位是 否处于财务困境, 否,供应商较多, 较分散。 (3)业主(管理 层)是否面临外部 否,供应商较多, 较分散。 (4)外部筹资是否 依赖于财务比率或 否,供应商较多, 较分散。 (5)业主(管理 层)是否存在冒不 否,供应商较多, 较分散。 (6)管理层的报酬 是否依赖于经营成 否,供应商较多, 较分散。
审计工作底稿之营业管理费用篇

被审计单位: 上海 BD 公司 审核员: 蔡翔 日期: 2006.01.23 索引号: I6-0审查项目: 营业费用 会计期间: 2005 年度 复核员: 周文 日期: 2006.01.25 页 次:审计调整分录及纳税调整事项一、审计调整分录1 2 3 、预提本年的品牌使用费(索引:I6-5)(索引:I6-4)(索引:I6-6)借 营业费用-品牌使用费 257,800.00 257,800.00贷其他应付款-HD 公司、调整公司销售人员的提成奖金应付工资 营业费用-佣金借800,000.00贷 800,000.00、调整 2005 年度广告费用借营业费用-广告费 1,600,000.001,600,000.00贷 应付账款-大光公司二、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事项白条或非正规收据列支佣金 1,405,000.00 元。
被审计单位: 上海 BD 公司 审核员: 蔡翔 日期: 2006.01.23 索引号: I6-4审查项目: 营业费用 会计期间: 2005 年度 复核员: 周文 日期: 2006.01.25 页 次:销售佣金的查验记录一、审计目的:查验销售佣金列支的合法性、合规性 二、查验情况:1 、 审计人员对各月佣金与主营业务收入作分析性比较复核月份 佣金支出(元) 主营业务收入(元) 34,491,013.33 28,644,889.41 39,335,992.08 33,634,110.92 31,537,242.74 33,319,969.73 25,210,463.14 28,726,382.90 31,987,497.92 35,803,966.28 31,084,961.85 27,050,824.18 380,827,314.48占比(%)4.80 1 2 3 4 5 6 7 8 9 1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0 月 1,655,568.64 1,390,995.83 1,887,734.26 1,600,983.68 1,520,095.10 1,629,346.52 1,207,329.08 2,300,983.27 1,539,238.40 1,720,380.58 1,523,784.83 2,650,980.77 20,627,420.964.86 4.80 4.76 4.82 4.89 4.79 8.01 4.81 4.81 1 1 月 2 月 合计4.90 1 9.805.422 的 8%与 9.8%,明显超过了本单位或本行业的通常标准。
管理费用项目审计工作底稿

被审计单位: 审计项目:管理费用 会计期间或截止日: 利润表数 利润表数
页次: 索引号: 编制人: 复核人: 审定数 日期: 日期: 备注
总账
项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本期审定数 项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本期审定数 项目 本期金额 上期8.外部劳务费 1.工资 1.劳动保障费 19.绿化卫生费 2.职工福利费 2.取暖保障费 20.财产保险费 3.工资性支出 3.机物料消耗 21.租赁费 其中:(1)工会经费 4.低值易耗品 22.技术开发费 (2)劳动保险费 5.运输费 23.无形资产摊销 其中:养老统筹等 6.水电费 24.出国人员经费 (3)工伤保险 7.差旅费 25.计提的减值准备 (4)生育保险 8.外宾招待费 26.审计费 (5)待业保险 9.办公费 27.产品三包费 (6)住房公积金 10.修理费 28.存货盘亏/减:盘盈 (7)其他保险 其中:大修理 29.其他 (8)独子保健费 中小修理 (三)管理费用合计 4.教育经费 11.书报杂志费 (四)管理费用预算 5.折旧费 12.印刷费 (五)预算执行情况(%) 6.各种税 13.邮电费 其中:房产税 14.业务招待费 车船使用税 15.咨询费 土地使用税 16.会议费 印花税 17.警卫消防费 审计标识: 审计说明: 审计结论: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财务费用(一)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财务费用(一)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企业会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科目,评估企业的管理水平、财务状况以及经营能力。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财务费用进行认真检查,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识别任何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制作审计工作底稿的过程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监督企业的财务费用。
1.审查过程审查财务费用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确定范围,搜集证据,分析和关注异常情况。
确定范围:审计师需要确定公司的财务费用全面的范围,例如利息支出、保险支出、银行手续费、印花税等。
搜集证据:审计师搜集相关凭证,例如支付账单和发票,并与财务报表进行比较。
审计师可能需要对这些文件进行复查,以确保凭证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分析和关注异常情况:审计师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包括比较过去几年的财务费用,找出异常情况,例如财务费用开支的巨大增加或减少。
2.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是整个审计过程中的关键文件。
它是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以可追踪、验证的方式记录和检查审计活动的地方。
审计工作底稿可以帮助审计师制定和管理审计流程,并跟踪审计的进度和结果。
以下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步骤:(1)编制初始文档审计师应该检查财务报表,确认财务费用的支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的财务政策。
审计师需要编制一个工作底稿作为审计的基础,记录整个财务费用评估的范围、目的和对应的审查程序。
(2)记录审计程序根据第一步的工作底稿,审计师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需要技术标准支持,以确保审计活动的质量。
审计计划包括开会、调查、数据复查并记录审计的全部细节,需要记录审计中要采取的所有步骤,以及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和权利依据。
(3)实施审计步骤在执行审计过程时,审计师应该根据制定的审计计划进行验证,记录各个过程的结果,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在评价已审核的内容时,必须索引所有证据和依据,并且所有都记录下来。
(4)检查审计文件在整个审计过程结束后,审计师需要回顾所有相关的审计记录,比较这些记录和工作底稿,确认所有审计程序都得到了实施,记录信息符合审计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一、会计记录概况
被审计单位上海BD公司本年度营业费用(未审数)4,597.70万元,管理费用(未审数)3,035.7万元。
具体数据详见“营业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汇总表”和“管理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汇总表”(索引I6-2、I7-2)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记录是否真实、完整;
(二)确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
(三)确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获取或编制营业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核对与总账、报表发生额及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
审计人员根据上海BD公司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账的记录,编制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审定表”(索引:I6-1、I7-1)、“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汇总表”(索引:I6-2、I7-2)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年度比较表”(索引:I6-3、I7-3),经“三相符”核对一致,未发现问题。
(二)检查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
审计人员浏览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账中各明细项目的设置,发现“管理费用-其他”项目金额较大,内容繁杂,报表使用人难以理解,需要提请BD公司财务人员进一步归类与细分。
经细分后再行检查,又发现该公司将进口料件的关税费用列入了管理费用,不符合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内容与范围,因此作了审计调整。
(索引:I7-4-2)
提示:
1、营业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都属于企业的期间费用,具有内容广、名目多的特点,重要的是要划清成本支出、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2、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其具体项目很多名称均相同,二者主要依据费用的发生环节来划分。
属于销售(营业)部门发生的,计入营业费用;属于管理部门发生的,计入管理费用;公共性的、不易划分的费用,一般也列入管理费用。
3、应重点检查是否有其他科目不能列入、而随意列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其他”子目的情况,从中往往可以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难言之隐”。
(三)进行总体分析性复核,包括对本年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上年度的营业费用(管
理费用)变动进行比较,对本年度各个月份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变动进行比较,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各子目所占合计数的比例进行比较分析。
(索引:I6-3、I7-3)
提示:
1、切忌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进行漫无目的的抽查会计凭证,切忌机械地“走程序──收集证据”。
审计人员应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不同角度的分析,从蛛丝马迹的异常中发现问题,寻求审计的突破口,进行有针对性的凭证抽查。
这样的方法更符合向风险导向审计过渡的大趋势;
2、分析性程序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
通过分析性程序,能够寻找出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的错报,减少详细的余额测试,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合理性和效率;
3、除本案例所选择的分析性复核点以外,有效的分析性复核点还有对2-3年的收入费用率(成本费用率)的分析比较,对本单位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分析比较等。
(四)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有关子目发生额与相应的计提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存在勾稽关系的款项,进行配比性的核对与交叉复核,并作出相应记录;如有不符,查明原因并作相应的说明或调整。
(索引I6-3、I7-3)
提示:
核对中一般可按以下费用子目与计提核算的会计科目的勾稽关系进行复核:
工资――应付工资;
福利费――应付福利费;
折旧――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
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其他应付款;
存货跌价损失――存货跌价准备。
(五)进行实质性测试,选择营业费用、管理费用项目中数额大的或与上期相比变动异常的项目,检查其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原始凭证是否合法,审批手续、权限是否合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应是从费用变动异常的项目中,找出被审计单位的异常支出。
(索引I6-4、I7-4~I7-8)
提示:
查验被审计单位的异常支出,应注意与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结合。
(六)审阅本期末、下期初明细账,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实施截止日测试,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
(索引:I7-9)
审计人员抽查了报表截止日前、后10天的、大额的非常规发生额(如广告费、咨询费、
诉讼费、其他等),确认是否存在重大的跨期支出情况;若存在大额的跨期支出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账务调整。
提示:
1、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只有在相关的成本费用已经发生,才能确认相应的费用。
例如:对大额的广告费支出,应在向客户询问的同时查验广告费用是否已经确实发生;应取证相关合同,核对合同上记载的广告发表时间约定是否与客户的解释一致。
2、对广告费支出的列支,应取得广告业专用发票,如是一般企业的普通发票,不能列入广告费支出,一般可作为业务交际应酬费支出处理。
3、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截止性测试,还可结合银行存款未达账的查证一并进行。
(七)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查验的重要提示
除前述各项提示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审计的重点应是关注费用的真实性,企业所有发生的费用支出都应当对应着资产或服务的获得,并有合法原始凭证支持,否则,企业的费用支出不实,势必影响会计报表的公允反映。
2、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核算的内容,要关注所反映的交易实质,关注与企业其他事项的关联。
如有诉讼费发生,应关注诉讼状态,判断有无或有负债,或损失已发生而未入账。
3、审计工作表面上看似有范围,只限于审计年度的会计账簿和报表,实际上,凡是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相关或与发表审计意见相关的事项和资料,注册会计师都应该关注,从这个角度来看审计工作是没有范围的。
审计人员审计时不能单单重视核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而要重视外部证据的获取以及专业判断。
同时,注册会计师审计时不能仅仅实施常规审计程序,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并实施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4、审计中,经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异常支出:
1)大额且偶发的支出;
2)没有实质经济内容的支出;
3)与相应经济活动内容与规模不相称的支出;
4)原始凭证或单据不完整的支出;
5)与关联方或权力部门(人员)之间的支出;
6)与特殊事项或特殊会计处理相关的支出;
7)内部部门或总部、分部之间的大额资金划拨。
5、审计人员在审计小规模企业(尤其是小型私营企业)时,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异常支出:
1)个人费用计入企业账户;
2)高价购买质次资产,收取回扣;
3)白条提现或大额提现;
4)大额现金支出或购买馈赠品等。
四、根据上述会计记录及审计思路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