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教案 第3章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理论

注意:
该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P1/P2
X2
I/P2
I/P1
X1
预算线的变动
A、收入的变动:
X2
收入增加右移, 收入减少左移。
X1
B、价格的变动
a)价格同比例下降,右移; b)价格同比例上升,左移;
c)P2不变,P1下降:
QX2
与QX1轴的交点右移;
P2不变,P1上升:
X2
ΔX2
ΔX1
X1
商品边际替代率公式
以MRS 代表商 品的边际替代率, 则商品1对商品2 X 2 MRS12 的边际替代率的 X 1 公式为:
MRS12 X 2 X 1
X 2 dX 2 MRS12 lim X10 X1 dX1
所以,某点的边际替代率也是无差异曲线上 该点的斜率。 可以证明: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效用水平 越小,离远点越远,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大。
3.4.3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商品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商品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 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 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 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在消费者收入水 平和商品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 费者如何决策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程 度。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价格之比
P 1 MRS P2
12
消费者均衡的几何表示
X2 A C
P
E I3
I1 B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三章 效用论
10
钻石和木碗
有个穷人四处流浪,他只有一只旧木碗。 一天,穷人在渔船上帮工时遇到了特大风浪,被海水冲
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 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派人把 穷人送回了家。 富翁听说木碗换回这么多宝贝,也想去碰碰运气。富翁 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运到小岛。 酋长高兴地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声称要送给他最珍 贵的东西。
均衡。 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
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二是购买的商品组合必 须在给定的预算线上。
三章 效用论
35
消费者均衡
X2
消费者收入既定,两种商
品价格既定,可以画出一
a
条预算线。
15
E点既在预算线上,又 在可能的最高的无差异曲
线上,是最优商品组合。 0
F
E
U3 b U1 U2
P1
P2
1
三章 效用论
13
Q
12 34 5 6 7 8
MU1 11 10 9 8 7 6 5 4 MU2 19 17 15 13 12 10 8 6
假设买4个商品1和4个商品2,MU1/P1<MU2/P2, 总效用为102,小于107,没有实现最大效用。
消费者必然增加商品2的购买,减少商品1的购买,使 总效用增加, 一直到MU1/P1=MU2/P2,。
x2 在维持效用水平 20 - A
不变的前提下,消 16 费者增加一单位某 种商品的消费时所 12 -
需要放弃的另一种 8 -
商品的消费数量, 4 -
B C D E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chapter3-效用理论.ppt

X1
28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Y • 边际替代率递减是 边际效用递减在无 差异分析中的具体 表现。
X 在水平距离相同时, 垂直距离越来越短。
29
•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 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 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 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C.保持不变
D.以上均不正确
12、边际替代率MRSXY递减时,MUx和MUy必定( )
A.递增
B.递减
C. MUx递减,MUy递增 D. MUx递增,MUy递减
36
(二)预算线 Budget Line
1、含义 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 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 数量的各种组合。 2、表达式 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两种商品分别为X1和X2,
眼镜架
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2 平行于横轴时边际替代
率MRS12=0
1
垂直于横轴时边际替代 率MRS12= ∞
0
小练习:P96-3
U1 U2
1 2 3 4 眼镜片 完全互补品
32
• 练习 1、在商品空间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收入
水平时高时低。 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A.消费者收入 B.所购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偏好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3、消费者的偏好保持不变时,消费者的()也保持不变。 A.均衡点 B.满足 C.所喜爱的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 D.购买商品数量 4、如果无差异曲线相交,那么( ) A.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假设不成立 B.偏好一定违反了完备性的假设 C.偏好一定违反了传递性的假设 D.以上说法都正确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02序数效用论

• 序数效用论概述 • 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 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 • 序数效用论的局限性与发展
01
序数效用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序数效用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认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 ,会根据自己的偏好程度对商品进行排序,而不是用具体的 效用数值来衡量。
特点
序数效用论强调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主观感受和偏好程度,而 不是商品的客观属性和效用。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偏好程度 对商品进行排序,选择最符合自己偏好的商品。
相对性
偏好是相对于不同商品或服务 而言的,同一商品或服务在不 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偏好。
可变性
偏好会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 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无差异曲线的绘制方法
确定不同商品或服务的组合,并标注在坐标系中。
连接各点形成的曲线即为无差异曲线。
注意:同一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相同的效用水平,不同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效用 水平。
无差异曲线的特性
互斥性
无差异曲线上的商品或服务组合 是互斥的,即不能同时增加某一 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不减少其他
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凸性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随着某 一商品或服务数量的增加,为了 维持相同的效用水平,其他商品
或服务的数量需要相应减少。
可传递性
如果点A的无差异曲线优于点B的 无差异曲线,且点B的无差异曲 线优于点C的无差异曲线,那么 点A的无差异曲线必然优于点C
的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偏好的关系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对不同 商品或服务的偏好程度,离原点 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效用水平
越高。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会选择效用 水平最高的无差异曲线所对应的
西方经济学03第三章

第1节:效用论概述⑵
⒊基数效用论
⑴效用是可精确度量的;效用是可比较的,可加减的。
⑵ 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 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用TU表示 。
⑶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变化最末一个单位时总效 用的变化量。具体地说,当消费者增加(减少)一 个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总效用的增加(减少) 量。用MU表示。
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或者说,它表示能给消费者 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 的各种组合点的轨迹
l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l 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 远,效用越大
l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l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 X2
l 原因:消费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Y
Y商
Y
品
价
X商品价格不变
格
不
变
X商品价格 下降
Y商品
Y商品价 格下降
价格上升
X
X
X商品价格上升
第4节 消费者均衡:图示
Y
C
D
A
E G
B
F
O
X
•C
A
•E •B
p1 p2
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均衡点出现在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 相切处。在切点E,M RS为过E点的切线的 斜率,而切线与预算 线重合,所以,MRS =-p1/p2。因为MRS =-MU1/MU2,所以, MU1/p1=MU2/p2, 此结论与边际效用分 析得到的结论相同。
§在它上面的每一点, §X、Y两种商品组合不同, §但所支出的钱是相等的。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理论,即消费者理论

10 1
用为 107 效用单位
消费者获得了最大的效
需求曲线的推导
• 基数效用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 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 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 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 格。 •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 于商品得边际效用。
一、效用的概念
•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 商品时所感受的满足程度。 • 效用在经济学中被用来表示从消费中所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用处或 满足。是商品有用性的主观量度。 • 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商品A的心情甚于要另一单位商品B,原因在于 商品A比B有更多的效用。 • a)它是人们需要的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一种特性。 • b)效用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 c)在伦理上,这个概念是中性的。 • d)效用以U表示,效用单位是Marshall所确定,称为Util。
MU P2
...
MU Pn
费在各种 且等于货币
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 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 的边际效用。
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 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P1 X 1 P 2 X MU P1 MU P1 MU P1
1 1 1
2
I
2
MU P2
MU P1
1
MU P2
2
,
1
第三章:效用理论,即消费者理论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预算线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 的影响 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需求到市场需求 曲线
第3章:效用论

在购买两种商品的情况下的消费者效用的最大 化的均衡条件为: P 1 X 1+ P 2 X 2 = I MU1 MU2 =λ = P P1 2 分析:
为了说明消费者均衡,首先必须作下述假定: (1)消费者的偏好是既定的,对各种商品的 效用和边际效用是已知的,不会发生变动。 (2)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且全部用于购买 商品和劳务。
(3)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是已知的。
(4)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对消费者都相同。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用公式 表示为: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的区别
效用理论类型 主要观点 假设条件 分析工具 经济学家
基数效用论
效用可计量
苛刻
边际效用
马歇尔
序数效用论
效用可比较
宽松
无差异曲线
希克斯
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的联系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消费者行为理 论中两个重要的理论。序数效用论的缘起,在于 分析效用会相互影响的不同商品之间的关系(由 杰文斯等人的边际革命所推广的基数效用论一开 始假设商品之间的效用没有相互影响,因而无法 研究有关联的商品之间的关系,于是希克斯从埃 奇沃思那里借用了无差异曲线,用以说明两种商 品之间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知道,无差异曲线 最早是从效用曲线得来的,而效用曲线本来是基 数效用论中的概念。
电台: 150/10=15
报纸:
200/20=10
可见,尽管做一次电视广告的效果比电台、报纸大 (400>150,400>200),但因电视的广告费贵,它每元广告费 的边际效果在第1次广告中并不是最大的。广告费的分配应根 据每万元广告费边际效果大小的顺序来进行(如下表)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02序数效用论

P1 P2
2020/9/14
33
思考:这两个消费者均衡条件有区别吗?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MU1 MU2
P1
P2
MRS12
P1 P2
2020/9/14
34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 件实质上是相同的:
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 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等于减 少的另一种商品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减小量。
了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
k2
O
2020/9/14
X1
13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 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 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MR1S2
X2 X1
边际替代率就是 无差异曲线在某 点的斜率的绝对
MR 12S LX i0 m X X1 2d dX X 1 2 值。
预算线不发生变动!
X2
I/P2 斜率 –P1/P2
0
2020/9/14
I/P1
X1
30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
假定消费者的偏好给定,消费者的收入和 两种商品的价格给定,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最优的商品组合,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呢?
偏好——无差异曲线。 收入和两商品的价格——预算线。
2020/9/14
31
X2
O
2020/9/14
X1商品
10
2、无差异曲线的基本特征
1)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因此在同一坐标 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 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效用论
案例一“最好吃的东西”
森林里鸡、鸭、猴、羊、狗几只小动物在开“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评选大会”,鸡很自信的说:“我认为小米是最好吃的,既有营养同时还黄黄的又会让我充满食欲。
”鸭子打断了鸡的话说到:“那不对,我认为还是小鱼最好吃,那滋味令我神魂颠倒。
”猴子这时按耐不住了,着急的说到:“那要说到最好吃还得说是香蕉和桃子,甜甜的多棒呀!”而羊却慢条斯理的说到:“那要说到营养还得是吃素,你看我吃青草多好呀,又鲜又嫩,所以青草才是最棒的。
”大家都在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时,狗站出来说话了,它是这次评选大会的主持人,认真的开导大家说:“大家不要再争论了,还是吃带肉的骨头最有营养,不吃肉才是大傻瓜呢!”大家仍然不赞同互不服气,各说各的理由,争论了一天也没有评选出什么最好吃,最后评选大会也不了了之了。
(资料来源:李正波《经典寓言故事中的经济学》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
案例思考:
1.动物们的讨论其实就是经济学中所讲的效用和偏好,为什么它们的意见无法统一呢?
2.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出现上述现象吗?消费者如何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呢?
案例二“边际效用的适用条件”
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现已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有第
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了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呢?
(资料来源: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案例三“钻石与水的悖论”
按常理说,水是生命的必须,它应该具有很高的价值。
而钻石对生命来说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现实中钻石的价值却远远高于水,这就是钻石与水的悖论。
早期的经济学家一直没能找到解释钻石和水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他们不能区分边际效用和总效用。
边际效用理论直到19世纪晚期才得到发展。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的确能够创造出比钻石更高的总效用。
然而,是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决定价格。
水在世界多数地方都是丰富的,依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它的边际效用很低,因而其价格也应该很低。
但是,另一方面,属于珠宝的钻石却是稀缺的,所以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购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相当高。
(资料来源: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案例四“周杰伦的签名CD拍卖”
假如你有一张崭新的周杰伦的签名CD专辑,因为你不是周杰伦迷所以你决定把该专辑以拍卖形式卖出。
四个周杰伦迷出现在你的拍卖会上:A、B、C、D。
他们每一个人都想拥有这张专辑,但每一个人愿意付出的代价不同,每一个人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称为支付意愿。
四个周杰伦迷的支付意愿如下:
意愿购买者支付意愿
A 100元
B 80元
C 70元
D 50元
为了卖出你的专辑,你得从低价开始叫价比如10元开始。
由于四个人都愿意买所以价格很快上升。
当A报价90元时叫价停止,A实际付出90元得到专辑,但是A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是100,我们说A得到了20元的消费者剩余。
(资料来源:吴冰、陈福明《经济学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案例五“把钱用在刀刃上”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比如带着1000元去逛商场准备购买衣服。
你看上了一套名牌服装,这套服装虽然非常符合你的心意但是价格却超出了1000元,也就是带给你的效用虽然大但却超出了你的支付能力买不起。
这时售货员又给你推荐了另一套价格恰好1000元的服装,但是你却觉得不值。
于是经过货比三家,在充分选择的基础上你终于选到了喜欢的服装,而且价格恰好是1000元,这时你感到自己获得了最大满足,这钱花的值得。
(资料来源:朱广平《生活中的经济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案例六“春晚的尴尬”
大概从20世纪的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老百姓在过春节的年夜饭中增添了一套诱人的内容,那就是春节联欢晚会。
记得1982年第1届春节联欢晚会的出台,在当时娱乐事业尚不发达的我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晚会的节目成为全国老百姓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题材。
晚会年复一年地办下来了,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大,技术效果越来越先进,场面设计越来越宏大,节目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但不知从哪一年起,人们对春节
联欢晚会的评价却越来越差了,原先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的赞美之词变成了一片骂声,春节联欢晚会成了一道众口难调的大菜,晚会也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年年骂,年年办”的怪圈。
(资料来源:李仁君《吃苹果与看晚会》,《海南日报》2002年9月25日)
案例思考:
1.上述案例涉及本章中经济学的什么原理?
2.如何用该原理解释案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