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著名心理学书籍

合集下载

【读书】推荐五本心理学经典著作,提升心理素养

【读书】推荐五本心理学经典著作,提升心理素养

【读书】推荐五本心理学经典著作,提升心理素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它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推荐五本心理学经典著作,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

1. 《人类群星闪耀时》•作者:约翰·格雷•出版年份:1969年这本书是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人类群星闪耀时》通过揭示人类心理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书中介绍了各种心理现象,如人类对权威的崇拜、人类对集体行为的追随等。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约翰·格雷让读者对人类的心理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乌合之众》•作者:古斯塔夫·勒庞•出版年份:1895年作为心理学的经典之作,《乌合之众》让我们对人类集体行为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古斯塔夫·勒庞通过研究群体心理,探讨了人类在集体中容易受到影响和操纵的原因。

这本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并提醒我们在集体中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3. 《人性的弱点》•作者:戴尔·卡耐基•出版年份:1936年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是一本关于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用的建议,教导我们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效地进行沟通,并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困难。

《人性的弱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4.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理查德·格里格•出版年份:2012年《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科普读物,它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将心理学理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这本书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可以通过《心理学与生活》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

5. 《时间的朋友:解密时间和心智的力量》•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出版年份:2011年丹尼尔·卡尼曼的《时间的朋友》是一本关于时间感知和心智运行的著作。

国外心理健康教育著作推荐

国外心理健康教育著作推荐

国外心理健康教育著作推荐
《心理健康教育的国外著作推荐》
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外一直备受关注,许多优秀的著作不仅在学术界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修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一些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著作推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
作者: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 J. Gerrig)
这本书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以及如何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来改善个人的生活。

书中内容简洁易懂,适合初学者阅读。

2. 《心理学与你》(Psychology and You)
作者:弗兰克·贝尔德曼(Frank B. Bellando)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从认知心理学到临床心理学,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著作。

3. 《心理学与心理治疗》(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作者:迈克尔·奥尔班(Michael Neenan)
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指导,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对于想要提升自身心理治疗能力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有用的著作。

这些著作都是国外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经典之作,不仅在学术
研究中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对普通读者也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学教科书推荐

心理学教科书推荐

心理学教科书推荐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这门学科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发展完备的体系。

而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专业人士,都需要一些优秀的教科书去指导与帮助他们的学习。

那么,本文就来为大家推荐几本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

一、《心理学:第十版》《心理学:第十版》是由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大卫•格伦尼斯(David G. Myers)所著的,该书已经成为许多全球著名学府的必修教材,也是众多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推荐给学生和读者的经典心理学教科书。

该书内容详实且易于理解,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方向和分支,包括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性别心理学等等。

全书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初学者和进阶学习者。

二、《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戴维•沃兹拉夫(David C. Funder)所著,该书已成为全球著名学府的必修教材之一。

该书的核心思想就是:理解人格意味着理解人类的核心问题。

全书内容主要介绍了人格心理学的概念、理论以及对人格特质的研究,同时还包含了行为遗传学、文化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等。

该书既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人类的本质。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戴维·迈尔斯(David G.Myers)和威廉·戴维森(Jean M. Twenge)合力编写的心理学教科书,该书已被许多学校选为必修课程教材。

全书通过介绍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行为和周遭环境之间的关系、人际互动、群体与个体之间的情形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揭示了社会心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超越区域性、文化性的思考方式与方法。

四、《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教授、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罗伯特•希格斯(Robert V. Kail)所编写的教科书。

该书从儿童的生理、原理性需求和基本的心理特征等方面探讨了人的成长过程中可以产生的各种问题,同时也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方向等。

西方心理学书籍

西方心理学书籍

西方心理学书籍
1.《心理学导论》: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论,概括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领域。

2.《社会心理学》:讲述了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理论和实践,探讨了人类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

3.《发展心理学》:阐述了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生理变化和心理健康问题,探讨了如何促进人类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4.《认知心理学》: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讲述了人类的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过程。

5.《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探讨了人格发展、调适和危机等问题。

6.《心理治疗》:介绍了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和技巧,包括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人际治疗等。

7.《儿童心理学》: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讨了儿童的学习、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8.《心理学研究方法》:介绍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包括实验设计、问卷调查、观察法等。

9.《精神病理学》:阐述了精神障碍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探讨了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问题。

10.《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特征和差异,探讨了文化因素对人类心理发展的影响。

- 1 -。

20本必读心理学书籍

20本必读心理学书籍

20本必读心理学书籍20本必读心理学书籍1、自己拯救自己作者:塞缪尔•斯曼尔斯(英国)栏目:励志•心理《自己拯救自己》内容源于作者为一批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所做的演讲,通过给他们灌输一个人将来的幸福和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道理,激励这些人选择了以信任、负责和有价值地行事来定位……2、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作者:奥格•曼狄诺(美国)栏目:励志•心理这本书记载了一则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

一个名叫海菲的牧童,从他的主人那里幸运地得到十道神秘的羊皮卷,遵循卷中的原则,他执着创业,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推销员。

建立起了一座浩大的商业王国……3、最伟大的励志书作者:奥里森•马登(美国)栏目:励志•心理《最伟大的励志书》是一本值得每一个人阅读的励志经典,被译成43种语言,行销全球58个国家。

它所提倡的成功原则改变了世界上千百万青年人的命运,使他们从无名之辈变成社会精英。

如果你处在迷茫之中……4、致加西亚的信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美国)栏目:励志•心理《致加西亚的信》10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出版家艾尔伯特・哈伯德与家人喝茶时受儿子的启发,创作了一篇名为《致加西亚的信》的文章,刊登在《菲士利人》的杂志上,杂志很快就告罄。

到1915年……5、思考致富作者:拿破仑•希尔(美国)栏目:励志•心理这部伟大的著作,曾指引许多耳熟能详的知名人物走上成功之旅,诸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明家爱迪生、企业家洛克菲勒,都从中获益匪浅。

还有更多的平凡人因此积累了财富:有的人走出了彷徨和挫。

……6、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作者:布莱恩•特雷西(美)栏目:励志•心理提高效率=享受生活!让你的收入空闲时间都能成倍增长的书!如果想要在竞争中拥有超前意识、提供最佳服务并取得杰出的成就,就请你和你的老板阅读博恩;崔西精彩的《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一书,你们将……7、依靠自我作者:爱默生(美)栏目:励志•心理一个人只要有自信、自助、潜心修养、洁身自好,秉性公正,他在一定范围内便上上帝,他也就有了上帝的安全、不朽和威严。

心理健康书籍

心理健康书籍

心理健康书籍心理健康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心理健康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很多人开始阅读心理健康书籍。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值得推荐的心理健康书籍。

1.《生命的解析》这是一本由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著的书籍,这本书讲述了他在二战期间在纳粹集中营中的经历,以及他对人类生命的解析和对于幸福的理解。

这本书深刻地探讨了人类内心的深层需求和真正的意义,对于帮助人们摆脱心理疾病和寻找生命中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所著,该书以易懂的语言和简洁的篇幅介绍了许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针对人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这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3.《情绪的语言》这是一本由保罗·埃克曼所著的书籍,这本书从情绪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情绪的表达和交流方式,探讨了情绪与人际交往、身心健康的关系。

这本书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对于帮助人们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心理学导论》这是一本由约翰·P·贝克所著的心理学入门书籍,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阐述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这本书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框架,是学习心理学的良好入门书籍。

5.《疯狂之心》这是一本由凯伦·哈尼所著的心理学普及读物,该书以具有创新性的角度介绍了许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心理学在解决人们各种问题中的重要性。

这本书内容新颖、独特,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以上就是几本值得推荐的心理健康书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十大心理学经典书籍排名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书籍

十大心理学经典书籍排名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书籍

十大心理学经典书籍排名世界著名的心理学书籍
研究心理学必看的经典书籍有哪些?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实用心理学书单?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十大经典心理学必看书单,供参考!
 世界着名十大心理学经典书籍1.
 梦的解析(软精装珍藏本)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着,孙名之等译
 2013-12-04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
 爱的艺术(心理学大师弗洛姆作品!)
 (美)弗洛姆着,李健鸣译
 2014-08-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3.
 自卑与超越(经典完整译本)
 [奥地利]阿弗雷德•阿德勒着,李青霞译
 2012-12-01 沈阳出版社
 4.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独家授权译本,中文版畅销十年、...
 【法】古斯塔夫勒庞着,冯克利译
 2014-04-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5.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美】萨提亚着,易春丽等译。

十大心理学经典书籍 世界十大心理学名著

十大心理学经典书籍 世界十大心理学名著

十大心理学经典书籍世界十大心理学名著
最著名的十大心理学书籍分别是:《弗洛伊德与荣格》、《论人的成长》、《人心:善恶天性》、《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人性能达到的境界》、《自我与自性》、《移情心理学》、《父性》、《心灵的激情》以及《占有还是存在》。

世界十大心理学经典书籍1、《弗洛伊德与荣格》by艾伦伯格
“解读神话般的人物,诠释精神动力学的演进。


2、《论人的成长》by罗杰斯
“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3、《人心:善恶天性》by弗洛姆
“人必须在善与恶、祝福与诅咒、生与死之间做出选择。


4、《人类的破坏性剖析》by弗洛姆
“阿道夫·希特勒是个疯子吗?”
5、《人性能达到的境界》by马斯洛
“自我实现,是当你真正升华为一个人时所体验到的那种状态。


6、《自我与自性》by荣格
“人不仅仅是男人或女人,人的心灵具有潜在的完整性。


7、《移情心理学》by荣格
“男人因女人而完整,女人因男人而完整。


8、《父性》by鲁格·肇嘉
“全世界有无数的孩子,是在没有‘父亲’的生活中长大的。


9、《心灵的激情》by欧文·斯通
“爱情如火,工作似柴。


10、《占有还是存在》by弗洛姆
“去体验,去创造,去给予,去接受新鲜的思想和变化。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著名心理学书籍国外著名心理学书籍国外著名心理学书籍一:不抱怨的世界(24.80):◎畅销全球80国的世界级励志书!◎世界500强企业团购率第1名!◎冯仑、唐骏、张德芬、奥普拉感动推荐!◎美国亚马逊、台湾金石堂、诚品书店心灵励志新书销量第1名!◎《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卫报》、《芝加哥太阳报》、《洛杉矶时报》、NBC电视台……全球超过100家重量级媒体专题报导! ◆一本书,一只手环,改变爱抱怨的你,成就不抱怨的世界。

侧写师:用犯罪心理学破解微表情密码(25.00):犯罪侧写师(CriminalProfile)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的特殊职业。

侧写师们通过对作案手法、现场布置、犯罪特征等的分析,勾画案犯的犯罪心态,从而进一步对其人种、性别、年龄、职业背景、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及至下一步行动等做出预测,以便警方缩小搜捕范围,及时制止犯罪行为的延续。

历史上很多连环杀人案就是借助犯罪侧写师的协助破案的。

世界上最著名的该机构为隶属于FBI的行为分析科(BAU)。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20.00):本书作者为美国MendocinoCollege的心理学教授Roger R.Hock博士。

他在多年讲授“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过程中,有感于心理学教科书与基础研究过程之间的严重脱节而编写本书,于1992年一经出版就备受关注,至2022年已修订出版第5版,受到广东专业人员与学生的好评。

作者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纵观心理学科学研究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呼,精心筛选出对心理发展影响最大、文献引用较多且至今仍对该学科研分发生重要作用的40项实验研究,范围涵盖心理学的各主要分支,包括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感知觉、学习、智力、个体发展、情绪、人格、心理病理学、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心理学等。

对于每一项研究,作者都简单介绍了其历史背景、理论假设、实验方法、结论、评价以及最新应用和进展。

公主向前走(20.00):从小就相信,公主遇到了王子,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长大后才知道,爱上一朵玫瑰,换来的也许是刺痛心扉……在童话幻灭之后,谁会是你的王子?因爱之名,你又愿意是谁的玫瑰?你对我而言,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存在;我对你的爱,你却视而不见;我遇见你,爱上你,放开你……兜兜转转,终于遇见属于我的幸福。

这是一个女人的爱恨交织、刻骨铭心的故事,更是一面镜子,让每个女人可以看清自己!水知道答案(25.00):本书在中国和日本被当作是一本与《时间简史》同样神奇的科普读物。

本书用122张前所未见的水结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观察: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听到“爱”与“感谢”,水结晶呈现完整美丽的六角形;被骂作”浑蛋”,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听过古典音乐,水结晶风姿各异;听过重金属音乐,水结晶则歪曲散乱……为什么活得这么累(32.00):当爱情调到车房模式,当经济调到通胀模式,当交通调到堵塞模式,当事业调到天花板模式,我们的心态该调到什么模式?乐观的心态,是一剂良药当今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诱惑越来越多,很少人能按耐住自己一颗驿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而变得越发盲目,急躁,为金钱所累,为名誉所累,浮躁之气甚嚣尘上。

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29.00):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出呼应了我长久以来的沉淀信念——“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临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恕哀乐,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异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这是一本好读、好用也好学的“现代修心书”。

口齿伶俐、聪颖慧黠的“张前主播”,无情岁月并未褪险她才貌双全的一丝一豪,读其文如见其人(我可以从北京就近作证——她依然貌美如花不减当年),一路修行的用心良苦,就在一股脑儿无私奉献的字里行间,与众生交流。

重口味心理学——怎样证明你不是个神经病(32.80):你的身边是否有些人看起来怪怪的?是不是总有一种事物让你没来由地害怕?你的大脑是否经常不受意识控制地涌入一些想法、影像或冲动?你身边是否有些人会突然性情大变,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你听说过有的男性有着“害羞的膀胱”吗?他们在公共卫生间小便时一定要等到旁边没人,或者到一个单独的小隔间,否则便尿不出来。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心理现象,如多重人格障碍、特定精神分裂、恋童癖、恋物癖、露阴癖、性欲倒错、特定对象恐惧症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的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身边人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国外著名心理学书籍二:《九型人格》这个世界上有谁不关心自己怕性格吗?我从来没有碰到这样的人。

人们总是想知道更多关于他们自己性格的信息。

在读研究生时,我选择的专业就是性格研究。

我找到了当时能够找到的所有心理测试,期望这些测试能够让我们洞察到真正的自己。

我的大部分同学也和我一样。

我们为什么对我们自己那么感兴趣?第一个动机很简单,就是好奇。

我们想知道自己的大脑、心灵和感觉动作的方式。

“我为什么会这样看问题:”“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而其它人可能产生其它感觉?”“为什么在和我面对同样的情况时,我的朋友的反应是生气,而我的反应却是沮丧?”思考这些问题十分有趣,和其它人讨论这些问题也很有趣。

第二个动机是实用。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

身体上的病痛、没有实现的期望、各种烦心事儿,还有那些对待我们不公正的人,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到痛苦和烦恼。

面对这些痛苦,我们做出的一个最常见反应就是抱怨。

“如果我的背上没有伤……”“如果承包商能够准时赶到……”“如果上下班的路程不用花那么长时间……”“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我真正的才华和魅力……”————————————“那我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当我们对自己有了一些了解后,我们会发现,尽管有些外在的事情着实令人心烦,但实际上许多痛苦是我们自己制造的。

“如果不是我逞能,在背部有伤的情况下搬那个重家伙……”“如果不是我非得把期限安排得那么紧张……”“如果我上班的时候能够提前10分钟……”“如果我不是那么在意他人的认可……”————————————那么这些痛苦都可以从生活中消失。

到底是我的个性中的什么让我失去了耐心,让我对时间如此苛刻,让我自己陷入麻烦?为什么我的性格类型让我如此在意他人的认可,尽管我的理性告诉我,这些认可并没有那么重要?传统心理学有关性格的理论常常能够帮助我们在思想上有所洞察,让我们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那样的行为和感觉。

不仅如此,所有关于性格分析的理论,实际上都不是绝对正确的,所以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理论可能并不能运用于实践,有的甚至会成为自我改造的障碍。

另外,我们性格中的自大和自恋可能也会阻碍性格分析理论发挥作用。

更重要的是,仅仅拥有思想上的洞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情感上的洞察,而这种认识通常只有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或者在突发事件的震惊中,才能获得。

还有一个让我们对性格分析的理论感兴趣,但却对它们的实用效果感到失望的原因是:几乎所有被熟知和广泛认可的性格分析体系都无法超越普通生活。

多数人去求助于心理医生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正常”他们难以与他人相处、自我感觉不好,或者有一些糟糕的习惯让他们深陷痛苦。

他们希望能和正常人一样,轻松地和他人相处,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不会把生活搞得一团糟。

正常的生活当然是有起伏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有时(并不是经常)能帮助人们过更好的“正常”生活。

20世纪50年代,精神治疗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患者,我在《苏醒》(Wake Up,1986年出版)一书中把这类患者称为“成功的不满者”。

他们的人生通常很成功,他们拥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有体面的工作,有令人羡慕的收入,有温馨的家庭生活,他们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敬。

总而言之,他们拥有了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一切让人高兴的因素。

但是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痛苦或困难。

有些痛苦和困难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可以被接受的。

这些成功的不满者也很清楚,按照一般的标凖,他们是“快乐”的,但是他们还是会去寻求心理治疗,因为他们觉得生活依然“空虚”。

除了金钱、职业、消费品和社会生活外,生活难道没有其它内容了吗?生活的意义在哪里?到目前为止,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这些人很难有所帮助。

在传统心理学中,性格结构中的一些细枝末节被专门挑了出来,关于性格起源的一些有趣见解也被拿出来公开讨论,但是最核心的问题,即生活的深层意义,却很少被涉及。

这些“成功不满者”的出现,促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反对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两者的窄化与偏颇,主张了解人性,还主张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以期臻于自我实现的境界。

——译者注)和后人本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它是人本心理学的派生物,主张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

——译者注)的发展。

这些心理学流派认识到,在心理学研究中,除了对普通生活和性格分析的有用研究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重要领域,即人的存在和精神层面的领域,也就是人本主义的领域。

一旦人们在普通生活层面获得了成功,他们如果想要继续获得健康和快乐,就会进入存在和精神的领域。

在此之外,有关普通生活层面的性格分析理论都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这些理论的缺陷就分暴露出来,我们就会对它们感到失望,而且很可能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我还是一名研究性格特征的研究生时,我就对精神领域和超个人领域的生活很感兴趣,当时我就已经感到传统心理学对人的理解虽然很有用,但大部分理论都有局限性。

惟一值得一提的例外就是荣格: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荣格指出,集体无意识在潜意识的深层,既不为个人所知,也不属于个人所独有,是人类在种族演化中长期留传下来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始意象。

——译者注)的概念,这个概念打开了我们存在的精神领域。

但是荣格本人并没有完全被传统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权威所接受,所以他的理论也没有形成一套普遍适用的有效体系。

后来,我在世界各地的许多精神体系中都发现了有关性格分析和心理学的理论,其中一个最典型的,就是“九型人格”的性格类型。

“九型人格”的概念是由乔治·伊万诺维奇·葛吉夫19世纪介绍到西方的,葛吉夫是一位把东方哲学的精神教义介绍到西方的先锋。

他在自己的施教中,使用了“九型人格”的概念。

葛吉夫认识到人类有许多不必要的痛苦,这些痛苦都是由我们的性格缺陷造成的。

他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主导的性格特征,这是我们性格的轴心,许多虚幻的性格内容都是由此产生。

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这种主导特征是什么,那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和超越那些虚幻的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