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结细胞膜慢ca2+通道的特征

合集下载

血管生理学

血管生理学

Lecture notes心肌细胞跨膜电活动【摘要】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是K+平衡电位、少量Na+内流及生电性Na+-K+泵活动的综合反映。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可分为0、1、2、3、4共五个时期。

0期形成机制:Na+通道开放和Na+内流;1期机制:Na+通道失活,一过性K+外流;2期机制:电压门控L 型钙通道激活引起Ca2+缓慢持久内流,同时K+外流;3期机制:钙通道失活关闭,K+迅速外流。

4期机制:Na+-K+泵、Na+-Ca2+交换和Ca2+泵,恢复细胞内外离子的正常浓度梯度。

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0、1、2、3期的离子机制与心室肌细胞相似,但在4期,表现为自动去极化,主要是由随时间而逐渐增强的内向电流(If)所引起。

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0、3、4共三个时期,无明显的1期和2期,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于浦肯野细胞;窦房结细胞的0期去极化是L型Ca2+通道激活、Ca2+内流引起的;随后钾通道开放、K+外流引起3期;4期自动去极化的机制主要是K+外流的进行性衰减。

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心房和心室不停地进行有顺序的、协调的收缩和舒张交替的活动,是心脏实现泵血功能、推动血液循环的必要条件,而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则是触发心肌收缩和泵血的动因。

根据组织学特点、电生理特性以及功能上的区别,心肌细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的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含丰富的肌原纤维,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但不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主要执行收缩功能,故又称为工作细胞。

另一类是一些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其中主要包括P细胞和浦肯野细胞,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之外,还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故称为自律细胞,但它们含肌原纤维甚少(或完全缺乏),基本无收缩能力;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播兴奋,控制心脏的节律性活动。

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不同类型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不仅在幅度和持续时间上各不相同,形成的离子基础也有一定的差别,这是不同类别心肌细胞在心脏整体活动过程中起着不同作用的基本原因。

钙通道课件

钙通道课件

2. 高血压 轻、中、重度及高血压危象。
钙通道阻滞药
3.心肌梗死 4.心律失常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及后除极、触发活动所致心律失常有良
好作用。Nif可致反射性心率↑,故不用。 5.充血性心力衰竭 6.肥厚性心肌病 7.动脉粥样硬化
钙通道阻滞药
(二) 脑血管疾病
1. 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尼莫地平、氟桂嗪等显著舒张脑 血管,↑脑血流量。 2. 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
Na+
Ca++
线粒体
Ca++
Ca++
Ca++
Ca2+ 参与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在生物信息传递和内环境稳 定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钙通道特性与药物作用机制
(一)钙通道的特性
• 受体调控的钙通道 (receptor operated calcium channel,ROC) •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钙拮抗药的作用靶点 (voltage 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VDC ) L、T、N、P、R、Q型
细胞膜外侧

Ca2+

细胞膜内侧
静息态(关)
(复活) Nif
Ver 激活态(开) (失活)
失活态(关)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三种功能状态
(二)L型钙通道的分子结构与药物作用机制
DHP 细胞外侧 α2
γ
α1 δ
细胞内侧
β Ca2+ PAA
二、钙通道阻滞药分类(IUPHAR 1992)
I类 选择性作用于L型通道
首选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 扩张血管作用<DHP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生理学之心肌电生理考点汇总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生理学之心肌电生理考点汇总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生理学之心肌电生理考点汇总
生理学是医学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尤其是心肌电生理相关内容,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下面把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心肌电生理的特点总结如下:
1.2期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较长的原因,决定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长短。

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及发生机制:0期去极Na内流,1.2.3期K外流,2期多个Ca内流,4期钠泵来决定。

3.自律细胞形成机制:快Na慢Ca。

浦肯野纤维的4期去极化主要是Na内流;窦房结细胞4期去极化由Ca内流形成。

4.心肌跨膜电位类型和特点:
(1)快反应电位:包括心房肌、心室肌、心房传导组织、浦肯野纤维,主要Na内流;
特点:静息电位大,去极幅度大,速度快,兴奋扩布传导快。

(2)慢反应电位:包括窦房结、房室结,主要Ca和Na内流;
特点:静息电位小,去极幅度小,速度慢,兴奋扩布传导慢。

5.心肌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6.有效不应期:包括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相当于心肌收缩活动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意义:保证心肌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从而保证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

7.自律细胞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希氏束浦肯野(自律性由高到低)
8.心肌传导性:浦肯野纤维最快(4m/s),房室交界最慢(0.02m/s);房-室延搁是心内兴奋传导的重要特点,使心脏不发生房室收缩重叠现象,保证了心室血液的充盈及泵血功能的完成。

窦房结P细胞跨膜电位和产生机理

窦房结P细胞跨膜电位和产生机理

【提问】窦房结P细胞跨膜电位及产生机理?【回答】学员dbss9ffe42,您好!您得问题答复如下:外Ca2+浓度得影响,可被Ca2+通道抑制剂(如维拉帕米、Mn2+)阻断。

当膜电位由最大复极电位自动去极化到阈电位时,膜上L型Ca2+抖通道被激活,引起Ca2+。

内流,导致0期去极化。

祝您学习愉快!【追问】那么请问窦房结P细胞得复极化就是受什么影响【回答】学员nflalihh,您好!您得问题答复如下:窦房结细胞得动作电位具有以下特点:①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得绝对值小;②0期去极化得幅度小、时程长、去极化速率较慢;③没有明显得复极1期与2期;④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

1、去极化过程:0期去极L型Ca2+通道激活,Ca2+内流.2、复极化过程:3期复极L型Ca2+通道逐渐失活,Ca2+内流相应减少,及Ik通道得开放,K+外流增加.3、4期自动去极化机制:①IK:复极至—60mV时,因失活逐渐关闭,导致K+外流衰减,就是最重要得离子基础;②I ca-T:在4期自动去极化到—50mV时,T型Ca2+通道激活,引起少量Ca2+内流参与4期自动去极化后期得形成;③If:窦房结细胞最大复极电位只有—70mY,If不能充分激活,在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中作用不大.【追问】老师这道题还就是不明白【回答】学员zhulipeng,您好!您得问题答复如下:窦房结细胞得生物电特点就是没有稳定得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复极至3期末进入第4期,便自动缓慢去极。

窦房结得最大舒张电位约—60mV,阈电位约-40mV。

0期去极化速度缓慢,主要就是Ca2+缓慢内流引起。

复极化无明显得l期与2期平台,随即转入复极化3期,后者主要就是K+外流形成.4期得自动去极化主要就是由于K+通道逐渐关闭,Na+、Ca2+内流逐渐增多而引起。

</【追问】课堂上讲得就是Na+内流引起去极化,为什么到了这里成了Ca2+内流了呢,还有没有别得细胞也就是不受Na+影响得【回答】学员yinxinyang,您好!您得问题答复如下: 心肌自律细胞得去极化都就是钙离子得内流引起得。

201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复习笔记(七)

201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复习笔记(七)

1.静息电位——K+外流的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复极化复杂,持续时间较长。
0 期(去极化)——Na+内流接近 Na+电化平衡电位,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1 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所致。
更多资料下载:
2 期(平台期)——Ca2+、Na+内流与 K+外流处于平衡。
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 网上报名: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中国研招网”), 网址: http://yz.chsi. cn , 网上报名日 期: 2014 年 10 月 。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 信息进行网上校验, 并在考生提 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 校验结果。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 证机构进行认证, 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2 (二)现场确认 1. 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4 年 11 月 10 日 至 11 月 12 日 。 2. 现场确认地点 北京地区现场确认地点为本校研招办, 京外地区现场确认地点为 各省、 自 治区、 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考点。 逾期不再受理, 报考资格无效。 (三) 北京地区现场确认工作流程: 考生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包括现役军人及军队文职干部) 、学 生证(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学历 证书(非应届生)、 在录取当年 9 月 1 日 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 书的自 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 须持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 自 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 网上报名的报名号 进行确认。 具体流程: 考生签订诚信承诺书、报名确认单→工作人员查验证 件、 资格审查(统考港澳台生) →照相→考生核对确认《报名情况登 记表》、领取并认真阅读《考场规则和违规行为处理规定》、领取有关 资料→完毕。 (四) 注意事项 1. 报考点选择: 在北京地区报名考试的考生, 含京内统考生、 所 有统考港澳台学生(含京内、 京外), 在网上报名时, 均选择本校北 京报考点(北京协和医学院“ 1123”), 并网上支付报名费, 否则报名 无效。 上述考生均在本校北京报考点参加现场确认、 初试。 京外地区考生的现场确认和初试地点请咨询选择的报考点。 2. 支付报名费方式: 在要求网上支付省市报名的考生: 提交网报 信息后,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日 期( 10 月 31 日 ) 前, 以“网上支付” 方式交纳报考费, 得到交费成功信息后, 方可持报名号在规定时间到 指定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 否则报名无效。 3 在不要求网上支付省市报名的考生: 在现场确认时, 向报考点支 付报名费。 3. 本校报考点还接收报考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84512) 和中国 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84503) 的北京地区考生报名。 (五) 京外地区的初试地点由现场确认资格地点指定。 (六) 初试前, 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中国研招网”

心脏电生理

心脏电生理
11
心室肌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0期:去极化期 1-2ms 1期:快速复极初期 10ms 2期:平台期 100-150ms 3期:快速复极末期
100-150ms 4期:静息期
12
心室肌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RP:钾平衡电位:-90 mV AP:特点(与骨骼肌和神经纤维比较):
复极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升支和降支不对称 0期:钠离子内流 1期:一过性外向电流(钾离子) 2期:慢钙通道(钙离子内流) 3期:钾离子外流 4期:钠泵
3
跨膜离子流
内向电流:正离子由膜外向膜内流动或负离子 由膜内向膜外流动。内向电流造成膜去极化。 外向电流:正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流动或负离子 由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导致膜复极或超 极化。
4
离子通道
★ Na+通道:激活、失活快、开放时间短 — 快(钠)通道,电压依赖性通道
*阻断剂:河豚毒(tetrodotoxin,TTX) ★ Ca2+通道: 激活、失活都慢、开放时间长— —慢(钙)通道,呈电压依赖性,其阈电位高于 Na+通道
静息、激活、失活;具有电压依从性和时间依从性; 钠通道是否处于静息状态,是快反应心肌细胞在该时 刻是否具有兴奋性的前提。 L型钙通道是否处于静息状态,是慢反应心肌细胞在 该时刻是否具有兴奋性的前提。
25
钠通道的状态
(1)激活状态:开放; (2)失活状态:关闭并不能被再次激活; (3)备用状态:关闭但可被激活. *复活过程:随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已恢复活
15
2期
平台期,是心肌动作电位时程较长的主要原因, 也区别于骨骼肌细胞的主要特征。 这一期的离子:K+外流(Ik1)和 Ca2+内流。
Ca2+内流,抵消K+外流。 L型钙通道,可被Mn2+、维拉帕米等钙拮抗药 阻断

西医综合(血液循环)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西医综合(血液循环)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西医综合(血液循环)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A.形成去极相的离子流不同B.静息电位水平不同C.形成复极相离子流不同D.超射值不同正确答案:C解析: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的类似,即静息电位的数值与静息时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和离子的跨膜浓度差有关。

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化的离子机制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的类似(Na+内流),所以超射值也相似。

但心室肌复极化过程复杂得多,包括动作电位的1期:由K+负载的Ito是心室肌细胞1期复极化的主要原因;2期:称为平台期,该期间外向电流(K+外流)和内向电流(主要是Ca2+内流)同时存在,是心室肌区别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3期:是由于L型Ca2+通道失活关闭,内向离子流终止,而外向K+流(IK)进一步增加所致。

知识模块:血液循环2.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最大的特点是A.有0期去极化B.有平台期C.有快速复极初期D.有快速复极末期正确答案:B解析: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有平台期(2期),历时100~150ms,这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知识模块:血液循环3.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A.静息电位的水平B.O期去极化的速率C.平台期的长短D.动作电位时程长短正确答案:B解析:快反应细胞(如心房肌、心室肌及普肯耶细胞等)0期去极化由快Na+通道开放引起,Na+通道激活的速度快,又有再生性循环出现,所以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快、动作电位升支陡峭。

慢反应细胞(如窦房结细胞和房室交界区细胞)0期去极化由慢Ca2+通道开放引起,Ca2+通道的激活和失活都较缓慢,故慢反应细胞的O期去极化过程比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知识模块:血液循环4.心室肌细胞平台期的主要跨膜离子流是A.Na+内流、K+外流B.Na+内流、Ca2+外流C.Ca2+外流、K+内流D.Ca2+内流、K+外流正确答案:D解析:平台期的形成是由于该期间外向电流(K+外流)和内向电流(主要是Ca2+内流和少量的Na+)同时存在。

西医综合-生理学血液循环(三)

西医综合-生理学血液循环(三)

西医综合-生理学血液循环(三)(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46.00)1.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A.心室肌舒张末期压力降低B.心室肌最大张力减小C.心室肌缩短初速度减慢D.心室肌达到最大张力所需的时间缩短E.心室肌收缩产生的张力增加A.B.C.D.E. √在正常情况下,心肌前负荷增加时,即心肌初长增加(心室内血液充盈)时,心肌收缩产生的张力增加。

2.关于静脉,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支配B.管壁平滑肌在静脉被扩张时发生收缩C.容纳全身血量的一半以上D.回心血量不受体位变化的影响E.回心血量受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的影响A.B.C.D. √E.静脉回心血量受体位改变的影响,当从卧位变为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静脉跨壁压升高引起静脉扩张,潴留较多的血液(可多容纳500ml),所以回心血量减少。

静脉容量大,容易被扩张,又能收缩,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可有效地调节回心血量和心排血量,对血液循环适应机体各种生理状态的需要起着重要的作用。

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人体突然由卧位转变为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身体低垂部分静脉扩张,因而回心血量减少;由立位转变为卧位时则出现相反结果。

3.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集的血管是A.皮肤血管 B.骨骼肌血管C.内脏血管 D.脑血管A. √B.C.D.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集的血管是皮肤血管。

骨骼肌血管和内脏血管占其次。

脑血管和冠脉最少。

4.关于动脉血压形成的机制,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个因素都有关B.心室收缩时可释放动能和势能C.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和主动脉压的变化幅度相同D.一般情况下,左心室每次收缩,向主动脉射出60~80ml血液E.左心室射血是间断的,动脉血流是连续的A.C. √D.E.在有足够的回心血量的前提下,动脉血压是由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形成的,但由于心脏射血是间断的,所以舒张压的形成与大动脉弹性是密不可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房结细胞膜慢ca2+通道的特征
窦房结细胞膜慢Ca2+通道是一种重要的离子通道,它的特征包括:
1. 开放速度慢:窦房结细胞膜慢Ca2+通道开放速度比其他离子通道慢,这是因为它们需要较高的电压才能开放。

2. 电压依赖性强:窦房结细胞膜慢Ca2+通道的开放需要较高的电压,通常在-40mV左右开始开放。

3. 与心脏起搏有关:窦房结细胞膜慢Ca2+通道是心脏起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心脏收缩期,窦房结细胞膜慢Ca2+通道会开放并释放钙离子,从而引起心脏的收缩。

4. 对钙离子敏感:窦房结细胞膜慢Ca2+通道对钙离子非常敏感,这意味着它们可以通过调节钙离子浓度来调节心脏的收缩节律。

综上所述,窦房结细胞膜慢Ca2+通道是心脏起搏和收缩的关键因素之一,具有开放速度慢、电压依赖性强、与钙离子敏感等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