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替啶耐受时洛非西定对小鼠的镇痛效应

合集下载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

药物的镇痛作用实验(化学刺激法)【实验目的】1. 学习化学刺激镇痛实验方法。

2. 观察吗啡的镇痛作用。

【实验原理】任何刺激达到一定阈值时,均可引起动物特有的疼痛反应。

许多刺激性化学物质(如醋酸、酒石酸锑钾、缓激肽、钾离子等)腹腔注射刺激腹膜,能使动物产生疼痛反应,可用作疼痛模型,研究疼痛生理及筛选镇痛药物。

腹膜有广泛的感觉神经分布,把醋酸等化学刺激物注入腹腔,可使小鼠很快产生疼痛反应,表现为腹部两侧收缩内陷、腹壁下贴、臀部抬高或后肢伸展,通称扭体反应。

【实验对象】小鼠4只,体重18-22 g,雌雄不拘。

【实验材料】1. 药品 0.1%盐酸吗啡溶液,0.6%醋酸溶液,生理盐水。

2. 器材电子称,1 ml注射器,秒表,鼠罩。

【实验步骤】1. 取小鼠4只,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只,标记,称重。

2. 观察小鼠的正常活动。

3. 给药:甲、乙两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0.1%盐酸吗啡溶液0.1 ml/10g及生理盐水0.1ml/10g(对照组)。

4. 给药后20 min ,两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1ml/10g ,观察记录注射醋酸后20 min 内的两组出现扭体的鼠数和扭体次数。

【实验结果】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填入表3-22中,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药物扭体抑制率:表3-22 两组小鼠的扭体反应 组别动物数 扭体鼠数 扭体次数 扭体抑制率(%)甲(给药组)乙(对照组)【注意事项】1. 室温不能低于10℃,否则不易发生扭体反应。

2. 醋酸溶液临用时配制,现配现用。

3. 给药组比对照组减少扭体反应发生率50%以上才能认为有镇痛效力。

4. 小鼠体重轻,扭体反应发生率低。

药物扭体抑制率(%)=对照组扭体次数-给药组扭体次数 ×100% 对照组扭体次数。

哌替啶的镇痛实验原理

哌替啶的镇痛实验原理

哌替啶的镇痛实验原理哌替啶(Pentazocine)是一种镇痛药物,主要用于中度至重度的疼痛缓解。

它属于苯烷酮类药物,具有镇痛作用,但作用途径和其它常用的镇痛药物略有不同。

以下将详细介绍哌替啶的镇痛实验原理。

哌替啶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μ受体和κ受体结合来发挥其镇痛作用。

μ受体(μ-opioid receptor)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阿片样神经递质受体,负责调节疼痛感受和镇痛反应。

κ受体(κ-opioid receptor)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受体,与疼痛的抑制有关。

哌替啶作为一个部分激动剂(agonist-antagonist)型药物,它既有一定的激动作用,又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哌替啶的内在活性因受体的不同结合而有所区别。

当其与μ受体结合时发挥其镇痛作用,而与κ受体结合则表现出拮抗作用。

因此,哌替啶的镇痛作用相对较弱,其制约作用与μ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如吗啡)相比较差。

在镇痛实验中,通常使用动物模型来研究哌替啶的镇痛机制。

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是使用热痛觉阈值测定。

例如,将老鼠分为多个组,每组接受不同剂量的哌替啶,然后测定它们的反应时间来评估药物的镇痛效果。

在这个实验中,通常首先对老鼠进行“热刺激”(如在热板上)来诱发疼痛反应。

热板通常加热到一定温度,并记录老鼠进入造成不适的热源所需的时间。

然后,给予不同剂量的哌替啶,观察老鼠进入造成不适的热源所需的时间是否延长。

如果哌替啶能够延长这个反应时间,则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

此外,哌替啶还可通过运用离体实验(in vitro)来研究其镇痛机制。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膜片钳技术来记录细胞膜上的离子电流变化,评估哌替啶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研究哌替啶与受体的结合特性、抗体和抑制剂对哌替啶反应的影响等,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哌替啶的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哌替啶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μ受体和κ受体结合发挥其镇痛作用。

在镇痛实验中,使用动物模型和离体实验来研究哌替啶的镇痛机制。

哌替啶

哌替啶

哌替啶(度冷丁)的镇痛作用作者:刘凯丽单位:滨州医学院所在地:烟台邮政编码:264000 摘要:目的探讨镇痛药哌替啶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

方法取昆明种小鼠48只,雌雄兼用,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分为两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0.2%哌替啶0.1ml/10g,30min后,再每只注射0.6%醋酸溶液0.4ml/只致痛。

记录10min内的出现扭体反应(腹部内凹,后肢伸张,臀部高起,躯体扭曲)的动物数。

结果实验组扭体小鼠数为3,不扭体小鼠数为21,对照组扭体小鼠数为18,不扭体小鼠数为6,哌替啶组扭体数百分率为12.5%,对照组扭体数百分率75%,利用卡方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注射哌替啶对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哌替啶有镇痛作用。

关键词:哌替啶镇痛扭体反应引言:哌替啶俗称度冷丁,又称盐酸哌替啶,具有吗啡样作用,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人工合成镇痛药。

其盐酸盐为白色、无嗅、结晶状的粉末,能溶于水,口服易吸收但生物利用度仅为52%,因此一般制成针剂的形式由皮下或肌内注射给药。

本实验运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哌替啶的镇痛作用。

1 材料1.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体重20-30g,雌雄兼用。

小鼠由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 药品与试剂 0.2%哌替啶溶液、0.6%醋酸溶液、9%生理盐水,以上药品与试剂由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技能实验室提供。

2 方法2.1 动物分组将48只小鼠标记后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并称重;2.2 给药实验组腹腔注射0.2%哌替啶溶液0.1ml/10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

30分钟后分别腹腔注射0.6%醋酸0.4ml/只,观察10分钟内小鼠的扭体反应。

3实验结果根据实验得哌替啶组扭体小鼠为3只,未扭体为21只,扭体率为12.5%;对照组扭体小鼠为18只,为扭体小鼠为6只,扭体率为75.00%。

镇痛、抗惊厥药物的作用-机能学实验

镇痛、抗惊厥药物的作用-机能学实验

镇痛、抗惊厥药物的作用实验报告课程:机能学实验系级班姓名:学号:组员:实验原理1.哌替啶(杜冷丁)与氨基比林的镇痛作用哌替啶主要激动μ型阿片受体,药理作用与吗啡基本相同,对多数急性痛和慢性痛的镇痛效果良好,镇痛作用弱于吗啡,效价强度为吗啡的1/10-1/7,作用时间持续较短,为2-4小时。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心血管、平滑肌亦有一定影响。

毒副作用也相应较小,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均较轻微,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及过量使用等问题。

氨基比林为解热镇痛药。

氨基比林为吡唑酮类解热镇痛抗炎药,能抑制下丘脑前部神经元中前列腺素E1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正常反应性而起退热作用;氨基比林还能抑制炎症局部组织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影响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起到抗炎作用。

2.异戊巴比妥,水合氯醛的抗惊厥作用异戊巴比妥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因剂量不同而表现出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不同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苯巴比妥相似,可能是由于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层转入抑制。

水合氯醛,较大剂量有抗惊厥作用,可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及子癎引起的惊厥。

大剂量可引起昏迷和麻醉。

抑制延髓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导致死亡。

3.尼可刹米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提高呼吸中枢对CO₂的敏感性;刺激劲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其毒性反应: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惊厥等。

【实验目的】1.观察巴比妥类及水合氯醛对惊厥的预防及拮抗作用,比较他们的区别。

2.用扭体法观察杜冷丁及氨基比林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并比较他们的效果。

【实验动物】动物:小鼠药品:0.2%杜冷丁、0.7%氨基比林、0.9%生理盐水、1%醋酸盐0.5%苯巴比妥钠0.5%异戊巴比妥钠3%水合氯醛5%尼可刹米器材:小鼠笼注射器大镊子天平量筒【实验步骤】一.哌替啶(杜冷丁)与氨基比林的镇痛作用1.9只小鼠称重,分为杜冷丁组,氨基比林组,生理盐水组,每组3只小鼠,分别注射0.1ml/10g的药物后等待20min。

【单元习题】2018年甘肃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习题:第十三单元

【单元习题】2018年甘肃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习题:第十三单元

【单元习题】2018年甘肃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习题:第十三单元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8月25-26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临床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一、A11、心源性哮喘宜选用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哌替啶E、多巴胺2、临产前多长时间之内不宜使用哌替啶A、1~2小时B、2~4小时C、4~6小时D、6~8小时E、8~10小时3、哌替啶的临床应用A、镇痛B、人工冬眠C、心源性哮喘D、麻醉前给药E、以上说法均正确4、哌替啶不良反应不包括A、出汗B、恶心C、呕吐D、发热E、心悸5、有关哌替啶药理作用错误的是A、激动μ型阿片受体B、作用持续时间较短C、易引起便秘和尿潴留D、大剂量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E、有轻微的子宫兴奋作用6、吗啡主要用于A、分娩镇痛B、胃肠绞痛C、肾绞痛D、慢性钝痛E、剧痛7、吗啡的适应证是A、分娩止痛B、支气管哮喘C、心源性哮喘D、颅脑外伤止痛E、感染性腹泻8、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A、镇痛,镇静,催眠,呼吸抑制,止吐B、镇痛,镇静,镇咳,缩瞳,致吐C、镇痛,镇静,镇咳,呼吸兴奋D、镇痛,镇静,止吐,呼吸抑制E、镇痛,镇静,扩瞳,呼吸抑制9、吗啡镇痛作用机制是A、阻断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B、激动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C、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D、阻断大脑边缘系统的阿片受体E、激动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10、下列关于吗啡的抑制呼吸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不可抑制呼吸B、可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C、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D、呼吸抑制发生的快慢及程度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E、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强二、A21、男性患者56岁,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经治疗好转后,停药月余,昨夜突发剧咳而憋醒,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烦躁不安,心率130次/分,血压21.3~12.6kPa,两肺有小水泡音。

机能实验学 药物的镇痛作用

机能实验学 药物的镇痛作用

《药物的镇痛作用》姓名:班级:组别:学号:主刀:麻醉:助手:记录人:(一)实验目的:1.学习常用的三种疼痛实验模型的制作2.观察哌替啶和安乃近的镇痛作用(二)实验原理:1.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

疼痛是因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往往表现出自主神经反应,躯体防御反应和心理情感及行为反应等。

2.痛觉具有较大个体差异,且同一个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痛觉也不尽相同。

痛觉的观察指标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常用一种衡量痛觉敏感性的指标即痛觉阈值客观地对痛觉做出描述。

3.解热镇痛药、镇痛药及麻醉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可通过提高痛阈达到镇痛的目的。

(三)实验方法:(1)筛选实验动物:将五只小鼠分别装入鼠笼,露出小鼠尾巴,分别将小鼠尾巴浸入55摄氏度的恒温水箱中,从浸入水中到小鼠的尾巴在水中进行摆尾动作的时间,即为小鼠的痛阈值,以小于6秒为合格,共选出3只小鼠供实验用。

(2)动物分组及给药:1.取选出的3只小鼠,分为3租,即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3,称重编号。

2.再次测定小鼠给药前的痛阈值,给实验组1小鼠腹腔注射1%盐酸哌替啶40mg/10g,实验组2小鼠腹腔组设3%安乃近300mg/10g,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

并于注射后5、15、30min分别再次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痛阈值。

(3)结果计算:收集整个实验室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同时间的痛阈改变百分率。

痛阈改变百分率=(用药后平均痛阈值-用药前平均痛阈值)/用药前平均痛阈值*100% (四)实验结果:表盐酸哌替啶、安乃近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动物数给药前痛阈值(s)给药后的痛阈值(s)5min 15min 30min 实验组1(哌替啶) 1 2s 60s 8s 24s实验组2(安乃近) 1 2.5s 16s 34s 20s实验组3(生理盐水) 1 2.43s 10s 18s 9s图痛阈改变百分率时效曲线(五)实验讨论:1.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的药理作用;2.杜冷丁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对人体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3.安乃近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的退热、发热时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的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时解热镇痛作用。

哌替啶镇痛作用的研究

哌替啶镇痛作用的研究

镇哌替啶镇痛作用的研究【作者】张学习【机构】滨州医学院【联系方式】362998563@【摘要】目的研究哌替啶的镇痛作用。

方法醋酸扭体法。

致痛物质钾离子、氢离子、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作用于痛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醋酸溶液注入小鼠腹腔可刺激腹膜引起持久性疼痛,而产生“扭体”反应。

结果哌替啶组与非哌替啶组发生扭体具有明显的差别(P<0.05)。

结论哌替啶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关键词】哌替啶镇痛扭体反应【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pethidine. Method of torsion body method. Algogenic potassium ion, hydrogen ions, histamine, serotonin, bradykinin and prostaglandin 5- on nociceptive nerve endings causing pain, acetic acid solution was injected into the mouse abdominal cavity can stimulate peritoneal induces persistent pain, and a " writhing reaction". The results of pethidine group and pethidine group of torsion body has obvious difference ( P <0.05 ). Conclusion the pethidine has good analgesic effect. 【Key word】Pethidine analgesia writhing reaction【序言】杜冷丁学名哌替啶,又称作唛啶、德美罗、地美露,又称盐酸哌替啶。

哌替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哌替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哌替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哌替啶是一种镇痛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的多个靶点来发挥镇痛效果。

其临床应用广泛,包括急性和慢性疼痛的治疗,麻醉术后镇痛以及其他疼痛相关的情况。

首先,哌替啶的作用机制包括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等多个方面。

其主要作用靶点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μ和κ受体来发挥镇痛效果。

它在脊髓水平上阻断疼痛传导,抑制神经元活性,从而减轻疼痛感受。

此外,哌替啶还可通过较弱的作用于δ受体来增加镇痛效果。

另外,哌替啶还能够通过镇静作用来增强镇痛效果。

它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α-2受体,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降低体内的儿茶酚胺水平,从而产生镇静和平静的效果。

这种镇静作用降低了疼痛感受,有助于增强镇痛效果。

此外,哌替啶还具有抗惊厥作用。

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GABA受体,它能够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放电,从而减少惊厥的发生。

因此,哌替啶经常用于治疗癫痫、偏头痛等疾病。

在临床应用方面,哌替啶主要用于急性和慢性疼痛的治疗。

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疼痛,包括炎症性疼痛、神经性疼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等。

与其他镇痛药物相比,哌替啶具有很强的镇痛效果,但副作用较少,不会引起呼吸抑制和依赖性。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此外,哌替啶还可用于麻醉术后镇痛。

它能够迅速减轻手术刺激引起的疼痛,降低术后镇痛需求。

因此,哌替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后镇痛的管理。

除了上述应用,哌替啶还可用于其他疼痛相关的情况,如疼痛性间歇性跛行、神经病性疼痛等。

对于这些疾病,哌替啶能够减轻疼痛感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哌替啶是一种作用机制复杂的镇痛药物,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其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的多个靶点来发挥镇痛作用。

它的临床应用包括急性和慢性疼痛的治疗,麻醉术后镇痛以及其他疼痛相关的情况。

由于其镇痛效果强大且副作用较少,哌替啶成为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物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哌替啶耐受时洛非西定对小鼠的镇痛效应
目的:观察哌替啶耐受时洛非西定对小鼠的镇痛效应。

方法:小鼠多次腹腔注射哌替啶建立耐受模型。

然后分为哌替啶组、洛非西定组及二药合用组。

用热板法观察、比较3组小鼠热板法的痛阈(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 HPPT)。

结果:与耐受前HPPT相比,哌替啶组HPPT减小,洛非西定组HPPT增大,二药合用组HPPT增大更明显。

结论:哌替啶耐受后,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减弱,但洛非西定仍有明显镇痛作用,且洛非西定与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协同。

标签:哌替啶耐受;洛非西定;镇痛
哌替啶(pethidine,PT)又名度冷丁,为阿片类镇痛药,长时间应用或短期内反复应用可导致对药物的耐受性。

洛非西定(lofexidind,LOF)为新型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类似可乐定,通过激动α2肾上腺素受体以及咪唑啉受体而发挥中枢作用[1]。

临床研究表明其低血压及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较轻[2,3],已用于高血压治疗以及吗啡、海洛因等成瘾后的戒毒治疗[4]。

已有研究表明,动物产生吗啡耐受后对可乐定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5],但产生PT耐受后LOF是否能发挥其镇痛效应或者增强PT的镇痛效应尚未见报道。

本实验对此进行了探索,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体重(21±2)g,由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与仪器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由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提供(批号:H63020021);洛非西定粉剂,由四川辰龙制药厂提供;HH-42快速恒温数显水箱,由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

1.3 动物分组
小鼠30只,按体重进行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Ⅰ组:哌替啶组,Ⅱ组:洛非西定组,Ⅲ组:哌替啶+洛非西定组),n=10,使小鼠平均体重、性别比例相似。

1.4 实验方法
热板法[6]:将小鼠置于(55±0.5)℃的恒温浴箱,记录从其足部接触热板到开始舔后足的时间,剔除大于30 s或小于5 s者。

以用药前2次(2次间隔10 min)热板法痛阈(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的平均值(选用HPPT<30 s
者)为基础痛阈。

对超过60 s无反应者则中止刺激,以60 s痛反应计时。

实验第1天,Ⅰ,Ⅱ,Ⅲ组小鼠ip PT 10 mg/kg,2次/d,注药后40 min内每10 min测痛1次;第2~8天,各小鼠每天ip PT 20 mg/kg×2次(8∶00和20∶00),建立PT耐受动物模型;第9天,离最后1次注药18 h(14∶00),Ⅰ组ip PT 10 mg/kg;Ⅱ组ip LOF 0.1 mg/kg;Ⅲ组ip PT 10 mg/kg 5 min前,ip LOF 0.1 mg/kg,每组注药后每隔10 min测痛1次。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HPPT组内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团体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第1天,Ⅰ、Ⅱ、Ⅲ组小鼠的HPPT均大于基础痛阈,表现出镇痛作用;且Ⅲ组的HPPT大于Ⅰ,Ⅱ组(P<0.05)。

第9天时,Ⅰ组的HPPT不仅小于第1天,也小于基础痛阈(P<0.05);Ⅱ组、Ⅲ组的HPPT均大于第1天,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哌替啶8 d后,小鼠产生了耐受性,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减弱,而洛非西定的镇痛作用并无明显变化;二药合用后镇痛作用增强。

多次应用阿片类镇痛药产生耐受性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因长时间大剂量的药物诱导脑内合成和释放出大量抗阿片活性物质所致(慢性耐受初期主要由脑内释放大量cCK-8、Ang-Ⅱ等,而在耐受的后期则是oFQ及其他尚未发现的抗阿片物质等),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阿片作用削弱,产生耐受性。

PT耐受动物对LOF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其机制可能与LOF选择性地激活中枢受体,在突触前膜与α2受体相结合,导致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A)释放及转化减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关[7]。

而长期滥用阿片类药物会抑制NA的活性,引起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数量的增加和内啡肽合成的减少。

实验还发现PT与LOF 二药合用镇痛作用产生协同,机制可能与LOF可抑制中枢交感系统,减缓PT 的吸收速度,显著降低PT的峰浓度,加快体内PT总清除率有关[8]。

此外,还与LOF部分通过促进蛛网膜下腔乙酰胆碱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脊髓背侧灰质第5层的毒蕈碱受体)有关[9]。

目前临床上硬膜外镇痛主张使用可乐定复合吗啡,可增强、延长吗啡的镇痛作用,并降低术后病人对吗啡的需要量,但常发生严重低血压。

杨建平发现,在大鼠蛛网膜下腔连续注射较小剂量吗啡产生耐受后,可乐定仍有明显镇痛作用。

而LOF为第二代α2受体激动药,对血压影响比可乐定轻[9],可能更适用于复合麻醉。

因此,LOF单独或与PT配伍用于阿片类药物耐受后的镇痛可能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鲁澄宇,王海燕,许卫铭,等.[3H]洛非西定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4):55-56.
[2]汤宜朗,姜佐宁,王小平,等.洛非西定与可乐定控制阿片戒断症状的临床效能比较[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1997,6(1):30-36.
[3]汤宜朗.抗阿片戒断症状新药——盐酸洛非西定[J].中国新药杂志,1997,6(3):177-179.
[4]Brown AS,Fleming PM.A naturalistic study of home detoxification from opiates using lofexidine[J].J Psychopharmaco,1998,12(1):93-96.
[5]杨建平.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吗啡耐药时可乐定的镇痛效应[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1):24-25.
[6]徐叔云,卞如濂,陈修,等.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08-513.
[7]王玉瑾,张加玲,员克明,等.洛非西定对大鼠吗啡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0,15(4):217-219.
[8]Rounsaville BJ,Kosten T,Kleber H.Success and failure at outpatient opioid detoxification.Evaluating the process of clonidine-and methadone-assisted withdrawal[J].J Nerv Ment Dis,1985,173(2):103-110.
[9]姚明,Fane M.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新斯的明复合液用于下肢骨科手术后镇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3):26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